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大风
    推荐

    这两天刚看完《如何阅读这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想这个问题肯定很多小伙伴们都想知道。我真正开始系统的阅读已经快两年了,其间经历很多的酸甜苦辣。其间阅读的心历路程忍不住想与书友们交流一番。在此之前,先谈一谈这本书的简要。《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版时间为1940年,为美国人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共同创作。虽然已经历经80年时光,但是经典就是经典,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任何的褪色。             如何阅读一本书,顾名思义,就是指导人们来如何阅读一本书。书本上说到,人的阅读会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基础阅读阶段。所谓的基础阅读指的是,识字,识词,识语句。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明白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如果把如何阅读一本书比喻为如何建造一座房子,那么基础阅读就是房子的地基。第二个阶段为检视阅读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快速浏览,把整本书的骨架建立起来。知道每本书每章节大概讲了些什么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完成了这些,这座建筑的雏形就算完成了。第三阶段为分析阅读阶段,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除了知道本书的内容,还需要带着批判性思维来看这本书。比如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观点?我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如果不认同,我应该如何阐述这个观点?如果面对面遇到作者,我该如何与作者交流?这个阶段主要重在分析,分析自己,分析作者,分析自己与作者的观点的异同。完成这个阶段,这座房间就已经是通水通电了。第四个阶段为主题阅读阶段,我们带着问题带着主题来看书,需要了解什么主题,我们就看相应的那一部分内容。就好比交房后的房子要如何来装修?装修之前肯定是一个局部一个局部来规划。准备装修书房,我们就研究书房。准备装修卧室,我们就研究卧室。这让我想起了那有句广告词:“步步高点读机,哪里不懂点哪里,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在此声明,步步高并没有给我广告费。                 本书除了讲阅读的四个阶段,还提供了读每类书的方法论。比如读文学怎么读?读科学类书籍怎么读?读数学书籍怎么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具体我就不展开讲了。                接下来,我讲一个大家在阅读之中都很感兴趣的话题,那就是关于阅读速度的问题。有些人总是会很诧异,为什么同一本书有些人需要花一个礼拜的时间才能看完,有些人花两天时间就看完了,甚至更快。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三点来阐述。 第一点,阅读速度与阅读方法有关,不同书籍应当根据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比如说某些书用检视阅读肯定会比用分析阅读速度快上不少。第二点,阅读速度与阅读的训练有关,书籍看多了,阅读速度自然会有相应的提高。第三点,阅读速度在一定程度与书本层次有关。比如说书本的内容与作者的思想都高出我们现有的理解力,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好比你看文言文,如果语文功底不足,那就需要弄清楚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看的明白。再比如你看微积分,如果函数都不过关,能看懂那才怪了。看不懂!谈何速度。所以说想加快阅读速度,首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其次,需要多加训练。最后,打好基础,提高自己的层次。这样,一天一本书,指日可待。          最后谈谈这两年自己看书的心理路程。刚开始看书时候,要看什么书?怎么挑书这是一个比较困扰初学者的问题。要看什么书需要根据自己需求来挑选,如果是工作需要,我们就选相应的技能类书籍。如果是生活需要,可选择的就太多了。比方说文学类书籍可以抒情,可以增加我们表达能力。哲学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人生。心理学书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自己与他人,让自己与他人和谐共处。怎么挑书,豆瓣上也有很多书单可以参考。况且我们时光社也会组织共读。时光社推荐的书本都是经过筛选的书本,很多都是经典之中的经典。看到这里,不免有书友在想。大风,你这是在做广告吗?对,你没看错,我就是在做广告。          读书,不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上面几段文字已经谈论过要如何阅读一本书了。可我们要为什么去阅读一本书呢?前两天,我在一书友朋友圈看到一段话,这段话就给出了答案,我深感认同,现在把这段话分享给大家,与诸君共勉。原文如下:“如果人不阅读,偶尔只是从网络、电视或其他载体形式获取新闻、信息,资讯,不会带来提升思辨能力的途径,相反形成更多引发焦虑与分辨的头脑自我抗争。只有保持长期的、有主题性的、系统而深度的阅读,并思考这些阅读,有可能形成某种思维突破。思维突破才能带来身语意整体层面的提升。同理,人的成长不是通过碎片化的活动、团队训练或偶尔的激情,而是持续性的对自己保持观察、整合、调节的过程。并且与不同的外境与刺激点互相结合。这样,所有发生才有可能成为助力。不管这发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最后,如果你还想问我,大风,你为什么要读书呢?我的回答很简单,就四个字:因为快乐。 2020-4-11于厦门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江河
    推荐

