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Aimée
    推荐

    “想掌控你的情绪吗?那么少吃垃圾食物,多掌握一些词汇。” (精妙的总结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了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木大 (🥝,🛌)
    推荐

    如果之前有读过侯世达的《我是个怪圈》,书中反复出现了一些概念:“符号”、“缠结”、“类比”、“回路”。本书前八章可以看做解释这些“概念”的生理现实和心理结构。 从不同书里,不同角度相互印证各自的观点,是一种很愉悦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的普及,可以看做是构建论和本质论长达千年的交锋中一个阶段性的胜利。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李少伟
    推荐

    可能很多中文读者像我一样很想知道的是关于情绪的本源以及机理的研究结论和论据,可是作者只是唠唠叨叨,研究是侧面进行没问题,可是整个理论就像空中花园一样,没有最最最结论。其中用了很大笔墨写概念认知和思维形成,但是观点是有问题,以婴儿为例,知道什么是敬畏这个概念和敬畏情绪本身是两回事,婴儿就不配有体验和感受吗?对情绪进行文本解构和侧面的建构,结论根本站不住脚。 实际有时候西方理论一套又一套拆套娃一样找结论,并不比中国的直观思维得出的结论更有用。这本书唯一的利处是让我知道了很多已经淘汰了的神经科学研究结论,比如阿城以前引用的爬虫脑理论。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芳芳
    推荐

    《情绪》这本书的作者巴瑞特教授基于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全新的情绪建构理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通过一些方法,有效地管理情绪,控制情绪。 书中两个两个好像内容:1.情绪建构论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为什么说情绪是我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2.在情绪管理方面,巴瑞特教授提出的“情绪建构论”,都带来哪些启发? 1.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该怎样认识和理解情绪?情绪建构论认为,情绪并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情绪的产生,有三个关键要素:大脑的预测能力、身体的内感受,以及储存在头脑中的不同情绪的概念。整个过程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从而调节自身的系统,产生内感受。当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原有的情绪概念相匹配时,便构建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 总的来说,情绪建构论的观点是:第一,每种情绪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典型的生理反应;第二,情绪表现不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情绪表现,和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第三,情绪的产生,不是被动的,不是被激发出来的,而是大脑通过预测,主动建构出来的。 2.头脑中关于不同情绪的概念越多,就能越容易识别自己的感受,从而找到合适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情绪粒度越高,对情绪的掌控感就越好,就越不容易陷在一种情绪里无法自拔。提高情绪粒度,在很大程度上,能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除了提高“情绪粒度”以外,书中提到,想让情绪更加稳定和健康,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做法,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这也很容易做到,无非是注意饮食卫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 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情绪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早上起床,站在清晨的阳光下,身体很放松,同时又充满了力量,这时情绪也一定是轻松和愉悦的。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薄荷
    推荐

    这本书过于抽象了,研究性远大于其实用性,不过中心思想还是比较认同的。 情绪是很主观的,是自己的大脑构建出来的,我觉得可以理解成是由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决定的对事物的自发的内在的评价,大脑自动就反应了,来不及思考。 情绪很难通过理性控制,但可以尽量调节,个人认为吃好喝好睡好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转移注意力也很有用。 越能精确描述情绪,就越有助于调节改善它。 坏情绪真的伤身。 人类悲喜不相通,情绪也不相通,除非双方的情绪概念相同,方能get对方的情绪。所以,别人哪怕很亲密的人不懂你的情绪都是正常的。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独孤行云
    推荐

    本书打破传统的情绪观(认为情绪并不是天生的,不具有普遍性),提出了全新的情绪构建理论,这个理论将彻底改变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知。情绪是由个体创造的,是各种因素(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灵活的大脑以及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协调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具体可行的方法,管理情绪、控制情绪、提高情商,学会接纳自己,体谅他人,从而打造融洽的人际关系,拥有和谐幸福的生活。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天然呆的了然
    推荐

    失控的情绪是生活和事情的大敌,极端的情绪可以让你的朋友远离你,让你的家人疏远你,让你的事业蒙上一层阴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素质。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俞小娟
    推荐

    本书是一个完全颠覆传统情绪观念的一本书,通过大量是实验数据,阐述情绪概念是社会现实,也是学习得来的,人和动物本身是没有情绪的,而是通过学习,观察,然后才形成了情绪概念。 我们大脑也是通过学习,储存,然后通过输入输出才有形成情绪概念和情绪词汇。 情绪粒度的高低其实是取决于学习的情绪词汇的多少而定,你能否准备描述出相对应的情绪,是你学习储存的多少来定的。 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情绪描述的很通透,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天生就情绪好坏,而是通过学习来自我判断的。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Irene
    推荐

