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陈秋容
    推荐

    互联网把世界连接起来,却让我们越来越相似,成为“同者”,我们也越来越自恋,只关注自身,从别人身上看到的却是自己。如何打破?看,全神贯注的看;倾听,实实在在的倾听;思考,站在他人角度的换位思考。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捡子
    推荐

    他者的消失是出于效率的追寻而追求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他者的时间与效绩的增长逻辑南辕北辙,他者的时间是没有生产力的。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伴随着生产的统一化,它触及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对人的全面剥削。他者的消失凸显自我,使得每个人与社会只有联系没有关系,只用同性点赞,不敢公开讨论思考。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袁桂麟。
    推荐

    #202207# 韩炳哲老师总能够通过很小的切口来观察这个社会的问题。 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消失的不是他者,而是一个个作为独立个体的自己,每个人都沦为了他者。 书中很多观点都很有意思,时不时蹦出的金句与引经据典的经典相得益彰,可以看看。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渐行渐远渐平庸
    推荐

    电子技术的革新,使得数字化媒介大行其道。信息的传递速度与存储量,远远高于人的主动接收理解能力。而大数据的分类筛选甄别,定义了一条完美的被动接收信息的捷径。而人对信息的接收,从以往的发声,听见,倾听,理解,甄别,接收,缩减为发声,听见,甄别,接收。 这种快捷的信息接收方式,使的人的角色,从信息的主体,转变成信息量的载体。貌似精简了过程,提高了效率。但也打开了同质化的魔盒,让群体世界里,最重要的他者,消失了。 现在每条发在微博,朋友圈,自恋式的信息,以及信息下面的点赞,都无不惊悚的在说,一大波同质化的僵尸,在向你走开。他们不是通过思考结合起来的群体,是靠信息分类,被贴上同样或近似标签的另外一个转化为一部分你的他者。 而信息的作用,则单纯的转变成了镜子,让人从中只能找到自己,让人深陷自恋式的信息接收方式中不能自拔。 我们都习惯参差万象,但都不想成为参差万象中的一部分。做事时候走捷径,选读书时候看排行榜,生活上寻找同质化的人去效仿,于是,人到中年,总会觉得自己活成了曾经极度厌恶的那个人。 这不是单个个体问题,而是如新冠病毒一样,流行当下,且没有解药。 有人经常会说,坚持自己。如果他者已经消失,“自己”还如何存在?这种坚持自我,只能被看成自嘲。最终也是逃不掉同质化的结局。 我想不出办法,只有尽量拖延,让自我重量超负荷,让听见变成倾听。远离同质化的人,尽量转换角色,用截然不同者的思维方式和眼神维度看事和人和我。让自我,通过不时反省,来刺痛神经,不停下寻找他者的步伐。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豆椰夫斯基
    推荐

    不过仍然对这类字里行间透出作者欲求的”哲学”思考持保留态度,是一碗…感觉怪怪的哲学鸡汤…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虚晃一枪
    推荐