    (1)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如何高效阅读,阅读的方法(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以及如何阅读故事书,哲学书,历史书,诗歌,,,,and书单+阅读检测 (2)细节是些什么?如何说明的? 详细介绍了四种不同的阅读方法,举例说明+阅读的适应能力 (3)这本书讲的有没有道理?是整本都有,还是部分有? 很有道理,我认为基本都有,是一本可以反复查看的书 (4)这本书与我何干? 我希望提升阅读速度的同时更快捕捉文章主要内容以及读后感受,因为专业问题,我需要阅读大量书籍,所以速度肯定要训练,接下来我还得比较认真的分析这本书,这本书为我说明了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快速阅读,我们需要分不同种类选择,比如读一首诗,如果特别快速的话很难体会到书中真正的意味,而对于那些熟悉的领域或许故事则特别需要快速阅读,为了更好的阅读一本故事书,通常需要集中快速完整的读完一整个故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本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一本书,但不能只为阅读而阅读,要把在这本书中学到的运用到实践中,如果对某一部分还不太理解可以先暂时放放,等到你阅读那类书的时候回头再看看,你就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一定要主动去读,读能引发你兴趣的,读你现在需要的,有目的的去阅读,才会事半功倍。 ​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倾听
    推荐

    对于自己来说是一本好书 ,曾经有一位老师教过我,看完书后把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因为那才是你真正拿到了书中的东西,当然可以实践那就更好了。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不忘初心
    推荐

    读后感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俗话说:“你必须读出言外之意,才会有更大的收获。”“写出言外之意”。不这么做,就难以达到最有效的阅读的境界。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有关这个主题,他知道的应该比你还多,否则你根本用不着去跟这本书打交道了。 分析阅读的第一个规则可以这么说: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 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 实用性 vs. 理论性作品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结构与规划:叙述整本书的大意 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的事,就像教书与被教一样。如果作者跟老师无法将自己要传达的东西整理出架构,不能整合出要讲的各个部分的顺序,他们就无法指导读者和学生去找出他们要讲的重点,也没法发现全书的整体架构。 一篇好文章,必须符合三条标准: 第一,思想。 文章拿来干什么的,是传达思想的。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思想,就空洞无物,就没有价值,就不会有人喜欢,就不会流传久远。 第二,逻辑。 所谓逻辑,解决的是文章的框架、条理、顺序、取舍等等问题。 第三,修辞。 修辞指的是广义的文采。其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说话不讲究修辞,没有文采,就流传不远。写文章亦然。 许多人认为他们知道如何阅读,因为他们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但是他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暂停,慢慢阅读。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句子而暂停,却不会为了感到困扰的句子而暂停。事实上,在阅读非当代作品时,这是最大的障碍。 阅读不是单向的吸收,也要有自己的产出,和作者站在同一高度辩论的能力 阅读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阅读速度越快就越好,阅读追求的是质量,是阅读中的思考,是需要带着问题去和作者对话,阅读是一门可以帮助读者提高理解力的艺术。但是我最终体会到:去明白了解作者的观点到自己内心完全接受并付诸行动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不论基于什么理由,最聪明的做法都是从你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我们已经说过许多次,主要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这是两位作者的传记,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及牛顿,这两篇文章都收在《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中。 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这是两本书的目录,但丁的《神曲》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收录于《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 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出自本书的内容。 第四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这是由两本书中摘要出来的章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均收录于《西方世界的经典名著》。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如何阅读一本书》 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艾德勒·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赫明义,朱衣 下载地址:http://s.dic.cool/S/pF98qbBE 文档密码:yg12(此密码为您微信id的后4位)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灰度男人
    推荐

