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Lillian、
    推荐

    很像论文,有理有据,从共情角度解释了恶,学术性比较强,更适合研究者研读。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Jade Liu
    推荐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所形容的“恶”(如杀人、对人实施或热或冷的暴力)?书中的观点是共情回路的暂时或永久关闭。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共情回路的永久性关闭?生物学因素(既有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的共情回路受损)和后天因素(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社会,或二者兼有)都有可能造成这一点,而二者皆无法起决定性作用。共情回路不足或缺失的人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现在看来这是种病。从这个角度开始了解这个问题后,发现面对这样的人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就好。由此还想到,找结婚对象时我们可一定要擦亮双眼,不光要了解这个人本身,还要观察TA家里有没有什么明显的遗传病或性格缺陷,毕竟一旦中招,未来的生活可就是一场灾难。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SF
    推荐

    评分4分 总分5分 有意思的一本书读完后初步了解什么叫共情,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什么是反社会人格表现,还有其他类似知识。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橙子不心烦
    推荐

    人类本身有他心问题,我们无法切身感受其他人的情感,要是没有共情,人类就无法合作,信任无从建立,社会就无法有效运作。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主要有三点: 一、直系亲属的教育将给予孩子人生的第一桶金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在于人生道理的学习,还会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识别自我,进而影响孩子脑部一些结构的发育,然后影响人一生的思维方式。“生命最初的人际关系决定着一生的人际关系”。 零共情精神病患者通常因为他们的童年不幸福,童年时期孩子依然在进行脑部发育,如果这个时期父母过于苛责、打骂、没有为他们建立依赖和独立之间的平衡,孩子就有可能脑部发育不健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交流和共情的能力。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培养至关重要。“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二、对共情能力和系统化能力的判断 通过这本书我也对自己有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发现自己属于共情度较高的类型,可以很敏锐的感觉到别人情绪的变化,但有人受难时就好像自己也在受难。但在系统化机制方面是三级,对大部分现象熟视无睹,只能发现一些规律。 当然没有什么绝对好的,绝对优势,高共情容易融入社会,但也会让高共情者敏感易伤;低共情不容易处理人际关系,但他们的系统化能力应该会很高,说不定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但不要超过那个度,极高共情和极低共情都会造成当事人的痛苦,也容易成为社会异类。 三、宽容不合群者,理解零度正面人格 赞成作者的说法:零度共情也是需要存在的,比如零共情正面可能为社会做贡献,人类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果单纯不融入社会的零共情正面人格,当然要宽容。但零共情负面还是挺让人害怕的,毕竟一个不把其他人当生命对待的人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这都是未知的。还是觉得应该从父母教育开始改变,又想起那个相当不成熟的构想:做父母也要资格考试。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威威
    推荐

    是本写的还不错的学术科普书,很多人不接受他是因为这本书为很多残忍变态者提供开脱的借口,但总的来说,科恩洞察到共情跟残酷行为的必然联系,但将这种关系有失偏颇的夸大了 最亮点的在于作者倡导将达成共情作为消解歧视,冲突,战争。所有的恶都源于共情的缺乏,的确如此,但这不是全部,共情也可能造就恶果,人可以对自己群体视若珍宝而对其他群体的人命视为草芥。在此,科恩似乎倡导的是对所有人的共情,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再说了,我们对“所有人”这个概念的界定本身就模糊不清,在主人眼里,小狗甚至也在其中。所有人的界限本身就是模糊的,他包括动物吗,包括植物吗,包括植物人吗,这一切的生灵都应该被囊括其中吗,达成共情吗。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阿白
    推荐

    我这本书的本意是想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可是书上大多是分析共情能力高低的形成原因以及表现的形式。不过还是学会了挺多,对自己的共情有了一个判断方法和出现的问题。在愤怒的时候能够冷静想一想,我现在情绪不稳定,我不能凭感情用事,我要等一下,该怎么处理才是合适的。能够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   目前我处在共情能力七个层次里面的第五层,能够基本的和人相处的能力,能够开放的积极的去交流沟通,但是还无法照顾到全部人的感受,讲话时没能考虑到是否有人会太敏感而有不好感受。更没能达到,从很细微的表情动作来判断别人心里的感受。还可以继续学习。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勤王
    推荐

