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赵祥亦
    推荐

    根据书籍的类型从而决定如何去阅读,每个类型的书籍,在无阅读基础之时,从简单易懂到晦涩难懂的一个阅读过程,书籍阅读其内,可有目的性的思有所得,所得运用,实践,及了解深处,有的经典书籍需要了解很深处的内涵,所表达的意义,值得反复阅读,有的确只具备娱乐性书籍,或说是浅意义类型的书籍,快速阅读了解足矣。 略微难懂,甚在自身理解之上的书籍,即使现在无法理解主题,那或可理解一部分,未来可以再次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在有反复阅读价值的时刻,建议反复阅读,从理解部分主题,内容,佳句等到全面的理解。 每本书阅读的开始,可以先去了解,从而确定这本书的价值,难度,有助于事败功倍的阅读,有对书的认知,在阅读后需要加深印象的,评论,书评,反复思考,回忆,让阅读到的意义留在脑海之中。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人宜
    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总编辑。这本书1940年第一次初版,1972年新版由莫提默·J.艾德勒 和 查尔斯·范多伦共同署名出版。 阅读有三种目的:娱乐消遣、获取资讯 、增进理解力。我们作为阅读者,应该先明白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就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四层阅读法。四层阅读法并非割裂开来的而是层层递进,上一层阅读法需要有下一层阅读法做基础。 四层阅读法: 第一层、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读懂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1.识字。 2.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 3.精练前面所学的技巧。 第二层、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搞明白这本书在谈什么。 *检视阅读方法一: 1.先看书名,然后看序和副标题。 2.研究目录页。 3.检阅索引。 4.读一下作者的简单介绍。 5.挑选和书名主题相关的篇章开始阅读读。 6.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看看,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检视阅读方法二: 快速通读:一本书不管你能不能看懂,第一遍都从头到尾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不用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第二遍阅读时就是做好了阅读的准备。 第三层、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理解一本书。 *第一阶段:了解这本书在谈什么? 1.确定书的主题和分类。 2.使用简单的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3.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思考的问题或者是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理解书里内容 1.找出书里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从这些语句里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 2.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3.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评价一本书 1.在你读懂之前,不要说你同意或者不同意。 2.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区别得出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3.如果读完以后你不能同意作者的看法,你要学会总结原因。 4.如果读完以后你不能理解作者的看法,你也要学会总结原因。 第四层、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为了解决实用性的问题而看书。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书单。 2.检视这份书单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 第二阶段:阅读阶段 1.找到与主题最相关的章节。 2.建立一组关键词汇,设定一个不偏不倚的共识,让多数作者与我们达成共识。 3.列出一系列问题,让作者为我们解读这些问题。 4.当不同的作者对于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时,将相关争议整理出来。 5.分析讨论议题。 最后《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我们: 1.阅读超越我们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我们的心智增长。 2.阅读经典的书,因为经典书的作者是思想深刻的人,他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和解决问题。 3.主动地带着问题阅读,带着思考阅读,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生活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介绍“如何阅读”系列的第一篇,后续还会继续向大家介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洋葱阅读法》,敬请关注!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Rita水水
    推荐

    弄清书的框架,理解作者意图,明白作者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在看的书中你有什么收获。 (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 我觉得这种方法论的书,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出一定作用。“绝知此事要躬行”。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张胜
    推荐

    查理芒格说过,“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读书的“。 当我们拿起一本书,是观其大略,还是字斟句酌,是要懂得如何去拿捏的。而且书并不是读的越多就越好,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有的需要反复读,有的可以有选择性的读,有的部分精读,有的部分略读等等;不同的时间段,选择阅读不同的书。比如清净时读什么书,碎片时间读什么书,嘈杂时读什么书,合理利用交叉阅读等,总之一定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就好。 另外,个人觉得本书的微信听书、樊登的《读懂一本书》、轻阅读编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更加适合贴切中国读者。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刘杰
    推荐

