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铁器时代
    短短
    推荐

    这本书强烈推荐! 放在书架很久的一本书,但一开始只是翻了其中两节,没有认真读,所以一直在书架上落灰。最近,为了清位置才打开读,真的相见恨晚!!! 不得不承认,作者对“教育”、对“未来学校”是热爱的,并且有很多认真的思考!他的整个逻辑以及每个环节上的很多点,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反思。 虽然当前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发展,还不能完全支持我们实现“未来学校”,但是正如作者在《尾声》部分说的:他“描述未来学习中心来重新定义教育,归根结底并不是为了描绘一幅蓝图,而是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之中,任何蓝图都可以继续修订,”最关键(或者说最重要的是),“之所以会有未来,恰恰是因为我们现在行动上的创造。”“我们当下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未来。”……这些表达说得太好了! 而且作者也非常清醒地知道“能够把先进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尤其是转化为一线教师的行动,将是一个格外艰难也非常漫长的过程。”他是有耐心,愿意承担使命“以未来照亮现实”。 而对于别的学者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他也能够辩证地看待——“制度作为推动群体工作的有效组织方法,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但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从个体上探索如何推进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才是最细微也是最深入、最有效的重新定义教育之法。” 所以他提出并且推动「新实验学校」的探索,真的是理性有思考的人,所以推荐这本书!

  • 铁器时代
    行者
    推荐

    最近了解到有一部电影叫做《未来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观看,于是便找来这本身边朋友极力推荐的书籍《未来学校》,当做是为观看《未来学校》电影做一点理论准备吧。 我不是一个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也从未系统学习过教育行业的相关书籍,我只是一个对教育这件事有着诸多问题的人。这些问题来自我读书时对一些现象和制度的疑惑,来自于我离开校园后对现在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沉重学业负担的不解。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应该学些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如何对自我进行教育? 朱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现行教育制度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唯有改变才有出路。 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也应该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等改革的大幕拉起的时候,我们才不至于逆时代而行。 期望早日看见《未来学校》一书中推行的理念成为这个社会主流的教育理念,愿人人都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 铁器时代
    李明Akira
    推荐

    对未来教育的形式很有启发性,但我觉得教育的改革是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发生的,不会仅仅局限于教育本身。也可以提炼出来一个更高层次的道理,个性化才能高效率。

  • 铁器时代
    故里
    推荐

    本书从背景讨论、学习中心的设想、学习者和教育者、学习内容和方法、学业评价以及探讨家长和政府的作用这几个角度,阐述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受年龄、场地的影响,学习时间和周期更弹性化,混龄学习成为一大特点。家社校以及培训机构都能成为学习中心,整个教育就好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和内容。另外,书中提及的“学分银行”的评价方式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正如书中所说“以未来照亮现实”,读完这本书会让你对于教育的未来有了新的角度和想法,书中刻画也仅仅只是提供了一幅蓝图。目前的教育现状和资源都还未能将这幅蓝图实现,但这不是也能成为一代代教育者不断努力和前进的方向吗?

  • 铁器时代
    刘成
    推荐

    本书中所说的“未来的学校将被学习中心取代”,不仅涉及基础教育,也涉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更有可能率先蜕变。 所以,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教师队伍到评价体系,全部进行了预测和重构。