    很專業!惡意的分型很細致! 而患者或邊緣性人格也不會自我能對號入座,當然也看到國外對精神心理的研究,已從病理分型或核磁檢測的腦組織解剖水平,這是很好的參考書。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Ryan
    推荐

    很有意思的见解,独到的思考角度。从人的各个角度科学的去解释“恶”的概念与“共情”的关联。从来没想过“善恶”的深层次概念,以至于自己回想起来仍然是懵懵懂懂,更多的是立场的选择和二元思维。 善恶二元论无论是在西方的“人性本恶”或者东方的“人性本善”中都是根深蒂固的。作者以一个新兴的论点来对“恶”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共情的腐蚀,这无异对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有剧烈的冲击,我们往往被教育的是“善恶不两立”,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自己是站在“善”的阵营里。我现在想的是……在拒绝去接纳“恶”一方的种种之时,是否也是缺乏共情的体现?而一直以来的教育和价值观,是否也是在扩大这种腐蚀呢?! 科学的,细致的,但正是因为如此,理智的冰冷给予我的仍然是一种距离感。觉得这种诠释缺失了什么,在哪里有什么问题被忽视。也许,只是强烈冲击所带来的余震,又或许是无法相信此前的“真理”被打破的事实。 书中所述,真理是人根据经验不断实践和总结出的理论。哲学上来讲,若是真理,则必有被推翻的一天。 所以我想,作者的概述应该是中肯且有意义的。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贞贞|高敏感疗愈
    推荐

    书如其名。 恶,不止是停留在宗教用以解释残忍行为的工具,作者站在科学的角度,深挖恶之背后的影响因素,加以论证,最后,再提出作者自己的反思。全书像是一篇超长的科学论文。 第一章作者就抛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些无视他人的痛苦,残忍的行为,甚至把人当成物品看待的行为,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共情丧失。神经科学至今已经发现至少10个脑区相互作用,形成了共情机制。紧接着作者列举了几类典型的人格障碍的案例论证他的观点。这些人格类别包括但不限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态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虽然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上的干预/治疗手段不同,但通过检测相关脑区的活动的实验,作者论证了”共情丧失可以解释人类暴力行径“这一论点。 当然,除了这三类零度共情负面的人格类型,还有诸如马斯伯格综合征和典型自闭症患者,虽然也是零度共情,但却大多无负面动机。与缺乏共情相对应的是极高的系统化能力。 第六章开始,作者总结了前五章的科学论证,归纳了影响共情回路的遗传/生物学因素(比如基因,神经系统状态,激素水平和身体状态)、心理因素(腐蚀性情绪,内群体/外群体,从中服众)、宗教信仰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文化的约束、早期经验等)。同时提出了主张:零度共情的人犯罪后,是否只选择惩罚?还是也可给予同情、关怀和改造?等等。这些深刻的思考甚至涉及了法律,伦理道德和科学哲学。让这篇科学色彩浓厚的作品,呈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温度。 我很喜欢这句话:如果父母能为孩子的内心注满积极的情绪,就是给了他一件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的礼物。这罐内心的金子是孩子能够携带终生的东西,即使他日后变成身无分文的逃难者或者被其他困境包围,这罐金子也不会消失。它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从挫折中恢复的本领,以及在其它关系中表达关爱,享受亲密的能力。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绿荷写夏
    推荐

