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crystal
    推荐

    无论你是生活在随波逐流的无自我意识的主观状态下,还是生活在具有自我明确存在意识的主观状态下,生而为人,都只能在个人既有思维认知模式下行动,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是知行合一着的,只是这个知在阳明心学里是唯一价值观的儒家学说,所以心学里的知,不仅指的是当下的思维状态,而是包含了对当下思维的道德价值判断。 但是道德是什么?百度百科的解释是: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社会是发展变化着的,那么与其适配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必然也是变化着的。但人们天生就是讨厌变化,偏好稳定及确定的东西,所以适应性延迟广泛存在于生物演化及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 所以回到心学里的知,如果其所包含的对当下思维的道德价值判断会因适应性延迟带来偏差及不准确,那么按照奥卡姆剃刀原理,知行合一的知能指与所指也就只有当下的思维状态,那么心学的意义在于何处? 如果你还足够清醒,大概就会注意到以上思辨过程的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对于有偏差和不准确的东西,可不可以接受?对于可能存在不可知论这一观点本身,可不可以接受? 其实这也不是问题,因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在试图纠偏,不断在试图变未知为已知的过程,但试图就代表一切只能处在一种未竟的状态中。 正因为认知到自己终究只能处在一种管窥视野中,才有可能更愿意以开放的心态在持续的未竟状态中体验及生活。 套用心学的那一套,当代新的良知大概就是人人都具有局限性这一事实本身,只有自身实时体察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在每个活着的此在和持续方生方死的当下的“我”中,带着自我明确的存在意识做出生活的选择。也唯有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在回望自己蜉蝣般的一生时,不带愧疚地说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江亿平
    推荐

    这本书是作者所有出版的书里写得最好的一本,也是所有介绍王阳明的书里最好的一本。作者用客观的、年谱化的写法介绍王阳明,本身就“无善无恶”,认为作者没有把王阳明推高到更高地位的人,心里本身就不客观了吧。其实读读国外斯多葛派的著作,可以解决王阳明的学术问题,斯多葛派是在公元前就已经在欧洲流传了。其他的“儒、道、释”学术交流问题,作者在本书里已经详细写了。本书值得一读。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Kat
    推荐

    这本书写得很中肯,并没有庸俗的把王阳明心法当成“成功学”快餐端给大家。如果有半颗星的评分标准我想我会愿意给这本书打4.5颗星。减掉半颗星只是因为这本书对我这样文化功底不太雄厚的读者有点点不友好,略显枯燥,偶尔会有点读教科书的错觉。教育意义满分,消遣性稍差。读完这本书着实费了些力气,减去半颗星以帮助后面的读者们做好心理准备。 读完本书真要感叹一句王阳明的时代真的是奸臣当道,昏君在世。以至于这位宗师的一生和仕途皆算不上顺利,且身后事还一团混乱。生活还真的是为王阳明彻底开启了hard模式啊。 真心实意的心疼他一秒。 无论王阳明的心法在现代被人当成怎样的东西来推崇或唾弃,我还是推荐大家都来亲自读一读品一品。我认为所谓“心法”就应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对与错全应在各人的一念间。 大家何不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本书,公正的了解一下这位从活着的时候就没停过被攻击被误解的一代宗师呢~~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专注
    推荐

    不得不说这位作者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这位作者就像一个大的储存卡储存了大量的知识的学者。储存卡之所以无法成为圣人是因为它只可以储存而不能灵活运用。而王阳明更像是一位以身践行的修行者。 作者和王阳明相比,作者更像是一个熟读切背诵了无数菜谱的学徒工;而王阳明更像是一位可以做出令人称赞的美味佳肴的大厨。 作者学习记忆的知识越多就离理解王阳明的心学越远,因为他始终停留在表面。此书传的越多,就会误人越多。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Jason李健
    推荐

