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逻辑思维
    哄哄
    推荐

    挺让人惊喜的一本书,收获颇丰: ◆ 爱情的到来和消失,能被自我管理吗?爱是感觉,还是选择 >> 不要认为爱情只是宿命,不要觉得关系和婚姻是理所应当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亲密关系成功的关键。“理想的亲密关系是逐渐发展的,其中的困难、挑战只会让爱更深”“恋爱的关键是学会两个人一起处理冲突”“美好的关系需要艰苦的努力”……这些都属于“成长信念”(Knee, 1998)。 >> 世界上有很多种“爱”,你们可以仍然将彼此当作亲密的人,或者,你们还可以互相“爱”着对方,但你们不再认为互相处于恋爱的关系中,也不再做情侣会做的事情。 >> 最让人感伤的是:“我还爱你,但我不想再爱你了。”最让人甜蜜的是:“我爱你,但我还想要更爱你。”我们无法完全操纵爱,这正是爱让我们着迷的原因。 ◆ 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如何在爱中平衡真实和成长 >> 人们在关系中表现出自己“想象中的自我”,而非完全是“真实的自我”的人,反而对关系的满意度更高,而且也并不会影响他们在关系中真诚付出的程度。 ◆ 你们的恋情有多认真 如何科学地在关系中互给承诺 >> 但其实关系中的平等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的意思,绝对的公平在感情中是不存在的。很多关系中,都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而两个人仍然可能是幸福的。 ◆ “我都这么生气了,你就不能说句话吗?” 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 >> 在话还没有说出口之前,沉默者就已经抢先“无效化”(invalidate)自己的话。他们预设了对方不会听也不会理解自己,觉得自己说的没有意义。这种对沟通结果的悲观预期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过去负面的沟通经验有关系。 >> 我们对未解决的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 >> 情感的反复,可能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 >>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理想化与偏执化扭曲这样的“防御机制”,与他们童年的不良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不仅如此,这些“负面的感受”,比如内心的焦虑感或不安和痛苦,有时候可能也并不来自当下的这段关系,而是童年的痛苦经验。它们仿佛久治不愈的伤口,持续地隐隐作痛。 ◆ “TA曾经很爱我,为什么在一起之后百般挑剔” 你可能爱上了一个最爱自己的人 >> 这种理想化却也可能是“致命的”。一旦双方确立关系,即自恋者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对自我的肯定”时,这种理想化,便会转化成一种对伴侣的要求和期待。他们无法忍受伴侣是“不完美的”——“一个完美的你,才能配得上这样完美的我”,他们就会希望伴侣不断地改变以满足自己对于完美伴侣的期待。 ◆ 你不是喜欢痛苦,你只是习惯了痛苦 如何停止喜欢不喜欢你的人 >> 事实上,过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通常都并非出于对伴侣的爱,而更像是一种自我满足,也是一种过度自恋的表现。 >> 如果你还在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没有关系,那并不是你的错。但请你至少为自己保持一种开放性,不要关闭遇见其他人的机会。也许你会遇到一个人,让你知道真正被喜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从此你就能够拒绝那些不够好的恋人。 ◆ 出轨后,其实多数人还是选择了不分开 如何修复出轨后的关系 >> 最终,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可以不经过沟通,就将关系中的问题解决。 >> 但在深入询问出轨之前,被出轨者需要想清楚:自己问出的问题能不能帮助关系恢复? ◆ 你还在想前任吗?什么样的复合会成功 >这种“未完结”的感觉,会让人对一件事、一个人尤其念念不忘,甚至对其的记忆都会变得更深刻。除此之外,这种伴随着不甘、疑惑和遗憾的未竟之事,会勾起人们追求完整的本能,让人们几乎不可控制地想要去把这件事接着完成。 ◆ 不被情绪控制,要从捕捉它们开始 你识别情绪的能力怎么样 >> 情绪粒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管理和应对情绪的能力。那些情绪粒度高的人,更能够分辨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绪做朋友。情绪粒度高的人不容易被情绪控制。而提高情绪粒度,就能直接提高人们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 停止煎熬的方法,是不再对抗 如何跳出心的困境 >> 比如,如果你感觉很沮丧,不要只是说“我很沮丧”,而是说“我现在正在感到沮丧”;当你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那么也不要说“我要崩溃了”,而是“我现在正在想自己要崩溃了”。通过反复尝试这种方法,你可以带着一定距离感,更敏锐地捕捉到自己瞬息而过的想法、感受与情绪。 >> 你是你的整个人生,是不断变化、流动的各种想法、感觉、角色的集合。