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铁器时代
    CC
    推荐

    颠覆了我对传统教育的认识,对学校这个教育场地的认识。仔细观察周边,线上教育在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而且越来越迅速,人们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快,但我从来不敢想以后的“学校”将会变为朱永新教授所言的学习中心,更没有想过培训中心也许可以成为以后的学习中心。不过也是,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多数人想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也有所不同,我也不否认大多数学生是陪读,但是对于未来的学习中心我有以下几个疑问: 1.书中说到以后家长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那么,家长每天还要上班,就说政府机关吧,一天从早到晚,再说到大型的企业,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那么,对于孩子的学习怎么样陪伴呢? 2.就拿我自身来说,有些懒惰,时常不愿意打开课本看书,对于这一类不愿意学习且没有没有恒心的孩子来说怎么教育呢? 3.未来没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即将面临“失业”,即将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所替代,那咱们中国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对于西部地区的我们来说,对于机器人的认识仍停留在电视中,更别说比我们长一辈的人了。 4. 这样随着孩子的想法去学习,在未来会不会出现一旦有哪里和自己想法不一样或是怎样,他的接受程度,适应能力就减弱呢? 随时随地学习的想法是很好,我也很向往接受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但是外界还有很多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

  • 铁器时代
    推荐

    “我一直坚信,之所以会有未来,恰恰是因为我们现在行动上的创造。未来学校与其说是在未来存在的学校,不如说是我们现在要去努力筑造的学校。” “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这本书描绘的“学习中心”可能只是人们对“未来学校长什么样”的设想之一,但朱教授对教育这件事的分析、他举出的世界各地已经做了或正在做的新教育实验例子,都可以启发我们对“未来学校”去做自己的设想。虽然我们普通人去想一想这些,对现有的教育制度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目前还是很多无奈,但至少我们知道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制度来做,而是父母甚至他们周围的人们都要参与、且作用可以更大。如果更多的人开始相信并践行“终身学习和成长”,教育这件事本身就会被我们改变了。与其抱怨和等待教育制度的变革,不如大家都从自己做起。所以这本书值得看。 对我启发最大的点在于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学习会带来的改变。现在人类的知识都是爆炸式增长,信息量太大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甚至哪怕是一两个方面的知识。但是现在成长起来的孩子是属于现在和未来的时代的,他们对知识的认知和诉求,很有可能是做老师的人(他们的上一代人)没法满足的。但机器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并且可以快速搜索和整理。如果将来的老师依然是教知识的,学生见到身边的现象然后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很多老师在一起都没法解答的,但一个机器人就能解答。机器人训练学生的另一个优势是基于人脑认知科学来做类似于认知水平测试、实时匹配和调整个人学习方案,这真的也许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因材施教,比真人老师教学的效率高太多,因为“分析能力”一定是计算机做的比人做的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未来的老师可能只能教授知识以外的东西了,也就是价值观、审美、素养这类的,机器人没法教的东西。这么看来,素质教育可能不是我们现在想做却做不到的,而是人来做教育的唯一出路。 【笔记】 1⃣️课程应该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而是以家庭教育为根基、学校教育为主干、社会教育为辅助、自我教育为根本的全方位、全过程体系。关键字“自我教育为根本”“全过程”。外界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是有限的,最重要是教会孩子“会学习”,因为他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我教育和自我探索。 2⃣️对于科学教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远远比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现代的人去教未来的人,是教不了知识的。未来的人抱着计算机和机器人,就是抱着全人类已有的知识。所以现代人的教育思路应该是教会未来人继续去探索,人类的探索精神不能断。 3⃣️中国大学MOOC(慕课)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 [1]  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4⃣️深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加利福尼亚州深泉谷,一所两年制学院。学院每年向SAT考试中排名靠前的男生发放邀请,最终只录取10至15名新生,录取率通常只有10%。目前该学院大约有26人在校就读。学院有3位管理者,8至9名教授以及5名校工。教授的任期可以长达数年。 深泉学院的校训是:学习(academics)、劳动(labor)、自我管理(self governance)。 深泉学院是一所边工作边学习的学校。不需要被神化,只是一种模式,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学校。 5⃣️斯坦福在线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平时世界各地在线上课,暑期聚集在一起交流。 6⃣️河南人机教育大赛:3名17年教龄国家高级教师输给了1名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碾压真人教学。 7⃣️瑞典的“独立学校”和“知识学校”:在瑞典,学生除了公立学校,还可以选择上独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独立学校采用和公立学校一样的国家课程,参加同样的国家考试,但与公立学校不同的是,独立学校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瑞典的知识学校便属于独立学校。“知识学校”围绕学生,特定的学生有自己的目标和自己的学习策略,这是核心所在。围绕着学生的是老师,老师的作用是教学与辅导。围绕着学生和教师的,是各种辅助元素,包括教学设施、管理、学习门户网站、技术。定制教育。 【思考】 “未来学习中心”里,人们会主动去学习,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想学的就来学”。这一点太理想了,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和素质要求真的很高,所以它的实现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和他的新教育实验: 朱永新,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教育提案:“高铁阅读” 新教育实验: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教育的最重要的活动。

