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宇宙花
    推荐

    不是生命赋予信仰意义,而是信仰赋予生命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忏悔录》 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50岁功成名就,有一万亩地,并且还能有个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姑娘做老婆,声誉如日中天,全世界人都非常敬仰你,请问此刻你还有何所求呢?而经历此刻的托尔斯泰却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写作为了什么呢?即便家产万贯又为了什么呢?托尔斯泰彻底迷茫,不知道生命意义何在,因找不到“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义”的答案,他甚至认为“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所站的地方好像要崩裂了。生活没有意义,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自杀!薄薄的两百页正是托尔斯泰对生命意义追寻的全部认识,这也是他对自己过去50点的生命经验体会,和奥古斯丁很像,年轻时候也是纵欲赌博,悔改信主后。他所有的价值观都改变了,但这样的信仰价值观却恶化了他的家庭关系,但这一切都是他忠实的生命意义的选择。如果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可能都会认为,其实赚钱养家,家缠万贯,这一切已经是生命意义所在了,但托尔斯泰是相当直觉性把握了死亡的恐惧,并且来激发深深的生命思考,这种深沉性的反省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也从另外一方面说,这本书还不适合“年轻人”来看,因为托尔斯泰也是积累了五十年的生命体验才有这样的反思,即便我们能懂里面的每句话每个字,但我们可能在生命体验上还没有形成足够强的震慑性。 许多地方的推论论述还是非常深刻的,比如信仰和理性之间关系,托尔斯泰认为理性认识能力对于生命意义寻找根本没有任何帮助,他也是深受叔本华思想启发,生命意义就是虚无,罪恶,而寻找赋予生命意义也唯有信仰。 其实理性和信仰二元对立性在哲学还是神学上一直是古老的争论,很多人认为,信仰就是非理性的,而理性的人一定不会接受信仰,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理性始终是主观有限的,理性可以作为检验事物最终正确的标准,但并不意味它可以检验上帝的启示。这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里给信仰予存在必要,是有道理的,最后用理性不能推理出第一因,亚里士多德不动的推动者也只是悬设,理性不能证明恋人之间的爱慕,也不能证明父母对子女的呵护,最后用克尔凯郭尔在《非科学的结语》的观点和托尔斯泰的信仰论做一个呼应,“上帝的存在远远超越我们的理性与逻辑,因此我们无法靠逻辑推演去认识神,只有通过非理性的信心的跳跃才能获得真正的信仰,这就是广为人知的leap of faith。“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鱼脱于渊
    推荐

    感谢托翁,感谢这个较真儿的老头,是他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追逐,苦难不值得畏惧,死亡亦不值得畏惧,空虚才是我该害怕的。 毫无疑问,真理永远存在,谎言也是,真理值得追逐,谎言值得唾弃。我要做和要学的就是能把他们区分开。 至于宗教,说来好笑,玩过文明以后就一直认为宗教信仰就是统治者获得胜利的一种方式。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AAA
    推荐

    生命的意义不是单从理性出发就可以探究清楚的,与人生、命运、信仰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信仰的作用不容小觑,这是历史长河中长期存在并困扰人们的问题,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要如此。当人们真正理解了生命意义的时候,那时人们将不复存在其实也未可知。或许问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着才是本质。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枼子
    推荐

    相比卢梭的忏悔录,我更喜欢托尔斯泰版,他从怀疑生命的意义,到找寻到生命的价值,详细的描述了其思想历程,虽然最后得到的结论仍是信仰,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想通与没有想通的人表面上所过得生活虽然一样,但是思想的生命力,人生的态度会有所差异!这本书也解答了我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在自己信仰的道路上最大的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理不清
    推荐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读完了!!!长出一口气。 书中所论述的观点深奥,难懂,误解,无解,为了庸俗的活着,使又不得不解的大文豪,生活中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中,对上帝的信与否,的确是个难以决择的问题,在袓祖辈辈信仰中成长 和生活,思想中的潜移默化以至于血液中,可对于作者,智者可辩的精神,对上帝的真实和虚无与神话的虚无飘缈现实状态,产生了质疑和探讨,对于世间,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事物,本身就不可能有标准的答案,信仰这东西是人为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即,你要对此较真你会陷入无底的深渊,整日生活在等上帝拯救你生活和灵魂的无期的期盼中,在人类社会中等待是一种煎熬,上帝何日方能现身。 共享几段书中摘录: 受叔本华影响,托尔斯泰开始质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引发精神危机。在世界观剧变的情况下,写成《忏悔录》,在对自己的严酷剖析中,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后放弃贵族生活,亲自参加体力劳动,过简朴生活。 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也同样坚决地肯定他们的信仰是唯一的真理。各教派为自身利益篡改了历史, 《尼西亚信经》:传统基督教的三大信经之一,得名于公元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宗教大会,会议确定圣父、圣子、圣灵为三位一体的上帝。 基督教信仰圣父、圣子、圣灵三而合一的上帝。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是万有之源、造物之主;圣子是太初之道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受上帝派遣,为世人赎罪;圣灵受圣父之差遣运行于万有之中,更受圣父及圣子之差遣而运行于教会之中。 不是生命赋予信仰意义,而是信仰赋予生命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 .对于上帝和信仰,该不该有和相信,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如果你在彷徨中,和要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那向你推荐阅读此书,也会大有收获的。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任一爲
    推荐

