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娟
“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2
薄伽丘
《十日谈》(1348—1353)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开头有个序曲,叙述了在佛罗伦萨瘟疫流行的背景下,十名青年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时所发生的事情。十个青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每篇故事长短不一,内容包罗万象,而人文主义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3
汪曾祺
本书以“爱”为主题,精选汪曾祺的四十多篇散文精华,分为“只记花开不记年”“我爱这暂时的永久”“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它”“美丽总是使人哀愁的”四个篇章,记录汪老倾注温爱和时间的人,事,物:草木时光,成长追忆,阡陌故交,寻常日月等, 读了这本书,你会变得特别温柔,对生活有珍惜之心,对理想有守护之心,对世界有赤子之心。
4
许渊冲
国家危难时刻,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联大8年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联大人参与研究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计算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形容那个时期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的场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本书精选毕业于西南联大的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性散文集,涵盖许先生对西南联大里老师同学、生活的回忆,全方位展现西南联大的态度风骨与校园生活。联大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中兴业的人杰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一粒沙中见世界。本书就想沙里淘金,从平凡的现实中找出不平凡的成就来。
5
郭德纲
“走江湖的人,讲究三硬:官面儿的靠山硬;道儿上的关系硬;本身能耐硬。”——郭德纲《江湖》行走江湖,你需要怎么样的城府、心机和格局?看郭德纲煮酒论史,江湖大佬论江湖,从官方正史、逸闻野史和民间故事中提炼出中国式人情社会的底层逻辑,点破江湖、官场、商场玄机,一本书教你做人、防人、驭人。“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6
老舍
“中国人的生活意趣”系列精选老舍、汪曾祺和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130篇,在一篇篇历经时间淘洗的优美散文中,领悟文学大家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还好有他们的文章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生活。消磨在看花逗鸟、养猫读书上,流连于花影草香、杯盘碗碟间,牵挂着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相,将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生活和世界会对我们报之以歌。泡一盏清茶,做一个旧梦,光影晴雨都是风景,苦辣酸甜皆为滋味,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7
张二冬
2014年因借山而居火爆网络的青年诗人、画家二冬,在终南山的小院儿里诗意地栖居七年了。很多人以为他住个一年半载,就又逃离回都市了。他却说,有机会想搬到更深的山里去。为什么借山而居的七年里,二冬把隐居变成了长居?山居的日子里,二冬把平凡琐碎的生活过得温暖而丰盈。一日三餐,四季轮回;写书画画,耕读酣睡;有猫有狗有鹅有鸡有鸭,也有诗书酒茶云雨雪。在这本《山居七年》中,他以诗意的语言捕捉日常事物的闪光时刻,分享一蔬一果、鱼虫鸟兽倾吐的自然秘语,也记录下山居生活的惬意与无奈,以及写诗、作画、会友时的洞察和思考。
8
沈从文
《沈从文文集(全12卷)》共12册,其中小说8册,散文2册,文论2册,收录了他的《边城》《长河》等作品百十余部。这些作品描绘了一个从未有人描绘过的、多彩多姿的湘西世界,极大地丰富了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开创的乡土文学创作,并把现代抒情小说创作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沈从文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9
雷默
《大樟树下烹鲤鱼》收录了雷默近三年的中短篇小说,小说视野宽广,主题多变,涉及生死、童年、饥饿、寻找,甚至还有科幻,小说在一个切面上展开,进入人物隐秘复杂的内心世界。小说集中所收录的《大樟树下烹鲤鱼》以未来为背景,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年轻祖母借助先进的医疗手段“复活”了,重新回到人世间的故事。雷默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虚构,着重探讨了“复活的祖母”的“前世今生”,以及她的亲属在祖母复活后面临的人伦尴尬。人物外貌与实际辈分之间形成了巨大且“荒唐”的反差与张力,给所有人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本书所收录的《盲人图书馆》和《大樟树下烹鲤鱼》即将被改编成电影。
