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兀尔
    推荐

    不错的一本小书 当今社会的特色是消除一切否定性。一切都被磨平了。为了相互逢迎,连交际也被磨平了。任何语言、任何表达方式都不许触碰“悲伤”这样的消极情绪。人们避免来自他者的任何形式的伤害,但它却以自我伤害的方式复活。在这里,人们再次印证了这一普遍逻辑:他者否定性的消失引发自我毁灭的过程。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yamada
    推荐

    我们对于当代数字化媒体时代,第一印象是它的戾气而不是包容,然而,这种戾气却不是来源于对表达不同声音的许可,反而是抑制。来源于是同质化的爆炸,对于一切异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毫无差别的反对和抗拒,一点点的否定就能摧毁人与人之间脆弱的关系(这个否定不是对他们观点的否定,而是他人否定性的观点,有一种先后顺序的差异)。大量的信息摆在人们面前,声音被平整了,文字完全服务于所指,除了最原始的粗暴的情感外,引发不了深处的体悟和思考。内卷彻底改变了剥削的形式,从被迫剥削到自愿被剥削,“我心甘情愿地剥削着我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在自我实现。”同质化的恐怖让人们每天焦虑于如何融入社会融入城市,融入整个国家机器下的意识形态中。 无法触摸自己,无法触摸文化,无法触摸他人,是现代人空虚感的来源,“为了逃避空虚感的折磨,人们要么拿起刀片,要么拿起智能手机。”然而互联网却以无距离的面具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上的文字,所谓网络用语,是语言完全服务于所指的结果,它剥夺了声音的纹理,最后就算只剩一串符号,一些字符的缩写,都能在网络上交流起来,这种交流是同质化下对他者的全然否定。“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我们比任何时代都能轻易地接受到大量信息,然而我们却日复一日地拒绝陌生化。 作者认为倾听能够治愈这种极度自恋化的社会病。拉康认为言语必须存在主体和他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以上的对话,言说者是主体,而当我们主动去选择当倾听者,即他者时,反而可以在他者处建立起主体意识。倾听,是“一种对他者存在和他者痛苦的主动参与”。当代社会如鲁迅所说的“悲欢并不相通”,用本文作者的话来讲就是“痛苦”的社会性被忽视了,痛苦和恐惧被极度私人化。完全清空自己的倾听看似毫无费力,却是现代人都难以做到的。只喜欢听到自己喜欢的话,看到符合自己三观的信息,是同质化的结果,是他者的消失,是相对和否定的消失,消失意味着了无痕迹,而不再是对否定的再否定。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Ann
    推荐

    书中的某些观点有触碰到我内心的强烈认同点 但也有些部分于我个人而言稍显冗杂无趣。 有时读到得越多 我越感知到自己趋向于无知与呆滞。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香芋不甜
    推荐

    同质化意味着可替代性.希望自己是一个“他者”,而不是同者中的一个.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北茴
    推荐

    遇到这种觉得说的好对啊的哲学书就该心存警惕,韩剔除掉很多不适宜的话后以自己的、当代人的视角,依附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新编了一个哲学问题。并通过抽取堆叠海德格尔、福柯、鲍德里亚、康德、巴特、拉康、布洛赫等人的语言提供回答。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不同,韩着意于适应社会关系,放下对自我的执迷,呼请理解,为防止他者消失而让渡掉自我,是看似伟大实则荒谬的矫枉过正。以“呼吸”回应喋喋不休,我是非常不能理解的,这与巴特《恋人絮语》中爱人间无具体实义的“爱之呼唤”不同,细想不过是完全复刻了与手机的交流。作者仍是在用二元对立来解释自由,所有的叙述都有一个潜在的对立前提,然而现实不必然如这个隐性前提所设。跳出他的视野来看,“他者”倒不必是非与“自我”相异之人,而是一个如我一样可以“呼吸”,可以“反对”,可以“喋喋不休”,也可以“一言不发”的人。这绝对不可能由单纯的倾听做到,这种只需倾听者的人实在应该去参与心理治疗更合适。作者将他者消失的解决办法归为倾听者,很明显地翻出了“自我的消失”的问题,此书却这里戛然而止了。将一炮大家堆上来显示继承法兰克福学派衣钵,然而却忘记了任何使哲学无限贴近现实的讨论都是对哲学的简化,对社会问题的现实研究,社会学才做得更好。哲学总会不断地问“然后呢?”,“另一种情况呢?”,“为什么要这么想呢?”,哲学到底并不是一种为现世而存的努力。这本书的亮点在很多为译入的哲学作品片段,以及其引用的某些文学文本上,拓展思路,很有趣。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MONO
    推荐