    生命意義是什麼東西?是「信仰」?托翁對生命意義的苦苦追尋中,明白到世事萬物皆是虛空。在他精神瀕臨崩潰之際卻發現生命意義原來就在____裏。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唐门暗器,天下第一
    推荐

    什麼叫做《懺悔錄》懺悔錄就是一個人功成名就之後,突然🈶一天他就想把自己從小到大的事情公之於眾,讓人民重新認識他(她)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不管是好事還是醜事他都一一地抖落出來,不怕人民謾罵。因為他已經是很出名了,而且還為國為民做了不少慈善事業,光憑這一點人民還是會選擇原諒他(她)滴!因為功大於過嗎!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推荐

    托尔斯泰的巜忏悔录》,一本很薄的小册子,却沉重如山。想想噢,一个人花了一生精力,走过多少山川沟壑,穿过多少骤雨疾风,又历经内心多少万水千山,把信仰的探索等同生命、等同呼吸、等同人类存在的因由背负而行,注定是不得轻松的,你可以说这追求是生之负荷、生之鞭策、生之魅影,或许,你永远在不得其终的路上!继续前行吧! 其实在早几年前我已对人生的意义有过追问,所以对托尔斯泰的理论推演并不太震撼,让我纠心的是他被意义囚禁所受的心理折磨和虐待,附上几年前自己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吧: 现代主义哲学的主题是意义、意义破灭和意义再生。我觉得说“人生无意义和荒谬”只是人片面的认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即便承认,因为知道意义是幻灭的,相对的,所以我反而坦然了,尽量抛弃它对我的束缚。 可能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导致他们的思想文字异别。比如我不会很强烈去追问人的生的意义,生的荒谬只是某些哲学问题之说,即便我也认识并承认生的匆促与荒诞,但我更愿与自然融为一体,所以心理上感觉与死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甚至是亲切的,并不为死而太感悲伤。这样的话,我与世界顺理成章达成了一种奇异的平衡,性格也趋向平和。这似乎又与文学世界背离,因为文学常常需要大的气势,慑人的力量,这在文学的悲剧审美是极需要的…… 亚瑟·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帝皇概莫能外,兴许手握江山,目之远及,起起落落,比常人体会更深,关于人生的某种意义感和幻灭感。意义的设置驱动人类经济、文化文明的进步,或者说,意义的设置吻合了人性的某些特点,疏通导向,社会需要群体和个人正能量的价值观去追求,创造财富,但这个建造的意义大厦,在个人受挫时,在冲突挤压时,在突然转身时,在回望内心时,某些特定时刻,会遭到质疑,甚而构建的整个意义世界的坍塌,个人就开始了存在性之追问…… 觉得哲学近乎偏执的穷追不舍也正是它可爱的地方,而每个时期的思潮是片面的。当然每个人有追问不追问自己人生意义的权利,仅是择取不同的人生态度而已。为什么要先预设一个意义?不过这也很好,对文学鉴赏的悲剧美感很重要…… 其实我也很喜欢哲学,只因为爱,所以不断质疑,对既成的定论是抱着警觉态度的。即便我成了离经叛道的小丑也不要紧,这个表面的东西不重要,重要是你在质疑中生成自己,生成属于你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就算对方说的对,我也甘愿充当一个对立的角色,因为只能这样比较,才能让问题呈显,越来越澄清,结果可能不是唯一,就让它悬置在那儿,这让以后更多累加的疑问交织进去,就会逼迫出一个不断向前运动的结果,从量变到质变。 今天与一朋友因为从不同角度去说意义,就有了不同观看,比如她从哲学,我更多从文学,文学更重视人性和包容。我不认为意义垄断世界,对现代主义这种哲学的主题“意义、意义破灭、意义再生”虽然赞同,但认为可能还有更宽泛的东西存在,各个哲学流派是盲人摸象,但不代表整体,即便把各碎片全部合拢,也未必能涵盖世界,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承认这个有限才能向无限趋近。比如像局外人那个主人公,他别于常人,他的人生没有我们通常认为的强烈意义,但他坦然,我尊重每个人与己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也很欣赏邓晓芒老师的理论思考,但也从不认为它是唯一。 意义是人在危机意识处赋予的暂时慰籍的符号,很多时候,也正是这种对生的恐慌与反击才创造了诸多财富和人类璀璨的文明,这是值得积极肯定和称颂的,但人的生命型态正因为各种态度选择才形成它的丰富性,我也欣赏那些不为意义而生、没有意识觉醒的人,他们同样有理由存在于这个可爱的世界。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静静的风景
    推荐