    你的基因创造了你的大脑,你习得的内容创造了概念,最终导致了你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现实,情绪是被我们通过概念构建出来的,此时,我想到一句名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人生苦短,开心最重要,通过练习增加情绪颗粒度,让自己成为自身情绪的主人。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花好月圆
    推荐

    情绪是内在的,复杂的。这本书理论,概念的东西较多..没什么看头。 现在关于情绪的书有很多了,有很多教你学会如何不焦虑,如何让情绪稳定.. 但我想说为了自己改变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情绪。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虹叶花香
    推荐

    这本书并不通俗易懂,因为它挑战了很多传统观念。首先说说情绪的定义,我会说情绪就是喜、怒、哀、惊、恐、爱、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等,它是我们大脑思维的一个晴雨表,就像大脑的天气预报一样,晴天,雨天,下雪,高温,低温,起风。可作者的定义就一系列的专业术语,情绪是大脑通过拥有的情绪概念所构建出的体验,是身体的内感受网络经过预测回路,由情绪粒度释放出来的身体一系列反应。这是我读了两遍后总结出来的定义,不是原话。我是第二次读到第十二章,动物也有情绪吗,才晃然大悟,没有情绪概念就没有情绪,作者是怀疑动物并没有情绪。我并不同意作者的这个结论,因为不能因为动物不会说话,就否定它们没有情绪概念。养过宠物的人,肯定不会同意这章的论点。 书中用了很多笔墨强调并没有情绪指纹存在,情绪也不是进化而来的。这是个改革性的观点。情绪的构建并非来自特定的大脑区域,而是大脑网络的协同,也就是这样的思维,把身体参与,加入情绪中,如血压飙升,心跳加快。 当我们意识到情绪的三个要素,情感现实主义,概念的形成,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情绪也就不会像想象中那么难以控制。比如我看到孩子们不好好吃饭,就开始烦躁。其实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概念来减轻压力,不好好吃饭,身体就好不了,变为她不饿,不吃饭是正常的。还可以改变社会现实对自己的影响,并非我按照主流的饮食指南就是最科学的育儿方式,不吃一顿饭,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坚持训练自己,下次看到孩子胃口不佳,就不会烦躁不安了! 情绪既然是创造出来了,就可以改变它。但改变并不容易,以为它是大脑的产物,而我们的大脑是进化而来的,我们的基因会出现自动导航模式,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学步时,就开始叛逆,有时候在青春期,有时候再离家之后,有时候在老年时代。我们拥有的天生学习能力,就可以用来改变自己的情绪。 书中不管是定义还是追源,都不容易理解。但并不影响我们用它,第九章教大家如何控制情绪,就很容易理解,运动,瑜伽,冥想,改变认知,丰富情绪词汇等等。如果不是那么纠结为什么,直接跳到第九章就可以了! 不过我还是觉得读通篇,会学习到很多东西,挑战权威,如何思维严谨,错八次试验的突破重大意义,很长时间没有这么耳目一新的书了,值得读读!我读了两遍!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无为
    推荐

    这本书,我实在读不下去了。感觉作者写得那叫一个任性。 当然刚拿起这本书,我是有个预判的。我以为这本书会讨论人的情绪与生活的关系,为什么会产生情绪,如何管控情绪等等。有点类似本书的后半部分。 但作者这个情绪观点是与传统观点不一样,传统认为情绪是天生的;作者认为是后天习得的。我认为呢 有一定的道理。但作者又说都是从过往的实例里找出最接近的,那么我的问题是,如果过往未曾经历呢? 情绪没有指纹,那么现在的AI搞了半天的情绪识别岂不成了无本之木了?! 作者的很多叙述感觉凌乱,因为所以之间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举的例子也是个案或者强说愁;感冒跟恋爱的感觉分不清;等等大部分看完之后我都忘了我都吐槽了什么了! 总之呢 作者的论点我同意,但论据和论证方法实在是差强人意。直观地说,我也觉得情绪是后天习得的。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什么恐惧害怕的意识的。喜怒哀乐等六种基本情绪是人给出的概念。每一种概念的实例之间应该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者共性。然而作者却不这么认为。 不推荐!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丁一
    推荐