    这里提到的部分问题是我最近3-4年来思考很多的事,不能说在韩这里找到了答案,我本质上不需要答案,或者说我早就看到论点,阅读过程更像是找到合适的论据,给我的演算丰满了过程,在之前我的结论听起来更像是抱怨、骂街和刻薄地评论。有时也会想,如果我从未思考过,那这种所谓的醍醐灌顶还会降临吗?还是要多看见和发现,启迪的美丽应该是只赏赐给“我想知道”的人的吧~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小菜一大碟
    推荐

    德国广播电台的推介如下∶“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 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扩散之势愈演愈烈。使社会体害病的不是异化、退隐、禁令和压制,而是过度交际、过度信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 如今的时代标志不是由他者带来的压迫,而是由同者造成的抑郁。当今社会中有诸多极具标志性的现象,譬如恐惧、全球化、恐怖主义等,韩炳哲的新作所探究的正是这些现象背后潜藏的同质化的暴力。 韩炳哲用他的文章和书籍开辟了一条横穿当代文学之林的甬道。他的书不求你我点赞,只求警醒世人。” 读起来有点儿像哲学专业的课堂笔记,海德格尔、福柯、法兰克福学派、列维纳斯……俯拾皆是,以其观点为武器,针对当下热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批判,可谓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指出当下现实存在的哲学问题——主要困境不再来自于他者,而来自自我;数字时代,人们看似自由,实则是一种“假象”。其主要观点罗列如下∶ (1)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网络和数字媒体改变了这一切,数字化的世界清除了他者的存在,同质化的恐惧席卷整个社会。 (2)恐怖活动是同质化暴力的一个恶果,是以独特性的恐怖对抗全球化的恐怖。 (3)做自己,求真我,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这些词汇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成为带有强制性的自恋。我沉溺在自我之中。抑郁便是源于自我性力的自恋式积滞。 (4)数字化媒体是“去身体化”的。它遮蔽了目光的交流,夺走了声音的“纹理”,使他者之语言、他者之思想、他者之时间纷纷销声匿迹。 (5)如今众声喧哗的倦怠社会里没有倾听可言,而未来的社会或可称为倾听者的社会。人们需要一场时间革命,开启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一种容纳他者的神圣时间。 阅读建议∶80%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 Monica
    推荐

    他者与之相对的是自我,我认为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盛行何种交流方式,这对相对的概念都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同质化所对应的是非同质化,是个性,是差异。相同和差异大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方的消逝,另一方便不复存在,只是在某些情况下相互转化了而已,并不是一方的消失。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心有所属之与主相恋
    推荐

