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力山德拉·拉玛
临床精神分析一直关注的是病人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运作的?如何转化的?如何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框架中理解与他人的关系?为了解决关系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定位问题,格林伯格和米歇尔提出两种基本的解决方法:驱力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与他人的关系是由驱力满足的需要所产生的,并被其所塑造;以及各种关系模型,在这些模型中,关系本身被看作是首要的,不可再分的。两位作者对精神分析观点的历史进行了巧妙的综述,追溯了两种模型之间的分歧与相互影响,以及主要的理论家在努力确立对待这些模型的立场中所采用的复杂策略。并进一步阐明,只有在考虑驱力模型与关系模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情况下,才能全面理解诊断与精神分析技术中存在的许多争议和方法。
2
郑立峰
用“热锅上的中国家庭”来形容中国家庭关系的现状是最贴切不过了。家庭关系中的两大核心就是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处理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方法。 《家庭系统排列——重建家庭秩序 让爱自然流动》由华人区家庭系统排列最牛的三个人之一郑立峰执笔(另外两个分别是台湾的周鼎文、香港的李中莹),呈现了大量典型的中国家庭案例 。受训中的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可以从中学习个案的处理技巧,普通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从而实现自助。
3
皮亚·卡列森
人们非常需要有效的、循证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这本书中,皮亚·卡列森博士介绍了元认知疗法(MCT)在实践中的应用。卡列森博士曾在英国元认知疗法研究所学习,并在我的指导下于曼彻斯特大学撰写了她的博士论文。她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研究,验证了元认知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并将二者做了对比。她研究中的受试者都患有抑郁症,其中一些人在本书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本书对于那些考虑新治疗方法的抑郁症患者,以及任何有兴趣了解元认知疗法基本原理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4
艾琳·肯尼迪-穆尔
所有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父母会竭尽所能地为孩子提供他们获取成功和幸福所需的任何东西。许多父母都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信,期待孩子能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父母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帮助孩子成长。更有甚者,有的家长要求教师不用红笔批改孩子的作业,以确保自家孩子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孩子的独特性不被抹杀。然而,我们满怀善意的养育方式本是为了让孩子变得自信而从容,却不曾想竟然与研究结论背道而驰,实际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样看来,我们的良好初衷与我们的养育方式是相互矛盾的。
5
艾琳
在当今生活和工作节奏空前加快的时代,没有谁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只是有的人比较轻,有的人比较严重罢了。但再轻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越来越严重。日常生活中,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拥有自己的心理医生,即便是心理医生,他也不见得完全了解你的全部。而我们自己才是最为了解自己的人,那为何不尝试着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呢?阅读本书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潜能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本书介绍心理学常识,以及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配合经典案例,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认识自我,解读心灵的迷茫,科学调适身心,保持心理健康,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6
苏珊·M.约翰逊
《依恋与情绪聚焦治疗》是“心理学大师经典系列”的一个分册,原著作者苏珊·M.约翰逊是情绪聚焦疗法(EFT)创始人,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学会“杰出婚姻与家庭治疗贡献奖”获得者。苏珊·M.约翰逊在本书中系统介绍了依恋视角下的情绪聚焦治疗,前三章分别对EFT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和干预治疗进行概述,接下来的六章理论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EFT在个体、夫妻和家庭治疗中如何引发积极的治疗改变,最后一章对EFT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7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第一篇《过失心理学》共四讲,主要讲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过失,如口误、笔误,并探讨出现这些过失的原因,从中发觉了潜意识的存在,表明了“抑制”作用的功能,指出这些过失都是有其意义的心理现象,是两种不同倾向相互牵制的结果。第二篇《梦》共十一讲,主要讲述的是弗洛伊德的梦理论,系统阐述了梦的实质、内容、工作原理、释梦的技术等,并试图由释梦的技术去探索梦的显意与隐意,从而得出梦的作用。第三篇《精神病症通论》共十三讲,结合前两篇对过失心理学与梦的分析,证实了神经病患者的症状和其经历有关,并探索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全书共二十八讲,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概括性论述。《梦的解析:插图导读版》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该书引入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适用于解析梦。但这部著作不只解析了梦,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基础:解释了心理疾病的发病原理,解释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心理行为,这对医学有深远的影响。书中作者声称他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通的心理情绪;儿童是有性爱意识和动机的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是阐释弗洛伊德在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方面主要研究理论的扛鼎之作。在书中,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在性的问题上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系统学说。他在研究性的问题时,将其划分成性的对象、性的目的、性的表现方式等方面,由此道出了自己对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性欲的变化的独到看法,开辟了全新的性学研究领域。他还在书中就在校加强儿童的性知识、性观念的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此外,弗洛伊德还在书中就男性在爱情中选择对象的原则和性无能、处女的禁忌给予了鞭辟入里的心理学诠释。弗洛伊德的这些观点并非浅尝辄止的纸上谈兵,而是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的性学箴言,可谓是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读起来令人恍然大悟又回味无穷!