不管你身上发生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都只是某个时刻、某段时间内的状态,都只是你真实的自我中的一小部分。慢慢地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很多层面、不同程度甚至相互矛盾的真实,越接纳这种复杂的事实,越少会为自我的冲突感到煎熬(P112)。 ◆ “我要快乐”不应该是你唯一的目标 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 我们负面情绪的种类超过正面情绪的种类。这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因为,无法对有利事件产生积极情绪远不如无法对负面事件做出得当反应来得严重——前者可能妨碍我们变得更幸福,但后者却会危及生命。 >> 有种与无望感密切相关的行为叫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恶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习得性无助,就是在这样一个无望感的笼罩下的,让人一事无成的魔鬼。 >> 焦虑是富有深意的。如果反复为同一件事物焦虑,或是经常产生不明不白的焦虑,那么,焦虑是在提示你还有未完成的愿望或是没解决的问题。而真正克服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去弄明白你焦虑背后的东西。 >> 1.学会标记情绪 当情绪出现时,不要只是说“我心情好”或“我心情不好”,试着准确描述你感受到的情绪,越具体越好,并给它们命名。 如果你觉得识别情绪有困难,那么可以试着静下心来,深呼吸,觉察你的生理反应。比如,心跳很快可能是焦虑,心胸格外沉重可能是悲伤,下巴不由自主绷紧可能是愤怒…… 2.列出利弊清单 虽然负面情绪是在提醒我们有一些事需要做出改变或是需要回避,但在执行之前还需要问自己:是不是改变了这件事我就能感觉好起来? ◆ “我为我的存在感到深深的羞耻” 人类最负面的情绪是什么 >> 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Shame)。 >> 它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它让我们贬低自我的价值。羞耻中的人认为自己worthless。很多时候它不需要以“我做了不好的行为”为前提,一个人可以在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仅仅为自身的存在感到羞耻。 >> 羞耻是指向自身的。羞耻会让人更抑制(更少做出行动),它给人自卑感。它会剥夺一个人的力量感和自信心。人们想要隐藏羞耻感——“不要让任何人看见真实的我,那太羞耻了”。 ◆ “后来遇到许多人,可我都觉得不如你” 放不下过去怎么办 >> “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负。”——加西亚·马尔克斯 >> 人类的记忆并不仅仅是对真实事件的总结,而更多是对他们“曾思考过的”“被告知过”的及他们“所相信的”事件的总和。 >> “我是谁”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不是由“我们经历过的客观事实”来回答的,而是来自“我们对自己过去的主观解读”。 >> 我们之所以觉得童年、青春期那么快乐,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那时我们的阅历十分有限,很多体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新奇的。而各种积极的初体验具有将快乐最大化的魔力。 >> 像个孩子一样永远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的人,也许也真的能一直像孩子一般快乐。 ◆ 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 >> 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 >> 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反而不如抑郁症患者看到的世界那么真实。而看到真实世界的抑郁症患者,却并不快乐。 ◆ 你为何没有足够的安宁感 浅谈客体恒常性 >> 也是因为美好的经验足够多,孩子会原谅抚养者的一些过失、对自己的伤害等。他们慢慢形成“理智上整合矛盾”的能力,他们经历一番内心斗争,开始接受“有瑕疵但足够好”的概念 >> 愿你我都能日渐成长为更为安宁的人。 ◆ “为了逃避可能的失败,我选择主动原地躺下” 你是一个不敢努力的人吗? >> 对许多人来说,面对和接受“我努力了也不过如此”这件事,才是最困难的。 >> 防御性悲观,指的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想象出可能的最坏情境,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依然做出指向最好结果的努力。 ◆ “一言不合就拉黑” 越着急离开的人,越放不下过去 >> 在完形心理学的观点中,一个人的自我图式(self-schema)的建立过程中,重要他人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每一次重大的告别都伴随着一部分自我的死去。 >> 好的终结,对关系而言,也是一种好的结果——不是只有永不分离才是好结局。好的终结能让我们从中获得显著的成长,能够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也能影响我们后续的三观。好的终结不会留下太多让自己困惑的情绪,不会遗留和压抑太多尚未解决的情绪。尽管人们仍然会为好的终结悲伤一段时间,它却不会对我们造成太过深远的负面影响。 ◆ 他们不愿意改变,其实是你自己不愿意改变 如何不做被动的承受者 难过的是,不健康的家庭很难让我们养成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事件良好的态度 >即便你曾经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过,或者曾经经历过糟糕的事件,都不表示你的未来必然受到它们的影响,一直糟糕下去。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你看待这些事件的角度,和回应的方式。 >> 只是很多时候孩子不甘心由自己来承担关系中更大的责任——“因为他们才是父母啊”。但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影响力,如果你愿意先迈出行为改变的这一步——对改变关系来说最有意义的一步,也许你能和父母一起,成为受益者。

  • 逻辑思维
    骆骆
    推荐

    读完半个月了,书评一直无从下笔。类似很多文章合集,选题都很好但浅尝辄止,刚触及内心又悄然结束。更偏向基础介绍,就此别过又有点可惜,那就记录下几个自己常见的问题吧,或许也曾困扰过你~ 1.亲密关系中的沟通僵局:要求者和沉默者 你有没有见过吵架时一方激动言辞大震,另一方却沉默哑口无言的情况? 我可能就是沉默的那个,当然我很少吵架,吵不起来。但沉默在我这里并不是武器,并不是获取权力、表达愤怒的工具,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里包含了两点: 习得性无助:预设对方不会听也不会理解自己,自己说的没有意义,情绪上头时的沟通毫无效果,只会互相伤害 进入『僵死』状态:高敏感者恐惧冲突,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任何话 2. 依赖无能:情感中的疏离 有人会用“冷漠”来评价你,你希望给他人留下独立、强大的印象,爱你的人曾抱怨你在情感上过于疏离,你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向他人求助对你来说异常艰难,在太过亲密的关系中你会感到不适,示弱或是暴露自己的脆弱会让你感到极其不舒服,你时常会感到孤独,即使身边有亲人和朋友...... 这里的大部分情况都适用于我,看似亲和好接近,但内心很难和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结和长久的关系。谁不喜欢完全放松可依赖呢?而是不敢。匮乏感强的人都会有些脆弱的自尊感。对一般人来说,接受别人的付出,带来的感受是温暖;但对他们而言,接受别人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虚弱和没有力量,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更低一级的位置上,又因为这种感受被刺伤。而这种感受正是来自他们童年那些匮乏的经历,正当的、合理的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 作为家中老二,从小一直觉得自己很多余,给家里添麻烦,长久以往,难免对这个世界和他人产生出不信任的感觉。没能形成好的情感联结,自然没有健康的分离,所以看似非常独立,但这种独立并不是从内心感受出发的,而是即使当内心感受到对他人的需求时,也强迫自己不去这样做。这种“独立”实际是基于别人对自己的评判——只是在做一个别人眼中的独立的人。 3. 主动控制力:为什么无法拥有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 已经半小时了,为什么还没回复我消息,他是不是变心了,不爱我了...... 以前你都哄我的,现在已经半天不理我了,真的不在乎我了吗? 类似以上这种小事情,忍不住全盘否定感情,悲观的预设关系走向,这叫『情感的反复』,来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理想化伴侣时,认为对方是完美的,偏执化时又认为对方一无是处,两种极端之间来回切换,这其实是一种应对内心负面感受的防御机制。在理想化时,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可以被爱”的来进行自我抚慰。而偏执化的扭曲则是一种“投射”。当人们太想要摆脱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比如不相信自己可以被爱)时,便有可能把它投射至外部他人,认为是他人的伤害造成了自己的痛苦。核心是过去的经历在内心里遗留下的焦虑、不安和痛苦的感受,对“外在现实与内在感受”复杂性的理解力和容忍力不够,小时候没有得到照顾者足够的关爱与回应,甚至持续地被忽视或虐待,对他人的认知便会停留在之前的“分裂”状态,即在绝对的“好与坏”之间来回摆荡。 这时就需要主动控制力,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首选”反应,而选择做出“次选”反应。也就是说,当面对对方在某件事情上无法满足我们,比如没有及时回复消息时,我们能够主动地控制,有意识地让自己从“关注对方没有回复”(首选反应)转移到“想着TA平时有空的时候都是会及时回复消息的;TA很坦诚,有什么事情也会直接表达;TA一直以来都很爱我”(次选反应)。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在意识层面改变观点。学会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去看待对方的行为,不要过度解读;学会从情境中走出来,不要失去整体性与复杂性的眼光。学会去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的复杂性,真挚中也可能包含做作,高尚中也可能包含龌龊,而在邪恶里也同样找得到美德。