  • 铁器时代
    我手写我心
    推荐

    教育的理想,理想的教育。对当下的教育有困惑的家长或教育工作者,带给你教育另外一种可能,这种教育被实现的可能性大于50%,未来可期。不做第一,做唯一也很好!没有所谓正确的教育,书中提到的理论一定是通往幸福、快乐和健康的教育。

  • 铁器时代
    李亚琴
    推荐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朱永新,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30人论坛和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人。 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600余篇;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阅读观》《致教师》等40余种著作。 精 彩 选 段 1.很多年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把所有游戏和学习放入童年,所有工作塞进中年,所有遗憾留给老年,这是极端错误和非常矛盾的做法。” 2.在未来的社会,学力将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证明着过去,学力才意味着未来。如果我们不能够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我们将会被时代淘汰。 3.挑战的勇气也是游戏精神的基本特征。游戏之所以吸引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够激发人战胜困难的勇气。越是有挑战,挑战的难度越大,就越能激发勇者的斗志。 ◆ 序言 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将使今天的教师资格证变成历史。 ◆ 第一章 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知晓历史,方能洞察未来。 ◆ 今天的学校生活,不是天经地义的 人类的学校,从古至今,再到未来,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一是前学校阶段(pre-school period)——原始部落耳提面命的教育就属于这个阶段。二是学校阶段(school period)——5500年前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泥版书屋”,5500年前古埃及的宫廷学校,我国父系氏族末期的“成均”和“庠”,都是学校阶段的代表。三是现代学校阶段(modern school period)——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现代学校,按照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构建,有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四是后学校阶段(post-school period)——这就是未来的新型学校,严格意义上说也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本书将要详细讨论的学习中心。 大家知道,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两个没有”——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没有专门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成均”是乐师日常演奏唱歌的地方,贵族子弟都要在这里学习音乐。“庠”是储存公共粮食的地方,由于生产力的进步,氏族中的老者可以不必参加繁重的生产劳动,而是转为看管粮食或者饲养家畜,所以“庠”也是养老之所。老年人有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养老的同时还可以承担传授经验的任务,所以“庠”也就成了教育场所。 ◆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10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接受教育还是少数人才有的机会。因为那个时候的教育体系还是以私塾为主体,一直到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推行,才开始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1910年,国家教育机构颁布《改良私塾章程》,私塾才逐步开始向近代小学过渡。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我国80%的人口还是文盲。所以,我们现在的学校其实历史并不长。 ◆ 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很大 除了统一的入学时间和统一的上课时间,还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考试评价来培养虽然年龄相同但个性迥异、能力水平不一的人。 ◆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 MOOC”(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英文简称,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一门课的听课者可以有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不分国籍和区域,只需邮箱注册参与,课程对所有人开放;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即网上学习;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s,即课程。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学习方式不仅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变革。 一位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多年前见面时他就告诉我,他的儿子郑亚旗读完小学六年级后就不去学校了,他在家里给儿子上课,每周一在家里举行升旗仪式,所有教材都是他自己编写的,他的儿子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 ◆ 学习中心,跟我们今天的学校一样吗? 当每个学生有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时,传统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格局自然就被打破了。  北京十一学校的“走班制”,其实就类似于未来学习中心与传统学校之间的一个过渡。