    2022年1月18日 星期二 祝福早安 天气晴朗 气温2℃ 《他者的消失》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分享者的姿态出现的 或许从今天开始学习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让他者不再消失 他者之思考 “做自己”并不能简单地等于自由自在。“自己”也是压力和负担。做自己是把自己加载于自己身上。关于“做自己”的负担属性,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这样写道:“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描述中,它是这样被阐释的:这个‘我’已经绑在它自己身上,‘我’的自由并非如宽恕般轻飘飘,相反,它一直是很沉重的,这个‘我’(Ich)势必是一个‘自身’(Sich)。”反身代词sich(soi)的意思是,这个“我”被用链子拴在一个负重的、沉重的、面貌极其相似的人身上,这个“我”被加载了一个重量,一个超重了的重量,只要“我”存在,就无法摆脱这个重量。这种存在的状态表现为“疲劳”(fatigue)。疲劳并非在于“手辛苦地举起某种重量再放下之时,而是在于就算松开手之后,那重量仍然附着于手掌之上”。人们可以把抑郁看作自我之现代存在论上的一种病态发展。正如阿兰·埃亨伯格所说,它是自我疲劳(Fatigue d’tresoi)。在新自由主义生产关系中,本体的负担无限加重。负担最大化的终极目标就是生产率最大化。 海德格尔所称的“此在”永不疲劳。这种不知疲倦的能力,这种对“做自己之能”(Selbst-seinKönnen)的强调,控制着自我的本体。海德格尔甚至将死亡视作把握自我的绝佳可能性(Möglichkeit)。面对死亡,一种深刻的“我—是”(Ich-Bin)苏醒了。对列维纳斯来说,死亡则表现为“不能之能”(Nichtkönnen-Können),一种极端的被动性。死亡绝对就是“不可能性”(Unmöglichkeit)。它以这样一种事件形式来临,面对这一事件,主体放弃自身的任何英雄气概、能力、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领会到濒临死亡之痛苦中——还在现象层面——主体会有由‘主动’掉头转向‘被动’之举动。”这种面对死亡时的“不能之能”类似于与他者的关系,列维纳斯称这种关系为“爱欲”。列维纳斯认为,爱欲“和死亡如出一辙”。它是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一种“不可能被阐释成‘能’”的关系。恰恰是“不能之能”的被动性开启了通往他者的大门。 “能”完全就是“我”的情态动词。如今的新自由主义生产关系迫使“能”统一化,这种统一化的“能”使“我”对他者茫然无睹。它导致他者的消失。过劳和抑郁是破坏性的“能”留下的沙漠。 “不能之能”表现为另外一种疲劳,一种对他者的疲劳。它不再是“我—疲劳”。因此,列维纳斯用lassitude来代替fatigue。“原始疲劳”(lassitude primordiale)指的是一种极端的被动性,摒弃一切“我”的主观能动性。它开启他者的时间。与此相反,fatigue则源于自我的时间。最初始的疲劳开启一个任何“能”、任何主观能动性都不可及的空间。面对他者时,“我”是软弱的。对他者来说,“我”也是软弱的。恰恰在这种“不能之能”的形而上的软弱中,一种对他者的渴求苏醒了。只有通过“做自己”之存在中的一道裂隙,只有通过“存在之软弱”(Seinsschwäche),他者才能来临。即使主体所有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它仍然追寻他者。需求是针对自己的。渴望的轨道却在自身之外。自身的重力将“我”深深拉进自身,“渴望”被从这种重力中解放出来。 唯有爱欲有能力将“我”从抑郁中、从自恋的纠缠中解放出来。如此看来,他者是一道救赎公式。唯有那将“我”从“自我”中抽离、将“我”推向他者的爱欲才能战胜抑郁。抑郁的功能主体完全脱离了他者。对他者的渴求,或者说召唤,或者“转向他者”,或许会砸开自恋的外壳,成为一种形而上的抗抑郁剂。 列维纳斯还曾写道,遭遇一个人,意思是“被一个谜题所牢记”。如今,我们已经不具备将他者作为谜题或者秘密的经验。他者现在完全屈服于追逐利益的目的论,屈服于经济上的计算与评估,变得透明了。它被降级为一个经济客体。相反,作为谜题的他者是坚决拒绝被利用的。 “爱”始终以异质性为前提,而且不仅关乎他者的异质性,也关乎一个人自身的异质性。人的二重性构建了其对自身的爱:“相对于‘理解’,相对于欣喜地发现另外一个人用其他的、与我截然相反的方式生活、行事和感知,爱到底有何不同呢?如果爱要用快乐来克服这些‘其他’与‘相反’,那么它就不可以丢弃、否认它们。——即便是‘自爱’也包含着一个人身上不可融合的二重性(或多重性),这是个前提。” 当所有的二重性都被抹除,人就会溺毙在自我之中。失去了二重性,人就会与自我熔在一起。这种自恋式的核熔毁(Kernschmelze)是致命的。阿兰·巴迪欧将“爱”称作“双人舞台”(Bühne der Zwei)。爱使我们能够从他者的视角重新创造这个世界,抛弃那些习以为常之事物。它是一场开启全然不同之事物的事件。与此相反,如今的我们却流连于单人舞台(Bühne der Eins)。 面对这被新自由主义生产关系专门培育的、为提高生产率而被剥削殆尽的、病态放大的自我,人们急需再次从他者出发、从与他者的关系出发来审视生活,给予他者伦理上的优先权,倾听他者之言并做出回应。对列维纳斯来说,用来“说”(dire)的语言无异于“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责任”。如今,作为他者之语言的“原始语言”已经在超交际的噪声中消亡了。 倾听 将来或许会产生一种职业,叫作“倾听者”,为他人奉献其听觉并收取酬劳。人们去找倾听者,因为除此之外几乎再无其他人可以听他说话。如今,我们越来越丧失倾听的能力。妨碍倾听的罪魁祸首便是日渐严重的自我聚焦,是社会的自恋化倾向。那喀索斯(Narziss)对女神厄科(Echo)的求爱之语无动于衷,这求爱之语或许就是他者的声音了。如此一来,她便沦落至不断重复自己的声音。 倾听并非被动的行为。它的突出之处在于一种独特的主动性。“我”首先必须对他者表示欢迎,也就是说,肯定他者的“他性”。然后“我”将听觉赠予他。倾听是一个馈赠、一种给予、一份礼物。在倾听的帮助下,他者才能去倾诉。它并非被动地追随他者之言谈。从某种意义上说,倾听先行于倾诉。在他者开口之前,“我”便已经在倾听,或者说,“我”做倾听之态,以使他者开口。是“倾听”邀请他者去“倾诉”,解放他,让他显露出“他性”。倾听者是一个共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者畅所欲言。因此,倾听有治愈之功效。 埃里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将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提升到一个理想倾听者的高度。