    【导读】: Q(问题): 1、信息过载→“知道”太多,而“理解”太少⇒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2、“娱乐至死”的世界→背后是一群最具才智的团队→目的就是将包装的观点装进我们的大脑⇒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做结论。 3、读不下书,读不懂书,读完就忘。 A(回答): 增进理解能力⇒本书(写给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的人) 话不多说,下面我将用两个问题开启本书: 1、阅读者必备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2、阅读的四个层次是什么? 附(延伸):宋鸿兵海量阅读方法论 一、阅读者必备的四个基本问题 1、这本书整体到底在说什么? 2、细节部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本书论述的有道理吗?全部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小结: 建立信息(整体、细节说了什么)→传递信息(用什么架构表达的)→真实性(论述的因果是否有漏洞)→行动(哪些可以收为己用) 注:此为阅读不同类型书的基础框架。 二、阅读的四个层次(低→高) 第一层:基础阅读—识文断句; 第二层:检视阅读—系统化略读; 第三层:分析阅读—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层:主题阅读—同一主题相关书的比较阅读。 1、第一层:基础阅读 1个要求:理解“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2、第二层:检视阅读 6个步骤: (1)书名、副标题、序言(了解本书主题) (2)目录(了解本书的基本架构) (3)索引(如果有的话) (4)出版者介绍、腰封(官宣文案) (5)挑几个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 (6)最后的两三页。 小结(归纳): 书籍分类→主要说了什么→用什么架构说的 3、第三层:分析阅读 4个步骤: (1)分类: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主旨: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大纲: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 (4)评论: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小结(归纳): 本书框架输入→盘整消化复述→客观评论 4、第四层:主题阅读 5个步骤: (1)确定主题,制定相关书单。 (2)建立共识。用“你”的语言带着一群作者走,即在不同语言作者间建立统一的语言,由你“翻译”。 (3)设定问题(需要作者来回答的) (4)界定议题。两个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相反或矛盾时,界定出值得争议的。 (5)分析讨论(需要客观) ✔四个层次递进关系: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包含在检视阅读中的,检视阅读又包含在分析阅读中,分析阅读则包含在主题阅读中。 延伸:宋鸿兵海量阅读方法论 1、搞清楚你的主攻方向 【即选择的主题。在短期内,用一个比较大的强度来阅读,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集中读40本书左右。通过这种相关性的阅读,你会发现类似的内容,会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阐述,然后会被很多次的提到。当你读完这些书,你会觉得你想遗忘其实都很难】 2、找到总设计师那个级别的书 【需三个条件:它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框架,逻辑自洽+这个框架内部要有精致的结构,有效的分层+有足够丰富的细节】 3、搭建你的框架,然后就是海量阅读。 (选主题→总框架的书→相关主题阅读→海量阅读补细节) —————————————————— 思维导图(一张比看完这本书还耗时的心塞图[捂脸]):https://pan.baidu.com/s/1sAmPHt6Sb-CZmkta7wbqew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初柠微侠
    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本书讲了四个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 目的是掌握结构大纲。 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 我们的历史一直强调,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或说得正确一点,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期许,能力与需要受限制时,教育机会才会受到限制。我们还没有办法提供这种机会之前,不表示我们就有理由要放弃尝试。 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 目的是在诠释作者的意图。 你的目标是从表面去观察这本书,学习到光是书的表象所教给你的一切。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你想要发掘所有的东西,但时间却很有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一样。