    今天这个时代,看似是一个人人可以发言的时代,实际上是无数个过度自我关涉的自我在融为一个肥胖臃肿而没有思考的“怪物”。同者抱团,驱逐他者,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排斥他者的结局是自我会在这种反复的被裹挟中逐渐窒息。这本书是对社会的有力批判,实际上也为个人提供了一些当代生活指南。 1.警惕“狂看。我们现在看似可以接触很多信息,但其实很多信息是重复乏味没有营养的,毫无节制的“狂看”就像毫无节制地进食垃圾食品,看似吃饱了但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隐形饥饿,”狂看“造成繁忙的假象,实际上是一无所获,选取有价值的信息摄入。 2.警惕杠精厌恶。现在是一个人人反杠精的时代,可杠精言论是否真的一无可取,还是我们只想听见相同的声音?被推翻固然是痛苦的,然而不破不立,警惕用“杠精”来驱逐不同的声音,若世上无批评,则赞美无意义。同一者正因为有他者作为界限,才具有相对意义。如果抹杀所有他者,同者无限膨胀,蔓延,最终吞噬周遭事物,同者本身只会更加面目模糊。正因为有不同的观点,我的观点才有存在的价值。 3.警惕被操纵的思想。物欲来自于商家,崇拜来自于偶像,情感来自于影视,思考来自于微博,我们又该如何解救自我呢?和这个世界过度的联系最终结果是和自己的失联。不要被消费社会所欺骗。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是这个社会希望你需要的,分清二者的界限。哪怕在买包的时候,也可以把这个问题拿出来问问自己。 4.警惕通过比较而来的独特。当人人追求独特时,还有真正的独特吗?人们对自我是盲目的,更多是通过比较来找寻自我。这种比较通过辨认他者来寻找不同,试图让自己变得不同或者一致,这种文化暴力让我们消除了可能性,个人无非是在一种更高层级的同者之下表现的异化,实则毫无创意。不要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坐标,不要通过避免趋同来确认自己的独特性。 5.警惕自恋。内心空虚感强烈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被吞噬,结果很可能是,用标签来让自己找到坐标、过度自我关涉、不会聆听,只会倾诉、感知不到他者的存在等等,引爆自我,博取眼球。记住当一朵花内心充满存在感的时候,是不需要被注视的。 6.警惕新自由主义下的剥削。一种被包装过的剥削加剧人的异化,自我实现,实现至死,而实际上越奉献,留给个人的越少。今天的自由实际上是在让个体完全出卖自我,并且消弭了反抗的可能性,人人奋斗唯恐落后于这个时代,可时代的裹挟让人人都站不住。反对剥削,反对内卷。 7.警惕全方位的数字化。我们需要一种“对抗体”,今天门槛的消解让我们进入每个地方都畅通无阻,打破门槛固然打破了禁锢,但也打破了尊重。实体的对抗感觉对我们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手写的日记和兜里的钞票,这些东西让我们感知到“存在”的意义。找不到着力点的人会陷入一种很深的虚无感,当所有的钱最终化为数字,那数字的增减还会让我们的情绪波动吗?那数字还由我们个人操控吗? 8.警惕“做自己” 的陷阱。“做自己”很可能是一层来自外界的压力,这种自我美化的过程很可能让人在高压之下崩掉那根一直以来紧紧拉住的弦。本体负担的无限加重,好的情况可能是让我们最终完成自我演变,成为这个理想自我,坏的情况就是无法承载这个重量,最终只得打破这个形象或者是自我。不要一直自我印证,自我怀疑,疲倦不堪的时候尝试打开自我,向外探寻,寻求他者,让陌生感的浸入来帮助自我逃离抑郁。 9.保留视觉,即一种目光,一种注视和被注视的权利。保留听觉,即听见不同的声音的能力。 当然这本书留下了很多我没有答案的问题,但是我想作者已经传达给了我一种非常好的思考方式——关注他者。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Carolyn
    推荐

