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ctus 不可征服 ——威廉亨利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透过覆盖我的深夜, Black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我看见层层无底的黑暗。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感谢上帝曾赐我,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不可征服的灵魂。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就算被地狱紧紧攫住,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我不会畏缩、也不会惊叫。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经受过一浪又一浪的打击,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我满头鲜血都不低头。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 在这满是愤怒和眼泪的世界之外,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恐怖的阴影在游荡,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还有未来的威胁, Finds, 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可我是毫不畏惧的。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无论我将穿过的那扇门有多窄,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无论我将肩承多大的惩罚。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我是我命运的主宰, I am the captain of my soul. 我是灵魂的统帅。
用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 尼采说:一个人看到的痛苦的深度,等同于看到的生命的深度。我虽然认同尼采“生命的基调是属于悲观主义的”,但更推崇那句“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E·弗兰克尔显然是属于后者。他说他最欣赏的尼采的一句话是“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一本好书是沟通作者和读者的桥梁,文字的感召力可以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进行着思想沟通和生命思考。 隔不长时间,重读《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依然不敢妄写书评,更无法准确描述读这本书之于我的“生命的意义”。我只想说,与作者伟大的思想产生的那份共鸣感让我心生感激。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营的经历”,而作为精神病学专家,第二部分“意义疗法”是重点阐述的内容。 “奥斯维辛”,听起来让人心惊肉跳的四个字,无疑是“人间地狱”的代名词,它代表着所有的恐怖——“铁丝网”,“毒气室”,“焚尸炉”,“大屠杀”,那里俨然变成了“人性的实验室”。经历了恐惧,冷漠,绝望三个心理过程的非人折磨,最终是成为“神”还是“回归动物性”,最后崩溃,疯狂,死去,还是勇敢地坚持,……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精神的较量。 正像作者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那样的生活(已经不能称之为生活)状态下,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作者进行深入探讨的人生命题。 作者说,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但是,这种认识,需要“诗性”的认同,而不是被强制接受。 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用诗的悲哀去征服生命的悲哀” 而他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正是如此! 他让我懂得: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 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 他会让我在余生里活得更有信心: 他说,即便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她)们没有必要嫉妒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懊悔。 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不,谢谢你”,他(她)会这么想,“相比年轻人,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哪怕你只是一个乞丐,而你活着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施舍爱心的一个机会,或者成为另一位乞丐的竞争对手。每一位活出生命意义的人都是他自己生命中的英雄。 正如本书最后所说,英雄稀有,他们静静地出现发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记…… 谨借最后这句话,献给伟大的作者!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或许是个没有普世答案的问题,但这丝毫不妨碍一代又一代人追寻自己的答案。是拥有财富?是获得成功?亦或是快乐的活着?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他被公认为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之后,他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不但帮助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讲述自己在二战集中营时的经历。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毒气室,焚烧炉和大屠杀的代名词。身陷其中的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天只有一小块面包和一碗所谓的“汤”,一年四季身着破旧的单衣,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要防备突如其来的毒打。夜晚只能九个人合用两条毯子挤在狭窄的木板上,把沾满泥浆的鞋子当枕头。急促的哨声和不停的集合,让人们眼睁睁看着同伴拉向实验室和毒气室,只剩下虐待和恐惧时刻包围着他。 第二部分是在阐述作者的心理学理论,也就是“意义疗法”。告诉了人们三种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途径:工作、爱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们每个行走在社会上的人,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总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麻烦、以及纷沓而至的难题。而在世间跋山涉水,谁又不是流着泪咬紧牙带着一身伤?也许是经常起早贪黑四处兼职,却连房租都交不起的穷困;也许是每天熬夜加班辛苦工作,却被公司无情辞退的心酸;也许是正值岁月静好家庭幸福,却被意外事故击垮的无常。……岁月漫长总要学着长大,谁又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在治愈自己。 歌德说过:“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会变为甘美”。 