8
马丁·塞利格曼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扛鼎之作,是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的作品,是告别抑郁,从根本上改变悲观人生,提升幸福感的必读作品。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人们为什么会抑郁;第二部分讲述了乐观的人具有哪些优势?第三部分探讨了人们应如何从悲观思维转变成乐观思维。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思维可以帮助人摆脱抑郁、正视挫折、改善健康状况,而通过运用“ABC”模式,你就可以习得把悲观思维变成乐观思维的方法。乐观和幸福是成比例的,乐观有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概念。我们要通过学习方式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新奇的、美丽的、善意的东西,培养愉悦的心情,才能在生活中活出乐观的自己。如果你是企业家,你需要学会乐观,能抵挡住每一次公司发展带来的压力;如果你是职场人士,你需要学会乐观,扛过每一个难关和挑战;如果你是家长,你需要学会乐观,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榜样;如果你是学生,你需要学会乐观,以应对学业的压力;如果你是运动员,你需要乐观,抓住每1秒的胜利机会。
9
牧之
儿童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纯净的水晶,也是蕴含着无穷宝藏的宝库。他们每种行为的背后都蕴含着特殊的心理密码,需要大人们去用心挖掘。《儿童行为心理学》通过对儿童爱哭、善变、冲动、不专注、独占欲强、爱钻牛角尖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最为普遍的儿童行为案例的分析,为你一步步揭开隐藏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学秘密,同时从情绪掌控、人际关系培养、心理透视、自控力培养等八大方面入手,为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各种异常行为,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最中肯、实际的意见。
10
凯瑟琳·A.桑德森
积极乐观的想法对我来说来之不易,我必须为我的幸福而努力。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使自己更符合研究显示的让人们更快乐的模式。我不再沉溺于其他人发布的丰富多彩的社交媒体内容,或将自己的财富与他们进行比较。我停止了这些消极的想法,转而专注于我拥有的真实而美好的东西:虽然我的孩子没被选为优秀毕业生,但他有很多好朋友;虽然我们一家不能去大溪地度假,但我们非常享受在泽西海岸一个出租屋里度过的一个星期。
11
姜振宇
微表情:中国微表情研究应用经典之作,大幅增补更新,黄金修订版!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密码,也是了解他人的关键步骤。本书作者姜振宇经过8年研究积累、与15家司法机构合作、基于600小时刑事案例录像,分析了世界上共通的6种情绪及对应的微表情特征(惊讶、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愉悦);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阐释帮助读者精确、深入剖析面部“小动作”。本书在国内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火爆畅销。现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订部分专业理论,推出黄金修订版!微反应:中国微反应研究应用经典之作,大幅增补更新,黄金修订版!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忠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准确线索。本书作者姜振宇经过8年研究积累、与15家司法机构合作、基于600小时刑事案例录像,全面分析了常见的8种微反应类型(安慰反应,冻结反应,爱恨反应,仰视反应,领地反应,战斗反应,胜败反应,呼吸反应);用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的阐释帮助读者精确、深入剖析身体“小动作”。本书在国内开启了“应激微反应”研究的先河,火爆畅销。现新增大量刑事案例、修订部分专业理论,推出修订升级版!
12
冠诚
这是一本心理学励志类通俗读物。本书共分为九章,从直性子起因,影响谈起,让读者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出个性缺陷的心理症结,学会基本的待人处世规则,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挑出自我中心意识,懂得设身处世地为他人着想,逐渐矫正自己不受欢迎的性格特征。《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从直性子的起因、影响谈起,阐述了直性子不是口无遮拦、耿直,不是不会包容的道理,探讨了如何采取“迂回战术”,让直性子的人生在温和、坚定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通过阅读本书,希望读者能够发现直性子在生活中有可能会“毁掉”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变,逐渐矫正自己不受欢迎的性格特质,拥有美好人生!
13
布赖恩·利特尔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某种性格的人?你是不是坚信大五人格、九型人格的测验结果?是否认为自己的性格适合或不适合某种行业?是否认为许多情况下的不成功都是因为性格中的局限?我们常常习惯于将自己当作某一类人,将自己限制在某一种生活模式上,但这却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在《突破天性》中,布赖恩·利特尔告诉我们,人格不是稳定不变的,我们不只有“固有性格”还有“自由人格”,每个人都能掌控和改变性格,提高对不同场合的适应力,让性格成为你工作和生活的助力!《突破天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式,通过个人计划、个人建构、稳定特质、自由特质等多个层次、多种视角来认识自己和他人。布赖恩·利特尔告诉我们,想要了解他人,不能问“你属于什么人格类型”,而应问“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人格与幸福、成功有什么关系?在《突破天性》一书中,通过对人格与情境、健康、控制感、环境、创造力等方面关系的论述,布赖恩·利特尔论述了人格与幸福、成功的关系,为你追寻幸福与成功提供明确的指引。
14
郭召良
虽然学习了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术,但是遇到具体的心理障碍时,许多心理咨询师和还是不知道怎么做。针对这个问题,本书为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治疗设计了可操作的咨询方案。每套咨询方案都包括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评估诊断方法,如何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角度介绍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心理咨询干预的原理,明确心理障碍的咨询目标和咨询计划,以及每种心理问题会用到的特殊技术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本书涉及的10种心理障碍包含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各位心理咨询师、认知行为疗法的学习者和爱好者以及有心理自助需求的朋友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设计出科学的治疗方案,有效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
15
马克·舍恩 克里斯汀·洛贝格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旨在探索生存本能对我们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焦虑、不安、恐慌等不适感受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可以让你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摆脱恐惧与挫败感,展现出个人的最佳状态。在看《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之前,请先想想你自己的生活。请问你是否很容易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发脾气?如果排队时突然有人插队,你是否会觉得很生气?你是否一觉得饥饿或不安就立刻去找吃的?你是否无法自控地查看短信,或想着永远也做不完的一堆事情,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甚至几乎崩溃?在一个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世界,我们却经常觉得焦虑不安,这些都是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导致的。人类的生存本能与生俱来,那些在瞬间完成的生存反应力量强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状态、行为模式、自我表现方式、逆境处理模式、决策模式以及老化过程都具有很大影响。在生存本能的主导下,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一些不良的行为模式,从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但这些并非不可改变,通过引导人体体验新的刺激,可以帮助它形成全新的、正常的神经网络,这样人体就能找到一条恢复健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