    在虚空中活着 2018年3月5日 春寒料峭,风凄雨冷。这样的时节注定有些悲凉。 不为人知的自然之力,无法预料的悲欢离合,难以承受的生离死别。这些不受人类主观意愿支配的情感,总会在不经意间不期而遇。一些无助与无奈,一些失落与茫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你的身边。即使你作过一些心理上的预知,也难以消除突如其来的变故。 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暖阳辉映,和风拂面。垂柳丝绦,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春和景明。那些存在的美好构织着希望和向往,憧憬着未来和期盼。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美好中被诠释的淋漓尽致。有了向往和期待,我们才会有动力和活力。茫然失措,迷惘徘徊,注定让虚妄的人生更加扑朔迷离。 我们总是活在希望中。因为希望,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为此而不懈地探求与追寻;因为希望,我们对春天寄予愿景。在复苏和生长中,延续着生命的过程,丰富着生命的意义。 获得与失去总是相伴相生,如同一对孪生的兄弟。它们以无法割舍的情感风里来雨里去。不要再为失去而纠葛不已,不要再为失去而捶胸顿足。悲伤与痛苦只是失去的一件外衣。褪去那些厚重的繁复,你才会探知到生命的极简和本真。 即使你明白,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你也要坚强地活着,坚韧地面对苦难。你要在虚妄中禹禹独行,你要在虚空中充盈快乐。 狂风呼啸,暴雨如注。那些外在的东西被狂风暴雨撞击得七零八落。它们刚刚从严冬酷寒中走出来,还没有来得及在初春的和煦中喘息,就遭到迎头痛击。那些苦难或许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至少让我们感受到了它们存在的价值。面对苦难,你唯有坚强地面对,用坚韧和执着去迎接你逃脱不了的命运,你才会拥有继续选择的机会。唯有苦难,才会锻造出坚硬的脊梁,才会锤炼出高尚的灵魂。 即使你懂得生活的道理,可是你依然无法把日子过成诗。人生充满着太多的意外和不容易。即使你懂得人生荆棘丛生、暗流涌动。可是你依然要为了活着去披荆斩棘、劈波斩浪。因为,有时候,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倚在床头,炽灯如昼。与那些在凄风冷雨的暗夜中遭受苦难的生命相比,至少我还有遮风挡雨的一隅,还有灯火通明的景观,还在自我观瞻里思考着生命的无常。你应该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在安然中享受那些俯身即拾的幸福。 一切生命都在无常中辗转离合。既然生老病死无法逆转,你就学着顺应自然,学着接受命运的翻转。凄风冷雨过后,就是明媚和煦的阳光。寒春里的生命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希望而生存,为活着而适应。 人生一切皆虚空。在虚妄的思考中,做一个豁达的智者。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甄行天下,中国梦!
    推荐

    [强][玫瑰][爱心]《忏悔录》著作很好!相遇是书缘值得细听细读。我为作者点赞![抱拳][發][红包]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一蓑烟雨
    推荐

    很久以前就流传着一个东方寓言,讲一个旅行者在草原上遇着一头猛兽。为了躲避猛兽,旅行者跳入一口枯井,但他看到一条龙伏在井底,张开大口要吞噬他。于是这个不幸的人,既不敢爬出来,怕被猛兽咬死,又不敢跳下井底,怕被龙吞掉,只好抓住长在井壁裂缝中的野生树权子,吊在上面。他的手劲快用完了,他感到,他不久就要听任在两边等着他的死神的摆布,但他一直坚持着,他环顾四周,看到有两只老鼠,一只黑的,一只白的,在他抓住的那根树权上从容地爬着,啃着。眼看这树权子就要折断,他掉下去必然落入龙口。旅行者看到这一点,而且知道,他难免一死。但当他还吊在树权上的时候,他四下张望,发现树叶上有几滴蜜,于是就伸出舌头舔蜜。我也是这样挂在生命的枝桠上面,知道那条准备把我撕裂的龙一定在等着我死。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赵祥亦
    推荐