    《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作者西蒙.巴伦-科恩,著名临床心理学家,剑桥神经病理学教授,三一学院研究员,也是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本书基本上是本学术著作,尽可能把每个论点的事实论据和理论支撑都做了足够的分析,提出的共情相关理论在我看来也比较合理。 作者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善恶二元论,无论是西方文化的“人之原罪”或东方文化的“人性本善论”,善恶二元论都是根深蒂固和黑白分明的,而作者以一个新颖的观点来对“恶”进行科学分析:恶是共情的腐蚀。与“恶”的概念不同,“共情”是具有解释效力和意义的。作者从共情的角度分析“恶”这种行为表现与心理活动,尽量解释人何以能对彼此造成极端伤害,同时又不仰仗那个“恶”的简单定义。“恶”或“共情腐蚀”的具体解读,是某人把其他人当做物品对待,忽略对方的主观体验、想法和感受。关于“人为什么会忽视其他同类的人性”这种“恶”,本书的论题宽泛,详细考察和探究了一些共情丧失的疾病,理解人类的残酷行为,将非科学的名词“恶”替换为科学术语“共情腐蚀,并同时一直深入到共情的脑部机制,并考察了塑造共情的社会学和生物学因素。 我们所有人都位于一条共情光谱(从高到低)的某一点上,被人称为恶人或残酷的人,处在这条光谱上的一个极端。共情的定义有许多,作者的定义是:我们放弃了单一的关注焦点(我们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知觉),而采取了双重的关注焦点(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别人的内心),更科学的表述是: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共情包括两个阶段:识别和反应,即不仅要求能识别另一个人的感受和想法,还要求你用恰当的情绪回应。 虽然有时过多的共情会给动机不良的对方以操控自己思想的机会,但共情的确意味着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作出恰当的反应,如何避免错误的理解和沟通,所以当预设是对方同样有共情能力即所谓的“表达善意”并“立场公正”时,通常沟通和合作都会有较好的结果。 共情在人群中是变化分布的,按不同的量表评测结果可以看出,主修人文的学生比主修理科的学生得分略高,女性得分比男性略高。 目前在神经界的公论认为,至少有10个相互关联的脑区参与了共情: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眶额皮层(OFC)、岛盖部(FO)、额下回(IFG)、尾侧前扣带皮层和前脑岛、颞顶联合区(TPJ)、颞上沟(STS)、躯体感觉皮层(SMC)、顶下小叶和顶下沟以及杏仁核。这些脑区中的好几个都既参与了对经验的自动编码,又会在我们觉察他人做出某些行为或者有相似体验时自动活跃起来。这十个部分相互间有着复杂的多重连接。 在EQ量表上测试数值通常从0级到6级共七个等级。将近0级的人被作者称为“零度共情”,这种共情缺乏意味着无法和别人建立关系。零度共情是一种孤独的生存方式,有时会产生恶的行为,有时也不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作者提出的“零度共情的负面类型”共有三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态型(人格障碍)、自恋型。 边缘型的零度共情源于脑中共情回路的异常,神经递质和一种血清素受体的结合较常人少一些。病态型基本不会焦虑或内疚,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一种,并且无法学会畏惧惩罚,原因可能是前额叶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受损,共情回路参与攻击行为造成了这类人会对他人造成严重伤害,作者在这里还引用了达马西奥的躯体标记理论(我之前读过的《笛卡尔的错误》中提到的理论)。精神病学里把这三种类型都归在人格障碍名下,但却不仅是人格障碍,脑中的共情回路应该也有异常。暂时的共情回路异常或不活跃只会引起“状态”的短暂波动,而长期的异常会形成“特质”,特质的集合构成了人格类型。当共情活路永久缺乏活力,就有可能形成传统意义上的人格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压力会影响共情回路,包括损伤和收缩海马体(不可逆),以及使杏仁核过于活跃。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零度共情的正面类型”,即阿斯伯格综合征。在自闭症者身上,低层次的具身过程和高层次的自我反省过程都受损。自闭症和阿斯伯格综合征者在磁共振扫描仪下都能看出脑中的共情回路活跃不足,甚至他们脑中相关的基础活动程度都低于常人。所以他们会把其他的人看成物体,或自动贩卖机,或机器人,总之别人都应该有求必应,其实这也间接说明了为什么自闭症娃娃们总是被情绪困扰,也许他们从来都无法理解别人也会有感受这一事实。 与处于共情机制的底端相反,阿斯伯格综合征者的系统化能力却大于常人,他们处于系统化机制的顶端,他们善于发现规律、模式等原理,可社交世界却无规律可循,所以造成其社交困难。但他们对真理极为关注,乃至自觉成为了道德的维护者,因此在他们身上,共情的缺失并不意味着道德问题,且出于公平,他们也希望其他人这样生活。共情,就是在一场社会互动中迅速同时关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波动的情绪。他们不太会注意像情绪这样不符合定律的现象,是因其对严密性的需求。这些人的父母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显示了这种性格可能是遗传的结果。 继而,作者从几个角度总结了零度共情产生的原因: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腐蚀性情绪、(至少三个)基因与基因在蛋白中的表达、神经系统状态、激素水平和身体状态等;心理学因素有意图、威胁或逃避等;社会学因素指文化环境、群体意识、信仰、早期经验、从众或服从、意识形态等。某种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外显为“善良或邪恶”行为的核心----“共情回路”出现问题,并作出表现为“恶”的残酷行为。 恶的形成,包括并不限于以上因素。 作者行文流利,所涉实验与测量种类众多,样本宽泛,不仅把“恶”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作为解释“恶”之行为的工具,而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去探究“恶”的行为因素。书后还有许多量表和文献等资料便于自测与进一步研究。本书使我受益良多,让我懂得共情和逻辑各有自己的价值,如果将共情和逻辑更好的结合,会让人有更美好的人生。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
    推荐

