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逻辑思维
    Self-fulfillment
    推荐

    你心底的声音:理性与非理性情绪 家人/恋人/朋友,血缘上/心灵上身体上近距离的情感关系,这是我所理解的“亲密关系”。包括家庭教育中的原生家庭、亲子教育话题,夫妻模式里的情感经历,以及社会人际交往中的亲密朋友之间的模式。 每段关系里,会有一个【演绎】【投射】状态,也就是一件事件产生了一种情绪,在头脑里不断渲染。感到自己不被理解以及在亲密关系里的无力感也就这样开始发酵的。 更多时候,我们可能意识不到,伴随事情的发生或他人的言行而令自己有的负性情绪、实则与外在无关,都只是我们自身非理性观念的结果。【“理性情绪”“理性行为疗法”~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 我们越是对抗情绪只会让人更疲惫。当我们力量不足,不敢去面对完全未知的生活,我们也做不到真正的接纳。更多时候你的意识观念里只能通过贬低和轻视对方、造成关系中的不平等、来获得虚假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是极其脆弱的。 ⚠️当你本身就对一件事、或身边这个人,充满了多多少少的怀疑,外界的一切声音只是一面回音板。除了亲密朋友,还有父母、同事,他们将这些你心底的质疑又反馈给了你,而你还要举起锤子把回音板给砸了。其实,你心底对这件事或这份感情本身就有质疑,你缺乏的只是肯定,也是自信力缺乏。你的那份担心和恐惧也许只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而已,那是你自己的东西。与外在无关。 如果非得贴个标签,实则是我们缺少爱自己的能力。一个人爱自己的程度和他所拥有的东西(容貌、职业、收入和学历等)其实没什么关系。只是很遗憾,生活中很多很多外在东西优秀的人们,对自爱力都比较缺乏。后来我相信,习得这份“自爱力”的人,才懂怎样爱他人。2020.03. 不仅是我自己[撇嘴]不仅是看过许多心理学界的前辈、大咖的真实批露,人们都曾忽略了潜意识/缺乏了觉知~“爱无能”,也许许许多多人此刻也同样在经历……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健康”的一面? 分享2个狠接地气的学科干货(“幸福心理学关系”教练-周梵老师,心理咨询师周丽媛老师) 大家常常会跟身边的人倾诉自己的一些事情,但是如果对方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hold住你的问题,那么你的倾诉对象可能会变成你的新问题。除非对方是非常有智慧且内心稳定、有力量的人,否则当你去跟他们讲述自己的问题时,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很容易被勾出来。(也许你去问对方“会不会有这类情绪感受”,你会听到否定答案。那不是对方虚伪,而是他/她自己也没开始意识,或根本缺乏自我觉察力)。 生活中,别人会是你的聆听者,你也会扮演别人的倾诉对象,但似乎更多时候,被倾听者都是同样的行为模式: 试图安慰你,让你尽快从这个情绪中释放出来,并且希望你尽快看到自己的问题,让你从抱怨变成反省,通常用的是否认你的情绪,以及批判的方式 “是你太作死了。”……“就你那倔脾气,不碰壁才怪。”……在这个过程中,你往往会受到“二次伤害”,原本带着受伤的心希望寻求慰藉,结果又被一番责备。感受到更强烈的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心酸。 或者,被倾听者是跟你一起讨伐对方: “他怎么可以这样呢?! ”……“他凭什么这样欺负你?! ”……“早告诉你,他那个人,你要长点儿心眼儿!”…… 这么做可以短暂满足下你的小我,受害的部分被认同并强化。以受害者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无非就是防御或报复,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只会让问题不断升级。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家人/朋友,没有如你所愿给出你所想要的支持,不需要对此失望,因为你期待他们做到的事是需要受过长时间的训练且能量很高的人才能做到的事。[爱心]他们是爱你的,但这份爱受限于他们自身的能量状态。 如果内心力量强大,心智又足够成熟的人,觉知上升,“观察者”上线,ta是可以中正地来看待发生的这件事。 反之,比如你要谈感情的事,如果你的倾诉对象是未婚并且单身,或者他们已有婚恋但对情感心理不够有深刻觉知力,那建议你少与她们谈论或者不向她们请教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生活中多数人他们除了外在拥有的东西可能发生了改变,内在觉知和能量状态依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这样的人是没有力量面对你的痛苦的,他承受不起。ta太想帮忙[拥抱]但又没有足够的训练让自己处在一个中正而稳定的状态,只会越帮越乱。 而在这方面足够敏锐的人,可能早早就决定不再跟父母或朋友说自己的事了,这是相对略好点儿的选择。你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仔细甄别,尤其是那些早期进入你生活的人,他们是否在和你同步成长,还是止步不前。 如果你也遇到“爱无能”的人,你要做的是,保持自己的『无价值感』不会被勾出来。[太阳]明白他这个反应跟你无关,而是对方的内在状态的一种反射。并且,还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自己的中正,不讨好、不埋怨、不拯救、不放弃,尊重并信任对方这个重建关于爱的认知的过程。 我知道,一切做起来不简单,需要系统的学习。可是只要开始看清楚表象后的真实,学着接纳一切最本真的样子,接纳最真实的自己,一点点练习和跟进,这场终身成长修行,别人可以,你同样能行[胜利] ——又是一篇“发散性”书评[耶]跟本书毫无内容联结却又与书本所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心理学专业概念相扣[机智]know yourself公号关于心理领域的文章都很赞的,我就不喜欢提前剧透,因为喜爱的读者(准确的说,到了某一个临界点,必然会走向觉醒的读者)自然会主动求知[嘿哈]哈哈来自一位科班专业小书虫的蜜汁自信