    王阳明为什么火,因为现代人太急于求成,王阳明在今天是被当作“成功人士”崇拜的。人们并不关心他的学问品德,但是很好奇他是如何建立名声的。然而熊逸先生在本书中无疑是告诉读者一个事实:成功,除了人们自以为是的总结出的那些因素外,更多的是靠我们未知的力量,包括运气。所以,读王阳明,还是让我们回到心学的本质上,致良知,而不要奢望它能帮你成就怎样的事业。 所谓的成功,其实是由极少数我们所能认知的因素以及无数远远超出我们认知能力的因素合力完成的,仅仅是因为人心向前以及过度的自信,才会使我们每每怀着笃定的心情,为个人成就,梳理出某些一目了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就是这样自觉不自觉地将现实世界整理成我们最乐于接受的模样,然后欺骗自己说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本质就是派系,派系最看重的品质就是忠诚,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在亿万年的进化史上被血与沙打磨出来的或许不那么光彩的天性。很少有人能够在不同派系间左右逢源,而那些不站队的逍遥派很难获得任何一个派系的支持,于是,貌似带有利他主义色彩的“忠诚”其实是对人类个体而言的一项生存优势,尽管它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你原本也无意开罪的敌人,但它也会给你带来最大限度的支持和保障。 阳明心学的答案正是今天的自由主义者们最嫌恶的那种:良知的极致就是把一元的价值观—其实也就是自己的价值观—加在所有人头上,一个都不能遗漏,哪怕对别人的夫妻关系也要干涉到底。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启智启慧启善@照看心相
    推荐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即为所谓心学四诀,流传千古,至今不衰。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嚎哭而来,欢笑而去,人生本当如此。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王守仁将他毕生的坎坷与智慧传授给了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香哥-建国
    推荐

    优点:作者写出了很多现代人学习阳明心学的疑惑和心声。 缺点:作者的老毛病,有破无立。 我很想代表王阳明弟子,写一本书,用逻辑性、心理学、数学来反驳作者。并证明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符合逻辑、完全自恰的。 同时也是给不能从现代逻辑上理解阳明心学的人提供一把掸子,拂去心本体上的灰尘。 想要看这么一本书的请点个赞。 最后说明:反驳作者不是批判,是为了更好的传道。其实我很佩服作者熊逸,真心很想交这么一个有逻辑且善辩的朋友!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kakka
    推荐

    原来并不知道王阳明这个人,貌似是受了当年明月的影响,觉得他还是很厉害的,但是终究了解有限。不过一直有一个信念,大抵每位思想家,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从佛祖到孔子到韩非子,概莫能外。佛祖本人是古印度沙门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说自然有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子,而非从无到有的创造。孔子诞前,贵族阶层对于“礼”的知识也很完备,儒门也不仅仅只有他一人,所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也不过是后世的赞誉。韩非子的法家,虽然没有形成师承,但也有着子产-管仲-申不害-慎到这条明确的思想脉络。故而,王阳明的心学亦是如此,有时代的影子,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没有必要将之神化。很多人喜欢跪着读经典,将其捧上神坛,视思考和质疑为大逆不道,熊逸从六祖坛经那本书开始,就一直想要把他们扶起来。心学究竟能多大程度上改变膜拜者的人生,我是有点怀疑的。只要信仰本身足够坚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持有什么样的信仰似乎都能带来力量。说到近年来大众热切学习的圣人,前有曾国藩,后有王阳明,很好奇大众是真的喜欢他们的哲学,还是企图在他们的学说里寻找事功的秘诀呢?这就不得而知了。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蘭亭閣主
    推荐

    熊逸此《阳明传》,通俗性与学术性平衡兼备,中学与西学信手拈来,跨学科比较研究,甚至比冈田武彦《阳明大传》更胜一等。值得再读。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帅猪
    推荐

    很神奇的序言。大约占全书的8% 看起来确又津津有味的。 类比一个作者:烽火戏诸侯。写的武侠修真,却又颠覆武侠反对修真。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三人行
    推荐

    今天恐怕不会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会相信阳明心学的学理依据吧,王阳明在今天更多的是被当作“成功人士”崇拜的。读王阳明,还是让我们回到心学的本质上——致良知——而不要奢望它能帮你成就怎样的事业。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郭相谅
    推荐

