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培根论人生
    李坤💋
    推荐

    如果今天的世界是无情的,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它的无情。 我们往往在家庭,工作或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像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我们也许会驳斥对方:“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一直都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会感到恼怒。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我们也许就会想“他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 那暴力根源是如何产生的呢?是由那种反应产生的呢?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当受到别人批评指责,不管自己是对是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辩解甚至反击,这就是人的天性! 之前在《亲密关系》中有提到,暴力(生气或愤怒)是由于需求未得到满足产生的!往往双方在沟通过程中,不能有效沟通!没能了解彼此的需求,产生偏见。最后的结果就是越聊越生气,谁都不愿向对方示弱,不欢而散,问题得不到解决!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倾听亲人也许极为困难。 我很难找到更好的例子来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有多困难。 我给书友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前两天我因为使用磨光机不当,意外划伤了手臂,被迫住院,在住院的第一天晚上,我感觉到浑身剧痛,手脚发麻,牙齿在打架(我是控制不住的,也许是太疼)正好赶上瘟疫期间,医院只能留一人陪护,我妈作为陪护,好像一点经验都没有(不会照顾人的那种)那天晚上,我疼得死去过来,差点骂人,情绪非常的糟糕!我一直使唤我妈,而且大声的嚷嚷(我疼,快扶我,哎呀,别捏我手,你碰着我胳膊啦~)就这样持续一个小时,我妈人都傻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妈不是不想动,她也着急,只是她不知所措!)后来我的疼痛有所缓解,可是我妈的情绪不稳定了,她大声的给我说,你要我这样,要我哪样,怎么样都不行,你到底让我怎么样?我当时还在疼痛中(还未恢复理性),我就和她吵吵,我说你不用管我了,你回去吧,我自己行!争吵了一会儿,彼此都沉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恢复理性,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纸质书《非暴力沟通》,我开始考虑我的需求(让我妈在医院好好照顾我出院)考虑我妈的需求(也是好好照顾我,让我恢复的好一点)我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一样的,我就开始示弱,我的态度也变得亲和的多。我说:妈,我知道你很想好好的照顾我,让我尽早出院,免遭更多的痛苦!但是,我现在感觉到很痛苦,不是因为你没有照顾好我,而是因为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由于疼痛的原因,我已经失去理智,是我的错,我希望妈妈你能按照我的要求去照顾我,我没说的,千万不要做,因为是我受伤,你不了解我的疼痛点,你可能无意间就会碰见我的伤口,所以,你按照我说的做是对我最好的照顾好吗?当我说完这些话时,我看见我妈的表情有了着变化,慢慢的我们回归了平常(我们把愿望说得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我想说的是,当我们和别人发生冲突,指责别人,或者被别人指责的时候(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当时的需求是什么?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何乐而不为呢?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不要去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何不去做一个有责任担当,会照顾人的人呢)