  • 逻辑思维
    吕木琳子
    推荐

    也挺好的一本书吧。不用花费很多精力就能看完,阅读过程中当然也少了一些深度思考的时刻。下一本书准备看看外国文学名著。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子女也可以主动迈出解决原生家庭问题的那一步,承担关系中更大的责任;在终结一段关系的时候,不必如此迅速和绝对,可以先探索完所有的模糊信息,这样才能避免终结了又后悔;亲密关系中,沉默者和要求者的角色;若对过去念念不忘,可转换视角,从“失去了什么”到“得到了什么”视角;我们会觉得童年那么快乐,现在不如童年,是因为那时候阅历有限,接触的东西都很简单,以至于现在我们根本不会注意这些简单的小事;情绪粒度;虚无的召唤;为自己的受苦找到意义;亲密关系中的依赖无能。 好在我在亲密关系里,从不拉黑删除,唯恐伤着彼此,也深知自己没有任性的资本。

  • 逻辑思维
    叶白
    推荐

    看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很多人都是为了治愈自己来看这本书,如果用“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句话来说,我相信这本书可以让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变得更好,自己的例子就是前天心情特别不好,抱着枕头哭了,好久,稍微冷静一点的时候,回来看了这本书的情绪部分,然后开始分析自己的情绪,后面感觉好多了。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不一定,但是正在长大的我们可以努力,这本书有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让我对自己有了很多的了解,不是那种心灵鸡汤的书,有理有据的分析,有点原理加方法论的赶脚,值得一看! 想要治愈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不要放弃自己,想想《阿甘正传》,是不是也说明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是会有回应的呢?我们一起加油!

  • 逻辑思维
    西西弗斯
    推荐

    KY的这本书每一节都以问题的形式引入,讨论关于亲密关系的建立、自我情绪的管理,以及更宏观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人的交互。以大量心理学研究的论文做支撑,内容严谨,行文活泼,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心理问题的由来,并且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有助于我们系统理解自己的情绪,对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角度和应对之策。 作为从7岁到17岁有过十年留守经历的孩子,书中所提到的缺爱,自尊心羞耻感过于强烈,过于自我和自恋,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不敢自我暴露,不敢主动建立亲密关系,对当下的无意义和怀旧的理想化的冲突都有遇到过。在刚到书中所说的成年初显期(18-25岁),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总是别扭的,经历了一轮全面的探索和反思,在成年初显期的尾巴上,终于有能力和不同性别、性格和经历的人都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 对情绪的感知更强烈的我们,在成长中可能会因为容易把情绪放大,造成很多的困扰,但是随着我们向内和向外探索的深入,对自己情绪的掌控能力也会大大提升,到时候敏感反而会成为优势。 对于不断思索前进的人来说,长大了会得变好。

  • 逻辑思维
    BG
    推荐

    全书分为三个大块: 1.亲密关系 2.情绪 3.自我成长 之前看了《所以,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吗?》,个人感觉本书中“自我成长”的部分与前作有重合之处。 本书语言简洁明了,主次分明,让读者很轻松地就能抓住要点。 或许可以这么说: 1.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童年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一切都是童年造成的(一切都是童年的错)。后天的努力与改变也同样影响着一个人。 2.在一段良性的亲密关系中,沟通、尊重与表达必不可缺。学会真实地习惯性地表达爱意,“我爱你”不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它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结。 3.做真实的想象中的自己,存在积极的幻想,自我欺骗亦或是给自己加上“幸福的滤镜” 更加重要的是,学会自我接纳并自我认同,肯定自身价值,相信自己,相信行动的力量。

  • 逻辑思维
    清风徐来
    推荐

    虽然和其它心理类书籍有重合的观点,但也有我第一次听到的比如说“精神胚胎”,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自身个性;另外提倡个体要自我觉醒,认真觉察自己的内心。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有空读读看看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大家的经典更有味道。但愿可以潜移默化到我这个“木头人”。

  • 逻辑思维
    哈里
    推荐

    正适合18-25岁的人看,成年初显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阶段。空虚、迷茫又焦虑,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普遍的感受了。但这该不是我们整日生活的状态。

