1
乔子青
你身边肯定有一类人,或者你就是这样的人,总被人评价“这人挺好”,但其实你自己并不想这样。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却经常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心思敏感,不自觉地去猜测对方的想法,担心被别人讨厌……具备讨好型人格特征的人往往过得很累,明明自己也不愿意这样,但却总是下意识习惯性地去迎合对方、取悦别人。因而时常觉得自卑,甚至讨厌自己,造成极大的心理包袱和社交压力。
2
诺曼·道伊奇
本书论述的是对人类大脑独特愈合方式的探索。理解它之后,从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或无法逆转的大脑问题得到了大幅改善。我们会看到,许多病例痊愈了。我将解释治愈这一过程怎样从大脑高度专业分工的特点中发展出来。人们从前一直认为,这些高度分工的特点非常复杂,要付出成本才能换来: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不一样,无法自我修复或恢复失去的功能。本书想要说明,实情恰好相反:大脑的复杂性令它具备一种独特的自我修复、全面改善其功能的方式。
3
李中莹
我为何无法恋爱或踏进婚姻?金钱在恋爱和婚姻生活中有多重要?如何与家中老人相处?如何应对婚姻中的危机?当婚姻无法挽回时该如何结束?再次走进婚姻,要做哪些准备?李中莹认为:“婚姻产生家庭,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这便是婚姻为什么存在和重要的核心理论基础。”这本书涵盖了截至目前李中莹在两性关系、恋爱和婚姻关系方面的全部学问,包含了理论、思想和行为技巧,以及能力训练方法,因此可以照顾到使用者(本人需要)、助人者(辅导及指引他人的人)和研究者(如导师、教授等)的多种需求。
4
约翰尼·罗斯 Fiberead
你是否总感觉疲惫不堪,精力不足?感觉身体和精神都被掏空?想要练习冥想却又无从下手?那这本书应该能够帮到你。本书内容涵盖了脉轮详解和全面的冥想指导,帮助你提升精神力,平衡脉轮,获得肉体、精神的健康活力。
5
卡伦·霍尼
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人物、社会心理学倡导者卡伦·霍尼晚年集大成之作。在《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本书中,卡伦·霍尼把神经症患者的人际关系倾向划分为“亲近人”“逃避人”“攻击人”三种形式,又称为“自谦型”“脱离型”“夸张型”。常人也会运用这三种模式,但是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这三种倾向都是强迫性的,不由分说的,一旦某一倾向占了优势,则是绝对而不能自由切换的。另外,不同于一切从童年经验里挖掘根源的弗洛伊德,霍尼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的总结指出,神经症系统乃是一个动态的机制,它自成一体,独立并且随时随地发展变化。例如它会被挫伤,然后不经由当事人的意识发现而能自动重生。恰如出卖灵魂给魔鬼的神话所述,神经症患者为获得“永恒”“无限”“伟大”“光荣”,与魔鬼签约,却付出了一生囚禁于内心牢狱的惨痛代价。在解释人的内心根本冲突方面,霍尼把人的核心矛盾分为两个,一个是“自谦”与“夸张”的倾向间的矛盾,另一个更为根本的也更为隐蔽的,是“理想自我”与“真我”的冲突。在这里,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超我”之克制“本我”,而是大大地向前迈了一步,认为“理想自我”残酷打压“真我”,而“真我”又殊死搏斗顽强求生才是一切的根源。
6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本书以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和治疗经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交、职业、婚恋、教育等问题,深入剖析了抑郁、强迫、拖延、懦弱、叛逆等负面心理,通过科学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给人们以希望和指导。
7
吉尔·斯塔姆 宝拉·斯宾塞
每个在新世纪出生的孩子,无论是先天缺陷儿还是哈佛神童,都应该有懂得孩子大脑发育基本规律的父母。掌握大脑发展规律,是掌握一切育儿知识的基础,包括身体发育、社交情感发展、语言发展等。父母从一开始就关注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会对孩子将来的学业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能帮你走出对早期大脑发育的认识误区,揭开事实真相,介绍简单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聪慧卓越的大脑。
8
朱建军
你的内心世界,存在着许多个自己,即,人格的不同侧面。 他们个性不同、喜好不同,时刻在你内心互动,让你鲜活为人。意象对话心理疗法将其称为“子人格”。 你了解、接纳自己多少?驾驭人生的能力有多强?最终取决于这一核心因素——是否看清自己的子人格并了解他们如何相处。 本书通过“拆人术”“心灵组织图”“子人格扑克”等多个方法,引领你逐步找到、熟识并学会驾驭自己的子人格。借助每一个子人格独特而强大的力量,以及彼此之间的神奇关系,让你将内心的冷漠变温暖,将排斥变接纳,将冲突变和谐,将心理疾病转为健康…… 心灵实现不一般的净化、重组及新生,人生终将处处顺境、淋漓绽放。
9