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科任老师相对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水平,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学科课程和层次班级走班上课。 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和他的同伴一起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提出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将不再是神话,“得道为先”“能者为师”的格局将会形成。 ◆ 为什么有教无类一直说到今天,却没能实现? 现代教育公平理论认为,教育公平有三个基本的层次。第一是机会的公平,即让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所有的人都能够有学上。第二是过程的公平,即每个人享受到的教育应该是一样的,不能有些学校条件很好,有些学校条件很差;不能有些学校教师素质很高,有些学校教师素质较低。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是公平的。过程的公平仍然有漫长的道路要走。第三是结果的公平,即所有人学到的知识,或者根据他的能力获得的东西是比较均衡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不仅是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混龄学习这种混龄学习的确有很多优势。大同学和小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对我们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 ◆ 智能机器人教师是不是一个梦想? 机器人会帮助教师更好地从教,未来的教育也会进入“人机共教”的新时代,但教师职业不会消失,也不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 ◆ 学习到底以什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知识为中心 学会求知(learning to know),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创新进取和冒险精神。学会共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learning to change),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五大支柱,就是以五个“学会”命名的。 ◆ 未来的学习方式有什么不同?  所谓混合学习,也就是说未来的学习主体是一个人机结合体。未来的学生将不是完全借助于自己的手和脑来进行学习,而是借助于外脑,借助于人工智能,借助于大数据,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所以认知外包的现象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很多过去需要用传统学习方式来解决的问题,如查找资料、整理归纳等,就可以委托机器来完成。所谓合作学习,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基于项目式、主题式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团队学习、合作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习积极性、共同去探讨研究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学习中心,父母如何参与? >> 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施教者2019年初,194位博士父母为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一年上了60多节博士课程的新闻轰动了全国。成长还有一个共作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锻炼健身、一起郊游走进大自然、一起参观博物馆,不仅能够让孩子拓宽视野、增强体质,自己也会收获满满。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为什么这样说呢?真正的儿童的伟大,在于用一双没有遭受污染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在于用一个没有任何功利的大脑思考这个世界。儿童能够为成人提供新的观察视角。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没有父母的学习,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 ◆ 当裁判员,当采购员 到2012年可汗出版《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时,他们每个月已经向600万学生提供教育,而且每年以400%的速度持续增长。教学视频的点击量2012年超过1.4亿次(2014年已经达到3.55亿次,到现在为止的数字应该超过10亿)。可汗学院提供教学视频、练习习题和个性化的学习界面,让学习者能够在课堂内外按照自己的进度开展学习。学院的教学内容涉及数学、科学、计算机编程、历史、艺术史、经济学等,其中数学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从幼儿园的基础知识到大学的微积分,并采用了先进的可识别学习强度和学习障碍的自适应技术。可汗学院还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合作,提供特定的专业内容。  理念:“我们能够学习任何知识。”他们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地的人提供免费的、一流的、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在可汗学院学习。俞敏洪就介绍过,他的儿子就是可汗学院的忠实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可汗学院的内容资源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2017年8月,可汗学院正式入驻优酷教育频道,并且上传了根据K-12人教版的数学教材制作的教学视频。 ◆ 《终身幼儿园》一书。这位名叫雷斯尼克的美国学者撰写的这本著作,让我又一次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作者在书中呼吁,要打破学科、年龄、空间、时间上的诸多壁垒,和我所设想的未来学习中心的部分构想,非常相似。 我就读到了很多此类著作:《去学校化社会》《让学校重生》《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互联时代的教育革命》《大学的终结:泛在大学与高等教育革命》……