    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都是不同的,相同在于人对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都希望知道,明白,从而让人活的更透彻,人生从生命诞生,到生命终结,人在活着的过程中,可以亲眼目睹到各种各样的人,真实的活法,每个人都忙忙碌碌的为未来奔波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相信大多数人对生命的意义是迷茫的,但仍然对未来充满渴望,家庭,理想,工作,满足着物质,精神需求,给自己前进的动力,不断前行。 其实人与人之间是注定是不一样的,即使同作为文学家,或哲学家,针对不同的是,也有着不同的理论,独到的见解,生命的意义则是所有人共同的话题,没有所谓注定的答案,只有各种各样的见解,一个人坚定不移的走在道路上,去寻找生命的真谛,但去问为什么,这一点人回答都有不同,佛,伊斯兰,基督,道,这些对之都有自己的看法,能做的是知道自己的看法,而为让他人,或者信仰左右自己前行的意义。 人有善,有恶,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名垂千古,有的人以仁慈之心,普渡众生,有的人以凶残之心,四处屠杀,有的造成战争的起源,有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所有的人,所有的生灵,所有在活着经历一切的人,有活着过程长,或者短,但起点都是出生,终点都是死亡,人的活着的所有经历,伴随死亡,作为生命的终结,别无选择。 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只有自己追寻一个不可动摇的道路,信仰,梦想注定着一个人远大的目标,也许这个目标能给现在人,甚至是未来的人带来新的意义,而这是死后的仍然存在的思想,让活着时候的意义,作为死后的意义继续进行着。 当然每个人追逐的不同,所以导致对各种理解皆不同,所有的道路,无论是开辟新的理论道路,或者是走前人道路都是人的选择,作为无权干涉另外一个人未来的走向。 人,尤其是哲学家,将万物写出本质,作为后人所理解的哲理,将万物的源点延续下去,借助这个理论去如老子言的一,不断的诞生新的理论,但道是根本,心理学家,琢磨着双性,与之生理学家,研究着人体,研究人心理在每个年龄,每件事,男性,女性的不同的变化,分辨感性,理性,或者在各种事由于不同的性格,得到不同的理论,及对待,得出结论。 如科学家似的,为寻求未知,一去不回头,然后研发着各种科技,但不管是哲学,科学,文学等等,有的存在注定是注定思考不出结果的,这种思考会对自己的信仰,知识,乃至追逐的方向是一种损害,一种将自己推向无法解答,懂得,至难以解释,自圆其说的深渊。 人的理论,即使是哲学家与哲学家,文学家对文学家,有很多都是矛盾的,各有道路,各有缺陷,各有针对性的思考,可各成就着一种理论的开始,但无法解答各种疑惑。 都说傻子活的开心,傻人有傻福,因为不去思考,反而活的不那么累,更开心及幸福,无忧无虑的走完一生,而普通人有的无法选择自己的道路,被迫的选择一条路,到开始的不甘,后来的认命,所走的是一条路,可有些人,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因为懂得的缘故,思考人生方向的不同,来决定一个希望,且更有价值的道路,这样的人因为知识,眼界的缘故,导致着走向的道路开始,就发现自己道路的缺点,不足,产生怀疑,看见其他路的优点,在年轻,刚开始的心理状态下,选择换路,确发现人永远在道路的徘徊间,而无法决定自己的道路。 同样有是一种人,在决定人生道路的开始,就决心不动摇,尽管开始没有起色,但也执着的前行,终于在几年,甚至十年,乃至更长的岁月,走到路的顶点。 这些人都是人,注定起生终死,可过程不同,如老子说,有的人活的是石头,有的是砖头,一个活的时间长,但无意义,一个活的时间短,确有意义。 所有人面对不同的道路上,则是无法达成共识的,则如生命的意义相同,我们只有走自己的路线,而非他人的意义去进行,那么注定会徘徊,即使是文学家,哲学家,这些创造伟大作品的人,也同样会因为不同道路上,起到不同的理论纷争,如道对佛,言谈各有向往,思之没有意义,反而会干扰自己对向往的内心,反不如专心的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为生命画上个句号,也许有一天会懂得人的生命终结,死后活着的意义成果成为死后的意义的延续。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兔毛尖上的跳蚤
    推荐