  • 培根论人生
    海军老师
    推荐

    双赢才是真的赢 ——我读《非暴力沟通》​ 这几天我爱人住院,晚上我请假在家看孩子。昨天晚上10点钟了,孩子还是不肯睡觉,好话说尽,不听,我只好棍棒伺候。孩子留了两行泪,睡了。 今晚又10点钟了,我说:“孩子,该睡觉了。”​孩子不听。我重复昨天的故事,拿起了棍子要揍她。她拿起棍子来防御。我觉得以大欺小不是个事。我放下棍子,平静地跟孩子说:“孩子,熬夜会熬死人的,你不听我监护,我很生气,可以,那我就不监护你了,你不要叫我。”说完我就离开了她的房间自己睡觉去了。 5分钟后,孩子跑到了我的房间,“爸爸,对不起,我关灯睡觉了。”​“好,去吧,晚安宝宝。”“晚安,爸爸。” 暴力解决不了问题,真的。孩子妈有时候在孩子不听话时就使用暴力,打得孩子几哇乱叫。孩子看似服了,其实心里是不服的,你从她的表情上是能看出来的。她心里的气憋着,这气迟早是要爆发出来的。 非暴力沟通的出发点是让爱流动。是换位思考。最终达到双赢。非暴力沟通做起来很难。因为人的本性的自恋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就是不容易。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首先是用来解决家庭内部问题的。无爱不成一个家,不是一家人不会进一家门。不管怎么说,刚结婚那会,夫妻之间肯定是有爱的,现在的人几乎都是自由恋爱的吧。亲子之间的爱那更是不言自明的,血浓于水啊。谁没有自己的爹妈呢?而且绝大部分人是既当子女又当爹妈的,处理亲子关系几乎谁都逃不过。或者说几乎每个人都要学会处理好亲子关系。每个人都处在亲子关系中。 非暴力沟通是示弱。因为你得静下心来观察对方的情绪,还得在观察的基础上判断对方的想法。之后才是表达自己的需求。 不静下来沟通是无从谈起的。彼此的真实想法不说出来沟通也是无从谈起的。​ 非暴力沟通有一点是格外要注意的,它绝对不是要你放弃自己立场和想法。它强调的是让爱流动,是让情绪稳定下来是让双方的想法和需求都真实清楚的表达出来。 所以根本的问题在自己。​你自己的情绪先得稳定。你才有可能观察到对方的情绪才有可能让对方的情绪稳定。你得仔细倾听,才有可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你还得清楚具体地说出你的想法和需求。这些是沟通的前提。 非暴力沟通还可以应用于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劳资之间、​国与国之间、不同种族之间、具有不同信仰的人之间等等。 《非暴力》​这本书适合所有的人。它对读它的人都是有益的,至于你能吸收多少那就因人而异了。这本书适合反复读反复练,练得越熟越好用。 字真2019.5.19于鹭岛​

  • 培根论人生
    枫叶 🍁
    推荐

    隐秘,伤痛,在人们心中都不愿意被人提起,过于沉重,灰暗,痛苦,心会被乌云笼罩,被绝望吞没,只要用心去感受,自己也有美好的一面,生活才会变得热情,活力,我是女士也有暴力倾向,不过只要对方没有碰到底线还是挺正常的,这本书对于我也可以说是最好的治愈吧!

  • 培根论人生
    逝夜
    推荐

    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谈话宝典,沟通圣经。 这本书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究其原因,我想便是此书专注于使谈话双方敞开心扉,倾诉心声,而并非教会我们如何打磨自身的沟通技巧,封锁心门。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言行的确常常使得自己和他人身陷痛苦之中。故此,作者主张“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爱将自然流露。”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在沟通时要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我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下面我简单总结下这四点内容: 1.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清晰的分清事实和意见,观察与评论,我们将不再对谈话感到困惑,《非暴力沟通》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的结果。作者提出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2.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应当分清感受和想法的区别,当我们说“我觉得”的时候,我们通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而在表达感受的时候,示弱能有助于解决冲突,避免谈话双方走向针锋相对的尴尬境地。 3.提出感受背后的内心所求。他人的言行也许与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非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的根源其实来自我们的自身需要。对他人的指责、评价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更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说出自己的具体请求。在沟通时,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请求讲得越清楚,就越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一言以蔽之,非暴力沟通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想要让对方理解我们所讲内容的真实含义,就一定要明确谈话的目的。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别人就很难明白我们需要什么。更为常见的是,我们在谈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反而期待别人了解我们的内心所需,这样当然无法起到积极的沟通效果。某种程度来讲,人们感到沮丧和灰心,很大程度上便是不清楚自己对他人究竟有什么样的期待。 在沟通谈话时,我们也一定要跳出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转而去注意对方的需要,如此,我们便会发现,对方不高兴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的需求没有的到满足。在感受到对方的内心所需之后,还要引导对方说出他的具体请求,唯有如此,对方才能真正感受到敞开心扉的快乐。 《非暴力沟通》特别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在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用心体会他人的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表达我们的理解之后,对方一般才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求。因此,我认为良好的沟通从认真倾听他人开始。 书中关于愤怒的讲解也颇为独到,作者认为“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他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作者着重强调生气的原因并非源于他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对方及其行为的,这一点十分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些事情,其实只要转变看待它的角度,我们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对方处于生气的状态时,切不可向对方提到“但是”。 除了沟通方面的技巧外,《非暴力沟通》还为我们讲解如何培育对自己的爱和充分表达愤怒。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要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同时,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和压抑愤怒,而是主张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使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除此之外,非暴力沟通还十分看重重获生活的热情和表达感激的重要性,对此不再赘述。 关于本书的看法:我国有句老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虽然“非暴力”沟通几乎适用于所有交流沟通的场景,但由于我们与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我们便不能完全照搬书中与人沟通的技巧,一定要分场合、对象、内容酌情来用。书中的沟通技巧也绝非浏览一遍,就能让人融会贯通的。我们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并且练习的内容决不应该是不断熟悉死板的套话,而应该是围绕书中的核心思想,与他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真正了解对方心中的感受与欲求。 《非暴力沟通》使我们懂得了道德评判、强人所难、回避责任等异化的沟通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造成心灵隔阂。唯有选择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我们才能真正加深与他人之间的联结,体会彼此间的真挚情感和真实所需。