  • 铁器时代
    amelie
    推荐

    人要什么时候获取什么样的知识,从哪获取,获得了知识做什么用? 学校里不同学段教什么学什么,学完了能毕业找工作挣钱。这不再是标准答案。 千人一面的教育在工业时代是高效率的,可以迅速脱盲。但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比我们人要做的好,不但会下棋还会教书。再像之前那样学习,可能就真的找不到工作啦。 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更符合时代要求!朱永新教授给出了学习中心的自主选择式学习的蓝图:没有什么小学、中学、大学甚至老年大学,不同年龄的人可能在学习中心上同一门课程,在互联网的支持下随时随地都可以混龄学习! 学什么:大科学、大人文!科学本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所以书中提到的项目制或主题性学习我很同意,这样的教学目标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完成项目和主题,将综合知识与应用有机结合,传统做题只能完成一部分、有些甚至毫无意义! 我曾经和同事聊天说:我看到一个孩子特会做题,我心里实际上是有担心的,我怕他思维固化,看见什么信息就反应出来什么结果,生活工作中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呀!自然科学还好,可能还能多少训练一下逻辑思维能力。人文历史呐?对于一个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看法都有标准答案,且不很可怕,思辨能力在哪?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二元论是我们付出多大努力才能从思维惯性里剔除掉的东西! 其实很多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项目制学习,只是它不在评价系统里,故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说关键还在于评价!如果解锁了考试评价,勇于把评价放到人生中的每时每刻,积分制,书中提到从摇篮到坟墓的学分银行体系,它是贯穿人的一生!这时候人们也就不会急功近利勇闯高考这一座独木桥,很多矛盾将不复存在,工作单位看重的也不再是211、985,而是你修了哪些课程,对你即将要进行的工作会不会有帮助,而课程是你自主选择的,适合你的,所以也就减少“货不对版”的情况! 当然,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自上而下的评价革新,最终是要通过教师这一古老的社会角色来执行! 因此我特别推荐有志于从事教育的年轻人一定要读这本书或者相关书籍,要明白你将面临什么的变革!你想像的教师工作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你看中的是一年三个月的寒暑假,一本教案走遍天下,越老越吃香,那么你就是当上老师也可能面临失业! 未来“人机共教”的时代“能者为师”。要不你就是“术有专攻”,精英分子,艺术家、运动健将,有特殊的才华或技能,能够帮助人更好地成长;要不就是真正的心理学家,了解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以及人的情感的内在需要,成为重要的陪伴者和咨询者! 我还推荐父母一定要去了解,现在的孩子太辛苦太累了!我有时觉得这违背人性,早出晚归,起早贪黑,小小年纪患上颈椎腰椎病!我还得给孩子们打鸡血,鼓劲加油,就目前看211、985是敲门砖!所以越早让孩子了解学习的真谛,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阅读习惯,给他展现各种可能,让他做自我选择,越早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的事情,后面的路可能会轻松一些! 当然还是期待教育改革快些到来,这需要国家大力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免费的课程平台,给孩子们解绑,释放他们的天性,真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 铁器时代
    赵安琪
    推荐

    朱永新教授文中的未來學校藍圖規劃與戴维·珀金斯的《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理念都有對未來教學的思考。再涉及互聯網➕教育   人工智能與教育  項目式學習 翻轉課堂等,如何教,如何學,學什麼,怎能學等諸多問題需要思考,教育需要時間思考。

  • 铁器时代
    远航
    推荐

    对于中国按部就班、不太善于打破常规或者几千年传统的文化,要作出这样彻底的改变,不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理想的未来学校的样子,期待尽早看到未来学校充分发展的情形。