  • 逻辑思维
    李咚咚💎
    推荐

    公众号文章合集,还是老问题,比较碎片化,不成体系,偏学术又不够严谨,偏通俗又不够接地气。一如既往都是这样的风格。

  • 逻辑思维
    小婵爱学习
    推荐

    关注knowyourself很久了,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实用心理书,适合像我一样处于迷茫状态中的人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本书分别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亲密关系、情绪、自我成长。 部分笔记摘录: 🌟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self) 2.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 🌟不管是爱还是工作,在成年初显期,人们对于它们的探索都不会是,也不该只是为未来做准备。 🌟送给所有处于成年初显期的人一句话: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如何进行“爱情管理” 1.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关系信念,警惕“宿命信念” 2.你可以通过身体来改变感觉 3.进行一些“亲密练习” 4.独自思考“爱”也能增进爱 5.找到一个“中间人” 🌟一段幸福长久的关系需要同时包含三个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感(commitment)。 🌟如何能减轻我们的煎熬? 1.学着注意和表达想法与情绪:给它们“贴标签” 我正在想——(描述自己的想法); 我正感觉到——(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正在回忆起——(描述自己的回忆); 我正感觉自己的身体的——部分感受到——(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与部位); 我注意自己想要——(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 2.记录“去混淆日记”,避免混淆想法与现实 3.去除自我概念化 4.为自己的受苦找到意义 🌟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是没有意义,应当警觉的 1.无望感(hopelessness) 无望感,顾名思义,是一种染上了浓郁的绝望的情绪,它不基于某个具体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时期,而是涉及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 2.无价值感(worthlessness) 无价值感是一种自挫性的情绪,来源于没完没了的自我批评,认为自我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负面情绪的功能 1.愤怒(anger):一个保护者,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界限 2.悲伤(sadness):一种求救信号,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层的链接 3.嫉妒(envy):一把尺子,帮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4.焦虑(anxiety):一枚情绪的通用货币,提示我们关注它背后的问题 🌟如何利用负面情绪做出正面的改变     1.学会标记情绪     2.列出利弊清单 是不是改变了这件事我就能感觉好起来?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吗?     3.倾听内心的“应该”     4.想象“与孩子对话” 如果一个孩子和你深陷同样的情绪中,你会怎么帮助他、宽慰他? 🌟如何更好地应对压力? 首先,你需要意识到,人们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压力情境中,以不同的模式应对压力。 其次,你可以尝试去理解自己为何会受困于某一种应对模式,它可能带给你怎样的影响,并且试着主动去做出调整。 最后,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压力的负面影响,不仅与TA应对压力的模式有关,还与TA的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关。 🌟应对压力的小方法: 1.保持每天30分钟运动 2.保持一定频率的性生活 3.尝试正念饮食 4.练习想象(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与你的价值观、你所关心的社会以及感兴趣的事情,问自己做什么可以去实现) 🌟怎样摆脱过去? 1.转换看待过去与现在的思维模式:从“失去了什么”视角到“得到了什么”视角 2.多制造“第一次”的体验 重新去挖掘探索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体验,做一直想做却又迟迟不敢做的事,去认识没有接触过的人,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去学习一样新的技能,去换一个全新的发型,去把自己房间装扮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自尊水平由四方面决定:1.他人给我们的反应     2.我们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3.我们的社会角色     4.对自我身份的认同 🌟幸福的人三个特点:     1.积极的自我观念     2.很高的个人控制感     3.能积极地看待未来 🌟如何跳出不敢努力、自我设障的怪圈?     1.有意识地降低自我意识     2.学习新的认知策略:防御性悲观 防御性悲观:人们在事情发生前,想象出可能的最坏情境,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依然做出指向最好结果的努力。     3.进行归因训练,建立更健康的自我概念 内部(自己)+外部(环境)

  • 逻辑思维
    Ethan
    推荐

    愿过去成为令你变得温柔的理由,而不是束缚你前行的牢笼。这是看过对心理描述最准确的一本书,最神奇的是 像剑走偏锋 招数不多,却刀刀戳中要害,这本书简直全书都想标记。

