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远征军
    尼克
    推荐

    据说是传播学领域的大作,对交流、撒播、传心术等看似日常的用词,作者做了丰富的意向分析、历史溯源。感慨于作者的阅读文本量之巨大,全书几乎每一页都是各种引用,有些引文内容可能由于我学识浅薄,甚至觉得来自于某些犄角旮旯。 因为对这一领域毫无研究,阅读这本传播学观念史时难免走马观花,只能记住一些人名和感兴趣的片段式内容,没法形成一个谱系式印象。也许以后遇到类似主体还能回头再翻翻,将其当作一本工具书。

  • 中国远征军
    电波💥
    推荐

    这是一本对交流探讨的神书,有许多哲学家对交流的言论!也是在探讨广播演变的历程以及给人类带来的利害关系!我们所有的言论都是对空言说,是对自己言说,也是对懂的人言说!

  • 中国远征军
    六日
    推荐

    元旦前夸下海口,说要在假期看完,结果拖拖拉拉到今天才完成…… 虽然读之前已经预料到这类书籍的注释肯定会很多,实际读起来还是超出想象,一边感叹作者的博闻强识,一边佩服译者的耐心细致。 彼得斯把哲学和传播链接起来,围绕交流事关爱欲与生死;对话与撒播的博弈;技术发展带来的传播变革中肉身是隐退还是在场这三个主题,梳理了西方传播观念从古至今的演化,阅读过程中不时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除此之外,本书中对各种常见词汇的追根溯源,也会经常让我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也算是意料之外的收获了。

  • 中国远征军
    Lily
    推荐

    居然上架电子书啦!记得之前的版本叫《交流的无奈》,然后绝版了,我花了一百多大洋从二手书店淘了一本哈哈哈 英文名倒是记忆更深Speaking into the air.  这个电子版有点像是英文直译,码起来,空了再翻一翻

  • 中国远征军
    秋白
    推荐

    实在是太喜欢这本书了,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然后去包容这些局限性便是我从这本书最大的感触。

  • 中国远征军
    盐酥的Blue
    推荐

    作者对语言和比拟的驾驭能力很强!所以即便是学术性文章也读起来甘之如饴,满口生津。

  • 中国远征军
    碳酸钙
    推荐

    那么,就让我以一首《come on,sweet death》来结束对“交流”的探索和追寻吧。“人类补完计划”终究只能是一个宏伟但无果的梦想,所以,拥抱不完美,正视有限性,遗憾而神圣地活下去。

  • 中国远征军
    吾柒柒🐰
    推荐

    读卡佛的小说总让人感觉到乌云笼罩在四周,没有交流的关系就像生活在逼仄的空间里,总有一天你会想要逃出去,关系必然破裂。于是,会很渴望交流,尤其是心灵高度契合的交流,但这是人类美好而又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越来越多的作家指出交流是不可能的,现实也在提醒着自己再怎么亲密的关系,交流也存在着各种障碍。就像马东的话,“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语言是有限且贫乏的,听者与说者有着不同的语言理解加工方式。更何况我们难免不耐心。越长大越孤独,我们一边渴望往宇宙放出各种讯息,一边却又注意到宇宙少有回应,长大延长记忆的持久性。 不过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大的宽慰,交流是必定失败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参与交流。宇宙不回应你,是因为你之外还有宇宙,你不是宇宙,没有人会是宇宙。 其实现在互联网线上聊天也是一种交流失败,表面上看它超越了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你可以跟150千米外的人联系,可以晚上回复早上的消息。但尽管它是一对一的对话,却无法保证在场感和真实感。一旦你投出信息,你不知道对方是否收到。如果他没有回你,你不知道是他因为这条信息的内容不回你,还是因为你这个人不回你,或者是因为看到信息的人不是他。之前微博的“已读”功能也是如此,平台显示已读,那能证明是哪个原因?唯一确信的消息是你发送的被读过了(尚且排除平台没出差错)。如果你在线上与一个朋友聊得甚欢,你怎么证明他就是你要交流的对象呢?而似乎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容忍甚至接纳交流不在场感的存在。现在甚至有人可以接受对方不回信息,可以接受对方几天之后回信息。这是一种自由,还是说我们不介意不交流不介意无对话?长时间后回消息或者不回消息不像是官员在批阅文件吗?事实上,我现在充满感情地发出一条信息,几小时过后对方回我什么可能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我的感情被时间磨没了。“哇,你快看流星!”几小时之后,流星已经不会再现了。当然会有例外。也许我同意线上聊天隐含着我同意这个聊天只是信息传递而不是有可能接近完美理想的对话。(即时回复自然比延时回复好一些,它更接近交流与对话)。 这本书相对比较好读懂,里面引述了很多哲学家的观点,作者会再用自己的理解解释一遍。而几乎每个引述的观点都被作者点出其优点与不足。跨越文学、哲学、物理学等等学科,视野开阔。观点有意思,常常有一种:“哇哦,原来可以这么想~”的感觉。作者(或者是译者?)有时候的语言也很调皮哈哈哈。