    你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部分构成的。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 1、情绪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情绪,人们由来已久的认知是:情绪是天生的,是与生俱来的。情绪是我们内心独有的、可辨识的现象。当世界上发生某件事时,不管是枪击事件,还是挑逗性的一瞥,我们的情绪都会迅速自动出现,就好像有人按了开关一样。我们的情绪可以通过我们的面部表情一一展现,如微笑、皱眉、怒视,或通过其他特定的、易辨识的表情显现出来;情绪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声音显现出来,如大笑、喊叫或者哭泣。我们身体的姿势同样会泄露我们的情绪,如每一个手势和无精打采的站姿。 2、传统情绪观 根据传统情绪观,在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这样的情绪回路,据说每一个回路都会导致一组独特变化,即一个情绪“指纹”。也许某个讨厌的同事会触发你的“愤怒神经元”,于是你就会血压升高、皱眉、大喊、愤怒异常。而一条令人惊恐的消息则有可能触发你的“恐惧神经元”,然后你会心跳加速,浑身僵硬,瑟瑟发抖。我们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愤怒、高兴、惊喜以及其他情绪反应,而且这些情绪状态很容易识别。由此看来,这样假设似乎非常合理:在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里,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基本模式。 根据传统情绪观,我们的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情绪在以前帮助我们生存,现在则成了我们生物特性的固定要素。情绪具有普遍性:在世界各地的每一种文化中,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体验到和你差不多的悲伤的情绪——即使是100万年前,在非洲大草原上,居无定所的原始人也会体验到和你现在差不多的悲伤。我之所以说“差不多”,是因为在感受悲伤的情绪时,没有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或者大脑活动会完全相同。而且,你的心率、呼吸和血流也不会每次都一样,你皱眉的深度也可能因为意外或者个人习惯而有深有浅。 3、情绪与理性 由此,情绪被认为是一种非理性反射,一般和我们的理性无关。大脑的这种原始功能让你想对你的老板说“你是一个傻瓜”,但是你理性的一面知道,这样做你就会被解雇,因此你会克制住自己的冲动。这种情感和理性的内在斗争一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内容,因为这种斗争,我们才是人类;没有理性,我们就只能是情绪化的野兽。 4、情绪没有“指纹” 尽管传统情绪观的知识谱系历史悠久,广为人知,尽管传统情绪观对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影响巨大,但大量科学实证表明,这种观点可能是错误的。为了验证每个情绪都拥有其对应的唯一的生理指纹,研究人员花了一个世纪也没有找到答案。在研究中,科学家把电极的一端贴在一个人的脸上,监测产生某个情绪体验时其面部肌肉的运动情况。他们发现,即使是同一个情绪,受试者的面部肌肉运动也大不相同,并且没有呈现出一致性。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确定了一件事——情绪没有“指纹”。当你愤怒时,你的血压可能会迅速飙升,也可能不会。当你感到恐惧时,你的大脑中负责恐惧的杏仁核可能会变得活跃,也可能不会。 诚然,数以百计的实验为传统情绪观的合理性提供了某些证据,但也有数以百计的实验对这个证据提出了质疑。在我看来,唯一合理的科学结论是,情绪和我们通常所想的不一样。 5、情绪到底是什么? 当科学家摆脱传统情绪观的束缚,只看研究数据,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情绪解释。总之,我们发现,你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些更基本的部分构成的。情绪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你创造出来的。情绪的出现是你身体各个部分协调作用的结果,包括你的各种生理特征、一个受环境影响的灵活的大脑、你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但从客观上来讲,其真实性与分子或神经元的真实性不同,情绪的真实性和金钱的真实性一样,即情绪是人类共识的产物。 6、“情绪建构论” 对于这种情绪观,我称之为“情绪建构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对马罗伊州长演讲中听众的反应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当马罗伊州长在演讲中哽咽时,这并没有激发我大脑内的悲伤回路,相反,我在那一刻感到了悲伤,那是因为我自小就受某种特定文化的熏陶——我很早就知道,当某些身体感觉和巨大损失产生共鸣时,“悲伤”就有可能发生。基于过去一些零散的体验经历,比如我对枪击事件的了解,发生类似事件时产生的悲伤情绪,再面对类似的悲剧时,我的大脑便能快速预测出我的身体应该有什么反应。这种预测导致了我心跳加速,面部潮红,胃紧紧地揪在一起。是这些预测让悲伤情绪的实例有了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我的大脑构建了我的情绪体验。我特定的身体活动和情感并不是悲伤的指纹。如果预测不同,我的身体反应也会不同,我可能不会面部潮红,反而会浑身发凉,我的胃也不会揪紧,但我的大脑最后依然会把情感引向悲伤。不仅如此,就算我出现了心跳加速、面部潮红、胃紧紧揪在一起、热泪盈眶等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我就是悲痛伤心,也有可能是愤怒或者恐惧。或者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境中,如一个婚礼庆典上,同样的反应可能代表的是快乐或者感激。 7、“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的视角看清自己和他人” 尽管有很多证据否定了传统情绪观,但它依然受众广泛,因为它和我们的直觉反应一致。同时,面对一些根本问题,传统情绪观也提供了令人安心的答案,如: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你来自哪里?当你变得情绪化时,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你的体验是否如实反映了你周围的环境? 情绪建构论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了这些问题。实际上,情绪建构论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性理论,有助于你从科学角度,以一种全新的、更加合理的视角看清自己和他人。情绪建构论可能和你的典型情绪体验不相符,实际上,它很可能会颠覆你一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如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和情绪。