即便在与对方陷入矛盾冲突或是令你不安痛苦的时候,也要能够想起你们彼此拥有的美好时光,或是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刻。 4. 羞耻感:羞耻是灵魂的疾病 在所有不同类型的情绪/情感中,最负面的一种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它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它让我们贬低自我的价值。羞耻感中,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分裂”的——想象当我们处在另一个人的眼光下——羞耻中的人的自我意识就会有这样的分裂,自己永远处在自己的眼光下。 5. 快乐不是唯一目标,但要警觉空洞情绪 很遗憾,空洞情绪的两种典型(无望感和无价值感)都被我遇上了,总说自己底色悲凉,总算知道缘由了。空洞情绪最大的共同点是它们脱离了现实,不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或客观事实,且往往是长期的、难以调节的——它们承载着一种虚无的悲观感。因此,空洞情绪很难引起良性的行为改变,毕竟它们不仅来由不明,且我们不论做什么,都缓和不了这些难耐的情绪。 无望感:一种染上了浓郁的绝望的情绪,它不基于某个具体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时期,而是涉及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会有“怎么努力也没用”“希望的不会发生”的想法。如此一来,我们可能会放弃采取行动。有种与无望感密切相关的行为叫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恶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 无价值感:一种自挫性的情绪,来源于没完没了的自我批评,认为自我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陷于无价值感中的人还可能通过取悦他人、获得他人认可来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这种完全建立于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之上的脆弱的价值感,着实不堪一击。 ┄┄┄┄┄┄┄┄┄┄┄┄┄┄ 以上5点曾和我共存很久,现在依旧没有完全脱离。当看到这些文字时,内心的薄纱仿佛被揭开了一层,更能看清自己了。那一瞬间,难过、委屈、自怜、悲观,又觉得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哪有完美的没有心理困扰的人,谁还没点问题呢?了解和正视才能解决之道,已经越来越好啦! 希望自己遇到爱后,在亲密关系中能勇敢、自信、人格独立、珍惜、用心经营,让自己不后悔。 长大了不一定会变好,但自我和解、了解自己后选择的人生一定会越来越好~

  • 逻辑思维
    i
    推荐

    经典摘要《长大了就会变好吗?》 1、在成年初显期,我们主要应在三个方面完成自我身份的探索:爱、工作和世界观 2、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3、以下三个特质对“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成年”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接受自己对自己该负起的责任、独立地做出决定、实现经济独立 4、不要认为爱情只是宿命,不要觉得关系和婚姻是理所应当的,持续的努力付出才是亲密关系成功的关键 5、理想的亲密关系是逐渐发展的,其中的困难、挑战只会让爱更深、恋爱的关键是学会两个人一起处理冲突、美好的关系需要艰苦的努力 6、尝试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失败经历、难堪的事,另一方需要投入地倾听和表达支持。这样的吐露会使你们离彼此更近 7、当你决定要离开一个人,或者“被分手”的时候,你同样可以做出努力:列出“缺点/问题清单、隔离和转移注意力、学会关注其他人 8、想在你面前做真实的我,也想为你变成更好的我 9、以真实的面貌被对方肯定与接纳”是每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 10、一段幸福长久的关系需要同时包含三个因素:亲密、激情和承诺感 11、关系中承诺感的高低,就是你承诺自己愿意为这段关系投入和付出的程度。有承诺就要兑现,不然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有承诺,那么双方更有可能朝着同一方向前进 12、有承诺感的关系中,人们更多把自己和伴侣看成一个整体、承诺感会让人产生对伴侣的“积极错觉、承诺感会让我们愿意为关系更多地付出和牺牲、承诺感让人不徘徊观望,寻求其他的爱人 13、信任感强的人容易做出承诺、道德感越高,越倾向于保持承诺、拥有关系目标的人更容易给出承诺 14、如果对方承诺感过低:降低自己的承诺感或提升对方的承诺感。不要有太大的期望,通常就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15、无法表达爱意,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内向者对爱的表达更不直接、负面情感经历让人很难信任自己和他人、进入婚姻后,人们更少地表达爱意、缺乏爱的表达”的生活环境让人们难以表达爱 16、你不表达爱,对方怎么知道你爱TA、表达爱意能创造关系所需的积极体验、一段健康的关系中,你需要表达真实的自己、如果没有及时表达爱,会带来痛苦和遗憾。