艰难的境地是生活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修道场。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苦难,你是我的软肋也是我的铠甲,你让我经历痛苦也让我变得坚强。 我真心推荐每个人都应该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书。当你安定、喜悦和富足时要感恩所拥有的一切;而当你面临磨难、厄运和挫折时,再去想想作者的磨难和体悟,相信你会从中思考,学会珍惜并设法自渡。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不负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后的第二本书籍,共用时7小时18分钟,留下了40条笔记或感想。 本书第一部分,是讲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以及后面小部分在战后解放后的经历。 在集中营的经历,虽然我们无法体会是多么的恐怖,作者用较为客观的经历者表述历史。而他的表述不夸张,但也不会对恐怖的细节进行刻骨铭心的表述。所以这本书读起来不会领人十分的可怕,写到可怕之处作者会提到其他著作而一句带过。所以这本书适合更多的人群去阅读,不然这本书也不会销售千万册有余。 本书第二部分,是作者研究成果的阐述,这一部分如果不想较深入的对意义疗法了解的话,可以读完第一部分就可以截至。 这一部分确实读起来比较枯燥,但有很多的例子也让人更能体会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我将本书自认为最好的三句话,摘录如下: 1、“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2、“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3、“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我对这三句话的体会如下: 我们时常总会询问天、询问地、询问高人,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他们为什么会那样? 自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带着疑问的,我离开这个世界也是带着疑问的,我们如何度过这一生也是有疑问的。 上面就是哲学的最终命题(唯心)吧,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作者将人在提问者角度,转化为回答者角度,我们是来回答生命的意义的,而且是用自己精神上、肉体上等等的全部。我们习惯性的提出问题,却没有勇气去回答自己的问题,生存的责任就是活下去,活下去就是回答问题的最好本质。 我们的心是自由的,我们要学会用心去适应这个随机的世界,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控制好自己那颗自由的心吧 爱他人,才能获得同理心,而爱能让人的眼界更广,眼光更高,未有爱才能发挥潜能,爱自己发掘自我,爱他人发现他人的潜能,并让他发现自己能力,并让他自己来回答自己的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或者阿德勒说的把马迁到水边,是否饮水需要马自己来决定。 总之,自己人生命运只有自己能答复,其他人只能说是引导師,而非解答師。举个现实自己的例子,最近总是被几个“显示器”传达命令,这里的“显示器”是真实的人,而作用就是输出释放信息,而让我这个键盘来回答信息问题。“显示器”的收入远高于“键盘”的我,而需要一字字的回答的,如同“键盘”的我。心里真的不爽,刚刚又一次命令我,我这次选择了抵抗,但“显示器”好像有了CPU了,变成了一体机,建议我听一听《大悲咒》来静静心。“键盘”回答说:“自从入党以来,我听着国歌也能静心”。“显示器”们,也是党员,就不再回复我什么了。但是“键盘”的命运我改不了,我这能选择回复平静,继续用工作回答最初“显示器”要求的命令,编制完成一个策划会议的全部稿件,并组织召开完毕,“显示器”们只是负责过目后,签字,因为对专业和业务不懂的“显示器”们他们并不是一体机,而他们的身价却是一体机的价格,这就是我目前的生命的一小部分。我有责任的继续做下去,希望自己那天可以真正的成为一台一体机,而且是可以升级的一体机。这里把人比作机器本身不太切合,但这是我最终的想法。 人是复杂的人,并不能有纯粹的技术性手段对待。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三年前在师父那里学习时他推荐的,当时触动特别大。再次读起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更多的是对生命、对生活本身的看法和理解。前几天把我的这本书书送给了我的一个学生,人和人之间真的是有一种很奇妙的缘份,记得她第一次来我这,话不多,是一个恬静、腼腆的小姑娘。我问她怎么想到要来练瑜伽的?回答我说:被你吸引过来的。我笑着说:是吗?以为我不相信赶紧补充说:真的,我关注你很久了,一直想学。在后来的相处中,对我越来越信任,也有一些依赖,小小的她也经历了生活中的很多苦难,希望她能超越自我,赋予生命更不一样的意义。 回归到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而他自己也在漫长的囚狱生涯中,遭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在这本书的写作里,作者没有煽情,而是冷静的陈述与客观中立;他没有描写伟大人物或者著名囚犯,而是反应普通囚徒在集中营的日常生活。他谈的重点不是苦难本身,而是思考在艰险的极端条件下中,哪些人的何种品质使得他们幸免于难,他专注于坚强生活下来的勇气。本书一共分为两个部份。 第一部分: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 描写了他在被称为“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生活。1500名囚徒被关进了最多只能容纳200人的棚屋里,一块五盎司重的面包是四天里唯一的食物,长时间的劳动,一不小心就被送到“毒气工厂”或“焚烧工厂”被迫死亡。活着也时刻遭受百般奴役,而这样的日子还是无穷无尽没有尽头。 作者把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 第一阶段(收容阶段)显露的症状是惊恐 当他们看到“奥斯维辛”,霎那间,每个人都心跳骤停,奥斯维辛——这个名字代表着所有的恐怖:毒气室、焚烧炉、大屠杀。他们被剥夺所有财产、经历、姓名,除了赤裸的身体,真的一无所有。作者写到:在幻想破灭的时候,冷幽默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囚犯们好奇的探索,看看自己的极限是多少:极少的食物,不擦洗,缺睡眠,忍受疲惫与噪音。他们似乎测试着自己,“教科书说几天几夜缺乏睡眠就会死人,他们骗人!我们就没睡!” 在集中营,几乎每个人都动过自杀的念头,这种念头源于绝望的处境,源于时时刻刻笼罩着的死亡危险和不断接近他人的死亡的事实。 对于弗兰克尔来说,自杀并不困难,但是毫无意义。当你被剥夺到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时,于是你可以坦然的、笑笑的刮干净自己的胡子,至少这让你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于是你被排到毒气室队伍的概率会低一点。 第二阶段(适应阶段)显露的症状是冷漠 囚犯在集中营中的遭遇,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不断看到受难者、将死之人和已死之人,对一切已司空见惯,再没什么事情能够打动他们了。他们被迫面对脏污,当清扫粪便时,本能的擦拭嘴边飞溅的污物,就会遭遇暴力;他们失去尊严,除拥有一串囚犯号码,所有个人经历、物质或精神财产、遭遇都被抹去;他们忍受酷刑、折磨与不公正对待:因发烧不能劳动而遭遇皮鞭,冻伤脚趾后被用镊子硬生生拽去变黑的部分,斑疹伤寒病人离世,人们走近体温尚存的尸体,夺走剩下的土豆泥、木鞋或上衣;他们直面死亡,眼看着小护士拖走尸体,因体力不支,后脑勺磕磕碰碰在阶梯上,发出奇怪的咯吱声。也正是由于这种毫不关心的态度,冷漠外壳的包裹,囚徒们才能真正地保护自己,成为这种环境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高度紧张的环境,使得囚徒们的精神需求回到了原始水平。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弗兰克尔结识了许多烈士以后,他理解了这种忍受痛苦的方式,是精神上的升华。