    《忏悔录》托尔斯泰 读后感 “不是生命赋予信仰意义,而是信仰赋予生命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 生命就像一个圆 ,从起点出发,日夜不息,最终,却回到原点,一切努力成为徒劳,那么,生命旅程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是什么? 每当提到托尔斯泰,我就会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生理需求被满足,就开始寻找精神层面的价值。 托尔斯泰是谁?俄国贵族,世袭伯爵,在世人看来,拥有百亩良田的他,何必无病呻吟追求意义,堕入虚无呢?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纠结和挣扎,他本人拥有财富和地位,但经常为自己的富裕感到羞愧不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他是一个孤独的斗士,下决心推进农奴制改革,却遇到农奴的麻木冷漠;他与贵族生活决裂,又不得不面对家人的不理解和争吵。托尔斯泰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试图脱离旧秩序,创造一个博爱、公平的理想社会,在寻求新生活的过程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哭喊与苦闷一直陪伴着他。在这种精神危机中,“何去何从”成为托尔斯泰对自己生命的拷问,他的思想备受折磨。 书中第一句便是从质疑信仰的真实性开始,“我从小就被大人教着去信从上帝,可上帝真的存在吗? ”而这也是贯穿全书的一个问题,信仰,究竟是什么? 阶段一:道德完善 那时的他意识到从小到大的信仰不过是宗教仪式,便追求自我完善,这也是后来备受人们推崇的“道德完善主义”。他努力学习知识,改善身体,克服困难,但很快,他发现他完善的目的不是希望在自己或是上帝面前表现得更好,而是希望在别人面前能够出人头地。很快这种愿望又被另一种愿望所代替,即要比别人更有名、更有地位、更有钱。 这或许便是典型的“律法主义”,妄想通过完全的行为接触上帝,但人的罪咎表明人注定无法靠着律法称义,唯有恩典完全律法,所以圣经说“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阶段二:诗歌的意义 或许是为了宣泄吧,他开始沉溺在诗歌与文学中,他成了这份信仰的狂热信徒,但在第三年,他开始怀疑这份信仰的真实性。他发现信徒间彼此矛盾四伏,一部分人会说,我们才是真正的为人师表,我们传授的都是生活需要的,其他人教的都是不对的;另一部分人说,我们才是真才实学,你们教的是邪门歪道。他们不停地相互争论、指责,破口大骂,彼此欺骗,弄虚作假。除此之外,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关心谁是谁非,仅仅是为鹬蚌相争时,渔一己之私利。所有的这一切,都迫使他去怀疑我们信仰的真实性。 但奇怪的是,尽管他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这种信仰就是谎言,并且否认了它,但是人们赋予他的一些头衔他却并没有否认:老师、艺术家、诗人。 他说,我天真地以为,我就是诗人,是艺术家,我就能教任何人,虽然自己也不知道教什么。我就这样做了。由于和这些人接触,我身上滋生了一种恶习——与日俱增的高傲和疯狂的自信,甚至达到了一种病态,我断定自己的使命就是教化人类,虽然不知道教什么。 在那样疯狂的价值体系中,他已然迷失初衷,随之而来的是长久以来虚假大厦的崩塌:“我开始迷茫、沮丧、丧失理智,受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困扰,那就是:我为了什么而活?” 他陷入虚无的泥沼,行走在无边的寂廖中,无边无际。缠绕他的只有那个问题“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生命去向何方?” 他说“我的生活停滞不前。我能呼吸,能吃,能喝,能睡;同时却又不能呼吸,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睡,行尸走肉一般。因为我已经没有想要满足而又觉得合理的欲望了。无论我想得到什么,从念起的那一刻就知道,不论能否满足这个欲望,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虚妄。”在这无休无止的行尸走肉般大生活里,他终于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生命,就是彻底的虚无。 他碌碌无为地活,兜兜转转地过,不经意间进入一个深渊,并且清楚地看到,除了死亡前面什么都没有。不能停下脚步,不能回头,也不能闭上双眼不看前方的万劫不复。除了生活和幸福的幻象,除了真正的苦难和死亡,前方什么都没有。 他开始想要自杀。 长达三章的描写,让我不论是第几次读都心头一紧,与托尔斯泰一同坠入无边的黑暗中,开始质疑生命的意义与信仰的真实性。 如果死亡终将带走生命的一切,那有什么东西能超越死亡,使我的生命具有永恒的意义? 读罢,只纠结于一个问题,何为永恒?人在什么时候最接近永恒?我想了许久,钟表消灭了“永恒”这个人类动态的度量和关注点,但印刷又使“永恒”得以恢复。文字使人,不,使人类稍稍触摸到了一点点永恒散发的光辉。 人并非作为孤立的个体而存在,他是一个关键的点,每个人的行动和选择都是作为定义和判断“人类”的经验零件,你所做的每个选择都是在为你认可的社会制度投票,而反过来讲,你也是被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的 你就是社会模型的缩影,你不是单有的抽象物,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的作为无疑是给“人类”注入一种新的意识,下一个新的定义,作为人而言,转瞬即逝,但人若融入于人类”便始终延续着存在的意义。 这些只是我的理解,托尔斯泰试着将焦点转向实验科学 阶段三:知识 一般来说,实验科学对待生命问题的态度是这样表现的: ——提问:我为什么活着? ——回答:在无限的空间和永恒的时间内,无限的微粒以无限复杂的形式进行成长和分裂,当你明白这些变化的规律时,你也就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了。 乍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但细想,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人若只是粒子的偶然组合,何来理性?灵魂?以及形而上的精神需求? 于是他转投向思辨科学领域。“人类以指导他们的精神原则和理想为基础生存和发展着。这些理想通过宗教、科学、艺术以及国家政体表现出来。这些理想变得越来越高端,人类也朝着更幸福的生活迈进。我也是人,因此我的使命就在于,加强对理想的认识,促进人类理想的实现。” 但是很快生命问题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所有这些理论瞬间就崩塌了。抛开这一学科的敷衍了事不说,他们还把以少数人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成果当成了大众公理。这种“人类理想组成论”有诸多拥护者,且不谈这些拥护者之间的矛盾与争吵,这种理论怪异之处在于,在回答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么做?”