唐娜·S.威特默 桑德拉·H.彼得森 玛格丽特·B.帕克特
本书讲述了0~8岁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特点,以及从胎儿期到8岁这一成长阶段重要的新知识。全书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概述,概括介绍了儿童早期相关的历史观点及其演化。第二部分探讨了在孩子诞生前,家庭在教育、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考虑。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追溯了婴儿期、1~3岁、4~5岁、6~8岁等四个阶段个体在知觉、动作、生理、情绪与社会性,以及认知、语言和阅读等方面的发展。本书为父母、心理学专业学生、幼教从业者提供了参照,帮助读者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10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家教类著作,是让万千父母和教师受益终身的养育经典。阿德勒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孩子。本书指出儿童出于各种原因会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从而养成自信、独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出发,解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如害羞、说谎、尿床、打架、口吃等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给予正向的关注,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帮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大成就。
11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本套装包括:《洞察人性》《超越自卑》《生活的科学》《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
12
玛丽莲·阿特金森 蕾·切尔斯
《唤醒沉睡的天才》是埃里克森教练体系下的又一本佳作,此书是玛丽莲老师教练三部曲的第一本。作者带领读者学习教练语境下的表达及应用。在如今沟通与表达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着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着重训练大家在此处的技能,并了解一种方法进而加以应用,学会在不同的场景应用自如里,最终实现自我成长。
13
迈克尔·海厄特
本书介绍了9种提高专注力的方法, 通过不断践行这9种方法,从而高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并提升工作效率。这9种方法分别是规划、评估、恢复、删除、自动化、授权、整合、设计和主动。通过这9种方法的练习,你将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对待工作更从心所欲、游刃有余。你的人生将因此获得真正的成功,从而拥有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其他生命中更加珍贵的东西。
14
朱建军
浩瀚的心灵世界潜藏着一个秘密:她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待你发掘。 如果你遗憾错过它,会在认识自己的这条路上举步维艰、处处碰壁;如果你幸运找到,必将轻松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有如神助。 意象对话疗法将这个核心奥秘彻底揭示给你—— 心灵是个性十足的“原始人”,用原始思维和意象与你相处。 用光明象征善良、正义,用崎岖山路象征坎坷人生……每一个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被你看见的形象或情景,都是来自心灵的语言,也是最真实的你自己。 当学会用心灵的语言与之交往,你注定享有丰厚回馈:收获缺少的爱和支持、拥有更好的行为方式、削弱或化解心理情结……更重要的是,在强大的自知及自控中,你终将与自己惊喜相遇。
15
张蔚
本书第一部分精选十五个刑事司法领域的案例,第二部分探讨了在犯罪心理学领域我们都会关心的犯罪问题,两部分共呈现了二十个不同的犯罪类型,每一个类型都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犯罪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变化特点。作者从犯罪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对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进行解析,力求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础上,让读者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有一个专业性的了解,同时对犯罪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