  • 逻辑思维
    无柯比霓
    推荐

    阅读初衷:KnowYourself是我近一年来最喜欢的公众号之一,主打一些生活心理学常识和心理咨询。这个公众号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很多推文都能深深的引起我的共鸣,了解自己是一生需要学习的课题,还有时刻进行自我教育也非常重要,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点心理学,这样能更好的解决自己以及亲密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疑问和问题。 KY之前还有一本书是讲原生家庭的,也写的很好,这是他们出的第二本了,依旧很好看,本书分了几个板块科普一些最常见最基本的心理学知识,有大家最关注的强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多少都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找到有自己需要注意或待解决的点。 评分:⭐⭐⭐⭐⭐本身喜欢这个公众号已经很久了(有信仰加成)还有就是这本书里面很多观点引发我很多深度的思考,结合自身经历有更多的感悟,那么这样一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五星满分的。 下面来说说哪些观点让我有如饮醍醐之感: 一、18-30岁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我们需要从校园脱离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这个时期我们也需要加速成长成为独立而脱离原生家庭的人。 我们面临的情形则完全不同——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婚姻和生育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5岁以后。在校读书的时间增长也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社会变化之一,大学毕业后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普遍。成人期该做出的许多承诺和责任都被推迟了,而从青春期开始的、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探索和实验,则持续开展。 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 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们通常在25—30岁间做出一些对自己的一生都会有持续影响的决定,比如伴侣的选择、事业道路的明确等等。 这三个因素是直接影响我们自我认知:我们是否是成年人了。 1.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have been accept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self) 2.独立地做出决定(making independent decisions) 3.实现经济独立(becoming financially independent) 但成年初显期的年轻人一旦成为父母,就会极大影响到他们的主观体验,成年初显期的各种探索会立刻被父母这一身份所限制。因为成为父母之后,这些个体的关注重点从为自己负责,转向了为他们的孩子负责。这个因素能极大缩短年轻人探索、实验的时间,快速实现主体感觉上的“完全成年”。 这点深感赞同👌🏻。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在乎的是对方是否能和我更长久,对方是否更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走下去。什么花里胡哨需要自己过度付出的,靠边站吧。 因此,在青春期,爱的探索是尝试性和短暂性的,青少年们问自己的问题是:此时此地,我更享受和谁待在一起?而在成年初显期,爱的探索涉及更深层次的亲密感,这个阶段的人该问自己的问题是:考虑到我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人,我希望选择什么类型的人作为我一生的伴侣? 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 研究显示,越高程度的教育水平,越会带来对世界观的探索和重新考量。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二、爱或不爱一个人都是可以管理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之所以认为一个人美,是因为她(他)在某些地方符合美的理念。也就是说,在某个地方(尽管我们不知道那是哪里)存在着美的客观标准。而康德则认为,“美的判断是一个‘决定性的基础只能是主观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个人是否觉得美,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她(他)的主观方式。 德波顿显然同意康德的意见。用一句中国的老生常谈来说,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就造成了一个“自我确认的循环”:我爱某人,因为我觉得她(他)美;我觉得她(他)美,因为我爱她(他)。这更说明了爱情的毫无道理。 因此,你可以通过努力去更爱一个人,也可以努力去不爱一个人。 不过,爱情是由一个个瞬间构成的,并非说明它是无常的、不可控的,相反,恰恰说明它是我们所能够干预和控制的。 从这个角度看,爱既不是永恒的,爱的对象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你会在一些瞬间感到非常爱对方,但也可能会在另一些瞬间讨厌对方。你可能在一个瞬间和某个人有爱的感觉,在另一个瞬间和另外一个人产生这种感觉(Fredrickson,2013b)。 “迷恋”和“依恋”。两者的区别在于,“迷恋”(infatuation)更多的是感性层面的,它是缺乏亲密感和忠诚度,但有着强烈激情的一种感觉,经常出现在爱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也是把爱情的双方推向下一步的助推剂。当双方都开始“迷恋”,你们进一步确认彼此的爱,想要开始一段关系——这时,你们就已经做出了“爱上彼此”的决定。随后,“迷恋”会渐渐转化为“依恋”(attachment),它包含了比迷恋更少的激情,更高的亲密感、依赖感、忠诚度。 (不管是迷恋还是依恋程度都是可以被操纵的) 不要认为爱情只是宿命,不要觉得关系和婚姻是理所应当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亲密关系成功的关键。“理想的亲密关系是逐渐发展的,其中的困难、挑战只会让爱更深”“恋爱的关键是学会两个人一起处理冲突”“美好的关系需要艰苦的努力”……这些都属于“成长信念”(Knee, 1998)。 所以很喜欢一个人,往往是你和ta在一起有更多的积极共振的瞬间,大过其他人,有且可能目前仅有这个人能够多次触发。 事实上,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显示,爱确实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积极共振”(positivity resonance)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当我们感觉到“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与另一个人之间存在很多个这样的瞬间(Fredrickson, 2013a)。 ✓怎么控制自己更爱一个人? 不要认为爱情只是宿命,不要觉得关系和婚姻是理所应当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亲密关系成功的关键。“理想的亲密关系是逐渐发展的,其中的困难、挑战只会让爱更深”“恋爱的关键是学会两个人一起处理冲突”“美好的关系需要艰苦的努力”……这些都属于“成长信念”(Knee, 1998)。 多见面、多交谈、增加相处时间、增加性接触,都是增进爱的感觉的好办法——如果能够更多地见面,就不要选择电话沟通;如果能够语音沟通,就不要选择发微信。在所有的现实接触中,最有效的是眼神的接触,仅仅是多花几秒钟对视彼此,都能够使你们多一些瞬间的积极共振 1.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关系信念,警惕“宿命信念”2.你可以通过身体来改变感觉3.进行一些“亲密练习”4.独自思考“爱”也能增进爱5.找到一个“中间人” 多回味一下你们所拥有过的积极瞬间,都会加强爱的感觉。 ✓怎么控制自己尽量放下一个人? 你们可以仍然将彼此当作亲密的人,或者,你们还可以互相“爱”着对方,但你们不再认为互相处于恋爱的关系中,也不再做情侣会做的事情。 我还爱你,只是失去了非要在一起的勇气。我还爱你,我想要不顾一切的奔向你。爱一个人也不一定非要创立亲密关系,在一点感情里尽量不要优柔寡断,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去执行。 最让人感伤的是:“我还爱你,但我不想再爱你了。”最让人甜蜜的是:“我爱你,但我还想要更爱你。” 三、人们更想在爱的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 真实的自我指的是,“在我们实际拥有的个性特质影响下的言行举止”。 人们在不同的关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还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行为,而这种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自我,又被称为“关系中的自我”(relational self)。 人们往往希望在亲密关系中,双方的“关系中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展现真实并且希望真实被接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确认与肯定的需求。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做不到,可能是教育体制或者文化体制有关,观察我自己的原生家庭和周围原生家庭,大部分都不是给予肯定的,无条件的爱,好在我有不停的自我教育,否则我可能还处在不断地需要索取别人的关注和肯定来获得自我肯定。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最有可能从父母身上获得这样一种最接近于无条件的肯定与接纳。当我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多的接纳与肯定,我们也会在成年之后更有能力给予自我肯定,也更少为外界评价所左右。但倘若我们从未被这样对待过,我们更可能在成年后的其他人际关系中,继续寻找这样的接纳与肯定。 倘若一个人愿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表现真实的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对双方的信任和亲密怀有很高的期待。 