他将其听觉无私地奉献给他者。他热情好客的、耐心倾听的“沉默”邀请他者侃侃而谈:“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他接纳一切,人们只有在没有将话说尽、说透之时,才会感到不自在。然而在与其他倾听者的谈话中,有时候会来到某个时刻,此时人们突然收住,对自己说:‘停!就到这里吧,不要再说下去了!’人们原本期望吐露心声,此刻却变得危险了——因为,人们如何才能再次回归自己?之后人们又当如何再次独处?——此情此景在布洛赫那里永远不会出现,没什么会喊停,人们不会在任何地方撞上警告牌或警示标识,虽然跌跌撞撞,人们却仍越行越远、越走越快,仿佛喝醉了酒一般。你会惊奇地领略到,一个人到底有多少话去谈论他自己,一个人越敢说,越忘情,说起话来就会越滔滔不绝。”布洛赫的沉默是友好的,是热情好客的。为了他者,他将自己完全撤回。他全神贯注地倾听,不插一言。 布洛赫的沉默是一种热情好客的沉默,这与分析家的沉默不同,分析家听见一切,却并未真正倾听他者。热情好客的倾听者将自己放空为他者的共振空间,将他者搭救进来。只是倾听而已,便有治愈之效。 根据卡内蒂的说法,倾听者的沉默中只会“间或出现细微的、清晰可闻的呼吸声,这呼吸声向说话者证明,他不仅被倾听着,而且被吸纳着,仿佛你每说一句话就踏进一栋房子,并在那里从容落座”。这些细微的呼吸声是热情好客的信号,是一种不带任何评判色彩的鼓励。它们是最低限度的反应,因为深思熟虑的词句会意味着评判,会等于表达了立场。卡内蒂指出一种独特的“停顿”(Stocken),它等同于避免去评判。倾听者对于评判是非常克制的,仿佛每一个评判都等同于一种偏见,这偏见很可能就是对他者的背叛。 倾听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对他者的友好吸纳是吸气,但并非将他者吞并,而是容纳、庇护他者。倾听者清空自己。他成为无关紧要者(Niemand)。这种“空”就是他的热情好客:“他仿佛海纳百川,为了去庇护所有。” 倾听者对他者负责任的态度表现为耐心(Geduld)。耐心的被动性是倾听的第一准则。倾听者全心全意地将自己交给他者。这种托付是倾听的另一条伦理准则。单单这一点就阻止了人们耽于自己(sich selbstgefällen)。“自我”是没有能力去倾听的。作为他者共振空间的“倾听之所”只有在“自我”停摆时才能开启。对“自我”的迷恋被对他者的癫狂与渴求取代。 倾听者的“烦”(die Sorge)是针对他者的,这与海德格尔理论中针对自己的“烦”截然相反。出于为他者担忧,卡内蒂愿意去倾听。“倾听”帮助他者打开心扉:“最重要的是和陌生者交谈。然而,人们必须这样做,才能让他们开口,在此期间人们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他们开口说话。如果做不到这样,那么死亡就开始了。”这种死亡不是“我”的死亡,而是他者的死亡。我的话语、我的判断,甚至是我的热情都会使他者身上的一些东西消亡:“让每个人说话吧:你不要说话;你的话语会夺走他人的形象。你的热情会模糊他人的界线;当你说话的时候,他们不再认识自己;他们就成了你。” “点赞”的文化拒绝任何形式的伤害和冲击。凡是想要完全逃避伤害的人终将一无所获。任何深刻的经验、洞见皆存在于伤害的否定性之中。单纯的“点赞”完全就是经验的最低等级。埃里亚斯·卡内蒂将两种不同的精神区分开来,“那些在伤口里安家的,和那些在房子里安家的”[插图]。“伤口”即“豁口”,他者由此走进来。它也是为他者敞开的耳朵。那些完全宅在家里的人,那些把自己锁在房子里的人,是没有能力去倾听的。房子保护着“自我”免遭他人的入侵,而伤口打破居家的、自恋的内在。因此,它成为向他者敞开的大门。 在同类的交际中,我们通常有一个具体的收件人,一个“个人”作为对象。相反,数字化的交际则推动着一种膨胀的、非个人化的交际,一种即便没有“个人”作为对象、没有目光和声音也能成立的交际。比如我们在推特(Twitter)上不断地发出消息。但这些消息并非发给某一个具体的人,它们面向的是“无人”。社交媒体未必会促成一种讨论的文化。它们通常被冲动所操纵。“狗屎风暴”(shitstorm)是毫无目标的冲动的洪流,无法构成公共话语。 我不必求助于某个“个人”对象,从网络上就能找到信息。我也不必前往公共领域去获取信息或购买商品,而是让它们被送上门来。数字化交际将我联入网中,但同时也使我孤立于他人。它虽然消灭了距离,然而,“无距离”却产生不了人与人的切近。 没有他者的存在,交际就沦为一场加速的信息交换。它造就的不是关系(Beziehung),而仅仅是连接(Verbindung)而已。它是一场没有邻人的交际,没有一丝一毫彼此相邻的切近,而倾听则与信息交换全然不同。在倾听之际根本就没有“换”。没有“毗邻”和“倾听”就无法形成“共同”。“共同”就是彼此倾听。 人们在脸书(Facebook)上不会提及关乎我们大家的、可以讨论的问题,而主要是发布一些不需要讨论的、只为凸显发布者形象的广告。在那里,人们不会想到,他者可能有着烦恼和痛苦。在“点赞”的共同体中人们只会遇到自己,或者和自己相同的人。那里也不可能形成讨论。政治空间是一个人们可以在那里遇见他者、和他者交谈并倾听他者的空间。 倾听具有政治维度。它是一种行为,一种对他者存在和他者痛苦的主动参与。它居中调和,将人类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如今,我们所闻甚多,但是却越发忘记了如何去倾听他者,如何将自己的听力赠予他们的语言、他们的痛苦。如今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独自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恐惧。痛苦变得私人化、个性化了。因此,它成了人们胡乱拿来医治自己、修补心灵的工具。人人羞愧,人人自责,为自己的软弱,也为自己的不足。在“我”的痛苦和“你”的痛苦之间,人们没能建立起联系。由此,“痛苦”的社会性就被忽视了。 如今的统治策略是将痛苦和恐惧私人化,并以此来遮掩其社会性,即防止其社会化、政治化。“政治化”意味着将“私人的”转换为“公共的”。如今,人们更多地是将“公共的”化解为“私人的”。公共环境被瓦解成私人空间。 形成一个公共空间、一个倾听共同体,打造政治听众的政治意愿正急速消亡。数字化的联网更加剧了这一趋势。如今的互联网并非一个共享、交流的空间。相反,它瓦解为一个个人们主要用来展览自我、宣传自我的空间。今日的互联网无异于一个属于孤立之自我的共振空间。宣传广告是不会倾听的。 从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的作品《毛毛》(Momo)中,人们可以勾勒出一套倾听的伦理。小女孩毛毛的过人之处首先是时间财富:“时间是毛毛唯一富有之物。”毛毛的时间是一种特别的时间,是他者的时间,即毛毛给予他者的时间,给予的方式就是她倾听他者诉说。人们对毛毛的倾听能力赞叹不已。她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小毛毛能他人所不能,她会倾听。也许有些读者会说,这没什么特别啊,任谁都会倾听。其实不然。只有极少数人真正会倾听。