  • 铁器时代
    abc
    推荐

    先不讨论书中的观点,仅仅是朱教授对教育的探索和尝试本身就很值得我们尊重。 朱教授对当下教育的看法,以及对“未来学校”的设想也是很值得探讨的。 个人认为学校的发展和变革过程是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的。 最早的系统教育肯定是来源于原始宗教,但仅限于宗教内部。文字大传播之后,人类开始反思宗教,知识开始在民间传播。 人类是在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才开始定居的。如果要满足固定教学场所这个条件,那学校一定是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才出现的。这便是学校的第一个阶段——以社会稳定和统治者的统治利益为核心所建立起来的教学系统。 因此,在所有的农业社会,统治者采取的都是“愚民教育”。老百姓必须固定在一片土地上才便于统治,知识对老百姓用处不大,他们只需要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和服从命令即可。 但到了工业社会,如果老百姓目不识丁,就无法从事工业生产。实际上,虽然古登堡在十五世纪就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但欧洲人的识字率是在进入工业社会后才突飞猛进的。 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学校系统的第二阶段。进入工业社会的国家纷纷开始开展公民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正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谁的公民素质高,谁的生产力就强大,谁就在工业文明时代占得先机。 进入二十世纪后,科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运行。谁掌握最尖端前沿的科技,谁就拥有话语权。而科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的关键又在于想象力。所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知识不是力量,想象力才是力量。于是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建立以培养创新力和想象力为核心的教育体系。这是科技时代的教育体系。 如今,我们尚处在传播知识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体系,还没到达能够“建立以培养创新力和想象力的教育体系”的第三阶段即科技时代的教育体系。 有人认为,互联网是新的革命,互联网教育将使教育系统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作者全书的观点似乎也是建立于此。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互联网教育的确非常便捷,但我认为它至少在短期内取代不了传统教育,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因为它传播的是仅仅是知识,没有办法培养出思辨能力。更难以培养出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的能力,无法塑造人格和思想。即使是传播知识,能否成功更取决于学习者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我觉得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的向“科技时代”的教育系统转变。我们这些年其实也很重视教育的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我觉得原因很多: 1、我们过于追求致用,而想象力很多时候是无用的。创新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应用成果,大都创造不了价值。就比如最前沿的很多理论,大部分仅仅是理论,现实场景中根本无法应用。 2、我们过于功利的思想导致了缺少对失败者和异见者的宽容。而想象通常都很疯狂,创新大多都会失败。但是爱迪生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又发现了一种不成功的方法。而我们太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了,必须更加宽容地看待身边的一切,创造一个更加容忍的社会。 3、社会福利及公平还有待提高。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子女都非常焦虑,害怕输在起跑线上,害怕孩子今后被淘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保障没有给予民众足够的安全感,另一方面社达的部分观点仍在很多人潜意识中流行。他们认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们常说少数服从多数,但一个现代社会,如何对待少部分人才是更重要的衡量文明的标准。让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成功或是失败的每一个人体验到人格和zhi度上的平等至关重要。 4、我们的文化强调继承,不重视拓展;重视经验,不重视创新。这是长期处于农业文明生活状态下的结果。进入工业时代后,这种状况其实一直在好转。 5、我们有时过于崇拜权威,将“大一统”的思维渗入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强调统一化、模版化、格式化,扼杀了学生的独立和自由。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缺乏质疑,缺乏逻辑,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以至于无法培养出独立科学的思辨能力。 我们国家其实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早早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并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和探索。我始终认为,有问题不可怕,认识不到问题或者逃避问题才是更可怕的!中国人有着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中国人的坚强和韧性无与伦比。我觉得总有一天中国的教育体系会建立在“塑造独立人格,培养思辨能力”的认知基础上。而且只要有朱教授这样的人在,就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 铁器时代
    李银莹(贵州人自己的速录狮)
    推荐