人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能通过对方是否愿意在自己面前展现真实的自我,来判断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位置以及对方对这段关系的态度。所以我猜这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句话说一个男人真的爱你就会展示他男孩子的那一面,可能那时候他完全放松了戒备,展示自己很真实的那一面。 四、如何科学的维持一段亲密关系 一段幸福长久的关系需要同时包含三个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感(commitment)。 甚至一段关系中承诺感的高低与否,可以预示5年后、7年后或者15年后,伴侣关系的稳定性,承诺感就是告诉对方你愿意为这段感情付出多少 会更多地使用“我们”等包含伴侣的复数称谓,来取代“我”“他/她”等单数称谓。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人们更多把自己和伴侣看成一个整体。 即使双方付出的不成正比的亲密关系也有可能很幸福。 但其实关系中的平等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的意思,绝对的公平在感情中是不存在的。很多关系中,都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而两个人仍然可能是幸福的。 要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意: 每一次表达爱意,都是在向你在乎的人做出确认,提升对方的安全感。 五种爱的表达方式:肯定的言辞、投入的时间、给出的礼物、服务的举动、身体的接触。之前看过的另外一本书《30天爱上我》里面有写管住男人的胃早已经是过去式了,最重要的是一直给对方肯定的反馈。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在很多书里多次看到。 人们都喜欢被人倾听,当他人发现你认真地听他们说话时,他们会感到被你重视。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问问家人、朋友或伴侣最近的想法和对未来的打算等等,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这也是一个机会,让你能更了解自己在乎的人。 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花钱送礼物不单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我们自己:它给我们带来关系的安全感。 其实除了前面说的时间,礼物(我理解的都是需要付出的物质基础,都算是一个人的成本付出)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即使是对方要求你做的很小的一件事,你把它认真的做完,记在心上好好执行,相信对方超容易感知到你的爱意。 服务的举动指的是做对方希望你做的事,是用行动表达你的爱意。注意对方的需求。 五、判断对方是否爱你 真的喜欢你的人会在行动中把你的利益看得很重,甚至为了你妥协自己的需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事实上,过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通常都并非出于对伴侣的爱,而更像是一种自我满足,也是一种过度自恋的表现。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四节至八节 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去尊重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是去考虑什么是对对方好的,去了解什么是对方想要的,尊重对方的意愿和自主的选择。把自己强烈的情绪宣泄给对方,仍然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而已。 也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说的:爱是人身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并使人与人结合。爱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疏离感,但同时又能使人保持个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爱中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形态: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又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为什么两个人分开有种生活被抽离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种渗透的感觉,当两个人生活彼此交互渗透,分开的时候确实有非常强烈的抽离感。 在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中,双方会逐渐形成一套共同的“交互认知系统”(Harries, Barnier, Sutton, & Keil,2014)。这意味着,你们的记忆是互相补充的,你们对自我的认识也有一部分是来自对方的,你们形成了彼此间默契的思维和相处模式——我们通过这个共同的系统看待世界和自己。 六、有关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要控制情绪,而是清晰的试着表达他们,然后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它们。 当情绪发生时,你需要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现的生理、行为反应,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应对每一种具体的情绪。 主动识别情绪所在的区间,并进一步尝试识别在区间内每种情绪的差异,是一种主动锻炼情绪粒度的方式。你首先需要把你的情绪转化为能被表达的语言。 在被分手的那一刻,我们会感到伤心甚至胸口处出现酸痛,这些心理、生理上的痛楚感提醒我们: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被分手的过程很短暂,可在它结束后,我们依然会不断地回想前任、吃不下饭或是感到愤怒。这些事后负面的思维、行为和情绪,就是我们处于煎熬状态的表现。 人们常常将痛楚感(pain)和煎熬(suffering)混为一谈,但实际上,痛楚感和煎熬是不一样的(P16)。 如果你遭遇到了负面的事件,试着发掘其中的积极面。比如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自己体悟到了哪些过去没有认识到的道理。当我们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自己遭受的苦难时,我们并不是要去否认苦难的消极面(它们确实可能会给人造成创伤),也不是要去否认和压抑自己痛楚感的感受,而是努力接受“负面事件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再试图去改变它。 通过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你可以带着一定距离感,更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瞬息而过的想法、感受与情绪。 我正在想——(描述自己的想法); 我正感觉到——(描述自己的感觉); 我正在回忆起——(描述自己的回忆); 我正感觉自己的身体的——部分感受到——(描述自己身体感觉的特征与部位); 我注意自己想要——(描述自己的行为冲动或是倾向)。 七、原生家庭不是唯一能决定你人生的因素 人格,指的是人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显现的自身在思想、价值观、社会关系、行为模式、情感体验等各个方面的大体趋势(tendencies)(McAdams & Olson,2010),以及在这些方面上与其他个体之间的差异 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主动寻找与自己个性更契合的环境,就这样人们的天性又在自己所选择的环境中被不断强化 每个人都有一个精神胚胎,它决定了你的一个基本气质,和你未来可能发展变化的范围 一个天然内向的人,可能会通过成长变得比自己更外向,却不太可能比天生外向的人更外向) ,“每个人都至少有三个自我(three selves):一个是由基因决定的自我,一个是在环境与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还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所定义的自我。而最后这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自我。” 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对自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你一定有天然的极限,但同时也会有天生的优势。你接受最本真、最核心的你自己,同时在一个合理、现实的范围内努力成长、进步。这会是一个让你更少自我苛责、更少焦虑的状态。 父母培养我们形成自己对世间的好恶、价值态度,为他们提供社会交往、情绪管理等一系列社会化行为的模型 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父母教育影响孩子,孩子的性格也会反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所以不能一味的再把所有弊端归结于原生家庭,虽然!原生家庭可能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和透彻。 但,我们忽略的一个事实是,亲子之间互动模式的形成,从来不是单向的。 在成为父母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都会产生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他们无法控制的。 在一个孩子出生前后,女性的大脑灰质会变得更加集中,控制同理心和社会互动的区域都会加速活跃。在怀孕期间,她们的荷尔蒙会开始加速散发,增加她们与孩子之间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母亲几乎难以控制自己不对自己的孩子产生爱意。但与此同时,她们的大脑中与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相关的区域也会被激活。高度活跃的杏仁核区域,会使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变得极度敏感( 长大以后的许多时刻,我们觉得父母不愿意改变,其实是因为我们仍然在用一样的方式和父母相处。