之前,它认为人类应该首先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人类尚不了解的生命?”但人们只知道某一短暂时期里生命的点点滴滴,而对完整的一生是什么其实并不了解。要想弄清楚自己是谁,首先就应该知道这神秘的人类是什么,而这神秘的人类,是有很多像他们一样不了解自己的人组成的。 我们既不知道人类生命的起源,也不知道终点,哪怕是这生命旅程中的一个小段落,我们也不能参悟透彻──如果这样做了,你也就明白了自己的生命。 他再次陷入,困境科学锲而不舍在探索的,无法回答他生命的意义;思辨科学追求的,如他给出的答案一样—— 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毫无意义。 在这样的光景下, 托尔斯泰进入第四阶段:寻求哲学家的答案 “肉体的生命就是罪恶和谎言,清除肉体的生命就是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期望这么做。”苏格拉底说。 “生命就是罪恶,它什么都不是,向虚无转化才是生命唯一的幸福。”叔本华说。 “世间一切,无论是智是愚,是穷是富,是喜是悲,都是虚空。人死之后,会带走一切,因此是荒唐。”所罗门说。 在叔本华看来,世界赖以生存的、持久的、既无目的又不停息的,具有不同程度具体内容的希望和爱好也将消失,因果关系的多样性也将消失,随同形式一起,意志具有空间和时间这种一般形式的一切现象也将消失,结果是世界最终的基本形式── 主体和客体也消失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也就没有世界。在我们面前就只有空无。但是抗拒向寂灭转化,亦即我们的天性,也不过是这种构成我们自身和我们世界的生存意志。我们这样害怕寂灭,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这样想活着,这只意味着我们本身就是这种生存的愿望,除此以外我们一无所知。因此,对我们这些还充满意志的人来说,意志完全消亡之后,剩下的当然是空无。与此相反,对于意志发生了变化并已消亡的那些人来说,我们这一非常现实的世界,连同他们所有的太阳和银河,都是虚无。 而对于所罗门来说,虚空的意思是一切在神之外的事,一切脱离神而考察的事,一切属于这个世界的事,都是虚空。通过这劳碌所得的一切,不能提供灵魂的需要,不能满足灵魂的渴求,也不能救赎灵魂的罪孽。所以,对面临死亡、审判和永恒之境的灵魂,它们有什么益处呢? 托尔斯泰说,他在知识中的徘徊不仅没有把他从绝望中拉出来,反而让他更加绝望。一门知识不能回答生命的问题;另一门知识虽然回答了,但却再次印证了他的绝望,并且指出,他得出的结论不是因为他的错误,也不是他病态思维的产物,相反,它向他证明,他想的都是正确的,和人类大智慧者的结论相同。 在这时候,托尔斯泰意识到,理性的认知使他承认,生活毫无意义,他的生活变得停滞不前,他想销毁自己。纵观整个人类,人们往往都是一边生活,一边宣称自己知道生命的真谛。但他不得不承认,信仰提供给他生的希望。 信仰就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认知,因为有这种信仰,人类才给予自己一条生路,活了下来。信仰就是生命的力量。如果一个人活着,他肯定坚信着某些东西。如果他不相信人是为了某些东西而活,那么他活不下去。如果他看不到,也不明白这种有限的虚无缥缈,他就会相信这种有限。如果他明白了这种有限的虚无,那么他就会信仰无限。没有信仰,就不能生存。 一个人为了能活下去,他需要对无限视而不见,或者把有限和无限联系起来解释生命的意义。 托尔斯泰说了这么一段话“最后,我逐渐明白,信仰所给的答案中蕴含着人类最高深的智慧,我没有权利基于理性而否定这些答案,最重要的是,只有这些答案能回答生命的问题。” 在他愿意接受宗教信仰都时候,却还是陷入了难题。他发现那些所谓神学家也在无法解释生命的意义, 当他在他们对教义的阐述中越发清晰的发现他们的错误时,也越发失去通过他们寻找答案的希望。 但是是托尔斯泰逃离的是,他发现那些神学家们的生活与他们在教义里阐述的生活原则根本不一样。他发现信仰包裹着外表下虚假的敬虔。 托尔斯泰再一次失望, 他转而第五阶段:与底层人民相处 他发现,信仰对于他们而言是必需的,赋予生命意义,并且提供了活下去的可能。在他的生活圈子里,是可以没有教徒的,但在他们的生活里,一千个人未必有一个人不信教。 在托尔斯泰的生活圈子里,全部的生活就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抱怨生命;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繁重的劳动,对于生活,他们比富人更容易满足。 在他生活圈子里的人因贫穷和苦难都在诅咒抱怨,对命运愤愤不平;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人没有丝毫的困惑与抗争,平静并且怀着坚定的信念接受了所有的疾病与不幸,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别的出路,一切就是这个样子,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越是自诩聪明,在理解生命意义时就越糊涂,更容易把我们的痛苦和死亡看成是恶毒的嘲讽;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人无言受苦,他们坦然面对死亡,更多的时候是带着欢乐。 在他的生活的圈子里,极少人能平静、不绝望、不恐惧地死去;与之相反的是,在那些人中,很少有人因为忧虑、叛逆和不幸而死,非常多的人一无所有──那些对于我和所罗门来说唯一的福祉,在他们身上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可是他们却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 托尔斯泰扩大了自己的观察范围,观察过去和现代无数人的生活,发现那些知道生命意义,知道如何生死的人不只是两三个或十来个,而是成百上千乃至数百万个。那些人的性格、智力、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千差万别,全然不似我这般无知,他们知道生死的意义,平静地劳作,忍受着贫穷和苦难。他们有的活着,有的死去,在这过程中,他们看到的是善良,而不是虚空。 在这里,托尔斯泰说“我明白了,为了得到生命的真谛,首先应该活得光明磊落、踏踏实实,然后理性地理解生命。” 而最后,托尔斯泰坚信“道德完善”就是他的上帝,如果想参悟生命,就不是像寄生虫一样生活,而是踏踏实实的去活,接受人类赋予生命的意义。 在他找到生命的意义后,他又陷入难题——寻找上帝。 托尔斯泰的理性告诉他,万物都有一个原因,这个世界必然存在一个上帝,但托尔斯泰的感性却无法触摸到他。他在这个困境里寻求、哭泣、绝望,感受不到上帝但存在使他慌张,他意识到,只有当他感觉到他并且正在寻找他时,他才能活,才能真正地活。 “‘活着,寻找上帝,没有上帝就没有生命。'我身上和我周遭的一切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明亮,这种光芒从那时起就没有再离开我。 就这样,我摆脱了自杀的困扰。” 在此,自始至终纠缠他的问题有了答案,所有信仰的本质就是,它赋予了生命一种死亡也不能带走的意义。信仰就是上帝,让生命超越死亡达到永恒。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没关系都是神经病啊
    推荐