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 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分析阅读的规则: 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我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六:找出关键句,找出每个句子所包含的主旨。 ? 规则七:如果可以,找出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 。如无,则需自己架构组成论述。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规则九: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规则十: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第四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规则也并不广为人知。主题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 如何阅读各类书籍 阅读实用型的书 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当你在阅读任何一种实用书时,一定要问你自己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阅读想象文学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阅读故事书 我们要给你阅读故事书的第一个建议是: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小说之后,才能谈你是否把这个故事读通了。 阅读戏剧 你在读剧本时,不是在读一个已经完全完成的作品。阅读剧本所缺乏的就是身体语言实际的演出。唯一方法是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把剧本大声地读出来倒经常是不错的方法。要慢慢读,就像是听众在听你说话一样,还是带着感情读——也就是说要让那些句子对你别有深意。 阅读抒情诗 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阅读历史 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历史要提出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心的是,每一本历史书都有一个特殊而且有限定范围的主题。 我们就要弄清楚这本书在谈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 最后一个问题:这与我何干? 运用阅读论说性作品的规则,要很清楚地知道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的责任不是成为这个主题的专家,而是要去了解相关的问题,在阅读时就会轻松许多。 阅读传记 定案本的传记是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人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就像从他本人的眼中所看到的一样。应该用读历史的方法来读这种传记。 授权本的传记是一种历史,却是非常不同的历史。我们可以好奇什么样利害关系的人会希望我们去了解某一个人的私生活,但我们不必指望真正了解这个人的私生活真相。 阅读自传 首先要问的是,是否有人真的写出了一本真实的自传? 无论这类书,尤其是自传,揭露了多少有关作者的秘密,我们都用不着花上一堆时间来研究作者并未言明的秘密。 对于任何自传都要有一点怀疑心,同时别忘了,在你还不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妄下论断。 阅读科学 我们只限定自己讨论两种形式的书:一种是在我们传统中,伟大的科学与数学的经典之作。另一种则是现代科普著作。 阅读数学 如果你阅读数学书的企图是要了解数学本身,当然你要读数学,从头读到尾——手上还要拿支笔,这会比阅读任何其他的书还需要在书页空白处写些笔记。 阅读哲学 读者应该很清楚在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哲学问题是要去解说事物的本质,要运用你的思考。除了思考本身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帮助。 阅读社会科学 在阅读社会科学时,主要的着眼点在一个特殊的事件或问题上。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注:一本好书值得主动地阅读。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批评,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 说一说自己对阅读一点小小的看法: 只阅读着重于同一类型的书,会禁锢思想,无法发散思维,考虑问题的角度狭窄。适时的跳出舒适区阅读自己不熟悉领域的书籍,扩展思维,改变思维方式,多角度考虑问题。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人实在是太渺小。而阅读,让个体意义上渺小的人,找到真实的存在感。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李丹🌻
    推荐