  • 逻辑思维
    梦一场
    推荐

    致你也致我! 如果想要停止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给你一些小建议: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认真觉察自己在喜欢那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时的感受。 你可以好好问问自己,喜欢TA这件事对你而言,究竟是不是痛苦大大盖过了快乐的时刻?如果一时半会不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你可以给自己一段时间,用记日记或是实时记录(比如“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的形式,将你和TA在一起或是想到TA时的感受和想法记下来。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问自己亲近的朋友,他们是否觉得你在这段时间里的状态是好的、开心的?有的时候,我们身边的旁观者会比自己看得更加清楚、客观,而一个人是开心还是难过,在了解TA的人眼里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防止你在对方偶尔貌似对你不错的时刻,就又忘记了大部分时候的自己是如何煎熬了——因为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时。 同时,你还需要认识到健康的亲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双方平等,互相尊重,肯定对方的价值,重视对方的意愿,这些都是建立一段好的亲密关系的基础。在这样的关系里,两个人就好似两棵依偎着彼此的树,即使亲密得将枝叶都缠绕在一起,也始终是相互独立的两棵树。它们不会让身边的树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模样生长,它们爱着对方本来的样子。 也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说的:爱是人身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樊篱并使人与人结合。爱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疏离感,但同时又能使人保持个性,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在爱中会出现这样的悖论形态: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又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最后一点,也是我始终相信的一点是,爱自己是被爱的最重要前提。当你的伴侣对你不够好、不够重视你时,你要能够感到愤怒,你要能够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你要能够有能力为自己声张。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一个不喜欢你的人,而又从你对TA的喜欢中获益了的人,不值得你的付出。因为你就像我们每个人类一样,需要双向的、相对对等的情感,你需要被珍视。 不要习惯任何会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关系。相信我,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 逻辑思维
    詹玲玲
    推荐