人们通常只会对没做过的事感到后悔,对敢于尝试的事情倒不会 17、五种爱的表达方式:肯定的言辞、投入的时间、给出的礼物、服务的举动、身体的接触 18、我们除了要学会表达爱,也需要学会辨识对方的表达方式。每个人偏好的表达方式都不同。比起强迫对方按照自己偏好的方式去表达,不如接受和享受对方的表达方式 19、沉默,可能真的是人类的互动方式中最令人费解,也最容易让人误解的一种 20、我们对未解决的事项的记忆力,要比对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的记忆力强约两倍 21、不会依赖别人、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做,不麻烦别人的人,通常:没安全感、脆弱、容易过分解读他人,将他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理解成对他们的拒绝,从而一瞬间就打消自己的念头,并从此用更加严实的“外壳”武装起自己、信任感缺失 22、情感的反复,可能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 23、这个世界上,你想要凭自己的力量改变任何一个其他人都是十分困难的 24、语言好坏都是一时的,行动才是你需要关注的、别把其实不对的行为误解为爱的表现、你需要把激烈的情绪和喜欢区分开来 25、真正的喜欢和爱,是去尊重对方的需要和感受,是去考虑什么是对对方好的,去了解什么是对方想要的,尊重对方的意愿和自主的选择。把自己强烈的情绪宣泄给对方,仍然是自己的一种需要而已 26、所有的关系中,都一定存在需要妥协的时刻。那些心甘情愿妥协的时刻,就是你们双方确认喜欢存在的时刻 27、爱自己是被爱的最重要前提。当你的伴侣对你不够好、不够重视你时,你要能够感到愤怒,你要能够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值得拥有更好的,你要能够有能力为自己声张。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一个不喜欢你的人,而又从你对TA的喜欢中获益了的人,不值得你的付出 28、关系中一方的出轨,影响的不仅仅是出轨者,它会对原本家庭中的每一个角色产生影响,包括孩子 29、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的生活中渗透得越广、越深,这一部分的抽离就越会引起不适 30、每一种情绪出现的时候抓住它们,说出它们的名字,而不是任其发展和蔓延。如此,情绪才会被我们化敌为友 31、复合的话:分手后先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重建联系、吸引力和信任、好的关系是相互和平等的,想要重新努力爱对方,也应当从爱自己开始 32、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义、贴标签,人生有无限可能 33、感受到多种情绪的人比只有正面情绪的人健康,有时颓废,有时乐观 34、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是没有意义,应当警觉的:无望感和无价值感,要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35、分担悲伤的确比共享快乐更能加深我们与他人之间的链接 36、有意义的负面情绪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1.愤怒(anger):一个保护者,帮助我们明确自己的界限。2.悲伤(sadness):一种求救信号,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层的链接。3.嫉妒(envy):一把尺子,帮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4.焦虑(anxiety):一枚情绪的通用货币,提示我们关注它背后的问题 37、真正克服焦虑的第一步,就是去弄明白你焦虑背后的东西 38、练习想象:问自己“什么是我想要的生活”,去想一些与你的价值观、你所关心的这个社会,及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相关的东西 39、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 40、当一个人的自尊受损时,TA更容易表现出强攻击性。如果你身边有一个总是莫名其妙攻击别人的人,很有可能羞耻感是TA一大隐藏的主要情感 41、羞耻感,是一切暴力(无论是针对个人的暴力,还是针对特定人群的暴力)最初也是最本质的起因 42、觉得过去比较快乐”并不是一种小众的体验——很多人怀旧,都是因为相信过去要比现在美好,因为过去能给人带来一种掌控感和安全感 43、过去本身就是一种丧失,而失去的总是好的、有不少快乐,的确是“第一次”带来的 44、转换看待过去与现在的思维模式:从“失去了什么”视角到“得到了什么”视角 45、当人们被要求去有意识地回想和总结“自己身上和生活中的积极改变”时,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也会得到提升 46、多制造“第一次”的体验,我们之所以觉得童年、青春期那么快乐,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那时我们的阅历十分有限,很多体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新奇的。而各种积极的初体验具有将快乐最大化的魔力 47、我们体验过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我们从未做过的事却也数不胜数。只是你需要稍稍踏出舒适区一点,而不是永远躺在自己最熟悉的地带。