  • 中国远征军
    大航
    推荐

    这本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让我们重新检视“交流”之于人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渴望与他者建立联系,为什么倾向于身体的在场。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天使般的交流,“鬼魂”(ghost)作为无法言说的“干扰”造成自我和他者的误会与混乱,我们仍然不遗余力的无意识的与外在产生交流,发出生命的声音、充满意义的符号。 交流的无奈不一定在于语词和意义的误读,也许是伦理和政治。 由上联想到,在技术发达和社会规制更为完善的今天,“媒介”这一压缩时空的技术,实现了距离的不可能和时间的同步性,不在场的身体的“交流”看似给予了所有人方便,可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也越来越远,这仿佛和前人所说的“实现心灵上的远距离交流”的梦想相去甚远。或许,无论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不管多近,我们都无法保证彼此的交流不再有沟壑,而由我们眼见对方身体上的皮肤是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进行心灵交流的“看不见的墙”。 关于里面的“爱欲”和“民主”还没看明白,哎。。。。。

  • 中国远征军
    霁旻
    推荐

    新闻传播经典导读的第一本书,认真看了62%,然后为了写读书报告草草翻完了,作为大学生中比较废柴的那种,读得有点难,以后还会再看的,最近有点忙就先拜拜吧。

  • 中国远征军
    巨鹿
    推荐

    作品简介 本书作者是艾奥瓦大学传播学教授约翰·杜翰姆·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该书融宗教、哲学、社会、历史、文学、政治和媒介技术史为一炉,将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文史哲),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的兴趣。该书还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作为撒播的传播——而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作者自述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出版于1999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完成于1899年,但他特意等到1900年才出版,以迎接即将到来的20世纪。我曾想过向他学习(当然我的书影响比他的书影响要小得多),将此书推迟到2000年出版,但是后来我又想,让此书1999年出版更好。弗洛伊德的书是20世纪的头一本,而我就将我的这本书当作20世纪的末一本吧。我这本书中涉及的人们对交流之治疗效果的热望似乎更属于20世纪,而不属于21世纪。” 内容概览 就我个人而言,看完《对空言说》后,脑袋里最先浮现出一个模糊的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三步法” 〔第一步:搬上台面,各执一词〕 彼得斯首先提出贯穿全书的两种对立的交流/传播观 ❶ 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对话观』 (Part1-1:《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 《斐德罗篇》对比了对话和撒播这两种交流模式的内容(语词、种子、爱)发布方式:对话具有明确的受众,形式上也是互惠的,撒播则对受众漠不关心,形式上是单向的。《斐德罗篇》中的观点是:要警惕,不要做撒播种子的蠢事,要避免乱交带来的危险。 ❷ 以耶稣为代表的『撒播观』 (Part1-2:对观福音中的撒播) 播种者寓言——关于撒播的原型预言(archparable)——所展示的信息发布方式根本不关心谁会接收到撒播出去的珍贵种子。这种撒播强调的是民主,就如《斐德罗篇》主张的是“贵族精英式的”选择性一样。 对观福音中的“播种者寓言”赞扬撒播是一种公平公正的交流形式,它将意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愿和能力;由传者首先画出的传播轨迹,必须由受者去完成。撒得很多,收得很少,种子不萌芽未必是什么值得哀叹的事情。 