    虽然是哲学书,但并不是干燥的抽象论述,韩讨论了不少现代社会的具体表征(“点赞”,大数据,facebook们)。他有着外科医生一般的冷酷和精准,很多见解让我暗暗心惊,以为他在我生活的哪个角落装了监视器。 全书主要呼吁的是:不要任由自我在同质化中迷失,不要让他者消失。 摘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段落。 谈到这个社会的疾病(同质化): 同质化的扩散形成病理变化,对社会体造成侵害。使其害病的不是退隐和禁令,而是过度交际与过度消费,不是压迫和否定,而是迁就与赞同。...... 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它并未遭遇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们就这样呆视着,直至失去意识。 谈到大数据: , 大数据,所包含的知识也十分有限。借助大数据所查明的是相关性。相关性表明:如果A发生,那么通常B也会发生。为何会如此,人们并不知晓。...... 人们没有理解任何事情。然而知识却是基于理解的。大数据使思考变得多余。我们不假思索地任自己沉湎于“事情就是这样”。 谈到陌生的必要: 真正的共鸣以他者的切近为前提。如今,他者的切近让位于同者的无差别性。......消除了远并不等于产生了近,相反,这恰恰摧毁了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的无差别性。 谈到恐惧、死亡与门槛,他谈到了海德格尔的理论(韩绝对是海德格尔的迷弟): 恐惧与死亡有着紧密的关涉。死亡并不意味着存在的彻底终结,而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极为独特的做自己的可能性。死去意味着:“’我是‘,或者说我将是最本己的我。”面对死亡时,一种达到本真的自我存在的决心觉醒了,这是一种缄默的、渴盼自己能生出恐惧的决心。死亡是(属于)我的死亡。......面对门槛,人们会心生恐惧。这是一种典型的“门槛心态”。门槛是通往未知的渡桥。跨过门槛,便是一种全然不同的存在状态。因此,死亡一直被刻写在门槛上。在所有的过渡礼仪中,人们都死于门槛此端,而为了在彼端重生。在这里,死亡被理解为渡桥。跨越门槛的人,就要经历转变。作为转变之场所,门槛是令人痛苦的。这其中蕴含着痛苦的否定性:“如果你感受到身处门槛的痛苦,那么你便不是游客;渡桥便有可能存在。” 再进一步类比自我与死亡的关系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个人感觉这个类比非常精彩: 死亡绝对就是“不可能性”。它以这样一种事件形式来临,面对这一事件,主体放弃自身的任何英雄气概、能力、可能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领会到濒临死亡之痛苦中——还在现象层面——主体会有由‘主动’掉头转向‘被动’之举动。”这种面对死亡时的“不能之能”类似于与他者的关系,列维纳斯称这种关系为“爱欲”。列维纳斯认为,爱欲“和死亡如出一辙”。它是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一种“不可能被阐释成‘能’”的关系。恰恰是“不能之能”的被动性开启了通往他者的大门。 讲到新自由主义政制下自我对自我的剥削和戕害,他的论述也极其毒辣精准: 剥削不再以异化和自我现象剥夺的面貌出现,而是披上了自由、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的外衣。这里并没有强迫我劳动、使我发生异化的剥削者。相反,我心甘情愿地剥削着我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在自我实现。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奸险逻辑。所以,过劳症的初期表现恰恰是亢奋。干劲十足地投身于劳动之中,直至精疲力竭为止。自我实现,实现至死。自我完善,完善而亡。新自由主义的统治藏身于幻想中的自由背后。它与自由携手并立于我们面前之际,正是它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感觉上的自由消弭了任何反抗、革命的可能性,这才是它的致命之处。有什么可反抗的呢?已经没有人再压迫你了啊!...“做自己”并不能简单地等于自由自在。“自己”也是压力和负担。做自己是把自己加载于自己身上。关于“做自己”的负担属性,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这样写道:“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描述中,它是这样被阐释的:这个‘我’已经绑在它自己身上,‘我’的自由并非如宽恕般轻飘飘,相反,它一直是很沉重的,这个‘我’势必是一个‘自身’。”反身代词的意思是,这个“我”被用链子拴在一个负重的、沉重的、面貌极其相似的人身上,这个“我”被加载了一个重量,一个超重了的重量,只要“我”存在,就无法摆脱这个重量。这种存在的状态表现为“疲劳”。 那么,如何不让他者消失,韩开的方子是——倾听: 倾听并非被动的行为。它的突出之处在于一种独特的主动性。“我”首先必须对他者表示欢迎,也就是说,肯定他者的“他性”。然后“我”将听觉赠予他。倾听是一个馈赠、一种给予、一份礼物。在倾听的帮助下,他者才能去倾诉。它并非被动迪追随他者之言谈。从某种意义上说,倾听先行于倾诉。在他者开口之前,“我”便已经在倾听,或者说,“我”做倾听之态,以使他者开口。是“倾听”邀请他者去“倾诉”,解放他,让他显露出“他性”。倾听者是一个共振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者畅所欲言。因此,倾听有治愈之功效。 而这个方子必须在“自我”停摆时服用: 倾听者清空自己。他成为无关紧要者。这种‘空’就是他的热情好客:“他仿佛海纳百川,为了去庇护所有。”......“自我”是没有能力去倾听的。作为他者共振空间的“倾听之所”只有在“自我”停摆时才能开启。对“自我”的迷恋被对他者的癫狂与渴求取代。 摘抄到这里,突然想起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也表达了对“同质化”的担忧。要时时用这些话警醒自己,be the change 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至人无梦
    推荐

