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推荐

    之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因为心底对描述像南京大屠杀一样残忍杀戮的书籍有本能的恐惧,对这本有关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描述的书也是迟迟不愿翻开阅读,怕自己承受不住体会那种难以言表的痛苦和绝望。人的本能是向往自由和美好并接近和接触与之相关的东西,同样的也会本能的排斥黑暗束缚恐惧和与之相关的东西,包括书籍。对后者接近也大多是为了学习体验研究或者好奇心。对于这本书,我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打开的。作者是一位精神病学家,自己因为选择留下来陪伴年迈的父母而和父母家人一起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作者对当时做出是留在当地父母身边还是奔赴美国的决定有一段打动人的心理描述,让人不禁感叹命运可控的一面深植在很多由自我把握的瞬间,而这些又建立在自我的认知层次上。而命运不可控的那一面就体现在作者被关进集中营之后的遭遇里,即使有些微的自我可控因素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集中营里面被关押的人就像是圈养的猪羊一样被监视管理任意侮辱虐待惩罚或扔进焚烧炉,在军官随意瞄一眼并摆一下手指之间已经决定这个人是否去留,不被允许留下就意味着很快被赶进冠以“澡堂”的焚烧炉,拿着一块香皂赤裸裸的在火焰中离开这个世界…… 读着作者在集中营里悲惨遭遇描述的时候,我在自由舒适的做着自己的事,有茶喝有丰富美味的食物触手可及,但心里像是被狠狠拧了几圈痛到落泪,时空穿越般的恍惚中不知哪一边才是真实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在读后有种很庆幸读到的感觉,有些东西是在阅读其他类书籍中体会不到学习不到的,包括作者对人性的理解和自我的实践,何为自由平等和爱,相信每个人在读到这本书之后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强烈推荐此书!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文清子
    推荐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个“生存”不单单是指人的基本的肉体的生存,而更多地是指人精神的生存。 任何事物的意义都必须从高于事物本身去寻求,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的意义只能从高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寻求,它是人存活于物理世界的依靠,而人一生在物理世界的“轨迹”便是其人生意义的体现。人若没有这个“依靠”,那就如同一颗飘荡在宇宙中的陨石,漫无目的,麻木茫然,所见之处,尽是黑暗,随时都会毁灭,看似存在,实则早已灭亡。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江燊(jiang shen)
    推荐

    这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纳碎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意义疗法就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所有人都说作者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 三种寻找生命意义的途径:第一种途径:工作,全情投入。第二种途径:爱,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爱自己的家人或者恋人,甚至也可以是某种兴趣和爱好。第三种途径:苦难,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就有了意义,并将这种意义保持到最后。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小尘尘
    推荐

    有的人说要为了自己活着,有的人说要为了家庭,还有人说是为了改变世界。无论是哪种想法,哪种人生都是活着的意义,剧本并不能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所以先接纳自己的一切,再扪心自问究竟想要什么,需要怎样努力,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改变不了的,最后无论走出怎样的人生,都是自己该经历的,就是缘,就是命,就是天道。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Roslyn
    推荐

    弗兰克尔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生命的意义”,其实是我们自己下的定义。 这很像我之前和几个书友讨论的一个问题,人是活得明白些好呢,还是傻一些糊涂一点呢?答案众说纷纭。但事实上自己是否活得明白只有自己知道。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现在的我,读书,运动,学习,努力,享受生活~ 倘若能偶尔悟出些许“明白”便是幸事了。 那么如何找到意义呢?其实当我们开始想去寻找,意义就已经呈现。 本书中的意义疗法所宣扬的,找到生命之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其实我更认为是活出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 因为意义多是自己定义的): 第一是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 第二是经历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换句话说,去爱。 第三个途径:忍受苦难,涅槃重生;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 以上的方法我非常认同。第一条让自己忙起来,不再感到内心之虚无。第二条让我们心生温暖,温柔坚定。第三条则让我们超越自我,浴火重生。 再回到生命的意义。我想,存在即合理。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语每一个行为都是富含一定的原因和意义的。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就赋予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生命的意义。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Hercules
    推荐