    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很好的感受他人的感受和想法并做出合适的反应和行动。这是个很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它涉及的角度和多元因素让它区别与以往的精神病领域或者心理学领域的分类和治疗方向,目前还存在很多未知,但是从共情的方向来研究人类行为不失为一个很具研究价值的方式,因为它对所有人群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启发,期待作者的研究进展。这本书一开始就让我一惊的部分在于,它告诉我们人类似乎总有把其他人类看做物品的时候,不论暂时或者永久,这是我原先从未想过的问题。大部分人的共情能力是中等的,这也许就是进化而来的稳定模式,我们不可能只考虑自己,也不能只关心别人,但是拥有很好的共情能力不仅能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庭教育,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关爱度……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推荐

    人之所以能对同类实施恶的行为,根源上是没有把所施暴的对象当成“人”看待,而是把他人视为一个非人的“物品”。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种种原因造成的共情能力的缺失。 因为人类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从而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股股不可分割的纽带,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当个人这种能力减弱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共情的严重缺乏使人上陷入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主义。而严重的零度共情会使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被你彻底忽视。你不单是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甚至压根就不知道别人竟也有他们自己的角度。 它意味着你的行为完全不受约束,放任自己肆意追求心中渴望的任何目标,或自由地表达一切想法,毫不顾虑自己的行为或语言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书中将病态的零度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负面的零度共情,另一种是正面的零度共情。 1. 零度负面类型的第一种形式称为“边缘型”(borderline,简称B型)。完整的名称是“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在这里称为“零度负面B型”。 边缘型人格障碍其特征是自我毁灭的冲动、愤怒和情绪波动,还很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分思维方式,边缘型患者还很擅长摆布别人,他们会做出虚弱无助的样子,或者用性诱惑和扬言自杀的手段来获得别人的注意。 有这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难以对他人做完整的把握。他们只能看见别人好的方面或是坏的方面,却无法将别人看作两者的综合体。他们对人的观感会迅速变化,甚至短短几分钟内,爱人在他们的眼中就会由纯粹的完人变成纯粹的恶人。玛丽莲.梦露就是这种人格障碍,他们只能在一种不健康的交替状态中生活,要么愤恨地把别人推得远远的,要么以极端的感激之情把别人攥得紧紧的。 书中介绍 边缘型人格的成因是因为儿童时期遭遇父母的冷落或束缚太紧太过亲密,还有就是虐待。 婴儿生来处于自闭状态,需要建立最初的关系,借这个过程发展出“自我”的概念。在分离和个体化的阶段,正常的儿童会运用二分思维的心理防御机制,将好的经验和坏的经验区分开来。一个自然的发育过程还应该将这些二分经验再次统一,儿童要接受自我中包含了优点和缺陷,并且他们的父母也有优点和缺陷。儿童如果卡在了二分阶段、无法完成统一,就会进入一个“解离”(dissociative)状态,注定要发展出边缘型人格。 2.