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淡定
    推荐

    阅读的最高段位·主动阅读 有读必写-----------NO.73 这本书的四个阅读方式就不一一说明 文末最后会提一下 我就说说这本书里面作者对于阅读习惯和阅读的看法吧 这样也有利于很多读者知道了四种阅读方法 但是还是无法养成阅读习惯的原因 因为阅读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什么资质愚钝,也没有什么高学历 他和骑自行车,打篮球是一样的逻辑 只要我们坚持锻炼,都可以养成阅读 阅读并不是所谓牛x的学霸模式 也不是看到阅读达人就觉得牛x 只是一个技能 是的就像走路,做菜一样的技能 教导式与自主式学习 为什么很多人在学校读书时,感觉学习能力还而已,但是毕业以后 在这个散放的社会也就一步一步的不再阅读了呢? 而且拿起书阅读感觉就是头晕 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批判当代的教育的原因 作者深刻的知道自主式学习多么的重要 教导式学习·学校中 目前我们都是经历这样的学习方式,主要调动了大脑这几个器官 听: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看器官只是做辅助工作 问:在听不懂的时候,不懂就会开始问老师,老师给答案 思:在根据听到和问到的结果,自己在做思考 模式:老师要监督,需要叮嘱,需要有人看待 自主式学习·毕业后 毕业后开始进入嗨起来的模式,这个时候的学习进入自主学习模式,我们用到的学习神经和在学校里面的不一样了 我们有一个不在场的老师,比如:莎士比亚、苏格拉底、艾德勒这些老师都已经不在了,而我们需要用什么神经来调动呢? 看:通过阅读和不在场的老师交流,这个过程是单一的,而这个过程也是痛苦的,因为没有办法立刻马上得到答案,需要自己摸索,没有人可以提问了。最多也是网络搜搜,还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听:我们听的技能还是在,但是这个阶段没有这么多老师给你问问题,都需要独立思考才行。 思:这个时候的思考在和学校的思考大同小异,但是没有在场老师的回答,对于这位不在场的老师可能会显得置之不理。 模式:更多的自主完成学习,自律的主动学习,这个时少了在场老师的叮嘱,在面对这位不再场老师的无法提问,显得阅读这件事就拜拜了。 这是作者在本书中的观点,我们大部分人在学校的时候,对于阅读这件事都没有很好的训练,在加上出社会以后需要的学习器官不一样,所以导致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通过训练搞定阅读 阅读速度与眼部肌肉有密切的关系。眼部肌肉功能良好,视野才会开阔,才能瞬间将看到的东西收入视网膜内,提高一眼获取信息的能力。 人的眼睛有6种眼肌: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 和下斜肌。 这6种眼肌共同作用,才能使图像正确地在焦点上,人才能清楚地看到东西。下面,我们分别来训练这6种眼肌。 看着卡片,按照上下、左右、交叉的顺序训练。训练的时候头不要动,只让视线移动。 每次训练的时间为10秒。10秒钟内,要上下运动15个来回,左右运动15个来回,交叉运动10个来回。接下来,加快运动速度。在10秒钟内,要上下运动30个来回,左右运动30个来回,交叉运动20个来回。 如果眼肌运动的速度能达到这个程度,一眼看到的内容就会增加,阅读的速度也会相应地提高。 要注意的是:坚持每天训练。 主动阅读是高段位 在书本的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 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也是作者的观点,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不难 但是很多人死在了养成阅读习惯这条路上 有些人养成阅读的习惯以后就不再阅读了 我们的身体要吃饭,而且要吃的够好,够细才能让体质更好 而我们的大脑其实也要吃饭的,而这碗饭也就是我们的书籍 如果长期不给我们的大脑喂养食物的话 会感受什么是知识焦虑 最后也是一份坚持的力量,也是自然之道的力量 阅读不是一件1年,2年的事情 而是一件一辈子的事情,把阅读当作你的精神粮食,每天都要进食 阅读四个层次 上一层次包括下一层次阅读法 第一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就定义上说)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也可以称之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 第四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除了介绍四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外,作者也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包括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 ◆淡定的书旨◆ ▁▁▁▁▁▁▁▁▁▁▁▁▁▁▁▁▁▁▁▁▁▁▁▁▁▁▁▁▁▁▁▁▁▁▁▁ ◇【一书、一点、一行动】 一书:一本你需要的书 一点:你需要的一个知识点,不是书里最重要的一点,你需要的就是最重要的。 一行动:一个知识点,一直长期坚持,通过行动转换到现实。 ◇个人语录◇ 读万卷书▶好学   行万里路▶行动   阅人无数▶人际   名师指路▶交流   自己去悟▶思考   █求赞、求转、求关注 █小结:发文不易,看见既是缘分,且行且珍惜。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寒菊
    推荐

    读完此书,有点偏离轨道的感觉。对于我,读书有点随心所欲,没有走上正轨。读书快乐,快乐读书!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俊杰
    推荐

    从7月1日加入书架开始,至今日已4月之久。虽然本书只有二三十万字,而阅读持续时间却超出了我读的所有此字数相近的书的极限。这是因为,本书中所诠释的,是我遇到的所有关于如何读书的最好的方法。为了表示对本书的敬畏,每天坚持只读几页,因此前后持续了128天,这也便于我对其方法慢慢消化,并在每天的阅读中进行灵活运用。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作为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指引“学者”们勇敢前行!无论你是大众读者,还是学术研究路上的菜鸟,本书都是一个带劲的工具书,是阅读方法方面不可或缺的“百科式全书”。 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第一篇,介绍了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第三篇详加说明了以不同阅读方法接触不同读物之道——如何阅读实用性与理论性作品、想象的文学(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历史、科学与数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以及参考书、报章杂志,甚至广告。最后,还有关于主题阅读的讨论。如果你想解决自己的阅读问题,就收藏起来,慢慢品读吧。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文管家
    推荐

    书单 更新时间 2020/5/6日 管家读书81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管家也被很多所谓读书多的人嘲讽过。但是呢,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仍然有很多小管家做不到这个看书量,这就有了管家来讲述我的经历和办法的意义。 毕竟世界上总是有人比你好,也总是有人比你差~ 推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学习之道》 01先讲一下管家怎么走上看书这条路的。 02然后说一说管家的定位:年轻人自我成长的引路人。 03书单 书单在文末,不想看碎碎念的直接翻到文末 01 管家如何走上看书这条路的。 记得最早看书的时候,还是在年级上看见其他的同学,旁征博引,博古通今。 如我所说管家是个普通人。当时的作文跟人家一笔就是错漏百出。到现在写推文,也不见文采多好,全是靠行文逻辑和内涵的价值撑着。 小学的时候舅舅给我带寓言故事。不是童话般,就是给你讲个生活中的故事,再给你讲一个作者理解的道理 初中的时候,在一个初中同学的家里,坐在他家里看了一下午的《货币》,念念不舍。 再后来(高中)也是在种种巧合中,一系列复杂的事情。最后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周末都泡在市区图书馆里。(重庆的江北图书馆) 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感受看书的氛围。 那也是我第一次,周日借书四本去学校,然后周三就看完了书,周四周五就打游戏 后来零零散散在高中所谓的“早恋”失败后,又促使我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人生思考和大量书籍的阅读。 包括,佛学,货币,留学,如何学习。 再后来是高三毕业的一次选择,以班长,班上第三名的身份选择了复读。没有人支持的过程中,在知乎,和市区图书馆里的各种文章,给了我复读莫大的理由和决心。 第二年高考多了一百分。