    自己,自恋,自拍,自我封闭……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恰恰是因为他者的消失。贴近、模仿他人,会失去自己;排斥他者,会陷入自恋而导致某种意义上的毁灭。…… 哲学家韩炳哲对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人们对“自我”的迷恋,寄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思考。他赋予”他者” 以系统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意义,论证了在新自由主义政治下,他者的存在可以帮助人们摆脱“点赞”文化的隐形危机,从自我、自恋中走出来,避免同质化所带来的僵硬和固步自封,进而因他者的存在而变得强大、积极、有活力、有更高远的追求。 作者觉悟到,同质化的恐怖,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社交媒体呈现的恰恰是最低级别的社交。因为全球化交际,只允许相同的他者或其他的同者存在。但切近和疏远是辩证对立的。消除了远并不等于产生了近,相反,这恰恰摧毁了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的无差别性。 他认为,数字化的全联网和全交际并未使人们更容易遇见他者,而更便于人们从陌生者和他者身边经过,无视他们的存在,寻找到同者、志同道合者,从而导致我们的经验视野日渐狭窄。其结果是,人们只愿意接纳自己愿意听的内容和主题,看似志同道合之人成群,实则是一种不自知的内卷! 他还对大数据表现出极大的关切和担忧,认为大数据使思考变得多余。如比希纳所言:“我们就是被不知名的力量操纵的牵线木偶,没有一丝一毫是我们自己!”这些事实,让人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他对恐怖主义的认知,帮助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认知的维度,听上去有点极端,但无不有道理: 宗教并非人们从事恐怖主义活动恶缘由,是社会的不安定伴随着希望与目标的缺失,它们一起构成了孕育恐怖主义力量的温床。 作者还似乎对种族主义问题找到了解决办法: 热情,好客,承诺,安定,平和。“我们终究会因我们的善念,我们对待外来者的耐心、公正和温柔而受到奖赏,这奖赏便是外来者慢慢摘下面纱,转而展现一种全新的、无以言表的美——这是他们对我们热情好客的答谢。” 谈到真实性的恐怖性,作者的思考让人折服: 真实性像新自由主义所有宣传一样,披着解放的外衣粉墨登场。真实意味着自由,它强迫人们只像自己,只通过自己来定义自己、书写自己、创造自己。真实性的律令对自己施以强制手段,迫使自己不断地拷问、窃听、窥探、包围自己。通过此种方式,加剧了自恋式的自我关涉。 而过分的自恋会使社会变得不稳定,自残行为,就是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作者对自拍现象的分析,一针见血! 他说,自拍瘾,无非就是孤独、自恋的自我在瞎忙。面对内心的空虚,人们徒劳地尝试着卖弄自己,博人眼球。唯有空虚在自我复制。自拍照是自身的空虚形态。自拍瘾加剧了空虚感。导致这一结果的不是虚荣心,而是自恋的自我关涉。 作者很是担心,万事皆求点赞恶当下,“对立”的彻底缺席,实非理想状态,因为若没有“对立”,人就会重重地摔在自己身上。这会导致自我侵蚀。 数字化时代,艺术在内卷,这是作者的另一个担忧。在作者看来,他者的“无声之音”在今日同者的喧嚣中死去。文坛危机的源头乃是他者的消失。然而,艺术需要的正是神秘,陌生化,恐惧,异质和他者啊! 韩炳哲还有个担忧:如今人们越来越丧失倾听的能力,而妨碍倾听的罪魁祸首便是日渐严重的自我聚焦,是社会的自恋化倾向。“没有他者的存在,交际就沦为一场加速的信息交换。它造就的不是关系,而仅仅是连接而已”…… 必须说,作者是带着某种使命感为这个时代的病症望闻问切的,只是他似乎也难以开一方良药。毕竟,这是社会的内质,一切都似乎在内卷,任何的尝试都是徒劳。不管怎样,他还算是给网络社交圈狂欢着的人们,泼了一瓢冷水,使其清醒过来审视自己,思考他者。人类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人类该如何感受自己,省察自己,最终成为自己,依然是个难题。!!!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无脑小妖怪
    推荐