像个孩子一样永远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和尝试的人,也许也真的能一直像孩子一般快乐 48、人们对自我能力的评价总是倾向于高估,但这是一个优点,而不是需要纠正的认知错误。若是人们总能如实评估自己的能力,那么他们将很少遭遇失败,但也不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去超越平常的表现 49、对自我抱有积极错觉的人有更高的幸福感 50、看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是件可怕和悲惨的事 51、如果你觉得不够快乐,不妨试试给自己、给生活加上一层薄薄的滤镜。如果不喜欢“自我欺骗”这四个字,也可以将这层滤镜命名为“幸福的错觉 52、人,并非是一个纯粹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由原始冲动欲望堆砌的一成不变的个体,也并非绝对由文化环境所操纵的木偶。”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53、一个天然内向的人,可能会通过成长变得比自己更外向,却不太可能比天生外向的人更外向)。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对自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待和要求。你一定有天然的极限,但同时也会有天生的优势。你接受最本真、最核心的你自己,同时在一个合理、现实的范围内努力成长、进步。这会是一个让你更少自我苛责、更少焦虑的状态 54、仅有20%的人在18岁时就形成了自我认同,大多数人(70%)要在24岁以后,才能获得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认知,找到未来的方向 55、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一些理想,但同时也会有需要为金钱妥协的时刻,此时,TA有可能会重新陷入“我是谁”的考问 56、清楚认识到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地方,优势与劣势,并能够在此基础上依然坚信自己的价值 57、如何跳出不敢努力、自我设障的怪圈:有意识地降低自我意识,别人没有在注视着我,等着看我搞砸一切,别人也没有那么在意我的表现、学习新的认知策略:防御性悲观:指的是人们在事情发生前,想象出可能的最坏情境,并为之做好相应的准备,同时依然做出指向最好结果的努力 58、直面现实是好的终结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没有对现实的直面,就没有好的终结可言 59、一个真正的终结,一定建立在人们已经探索完所有信息的前提之上。当一个人尽可能地去获取所有的信息,并在此之上得出一个复杂的结论,做出终结的行为,才能达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认知闭合 60、不是只有永不分离才是好结局。好的终结能让我们从中获得显著的成长,能够加深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也能影响我们后续的三观。好的终结不会留下太多让自己困惑的情绪,不会遗留和压抑太多尚未解决的情绪。尽管人们仍然会为好的终结悲伤一段时间,它却不会对我们造成太过深远的负面影响 61、关系的终结不像建立关系那样需要两个人的共识,终结只需要自己一个人 62、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做榜样

  • 逻辑思维
    🌻
    推荐

    读书笔记重点回顾&收获、感想 💐18—30岁,尤其是18—25岁这个阶段,变成了一个独特的、与其他阶段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阶段。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是这个阶段最显著的特征。而到了这个时期的末尾,也就是临近30岁时,大部分人都已经做出了对一生有持续后果的人生选择 18—25岁既不是青春期,也不是成年早期,而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摆脱完全的依附状态,但又还没有完全承担起成年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人生许多未知都还在发生,几乎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对于自己人生独立探索的程度之广阔,是其他任何阶段都无法企及的。【这段时间很重要,不能浪费】 🍃人在成年初显期的状态。这个阶段里,他们还比较少受到担当的固定角色身份的限制。而这种无限制的状态,带来了他们生活状态的难测性 🌵我们希望自己可以在亲密关系中自由地做自己——希望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可以是本真的、无需经过修饰的、完全符合我们原本个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对方能无条件接纳这样真实的我们。 我们展现真实并且希望真实被接纳,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所确认与肯定的需求。 倘若一个人愿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表现真实的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已经对双方的信任和亲密怀有很高的期待。 一旦我们所展现的真实的自我中有一部分没有得到亲密伴侣的确认与肯定,我们就会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这一部分是得不到任何人的肯定的——“不被最亲密的伴侣所接受的个性特质,还能有谁受得了?”