  • 培根论人生
    Monjour
    推荐

    印度圣雄甘地有“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即绝不暴力对抗,但也绝不合作。甘地的非暴力是针对英国的统治者,目的是追求民族独立。而本书的"非暴力"与甘地的理念有所不同。甘地是“非暴力,不合作”,本书是“非暴力,要合作”。甘地是教印度人民实现民族和平独立,本书则是教读者实现个人精神和平独立。作者所谓“非暴力沟通”,是在个人精神独立的基础上与他人实现和谐相处的方式。 将本书和樊登的《可复制的沟通力》一起品读,更显得这本经典作品的简洁有力。其概括起来就是四个要素和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这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要求先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发表看法,而是静静观察。这是一种完全客观而不带有任何情绪的“上帝视角”的观察,也是个人获得精准判断的前提,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我们对于观察的表达也应该是直接而不带有任何批评和评价色彩的。 感受:非暴力沟通的第二步。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判断自己或者他人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气氛。日本曾有个名为“读空气”的小游戏,其中对气氛的"读"就包含着对对方感受的判断。此时对话的主旨要围绕对方展开,以对方为主体,自己为客体。(在表达自己的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时,应该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体。) 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步,此一阶段进入深层次沟通。在感受对方的前提下,精准把握对方的需要。需要分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要。然后对对方的需要进行满足或者建议,如果这两个都没有,那就表示理解,使对方获得情感上的慰藉。 请求:这是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步。在了解对方感受和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关切的倾听对方的具体请求。或是在对自己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在这里,我们对自己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的具体实施可运用以下语言模式:表达自己:1、当我听到......我感到......因为我需要/看重......你是否愿意......  倾听对方:2、当你看到(听到)......你感到......吗?因为你需要......所以,你想......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简易可行的工具书。当然认识一种思想和方法是容易的,而实施和行动则是艰难的。所谓知易行难。所以更应在行动上延续所得的认知,方能真正发挥本书的价值。

  • 培根论人生
    陆琪
    推荐

    这本书其实到最后讲的是什么?是爱。他认为是每个人的爱都是藏在心里面。暴力沟通这些东西蒙蔽了我们心里的爱。我们去骂这人是渣男,我们去说一个婆婆你不讲道理。这种评判其实是我们的爱被蒙蔽了。所以我们要把这蒙蔽的东西给拿走,然后把爱给拿出来。拿出来之后再跟人一对一的这样去沟通的时候,你会发现简单很多。 我们为什么说,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爱呢?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作者想起了他舅舅,舅舅经常来照顾外祖母。外祖母已经瘫痪了。舅舅在照顾外祖母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充满柔情。照顾一个瘫痪的病人,好像是他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迫不及待的事情一样。后来他就去问舅舅,为什么你会这样。舅舅在临死之前跟他说了一件事情。 因为这个舅舅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家里面出现了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穿的破破烂烂,蹲在那边。外祖母就去问他,你叫什么名字,然后他说,我叫耶稣。后来外祖母就跑进来说,外面这个人叫耶稣先生,我们可以请他进来吃饭。自称耶稣的人就进来吃饭,吃完饭之后,你有地方睡吗?没有地方睡。你可以在我们这边睡觉。然后就给他整理一个房间出来,让耶稣先生去睡觉。 这个耶稣先生在他们家住了整整七年,因为没有地方吃饭和没有地方睡觉,他们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有这样的抱怨。而且都不知道他的真名叫什么。一直都叫他耶稣先生。 他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东西,会觉得每个人心里都会有爱。为什么会觉得人跟人之间是可以很好的沟通。都是因为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起源。