    这是我今年看过第二好看的哲学书,虽然今年还没有过掉多少。刚翻开这本书,就被作者击中。作者的言论真的是一针见血,醍醐灌顶。让我立刻把睡前两小时远离微信提上to do list,同时卸载抖音知乎等总在消耗我精力,但总是让我觉得我学到了些许东西的社交平台。当然,保留了b站,因为不能陷入另一个极端,以及我已经承认在数字化时代,我不可能完全孤立,which 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韩教授开始时候就提出数字化信息化看似把众多网民信息联系在一起,实则加剧了人们对自我的迷恋。😨 具体表现是,很多人开始只关注自己,自恋,自拍,自我封闭,他们开始排斥他者,who 有助于帮助我们走出自己搭建的虚幻世界,真诚地与他者建立联系,从而变得强大,活泼,有活力。简单来说,就是现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容易制造一种假象就是,在自己的网络王国里,自己很牛,自己可以控制一切,自己享受别人的“点赞”,享受自己手机上的自拍。慢慢地,我们总以为我们强大了,但是实际上这种强大是比较虚幻的。因为自己缺了“他者” 缺了和别人共同存在创造出来的空间感和确认感。一旦自我摔下来,没有掉到他者和我们共同创造的空间里,一个人可能会不停地坠落。求出无期。所以,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真诚坦然地去与一切建立联系。同时多去关注和自己相反的人or事物,which 是我们的对立者,是最强的他者。 他们是我们在生活中创造意义的关键,我们通过和他者建立联系而成长,痛苦,开心,失去,得到。凡事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强大。这些经历,都在扩大我们的韧性,让我们变得包容,宁静,有爱,有力量。但是,目前的很多人,包括我自己, 人们愈发将其从他者身上剥离,将其引向自我。如今,我们为了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无所不用其极。为了博取关注,我们彼此都成了橱窗。拿我自己举例子,我很喜欢发朋友圈,并且享受每次几十几百的点赞。以前很多朋友羡慕我说我朋友圈自由的时候,我还洋洋得意。现在想来,大部分朋友圈,都没啥意义,又无聊,which无非就是孤独自恋的那个膨胀的自己在瞎忙活。就像作者书中提到自拍,他说自拍成瘾实际上是自身形态的空虚,which驱使自己徒劳地去卖弄自己,博人眼球。故,以后要少发没有意义的朋友圈。如果有什么想和自己喜欢的亲朋好友分享,可以直接发微信or打电话或者约吃饭爬山啥的。 以后要清醒地对待发朋友圈,绝不为了炫耀or徒劳的喂饱膨胀的自我去发(当然,工作除外) 书里其他一些言论,获益非浅,摘抄下来,方便自己下次翻阅。 1)使其害病的不是退隐和禁令,而是过度交际与过度消费,不是压迫和否定,而是迁就与赞同。如今的病态时代标志不是压制,而是抑郁(Depression)。具有毁灭性的压力并非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心。 2)人们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位的、讨他们喜欢的电影和连续剧。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如今社会的感知模式完全可以用这种“毫无节制的呆视”来概括。同质化的扩散不是癌症性质的,而是昏睡性质的。它并未遭遇免疫系统的抵抗。人们就这样呆视着,直至失去意识。 3)同质化的恐怖(Terror des Gleichen)席卷当今社会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Follower),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社交媒体呈现的恰恰是最低级别的社交。 4)数字化的东西使一切都变成可数的、可比较的。 5)全球化中蕴含着一种暴力,它使一切都变得可交换、可比较,也因此使一切都变得相同。这种完全的使同质化(Ver-Gleichen)最终导致意义的丧失。意义是不可比较的。 6)社会的不安定伴随着希望与目标的缺失,它们一起构成了孕育恐怖主义力量的温床。乍看上去,新自由主义体系完全是在培养与之相对抗的破坏性元素。而实际上,恐怖分子和民族主义者并非敌人,而是手足,因为他们同宗同源。 7)“敌人勾勒出我们自身问题的形象,因此我必须与之横眉冷对,以获得自身的尺度、界线和轮廓。 8)全球化甚至将普遍价值(universelle Werte)也拿来为自己所用。因而,自由本身也成为被榨取的对象。人们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供人剥削,还幻想着是在自我实现。使生产率与效率达到最大化的不是对自由的压制,而是对自由的充分利用。这是新自由主义最为奸险的基本逻辑。 9)面对内心的空虚,人们徒劳地尝试着卖弄自己,博人眼球。唯有空虚在自我复制。自拍照是自身的空虚形态。自拍瘾加剧了空虚感。导致这一结果的不是虚荣心,而是自恋的自我关涉 10)如今这世上当道的并非千人一面的整齐划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常人”,而是观点与选择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只允许与体系相符合的差异存在,它所呈现的是可消费的他性(die Andersheit),这种可消费性是人为的。它比整齐划一更有效地推进同质化的发展。这是因为人们被表面的多姿多彩迷了双眼,而对同质化的系统性暴力浑然不觉。异彩纷呈和琳琅满目伪装成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他性。 11)很多人饱受诸多恐惧的折磨,害怕拒绝,害怕失败,害怕被落下,害怕犯错误或者做错决定,害怕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在不停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恐惧也不断加剧。这是与纵向恐惧背道而驰的横向恐惧。前者是面向全然他者、面向茫然失所和面向“无”之时才生出的恐惧。 如今,我们生活在新自由主义体系中,它打破时间上稳定的结构,将人一生的时间碎片化,让连接我们、团结我们的东西冰消瓦解,目的皆是提高生产率。该体系的时间策略制造恐惧和不安。新自由主义把人类分隔成一个个孤立的经营者,经营的对象就是人们自己。这种单子化(Vereinzelung)伴随去团结化和完全竞争而来,亦使恐惧渐生。新自由主义的恶魔逻辑就是:恐惧提高生产率。 12)在新自由主义的政制下,剥削不再以异化和自我现实化剥夺的面貌出现,而是披上了自由、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外衣。这里并没有强迫我劳动、使我发生异化的剥削者。相反,我心甘情愿地剥削着我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在自我实现。这是新自由主义的奸险逻辑。 13)对立的消失遍及当今世界各个层面。“点赞”与obicere南辕北辙。如今,万事皆求点赞。“对立”的彻底缺席实非理想状态,因为,若没有“对立”,人就会重重地摔在自己身上。这会导致自我侵蚀。 14)在同类的交际中,我们通常有一个具体的收件人,一个“个人”作为对象。相反,数字化的交际则推动着一种膨胀的、非个人化的交际,一种即便没有“个人”作为对象、没有目光和声音也能成立的交际。 15)如今,我们越来越丧失倾听的能力。妨碍倾听的罪魁祸首便是日渐严重的自我聚焦,是社会的自恋化倾向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宋涤非
    推荐