    T:20211113 朋友推荐的书籍,书名就已经吸引我了,长大了就会变好吗?诚然,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从儿时第一次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我们慢慢长大,也慢慢变老。 小时候期盼着快点长大,就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情,而当我们长大后,又无比怀念孩童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当我们越长大的时候身上的责任也会越变越多,需要去思考许多事情,去想很多方面。 本书从三个部分来讲述,从亲密关系、情绪、自我成长,一一为我们去叙述自己与周围的关系。 亲密关系,当我们慢慢长大后,我们有了除亲人之外的另一半,ta是除了亲人之外陪你走完后半生的人。在这个章节中,也讲述了许多亲密关系中相处之道,在感情中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学会爱自己,只有学会爱自己你才能够有能力去爱别人。爱是相互的,面对亲人和爱人,你不表达出你的爱,别人往往是不知道,学会表达爱。在一段恋爱中,彼此变得越来越好,互相成长,真的是一个很和谐的关系。 你会发现,每次我们会将我们的弱点和脾气对最亲近的人暴露无遗,越亲近我们越毫无戒备,面具下的自己展示给了最亲近的人,而面具上的自己留给了周围的朋友。请记住,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她们是不管你发生什么,永远不会离开你的人,她们会担心你的喜怒哀乐,同时也要对他们好一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最让人感伤的是:“我还爱你,但我不想再爱你了。”最让人甜蜜的是:“我爱你,但我还想要更爱你。”爱有时候在转瞬之间。当一段关系的结束,请选择慢慢遗忘了,不要再去迷恋,因为已是过去,你走的每一步都不会是白走的路,你会遇到那个真正爱你的ta。 第一次听到情绪力度这个词,“情绪粒度”是Feldman Barrett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区分并识别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当我们在面临突发事件、阅读一本著作,或者身处其他唤起我们情绪的情境时,高/低情绪粒度的人对于自己所经历的情绪,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解决情绪最好的方法是运动,当你悲伤、抑郁的时候,请选择动起来,去慢跑去运动流汗,分泌的多巴胺让你能够大脑放松,心情也会更加愉悦。学会接纳和接受自己的痛苦,有时候悲伤是很难受,事情发生很难受,若你去接纳而是拒绝,其实你是对它更加在意,慢慢变成你心里的那道坎,接纳它,让阳光照进来。 里面还讲到了羞耻感和内疚两种不同的感觉,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内疚是指向他人的。一个内疚中的人,渴望得到他人的宽恕和原谅,有时还会做一些补偿性的举动(即便是对其他人),为了降低自己的内疚感。因此内疚更能激发一些行动,也更容易被表达以及被他人识别。 羞耻是指向自身的。羞耻会让人更抑制(更少做出行动),它给人自卑感。它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感和自信心。人们想要隐藏羞耻感——“不要让任何人看见真实的我,那太羞耻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当把羞耻感和内疚的力度控制好,则会带给自身许多益处,控制的恰当好处也不是那么容易。 最后一章讲述到自我成长,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但并非是决定你的唯一因素,你从一出生就有属于自己的精神胚胎。人长大后需要面对许多烦恼,长大了不好吗?人总是学着长大,你走的每一步,都会算数。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那你就改变你自己。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

  • 逻辑思维
    Ying
    推荐

    这本书中讲到了很多关于自我的问题和人格的缺陷,很详细,很全面。让我们找到记忆深处中童年的伤和潜意识的影响。把我们与人的情感交往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本质揭露出来,还有各种亲密关系中的心理创伤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和应对方法。从而更好的完善自己,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书的前半部分比较侧重于亲密关系心理解读,后半部分侧重于情绪和自我成长,读来受益匪浅。 "Take your time and be patient. Life itself will eventually answer all those questions it once raised for you."(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 逻辑思维
    果麦麦
    推荐