  • 培根论人生
    ✨ 咖啡卜+餹 ✨
    推荐

    书友的推荐看了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非暴力沟通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习惯。平时遇到的一些矛盾的根本是源于沟通,这本书对改善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是有益的。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倾听内心中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会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能养成一种好的沟通习惯,会使生活多一些和谐和美好。不过,在生活中要想在任何情绪下都能做到,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 培根论人生
    渐行路远
    推荐

    最近有件事很苦恼,就是家人不配合记账了。 先前在我的督促之下,家人一起坚持记账了3个月。可现在却不愿意记账了,也许懒得记,也许嫌麻烦,也许觉得记了没用,因为每月基本上都是那些固定的收入以及差不多的开销。 现在每天都只是我一个人在坚持记账。家人不配合家庭账目就不够清楚了。 其实,我一直还是很在意记账这件事。 我为什么要那么坚持,我现在比较在意金钱,很缺钱花,想变富有。 渐渐习惯记账也想要求家人一起参与记账,不过好像强人所难!怎么办?怎么沟通?打骂当然不行,会影响彼此感情以及自己的情绪。 真的很希望家人对此事也重视,可是就是不搭理我,每次都很无奈,只好使用暴力沟通。无论我再怎么样抱怨与发牢骚?可是也无济于事。 我自己也不想这样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想起以前读过这本书《非暴力沟通》也许有用,自己却从来没用过,突然想起要重读这本书。 之前读过的书中知识早已忘光了,只记得书名,最近几天就赶紧抽空重读了这本书。 重读此书之后,我才深深地领悟到我一直在用评判、指责、命令的形式要求家人做好,结果却令家人更反抗。 此书传授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应该使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与家人好好沟通才行得通。 那就是:一观察,二感受,三需要,四请求。 话说现在每次看到我家牛牛在玩手机或者打游戏我心里就不舒服,就非要趁机说他几句,说他天天又不记账,不重视金钱。他却完全不顾我的感受,依然玩他的手机以及打游戏就坚决不记账。 我就在想为什么他之前都好好配合而现在无所谓了,真的猜不透! 也许这是我自己爱做的事情,不是他爱做的事情,而且我每次这样不好的语气和态度对他,他肯定不乐意接受,更不爱听我说话。 不断从自身找原因,就是我与人的沟通交流方式出问题了。 我总是以错误的方式说他,“你怎么又打游戏,天天还不记账。”他听了都觉得我是在骂他,觉得我也很罗嗦总吵着他玩游戏所以就反感,就更别指望他乖乖听话了。 正确的方式应该是这样说,我希望我们能一起为家庭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开源节流并坚持记账。 以后都不要再用评判、指责、命令形式要求他人做你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 读太多书不用就等于白读。 现在就要真正去实践运用。 我得反省自己平时与家人沟通交流的方式。 常常发生以下这些问题对与错应该好好分析一下。 比如说类似以下这些问题: ❌我觉得你很懒,眼里没活干啊,经常都是我一个人在干家务。(说这样的话家人会不高兴,他会觉得他自己不是真的没干家务, 会与你杠起来,偶尔干家务也算是干了) ✅我希望以后你能多参予家务活,我就不会觉得那么累。 ❌很讨厌你又抽烟了。 ✅我不喜欢闻到烟味,一闻到就咳嗽了很难受。 ❌你还不回来能不能快点下班回来做饭。 ✅我很难受,头晕无法做饭。(可怜的样子) ...... 以上错误的口吻都是带有命令以及骂人的语气,所以这种暴力沟通方式行不通。以后还是要以温柔的方式去与对方好好沟通,人家才比较容易接受,听得心里舒服自然就服从了。 所以要改变的是自己,不是他人,你无法改变任何人,只能用行动证明去感染他人,让他人接受你的语言。

  • 培根论人生
    p.q
    推荐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好好说话好好做事,努力善待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个有缘之人!