    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但读什么,怎么读是方法论的问题,两者相统一才能更好的建立一个人的阅读体系,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继而指导我们去更好的工作生活!这才是阅读的意义吧!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ʚ 阳 ɞ
    推荐

    这本书是实用性的书,就是教给我们如何阅读,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不同书籍的方法规则。 在书中,一些内容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我也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一定非要按照这本书来读。值得一看。 朱熹曾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意思就是读书的方法就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进行。多读几遍,遇到问题多思考。当我们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书籍,循序渐进的读,深入细致的研读,理解其寓意,可增长自己的见识。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多加思考,用于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书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增加自己的理解能力。 摘其重点笔记: 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基础阅读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阅读准备阶段,身体、智力、语言上、个人的准备。 第二阶段:可以读一些简单的读物,掌握一些字句的使用,词句的含意,字句的发音等技巧。 第三阶段: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学会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 第四阶段: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学生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 第一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作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帮助阅读者分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回答的问题。换句话说,有系统略读,就是准备要了解本书的架构。第二阶段的检视阅读——我们称之为粗浅的阅读——帮助阅读者在分析阅读中进入第二个阶段。粗浅的阅读,是阅读者想要了解全书内容的第一个必要步骤。 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注意:关于最后这四点,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如果你无法提出相关的佐证,就必须同意作者的说法,或至少一部分说法。你只能因为最后一点理由,对这本书暂缓评论。 分析阅读的规则,一般来说是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传达知识的书。 十五个阅读规则并不适用于阅读小说或诗集。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在作主题阅读时,第一个要求就是知道: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来说,所牵涉的绝对不是一本书而已。第二个要求则是:要知道就总的来说,应该读的是哪些书?第二个要求比第一个要求还难做到。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 (2)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3)厘清问题。 (4)界定议题。 (5)分析讨论。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姗姗
    推荐