零度负面类型的第二种形式是精神病态(psychopath,简称P型),在这里称为“零度负面P型”。 零度负面P型的特征是 · 流于表面的魅力 · 不会感到焦虑或内疚 · 不可靠、不诚实 · 自我中心(egocentricity) · 无法长期维持亲密关系 · 无法从惩罚中获得教训 · 情绪贫乏 · 对自身行为造成的影响缺乏醒悟 · 无法预先计划 和B型不同的是,P型患者会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有时表现为一触即发的激烈反应,当事人只要遇到别人一点小小的阻碍就会暴力相向。有时它又表现为经过冷酷算计的残酷行为。有时,这种不经大脑的侵犯行为不是因为当事人感到自己受了威胁,而是出于别的原因:比如当事人想满足支配他人的需求,想得到自己向往的东西,又比如他对别人的情感完全麻木,甚至看到别人遭殃就觉得开心。 P型人格有一个比较轻微的变种,有人把它称作“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也就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以满口谎话。 造成这种P型人格的一个原因是儿童时期遭受父母冷落和拒绝,造成孩子的极端“不安全型依恋”。这包括父母管教方式的矛盾,父母的酗酒行为,孩子缺乏看管,孩子在身体、性或情绪上遭受虐待,或者家长对孩子的完全抛弃。 3.零度负面类型的第三种形式是极端自恋者(N型),在这里称为“零度负面N型”。 自恋者(N型)和我们之前遇到的精神病态者(P型)以及边缘障碍者(B型)明显不同。它的特征是:其他人在自恋者的眼中只有利用的价值。自恋者是把他们当作物品来使用的。 虽然他们的言语和行为都可能冒犯别人,但他们不太会做出残忍的举动。他们只是完全不懂谦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得多。 每当遇见某个有权势、能帮忙的人,他就会散发魅力,变得风趣幽默,同时收集信息,判断对方在将来会对自己有什么价值。可一旦对方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就会立即变冷淡,并直说:“他们对我没有价值”。 造成N型人格的可能原因有早期的情绪虐待,也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欣赏,对他们的外表和才能的过度赞扬、过分宠溺,以及缺乏现实反馈的一味高估。 除了上面三种负面零度共情之外,还存在一种正面零度共情: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这种零度共情虽然有共情障碍,却具备精确而严密的心灵。 共情都是双向的,共情的认知,共情的反应。而阿斯伯格综合征是单通道,共情的认知缺陷,共情的反应正常。因为当得知他人在遭受痛苦时,会因此难过,也会立即询问有什么他帮得上的地方,好让当事人不再痛苦。但如果别人不告诉他,就会察觉不到别人的情绪。 除了难以理解别人之外,零度正面类型者还很难理解自己的内心,这种困难称为“述情障碍”,翻译成白话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 凡是零度正面型的人都患有或轻或重的自闭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虽有共情障碍,但系统化能力却格外强大。(系统化是一个人分析变化的模式、从中发现事物原理的能力。)所以出现很多天才。 以上是病态的共情缺失现象,而我们普通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共情能力降低,从而出现伤害他人的情形。这些因素分为心理学因素(意图,威胁,文化约束,意识形态,早期经验,从众/服众,内、外群体,腐蚀性情绪等),生物学因素(基因,神经系统状态,激素水平,身体状态等)。 在这些共情降低状态下,人们会做出残忍的行为。 对普通人来说,有一个关爱,给予他表扬、宽慰和安全感,就能帮助他减轻焦虑,产生自信,并使他信任彼此间的关系是可靠的童年是有很重要的。         “如果父母能为孩子的内心注满积极的情绪,就是给了他一件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的礼物。这罐内心的金子是孩子能够携带终生的东西,即使他日后变成身无分文的逃难者或者被其他困境所包围,这罐金子也不会消失。它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从挫折中恢复的本领,以及在其它关系中表达关爱、享受亲密的能力。”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秋末梨花
    推荐

