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铁器时代
    君子兰
    推荐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习中心的畅想和规划还是蛮期待的。线上进行高效的知识性学习,线下进行更多的实践性活动课程的安排,二者结合,让未来教育越办越好,让未来的学生,老师,家长更加幸福的享受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

  • 铁器时代
    Joe
    推荐

    关于教育/学校的目的,书中有3段话让我很有触动,摘抄如下。 1.      她说:“我是教什么的?我不是教阅读的,也不是教写作文的,我是教书育人的。经典作品研读、日常习作评点、国际佳片鉴赏、口语交际练习、吟怀旧老歌、诵英语诗文——所有这些构成我课程的元素,都是使人成为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2.      因为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形成用以统领知识的智慧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      任何学生走进学校的大门时,首先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你来这所学校想要实现什么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你需要学会什么?为了学会你想学会的东西,你需要怎么做? 这三段话,让我想起剑12 Test 5 Passage 3的阅读文章What’s the purpose of gaining knowledge? 这是一篇我读了10+遍后慢慢才懂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如果不同时教授知识的end(目的)和means(方式),我们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级流氓)。 同时,这为下图中的三篇雅思作文提供了有力的思路、视角和论证。 2011年8月13日 教育类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main purpose of school is to turn children as good citizens and workers, rather to benefit them as individual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2014年4月12日 教育类 Some believ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individuals to be useful to the society, while others say the purpose is to help individual to achieve personal ambitions.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2017年10月14日 教育类 Some people believ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prepare people to be useful members for society. Others say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achieve personal ambitions.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 铁器时代
    思维
    推荐

    未来的学校和教育,会以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每个人都是终身学习者。人们根据兴趣,社会需求学习。不再被束缚在学校这个单一场景。

  • 铁器时代
    🌟
    推荐

    描述未来教育,不是为了描绘一幅蓝图,而是为了梳理一条行动的路径。在行动的过程之中,任何蓝图都可以继续修订,可我们当下的行动,才是真正的未来。 同理,梳理出这样一条路径,其实并非把愿景放到明天。我们只有把指向未来的美好心愿,倾注到当下的生活中,落实到点点滴滴的言行之中,才能创造无限美好的今天。

  • 铁器时代
    Maye
    推荐

    这本书有很多既有深度也有新意提法和观点,比如学习中心、能者为师、定制化课程,分银学分等,其中不乏很多很有意义的改革建议比如“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管、办、评”分离等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个人认为更多的可能是短期内无法实现或者根本无法实现的畅想,总的来说有想法还是好的。希望作者的好建议未来有一天能真正落实,真正改变目前中国的教育! 不过“能者为师”确实已经是大趋势,现在人们对知识获取的容易度已经不再是过去,教师依靠年龄经验和知识储备就能教一辈子的时候了,教师资格证只是对一定量知识获取的证明,而当知识储备量不再是优势的时候,能者才可谓师。我想不仅仅是教师,每个行业都如此。可谓是学习之路刻不容缓!

  • 铁器时代
    欧宝
    推荐

    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际的职能越来越弱化,老师热衷于给家长留作业,家长热衷于给学生报名各种课外培训,,也许现在这也是未来学校的一个过渡阶段吧?

  • 铁器时代
    咩咩羊
    推荐

    从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潜心研究教育的人,而这本书也确实为未来的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看了本书也真心的期待学习中心时代的到来。 其实,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最近几年的教育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普及也为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就像我上大学那会儿,资讯根本不畅通,当时想考研究生也是仅凭自己的感觉和蛮干,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而且当时报的辅导班也是人云亦云。 当时想考北京师范大学,但是也是没能如愿。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发现在一些app上,一些高校的课程是开放的,虽然不能系统地进行学习,但至少也能从这些网络资源上一窥名校名师的风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开放大学这个app上首页的一句话“好的大学是没有围墙的”,虽然早在高中时就听班主任讲过哈佛大学是没有围墙的,但是至今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面围墙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围墙,而是能突破偏见的围墙做到真正的“有教无类”。 而本书的作者所期待的未来学校就是一种在全学段——或者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一种突破“围墙”的教育。 在此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能够早日实现这期待中的没有围墙的教育。[玫瑰]

  • 铁器时代
    慢慢
    推荐

    看完《未来学校》这本书想说,我好想生在那个未来啊。 如果想要资源公平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希望在未来真的可以实现吧,那时,教育将不仅仅再是追求成功的手段,而是一个令人愉悦享受的过程。 学校→学习中心 限定→自由 填鸭式灌输→各取所需各追所爱所长 传授者→陪跑者 学习与工作割裂→混龄学习 教师资格证→能者为师 打开想象的箱子,里面装着欣欣未来。 希望未来,学习使我快乐不再是一句自我调侃,好的大学没有围墙不再是一句口号。 教育不再抹杀人的个性,没有人再沦为考试的失败者或清北陪跑者,没有人再因为课程进度慢而迁就,因进度快而急切,每个人都有自己选定的学习内容与适合自己的节奏。 大家都通过教育找到了那个更好地自己,而非被一纸分数决定的未来,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收获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个时代的我们,没有赶上那个美好的未来,但也不要抱怨,我们于这个时代诞生,一定有存在的意义,不要把自己看成制度的受害者,与过去相比,我们已经是既得利益者了。 不要抱怨生不逢时,因为社会不会绝对完美,即便在未来。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每一天,每一秒,世界都在飞速进步。 未来已来,不管多远。