    一本书在你付款后只是拥有它的前奏而已,其实任何一本书都能化为你的资产,而且因为它的价值很不好衡量,一旦你读懂读透了,背后的能量和价值简直就是从矿里挖出来的金子,你越用心打磨,读出作者言外之意,就越不舍得放下这本书。 把一本书真正变成你自己的方法就是写下来,我正在对我的第一本书《超越平庸》进行修改,看到以往个别领域的文字很青涩,就意识到了我在那个领域的认知深度又有了质量上的改变。 如果我看同一个领域的知识,看来看去都没有什么要改的,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没有换个视角换个角色换来换去的思维模式去看问题。 我整理的第二本书是我的阅读随笔,我2022年和21年的区别更多是,21年追求数量和广度,所以读的数量和速度都比常人要快和多;今年我追求的是深度,所以读的比大家都要慢很多,除此之外,我写的文字多很多,而且不是皮毛之意。 去年我属于“趋之若鹜”的赶集代表,追求数量;今年我属于深度阅读的有要求的读者,不仅仅读,还写,一本书读一周,写3000字的随笔,一点儿不过分。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momo
    推荐

    有言在先:阅读高手就没必要浪费时间看本书了,就像视力正常的人何必去戴眼镜。本书提到了阅读的三种目的、四个层次。四个层次层层递进: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阅读是地基;检视阅读快速浏览抓取关键信息或者旨在进行初步了解(浅尝辄止),并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啃透一本书(以书为主,虚心求教),读懂而非仅仅停留在读过;主题阅读就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书为我用,旁征博引推陈出新)。阅读是带有目的的(恬淡自适何尝不是以无欲无求目的),目的就在于增进理解成长心智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体系。 在长时间的试错过程中,也经常有意无意地运用着四层次的阅读技巧,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层次。佩服作者将这些技巧归纳成为一个付诸实践的操作手册。技术自然不比艺术,但谁能断言技术登峰造极之后不会化为艺术。卖油翁言:“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刘超
    推荐

    阅读乃水滴石穿之事,有其方法便锦上添花。         总结起来,这本书给你提供了一套以分析阅读为核心的阅读方法,以提出问题为核心的主动阅读模式,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作者说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了解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只要认字就可以完成基础阅读。 二、检视阅读。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要学会用20%的时间读到80%的重点内容; ①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用最少的时间寻找这本书的主题、思想的线索。 ② 粗浅的阅读: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比如你在书店挑书,检视阅读就派上用场了,它主要有六看: 一看作者序,为何写该书; 二看目录,该书大体写了什么; 三看索引,该书在哪个知识体系内; 四看作者,是不是该领域有话语权的大牛; 五看主题章节,挑选主题章节阅读几页,评判该书; 六看书的结尾,作者一般会在结尾重新梳理该书主旨。 三 、分析阅读。透视一本书的方法:1.整体概括,大意了解 2.架构规划,内容对接 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一本书的架构如人的骨架,是整本书的基础;一本书的章节内容如人的器官血肉,是整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本书的精神内涵如人的优良品格,是整本书的灵魂。人缺骨架无以立,缺血肉无以活,缺品格如行尸,书亦如此... 四 、主题阅读。一种“集大家之所成”的阅读方法,归纳总结一类优秀的书籍,用自己的语言将其翻译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阅读阶段:阅读所有准备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关于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 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如今, 现代泛滥的讯息经过有意无意的精炼和包装,犹如速食快餐,送到我们面前,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主动或被动食用这些快餐信息,它们却没有给我们带来足够的营养滋润身体和大脑,很快就被大脑丢了出去。 一起遗忘的还有那短暂的“我的谈资真丰富,我与时俱进”的自欺欺人。 最后,多读,重读经典,你会发现你与书一起成长了,书中的真理还是真理,只是过去是某一种面貌,现在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讷言敏行🔥
    推荐