  • 培根论人生
    Zc Hwong
    推荐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1)观察——以第三方视角介入,只陈述观察到的事实,而不带主观好恶(有点反人性,需要刻意练习)。 2)感受——表达情绪,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注意:这是平等的对话,而不是情绪勒索。 3)需要——坦白自己的真实需求(或期待、愿望、价值认同)。结合上一要素(感受),你需要意识到,“我的感受是我的这些需要导致的,而不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他人”。 4)请求——为了改善现状,我的请求(而不是强求)是什么?要尽可能地具体和清晰,这是为了减轻对方认知和行动上的负担。毕竟在你有求于人的时候,你不能让你的请求抽象到需要对方去揣测、去设想,才能了解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适用于“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两种模式,但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它“表达自己”的部分,而忽略它在“倾听他人”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非暴力沟通四要素对于“倾听他人”的重要性?不妨回想下,自己有多常在倾听的时候心不在焉,敷衍搪塞,缺乏共情力,乃至以不恰当的方式回应对方,从而引发冲突…… 至于“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两种模式,具体该如何切换?书的附录部分就有清晰的总结和表达框架,几乎可以拿来即用—— 非暴力沟通的两种模式 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我感到……”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你是否愿意……?” 二.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当你(看、听、想到你看到的/听到的) ……” 2)感受: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情感而非思想)“你感到……吗?” 3)需要: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关切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所以,你想……”

  • 培根论人生
    一蓑烟雨
    推荐

    刚刚我让我媳妇跟我一起看这部电影战狼2,她竟然说不好看,我当时一个大嘴巴就上去了,可后来我就想:我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要和一个女人计较,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媳妇!我当时就道歉了.道完歉,媳妇也很高兴,她把手里的菜刀放下了,她妹妹抓着我头发的手也松开了,她哥手里的砖头放下了,她弟弟手里的铁楸也放下了,丈母娘手里的擀面杖也扔了,老丈人拿出手机说道:棺材还退回去吧。看看,只要多沟通,生活还是蛮和谐的………

  • 培根论人生
    💝舞动趋势💝
    推荐

    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在怨恨的基础上放大痛苦。美好的生活徒增忧伤,致使自己进入恶性循环当中无法自拔。 每个人都在延续环境下的产物,导致思维的固定模式。在遇到困惑、委屈的时候站在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让自己成为暴力的始作俑者。改变不了世界,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几乎每个人儿时的梦想都是改变世界,后天所处的环境决定你去顺应世界。 通过对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理解,智者受到赞美时字字反思,愚者受到批评时句句反驳。在我们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之前,尝试着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身边的人,时间长了你的交际圈会因你而改变。 遇到困惑、忧伤时,不要站到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此时你完全放松身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听起来简单,做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去做任何评判,更不要站在裁判对错的角度去理解。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