10
木心
理想国典藏版“木心全集”,汇齐15种文字著作(含讲稿《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收入木心晚年定稿、作家影像、创作手迹等,一字一句,悉从木心生前的文稿原貌(及陈丹青听课笔记),均首次布面精装——【一】 木心讲稿系列3种《文学回忆录》(上下册)《木心谈木心》《鱼丽之宴》【二】 木心散文小说系列6种《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即兴判断》《素履之往》《爱默生家的恶客》【三】 木心诗歌系列6种《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书》《云雀叫了一整天》友情提示:套装“木心全集”之外,另有2册“木心精选集”(编选者童明),一是诗歌《木心诗选》,一是小说《豹变》,如双子星座,但均为单行本,不属于“木心全集”。
11
李银河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经济独立、婚恋焦虑、婆媳关系、家庭暴力。为什么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谈恋爱时要不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我们该如何看待婚前同居?在面临家庭暴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知名社会学家李银河深入剖析54个社会热点话题,旨在带领读者打破亲密关系的刻板印象,帮助大家建立爱与性的全新认知。让大家认清亲密关系的本质,全面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他人。
12
冯骥才
作为人文社“有价值阅读”丛书系列之一,选录冯骥才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体现冯骥才的整体创作风貌。篇目包括,短篇:胡子、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楼顶上的歌手、雕花烟斗、老夫老妻、炮打双灯、苏七块、酒婆、张大力、刷子李、泥人张、好嘴杨巴、认牙、死鸟、小杨月楼义结李金,中篇:神鞭,以及部分代表性散文。
13
汪曾祺
获汪曾祺家属认可,汪粉公认最好的汪曾祺作品精选集!“一句话勾勒中国记忆,一支笔写出人心复杂”。20世纪文坛大师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莫言、白岩松、贾平凹、柴静、龙应台推崇之作!编校者耗费十年心血,汪氏文章精髓全面呈现。重新编订版,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基础上修订,注重系统性及其自身的版本价值,保留了文集本身的系统性、趣味性。套装收录小说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晚饭花集》《邂逅集》;散文集:《塔上随笔》《蒲桥集》《逝水》《晚翠文谈》《旅食集》《独坐小品》。汪曾祺和沈从文一样,是那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独创的形式中达到艺术完美的惟一大师级中国小说家,其成就不亚于被国人津津乐道的博尔赫斯。他对白话文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文字干净而传神。他的小说作品“肯定是中国现代小说中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
14
董卿主编
本书为央视《朗读者》第二季同名平装系列图书第一辑,由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董卿主编。本书依托前四期节目分为四章,每章内有主题词导语、朗读亭、朗读者小传、访谈、读本等板块,配上节目剧照和人物精修图,通过AR技术实现文字、图片和视频的互动。本书着力用文字凝练并提升节目的文化品质与精神内涵,助推全民阅读,传播文化精品,希望读者“通过朗读爱上阅读”。部分篇目由于版权原因,暂未收录在本书中。
15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精选了欧·亨利的多篇经典之作,是其短篇小说精品中的精品。其中,《麦琪的礼物》和《爱的奉献》通过对两对年轻夫妇事事为对方考虑,为对方勇于牺牲自己的描写,歌颂了那种纯洁的、毫无杂念的崇高爱情,故事写得既温馨又感人,成为世人传诵的佳作。《最后的一片藤叶》是描写人世间存在的真情和友情,一个看似已经无用的、穷愁潦倒的老艺人在故事的结尾,在其生命的临终一刻突然变得无比的高大伟岸,因为他给世界留下了真爱,为挽救那位患病的年轻女子的生命,他用尽了自己仅有的一点力气和才能……这些作品不仅使我们深受启迪,更让我们在阅读中享受到了一种愉悦之情,一种真正的艺术会带给我们的愉悦之情。这样双重的功能,也正是其小说的魅力之所在。在这些作品中故事的结尾又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有的结尾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有的又叫人伏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