    人的睿智之一莫过于从智者的文字中发现人生的真谛,我们所经历的不过是前人的影子而已。当人生面临考验,不是问答题而是选择题时,当因为工作和生活,我们无法身体力行探索世界、摸索未知领域时,唯一的捷径便是阅读!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庚子L
    推荐

    非常啰嗦,比方说,作者想说明作为读者不要没读懂一本书就去评论或喷一本书这种一页可以写完的论述竟然写了一百多页。书里的观点,特别是后半部分教读者如何读具体不同类别的书的意见值得一看(前半部有点太简单适合初初初初初级读者阅读),但是作者喜欢反复论述一句话的写作方式我觉得读得非常容易走神。这本书不难,这本书不错,但这本书很考验人的注意力。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逆熵增者
    推荐

    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人做决定时,通常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阅读、健身、写作、理财、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 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并如何去解决等问题。 习惯做“情绪决定”的人,大多数情况下倾向于半途而废,而善于做“理智决定”的人则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并且容易持续坚持。 读书这件事也是如此。当我开始不满现状,期望变得更好时,第一件想做的事是读书,也看了很多关于如何阅读的书,先让自己明白阅读的意义与作用,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很大的动力去坚持阅读。还是那句话,做一件事之前,先赋予这件事极其重要的意义。 读书这件事虽然好,但陷阱也不少,不是你想读就能读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处于“假阅读”状态,并且没有意识到这是由低层次的“情绪决定”引起的。如果你正好有这类困扰,不妨随我一起做个“理智决定”,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一、阅读是与行业高手对话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这大概是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了。但现实是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 怎么办? 通过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行业里顶级的思想。这些思想通过书籍被清晰无误地记录下来,简洁精练,甚至还经过了上百年时间的沉淀和检验,而你只要花上几十元就可以直接获得。从这个角度看,读书不再是扫视白纸上黑字的重复动作,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 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留心的话,你还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看多了之后,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而我们每个人的命运其实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所以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前人的智慧有很多,大多可以从书籍中获取,比如当我们读过《刻意练习》后,再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就不会逃避和畏惧,而会利用“舒适区边缘”理论让自己积极面对挑战;比如当我们读过《超越感觉》后,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时也不会表现出攻击和不屑,而会尽力从他身上学习真实可用的东西。这正是我们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因为学习前人的智慧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广的全局视角(高度)、掌握更深的底层规律(深度),帮我们从无知中跳出来,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 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前人都遇到过,并且将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书,我们只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即可。 二、阅读可以提升思考质量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可以说,思考能力是我们立足现代社会的根本竞争力。所以,目光长远的人都会主动、刻意地磨炼自己,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那如何才能快速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呢? 还是阅读! 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度全面的理解,并与自己的实际充分关联,这种思维状态在平淡生活中是很少有的,但是只要拿起书本就可以马上拥有,比如我前面写的几篇文章,其实都是通过看书发现一个不错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来的。我们每天花费在阅读上的时间越多,花在无意义的娱乐活动上的时间就会越少,思维密度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现在自己每周玩王者荣耀和刷抖音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面。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坚持高密度思考的人会与习惯低密度思考的人产生巨大的差距。 我为什么最近开始写作,是因为思考在写作中的比例占到 50%,甚至更多。所以我想通过写作提升自己的思考质量和深度。 很多事情,只要不断思考,就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的理解,发现以前不懂的东西,写出来就对别人更有价值。 写作 = 阅读 + 思考 + 输出 所以阅读、思考、写作是一体的。 三、阅读是一个技术活 虽然每个人都能拿起书就读,但不意味着读书这件事门槛低。事实正好相反,读书是个技术活,如果技术不佳,就会陷入低效的努力,所以,要想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最好擦亮眼睛避免走进误区。 1、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初读者在选书的时候往往喜欢向厉害的人索要书单,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我认为更好的方式是先向自己提问:“什么是自己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如果读的书不贴合自己的需求,那就很容易陷入为读而读的境地,而读书之后若是能立即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自己就能马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好处,这会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 所以书单可以参考,但不要视其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因为适合我看的书,不一定适合你,而且每个人的基础知识背景不一样,比如说我已经看了三年书,积累了大量的先有信息和知识,看这本书的时候很轻松,但对于刚开始看书的你,也许看着很晦涩难懂。所以我之前推荐的那些书单,你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要照单全收。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选那些阅读难度刚好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具体讲就是读起来有一点点难,但又能刚好读懂的书。因为一上来就强行去读那些难懂的书,自己会很痛苦,阅读的兴趣也会很容易被消磨掉,所以在初读的时候,一定要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尽可能匹配。 如果一本书选得好,那在读完它之后,通常你会有意愿继续读下去。另外,记得留心你认为好的书里面被作者多次提到的书,这些信息往往都是你继续发现好书的线索。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书籍是精神食粮,我们“吃进”的东西会在我们身上表现出来,如果不分好坏见书就读,可能会“读出一身病”,这样读书还不如不读。所以选书的时候一定要警惕,肤浅的内容加上商业运作,这样的书反而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影响。多关注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书籍通常不会错,那种印刷好几版本的书一般不会太差,比如《社会心理学第8版》、《穷查理宝典》、1975年首次出版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9版。 2、高阶读书法:知识链接 对于阅读来说,跳出误区也只是刚好回到平地,如果还想继续进阶,我想下面这两个建议非常值得你关注。 第一个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的知识、引发了关联,一定要留意,并把它记下来。知识产生关联说明知识网络正在形成或加固,这么做还可能创造新知识,这正是学习的核心方法之一。比如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复利这个概念,我脑子里联想到了正向反馈、飞轮效应、增强回路、迭代等概念。 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如果你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甚至将它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你脑中变得非常牢固。这个就是传说中最有效的费曼学习法的精髓,以教为学。 写在最后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平等、希望和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不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我是逆熵增者| 一个爱读书,爱健身,爱旅行,爱投资的终身学习者!欢迎找我交流! ^_^你的关注、点赞和在看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源泉!谢谢!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海波
    推荐