  • 培根论人生
    伍万里
    推荐

    《心意》 一、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四要素: 评判,比较,命令,指责。 举例: 评判,万里不洗澡。 比较,万里洗澡次数少。 命令,万里必须去洗澡。 指责,万里每次才洗半小时,太粗心。 以上小栗子,都哈哈哈哈。 为什么呢? 二、暴力沟通的原因 求评判、比较、命令、指责的原因,只有两种,说话人责任过多,说话人责任过少。 在第一部分的小栗子中,说话人责任过多了。 三、从暴力沟通走向非暴力沟通 尝试建立粗糙的普遍需要模型,使用二分法工具简单处理一下,得到两个分支,单人需要和互动需要。 单人需要两种:自由,滋养;互动需要三种:心意相闻,心意相通,心意一致。单人与互动皆可的需要两种:庆祝,玩耍。 复述以上需要,万里自己待着,最多满足四种需要,万里与他人互动,有可能满足七种需要。 自己待着最安全,容易碰到天花板。互动高风险,并且高收益。 四、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一点,万里要勤加练习,少给他人贴负面标签。 举例: 带评论的观察,他竟然两天没给万里反馈。 不带评论的观察,他两天没给万里反馈。 2.感受 这部分三要点:感受,自我评价,示弱。 感受,他两天没给万里反馈,万里不够开心。 消极自我评价,他两天没给万里反馈,万里真没用。 积极自我评价,他两天没给万里反馈,万里不够开心,万里去示弱。 3.需要 七种,详见上文。 4.请求 万里提出需要互动、需要反馈的请求,同时运行两个思路: 他给予反馈,万里要感激。 他不给反馈,万里准备好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 万里得明白,对需要反馈的请求,追加批评指责,请求就会变成命令,命令让他不舒服。 五、倾听 倾听是一个大动作,高难,展开一大下。 1.倾听时不分析 建议,比较,说教,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辩解,纠正,询问,都是分析。 2.倾听后先询问 他需要万里分析吗? 他需要万里找一找资料和数据? 他需要万里认可? 他需要万里当逆境菩萨? 3.询问后要示弱 示弱是非暴力沟通的起手式,表示万里空着手,无意使用暴力。 4.倾听后表达感激 倾听他让万里获益 他倾述了,治愈。万里倾听了,治愈。 万里开心。 邀请他共同庆祝。 六、自爱与自责 把每一次自爱转化为需要。 把每一次自责转化为需要。 在中间位置,以自我的视角审视那七种需要。自己待着,还是互动? 七、愤怒 愤怒的四要素:评判他,指责他,让他因内疚而改变,让他因错误而被惩罚。 都不好。万里不怎么愤怒。 八、面对拒绝面对沉默 他拒绝,他沉默,万里不知全貌,不愤怒,专注做事,准备好,当一个倾听者。 九、简评 《非暴力沟通》内容精当,结构不错,值得一看,开卷有益。