跟其他人相比,算是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用书籍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去改变了我自己的轨迹。如果不是看了那些分析和对自己的力量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管家是个普通人,家境普通,才华普通,连长相也普通(长相这点小闺蜜亲证)。 管家 努力的路上很难,所以父母告诉我们条条道路通罗马。 但是他们没告诉我们的是:有的人出生就在罗马 不管其他是不是出生在罗马,我反正不是。 管家情绪暴躁,在小闺蜜一年的磨砺下,现在轻易不发怒。 管家得失心很强。去年失去了一个刁难的家长,我还自责了两个月。 管家好胜。打架必须打赢。打不赢就打下一次。 但这一切,看书都给我了重新看待的机会。 情绪暴躁是因为以前的家庭环境我适应出来的结果就是,暴躁的自己对应暴躁的父亲,这样我才免于懦弱。 得失心强是经历得太少,所以患得患失。就像一个家庭如果收入只靠一个人,那么工作不稳定一定会导致家庭矛盾。患得患失让我没有疏于自我反思。大学的日记写了9w字。 管家好胜是因为没有从外界得到足够的存在感和尊重所以喜欢事事争先去获得别人的注意力。所以才让我才一个本就拙劣的环境中还能运气好的当个中上游的学生。 管家是个普通人 19年的时候 每个月四本书(那个时候小闺蜜每个月两本)都不能稳定的看完,常常忘东忘西。不像很多小管家,一个疫情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 一直到为了带领小闺蜜养成看书的习惯,我开始在威信上天天截图读书的记录发读书感悟打卡。 到一月份完的时候,小闺蜜没养成习惯。我养成了。 零碎时间不再是刷空间,不再是找不到事做,不再是不停的思考所谓人生的意义。 开始从稳定的半小时看书,上升到一小时,一个半小时。 从2月份目标的每月五本书。 3月份目标的每月6本书, 到四月目标的每月八本书。 都完成了。 你说我在看书这件事情上很厉害吗? 不见得。 管家只是运气好。 今天管家把我的运气交给你。 去朋友圈里在朋友面前发个 罚钱100,20天读书打卡10分钟(时间根据自己的承受平均水平来定)的小誓言。 20天后,你会是不一样的自己 表扬这位小管家~ 她昨天的打卡 管家 生活不会辜负你的付出。但是你连付出都吝啬的话。没有谁会怜悯你的境遇 02 管家:年轻人自我成长的引路人。 20-25岁的年轻人自我成长的引路人 本来管家是觉得我担不上这个名字。但是有个前辈说的很有道理: “人生就像爬梯子,总有在你上面和在你下面的人,你的经验不管对你上面的人有没有用,对你平行和下面的人总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而且对于你自己来说,这样的定位,会逼着你去更努力的成长的” 于是管家斗胆修改了文案,把这个定位写上去。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管家自己一步步的经历,经验。你们每天从我朋友圈看见我的每日的经历,近况。来激励你们 哪怕只有一点点,这也不枉费我碎碎念这么多了。 为什么说我是引路人。而不是领路人。 我只是给你们做了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相比于讲道理,我更愿意把讲的更清楚,把原理都讲清楚的书推荐给你。 相比于领路人给你指导方向。 我更相信: 人生是你自己的。方向也是你自己的。 没有谁有能力,有资格领导甚至决定你的方向。 而自我成长太空,太泛。管家喜欢当商人。 所以喜欢用钱这种资源衡量单位来衡量自我成长的效果。(更标准的应该是幸福,但是大多数人达不到那个段位。我们还是实际一点) 所以管家以为的自我成长,一定是最后能够带来收入或者自我满足的东西。 03 书单 前45个按 字母顺序排序。 后面的按照管家看完的时间顺序排序 1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2,1大冰的基础四书 3,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种初中的书籍统称一本吧 4,1情人书 5,巴比伦最富有的人 6,把时间当作朋友 7,百万富翁快车道 8,半小时漫画中国史 9,被讨厌的勇气 10,财富的起源 11,财务自由之路 12,创业小败局 13,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14,断舍离 15,非暴力沟通 16,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17,富爸爸穷爸爸 18,富甲美国 19,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20,海底捞店长日记 21,活着 22,货币 23,解忧杂货店 24,精力管理 25,邻家的百万富翁 26,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 27,平凡的世界 28,穷人缺什么 29,人性的力量 30,少有人走的路 31,思考致富 32,送你一颗子弹 33,苏黎世投机定律 34,谈判天下 35,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36,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37,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 38,小狗钱钱 39,学习哪有那么难 40,银行行长轻易不说的理财经 41,游戏改变世界 42,遇见未知的自己 43,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 44,自控力 45,自私的基因 46,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陈志武 47,学会提问, 48,如何阅读一本书, 49,合作的进化, 50,刻意练习, 51,被讨厌的勇气, 52,学习之道, 53,尽管去做, 54,思考的技术, 55,精益创业, 56,黑客与画家, 57,影响力, 58,优秀的绵阳, 59,完美大学必修课, 60,胡雪岩,二月河 61,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62,从0到1, 63,娱乐至死, 64,定位 65,优秀的绵羊 66,从零到一 67,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68,胡雪岩 69,未来简史 70,娱乐至死 71,自私的基因 72,疯传 《私域流量》 《当下的力量》 《斯坦福高效睡眠》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运营之光》 《每天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每一天梦想练习》 《夜脑》 《富兰克林自传》 我是文管家:年轻人自我成长的引路人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妙语空空
    推荐

    #主题阅读#  1.什么是主题阅读? ①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 ②阅读多本相关书籍 ③是最主动的读书方法 2.什么场景适合主题阅读? ①深入理解【概念】,如爱、人生、理想等; ②构建【知识体系】,如西方哲学史、社会心理学等; ③优化提升【能力】,如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 ④好奇心(没有任何限制),如宇宙中是否有外星人? 3.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①明确主题:范围要小,越具体越好 ②建立书单:书后参考书目 ③筛选书单:通过看目录、序言、书评等,找到和主题相关的章节,同时剔除不相关的书目 ④建立框架(列子问题) 典型框架:如SMART原则 5W1H:What/Why/Who/When/Where/How ⑤得出结论:整理框架下的答案,进行筛选、加工和创新,并标记适用范围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分享才是永恒
    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书如其名,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为了消遣等目的而阅读不在本书讨论范围。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主动阅读要求读者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一)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这本书谈论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做了说明。 (二)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三)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有道理,全部有道理,至少我无法指出这本书的错误或者不完整。 (四)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本实用性的书籍,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这本书阅读了这么多天,确实学到了一些实用规则并用在了阅读的过程中。     作者提到如果赞同一本实用性的书,同意作者的结论,接受了他提出的方法就应该采取行动。如果没有采取行动,那就表示虽然这个读者表面上同意了作者的结论,也接受了他提出来的方法,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同意,也没有接受。如果他真的都同意也接受了,他没有理由不采取行动。     想到我阅读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虽然我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和方法,但是我并没有采取行动,这说明我只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认同作者而不是因为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需要重新阅读一下这本书。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Jasmine🎐