    宋朝以后,儒家分为理学和心学两大阵营: 理学的《论语》:《近思录》。 心学的《论语》:《传习录》,书名来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也就是说:老师教的内容有没有好好复习? 从宋朝到清朝,理学都是主流,心学是支流,甚至可以说是异端。 《传习录》是针对理学而发的,对儒家经典做出了和理学不同的解释。 王阳明是在理学一统天下的时候标新立异,必然承受着很大的舆论压力,措辞必须格外小心,我们必须站在明朝人的学术土壤上,才能对那些话产生敏感。 王阳明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是一个功勋卓著的成功人士,《传习录》被当成他的成功心法,但《明实录》却描述了一个极度虚伪、奸诈、恶毒的王阳明。 王阳明的学术和军功、政治事业之间,很难看出必然联系,甚至存在很大的矛盾。学术是一套心法,建功立业则需要另外一套心法。跟周敦颐和张载的学术理论一样,虽然看起来美丽动人,但却禁不起认真的推敲,很难落到实处。 王阳明是以异端的面目生活在他的时代,人们对他的印象两极分化。 王阳明跟其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从小就把程朱理学视为天经地义,认真学习并实践,但发现竟然行不通。一套行不通的道理,无论多么高大上,多少人奉为皋臬,也一定是错的。 阳明心学跟南宋陆九渊的学术很接近,所以也成为陆王心学。 所谓心学,就是说要找终极真理,不必到宇宙和万事万物当中去找,只要在心里找,每个人心中都深埋着一套完整无缺的终极真理。每个人都应该把心中的终极真理发掘出来,然后拿这套真理去影响别人,影响社会,这就是阳明心学最核心的要领“致良知”。 朱熹教人格物致知,也就是说,要从万事万物当中认识终极真理。在这一点上,心学和理学完全是反着来的。 所谓格物,就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 所谓致知,就是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逐渐由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真理而掌握到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 即便到了19世纪,西方的物理学读本传到中国,中文将之翻译为格物学或格致学,但实际上,儒家一如既往地不关心科学,一切貌似带有科学色彩的理论都不过是为了政治哲学或人生哲学寻找终极依据。 张载的著作《西铭》,整篇都在讲朱熹的著名命题——“理一分殊”的道理。理一就是终极真理只有一个;分殊就是终极真理在具体事务上的表现存在差异。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按照朱熹的理论认真的去格竹子,其实只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公认的真理。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做圣贤是一件极耗精力的事情,普通人做不了圣贤。 等他开宗立派以后,说格竹子之所以行不通,是因为朱熹的理论错了,这种怀疑权威的精神同样来自于他的认真。而绝大部分人是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只会按照前人所谓的圣贤书照本宣科。 对于王阳明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所有的金科玉律,包括他提出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认为,说一套做一套并不意味着知和行脱节,而意味着不知,或者不是真知。真知必能行,没有做到一定是因为没有真正知道。 在真知的层面上,知和行是一体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真知一定会表现在行动上,否则就不是真知。 王阳明把“格物”的道理做出了新的解释:就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功夫,只要有不道德的念头,就要立刻纠正;无时不刻的这样做,人欲就会彻底消失,心中满满充盈着天理,也就做到了明明德。 这个新的“格物”理解方式与“知行合一”结合起来,就会出现一种矛盾: 恶念等于恶行,必须严厉禁止,但如果善念也等于善行,人们只需动动善念就够了,不必真的去做善事。 我们所有的纠结和挣扎,从本质上说,都是因为我们上不到更高层面的缘故。 世界原本没有善恶的区分,善恶之分来自于观点角度的不同,来自于人心,角度一转换,善恶可能就会颠倒:人类认为老鼠、蟑螂之类是害虫,但对于地球来说,人类何尝不是一种害虫。 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理之静,有善有恶是气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是阳明心理的一个重要概念。 不动于气,就是无善无恶了,也就是至善。 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天生就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只不过良知经常处于被欲望遮蔽的状态,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坏人坏事。 终极真理就在我们心里,不读书也无所谓,读书是升官发财的阶梯,但不是成为圣贤的阶梯。 王阳明的徒子徒孙有反智的倾向,不愿意读书。天下之所以大乱,是因为虚文太多而实行太少。 王阳明论学一概在做减法:凡是复杂的说法,他会删繁就简;凡是成对的概念,他会合二为一。王阳明不是一个特别有理论素养的人,他抛出的命题都在针对时弊,难免矫枉过正,不够全面,难以形成一套逻辑自洽的理论。虽然无法逻辑自洽,但是阳明心学的效用特别突出,因为特别能给人以自信,并且激发人的行动。越是缺乏逻辑敏感度的人,越容易从阳明心学当中获益。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一套理论的完善与否并不重要,抓到痛点并且给力才是重要的。 王阳明的学术和程朱理学一样通向“存天理,灭人欲”的目标,只是路径相反,把向外变成向内。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圆圆🐿Yolanda
    推荐