  • 培根论人生
    蜡笔伍千里
    推荐

    一、闲置暴力,涵育温情。 马歇尔.卢森堡作品《非暴力沟通》,受圣雄甘地的杰出思想影响,试图解决社会生活严厉限制表达自身需求的问题,疗愈隐痛、超越局限、突破壁垒、化解冲突,构建和谐。 倘若多数人具备使用纹理清晰爱的语言解读自己、他人、世界的能力,即可不断提高生活品质,让梦想中的和谐得以实现。 暴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当脑海中涌动暴力潮汐,合理的途径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让潮汐百无聊赖地自生自灭。肯定或否定代表重视,得到重视的暴力危险剧毒。 它不如高度重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起承转合,掌握超越原始本能、展现人性光辉的温情范式,得到重视的温情安全良善。 “运用之道,存乎一心”,关键在于选择,个体选择非常重要,风气一贯从属于多数人的选择,多数人重视暴力的世界无比可怕。 二、放下武器,拿起工具。 日常生活中,除却刀砍斧劈、枪击炮轰、细菌侵袭、钢铁撞击造成的身体伤损,还有指责、嘲讽、否定、说教、打断、忽视、差评、盖棺定论等话语暴力导致的精神创伤。 导致精神创伤的武器主要有三种,道德批判、严肃比较、强人所难。道德批判表达强势价值观,严肃比较蒙蔽真实观察,强人所难以疏离覆盖亲近。 放下武器,拿起工具,从零度观察开始。零度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感受源自零度观察,他人的行动客观刺激身心,但它并非感受的源泉。 与零度观察相对的是自恋观察,它是话语暴力的因由。话语暴力必然触发逃避或战斗姿态,双方逐渐沉陷于局部争执的陷阱。 多数人习惯通过话语暴力提出主张,它是势必分出胜负的交际,胜者膨胀,负者干瘪,沦为情感奴隶。 情感奴隶感知到让他人快乐是自己的义务,他人不快乐则是自己的责任,便把亲朋好友视为负担。 有朝一日重担难承,负面情绪驱动的关爱断绝,人和人的距离变成巨大的分野,仿佛刺猬与另一只刺猬。 人生苦短,知己难得。何不理性表达需要,基于正面情绪展开共赢交际,放下武器,手握工具,创造美好的明天? 三、远离抽象,走近具体。 多数人失望伤心,是因为无法准确叙述自我。交流的人都渴望回应,抽象话语无济于事,鲜明具体的叙述,有助提升理想反馈的概率。 如果对方保持沉默,不提供反馈,继续解读他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旦对方给出来之不易的反馈,及时表达感激。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终端是请求,它不适合携带惩罚。 携带惩罚的请求是命令,强制对方满足命令违反非暴力沟通的原则。诚实倾听,以爱之名,优化彼此的羁绊,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命令是杂音,妨碍倾听,需要避免。 共赢的交际中,高效倾听之余,反馈的语气非常关键,保持关注对方,及时地友善反馈,能够保护彼此的人格健全。 如果我们遭受痛苦,无法如常倾听与反馈,可以大声提出请求,更换环境及身份继续相处。 如果对方思绪混乱,我们帮助他整理归纳,使问题找到出口,进而得以解决。 倾听是话语暴力的预防手段,如果他人拒绝倾听,我们仔细考量拒绝的原因,提请重新叙述,使谈话转向生动有趣。远离抽象,走近具体,充分倾听,气氛轻松,解决问题,加深羁绊。 四、关爱自己,善待他人。 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自恋,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是自爱。 当表现不完美,引发负面情绪,理应开启内省机制。理解负面情绪是尚未满足之需要的可悲表达,仔细聆听心声,直面人生苦难,探索满足需要的方法,而非手足无措,被负面情绪淹没。 反馈自己的真实请求,远远比反馈他人的请求重要。 反馈自己请求的核心,在于用主动选择代替被动的只能如此。 只能如此的动机包括钱财、认同、恐惧、羞愧、内疚、逃避责罚、取悦他人等。它们共同的发展趋势,腐蚀生命的乐趣。 信任非暴力沟通,找到生命乐趣,化解负面情绪,关爱自己,善待他人,主动选择,快乐生活。 五、考评生气,量化愤怒。 我们生气,源自他人不让步。评判与谴责,愤怒与痛恨,都是希望对方内疚,然后做出改变。然而他人不情愿在争执中变得软弱。 于是重点在于我们怎样看待他人争执中不想改变、不想认错、不想低头,它是不是人类的共性? 非暴力沟通提倡体会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练习把指责转化为尚未满足之需要的技艺。 如果愤怒不是迫不及待的需要,消解它;如果愤怒是迫不及待的需要,表达出来。 愤怒毫无疑问是暴力,同时也是一种惩罚。惩罚过后,温情残破,关系疏远,难以修复。 我们一瞬间不喜欢他人的行动,愤怒的火山即将喷发,此时可以停下来深呼吸,解决内心冲突,让正反两个声音和解。深刻认识自己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使用建设性的语言准确叙述我们希望对方如何行动,以及我们希望对方如此行动的原因。 考评生气,量化愤怒,尊重个性,珍惜共性。 六、体会温情,适度感激。 多数人不喜欢承受愤怒,多数人喜欢收获感激。留意生活中阳光的一面,体会温情,适度感激。 适度感激的反面是浮夸感激,它虚无缥缈,不受欢迎。 受欢迎的感激立足于观察他人有没有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观察自己有没有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由此产生适度表达。 适度感激,杜绝自我膨胀和虚假谦虚,具体叙述对方的哪些行动提升生活品质,满足我们的何种需要,以及“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愉悦心情。 七、理论有界,行动无限。 《非暴力沟通》的理论相对简单,实际操作比较繁难,我们不必知难而退,行动起来。人间的暴力已嫌太多,对饮一壶温情想来极好。

  • 培根论人生
    只想隐居的撒哈拉
    推荐

    很感恩遇到这本书 学习了和感受了太多的 也让我担心了很多与家人和朋友得相处 我一直都在输出我的想法和评价给别人 我没有认真的关注过自己和与我对话的人的感受和喜悦 我希望却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本书 我希望世界和平 这本📖是有这个力量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