    这是我多年前看过的一本非常实用和科学的有关读书的书,也因这本书我喜欢上了读书和写读书笔记!以下是从本书中学到的有关读书笔记的记法! 读书笔记: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面划线!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横线。尤其整段很重要的要如此画!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折页或夹书签以备查)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的一连串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不同地方同样论点、不同地方不同的观点!用于比较或参照!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同画底线!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在阅读某一章节时,将问题或答案记下来!或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的最后一页可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书签的空白页最好用来记在你的思想!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在返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在返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和前后篇章秩序!不表示你在财务上、而表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说有权! 回答的问题:这是哪一类书(小说?地理?历史?科学论文?)关键看目录!有限的时间!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痛苦的猪
    推荐

    因为书跟我的缘分还没到,我便强行逆天改命。拿起放下 拿起放下,反复五次终读完,佩服自己。 看书分为四个主题:检视阅读 基础阅读 分析阅读 主题阅读 检视阅读:快速扫描,提取关键章节 段落 关键词。 基础阅读:大白话说就是我们的正常阅读。 分析阅读:深度阅读,对书中不懂得加以解析,深入书中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合为一体。 主题阅读:因为“一个主题”去阅读相关的几本书,或者不需要了解书中全部内容,只需阅读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即可。 或许《如何阅读一本书》跟其他教读书不太一样,此书的偏向于教如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跟作者做朋友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去深度理解书籍所要传递给你的知识。而普通得书籍大多教你阅读的方法,如何快速阅读 如何一目十行等。 说实话写这本书书评我是很抗拒的,从未五次拿起放下一本书。这就是降维打击,跟去健身房深蹲一样。蹲的重量 还有那辛苦劲,自己看着都怕。明明练到自己都怂了,还是得强忍着恐惧继续练。如此才能进步~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Annie📖
    推荐