  • 铁器时代
    余&韵
    推荐

    生活在围墙里的人或许都会向往这样的生活自由的生活吧,但是有时候我们还是太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就如同新冠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也近乎是自由的,但是往往因为自由,所以我们可以舒适就越想舒适,开着电脑一边放着,一边用手机刷别的科目进度条,还可以一边躺着,刷完也就完成了,真正获得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即使网络里有很多的资料和学习课程,但是没有监督,习惯了受人督促,过于自由就会放纵自己的懒惰。学习中心一开始对父母的要求也比较高,最初的道德教育几乎要回归家庭了。父母不但要承担养家、学习、教育孩子,对于普通父母那样的压力该有多大。在大城市或许更容易实现这样的愿景。若要推广,可能需要互联网的极速发展去推动教育的革新,教育一直提倡创新,教育的改革却常常是被动的改革,教育自身却难以自发革新,学校这样的机构太庞大了,也受着种种约束。所以常常看到听到自由、创新、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理论,在现实中却难以遇到……但我也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 铁器时代
    某昉🍺
    推荐

    不知道本书所指的“未来学校”是多久以后的未来,至少几十年以内,如此乌托邦式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更不可能在国内大范围普及。 先说说我认可本书的几点,均为大方向和理念: 不赞成用分数和学历将学生区别开来 重视父母、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支持每位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 认可翻转课堂、线上学校等远程教育方式 接下来说说我认为本书所欠缺的一些方面: 作者在书中举例了大量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项目式的教学方法、美国深泉学院等,认为要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有几个问题。首先,东西方政治形态不同,文化背景及人口数量更是大不相同,在我国14亿人口的大背景下,要想完全普及这些“小众”方法,难度可想而知;其次,就算是在西方国家的美国,大多数人还是需要考SAT、ACT这些所谓应试教育考试,美国深泉学院一共才多少学生?即使在西方国家,目前也没有实现抛弃应试教育、取消考试,美国名校的学生,也是必须要拿到这些考试高分的,完全不看应试教育成绩在近几十年来不现实。 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者理想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学分银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但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的知识面不够广,难以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更有贪玩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仅仅靠他们自己,很有可能让他们误入歧途。应试教育和目前的公立学校的确有很多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将学生放入班级和学校大集体中,学生能感受到学校氛围、知识集中、同伴进步等。 把希望寄托于第三方机构。国内教育市场有很多鱼龙混杂的机构,在现如今这些机构无权发放官方学习证明只是进行辅导的前提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前阵子我去面试某辅导考公的大型机构才了解到,这些机构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链”,或称之为固定的“流水模式”:给学生授课的老师,仅仅需要提前参加三个月的集中培训,在这个培训中,机构会教会老师们固定的方法和话术。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传统学校过于死板,授课时间固定,内容固定,但我认为即使是新兴的教育形式也难以避免流水化,因为市场主导的教育产业就会使得机构追逐利益最大化,“流水线”一定是创造利益的最好方法。 认为可以通过职业证书来取代原来的学历,即“学力”。首先,学技能考证是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但听起来就像是把追求大学文凭改成了无数张证书的一个教育体系,如果此体系用于实践,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家长和学生忙于攒证书,按照作者所说有第三方机构的加持,这样一来,教育市场一片混乱也不令人惊讶了;其次,为什么完全否认学历,一定要取代学历呢?学历的确不能证明学生的所有能力,但能在应试教育中获得高分的学生也不一定都是没有实践能力的书呆子。 也许未来学校有一天能够实现,现在的教育改革,还是要从微观做起,一点一点改变,总有一天,量变也会促成质变。

  • 铁器时代
    推荐

    以未来照亮现实,是我们这一代教育人的使命。 一开始的时候,其实我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来读这本书的。内心觉得他胡扯,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了,这样的蓝图不一定是我们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改革,改变现在不合理的教育现象就是进步。其中有很多阻碍,我们不一定要变成书中描绘的这样,教育最终会比这样更优秀。 中国的学校制度建立也不过才百年的时间,我凭什么觉得它不能改变。一百年前,伟大的领袖都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中国,我凭什么故步自封。 如果连一个志愿做教师的人都觉得改变是胡扯,那是我根本不配做教师。如果连教师本人都不相信会改变,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看完了有点激动)

  • 铁器时代
    刘卫|英语教书匠
    推荐

    书中很多观点看似天方夜谭。但细细思考,这些构想一来是对“教育、学习”更深层次的思考,比现实的教育体系更符合人学习的规律。二来,其中的一些构想正在零零星星成为现实。书中不少观点对老师、对父母、对自己成长都很有启发

  • 铁器时代
    mhchen
    推荐

    未来学校,应该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转化为真正地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机构,有分布式的学习中心,不再是追求效率的统一的教材体系,而是个性化地因材施教的培养,不再是补短,而是扬长。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教育方式,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最大发现自己,成为优秀自己的可能。但平心而论,在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在公共教育资源本已经非常受限的情况下,单纯想依靠外部力量我觉得是很难的,但国家目前的双减已经是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了。与此同时,家庭的作用凸显出来,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有可为而又任重道远。

  • 铁器时代
    王嘉韵
    推荐

    比伊万·伊利奇缓和多了,这种缓和的方式才更有说服力——其实说的都是一个事儿。 确实值得读读,这样在枯燥的学校生活里就有盼头了。

  • 铁器时代
    推荐

    曾经在草地上躺着盯着云朵发呆,大脑自动建造着理想中学校的样子,连我自己都被这样那样的灵感惊喜到。如今读过这本图纸一般结合了理论与实践的著作,证明了我的蓝图并非遥不可及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