    留一个想法,留一段话。这本书看的间隔很长,看到后面的时候把前面忘记了。我记得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前几页的时候,我感到很兴奋,兴奋得读了起来。至于为什么兴奋,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困惑让我看不到出路,我找不到寄托,而列夫托尔斯泰最开始的忏悔和对答案的向往,让我看到了几百年前同样有人受到困惑的痛苦,并且对答案极度渴求。当然,我会认为托尔斯泰思考的东西是伟大的,我想的是渺小的。可困惑就是困惑,没什么高低贵贱,它们相同的是痛苦产生的源头,相同的,思考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痛苦。我不认为托尔斯泰写这些内容的时候想的是流芳百世供人拜读,他只是想表达而已。 写到这儿,我看到了遥远的相似性,几百年的时间和相距万里的空间间隔下,不同背景,不同生活中的人,同样想要得到自己的答案。任时间长河不断流淌,世界格局如何变化,单个的人,总会有相似的心路历程。看到后面,我很难想明白托尔斯泰在想什么,他记录的基本是自己的感受和变化,却没有写下导致他变化的观点的论据。我很好奇他如何用他超乎常人的理性和缜密的思考得出那一系列结论,还有他用到的证据。 我前段时间看了《玄奘之路》,觉得玄奘对信仰非常坚定。又看到了玄奘惊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辩论能力,比如他精通多国语言,说服多位国王信服佛教,在某个大学短短几年便成为对佛法理解最精深的几个人之一。后来将佛学系统性的传入大唐。 列夫托尔斯泰和玄奘都算是智力上的佼佼者,可是玄奘可以越来越深入地解读佛经,并且可与其他高僧辩论,这看上去似乎玄奘的学习日益增进对信仰的坚定,而列夫托尔斯泰,越是接触宗教,越是看到了很多谎言,而且他说过的那些谎言的地方,也让我感到不寒而栗。我没有读懂这本书。但我想如果当时列夫托尔斯泰研究的是佛经的话,会有什么想法;如果让玄奘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对而坐(๑><๑)交流辩论上(๑•̀ㅂ•́)ง几天,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哈哈。 列夫托尔斯泰受叔本华的影响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于是从道德和智力两个方面努力进步;随后,在获取了很多知识之后,发现再多的学问也无法回答生命的意义,于是寻求信仰,找到了东正教;后来随着对宗教的了解,发现宗教充满欺骗、狡诈、谎言、残暴与伪善,转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劳动人民;最后,发现劳动人民虽从不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困扰,但也只是他们的愚昧。至于托尔斯泰最终有没有明白他生命的意义,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给人类留下了伟大的艺术作品。 看过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忏悔录中写出了托尔斯泰从信奉东正教教义到不信仰宗教一路来思想的转变,一路来都是对生命意义的不停的拷问,发现了信仰的宗教和现实的矛盾重重,到头来发现一切都是如此的虚无缥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忏悔录中说世人都用无知、享乐、毁掉、苟延残喘来摆脱生命的束缚,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不明白我是用哪一种方式来摆脱生命的束缚。我希望是无知吧,这样或许我活得自在些。不入世,何来的出世,未见世界,何来见自我。 托尔斯泰无疑是幸福的,他从有信仰,抛掉信仰,又重新找回信仰。他知道有信仰的感觉,充满生命的力量。这使他寻找它时很容易重新认出它。而对于无信仰的我们,路途艰难,因为不知道去何处寻找,更不知是各种模样。我希望过这样有信仰的生活,可是,我的信仰在哪里呢? 我有一颗种子 ,等待着等待着 ,在风霜雨露中长成苍天大树 我有满空繁星 ,欢乐着欢乐着 ,永远在清澈深远的夜中起舞 我有五彩斑斓的光芒 ,绽放吧绽放吧 不要留下分毫 ,那是最真实的模样 不是一片寂灭的白,而是包容一切的白。