    每个人的人生一定都有意义,只不过是你自己不知道,甚至有的人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找到那个意义,但是你也得相信这个意义一定存在。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维克多·弗兰克尔就是这样一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伟大人物,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相继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就是这段经历让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段炼狱般的痛苦,更能将自己的学术和经验相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了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本书大概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了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后半部分则是教会读者如何去找到生命的意义。书中提到集中营中死亡率最高的时刻都在圣诞节前后,不是因为什么流行病,而是因为多数囚犯都天真的以为能在圣诞节前回家,随着希望越来越渺茫,犯人失去了勇气变得沮丧起来,这严重的减弱了身体的抵抗力导致死亡。作者在那里遭遇了常人无法体会的绝望,但是他奇迹般的生存了下来,而支持他活下来的并不是坚信有一天可以从集中营走出来,而是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不一样的场景,有些人进入集中营虽然肉体忍受着地狱般的折磨,但精神依然高贵,独立而平静。即使在那样艰难的一个环境中,还是有人会走过每一个屋子安慰别人,虽然这种人不多,但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而这个就是你人生中最大的自由。 作者帮年老医生治疗丧妻之痛的例子可以说明,痛苦在发现意义的时候,就不在成为痛苦了。所以,书中给出了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那就是要负责任,要接受生命的追问。 最后总结一下发现人生意义的三种途径:1、建立或投身于某项事业中2、体验某种自然文化学会去爱去给予3、勇于承担责任和痛苦,就像在集中营那样恶劣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们,他们都是认定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定意义,可能是为了生死未卜的亲人,也许是为了追寻自己热爱的事业,在最后弗兰克尔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集中营中的囚徒,而成为了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无限扩大的圣者,这位历经沧桑的圣者的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对此而言,处在尚算幸运年龄的我们,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是否应该学会好好珍惜当下,体会身边那些彩色的阳光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呢?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推荐

    人一旦确立了自己活着的人生意义,就不会再不知所措而内心空虚四顾茫然。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我们证明了定位人生意义的重要性,这种人生意义就像黎明的曙光和人生路上的启明灯,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光明,也为自己的人生指明了方向。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风扬
    推荐

    尼采曾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余华在《活着》写到:“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弗兰克尔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更多的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奥斯维辛集中营人间的炼狱场,夺去了无数犹太人的生命。而弗兰克尔用文字记录集中营每天的生活和狱友精神状态,辗转几个集中营,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开,最终拥有强大信念,心中有坚定的追求,坚持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弗兰克尔提出了“意义疗法”,帮助无数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重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不过短短数十载,然而有的人碰到一些困难或遭遇困境,就感觉活着没有意义选择轻生。殊不知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生而为人本来就不容易,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正如麦家在《人生海海》里写到:“敢死不叫勇敢,活着才需要勇气。” 生命是有光的,找到生命的意义,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推荐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并未在书中就给出答案,相反,我们生命的意义往往不是生命给我们定义意义,而是我们创造意义给生命。   书中先描写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再到自己理论的建立,以及各种案例来创造这一本书。在我们阅读的时候,读纳粹集中营的经历往往会给我们目前这个和平的年代生活产生一种反差,我也无可避免的产生,但是这个产生的并不强烈,并且消逝的很快,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不温不火却一直持续的生活之中。甚至说这里面产生与生活的“反差”还不如我看《平凡的世界》带来的反差大,同时给我的意义也是。 作者所说的“意义疗法”,给我理解的概念更像是想象一些差的层次上的东西来给自己目前这个层次产生一个反差,随后利用这个反差来给自己内心造成一些宽慰和释怀的心情,利用这个心情就好像生活也变好了一样。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浅显意见,或者说是我自身并未很好的去理解作者表达的精髓。   如果说我们需要在这本书之中去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时找不到的,因为每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感受都不一样,绝不会一个方面就把意义概括完毕。相反,这让我想到毛姆《人性的枷锁》书中主角所说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特别是经历许许多多困苦后说出这样的话就更有感触了。       另外引用一下豆瓣的书评中写的: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断言:“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 现代人之所以陷入上述精神困境,与“存在之虚无”息息相关。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开始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受的双重丧失——本能直觉和文化传统——所带来的巨大改变。现代人既丧失了告诉他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也丧失了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现代人要么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要么做别人强制他做的事(集权主义)。 存在之虚无还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和伪装出现。有时,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力(包括追求权力之最原始的形态即金钱)、追求享乐、追求性自由等得到替代性补偿。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多•E•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指出: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事实上,对精神病学家来说,厌倦所带来的问题要比焦虑带来的多。而且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因为科技的进步可能导致普通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范烨
    推荐