    推荐

    【具体书籍分类】 ⭕️ 读实用性的书的规则: 【第一个问题】 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主旨) 【第二个问题】 找出作者想要你做什么?了解他要你这么做的目的。 (这本书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化为行动。) 【第三个问题】 内容真实吗? (大部分符合实际经验,就可以算是真实的) 【第四个问题】 这本书与我何干? (我将如何行动?书中规则+自己思路)  ⭕️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一、总体步骤 1、将想象文学作品分类 2、抓住整本书的大意。 3、掌握整体框架: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角色与事件的细节) 4、掌握故事中的插曲、事件、角色与他们的思想、言语、感觉及行动。 5、掌握整个表现的场景或背景。 6、掌握情节的发展。 总结:沉浸入故事中,清楚每个角色和事情发展以及相关背景。 二、阅读想象文学关于分析阅读的四个问题: 1. 这本书的内容是在谈些什么? (能说出关于一个故事、戏剧或诗的情节大意,并要能广泛地包括故事或抒情诗中的动作与变化) 2. 内容的细节是什么?又是如何表现的? (能辨识剧中所有不同的角色,并用你自己的话重新叙述过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关键事件) 3. 这本书真实吗? (你能合理地评断一本书的真实性。这像一个故事吗?这本书能满足你的心灵与理智吗?你欣赏这本书带来的美吗?不管是哪一种观点,你能说出理由吗?) 4. 这本书与我何关? (去感受和体验,并不需要有“行动”,这可能带动一个观点——在政治、经济、道德上的观点) 【四不要】 1、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接纳想象文学给予自己的空间) 2、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想象文学往往多角度多方面,主旨并不唯一,任何一种都合理) 3、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想象文学并不真实,不要套用现实理论,只要符合自洽性即可) ⭕️ 如何阅读历史书? 一、阅读历史书的两个要点       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意义是什么) 二、阅读历史书关于分析阅读的三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没有谈到什么? (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当然,如果我们要批评这本书,我们一定要知道它没谈到的是什么?) 2、第二个问题:这位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 (依照年代、时期或世代区分为不同的章节?还是按照其他的规则定出章节?他是不是在这一章中谈那个时期的经济历史,而在别章中谈战争、宗教运动与文学作品的产生?其中哪一个对他来说最重要?) 3、关于最后一个问题:这与我何干? (历史相比其他文学对于人们的政治行为具有更好的影响效果。) ⭕️ 如何阅读传记? 一、 传记分类:定案本,授权本,以及两者之间。    【定案本】 优势:完整,严谨,全面 劣势:不易阅读,死后才能写,写作需要查找海量资料。     【授权本】  优势:故事精彩,信息全面(一般有独家纰漏私生活内容)  劣势:人物错误经过润色,故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偏离和虚构。 二、 阅读传记的要点: 1、无论这类书,尤其是自传,揭露了多少有关作者的秘密,我们都用不着花上一堆时间来研究作者并未言明的秘密。 2、对于任何自传都要有一点怀疑心,同时别忘了,在你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妄下论断。 ⭕️ 如何阅读新闻?   关于分析阅读思考如下问题: (1)这个作者想要证明什么? (这位记者的写作心态是什么?) (2)他想要说服谁? (这篇报道是为哪种人群而写?) (3)他具有的特殊知识是什么?(假设读者具有什么特定知识/观念/偏见) (4)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一些用词可能有煽动情感的作用)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 (记者是否知道事实?是否知道被报导的人物私下的思想与决定?他有足够的知识以写出一篇公平客观的报导吗?) 【一句话警告】读者要擦亮眼睛!! ⭕️ 如何阅读科学类书籍? 一、关于分析阅读的步骤: 1、了解作者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注意问题的本身及问题的背景。 2、找出事实、假定、原理与证据之间的相互关联 3、注意作者最初的假设,放在心上,然后把他的假设与经过论证之后的结论作个区别。 4、在科学作品中,主要的词汇通常都是一些不常见的或科技的用语。这些用语很容易找出来,你也可以经由这些用语找到主旨。 二、如何阅读数学书?(科学类书籍特殊的一种) 1、把一些比你想象的基础程度的数学读得更明白。 2、略读反而是比较聪明的。 【一句话】只要你记住,你的责任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时就会轻松许多。    ⭕️ 如何阅读哲学书 一、哲学的分类: 1、讨论关于“存在”的议题,属于形而上学; 2、讨论关于“变化”的议题,属于自然哲学; 3、讨论关于“人类的认识”属于认知学; 4、讨论关于“善与恶”属于伦理学; 5、讨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属于政治学。 二、哲学的五种风格: 1、哲学对话:柏拉图《对话录》  2、哲学论文或散文:亚里士多德的论文,康德  3、面对异议/辩论: 阿奎纳《神学大全》 4、哲学系统化:笛卡尔-架构组织哲学,斯宾诺莎-以数学方式表现 包括:命题 证明 系理 引理 旁注等 5、格言形式:尼采 《 查拉图斯拉如是说》,帕斯卡尔的《思想录》。 三、步骤: 1、确定哲学家提出的问题:存在/改变/规范等。 2、确定哲学的方法:区分第一顺位(适合小白阅读)或第二顺位(适合同行阅读) 注:读者必须有能力把哲学家所处理真正哲学性的问题,和他们可能处理,但事实上应该留给后来科学家来寻找答案的其他问题作一区别 。 3、确定哲学风格:哲学对话 /哲学论文或散文 /面对异议或辩论/哲学系统化/格言形式      4、找到作者中心思想的原则:      读者应该很清楚在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哲学家前后说法不一,你就要判断他所说的两个想法中哪一个才是真的。 5、注意作者的词义与基本主旨(假装相信的心智训练,防止误判) 6、厘清思路:哲学家彼此意见往往不合这一点,不应该是你的困扰。你一定要能判断什么成立,什么不成立才行。 ⭕️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书籍?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由于社会学书籍往往夹杂其他学科,要说出这本书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2、对关键字有一定了解。从词义看到作者的主旨与论述。 3、这本书与我何干? 在阅读社会科学时,关于一个主题通常要读好几本书,而不会只读一本书。这不只是因为社会科学是个新领域,只有少数经典作品,还因为我们在阅读社会科学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一个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而非一个特殊的作者或一本书。 注:由于社会科学对时代要求比较高,变化比较快,并没有明显的权威读本,所以最适合主题阅读。      【总结】读书注意鉴别书籍,一般年代越远越科学。注意留意作者,收集优秀作者和作品。注意主动思考,梳理逻辑性。不要盲目相信书籍,可以在心里保持多个不同立场观点的讨论,做个百家争鸣的“收集器”。注意离开舒适区,阅读一些对自己来说难以理解的书籍更加促进思维。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季称利(纯阳子)
    推荐