    谁会把年轻人的痛苦当回事儿? 1912年,鲁迅31岁。做了两年多中学老师后,他终于当上了临时政府的教育佥事,但这并不是一件多么让他开心的事情。十年后,在《呐喊·自序》里,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生活: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 后来的研究者们,把这一切的痛苦与寂寞,归结为一个先行者对于无力改变现实的悲愤。 但我却觉得,在这个宏大而正确的理由背后,理应还有一些不应该被遗忘的情绪——脱离了青春时代,却远远还没有足够能力变成一个自给自足的成年人时,内心的苦闷与挣扎。 它们恒常存在于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心中,仿佛行星公转,永恒环行。 你觉得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小时候,我坚信只要长大了就能获得所有我想要的——比如熬夜的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理会批评的勇气,又比如把一只全家人都嫌弃的小猫拥入怀里。 但现在时间久了,反而觉得,长大并不会让我变好,甚至生活反而越变越糟。 我并没有打算用一篇毒鸡汤来贩卖焦虑与不安,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客观事实。 知乎里有一个很热门的问题: “为什么越长大就越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在这个连“西瓜除了被吃还有什么生存意义”都会引来600多个人辩论争执的社区里,这个问题底下的2000多个回答,结论居然惊人的一致: “越长大,确实就越难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有位答主还贴出了美国的心理学家做过的一个统计表,证明人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之间幸福感确实是会断崖式地下跌。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他还引用了很多医学家的研究,从生理的角度上来解释为什么18-25岁的年轻人的幸福感,会下降地如此剧烈。 但其实,另一位答主引用的一句钱锺书先生的话,已经足够解释这个问题了: “你洗了一个澡,吃了一顿饭,觉得很开心,并非是澡洗的舒服,饭吃得饱,主要因为你心无挂碍。” 十几岁时挣扎过的内心困境,和终于面对真实生活时所遇到的心灵痛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至少我直到大学毕业、第一次走进职场时,才算彻底感受到什么叫: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我知道这是每个年轻人都会遭遇的困境,我也知道再过个十年、二十年,这些令我难过、崩溃、彻夜难眠的磨难或许只会变成喝酒聊天时一点佐餐的笑谈。 但现在,我还没有变成一个可以承担一切的中年人。所以我特别认同KnowYourself提过一个观点:“18-25岁,也许是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 有没有发现,“年轻人的压力和崩溃”是个特别容易上热搜的主题。 比如之前有一个曾经刷爆了微博的短视频:在日本的某条地铁里,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一边哽咽流泪,一边大口地吃着面包。 还有前段时间,那个因为逆行骑车被交警拦住而突然语无伦次、崩溃下跪、嚎啕大哭的杭州小伙儿。 但为什么非要让年轻人真的崩溃给社会看,人们才会发现:“啊,你原来这么难过?” 道理很简单,这段时期的内心痛苦,就像是这段时期的年龄一样,处于尴尬的夹板之间,少年人不懂,中年人不屑,老年人无所谓。 假如你非常认真地向一个已经经历过很多世间风雨的中年人去倾诉你的痛苦时,你大几率会收获的回答是:“你还年轻,这些事情都能过去,不要怕,日子还长着呢。” 的确,你刚刚毕业或者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多久,买房买车谈不上,迄今为止遭遇过的最大的打击可能就是面试失败了,或者在城郊的出租屋交易市场上被二房东转卖了一次。 结婚危机没可能,情感上的痛苦无外乎是出租屋爱情的悲欢离合,或者毕业前夕提着行李和自己的恋人一起走到火车站,一个人去这头,一个人去那头…… 可痛就是痛啊,生活里已经有那么多的东西需要拼,难道痛苦也要分个高下? 既然每个人都必然要经历这段时期的内心挣扎,那默默忍过去是不是就会好了? 相信我,你是忍不过去的,所有你曾见到过的成功忍过这一段时期的人,其实都是幸存者偏差。 因为内心的痛苦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除非你真的经历了一些能够治愈它的事情,或者给你内心一个足够足够漫长的时间…… 1999年,朴树26岁。专辑红遍全国,但他并没有做好准备,他只是单纯想唱自己喜欢的歌。 面对媒体,他不知所措,眼神闪躲,词不达意,突如其来的名利打乱了他的生活轨迹,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2000年,朴树27岁,春晚导演组找到朴树,希望他能够去和另外几位歌手表演一个联唱的节目,还要要求他假唱,朴树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导演的要求。他对经纪人说,自己不爱过这样的生活,挣再多钱又有什么用呢?它并不能带给自己快乐。 但经纪人拦住了朴树,对他一通大骂: 你丫牛逼得不行了!所有人都在为你的这个事付出,你丫知道什么他妈的叫尊重吗?如果你不上春晚,公司的上上下下就是被你伤害了,你把我们所有的从业人员的路都给堵死了! 最终,朴树屈服了,如导演组要求登上了那年春晚的舞台,假唱、表演才艺,仿佛一个服从的木偶。 在那之后,朴树更红了,采访接连不断,每次出门都能遇到疯狂的粉丝,但他知道自己并不快乐。 他也开始陷入长期的焦虑与紧张,觉得自己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 迷茫,无法停止工作与内心的对抗,害怕与人接触……最终,朴树就像一朵突然消隐的夏花一般消失在了人群里,这一次消失就几乎是20年。 当他再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哽咽着唱起《送别》时,他已经44岁了。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20年? 朴树的故事,其实像极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做的选择:把一切问题交给时间,让时间给我们所有答案。 但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从前的时光的很慢,车马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现在不是。 去年有个特别火的话题,华为的程序员,34岁就要被清退,有个人这样评论道: 新员工大部分是应届生,一张白纸,有精力、有魄力、有时间…高层认为新员工实习一下,马上就可以接手,而且工作效率会更高。 把问题留给时间,很可能就代表着把一切都留给了时间,要知道,哪怕是最后一批90后,今年也20岁了。 其实,18-25岁的痛苦和内心挣扎,说白了,就是一切的不确定。 使得你痛苦的不是发现自己一穷二白,也不是被各种没有想见到的成年生活打的措手不及,而是你以为你知道你是谁,你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走进真正的人间,你才发现你所有的选择,都是不确定的。 仿佛是薛定谔的猫,在打开盒子之前,没有人知道你是生还是死。 但它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虽然一切都不确定,但这也意味着一切都没有被限制。 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意愿和条件,去追求所有自己想要而且能够追求的东西。 所以,假如你也像我这样,因为亲密关系、因为情绪、或者因为成长环境里种种的不确定性而内心挣扎。 觉得生活没有安全感,担心爱人并不爱自己,害怕自己一事无成,你应该读一读国内最大的泛心理学平台KnowYourself 历时两年写给年轻人们的这本新书——《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是的,长大了不会变好,但如果你知道了为什么长大不会变好,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解决你内心的冲突和挣扎。 许多年后,当你回首往事时,你会发现这个可能是一生中最混乱、最痛苦的时期带给你的,是整个生命里最美好和有价值的改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