    思考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说起如何面对生死,在这本书里,对于活着、生存、苦难、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死亡就像骄阳,难以直视又无所不在。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只有知道怎样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活。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或许都默默地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曾经是心理医生的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里九死一生,观察了各种人的心理行为、人格的扭曲与变化,如何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生命。在生与死之间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更深更多地讲透生死,以及生死的意义,教人如何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我们的生命消耗在各种冲突与不快、快乐与欢愉、抽烟喝酒、熬夜以及没完没了的工作之中。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者,你是唯一能能够改变自己、改变你所在社会的人。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就算是痛苦也有意义。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独倚斜阳醉
    推荐

    弗兰克尔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Wᴀɪᴛɪɴɢ ғᴏʀ ʏᴏᴜ
    推荐

    可能我先后顺序弄错了,继而应该先通读这本书,再为《思维的囚徒》这本书作思想进一步了解。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应该是以亲身经历过所表达的意义所在,《思维的囚徒》读完没有触感,我体会不到作者所表达的,《思维的囚徒》更多是以经历所心得,是精华,有更多是这本书附属品,通读此本更能体会到及感悟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一蓑烟雨
    推荐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童金-Grace
    推荐

    【超越苦难, 活出生命的意义】 #2019年第28本书 这本影响了千千万万灵魂的书,向世人传达了这样一个真理: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作者弗兰克尔是一名奥地利籍犹太人,二战时期,他们全家被纳粹逮捕并关入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部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在集中营里,所有的犯人被剃光头,财物被没收,自由被剥夺,卑微得只剩下一个号码,如同草芥一般任人践踏和摧残。 弗兰克尔通过在集中营的这段痛苦经历,告诉我们: “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刻和最受启发的有以下几点: 一、【失去希望就是死亡】 在集中营,死亡的主要原因并非劳动条件艰苦或伙食恶化,也不是传染病流行,而是由于大多数囚犯失去希望,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变得麻木。他们失去了勇气,陷入绝望,导致抵抗力大损而死亡。 所以弗兰克尔在书中说,“想活下去,你唯一的办法是,看上去能干活。“ 马丁·路德说, “哪怕今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要出去,亲自种下一棵小树苗。” 《肖申科的救赎》里安迪说, “希望是件好事,也许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面对痛苦的态度是可以选择的】 人生苦难重重。困难、挫折、苦难都是人生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不能避免痛苦,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即使是在集中营这样惨无人道的条件下,人依然能够保存最后一点的心灵自由和思想独立。我们可以选择伤害或怜悯他人;我们可以选择成为环境的奴隶,或保持内丰的自由和尊严;我们可以选择放弃一切希望等死,或依靠对亲人的眷恋活下去。 弗兰克尔在书中引用尼采的话:“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 不管我们经受过多大的苦难,将来那都是一笔财富。 三、【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弗兰克尔身处绝境,或忍受着残暴的鞭打时,他心中一直思念着他的妻子,尽管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但是他告诉自己,“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他的肉体本身,爱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 弗兰克尔用精神与自己的妻子对话,这种力量鼓舞着他活下去。有一次,弗兰克尔被选中,意味着可能死亡,他将遗嘱交待给室友 : “请告诉她三件事。第一: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她,请你一定记得转达;第二,我爱他胜过任何人;第三,我跟她结婚以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 在对妻子的思念,和期待重逢的信念下,弗兰克尔坚持到了最后的解放时刻。 四、【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在勇敢接受痛苦之挑战时,生命在那一刻便有了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 像弗兰克尔这样,在苦难中完成了生命的意义的人还有很多。 比如说史铁生, 在残缺的身体和持续的病魔的折磨下,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生存的明朗和欢乐。 比如说霍金, 全身只有眼皮能动,思想却在遨游太空,他用自己独特的的方式在宇宙中发出最闪亮的光芒。 人的内在力量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 虽然,我们不太可能面临像他们一样的绝境,但是,我们仍有可能面临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或厄运,《活出生命的意义》就像一盏心灯,带给我们力量和启发。 如何让生命更有意义?那便是: 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 卡耐基全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与沟通的艺术
    leo张大志
    推荐