  • 铁器时代
    赤子之心
    推荐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读完这本书,别的问题没有,只有一个问题:未来学校,你还有多久才能到来?看到了未来的学校,感觉我们当下的教育形式就是一种愚蠢的错误,可是这又无可奈何,只能是读书人一声长叹!!我这个井底之蛙趴在井沿看了一眼,之后又跌落井底! 这本书是一些好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地,而构想出来的未来学校,我认为这就是教育应该有的模样!!!知是行之始!在读书的过程中,同样也伴随着很多问题的产生,当然大部分的担心都已经被当场解决了,仍有一部分问题的话我会在下面的读书笔记中提到!!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它应该有的模样吗?绝不,绝不!!今天的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资源利用率低下、形式固化死板、教授内容单调、评价模式趋同、大把大把可以用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被浪费掉。最最可惜的是深受“毒害”孩子,被学校和家长亲手葬送孩子的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天赋!!!现代学校不仅阻碍了真正的教育,而且造就了无能力、无个性的人,还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新的不平等。 现在的学校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现在的考试评价更是以鉴别与选拔为主要目标的。所有的指向都是学术性与区分度,考试太简单就不容易区分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所以,学习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考试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怪。非要把学生给难哭不可。而且考试根本没有达到有效评估学生潜力的目的,而且我们现在的评价不是为了改进,而是为了贴标签,是为了选拔,为了淘汰。所做的只是“给孩子贴上标签,将他们分成不同等级”,限制了他们发展的潜力。 在我国的高中,差不多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牌学校的要求来进行学习的,考不上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成为陪读生。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标准:能否考取名牌大学;只有一个评价指标:考取名牌大学与本科的比例。其实,未来学校提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学要学这么难的课程,反而应该大幅降低难度,减少指定性和强制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这才能让因材施教成为可能。相信有很多的人会担忧,这样我们的科学怎么发展呢?很简单,让那些喜欢做科学的人去做科学就好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学生的数学平均水平是高于美国的,可是美国顶尖的数学家一点都不比中国少!!此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大部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性和用于自由发展的最大的空间,从而按照自己的志趣进行学习。 未来学校,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自由组织学习团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随时了解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一种新的学习空间、新的学习组织形式。 时间上的自由。首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物钟也是在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明显然已经不再适合了,不同的学生在一天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其次,寒暑假让学习进度中途搁置,“知识的连贯性被打破,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付诸东流”。他用骑自行车来比喻,在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一直蹬车要比停下来重新起步容易得多。学习的过程也是如此。另外,为什么一个上午的课程需要不断变化,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交替进行?为什么在学生学习一个问题、一个学科正兴奋的时候又要“移情别恋”?为什么不能够一个上午学习一个学科,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是不是有类似的特点?这明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是课堂效率,我们可以分为三类,每一类均分,与老师的节奏完全相吻合的占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要么是跟不上、进而听不懂,要么是早就掌握了,坐在那里浪费时间! 课程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己制定课表,决定学什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分发挥到极致。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经历、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太深、太难,广度不够而深度有余,生活常识不够而学术知识有余。造成了学校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失败者,大部分人是陪着少数人去读书的,学生在学校中没有成就感,在学校中被摧毁了自信心。反而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个性化、定制化将会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不需要完全按照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学习内容来学习。每个学生可以自己来制订学习的计划,确定学习的节奏,定制学习的内容。所有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速度学习,学校的责任就是适应这些不同,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 在未来社会,在未来的学习中心,人们学习的内容将会发生重要的变化,谷歌上能够查到的东西不需要在课堂上教。我们从为了一纸文凭而学,到为了自己的兴趣和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学,将是一个重要的转变。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出现,随着考试与评价的改革,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化,未来社会将逐步淡化文凭的意义,而越来越看重一个人的真才实学,看一个人真正学习了什么、拥有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在未来,文凭和证书或许不再那么重要,个人的学习历程才是最真实、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证书。学力将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证明着过去,学力才意味着未来。 学习成员:“能者为师,学者为生”。在未知世界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学生有教无类,任何学生,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习,谁想学,谁就是学生!混龄式教学不同的年龄段之间的人生阅历都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的(如果强行按照年龄将孩子分开,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损失一些东西。年纪小的孩子失去了心中的榜样,失去了偶像,失去了也许会在人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导师;而更糟糕的是,年长一些的孩子被剥夺了锻炼领导才能以及承担责任的机会,他们的心智无法变得成熟)。可是这个混龄式的教学也带来我的一个担忧父母自己虽然是从儿童成长而来,经历了孩子所经历过的一切,但是他们从成人的本能上会拒绝向孩子学习???而且,父母自己成长的经历往往是未经省察的经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儿童对父母来说仍然是陌生的。最后是老师,未来学校,能者为师,谁能做老师由学生决定。老师变成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就像餐厅的服务员一样,只要你有需要,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不同的课程之间,师生角色可能互换,房间里面最聪明的绝对不是站在讲台前给你上课的老师,而是所有人加起来的智慧。这样的老师是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这样的学生是有求知激情的学生!! 最后一句话,我们共勉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成长,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没有父母的学习,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我们只有把指向未来的美好心愿,倾注到当下的生活中,落实到点点滴滴的言行之中,才能创造无限美好的今天。如果今天的每一个人,在教育之中,都真正拥有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么就在当下,我们就已经拥有了无限美好的未来。