但是,这个理论从科学的角度为人们对情绪的预测和解释提供了证据,这其中也包括大量传统情绪观试图弄清楚的一些证据。 8、提出更好的问题 科学革命的出现通常并非源于某个突然的发现,而是通过提出更好的问题产生的。如果情绪不是被简单激发的反应,那么情绪又是如何炼成的?为什么情绪如此多变?为什么长久以来我们都坚信情绪有自己独特的“指纹”?这些问题本身就十分有趣,值得思考。但探索未知的快乐不仅仅源于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人类独有的探险精神也起到了部分作用。 9、“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科学家” 当我在研究生院学习的时候,第一次对长久以来存在的情绪理念产生了怀疑。当时,我正在做一个研究,研究自卑心理产生的根源,以及自卑是如何导致焦虑或者抑郁情绪的。此前,已经有无数实验证明,当人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往往会感到抑郁;而当人们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时,则会感到焦虑。我读博时做的第一个实验就是重复这个实验,再次验证这个众所周知的结论。当时,关于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已经有非常全面的观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根据症状列表询问众多受试者,询问他们是感到抑郁还是焦虑。 我在本科期间做过很多更加复杂的实验,因此觉得这个实验再寻常不过了。而实际情况却是,这个实验彻底失败了。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并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报告自己感觉抑郁或者焦虑。于是我重复了这个实验,但依然失败了。我重复了一次又一次,都以失败告终。每次实验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3年中,我连续做了8次这个实验,也失败了8次。在科学领域,实验很难复制。但像我这样,一个实验复制了8次,8次都得到同样失败的结果,实在令人印象深刻。我安慰自己: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当科学家。 10、“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 然而,当我认真研究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后,我发现,8个实验中都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我的实验中,很多受试者似乎并不愿意,或者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大多数人要么说自己既焦虑又抑郁,要么说自己并没有感觉到这两种情绪,很少有人说自己只感觉焦虑,或者只感觉抑郁。这完全讲不通。在进行情绪评估时,所有受试者都知道焦虑和抑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一个人在焦虑时会感到紧张、易怒,总是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而一个人在抑郁时经常会感觉痛苦,浑身没劲,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战斗。而且任何人在出现这两种情绪时,他的身体也会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状态。他应该可以感觉出差异,区分抑郁和焦虑并不难。但是,在我的实验中,大多数受试者都没有做到。这是为什么呢? 11、“情绪粒度” 这时,就不得不再次提到传统情绪观了。根据这个观点,“情绪粒度高”是指可以准确解读内心的情绪状态。如果某个人能够用不同的词(如“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兴奋”“敬畏”)来区分不同的情绪,那么他一定能发现每个情绪的生理线索或者反应,并能够正确解读它们。如果一个人无法区分“焦虑”和“抑郁”情绪,那么他的情绪粒度就会很低,他也就无法发现这些生理线索。 12、“情绪的积极构建者” 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你不是感觉输入的消极接受者,而是情绪的积极构建者。由感觉输入和过去的体验,你的大脑都在构建意义、确定行动。如果你并没有可以代表过去体验的概念,那么所有的感觉输入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噪声。你不会知道这些感觉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的出现,你不知道如何对待它们。拥有了概念,你的大脑会赋予感觉以意义。有时,这样的意义就代表了情绪。 13、“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在本章开头,你看到了一堆黑色斑点,在运用了一些概念后,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只具体的蜜蜂。这并不是大脑编造了骗局,这就是你的大脑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你积极参与确定你所看到的东西,但大多数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与其中了。单纯的视觉输入构建意义的过程为解决人类情绪谜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当我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数百次的实验,并查阅了其他研究者数以千计的实验之后,经过深思熟虑,我得出了一个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认可的结论:情绪既无法从脸上判断出来,也不能从你身体内部的混乱中散发出来。情绪并不是由大脑某个特定部位产生的。任何科学创新都不会奇迹般地揭示出任何情绪指纹。那是因为我们的情绪不是与生俱来的,正等着被发现的。事实上,情绪是被炼成的,是被我们炼成的。我们无法识别或者确定情绪:在需要的时候,我们通过大脑系统的复杂互动,随时可以构建我们自己的情绪体验,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人类情绪并不受深深根植于我们高度进化的大脑中的兽性部分的制约:我们是我们自己体验的建造师。 14、“大脑是如何创造情绪的?” 这些想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并不一致。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我们前一刻在想什么或者做什么,情绪就像一个个小炸弹会突然出现,并干扰我们。同样,当我们观察其他人的面部或身体时,我们似乎毫不费劲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主人当时的感觉,甚至在它们的主人还没有意识到时,我们就已经感知到了。当我们的狗汪汪地叫,或者猫发出咕噜声时,我们似乎也可以探测到它们的情绪。但是,不论这些个人体验看起来多么令人信服,它们都没有揭示出大脑是如何创造情绪的。这就像我们看到太阳从天空走过,就觉得太阳在围绕地球转是一样的。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欢欢
    推荐