于是最终,连我们自己也开始嫌恶、厌弃自己的这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当亲密关系的伴侣无法全然接纳真实的自己时,会让人们产生强烈的痛楚感 🌾想象中的自我,可能是在成长中的、未来的“真实的自我”。在关系中能否做“想象中的自我”之所以对关系满意度与真诚度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是因为除了做真实的自己之外,人们也有在关系中获得自我成长的需要。 🌴为什么有些话明明很想说却说不出口 实际上,无法表达,是源于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并且负面情感经历让人很难信任自己和他人 🌹与他人建立联结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他人不接触到真实的你,又如何靠近你,理解你,与你建立关系呢? ☘️很多时候不是你表达得不够或是做得不好,而是因为你们没有了解和学习彼此的表达方式,没有做出有效的沟通。因此我们得站在对方的角度上,了解对方喜欢什么,而不只是拘泥于我们自己偏爱的爱的表达。也许对方给你的关怀不是你最喜欢的,却是TA心目中最美好的东西。 🍂情感的反复,可能源于“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理想化的扭曲指的是人们把他人过度理想化,认为对方是完美的,是真诚地、善良地爱着自己的;而偏执化的扭曲指的就是人们偏执地认为他人是无情的,甚至是会欺骗和伤害自己的,即便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是一些人应对内心负面感受的防御机制 理想化的扭曲,通过理想化一些关系来自我保护,仿佛这种被理想化了的关系的存在,意味着“有一个完美的人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于是可以证明他们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可以被爱”的,从而使内心的焦虑感能够得到缓解和安抚。对于用理想化这种手段自我抚慰的人来说,每每想到那个理想化的对象存在且爱着自己,就会感到由衷的温暖和快乐。 而偏执化的扭曲,则是一种“投射”。当人们太想要摆脱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痛苦(比如,不相信自己可以被爱着)时,便有可能把它投射至外部他人,认为是他人的伤害造成了自己的痛苦——因为当伤害来自外部而不是自身的时候,我们便有了正当性去对付它。 🌻随着在与照顾者的互动中积累了足够多的被满足/关爱的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才有了对“外在现实与内在感受”复杂性的理解力和容忍力。我们才能够逐渐认识到真实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好与坏”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才能够理解“一个我认为的好人、爱我的人,也可能做出一些让我感到不满的事”。并且在照顾者偶尔无法满足我们的时候,逐渐学会去忍受这种暂时的不快。由此,我们也才拥有了一种对他人的完整的、连贯的认知 相反,如果我们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照顾者足够的关爱与回应,甚至持续地被忽视或虐待的话,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便会停留在之前的“分裂”状态。即在绝对的“好与坏”之间来回摆荡——当对方做出让我们满意的举动时,我们便会“理想化”,而当对方令我们不满时,我们便又立刻“偏执化”对方。 ——学会从情境中走出来,不要失去整体性与复杂性的眼光。要学会去理解这个世界与他人的复杂性,真挚中也可能包含做作,高尚中也可能包含龌龊,而在邪恶里也同样找得到美德。即便在与对方陷入矛盾冲突或是令你不安痛苦的时候,也要能够想起你们彼此拥有的美好时光,或是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刻。 🌝为什么你总是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 一个首要的原因,是很多人把自己痛苦的时刻,错误理解为“这说明我真的很爱TA”。所以,在喜欢上不喜欢自己的人时,他们频频感受到自己被对方刺痛,而他们不断把这解释为“自己真的在乎对方”“即便这样我仍然被对方吸引,TA一定是特别的那个人”。而我们心灵运作最基本的机制就是“趋乐避痛”。但在这些人身上却不是如此。这就是“认知”对我们的心灵施加的欺骗。影视剧、言情小说,告诉我们虐恋才是爱得深。我们的头脑在痛苦和深爱中划上了错误的关联。 然而,痛苦固然是爱的一部分,但不要忘了,快乐也是的。你并不喜欢那些给你带来很多痛苦的人,你的本能原本会这样告诉你。你只需要反复告诉自己,你因为一个人感到快乐,才更能说明你喜欢那个人。 此外,总是喜欢不喜欢自己的人,或是甘愿待在这样一个人身边,有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低自尊。低自尊者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相信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 🐝当那些令我们感到被欺骗、被背叛、被辜负、被否定的事件在亲密关系中发生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些不愉快的感受,它还会直接威胁我们对外在世界和他人的看法 🐾情绪粒度:标记出不同情绪的能力 情绪粒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受,高情绪粒度的人,对情绪的体验更丰富、更细致入微,能更好地感受自己的情绪;二是表述,高情绪粒度的人在拥有某种感受的时候,无论它是新的还是在记忆里的,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词汇和良好的表达技巧来形容这个情绪。