    【读后感】慕课、学习中心、混龄学习、机器人教师、学分银行……能者为师,学者为生,未来从现在开始。

  • 铁器时代
    Ivan
    推荐

    8个问题厘清未来教育的趋势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弊端 (1)学校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前学校阶段:原始部落的耳提面命式教育 2.学校阶段:诞生于约5500年前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现代学校阶段:有统一教材、教学大纲、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程设置 3.后学校阶段:未来学校,即学习中心 (2)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和变革 1.效率为先的工业化培养模式,使得学生辛苦个性难以发挥 2.非学校运动:主张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为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 3.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教育满足了大规模教育需求也满足了不同学习者对教育选择的要求 (二)未来学校的基本特征 (1)核心:开放、共享的学习体系 1.取消固定班级和教室,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走班2.上课管理扁平化、服务化、“多中心” 3.学习中心可以是学校、图书馆、科技馆甚至是网络空间 4.当前的教育机构可以改造为学习中心 5.没有统一教材,允许教师和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教材全天候开放,没有周末寒暑假,没有上学放学时间没有学制,没有统一入学年龄限制教师成为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陪伴者 (2)如此设计的原因 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愈加多元学习要回归生活 未来教育以学生为中心 (三)关于学习中心的七大解惑 (1)谁来学 有教无类,混龄学习 谁想学谁就是学生,面向所有人开放少年儿童可以在父母陪伴下学习鼓励老年人学习 不同社区和城市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同学 (2)谁来教能者为师 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参与者,陪伴学生成长 教师成为自由职业者,任何学有所长的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人工智能参与教学 (3)学什么 学习内容个人化,自己决定学习的主要内容打破课程之间的“墙”,强调学科融合降低学习难度,减少强制性学习内容 (4)怎么学:以学生为中心 1.重视学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互联网指导学生 2.多样化教育: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取消统一难度,取消统一进度 3.泛在学习: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时间用任何方式学习 4.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教学起点、方法和策略 5.利用虚拟现实实现沉浸式学习 6.项目式学习:系统的思考方式 7.合作探究式学习: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 8.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学习学习游戏化 (5)如何评价学习成果:建立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以学分为度量学习成果的单位,用学分的储存和兑换,实现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等值转换为每个学生建立终身学习档案 (6)父母应该做什么 1.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发现者 结合孩子身心特点,挑选适合的学习中心父母是 2.未来学习中心的创造者 许多家庭可能成为新型学习中心 3.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管理者 父母可以参与学习中心的管理和决策 4.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参与者 父母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习中心工作 5.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施教者 父母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6.父母是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者 父母学会向孩子学习、互相学习,终身学习需要 (7)政府做什么 1.制定标准 制定基本教育标准:建立内容难度适宜、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标准 鼓励扬长教育:降低内容难度,挖掘学生潜能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培训机构的公共服务建立网络教育平台,采购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 2.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提供考试和评价服务 管理权、办学权、评价权分离 取消统一的文凭,改由学习中心颁发课程证书

  • 铁器时代
    逆旅行人
    推荐

    突然想起鲁迅曾经的痛心的呼喊“救救孩子吧”,岁月如梭,一百年后的今天,似乎依旧需要呐喊“救救孩子吧”,救救他们,不要让他们成为考试的机器,而是灵魂丰满的真正的人,不要让他们早早折断思想的翅膀,而是可以独立思考的真正的人,教育难道不应该是学会适应上生活和变化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和政府政绩挂钩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却成为父母引以为傲的资本,在他们眼里孩子何曾是人,不过是工具罢了。梁济老先生在投湖之前问自己的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也想问我们的教育应该会好起来吧,让教育成为教育本身: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不会因为成绩不好而被看不起,让孩子仅仅成为他们自己,不会被父母的虚荣捆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希望一百年后,世界越来越好,教育也越来越好。

  • 铁器时代
    早早
    推荐

    讲得太好了,知音难求,太多人都是安于现状,随波逐流。看完这本书,我唯一感到忧伤的是,梦想虽好,何时才能实现呢?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朱光潜一百年前谈到的教育问题,我看一百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对于在国家教育体系内实现未来学校在有生之年不抱希望,这事要从民间开始做。希望对未来学校有着强烈渴望的有志之士能与我联系,共谋大业[抱拳]

  • 铁器时代
    大龍
    推荐

    愿景是非常吸引人的,部分国家和学校也在开始实施,但要全面铺开,还需要走很长的路,目前只能是初级实验阶段,非常向往这样的学习模式,期待更多国家和机构能做更大胆的尝试。

  • 铁器时代
    柠檬影子
    推荐

    看到这依然心情澎湃,真的好有幸读到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深刻意识到一本书的价值,朱永新老师真的读了很多书,从而融汇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何其有幸,读他的书,让我深深感受到朱永新老师的读书之广,见识之深 最近还在为教育热点而发愁,想想自己一直没有读什么文章,也觉得那些读着着实无趣,便缺少了一份耐心,... 但读到这本书,让我感觉世界之大,真是越读越发现自己井底之蛙,文中提到了最近教育的先进思想,以及国内外的一些见闻,深深觉得自己孤陋寡闻了 翻转课堂,慕课,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教育公平,合作式学习,终身教育,核心素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涵盖了我所有要学习的热点,还会继续深入研究总结

  • 铁器时代
    Stella
    推荐

    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将使今天的教师资格证变成历史。 家庭教育终归会从边缘回到“中心”。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