像毛毛这般擅长此道者,那更是绝无仅有。”毛毛就坐在那里听着。她的倾听效用如同奇迹。她带给人们的想法是人们自己永远想不到的。毛毛的倾听实际上让人回想起赫尔曼·布洛赫那热情好客的倾听,那解放他者自我的倾听:“她(毛毛)用她那双漆黑的大眼睛望着对方,被这样望着的人感觉到,想法是如何在脑海中突然浮现,这些想法早已存在于此,而他却浑然不知。她是如此擅长倾听,以至于彷徨者、犹豫不决者豁然开朗,明白自己所想所求。或者使羞怯者瞬间感觉到自由和勇气。或者让不幸者、抑郁者变得快乐而充满信心。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的人生完全是错误的、毫无意义的,自己只是数百万人中微不足道的、可以随时被替换掉的一个,就像替换一个坏了的锅一样——那么他去小毛毛那里,向她倾诉一切,随即,甚至还在他倾诉的过程中,他就以一种神秘的方式突然明白,自己这么想是大错特错,明白即使就是他现在的样子,他也是千万人当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他对这个世界来说是重要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毛毛就是如此擅于倾听啊!”倾听将属于每个人的“特质”归还给他。仅仅通过纯粹的倾听,毛毛就能平息争端。倾听具有和解、治愈、救赎之效:“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将他那不愿意歌唱的金丝雀带到她面前。这对毛毛来说是比以往更为艰巨的任务。她不得不足足倾听了一周之久,直至它终于又开始婉转鸣唱。” 喧闹的倦怠社会(Müdigkeitsgesellschaft)听力全无。相比之下,未来的社会或可称为倾听者与聆听者的社会。如今人们需要的是一场时间革命,开启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当下正是需要再度发现他者时间的时候。如今的时间危机并非自我时间的加速度,而是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他者的时间与效绩的增长逻辑南辕北辙,这种增长逻辑迫使人们不断加速。新自由主义的时间政策消除了他者的时间,对它来说他者的时间是没有生产力的。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伴随着生产的统一化,它触及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对人的全面剥削。新自由主义的时间政策同样也消除了节日和庆典的时间,因为它们也是与生产逻辑相违背的。 他者之语言 在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系列图片《乐逍遥》(Easyfun-Ethereal)中,他将各式各样的消费品在电脑上拼接成五彩斑斓的图画。小蛋糕、香肠、玉米粒、内衣和假发交错混杂,漫天飞舞。他的图片反映了我们这个业已沦为百货商店的社会。社会中充斥着各种昙花一现的物品和广告。它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他性”和“陌生感”,因此,人们也就不可能再惊异于任何东西。杰夫·昆斯的艺术与消费文化融于一身,将“消费”提升为“救赎”的形象。那尊名为“气球维纳斯”、描摹女人分娩姿势的(气球)塑像,甚至直接诞生出一位新的救赎者。在她的腹中存放着一瓶2003年份的唐·培里侬香槟——至尊粉红。 对于阿多诺来说,“对世界的疏离”(Fremdheitzur Welt)是一个艺术的时刻。不把世界当成“陌生之物”(Fremdes)来感知的人,根本就没有感知世界。艺术不能没有“否定的张力”。所以,对阿多诺来说并不存在“舒适艺术”(Wohlfühlkunst)。“对世界的疏离”同样也是一个哲学的时刻。它是精神上所固有的。因此,“精神”本质上就是“批判”。 在这个“点赞”的社会里,一切都变得讨喜,艺术也是如此。因此,如今的我们忘了该如何惊异:“人类围绕着‘除了主体精神之外的东西’编织一张分类网络,这网络编得越密集,人们就越彻底地丢掉惊异于‘其他’的能力,凭着对‘陌生之物’日渐加深的熟悉感而自欺欺人。艺术则设法对此做出修正,尽管它势单力薄,仿佛就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直以来,就是艺术使人类去体验惊奇……”如今,世界被数字化网络缠绕,除了主体精神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允许出入。由此便产生了一个充满熟悉感的视觉空间,一个数字化的回音室,它消除了陌生者与他者的所有否定性,在这里,主体精神只能遭遇它自己。它仿佛为世界罩上了它自己的视网膜。 数字荧屏不容许“惊异感”存在。随着“熟悉感”的日益加深,所有能够滋养精神的潜在的惊奇感都消失了。艺术和哲学有义务拨乱反正,阻止对“陌生之物”、对“不同于主体精神之物”的揭秘行为,或者说,有义务将“他者”从主体精神的分类网络中解放出来,将它那使人惊讶、诧异的他性交还给它。 艺术的独到之处在于其谜题属性:“通过这种谜题属性,艺术与行动客体(Aktionsobjekt)那种毫无悬念的存在截然相对,而最终,艺术之谜也在其谜题属性中存续下去。”行动客体是行动主体(Aktionssubjekt)的产物,它不具备对事物感到惊异的能力。唯有“平和的观察”和“有距离的切近”,也就是“遥远的切近”,将事物从行动主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世间美好只展现给长久而沉思的目光。当行动主体悄然隐退,当它对客体的盲目压迫被打破之时,事物才能重获其“他性”、谜题属性、陌生感和神秘感。 对策兰来说,艺术也同样保有“茫然失所”状态。它引发一场“‘出走’,从人类中出走,踏进一片面向人类的、茫然失其所在的区域”。艺术置身于“茫然失所”的家里,其中蕴含着它矛盾的存在。诗意的形象(Bilder)是别具一格的想象(Ein-Bildungen)。这些想象“一望而知是在熟悉者之面貌中包含着陌生者”。诗歌中蕴含着一种“黑暗”(Dunkelheit)。它证明了被守护在其中的“陌生者”的存在。这份黑暗“属于为了一场相遇而来的诗歌,它来自一个——或许是自己创造的——‘远处’或者‘异地’”。诗意的想象、文学的幻想将“陌生者”想象成“同者”。倘若不包含“陌生者”,“同者”便大行其道。在同质化的地狱中,诗意的想象力已然死亡。彼得·汉德克也援引策兰的话:“伟大的幻想——飘然远走,却引出了具有瓦解力的‘包含’。”因为幻想中包含着“陌生者”,它便动摇了“同者”,动摇了名称的一致性(Identität des Namens):“幻想渗透入‘我’(a),将‘我’转变为‘无人’(b),并将‘我’打造成‘说话者’(c)。”作为不具名的、谁也不是的说话者,诗人以全然他者的名义诉说着。 艺术讲究超越自我。致力于艺术的人皆是忘我的。艺术打造了一个“远我”(Ich-Ferne)。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Tabby Cat
    推荐