    如果说读过的书曾影响了我的世界观,那么《活出生命的意义》算一本。本书的核心我认为是“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保有自己的态度”。书里的原话是: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夺走你很多东西,但是它唯一无法夺走的是你的自主选择,和那些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我们也许无法控制发生什么,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他是幸存者;后半部分讲作者开创的一个疗法,叫意义疗法。 01.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没劲?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1905年出生,1997年去世,活了92岁。这个人少年的时候成名,16岁就跟弗洛伊德打交道。弗洛伊德把他的一篇文章还推荐到心理学杂志上。后来就进了集中营,他是幸存者,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弟弟都死在集中营里。 从集中营出来之后,它又留在维也纳继续从事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以及实践。他开创了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叫做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大家知道第一学派和第二学派是什么吗?分别是弗洛伊德学派和阿德勒学派。 本书是九天内写完的,不要看它完成时间短,但是在全球已经卖了上千万册,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如果我写这么一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那有可能是鸡汤,但作者本人有集中营的亲身经历,这是实打实的经验,而且他也分享的非常真诚,本书值得一读。 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没劲?从几个角度讲,首先作者在书里提到一个叫失业型神经官能症,患这种病的一般都是年轻人。其实不用什么失业型,你看一下我们周边一些年轻人就行了,活得特没劲,不管是上班还是不上班,都没劲,每天没精打采的。 作者就分析,因为这种人把失业等同于没用,把没用又等同于活着没有意义。更要命的是很多这样的人就开始嗑药了。如果他们在集中营里,作者讲的亲身经历,就是这些人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他们会最后抽一根烟,然后48小时之内这些人就会死,因为已经失去了活着的目标。     现在已经战后了,大家的生存环境也都不错,不会为了温饱而担忧。所以这些所谓失业型神经官能症患者就可以嗑药,有人也是开始各种成瘾。他们主要的问题是没有找到自己为什么活着,这是活着没劲的一个根本原因。     之后又提到有些人退休无所事事,这种也很典型。看一下我们周边那些人,工作的时候努力努力再努力,四五十年之后一退休立马就没精打采。因为这些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认为工作是唯一赋予他们意义的事。所以一旦退休,一旦没有工作,他们的人生也就失去意义,变得很痛苦。     我们可以看一下那些得了绝症的人。有的时候他们为了等待一个时刻,为了等待与家人见面,可以忍受巨大的痛苦。为什么?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哪怕是多坚持一天,我坚持一会儿,也是值得的。 那些觉得自己活着有价值的人,他们也不会觉得活着没劲。我见过有些身患绝症的人,那真是生存毅力非常坚强。比那些身体健康每天无所事事的人活的要有意义的多,他们会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每一分钟,与家人与朋友在一起。     而那些经常在嘴边挂着“没劲没劲”的健康的人,我觉得这些年轻人未见得心理就健康。作者还提到现在社会有个问题,即标准出现了偏差,更看重所谓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就忽视了那些不再年轻的人他们的价值。如果你以眼下的成功为标准,那么那些有疾病的人,身体有残障的人就没有生存价值,相当于社会价值观的偏差。 人的有用性应该从能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这个角度来看,而不只是一味追求成功。之前有句话说所谓职业为贵贱,讲的也就是这个意思,作者认为这是混淆了尊严意义上的价值,与有用意义上价值的差别。因为每个人活的都应该有尊严,毕竟不同于动物。     实际上那些没劲的人是因为没有找到活着的理由。 有个好消息,有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知道为什么没劲的原因就可以找到方法。我相信每个人偶尔可能都会有这种无聊的感觉,这是个好消息,你知道为什么会觉得有的时候活着没意思。坏消息是答案,就是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你找这个答案别人帮不了你,只能你自己去寻找。 02.做怎样活着才有劲? 作者提供了三个寻找生命意义的来源,也就是只要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活着就有劲了。 第一个来源:工作,有意义的工作。说白了我们的工作能为社会解决问题,能帮助别人,这个就叫有意义,而不是每天无所事事; 第二个来源:爱,对他人对亲人的关爱; 第三个来源:克服困难的勇气。     关于第一个来源是这样说,所谓成功,工作上的成功只是投入某项伟大事业之后的一个衍生品。大家应该有骑自行车的经验,如果你只盯着自行车前面轮子这一块,使劲盯着,第一是很容易倒,刚学车的人喜欢只盯前面一块;第二个容易撞到别人的东西,你熟练掌握这个技能之后会发现蹬车是一个动作,你视野要开阔,看到远的地方,这样车才能骑得比较顺,工作当中也是如此。 我们如果只是盯着眼前的加薪升职,那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会觉得比较无聊。因为这个目标实在太小,应该融入一项有价值的伟大事业。至于这个是什么,可能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     除了有意义的工作是一个价值来源,第二个就是爱,对他人的关爱。