    其实我是因为看稻盛和夫的书才决定看王阳明的,因为知识库存少,决定通过其他比较可信的视角去了解他,这样可以横向纵向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尽管外在的视角本身也是主观的,但以我目前的知识结构来说,感觉人称“现代社会的思想隐士”的熊逸的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 王阳明的生平故事跌宕起伏,非常有看头。王阳明的父亲是状元,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起点已经占据比较高的起点,他有机会有精力去了解道家、佛教学问和诗词,当在这几个领域都没有找寻到,他内心终极疑惑的答案,王阳明最后又转向传统儒学。 当时明朝社会的主流学术风向标是程朱理学,以朱熹的见解注释为考试范围,意味着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是当时主流也几乎是唯一的最高意识形态。 但王阳明在“格竹子”没有格出真理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质疑作为功名阶梯的最高意识形态——也许,朱熹的很多见解是错误的。这在意识禁锢尤为坚固的古代,是非常难得的。 个人思想的蜕变一定是在事件中发酵的,王阳明也是。他出身不低,才思聪颖,经历两次科举落地,第三次得中“进士”,他的仕途从作为工部实习生开始,再从行政级别“六品”正式入仕。 一般人在科举成功被授官职以后,都会汲汲营营,斡旋人脉,为以后的仕途走向铺路,但王阳明却不是,他总是在白天忙完公务后,又挑灯夜读各种书籍,而且是程朱理学范围以外的书籍,这为王阳明以后所主张的思想核心,挣脱程朱理学埋下伏笔。 后来王阳明的故事主线是,经历了“刘瑾事件”、龙场悟道、赴任吉安府庐陵县知县,这以后,他的业务能力使他获得升迁,被任命“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这个看起来好复杂的官位,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后来以先天能力加后天兵法知识积累,平息当地寇匪叛乱,再后来就是平息宁王朱宸濠之乱,立下各种战功后,虽获得政府名义上的嘉奖,但在各种毁谤陷害缝隙中戚戚不安,最后还是再次出征,为一而再辜负自己的明政府,平息让朝廷头疼已久的广西思恩、田州、八寨大藤峡地区的叛乱,最后的最后,王阳明积劳成疾,死在申请回乡而不被允准,擅自回乡的路上。 而死后的王阳明,仍旧被把他视为政敌的官员发难,最后,他落得个功过参半,治学反动的结果,与他一次次劳心劳肺为明政府挽回大局的诚恳和卓越功勋相比,不得不让人感叹那时的朝堂昏聩至极,感叹“叛离”主流意识形态所付出的代价之不易。 王阳明经历的明武宗、明世宗这两任皇上,真是让人意难平。像王阳明这样劳苦功高之臣,反倒因为政治派系争斗,小人作祟,而如履薄冰寝食难安。不过王阳明的思考和体悟,也是在经历这些不公正的待遇,不清明的朝政,而被逐步淬炼出最后的形态——“心学”之致良知。 作者熊逸在书中最后有抛出一个论点,为啥王阳明最后的理论相比程朱理学的支离反复,且王门子弟众多,却再没有“王阳明”式的圣人出现?其实照理也可推问,儒家子弟有那么多,孔子孟子的金玉良言满天飞,后世又出了几个与之比肩的“圣贤”? 所以理论和经历缺一不可。没有经历支撑的理论主张,像一张迎风的薄纸,风力稍一猛烈,完整不再。 其实如果有人诚心学王阳明,倒是很令人敬佩的,这意味着他有着和王阳平一样的追求,或者至少是以王阳明的治学为标杆,不甘作俗尘的刍狗,不甘为欲望所驱使,虽然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欲望为引擎。 但要做到王阳明的“致良知”,除去私欲,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很难,是毋庸置疑的,毕竟,我们连看到和承认自己的欲望都不是简单的事。 但是,可以从类似“阳明心学”之类的主张中,试着找到对欲望的掌控感,先退一步看清欲望,才有可能擦除明镜上的“灰尘”吧。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予禾🌴
    推荐

    明朝敬佩者唯两人:一为王阳明,儒学的集大成者,文武兼备,于明朝危乱中,临危受命,一举歼灭反叛者宁王,打击盗匪流氓,使百姓可以修养生息,免遭涂炭,同时设书院讲学,让“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可以得到传承。他是明朝当之无愧的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二为张居正,在宦官当政的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大权旁落严党,如此错综复杂的朝局,张居正仍然坚守自己的底线,十几年的等待与坚忍,用一己之力对明朝进行大刀斧阔的改革,使明朝这个帝国在后期仍然可以屹立70年之久。乱世思贤臣,当清军入关之时,不得不感慨一句:世上再无王(阳明)和张(居正),无人救我大明朝!

  • 巴菲特的财富美学
    推荐

    “流派的存在大都不是授人以渔,更多时候,它是一种名目,给予同门者结成利益联盟的可能。” 到达某种高度后,个人能力对人生的影响已不再重要。人们承认他强大,但没人愿意看到与自己利益无关的强者成功。 他需要为旁人让利,以吸纳足够的资源分配者加入。当这个联盟的整体力量足够强大,它才能成为主流,主导人的意志可以付诸实践,却不再仅仅代表个人,他更多地为团体利益发言。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