  • 铁器时代
    推荐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抛却热忱,颓废必致灵魂。未来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学习,是对知识、本领、技能的渴望,是不带任务的学习,学习是为了扬长,不再是为了避短。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一天很遥远,其实已经在悄然变化了,慕课、可汗学院,华德福,瑟谷学校......类似的未来学习中心,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让孩子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代的学校教育是当年工业革命,批量生产模式下的产物,要彻底实现教育变革,需要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生产模式有很大改变,才能倒逼教育改革,社会上从来就不是先有教育的。现在那些在类似的学习中心成长的这批孩子们长大并且走到决策层时,也许会开始真正的改革。那个时候,每个人不再是学校装配流水线上“单向度的人”。愿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赞朱永新老师的大作!

  • 铁器时代
    Aaron
    推荐

    作者写的真是很全。关于未来学校的形态——学习中心,从八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谁来学?谁来教?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父母应该做什么?需要政府干什么?基本上囊括了我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内容和例子都比较新。

  • 铁器时代
    张伟财🇨🇳
    推荐

    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学习中心,谁来学?学习中心,谁来教?学习中心,学什么?学习中心,怎么学?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已经站在了未来学习中心的门前。推开这扇门,就是个新的教育世界。

  • 铁器时代
    润樟
    推荐

    未来有多远?可以是几百年后,也可以是几十年后,也可以是几个月后,也可以是下一秒……       未来的学校,重新定义了教育,也重新刷新了传统教学,渗透混龄教学、未来学习中心、终身学习、积分学习等等,或许等有一天,全民素质提高,学习成为一件自然而然幸福的事情。     作为教育者会在教育路途思考教育的未来,同时也思考作为教育者如何发展,更思考人生该如何走向。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龄,突然犹豫去多评论他人想法做法,毕竟没经历过ta的人生,资历阅历尚浅;突然怀疑自己是否好高骛远而另一边却又是自我要求低的心态宽慰,对未来有期待也有迷茫,康庄大道的一边是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而另一边却是玫瑰丛往往充满了荆棘。      身处象牙塔,基本个个都是充满理想的少年,纷纷吐槽社会不公;走出社会,基本没有谁能逃脱世俗,加入世俗重蹈覆辙。一个硬币有正反面,事有利弊,我们永远都能站在旁观者角度评论挑剔他人为人处事的不妥,然后自己亲自上阵却未必能如愿达标,于是乎,有思想行动力满分的人开始反思总结寻找方法一步步走向完善;普通人开始退缩从众寻找出口一步步泯然于众人矣,继而毕业五年毕业生的走向就如股票般,七亏二平一赢。         小小的问号你是否有很多朋友? 一、如何平衡温柔和严厉?没脾气有能力一等人,没脾气没能力二等人,有脾气没能力三等人。我们从青春叛逆期到接受文化的熏陶,慢慢降脾气,越来越温柔。踏入教育行业,研究表明温柔的老师往往带出的学生教学成绩倒数,严厉的老师往往带出的教学成绩前列。于是乎,青年教师又在从软软糯糯的软妹、暖男到母老虎、恶魔的路上越走越远。温柔的教师,纪律没保障,教学任务神兽讨价还价折后价,兼具教育情怀+教育方法+严慈相济的老师毕竟还在少数,需要时间的打磨,更需要卓越的领悟力。至少,在目前的认知内,做到严慈相济之前,做一个严厉老师胜过温柔老师。 二、为什么教师群体存在教得了别人教不了自己孩子的情况?研究发现,主要存在如下原因:诸如教师时间精力的分配,对教师子女超乎普通人的期望值,教师子女掌握处在教师职业的父母心理等等。理论上讲,教育本是引导孩子,而不是管孩子,站在ta对立面。实际呢?现在伴随着信息的发达,个性的解放,孩子一秒切换一个主意,ta也能表面答应你"好的好的我会好好学习好好努力",摆出一副醉倒书海的努力模样;深入却是精神神游飞出外太空,沉迷吃鸡王者荣耀的天堂。于外,教师群体面对别人家孩子,孩子怯于教师权威,教师一句夸赞和批评相当家长十句。于内,教师群体面对自己家孩子,孩子早已摸透家长心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哪怕自家有着一位熟悉青少年心理、擅长激发兴趣、渗透学习方法的教师,也挡不住自家孩子就是不愿听不愿学的叛逆。倘若自家孩子教育无效,教师是否会寒心,是否还会有心思去管教学生。教师到底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更好引导自家孩子等等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遇到强势固执的学生怎么攻破?(辅导班)案例①中等基础的孩子始终认为自身能够抛弃基础学习,直接踏入方法操练。家长一切听从学生,考前两个月,辅导频次无规律,全凭自身念头。课前,规定必须讲解一二三四等题型,几乎涵盖整张试卷,绝对不多排课时,每节课硬生生把四十五分钟课堂拖延到八十分钟有余;课中,讲解快节奏,想当然地认为不用吸收,只想能多听讲解,不听劝需要多吸收;课后,每日任务径直忽略。倘若思路不跟随ta,则换老师闹退费。总有那么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旁观者"总说"学生是要中考了,着急,你要理解她!"一份工作,倘若遇到一位只会一边倒缺乏理性的合作者,这该会是工作路上一大绊脚石。 案例②课程中,父亲冲进教室,看到孩子坐姿不当,开启父子大战,互不相让,飙起狠话互不认输;二十分钟课堂父亲进入三四次,父亲抱着监督学习的初衷越界;孩子秉持自由人权的标准反抗。          其实,这份记录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一份因未来+教育字眼引发的自我反思,也是一份当日应对糟心学生的发泄。我始终相信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烦恼能靠自己解决,多是因为自己不会分配时间、自律不够、能力跟不上欲望和现实等等,除此之外是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强大,是为了自己有更多主动选择的机会和权利,拒绝不想做的事和不想接触的糟心事。而心态的良好,哪怕最后选择放弃这些糟心案例研究,也能还自己一份清静和愉悦          未来,可以不优秀,但一定要为自己活,别为难自己,也把时间和精力回归自身。(to do  a  list!keep a balance!)