    《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分为了四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要求读者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并列出大纲,本文就是在作者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后的整理。 1. 作者简介 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人》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后因故离任,和艾德勒一起工作,一方面襄助艾德勒编辑《大英百科全书》,一方面将本书1940年初版内容大幅度增补改写。因此,本书1970年新版由两人共同署名。 2. 中心思想 这是一本为增强人们阅读理解能力而写的书。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第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都指出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熟练这个层次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在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是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就定义上说)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也可以称之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主题阅读涉及的远不止此。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除此之外,作者也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包括实用型的书、想象文学、故事、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社会科学等。 最后一章,作者指出了阅读与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3. 每一章的关键内容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阅读的过程需要读者主动探索,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像“投手”与“捕手”的关系,只有作者的技巧与读者的技巧融合起来,才能达到共同的终点。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基础阅读可以为分四个阶段:1. 阅读准备阶段(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2. 认字阶段(相当于一年级的读写经验)。3. 字汇的增长及对课文的应用(相当于四年级的读写能力)。4. 成熟的阅读者,几乎可以阅读所有读物了(相当于高中水平)。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先看书书,再研究目录,通过附录索引发现议题范围,出版者的介绍,挑读篇章,寻找全书主要论点和脉络。2. 粗浅的阅读。快速阅读,略过不懂的部分,保持理解的同时,尽量提高阅读速度。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阅读一本书时,一定要提出四个问题:1. 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2. 作者细部都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还是部分有道理?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阅读时就像在与作者对话,通过三种做笔记的方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培养阅读的习惯。 第二篇,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分析阅读的每一个规则: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用最短的句子来描述整本书的内容。第三个规则:列大纲。第四个规则:找出作者的意图,也就是作者想问的问题或者要解决的问题。 第八章 找出与作者共通的词义。第五个规则:找出书中的关键字,并与作者达成共识。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六个规则:把书中最重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第七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规则八: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或者无法解决的。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完整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急着开始批评,不要争强好辩或者肓目反对,为自己的不同意见找到理论基础。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批评标准:1.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2.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3.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4.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四种来源:1. 相关经验;2. 其他的书;3. 导论与摘要;4. 工具书。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两个主要问题:1. 作者的目的是什么?2. 他建义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象文学。在说自己喜欢或不喜欢一本文学作品之前,首先你要真正努力过并欣赏作者才行。不要用适于传递知识的、与真理一致的标准来批评小说。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阅读故事很重要,是因为它能触及我们潜意识的需求。阅读时应该快读,并且全心全意的读,让想象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史诗是人类最难写的一种作品,也是任何一个认真的读书计划所不可或缺的读物。阅读剧本时可以大声朗读,并且想象正在演出的实景。阅读抒情诗,应该一气呵成,大声地、一遍遍地朗读出来,并且尽可能地了解作者以及诗的背景知识。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一个好的历史学家虽然不会编造过去,但是一定会含有自己的观点及套路,所以历史书的分类更接近小说,而非科学。阅读某段历史的时候,尽可能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不要只是关注过去某个时间真正发生了什么,更应该从历史学习未来。关于摘要阅读,如果是为了资讯而阅读,浓缩后的摘要是不错的形式,但如果是为了理解力而阅读,摘要是不够的,还是需要原文的阅读。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不同于现代的学术论文,19世纪末以前的科学著作都是写给门外汉的,普通读者也可以像阅读说理性作品一样,阅读这类科学或数学著作。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阅读哲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作品通常都取材于读者所熟悉的经验,所以看上去较容易阅读,实际上是很难阅读的,因为每个领域内的作品都是混杂的,而不是纯粹的说理性作品,更需要主题阅读的能力。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步骤:一、观察研究范围(建立一份主题研究性书目),浏览所有书目,确定与主题相关的书。二、阅读第一阶段的收集到的所有书籍,找出每本书中相关的章节、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三、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更出一串的问题,界定主要和次要的议题,分析这些议题。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为了讯息而阅读就跟为了娱乐阅读一样,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只是阅读数量的改变,技巧毫无进步。传统出版物中绝大部分的书籍对理解力增长都是毫无帮助的,只有极少部分是人类永远感兴趣又有特殊洞察力的书。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这章中,作者列出一份超长的书单,都是他们认为可以增进读者阅读力的书,基本含括了所有西方世界的所有经典名著。 附录二 四种层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4. 评论 (1)对作者提出的阅读的四个层次,以及相应的阅读技巧表示非常的佩服。尤其放到今天,大家阅读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为了吸引眼球,各种标题党层出不穷。如何提高阅读的理解力,增强阅读技巧,分辨内容优劣,本书可谓“生正逢时”。 (2)关于书评,作者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在没有真正了解一本书之前不要轻易评论,批评之前先要尽可能尝试理解作者。读一本书,就是在与作者对话,读者作为最后发言的人,为了礼貌,更不应该随意指责。对于确实很烂的书籍,评论的时候也要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论基础。这一点对我的触动颇大,以前读完一本书,不管懂没懂,总爱说上几句,把书评当作是自高无上的权力。有时候为了逞一时之快,甚至曲解了作者意图,口伐笔诛,现在想来都觉得羞愧。 (3)有一点疑问,对于作者提出的关于增进理解力的书,其实我并不太清楚具体指的哪些书,如何判断。一直很喜欢历史类的书籍,阅读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兴趣和爱好,也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按照作者的分类,这种应该算作为了资讯或者娱乐而阅读吗?如果阅读的目的变成为了研究未来而学习,那这样的历史书是不是又可以归类到增进理解力的书呢?所以,判断一本书是不是增进理解力的书,一方面要看书籍本身价值,另一方面还要看读者本身的态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