    作者绝对是海德格尔的fans,多本书基本都表达过海德格尔的观点。 在没有他者的世界里,彻底自恋的自我只会身陷沮丧,迷失方向,无意义感,最终导致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 对于《他者的消失》和《爱欲之死》有一定的重合,毕竟爱欲之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者的消失。本质来讲他者的消失来源于自身的自卑,渴望他人的认同而趋向于同质化以及自身空虚感的作祟。 对于全球化的恐怖主义的暴力,民族主义和恐怖主义遵循的都是同一套反应流程。 金钱是一个很糟糕的身份授予者,虽然它能代替身份,让拥有金钱的人至少获得安全感和平静。然而,那些一文不名的人是真的一无所有,既无身份也无安全。因此,没钱的人就只好走进虚幻之境,比如成为民族主义者,这会很快给他一个身份。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敌人。人们通过假想来构建免疫力,以获得有意义的身份。挥之不散的恐惧不知不觉地唤醒一种对敌人的渴求。敌人能快速给人以身份,哪怕是幻想中的敌人:“敌人勾勒出我们自身问题的形象,因此我必须与之横眉冷对,以获得自身的尺度、界线和轮廓。”想象弥补了现实的缺失。就连恐怖主义者也栖身于他们自己的想象之中。全球化让想象空间诞生,想象的空间却带来真实的暴力。 他者的留存需要倾听,倾听将属于每个人的“特质”归还给他,倾听具有和解、治愈、救赎之效。 我们终究会因我们的善念,我们对待外来者的耐心、公正和温柔而受到奖赏,这奖赏便是外来者慢慢摘下面纱,转而展现一种全新的、无以言表的美——这是他们对我们热情好客的答谢。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睡美人航班。
    推荐