  • 铁器时代
    💌منعكس
    推荐

    作为教师,我深知自己无力改变既有教学模式,一些新的想法只能在自己班里关上门搞一搞。面对同事、学校、家长,还得落实到分数。 作为家长,我能为孩子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不成为学校教育的帮凶。

  • 铁器时代
    谢先生
    推荐

    互聯網時代教育變革: 「…我第一次听说慕课,是2011年秋季。那时我听到了一条让我非常吃惊的消息: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 互聯網改變一切,教育更甚。學校成為其中學習中心之一。之一,不是唯一。藏書萬卷,意義廢了。一部手機,全球圖書,一按即來,學海無涯,真實現了。現代圖書館作用,書本睡覺地方。改良方法,如果两本以上,只留一本,其他給讀者拿走,放下按金,不還扣起按金。絕大部書少借出,浪費地方,放些未借出的書,書本温柔鄉:-) !?。 如果書借出怎辦,空出大量地方?简單,成為學習中心,讓讀了同一本書的人互動、交流學習討論,如今天的chat group, wechat, whatsapp, QQ... 。 圖書館管理讀者,不管書本。 廚藝的,開個廚房,讓同一書本讀者炒一味四川麻婆豆腐,或一班發燒友,自砌微形超級電腦。 學校教育也並不好。人生必經路,性教育近年才教一點點。有經濟學、數學、地理學,但無父母學! 父母是一生一世,但學校無教!全球如是。父母無學,但施教孩子,奇哉! 安裝電器師傅未學電學,給你家中放電,怪嗎? 互聯網後,父母擔心性教育。有什麽擔心,人性本性,正確正式教孩子就是了。父母學,網上開個班,相信成網紅。