    读这本书就像在上语文课:书后的附录中除了建议阅读书目(仅西方的作品),还有练习与测验--你作业做完了没[调皮][捂脸] 本书摘录: 译序及序言: 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年的寻觅与颠簸,发现与失落,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不会这么深刻,收获也不会这么丰富。 这本书的序言,是艾德勒在1972年《如何阅读一本书》新版出版时所写。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版是在1940年初出版的。 正文: 这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 这里所谓“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就和过去历史上每一个深有教养、智慧的人别无二致。 第一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也可以用其他的名称,如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我们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我们生活在对阅读有很高的兴趣与关心的年代。官方宣称1970年代是“读书的年代”。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首先,一位作者,特别是好的作者,会经常想要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 其次,是要小心,不要把我们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作是它们绝对又唯一的说明。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1)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2)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3)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许多伟大的作品不只是互相有关联,而且在写作时还有特定的先后顺序,这都是不该忽略的事。后人的作品总是受到前人的影响。 如果你先读前一位的作品,他可能会帮助你了解后人的作品。阅读彼此相关的书籍,依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来读,对你了解最后写的作品有很大帮助。这就是外在辅助阅读的基本常识与规则。 比起科学与小说类的书,阅读历史与哲学的书时,比较需要阅读相关的书籍。 尤其是阅读哲学书时更重要,因为哲学家互相都是彼此了不起的读者。 内在阅读的规则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要先看作者的序与前言。相反地,外在的阅读规则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书,否则不要看某个人的导读。 任何人不善读一本字典开头时所作的解释以及所列的缩写符号,那用不好字典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一本理论性的作品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实际的问题却只能靠行动来解决。 一本虚构作品的纲要架构,与论说性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小说、戏剧与诗并不是照着共识、主旨、论述来发展的。 所有这些都回到同一个重点: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小说之后,才能谈你是否把这个故事读通了。 一个剧本是一篇小说、故事,同时也真的该像读一个故事一样阅读。因为剧本不像小说将背景描绘得清楚,或许读者阅读的时候要更主动一些,才能创造出角色生活与活动的世界的背景。 一首好诗可以用心研读,一读再读,并在你一生当中不断地想起这首诗。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阅读抒情诗的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 首先,就事实而言的历史(history as fact)与就书写记录而言的历史(history as a written record of the facts)是不同的。 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阅读科普书绝对比阅读故事书要困难得多。 没有一本真的很难读,就算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只要你真的肯努力,也是可以读得通的。 一个越“客观”的科学作者,越会明白地要求你接受这个、接受那个假设。科学的客观不在于没有最初的偏见,而在于坦白承认。 在阅读科学作品时,似乎有两个主要的难题。一个是有关论述的问题。科学基本上是归纳法 还有另外一些论述是运用演绎法来推论的。 数学是现代几个重要的神秘事物之一。或许,也是最有指标性的一个,在我们社会中占有像古代宗教所占有的地位。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我们存活的这个年代,我们就该了解一下数学是什么,数学家是如何运用数学,如何思考的。 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哲学家),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成熟而睿智。 读者应该很清楚在阅读任何哲学作品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问题,或是找到书中想要回答的问题。 至少在欧洲的传统中,《圣经》是一本有多重意义的书。在所有的书籍中,那不只是读者最广泛,同时也是被最仔细地阅读的一本书。 阅读社会科学作品最困难的地方在于:事实上,在这个领域中的作品是混杂的,而不是纯粹的论说性作品。 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你该自己去找出对你有特殊价值的书来。这样的书能教你很多关于阅读与生命的事情。 不论基于什么理由,最聪明的做法都是从你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 主要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如果一年当中你读不了几本书,其实不必觉得失望。 这份书单只列出了西方的作品,不包括中国、日本或印度的作品。我们这么做有几个理由。其中一个是我们对西方传统文化以外的文化并不十分在行,我们建议的书单也不会有什么分量。 国家只是手段,并非目标。目标,是人类共同的善:一种美好的生活。因此人并非为国家而生,国家却是为人而设立的。 最好的答案就在书的本身。书还能回答更多更有趣的问题,或是我们没有时间与空间或智慧提出的问题。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寧靜致遠
    推荐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怎样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你会投入心思去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说实话,最初是好奇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但是看过这本书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意识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良师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就是一个陌生人,他包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去打开一本书时,才开启了你与良师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这本书关于阅读者的看法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了一些分类,仍具有科学性,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电子书、网络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间阅读是为了放松或者打发时间,但我们还是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血结晶,人生历练,更是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当你翻开书的那一刻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涉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诚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而随便的,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它也是一种哲学。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泓光
    推荐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愛人如己
    推荐

    高尔基曾说:书籍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无人不知书籍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真的会读书吗,作者在这本书里把阅读分为4个层次1·基础阅读也就是粗读、略读,要知道一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检视阅读是能知道这本书是在围绕着什么重点在讲,3·分析阅读需要我们能够充分的对书本进行细读,全盘的、完整的、专注的阅读。4·主题阅读顾名思义是要找到一个自己想了解的主题,找到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书,每本书里面看到一个角度,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的主题。愿我们都能够: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余泽滨
    推荐