    同样是用非母语进行片段式的哲学写作,母语为罗马尼亚的齐奥朗的文字“足令法文增辉”,但母语为韩语的韩炳哲的书却被我用来在闲暇时间记背德语单词。齐奥朗的译本一般很少有括号里的法语原文,但是韩炳哲的书就连ich和du这种词都要标注。严谨可能是一个原因,但阅读的体验就很不连贯。他俩的书我都看了三四本了,抛开学术讲,齐奥朗的文字远比韩炳哲有灵气,他就算重复前人的老调都能优美和犀利到让你从床上跳起来。虽说没看过原文,可能是译者的锅,但其实齐奥朗的罗马尼亚语先译成英文再转译成中文都仍然很生动,他的几本文集被三个译者译过,阅读体验也仍然很好。没啥“捧踩”的意思,因为最近突然发现韩炳哲竟然都火出哲学圈了,被屡屡称赞“文风犀利”,我却觉得有点太跳跃和武断。齐奥朗也武断,但谁让他像诗人,我就可以原谅。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浪裡白條
    推荐

    缺乏稳定的自我 = 需要稳定的治愈力的关系来撑起和修复自我 视自身为沉重的负担=需要转移注意力的事物或人来达到忽略自身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歪歪
    推荐

    读《他者的消失》 书籍来源于小红书一位硕士博主 被这段话吸引 “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 全书半小时就翻完了 引用太多,不知所云 主题仅一个,抓着一个“同质化”的话题翻来覆去说 仅指出现象,并不做任何分析或者任何指导 不可否认作者的文字功底 但看全书的逻辑和输出的思想,并不清晰和深刻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杜若
    推荐