    纯阳书评(公众号:纯阳书评/微信号:chimbusco88)这本书堪称读书者的阅读圣经。要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总结出一套系统化、结构化而且有实际价值的方法论,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容易。阅读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来门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说一个人只要识字,就能阅读,但是事实上事情远非如此,读同样一本书,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人一周读完,腹中只有些许不成体系的零散碎片。显然两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长期坚持某种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异有关。两位作者均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其中一位还曾因读书在美国一度大出风头,正是在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生活中逐渐洞察并发现了阅读的秘密,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就是这个秘密的全记录。 本书自有展开论说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其实回答了三个问题,阅读的意义、本质和方法,而且前两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什么?获取信息?娱乐?答案是增长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统一,有些方面不统一,不统一表现在身体在达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则可以冲破身体的限制不断上升,但这是一种潜在和自在,还需要人自觉学习让它的成长成为现实。所以阅读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帮助心智成长,获取咨询和娱乐本身无法帮助心智,但会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这一个洞见来源于阅读,但已远远超越阅读了! 第二、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交流,是与一位拥有体系化知识的人物谈话,所以读者要能激发起自己的主动性和热情,要积极思考对方的陈述,要不断提出问题。记住阅读就是在交流,要热切,也要勤思。 第三、阅读的方法是什么?阅读的方法就是前两者思想统摄下的外化和具体化。简单说包括基础、检视、分析、主题四个层次和大纲整理、诠释意思、判断评价三个阶段。根据个人读书经验,真正有价值的是以下两点,一是读书要先摸出作者的写作框架形成整体观,再在整体观下分析作者具体框架内的内容论述。二是看书必须作笔记,写书评,尤其是只有写书评才能帮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脉胳,推敲全书逻辑,检测自己读书的火候! 总之,本书名字普通,价值不普通!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带着这个问题去,就会在书中寻找到答案。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特别是对于阅读层次不深的人来说看完这本书有指导作用,同时明白理论上完全看懂一本书需要什么条件和如何才能看懂一本书。 阅读一本书,更多的是刻意形式的阅读,而不是随心所欲,想看就看,不想看就略过。其中的理念绝不是乱来的,而是刻意并且主动的,那样才能完整的看完并且理解一本书。不然的话,没有刻意和主动,可能连表象都看不清。 这本书的初版是在1972年发表的,随后经历几次改进及修改。虽然改了许多次,但是本质上的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是毫无变化的,并且,它能够跨越时间维度在以后也不影响他是一本好书,就像“时代改变的都是科技,人性是毫无变化的”是一个道理。   阅读一本书的方法是循循渐进的,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那么最少也是已经开始认字了,慢慢的体会到阅读的基本艺术,获得一个基础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检视阅读:在短时间内寻找到一本书的重点,通常很短,而且我们通常对于一本书的重点无法完全掌握,也成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分析阅读:在包含上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去分析一本书的大致内容来梳理出书的结构和整体内容。这里的分析阅读,就像是想要完全摸透一本书,如果说完全摸透一本书是什么感觉不清楚,那么想象一下义务教育之中一本语文书讲一学期的那种感觉,那种感觉就类似于分析阅读。最完整的阅读。 主题阅读:在多本书之中寻找到共同的主题,并且寻找出这些有共同主题的书之中的不同之处。这是最困难的一个层次,但是我没看懂,就略过。   随后围绕着阅读,谈阅读能带来的好处、如何去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读不通类型的书的方法。   整一本书的架构和观点非常清晰,就是读一本书之中能够遇到的问题里面基本都有方法来解决。但最为困难的不是理论上怎么去看懂一本书,而是现实之中我们阅读一本书之前就会被很多想法所打扰、被欲望所牵制。这本书非常适合喜欢刻意读书,并且在书中寻找到知识的人去读,并且有一个大方向上的理论指导。但千万不要有理论上的指导,却又无法去克服自己的内心。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风马
    推荐

    光看开头一部分,就收获了很多。脑海中堆积了很多想法,杂七杂八一大堆。很乱,天马行空,也很多,时不时的在脑海里跳跃翻滚,所以,感觉必须先倾倒出来,然后才能带着空空的背篓轻装上阵。 正文:如何阅读一本书 导语:本书真的是深入浅出,完全把阅读的步骤条理清晰的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虽然以前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但现在看到更细致化的步骤详解,总能启发更多。 一、关于阅读 思考 阅读艺术的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情,而且往往是越主动效果越好。 正如作者所说: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地在阅读。即,你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感觉读书就应该进入这种心无旁骛的境界。 有人不理解不借助外力的意思,以为那是封闭自己,其实不然,不借助外力的意思是指,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思想关在一个小小的环境,关在那本书籍生成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思绪的来回翻滚和碰撞,达到自我升华。 而那种想了很久,之后突然茅塞顿开的感觉。绝对是最好的回报。 思考之外 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要想更多的理解一本书,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通过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读书大概需要不少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模糊处理,重点把握的能力。这样才能既能快速的把握住一句话的核心,又能准确切入和延伸。 就如作者所说。 阅读的艺术包括了所有非辅助型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再者当然就是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这么说的理由在于:阅读也就是一种发现——虽然那是经过帮助,而不是未经帮助的一个过程。 活水和死水 阅读一直是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大入口。而书,则是入口的保障。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系统的知识,里面从开头到结尾,会包裹一个人的智慧结晶。这点不同于那些乍看很有道理,但却经常用不到的碎片化知识。系统的知识不容易忘记,也更方便保存,像奠定基础一样,它会作为你吸收碎片化知识的基石。保持你知识河流的流通性。 二、读书是一件靠感觉的事情 快与慢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将一无所获。” 读的快,没有思考,会忘的快。读的慢,前后剧情遗忘,时间线模糊,会影响本身的印象。 因此,在阅读一本书时,快慢的把握非常重要。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多与少 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这件事。