针对第一步,彼得斯提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对话也可能是霸道的,而单向撒播却可能是公平的,单向的撒播“应该是我们更加冷静的根本选择”,是“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它是“我们全部的身家性命” 〔第二步:驳倒靶子,错谬缘起〕 鉴于“对话”交流/传播观(灵魂、心灵或精神之间的融合)的历史悠久、深入人心,彼得斯以“错谬之缘起”为题从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三方面对“对话”交流观的产生寻根溯源。即从文化哲学、技术和科学角度对『一对一』的“心灵融合”(身体不重要)的对话观的源流进行梳理和评价,时间跨度从公元前500年左右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到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再到科学革命以及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美国传播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因为「奥古斯丁、洛克和招魂术」这三者都认为“肉体不重要,因此交流需要克服肉体这一障碍以实现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融合” 彼得斯认为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它将我们引入了“一个有联合而没有政治,有理解而没有语言,有灵魂而没有肉体的世界,使得政治、语言和肉体只能以障碍而不是福祉的方式重现” 期望实现“同质论”的梦想,一方面会直接催生交流失败的噩梦,另一方面也会使人鄙视那些在人际关系中不愿意参与这种互相模仿游戏的人。在交流中,我们不能总是哀叹壁垒,渴望桥梁,而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尊重“边界”;这种边界,既体现于不同灵魂之间,也体现于人们对彼此的相互要求上。 〔第三步:另起炉灶,论证观点〕 在驳倒「对话观」后,彼得斯对「撒播观」即“所有的交流都无法克服身体的局限”的『一对多』传播观的优势作了分析。他提供了一个更强有力的精神视野。 ❶ 黑格尔的“承认” 黑格尔认为,交流同时既是主体问题也是客体问题。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一个使主体和另一个主体融合,而是要建立条件,使有着自我意识的个体之间的互相认可成为可能,只有既克服彼此的差异,又珍惜彼此的差异,这样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承认。 ❷ 克尔恺郭尔的“匿名” 对克尔恺郭尔来说,个人与现实是不可通约的。客观世界和个人主体之间永远无法协调——两者之间的虚空是人类命运不可或缺的结构性组成。只要人们总是在展露自己,交流就绝不可能是纯粹的思想传输,而是一种充满暗示和不置可否的譬喻事业。 彼得斯还比较了马克思和洛克在“货币”这一传播媒介上的不同看法。货币实际上也是一种媒介,具有表征、储存和交换功能。洛克认为,(货币这种)媒介超越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是文明社会的基础。马克思则认为,(货币这种)大众媒介无论其能发挥何种杠杆作用,都是腐蚀性的,它是造成文明社会充满“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部分原因。 鹿鹿碎语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相信大多数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认为传播应该是信息的共享和传受双方的平等对话,这种双向的交流才是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公正”。 但《对空言说》恰恰支持的是“为人诟病”的看似单向的传播观——撒播,就像是手握着一把种子,迎着风,随手一撒,有的种子会生根然后腐烂,有的会发芽然后被鸟儿吃掉,有的甚至落在没有土壤的水泥地上被人踩上一脚然后夭折,但经过层层筛选后也会有“天选之子”破土而出,生得郁郁苍苍,这个时候播种者的思想才能与受者实现交合。 彼得斯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民主”,正如耶稣所言:“凡有耳者,皆可听,让他们听吧!”,这种形式的传播将意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愿和能力,传者画出传播轨迹,不用预设谁会接受到撒播出去的珍贵种子,因为谁都可以接受,事实上,“播种者寓言”的寓意是,在缺乏直接互动的情况下,信息的接受者会对信息作出多种多样的解读,它主要考察的是,在传者和受者、播种者和收获者这些主客体之间的联系松散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实际上这也可以联想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以及文本解读的三种模式。 