    整本书看下来,并没有太多“有用”的东西。后边的参考文献和附录表又占据了很大篇幅。 哲学和某些宗教或许都告诉人们:爱能拯救世界。 这本书无非是从科学的角度,从更理性的角度,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问题是:我们能做什么? 作者教会我们如何识别共情障碍者,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应对他们,如何与他们相处? 对于“恶”,不应该只是粗暴的惩戒,应该用爱去感化他们?谁又能做到? 哲学不能,宗教不能,科学,也不能。 没错,我们不能用一件事物的存在本身去解释它的存在。可是,解释的了就有力量去改变吗?我们都明白杠杆原理能够翘起地球,可我们有这样的杠杆吗? 路漫漫兮其修远。我们应该怀抱希望。我们也只能怀抱希望。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Li.R
    推荐

    从生理医学基因等方面来分析“恶”,感觉挺科学,但又觉得仿佛会变为神创论,如果“恶”是天生的话,做恶也是自然而然无可指摘的。不过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为什么好人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坏人就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概因为放下屠刀对他们而言是违抗了本性的,而非站在好人的角度觉得是可以轻易地理所当然地放下的,所以这个放下可能更胜于八十一难。

  •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洛伦佐
    推荐

    阅读时间:2周左右 类型:精神/犯罪心理/实证研究 推荐指数:★★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是有契机的,现在是2021年3月份,国内并没有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发生,但在上个月韩国“素媛案”罪犯赵斗顺服刑期满释放,而中国版“素媛案”百香果女孩案、郭玉驰案件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尽管没有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应,但是看到这些案件再度进入视野时,我的内心并不平静:社会中竟有人的犯罪手段如此丧心病狂,根本是丧失了为人的基本资格。 此前看过一本书《把他们关起来,然后呢》,书中论述的是国外的监狱环境和服刑人员的改造机制,但是笔者的笔下更多的流露出的是对服刑人员的“盲目的”同情,甚至像是有失偏颇的偏袒,我当然承认犯罪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没有“天生犯罪人”这种荒谬的说法,但是我也不会苟同犯罪的根源皆是社会环境这种推脱的借口,退一步说,朝着野蛮的方向考虑,作案时、冲动时,法律也许不是最有威慑力的,最有震慑力的应当是被羞辱者、被压迫者的拳头,潜伏者、复仇者的枪口,这总会让人后背一凉,可惜的是,即使是这些也没能束缚住连环犯罪作案者的躁动和狂热。 距离看那本书过去已经2两年,到现在我依然坚持当时想法:伤害他人的行为也许有合理化的解释,不过即使是这样,剥夺他人生命、践踏他人尊严的行为,也必须要付出代价。 《恶的科学》相比上述书籍要相对客观,书中提供了相关的文献参考和调查数据,不过读起来笔者的观点总是时而让我称赞其思路时而又觉得乏善可陈,笔者对人格的分类是书中最大的亮点,然而对各自的形成原因,我只能说实在是“不如不读”,我在读这本书之前希望通过它探知犯下严重罪行的罪犯,其作案动机、作案时毫无人性可言的“犯罪策划”是如何被催生出来的,然而笔者论述的大多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即——所有的心理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于成长环境,这句话实在是很好的概括了笔者论述的“异常人格”的形成原因,书读到一半时已然生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现在还是坚持读完。 总的来说,整本书关于人格方面的分类是非常棒的,只读这一部分然后看其他书籍来增进对形成原因的理解,我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本书只能说给深究犯罪心理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思路,整体上并未提出太多深入的构思和引导。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