    本书介绍了情绪构建观的具体思想和应用,并解释了与(古典)传统情绪观的本质差别,以及传统情绪观的致命缺陷。是个颠覆性的、脑洞大开的理论,为我们重新(正确)认识情绪及其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和思维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很多以前形成的错误观念将有待修正。 不过细读到1/3处,我发现作者的观点主要基于三个领域的研究(大部分成果都很新,与我之前读到的科普内容基本一致):发展心理学关于nature or nurture的研究,感官(尤其是视觉和听觉)神经科学的研究,以及神经可塑性的研究。作者把这些已经有比较可靠的研究进展的领域结论和研究方法、思路应用到对情绪的解释上,把情绪看成认知和意识的一部分,确实是很有启发性的创新。我不禁要感叹一下: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将会有多少领域的研究会因此而颠覆更新! 尤其是社会科学各大学科: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 不过文中对于以上三个领域的描述仍过于笼统,我感觉自己能理解是因为之前读过相关文献,所以能自行补上作者没提到的背景知识(这与作者在文中关于情绪构建过程的观点是多么默契的印证!)。但我想没接触过这些内容的读者可能会错失一些本书的宝贵价值。所以我给了四星而不是五星。不过我还没看完,期待后面有更好的补充!

  • 保持幸福的五个习惯
    Joe
    推荐

    大脑是一个占人体重量2%左右、但耗能却占20%的人体器官。医学上脑死亡才代表真正的死亡。有意思的是,人受到外界伤害的时候,最先想到保护的是自己的头部(脑),而这个决定又是大脑自己做出来的。大脑利用以往经验来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并且不断调整和降低实际感官输入和预测之间的差值。这样就有了我们所以为的“现实”。以作者提出的这个理论为基础,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贫穷导致压力,压力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大脑不断做出预测,以便分配人体所需能量的预算。而这种能量预算只要是头脑中有相应的思考便会被消耗(比如只是想象着一件悲伤的事情就会流泪),哪怕没有实际的经历和行动。所以,穷人的这种“虚拟但却无比真实”的能量预算会比衣食无忧的人消耗地更多、更频繁(因为穷人需要去思考和担心更多低端、基础的生存问题)。随之而来的是终日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会让这种大脑的预测路径(神经活动模式,抑或叫做反刍)被不断强化,同时各种诸如皮质醇的压力激素分泌旺盛,性格和身体健康状况随之被影响。由此,这条逻辑链条被证实:贫穷→压力→性格→命运。 二、在一段关系中(恋人、夫妻、朋友、父母等),人们的人生理节奏(呼吸、心跳、生理期等)趋于同步,一旦关系破裂或结束,人们就会陷入痛苦,原因就是你似乎是去了帮你调节能量预算的一部分。 三、关于抑郁和焦虑的问题。 “情绪建构论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打破错误预算的循环来治疗抑郁症,也就是说,改变内感受预测,使之更符合你周围发生的事情。” “抑郁时,预测增多,但预测误差降低了,因此你被困在了过去。” “焦虑时,来自外界的预测误差过多,大多数的预测都不成功。” 这三句话摘抄自本书,对于我的触动极大。后两句话其实就是下面这句话的翻版: 抑郁是因为沉浸在已经发生的过去,焦虑是因为过度担心尚未发生的未来。 第一句摘抄所说,拯救焦虑和抑郁的办法是,打破大脑的预测路径/神经活动模式/反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做的是更加关注当下,调整预测差值的大小,使其大小适中。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