“感到糟糕”,而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情绪究竟是什么的人,更容易陷入一种“被情绪控制”的感觉。当情绪发生时,你需要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现的生理、行为反应,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应对每一种具体的情绪。 🌞在艰难中寻找意义 如果能从痛楚感中找到意义,我们就不会那么煎熬 当人们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中受到伤害时,如果人们能想到完成这件事的动机和意义(比如完成后可以得到钱或是他人的肯定),他们的煎熬感会降低。人们惧怕的是毫无意义地受苦。如果自己受到伤害,但得不到任何回报,或者主观感到伤害远大于所得,人们会觉得自己损失过多,感到沮丧和不公。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为伤害的发生找到意义,我们就会更少为它感到煎熬。 🌈为自己的受苦找到意义 如果你遭遇到了负面的事件,试着发掘其中的积极面。比如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自己体悟到了哪些过去没有认识到的道理。当我们用积极的视角去看待自己遭受的苦难时,我们并不是要去否认苦难的消极面(它们确实可能会给人造成创伤),也不是要去否认和压抑自己痛楚感的感受,而是努力接受“负面事件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再试图去改变它。并且在痛楚感已经存在的基础上,试着研究这一段独特的经验,挖掘它的价值,来让我们在现在和将来过得好一些 🌤️通过反复地比照自己的念头和现实,人们可以逐渐意识到:自己脑海中的想法和现实是两回事,它们可能并不一致;即使有时一致,也不是因为自己想到了这个念头,才导致事件的发生 🐎保持每天30分钟的运动 研究发现,一定量的运动不仅能够刺激内啡肽的释放,还能对交感神经系统(压力荷尔蒙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无法压抑的怒火,而是羞耻感。 每当羞耻出现的时候,我们对其他情绪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 我们在社会互动中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受到尊重和避免尴尬。社会互动中,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担忧会升高,从而更容易感受到羞耻感。人们尤其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体会到羞耻感。 🌚抑郁的人,比一般人更能看清现实 但快乐需要一些自我欺骗。对自己保持一定的积极错觉,一定不是建立在刻意否认自身问题的基础上的。在大力肯定、适当放大自己闪光点的同时,你也需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是在面对时,可以抱着一种“我在可预期的未来里一定可以改善它”的、带着积极错觉色彩的信心。 🌷当一个人形成了一种“自我认同”,也就意味着TA对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有了一种相对稳定且连续的认知。比如,TA会更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底线与价值观,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选择什么作为自己奋斗的事业,如何平衡社会期待与自身意愿,等等。人们也正是在不同的尝试和选择的过程中,才逐渐地认识自己,获得一种自我认同。 🐴当原有认知和新环境发生冲突,或者环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的时候,可能是一些重要的人生转折,比如就业、结婚、生子,也可能是在面临一些机遇的时候。 终于解开了自己的心结,走出了自己的两个误区(或者说创伤)。书中涉及到自我发展、亲密关系、原生家庭、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生涯规划六大板块指出了长大以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内容有理有据,讲的都是透过现象后的本质上的东西,从中能得到理论上的启发,给出的方法也是科学实用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内容来了解学习

  • 逻辑思维
    小梅🌹
    推荐

    长大了,就会变好吗?想得美[旺柴][旺柴] 关于亲密关系,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的N个疑问和解答。在这本书中可以遇见自己,认识自己,觉察自己,细致分析破解你所面对的生活难题,专业又治愈。 困难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没关系,慢慢来,不要急,生活给你出了难题,可也终有一天会给出答案。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