  •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推荐

    人的一生不过是一场不断地跟罪恶斗争, 用理性和爱来跟罪恶作战的一生。人类生活的改变于外部形式的改变(时代变迁)无关,只能基于每个人的自我完善。而今看来,「爱」仍是凌空俯视一切宗教的永恒的信仰。 19 世纪的沙皇专制政权和农奴制度是当时欧洲社会中最腐朽、最黑暗、最野蛮的制度 , 在这种专制暴政下生活的劳动大众苦不堪言,从宗教中寻求解脱和慰藉呈现了当时的普遍愿望,这种社会现实很自然的被托尔斯泰反映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宗教和宗教思想意识是不同的,父母早亡,从未体验过母爱的托尔斯泰的作品一直充斥了浓郁的宗教色彩,通过宗教寻求安慰和解脱。托尔斯泰的艺术表达了一个时代的宗教意识,他的宗教思想也是那个时代俄罗斯劳动大众的宗教思想的反映。 这本书虽已失去时效,然从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当代视角看,富足的生活条件也的确会遮蔽对生命的认知,使良知遁形,助长无休止地纵欲,大概也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这种说法的根源所在。 只有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事业,完善自我道德,活得光明磊落、踏实进取,才能理性的了解一些生命看似虚无的意义。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关于生活意义的最高理解, 这种理解决定着这个社会所向往的最大幸福。这种宗教意识常常被某些思考者表达出来,让其他人或多或少地感知。宗教意识是托尔斯泰所生存的社会里河流的方向,而一个时代的宗教意识需要通过对人类的「博爱」来实现幸福,所有致力于这种结合的艺术就成为了后世评判的真正的艺术,是最崇高的艺术,因为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以「爱的力量」直接完成这一事业的艺术。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