    韩老师真的是对现代社会的大数据厌恶至极,他的几乎每本书里都谈到了透明网络这件事。可他的书如今却通过某种大数据喜好被APP推荐给了我,而我也正在他深恶痛绝的社交状态里大肆评论他的思想。这毫无疑问是我读完本书之后觉得最好笑、最讽刺的事情了!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小帅晗
    推荐

    ★★★★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由的“假象”,缺乏特定的凝视且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公共视野,私人与公共边界近乎消弭,实质的他者随即消失……这意味着一方面私人将被彻底暴露,另一方面公共空间又沦为个人展示的舞台,真正的共同体趋于崩塌;人类愈发沉入自恋的湖潭,失去倾听的欲望和能力。人际关系因沦为机械连接而失去互动性。我们将各自在孤立隔间里自说自话、自娱自乐从而自生自灭。唯一的共识也许只剩一种微妙的个性,因为它如此与众不同,以至于不可能相互交流。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Qiu
    推荐

    韩炳哲的文笔依然犀利,关于恐怖主义是全球化产物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但是有些概念没有给出解释,有的观点在不断重复,这也是为什么只给了四颗星。 他者是什么? “他者”(The Other)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 他者对于自我的定义、建构和完善必不可少,自我的形成依赖于自我与他者的差异、依赖于自我成功地将自己与他者区分开来。自我的建构依赖于对他者的否定。我就是我,我不是他。 他者为什会消失? 1. 全球化暴力带来的同质化。“全球化中蕴含着一种暴力,它使一切都变得可交换、可比较,也因此使一切都变得相同。这种完全的使同质化最终导致意义的丧失”。 2. 网络带来的点赞文化和信息茧房。"如今的网络已变成一个特殊的共振空间,一个回音室,任何不同与陌生都被消除了。" “全然他者的否定性让位于同者的肯定性,即让位于相同的他者的肯定性。” 3.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下的个性与自恋。文中的新自由主义很容易和New liberalism (也叫凯恩斯主义,怀疑自由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更强调政府在促进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搞混。在中文语境下,New Liberalism和Neo-liberalism都被译为新自由主义,但两者在英文语境下完全不同。 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强调积极的自由,即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这区别于消极自由,即个人有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在这个人人时代,“我”生产自己、展示自己,并把自己当作货物提供给别人。“努力追求真实,努力只做自己,引发与他者的持续比较。比较的逻辑使异质(Anderssein)转化为同质(Gleichsein)”。“过度的自恋使我们面对他者时变得耳聋眼盲。” 我们常见的观点和选择的多样性不过是人为制造出的可消费的他性。“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伪装成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他性。” 他者消失的后果是什么? ”他者的消失触发了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毁灭过程,即自我毁灭(Selbstzerstörung)”。借用疾病的隐喻,“他者可介入同一者(das Selbe),促使抗体的形成。与此相反,梗死则源于过多同质化的东西,源于系统的臃肿不堪。这种梗死不具备传染性,而是痴肥所致。针对肥胖无从形成抗体。没有任何免疫系统能阻止同质化的扩散。” 怎么找回真正的他者? 1.做一个倾听者。“数字化的交际极度贫于目光和声音。” 而全然他者正是通过目光与声音将自己展现出来。所以,”“我”做倾听之态,以使他者开口。是“倾听”邀请他者去“倾诉”,解放他,让他显露出“他性”。倾听者是一个共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者畅所欲言。因此,倾听有治愈之功效。” 2.批判性地思考。“思考”必须听从他者的否定性,必须前往未知的领域。否则它就会沦为使同质化得以继续的积极手段。 3.通过诗歌与艺术去感受他者。艺术不能没有“否定的张力”。因为幻想中包含着“陌生者”,它便动摇了“同者”。艺术打造了一个“远我”(Ich-Ferne)。 个人的疑问 (欢迎书友们解答) 1. 怎样判断哪些他者是真正的否定,哪些他者是人为制造出的多样性呢?撕裂的美国社会,对立的左右两派,彼此互为他者吗? 2. 从互联网造成的两极分化来看,他者到底是消失了还是以一种更极端的面貌出现?除了点赞文化,我们不也看到了诸多网络暴力事件吗?这些键盘侠是他者吗?还是为了吸引眼球和点击量制造出来的?似乎很难一概而论啊。 3.我们有可能通过反思和自我批判实现将他者内化吗?就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的:“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仍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4. 他者和附近有关系吗?为什么两个都消失了?项飙在某访谈中谈及过附近的消失。“虚拟的行动带来的满足感,让我们以为“点赞即参与”、“围观即参与”、“转发即参与”,真正的公共参与在我们这个后真相的时代沦为情绪的消费。” 项飙认为“通过对独一无二来的追求来追求个人价值和尊严“做法并非出路,终极还是应该回归群体——没有天然的个人尊严的,你不能够去追求个人尊严,一定要建构出附近,建构出关系。那回归群体对我们找回他者有利吗,还是有害呢?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月照山河
    推荐