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其次,在于他在阅读中的每一种活动都参与了更多的技巧。 除了这个。就是理解的方向问题。 同样的一本书,你在看的时候想到了花草树木,落英缤纷,另一个人却想到了昨天吃剩的馒头,冰箱里的火腿。虽然你俩理解的天差地别,但本质上并无高低,不同的人在阅读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经验和阅历带来的思维观念,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框架。你不能说想到花朵的人就比想到卷毛狗的人高尚。没道理。 读书靠感觉 读书是一件很靠感觉的事情。而技巧的作用,就是催发和唤醒你的这种感觉。让你可以福至心灵,然后以适合的快与慢,去阅读书籍。 另外,感觉也常常是我理解一本书的第一通道。 比如,把流星,月光,山林放到一起,我就会感觉美死了。把爱情,平凡,孤独放到一起,我就会感觉悲伤死了。把火腿,烤鱼,肥牛肉放到一起,我就会感觉饿死了。 如我所想,单纯的字词是没什么意义的,它之所以具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给它赋予了现实的生活,自己的经历,以及自己的理解。 投手和捕手 作者做过的一个恰当比喻。投手代表书籍。捕手代表阅读的读者。 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主动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投手或打击手是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来这件事上。捕手或外野手的责任是“接收”,他的行动就是要让球停下来。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点不同。 这个比喻有一点不恰当的是:球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不是被完全接住,就是没接住。而一本作品,却是一个复杂的物件,可能被接受得多一点,可能少一点;从只接受到作者一点点概念到接受了整体意念,都有可能。读者想“接住”多少意念完全看他在阅读时多么主动,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来阅读的技巧如何。 一本似懂非懂的书 你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你对手前的一本书的了解程度,刚好让你明白其实你并不了解这本书。你知道这本书要说的东西超过你所了解的,因此认为这本书包含了某些能增进你理解的东西。 其实正是这种对自己来说衣衫半露的书,最能增进一个人的知识和视野。毕竟任何人都不可能全部理解即将碰见的每一本书,在那之前,他总要死磕几本书,尝尝云里雾里,但又似乎即将醍醐灌顶的感觉。 关于记忆 记忆的前期是理解。如果你能够深刻理解一个知识,甚至于触类旁通,那么,这个知识点你应该就算记住了。 至于有人说知识点记住了会忘。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单一的知识确实容易遗忘,你只有把知道的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时,那些知识点才能为你所用。这是知识自己的循环论证。保持流动的活性。 三、阅读层次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对阅读层次的掌握,可以让我们更节省时间,也能更游刃有余的去面对那些知识点。灵活运用这种切换。 另外,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高的层次会包涵低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即,大致浏览一本书的内容。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 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 很多人不知道阅读的规则,也不懂得运用心智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所以,不论他读得多快,也不会获得更多,因为事实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就算找到了,也不清楚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最后 写两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读书的目的 读书没目的,这是很多人的状态。他们只知道读书好,对自己有帮助,所以急急忙忙的一头扎入书海,或者囫囵吞枣,或者一扫而过,或者盲目跟风。须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读书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大目的,然后有一堆能够层层递进后,实现那个大目的的小目的。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迷失。 读书有什么用 看书多了不容易狭隘,遇到问题会换很多方式思考,虽然看过的知识会忘,但是,那些知识只是潜伏在你的记忆深处,总有一天,你会因为曾经看过的某本书、某句话,而对眼前操蛋的现实福至心灵。 所以。读书确实没用,不能吃,不能打,因为它是智慧的积累。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任雨扬帆
    推荐

    关于阅读的一点思考 ——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微读至今,关于 “阅读”相关主题,余以作数篇谈之,今日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期间又产生一些新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之前谈的多为阅读的意义,而今天我要走进阅读的深处,查看阅读的境界,方法。 阅读,既是“我”的事,也是“我们”的事。 说“我”的事,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阅读是自己的事,是自我愉悦,安放灵魂,陶冶性灵,寻求慰藉之所,也正如毛姆所说,阅读就是个人的一座避难所。这种阅读就是,我读我的书,关你屁事。 而说“我们”的事,就是读书为人,社会,国家,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阅读境界古今无几人,乃为大境界。古今中外,多数人的阅读还是“我”的事,这无可厚非。倘若我们阅读我的事同时,能做到我们的事,岂不快哉! 不论哪种境界,对于阅读的基本常识我们都应当掌握,这样读起来事半功倍。但方法只是方法,不是万能的,阅读是水滴石穿的事,有了方法锦上添花。 阅读投入产出比与阅读主动性有关:越是主动性阅读,读书效果就越好;而阅读的主动性也决定了阅读层次的高低,阅读层次的高低对于阅读主动性的要求也是不一的。 那么,如何练习主动阅读呢? 首先,要提出问题: ①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②作者都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题的想法与论点。③这本书说的有道理,是全部道理,还是部分道理?④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其次,要学会在书上做笔记:做笔记可以让你保持清醒且时刻思考,推进问题的解决。如何做笔记,我个人习惯在质疑书上行批,旁批,眉批,经典的就抄录于笔记本,也会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思考。说通俗点,就是想到问题,或问题答案,或疑惑就在书上乱画,自己懂就好。 关于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阶段要求认字便可,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学习。基础阅读简单说是识字认字的过程。 二、检视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强调的是时间: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学习到书的表面所教给你的一切。 具体分为两种: ①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用最少的时间寻找这本书的主题、思想的线索。② 粗浅的阅读: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这种阅读正如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三 、分析阅读。也叫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就是要咀嚼消化一本书,重在追寻理解。分析阅读一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掌握一本书的结构大纲。 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阶段:评论一本书 ①评论要建立在: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的基础上,否则不要轻易的批评。 ② 评论的时候,你要能证明: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证明作者不和逻辑;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 、主题阅读。也叫比较阅读、系统的阅读。 1、在主题阅读时,首先出现的困难是如何确定你的主题。 方法:首先,列举(收集、设计)一份书单;然后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确定精读与粗读的书单。 2、确定学习、研究的主题以及相关的书籍后,便可以进入主题阅读了。 方法:第一,找到与你主题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重点不是你阅读的书,而是你的主题,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章节。 第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也就是建立你自己的一套词汇、术语体系。 第三,整理清楚需要解答的问题。找出作者的关键句子,从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的很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第四,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在我们基本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对议题做最后的界定以及确认。不同书里、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会有各式各样的意见,甚至对一些作者认为简单的问题没有给出任何解答。因此我们要厘清这些争议,确认我们要真正详细分析的议题。 第五,这些问题仔细整理出来,并按照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的界定出来。主题阅读要做到面面俱到且客观中立。 主题阅读也是我个人读书过程中最常用,思考问题最基本的一种阅读方法。此法可以对一个主题进行系统的了解,可以对这一主题做到知古晓今,否则,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阅读之法,本无定法,因人而异,诸多方法,只为参考,不为定一。 关于阅读的多与少: 多与少,就是通常很多书友说的,你读了那么多书,厉害。少,就是大家说的,没读啥书。这不是绝对的,这种判断只是把阅读停留在量的表层,而非质的深层。我个人追求的是多而专,经典书籍反复读,研读,少中求多。 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关于阅读择书问题: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不反对娱乐化的阅读,但是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让你的心智真正得到成长。 我们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时,总以为自己有太多的选择,其实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盲目地想要读完所有的好书,不仅非常不现实,而且也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 关于阅读的内在与外在: 内在阅读是指阅读书籍本身;外在阅读是指借助其他书籍来阅读一本书,也叫辅助阅读。当你依照内在阅读,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还是有一部分不懂或者全部不懂时,就应该要找外在阅读的帮助了。 关于不同书籍的阅读法: 1、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如:时间管理、理财规划、烘焙烹饪、长跑健身等等,这类型的书。分辨一本书是心灵鸡汤还是好的实用类书籍的方法:检查作者是否提出了合理的可执行的,并且效果可检验的方法。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的是:任何一本实用型书籍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因此,就算你阅读的是一本实用型的好书,如果你只是看完而不去行动,那它对于你来说就和一本心灵鸡汤无异。 2、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阅读想象文学的规则总体上来说和其他类型的书是类似的,但作者重点强调了两个不要:①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②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如何阅读故事书、小说? 快速并且全心全意地读。这个规则看似简单,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方案,我们常常以为,开头读不懂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为了避免读完这本书还是不知所云的情况,大部分人干脆开头就放弃了,而作者要大力澄清的是:读到后面内容或许可以解决你前面的疑问。 4、如何阅读史诗和戏剧? 主动、集中注意力地阅读是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对于戏剧的阅读,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戏剧文本其实是一个半成品,只有当它搬到舞台时,它才能真正完成,因此我们在读戏剧时,很难充分了解背景知识,戏剧的阅读与小说相比,需要我们运用更多的想象力,要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5、如何阅读诗歌? 作者认为,关于诗这种艺术作品,像小说和戏剧一样,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是要一口气读完,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并且大声读出来。 6、如何阅读历史书? 历史更偏向于故事,而不是科学。历史书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即使是一位想尽量客观的作者,他也无法写出完全客观的史实,也因此,我们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大可抱以怀疑的态度,因为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明白真正发生过什么,二是分析这些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意义,以史为鉴。 7、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新闻和文摘? 传记和自传:它的主观性可能会更强,通常这类书籍更像文学小说,因此我们要保留更多的怀疑。 8、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书? 对于科学和数学书的阅读,我们要比阅读其他读物更主动,更全神贯注,最好拿着笔做一些简单的笔记。在阅读时,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术语和符号,作者会在它们刚出现时进行简单解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并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9、如何阅读哲学书? 哲学思考的问题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阅读哲学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像哲学家一样论证你的观点。 10、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运用主题阅读法,也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作品来思考这一问题。比如我们讨论为什么政府要确定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时,就需要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去思考,要阅读的书目通常不止一本。 关于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我能身在尘世中,心中有清境。诚如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阅读就是让我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是能让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体验到把鸡毛扎成鸡毛掸子的乐趣。 阅读如富兰克林说的,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阅读的更深层意义就如培根所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阅读无它途,唯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坚持,谦虚之精神。 水滴石穿,功不唐捐。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荷塘月色