他们的痛苦和死亡,都表明人不能丧失内在精神上的自由,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为了鼓励囚徒,弗兰克尔对狱友们进行了灵魂谈话:谈到了未来、告诉大家牺牲的意义和赋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任何情况下,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不能丧失希望,而应当鼓起勇气,坚持斗争,始终保持尊严。弗兰克尔在那种实际上无望的处境里,为狱友们的生命找到丰富的意义,让他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们眼含泪水,充满感激。 第三阶段(解放阶段):怀疑与不相信 心理学的角度讲,得到解放的犯人最初的感觉叫“人格解体”。终于得以释放,人们从巨大心理压力中挣脱,不是狂喜,而是怀疑与不相信。 同时,这个压力突然释放的过程,就像深海潜水上升一般,速度太快会带来损害,可能遭受道德和精神方面的损伤。在这一心理阶段,资质比较愚钝的人不太容易摆脱集中营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残忍行为的影响。 会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人会有矫枉过正的行为,从被压迫者变为压迫者,压抑之后出现反弹; 二、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时,被普通人看作异类,无法理解的心境与经历; 三、希望的破灭:受尽折磨,回到家中,发现发现那个记忆中给予他力量的人已经死去,再无家人等待。 有的人自我救赎成功,会直面自己的内心,成为更强大更优秀的人,有的人无法完成自我救赎,就通过伤害别人,犯罪,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二部分 意义疗法 弗兰克尔认为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之意义: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这就是成就或成功;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去爱; (3)忍受苦难~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实现自我超越,并以此改变自己。 以上的方法我非常认同,我想,存在即合理。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语每一个行为都是富含一定的原因和意义的。在现有条件下,我们能做些什么,就赋予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下,生命的意义。 对待生命,我们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疫情时的医护人员、抗洪救灾的武警官兵,他们在其所从事的岗位上,用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发现生命的意义,新冠患者、经历自然灾害的人们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也能从中发现生命的意义。 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如何面对苦难是我们可以选择的,选择权在我们手中,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尼采曾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兰克尔以其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如果磨难不可避免,那就把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事业的责任,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充实和丰满,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快乐努力的奋斗着。虽然亿万人中我并没有多重要,但也要去体现自身的价值,体会并赋予生命的意义,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生命的意义,绽放生命的光彩。 以下是触动到我的一些语句,与大家共勉。 1、在苦难中,一个人可能仍然保持勇敢、自尊、无私,也可能为了自我保护在激烈的斗争中丧失了人的尊严而无异于低等动物。 2、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3、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 4、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但请不要问我们是如何习惯的。 5、当皮下脂肪消耗殆尽时,我们就像被一层皮和破布裹着的骷髅,不断感到身体开始消耗我们的生命。这样的躯干——我们的身体——实际上已经是僵尸了。 6、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 7、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8、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9、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 10、我在与绝望的生存作垂死挣扎,我意识到我的精神已穿透围绕我的沮丧情绪,超越了绝望的、无意义的世界。 11、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便在集中营,他也能保持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12、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13、即便在最困难的环境下也是如此。他仍然可以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否则,为了活命,他会忘记自己的尊严,变得无异于禽兽。 14、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15、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 16、在任何情况下,人的生命都不会没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无限意义就包含着苦难、剥夺和死亡。 17、在人性的深处,如果你发现人类在本性上就善恶交织,你还会觉得奇怪吗?所有人的心里都有一道划分善恶的分水岭,它一直延伸到人性深处。 18、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19、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 20、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不论这种原因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政治的。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 21、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22、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23、不可治愈的精神病患者也许没用,但他仍拥有人的尊严。 24、虽然世界的状况不妙,但是,如果我们都不努力做得最好,那它只会越变越糟。 25、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那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担负起生活的责任。 26、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27、英雄稀有,他们静静地出现发光,在世界上留下印记。当他们逝去,做为整体的人性,易变得再也不一样了。 帕妮 2021.07.22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