    读书不在于量,而在于精 在知识匮乏时代,读书肯定比不读书好;但在今天的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比的不是读不读,而是成长速度。 作者将阅读目的分为三种: 为娱乐消遣而阅读,比如小说、影视; 为获得资讯而阅读,比如文章、新闻; 为追求增长理解力而阅读,能提升认知思维和心智的书籍(作者倡导的主动阅读)。 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在阅读任何一本书时,一定要提出的四个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提升心智和认知思维,不能看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你必须能阅读超越你能力和心智的书。 为了信息而阅读,就跟为了娱乐而阅读一样,没法帮助你心智的成长。 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阅读速度 法国学者帕斯卡尔(Pascal)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99%的书是连略读都不值得的。 1%的书只需要快速读过就可以。 只有少数0.01%的书需要精读,才能完全理解。 只有极少数的书籍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注意:在借助外力理解书籍之前,最好能自己一个人独立阅读。 作者在书中有句话:“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作者在1970年就感知到信息泛滥,那么,在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的阅读。 读书只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手段,别为读书而读书。所以请放弃你所谓的雅致读书,也不要一味的追求快速阅读而本末倒置。 阅读是与作者的对话,要保持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有三个好处: 让头脑一直保持清醒; 做笔记是将思考表达出来的方式; 能帮助自己记住作者的思想,方便复习。 阅读一本书的四个层次 一、基础阅读(断文识字能力) 1、能识字 2、能阅读简单读物 3、能根据上下文,理解陌生词语 4、不断强化和融会贯通前面的技巧 二、检视阅读(略读两步法) 1、判断是否继续阅读的步骤: 书名页 目录页 书中索引 出版封面介绍 2、决定继续阅读后的步骤: 挑重要主题看 阅读书中作者后记 寻找书中的主要论点和脉络 从头到尾快速读一遍,不懂的地方直接跳过 注意:避免“逗留”(眼睛在移动时看不见,只有停下来时才能看见。)、“倒退”(每读几行字就退回到前面)和阅读出声,这些行为都会大大降低阅读速度。 三、分析阅读(精读三阶段) 1、第一阶段(整理书籍的内容大纲) 1)书籍分类。 2)简要总结书籍主要讲什么。 3)重新拟定全书大纲,并列出大纲下的细纲。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第二阶段(诠释书籍的内容) 5)找出和诠释关键词,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书中最重要的句子中,找出作者的主旨,最好自己能举个例子说明。 7)找出书中的重要论述,并找出论述中的声明、理由、假设、前提、论据,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后关联,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是没解决的;再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3、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理性) 9)读者在完整了解一本书前,不要轻易批评。(在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争论和盲目反对。 11)尊重客观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评论一本书之前,都要有理论基础。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客观)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为解决问题而读) 1、准备阶段:制定研究范围 1)针对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单。可以参考书籍分类、专家的建议、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单上所有的书,删减一些书籍,确定哪些与研究主题相关,并且就这个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2、正式阶段:阅读收集好的全部书籍 1)浏览(略读)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理清并列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各个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根据作者的不同观点作分类。 5)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将有共同性的议题放在前面,界定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 注意:要尽量减少偏见和保持客观。 ———————————————————— 以上是这本书的总结,这是我第一本给五星的书,因为它颠覆了我的阅读方式,强烈建议每个想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人阅读这本书。 读书这个事真的是千人千面的,得看读者的水平和理解力,同一本书,在a这里收获很大,在b这里可能收获就微乎其微了。 但我还是认为这本书值得大部分人阅读,尽管它是1970年出版的书。 很多看似正确的废话,其实是为了唤醒我们的行动。 若有气质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谨以此句致敬作者!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
    推荐

    或许作者很会读书,但是不会写书。作为一本实用性的阅读指南,语言应当精炼明了。本书篇幅很长,规则甚多,规则太多相当于没有规则,看完之后能记住的东西很少。 读书首先是要有兴趣,有兴趣才会去阅读,主动阅读才能收获更多。 其次是要挑选高于自己的作品去阅读,挑战超越自己的书籍,更能带来心智上成长。读书的时候,要时常提出问题,并且能够自己精准的回答,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读者,提高阅读的艺术。 最后我想,阅读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一套阅读方法,此书可做参考,总之对自己有用即可。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leslie
    推荐

    这本书安利了很多书单,又说了很多分类书籍的阅读方法,适合萌新找到自己读书方法的书

  •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1912-1949)
    OH.CaptaIn
    推荐

    二刷,中国的学生从小被教育默读,荼毒过深。以至于阅读中逐字逐句默念,在不必要的字形上耽误了太多。如何克服阅读过程中,心里的那个回声,是当下最大的问题之一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