    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作为一种内部压力,抑郁引发自残行为动向。抑郁的功能主体仿佛被自己打死或扼杀。 同质化的恐怖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社交媒体呈现的恰恰是最低级别的社交。在那个同质化的地狱中,人类无异于被遥控的玩偶。 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交际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相反,它恰恰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到同者、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它使我们陷入无尽的自我循环之中,并最终导致我们“被自我想象洗脑”。 信息唾手可得,而获取深刻的知识却是一个平缓而漫长的过程。它展现出一种全然不同的时间性。知识是慢慢生长成熟的。时至今日,这种慢慢成熟的时间性已经渐渐被我们所遗失。它与当代的时间策略格格不入。如今,人们为了提高效率和生产率而将时间碎片化,并打破时间上稳定的结构。 即便是最大规模的信息积累——大数据,所包含的知识也十分有限。借助大数据所查明的是相关性。相关性表明:如果A发生,那么通常B也会发生。为何会如此,人们并不知晓。相关性是最原始的知识形式,它甚至无从透露缘由与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事情就是这样。寻根究底在这里成了多余的事。人们没有理解任何事情。然而知识却是基于理解的。大数据使思考变得多余。我们不假思索地任自己沉湎于“事情就是这样”。 海德格尔会说,如今的交际噪声、资料与信息的数字化风暴使我们在面对真相发出的无声轰鸣、面对其平静的威力时听觉尽失:“轰鸣:这是真相,就算是踏进人群当中,踏进隐喻的暴风雪中。”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GJ
    推荐

    这本书从概念到概念,纯粹的逻辑推理,很严谨也很深刻,貌似缺少了什么。传统“哲学”大约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