在这里讲几个例子,第一个是作者本人的。维克多·弗兰克尔本来在开战之后他能跑的,不一定非得进集中营。但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他就没跑,本来能换一个护照,直接成为美国公民,就离开那个地方了,他为了照顾父亲放弃这个机会,而且全家被抓了,进了监狱,这实际上是对亲人的爱,也是一种责任。     第二个例子,是在战争后期,作者本人在集中营里已经是医生,他有一个机会从集中营里跑出来。已经联系了抵抗组织,只要跑出来抵抗组织就给提供护照,提供吃的,就能活,留在那就可能是死。他在跑之前又去查了一下房,大家可以看一下,在集中营里没有什么药,他所谓的治疗更多的是安慰。但即便是这样也非常有用,有些病人就察觉了,说这小子要跑,病人问他你是不是要走呢,作者当然否认了,说没有没有。但是心里特别难受,因为内心告诉他的答案是不应该离开,有人需要他照顾,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关爱。 后来他查完房之后做了一个决定,出来就对他想一块逃跑的伙伴说算了,你自己走吧,我不走了,我留在这。他一说这话马上内心就释然了,对他人的关爱实际上给每个人生命赋予了意义。     第三个关于爱的例子是,作者在集中营里有一次突然非常怀念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妻子的生死,但是他很想念,他就使劲想这个妻子的长相,他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一下就觉得即使是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也可能领悟幸福的真谛。 这里有一句赞美诗,就讲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作者说那个时刻他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有关可以赋予我们人生意义的三个故事。     第三个意义的来源叫做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苦难中人们可以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以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后者就无异于低等动物,相互踩,我们要永远记住选择权在自己手中。     那为什么说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可以赋予生命意义,作者在书中讲了那些集中营的犯人,每天回去首先要长舒一口气说,睡觉之前说“真好,又多活了一天”。我想听书的各位再困难也不会那种境地,一无所有,每天做苦力,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只要能活一天,活一天就是他的理由,克服困难,活着就是意义。 书里提到作者曾经说过一名年轻人写信,这个年轻人瘫痪,他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即使再做手术也没有用。但是这个年轻人写到,他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其中主人公勇敢而有尊严的面临死亡。那个年轻人就说,当时看电影的时候感觉那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一种非凡的成功。最后年轻人在信里写到,命运给了他同样的机会。 看看这气量,虽然最后我们会失败,但是过程充满乐观,这就是为什么克服困难能够带来勇气,同时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想一下,一听说自己得病立马就怂了,为什么是我?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是你?这就是所谓的当我们遭遇到厄运,需要决定是否以同样伟大的精神面对厄运时,我们往往忘记了多年前年轻的时候的决心。 说白了我们看别人跟困难做斗争,说挺好,这事有朝一日我遇到,我也这样。等事到临头就怂了,我们忘记了年轻时,对自己许下的诺言。 作者提到有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比如说在集中营里活得太累太痛苦,有些人干脆选择不活,决定自杀。 集中营有一个明文规定,就是不能救助任何已经自杀的人,他准备自杀,上吊还没死,你解救他,这不允许,因为要节省资源。那怎么办,在集中营里预防自杀就非常关键,作者就讲每个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因此让每个人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刚才讲了三个来源。也就是它有可能完成其创造性的作品,说白了就是活得有活力,能够创造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享受到人类真爱。一旦这个想死的人一时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他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尽的事业的责任,也就不会选择抛弃自己的生命。 一旦他们知道自己存在是为了什么,也就知道如何继续活下去。有些人经常说我不知道怎么活下去,那是因为你并不知道为什么存在。我们的身上有家人对我们的关爱,有我们事业的责任。如果真的想到这些,不是说会不会自杀,可能每个人都会过得健康一点,不会暴饮暴食,不会睡得比较晚。 作者开创的「意义疗法」,意义疗法不是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所以明确自己将要完成事业的意义,这样活着才有劲。不仅是内升的稳态,还要找到精神的动力。 内升的稳态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身体内部能够保持一定平衡。也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生物体的内部环境总是稳定的。除了内升平衡之外,我们还应该去寻找精神的动力,说白了就是推着我们往前走的原因。如果我们只求自己活得平平安安,那和动物和植物没有什么区别。 想活的有劲儿,我们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