    推荐

    广泛阅读与选择阅读相结合 观其大略与精读细读相交融 ——-谈读书方法 在微读提到读书,相信每一个书友都能提炼出一套自已读书方法,但我从没想到有人能把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内容写出几十万字的一本书,自认为超爱“扩写”的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刚开始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就被书里各种各样的大小标题给弄晕,就像爬无数个山头,上上下下“晕头转向”,往往看着看着不知道自己在看的是那个议题,就好像在说这个山头的风景,我还以为是上一个山头的景致,或者感觉“哪个山头”看到的风景都一样嘛,谁记得哪是哪啊,就这样,迷迷糊糊、连催眠带忍耐的爬上了半山腰,突然一天晚上,可能当晚的“觉”提前睡完了,人格外的精神,不再受其“催眠大法”影响,我一下看到了书中的“宝藏”——怎样训练人的眼速,跟上脑速,提高阅读效率,“跟着脑部运作的快速度来阅读,而不是跟着眼部的慢动作来阅读”........这个是我的软肋,我发现我的阅读速度奇慢,虽然跟我读书认真思考有关,但也不能慢成这样啊,一本《曾国藩》我用了87小时阅读,有的书友只用了50多个小时就阅读完全书,也发了许多想法,一定是我的阅读方法出现问题,之前看《一站到底》节目中北大历史系大二的学生张雪健说他大学两年读了1000本书,这位北大历史系才子,以两年1000本书,三年1500本书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在学校名声大噪。刘同也在书中说过大学四年听了2000盘磁带和CD,他们这种高效的模式一定有它的诀窍,而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帮我解开了这个困惑........ ———书不必纠结于逐字必读,逐章必读,学会精读细读与观其大意相交融,也不必强迫自己全读懂,对自己意义不大的内容可以快速略过,在一本书中不是所有的章节都用一个阅读速度,对于何时慢何时快,把握好这个“度”很关键。 我之前的阅读习惯是,只要是选定的书就一定要不跳页一个字一个字的阅读完全书。那怕中间遇到“没意思、读不进去”的章节也强迫自己一字不落的读完,这时其实读完效果并不好,跟没读也差不多,只是闹个心理安慰,而这种很较真的阅读习惯导致我读书用时太长的问题,我带着这个问题在书中查找解决之道。读书强调的是连贯性,对中途读不懂的地方也没有必要较真,《魏略》记载,“孔明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这里观其大略和务于精熟是两种学习方法,都有道理,无所谓好坏,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选择,我之前属于务于精熟,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升,我可以尝试一下“观其大略”的学习之道,使泛读和精读相结合,不仅是诸葛亮,陶渊明也有类似论述,《五柳先生传》,其中有这么几句:“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特别喜欢读书,不在字句解释上作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体会到作者的心意之时,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看来读书“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读书方式,在阅读中,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不必执着于一字一句,书也不必每本强迫自己都读完,可以选读精华章节,一些对自己帮助不大的部分可以快速略过,一本只需要快速阅读的书却用很慢的速度来读,不但浪费时间而且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速度,而对一些需要精读细究的段落,还要放慢阅读速度分析思考,这个分寸和度要拿捏好........我们要学会纵观全局,观其大意,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换一个视角,找到书中精髓,就像爬山,要想看清大山全貌,最佳视角是在山脚下仰视和在山顶上俯瞰,读书也一样,读书之前要有读目录检索和前言简介的习惯,读完书还要有一个全书总结性质书评或想法,这样读完的书由外到里,由里及外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更能达到加深理解的作用...... ——-—这本书提出“主动阅读”和“被动阅读”的概念。 拿同样的书给不同的人阅读,一个人却读得比另一个人好,首先在于这人的阅读更主动, 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是主动阅读的最高效方式........ 对我来说,主动阅读必须要放慢阅读速度,留出脑补和思考的时间,也一定要看文字,而写微读想法更是一种主动阅读方法......我的被动阅读,不看文字只听书,这个速度快,一天都能听完一本书,只是听个热闹和大概故事梗概,这种来不及思考的阅读对我来说就是被动阅读...... 我的阅读习惯,第一遍主动阅读——看,写想法、书评,之后有兴趣,可以听一遍,对全书有过印象,这时听书的速度也够思考的时间,这时的听书就不是被动阅读,而是主动阅读..... 主动、被动,就是看留没留出脑补思考的时间....... ———读者要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遣,获得资讯,增进理解力,这会决定他阅读的方式。至于阅读的效果则取决于他在阅读上花了多少努力与技巧。一般来说,阅读的规则是:努力越多,效果越好。增进理解力的主动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是谁,如何跟他们学习。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能认知阅读艺术的人,每个人都能读得更好,学得更多,毫无例外。 读书切记知识出现断层,我之前就是喜欢什么类型的书,就像精神鸦片一样,上瘾后,对其他类型的书自动屏蔽,对不曾关注的阅读领域一无所知,所以,读书一定要涉猎广泛,广泛阅读与选择阅读相结合,做到理性感性,雅俗共赏! ——-阅读分为四种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阅读所问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这是最基础的阅读,对现代文好理解,我想对原文史书、古文、古诗词的基础阅读就是要先做到直译,先弄清句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再有之后的分析阅读。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特点在强调时间。一般通过阅读目录和简介快速读完一本书,就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比起前面所说的两种阅读,这要更复杂,更系统化。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使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现在回想一下,我没看这本书前就进行过一次主题阅读,年初,我连续选读了一系列关于生命的意义的书籍,读完,对于生命的意义思路还是不太清晰,直到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句话:“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和惊醒,好像找到生活的真谛.........可能正是因为那次主题阅读,我才能拨开迷雾,关注到那句许三多说过的话.........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 ————阅读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看点,我发的许多想法出自于此,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经过对全书的一遍梳理,使原来一片散沙的“模糊”感觉渐渐“清晰”,书友们也可以阅读此书,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需要调整阅读方法..........相信通过眼速的训练,我能逐渐提高阅读速度,通过改变之前过于较真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死抠读书方式,让我的读书也分出主次,轻重、缓急、详略、粗细,做到“广泛阅读”与“选择阅读”相结合,“观其大略”与“精读细读”相交融,提高阅读效率,力争未来使自己的阅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同时注意,即不因快而“滥”,也不因慢而“废”,充分的利用好时间,让读书破“万”卷不在是幻想,真正做到博览群书,博闻强识......... 2020.10.17 读书与快乐 ——-谈读书感受 以前的我,可以说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但是能拥有很简单的快乐,生活简单、思维简单、梦想简单,想问题,看事情一色正向积极,阳光明媚,就好像这世上不曾有阴云遮住我的视线,一天就是个“穷”开心。