  • 铁器时代
    可林Corinne
    推荐

    来自网络的摘录:1.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将使今天的教师资格证变成历史。 2.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变革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如果我们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 3.未来不是空想的明天,而是建立在今天基础上的明天。所有对未来的预言和构想,都是基于今天的实践和探索的判断。 4.自由选择课程,自由组织学习团队,自由选择任课教师,随时了解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情况,自由安排学习时间,一种新的学习空间、新的学习组织形式,已经呼之欲出。 5.未来的学习中心不再是孤岛,而是彼此连接的环岛。未来的学生,不是像现在一样只在一所学校学习,而是在不同的学习中心学习。 6.当每个学生有只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属于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时,传统的固定班级、固定教室的格局自然就被打破了。 7.未来的学习中心,在教学的核心业务上是扁平化管理,甚至会基本成为自组织管理,会出现“多中心”的方式。 8.只要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都可以成为未来的学习中心。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在全社会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应该成为未来学习中心的基本模式。 9.未来学习中心是全天候的,没有星期六、星期天,也没有寒暑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排学习时间。未来学习中心的教材将更加多元,允许学生和教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材。未来学习中心一定会更加个性化、弹性化,将采取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10.所有的学习机构都可能转变成为有自身特色的学习中心,不同的人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机构。 11.未来学习中心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不见能够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使用,而且能够打破现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过程更有趣,不同的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12.“在知识网络化以后,房间里面最聪明的绝对不是站在讲台前给你讲课的老师,而是所有人加起来的智慧。” 13.家校社合作共育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共同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的过程。 14.学校不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还是社区的文化中心和文明引擎;家庭不仅是亲缘关系的社会单元,还是孩子的课余学校与亲子乐园;社区不仅是区域生活的共同空间,还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和实践基地。 15.三者的合作构成家校社合作共育的“磁场效应”,会让所有参与者产生精神共振,这将是一种理想的立体化、大教育状态。 16.学校不可能包揽教育的全部内容,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将更加多元开放,学习活动发生的场所也不再局限在学校。 17.学校不仅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18.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育不是简单地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19.未来整个教育的变化,重心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习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就必须去标准化,必须个性化,定制化。每个学生可以自己来制订学习的计划,确定学习的节奏,定制学习的内容。 20.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不仅是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1.我们的教育体系,各种教育资源,应该是面向所有人开放的。谁想学,谁就是学生。这是有教无类的最高境界。 22.在未来社会,学习的场所会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教育资源将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社会财富的累计,通过各种制度的协调,变得越来越丰厚,这也意味着学习中心会越来越多。 23.在未来社会,简单的体力劳动、机械的智力劳动,都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时代将会要求一个具备更加丰沛的情感。独特的创造力。这是外在环境的要求。 24.每一个未成年学生的身边,都活跃着积极学习的成年人,成为未成年学生学习的榜样;能者为师的激励,又为每一个未成年学生提供了成为教师的机会。 25.未来的教育会更具情感性和互动性,未来的教师也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26.“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现在,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适应“人机共教”的新时代。 27.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这是未来教师的重要特点。 28.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课程本身就是赋予师生生命成长的重要能量。课程作为生命成长的能量,通过课堂内外的叠加,学校与家庭的碰撞,以各种形式互相作用,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与社会生活、师生生命达到共鸣而形成。 29.设计一个好的课程体系,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传授给我们的学生,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就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学习中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30.未来的学习中心,会让学生成长为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者,数学或物理能力的提升只是学习的“副产品”,学生作为人的成长,具备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当学生的主人”的意识。 3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铁器时代
    于纯
    推荐

    推理、预测、想象未来,教在当下,遥看远方,时常来读读这本书,提醒自己用未来的目光看眼前的教育生活。

  • 铁器时代
    lanqing
    推荐

    绝对是缓解教育焦虑的好书!干货满满又通俗易懂。 如果说可汗学院的模式给我们一个启示的话,这本书就把未来教育的蓝图描画得如此细致,结合国内已有的试点和瑟谷学校等等的模式,未来教育看上去并没有那么遥远。唯一略有担心的可能是在标准的衡量方面可能难以快速被大家接受,而大面积的终身学习档案也确实需要很长时间去普及和接受。 焦虑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在教育上屡屡“忘了初心”,其实一些模式的改变确实已经悄然在我们身边发生。希望作者用他的社会影响力,更多更好的推进未来教育的改革。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