    1.同质化带着自身“充盈着空虚的膨胀体”迅速使得他者的光环消失。人类正往同质化地狱统一行进。“我们就是被不知名的力量操纵的牵线木偶,没有一丝一毫是我们自己!”(毕希纳)。 2.韩炳哲指出,全球化实际是一种暴力的同质化行为,恐怖主义则是针对同质化的反抗。全球化暴力亦是一种“病毒性的暴力”。 3.过度自恋式的自我关涉使得“同者与他者的界限逐渐模糊”,真实性类似于“边缘人通常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在自残的时候他们才终于有所感觉。”,这也是恐怖主义的行为动机(自杀式袭击)。 4.“新自由主义的恶魔逻辑就是:恐惧提高生产率。”,内卷就是恐怖的最典型代表。 5.透明化社会让人成为裸体模特,人甘愿受数字化网络奴役。 6.新自由主义时代,人甘愿剥削自己,还天真地以为是自我实现。当今社会的异化是自我异化。 7. 数字化全景监狱里的犯人并未觉得被凝视,他们感到很自由,且自愿地去暴露自己。 8. “过度的自恋使我们面对他者时变得耳聋眼盲。在同者的数字化轰鸣之中,我们再也听不到他者的声音。我们对声音和目光产生了抵抗力。” 9.韩炳哲特别批评,“在这个“点赞”社会里,一切都变得讨喜,艺术也是如此”。但阿多诺指出,不把世界当成陌生之物感知的人,根本没有感知世界。因此需要寻求艺术陌生化,对当今社会而言,“倘若不包含“陌生者”,“同者”便大行其道。”,这是一个精神危机的时代。 10. “当所有的二重性都被抹除,人就会溺毙在自我之中。失去了二重性,人就会与自我熔在一起。这种自恋式的核熔毁是致命的。” 11.倾听他者,其实就是重塑自我。当下正是我们需要再度发现他者的时候。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夏知非
    推荐

    本书有启发意义。一、直指现状: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Follower),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二、揭示了【1】当代文学的危机可看作一场精神危机,“十到二十年来,文学领域几乎一片荒芜,寸草未生。出版物如潮水般涌现,精神世界却一片死寂。”全新的交际手段导致巨大的噪声,他者的“无声之音”在今日同者的喧嚣中死去,文坛危机的源头乃是他者的消失。 【2】喧闹的倦怠社会听力全无。相比之下,未来的社会或可称为倾听者与聆听者的社会。如今人们需要的是一场时间革命,开启一种完全不同的时间。当下正是需要再度发现他者时间的时候。如今的时间危机并非自我时间的加速度,而是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他者的时间与效绩的增长逻辑南辕北辙,这种增长逻辑迫使人们不断加速。新自由主义的时间政策消除了他者的时间,对它来说他者的时间是没有生产力的。自我时间的统一化伴随着生产的统一化,它触及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导致对人的全面剥削。(伴随着生产效率的压迫考核,自我时间的碎片化,严重使我们的意识被分割,意志力越来越薄弱,注意力也愈发难以集中。)

  • Python游戏设计案例实战
    HEPENVENXI
    推荐

    同质化的泛滥削减了唯一可不替代性。暂且不谈显而易见的生产力领域,让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具体的社会属性的“人”上。人是千篇一律的存在。每当他们对接相同的输出就会导致实质交流的隐退,言语堆砌会不自觉地把精神养料榨干长期以往使得思想害病营养不良。他们渴望的交流是新颖鲜活的思想触碰绝非固有的陈词滥调,反复咀嚼的索然无味一定会错失与味觉相遇的良机。在“点赞”的共振空间中,他们试图通过别人的世界探索找到自我的可能性,所以遇见的往往是自己或与自己相似的人,全然没有“他者”存在。现实中会存在很多不同属性的“共震空间”,这个神奇的系统会自动调和或驱逐每股异己力量,那么他们就在无数自我中沉醉了。同质化的时代似乎让“共情”变得轻而易举,“我理解你”、“我明白你的感受”类似的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却不料仅仅是吹出了自以为是以己度人的泡沫揣测。我的意思是: 做个新型的倾听者吧(放下对挖掘共同点去进行情感迁移的附和型“共情”的过度关注,为了“他者”毫无保留酣畅淋漓的展现,需要把“自我”撤回,因为倾听者的世界是属于“他者”的。)去结交一些和自己生活圈相离的朋友,试图通过建立“他者”的存在对“深陷自我”的灵魂进行启发。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