买一身漂亮衣服我美半天,吃一顿大餐我乐半天,晚上追剧我等半天,睡个懒觉我舒服半天。 但是,自从我钻进了书的世界中,读书几乎取代了我所有的业余爱好,正是因为以前的缺失,才有今天这般如饥似渴的吞咽和寻找,现在的我,对物资世界的要求退居了二线,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真像王朔在一篇杂文所说的:“每天晚上我都睡的很晚,不是不困,而是不想睡,因为我总觉得一天什么都没干就这么过去了,实在不甘心”。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在书的世界中,我体会到了不同的人生,我遨游于世界的任何一头,穿梭于古今历史的时空中,了解到形形色色人们的心理世界,感受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书中为我展示了一幅幅声势浩荡的人生画卷,让我闲庭信步的游走其间;书也为我架起了一座座心灵的桥梁,让我推心置腹地与作者促膝长谈。 看着看着,我发现我变得不再简单了,想问题,看事情也呈多维、多角度,变得越来越“复杂”,那些简单的快乐好象变少了,取而代之是一些我说不清楚的快乐和满足。 读着读着,我好像越来越多愁善感,看到书中感人的段落也越来越容易落泪,越来越能体会书中人物的内心感受。想想,读书真的是敏感了我的神经,丰富了我的泪腺,柔软了我的心脏,摧毁了我思想上的懒惰,杀伤了我那简单的快乐,添加我的忧郁,加重了我的深沉,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智慧,我学会了与他人共情…….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读书也是一样,我得到了一些,必然也会失去一些。但是,何为利,何为弊?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回不去那个简单的我了!就像一个井底之蛙,觉得井口的世界就是天,一但跳出井外,看到真的天地时,我想它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再跳回井里,即使是井外,可能会有被其它动物一口吃掉的危险。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中说道:人类有三大快乐的源泉,第一类是维持生命的力量所带来的快乐,第二类快乐是活动身体的乐趣。而我现在享受的正是第三类快乐:施展情感能力所带来的快乐——学习、阅读、思考……我提醒着自己,其它二种简单的快乐也不要仍呀!还是该复杂时复杂,该简单时还要简单哪!因为我们只是凡夫俗子。 2014.12 这篇书评里许多内容,我也分不清那些是书里的观点,那些是我自己理解的感悟,读者也有选择的看吧....... 谈读书方法难免枯燥,附上一篇我刚读了两年书时写的关于读书的真情实感....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一蓑烟雨
    推荐

    1)精力分配法 70%的书,略读,翻翻目录挑重点读。(做补充) 20%的书,通读,抓中心,形成个体系架构。 7%的书,把书读薄,再读厚,做笔记。 3%的书,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2)系统读书法 围绕一个感兴趣的主题, 挑选1本~2本主读(7%或20%类), 再挑选3~4本副读(20%或70%类) 然后做思维图,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3)读书4步(鸟瞰法) 1.读书前准备 1.1 明确自己阅读动机(如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对这本书涉及的内容有我有哪些疑问,这本书占我总系统什么地位),选择合适的精力分配。 2.通览初翻一遍书 2.1 这本书我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 2.2 每一章的重点问题和概要是什么,哪些需要重点看,哪些不需要看。我要带着什么问题去看。 2.3 这本书脉络怎么样,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结构是什么样。 3.重点笔记(3块法) 3.1 笔记A(脉络思维图) 3.2 笔记B(重点和我需要的地方) 3.3 笔记C(我的体会和分析) 4.归类 把这本书的信息放在总的知识结构中。 几个启示, 1.不要被细节吓坏,90%的书知道个大概就好了。 剩下10%的书,80%的内容也是知道大概就好了。 2.知识爆炸社会,要想老鹰逮兔子,只取自己需要的知识,马上飞走,不要贪多贪杂。 3.知识不经过系统整理,就像没有编制过的稻草,一冲就散了,白读。 4.记笔记时可以记录章节、页数,避免笔记太细,影响复习。 5.阅读的几个重点 1)带问题和目的去读,不迷失。 2)做好脉络整理 3)和作者的反馈(读一章问自己,写的对不对,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对自己的问 题有没有帮助,有没有值得向作者学习的地方,有没有自己以后要避免的错误) 4)带入知识结构内 6.增加阅读速度:中间指扫法。 7.对理解困难的地方,中心词逻辑法。 阅读需要:果断、勇敢、坚定。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手心的曲线~
    推荐

    这本书像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你知道这是本绝顶武功秘籍,也容易在前几章沉浸进去,但是一旦认真看,你就废了…因为你会发现,真的很难练,(所以,也就张无忌这类天才才能练好此书。不过,哪怕只能练到低级,也能进阶成“会读书的行列”,最起码也能把锄头换成牛拉的犁,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教主和杨逍只练到成有限几层,就已经是江湖“好手”了)虽然是普及类书籍,但又门槛似乎没那么低,感觉更像“研究生们的”学术性专业读书指南,特别是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当然这些方式方法,普通书友都可以借鉴(把宝马当牛车用,怎么也比牛车舒服点吧。)      建议,可以试着读一下,zui好是略读,速读,抓重点读,然后看第一个书友的书评,写的比原作好太多了,还拿出了重点,结构清晰!    这本书,内容确实很好,也很实用,就是太啰嗦(非是我夸张,谁读谁知道),太抽象,太复杂。而且估计是翻译的原因,一个外国人在那讲文法逻辑,主旨,段章回,你要是用中文行文方式理解估计会有偏差,再不然是我水平实在有限😂😊 内容简介, ①读书三目的:消遣休闲,获取资讯,提高理解力,我们应该为提高理解力而读书。 ②读书四方式:基础阅读,检阅式速度,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③其中针对不同类型阅读,提出了速度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书要使用不同速度,原则是——“慢不能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影响满足与理解” ❹关于怎么公正的评断一本书,个人认为这两章写的已经超神了,看的特别满足,也修正了自己评价一本书的原则,那就是客观公正理性,而不是从个人偏见与情绪出发,这一切的前提是,“我读懂了”——这个读懂了不是简单翻阅和只看其中一部分,就做出评断,最起码也要全部看完,而且要区分你是在反对作者知识性,逻辑性还是你个人喜好,假如你认为作者知识不足,知识错误也就是说前提假设不成立,那么你就举出质疑的例证,再或者你认为作者推论不成立或者不够连贯,最好把你认为的正确推论拿出来。假如你证明不了以上几点,那么只剩下个人喜好与偏见。你不能像一个学生一样——“作者的假设没问题,推论也没多大毛病,但我就是不喜欢!”更别说都没有认真读过全书的,随意批判了。 其实,不喜欢作者的观点,也可以理解,最可怕的是无知和“有知”的对比出现的随意批判,因为作者没法走出来跟你辩论,实在是不公平。 ⑤zui后,读好友、经典的书、读适合自己的书,因为你的时间有限。另外,读可以给你带来思维成长的书,超越你头脑的书,也就是比你“厉害”甚至难啃的经典的书,一直待在舒适区,成长有限,书中也介绍了读各类书的方式方法。 原因:百分之九十九的书籍对你的阅读技巧或层次毫无帮助。 很多书出版以后,层次就固定了,有些书的层次低于你的认知,或者你读完以后,再也没有拿起的必要和营养。 然而,有些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如何生活,提升思维高度和层次滴,可是,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或万分之一的书籍合乎这样的标准。 ⑥想掌握正确读书方法,一定看排名第一的书评,太详细认真啦,所有方面几乎涉及到了,全书精华在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式方法,还有各类型读物的读法,非常详细,逻辑严谨到严丝合缝,甚至不惜啰嗦,太完美,也是不完美。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墨如初见👣
    推荐

    碎碎念的一本书,强忍着看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对我来说,拿起书的目的就是把刷手机的时间多看看文字,其他没想那么多,本来是件放松的事,给作者整成了专业的事,是好事吗?是好事,更专业更认真的去看书。是坏事吗?是的,把看书这事也搞得那么不放松,对我个人来说,没必要~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