传播者在自身知识架构、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所生产出来的是充满意义的信息文本,此时意义文本是开放的,并不是直接传递给受众,而是要经过受众的解码来获取意义,而受众的解码同样受到解码者自身身份、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进而霍尔提出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主导霸权立场—优先解读;协调立场—协商解读;对抗立场—对抗解读。 而“对话观”虽然看似美好,却也只是个虚无缥缈的梦想,当梦想照进现实后只留下满地狼藉——肉体同时在场、灵魂双向结合的心灵融合式交流,导致交流的空间与边界过于狭窄,难免会面临交流的失败。 而且与「撒播」“对受者漠不关心”不同,「对话」暗含的逻辑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必须要在同一高度上(无论时空、身体或灵魂),否则只会是“对牛弹琴”,话都说不上又如何“对话”呢,最后结局只有可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而彼得斯认为传播应当是“和自我对话,与他者撒播”,与爱和公正一样“既针对一般,又针对特殊,既统一又有差异化,既弥散又集中”,既要有因人而异的互动(对话),又要有一般意义上的接触(撒播)。 这么一对比,好像的确很有道理。“对话”虽好但不现实,“单向撒播”虽霸道,但的确又是一种更加友好的方式:听不听在你,说不说是我的事。尊重彼此。而且,在少数绝佳的场合,公开撒播甚至可以是激发对话的基础。 get✔ 另外,该书开篇引用了卡夫卡的一段文字,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通过文字传播的亲吻是不会到达其目的地的,它们在路上就成为鬼魂们彼此酬酢的酒醴。正是靠着这些丰富的营养,鬼魂们得以大量繁殖。人类意识到这一点后便开始反击。为了将人类关系中的各种鬼魂因素尽量剔除,从而营造出自然的交流,实现灵魂的宁静,人类先后发明了火车、汽车和飞机。但是这些努力现在已不再有效,因为这些发明显然是人类在面临崩溃时做出的权宜之计。而人类的敌人却已变得更加沉着,更加强大。在邮政之后,人类又发明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看来,幽灵们不会受饿,而我们却将灭绝。 卡夫卡将书信看作一种反人性的交流媒体,其带来一种可怕的灵魂错乱。“人们可以思念一个远方的人,可以触碰一个近处的人,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超过了人类的能力”,实际上强调的是除却口头面对面传播(交流双方同时亲身在场)以外的一切传播形态(远距离交流)对于信息的扭曲,记录性媒介或传输性媒介所记载的讯息并不能够全然传达出书写者的思想,因为人们往往在将脑袋里的书写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走了样、变了质”,而且由于交流双方的灵魂沟壑之深,会导致多种形态的“误解”。毕竟对于文字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媒介可以分为压缩空间的媒介和压缩时间的媒介。压缩空间的媒介,如纸张或电,便于携带,可以将远距离范围内的各个不同的点压缩起来;压缩时间的媒介,如雕塑或建筑物,则经久耐磨,历时不衰,可以将相距遥远的各个不同时刻点压缩起来。石刻是压缩时间的媒介,所以我们至今还可以阅读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而电报的内容载荷没有重量,发送快捷,所以它是压缩空间的媒介。 我尚不能保证我现在所写的这篇读书笔记能够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我内心真实想法,难道你能保证你就懂了我的意思吗? 就算我完整传达出了我的想法而且你也懂了我的意思,但我们能够保证我们理解的是彼得斯所要表达的原初意思吗? (滑稽脸,jpg) 我们要理解作者原意有多难呢?粗略盘算一下 作者掌握了精准的语言符号 ↓ 将其所想所感在脑中搭建 ↓ 用媒介书写下来 ↓ 编辑校正文本 ↓ 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 翻译者自身意识形态、知识框架影响 ↓ 流传、沉淀数十年甚至百年 ↓ 中外话语体系的鸿沟(高低文化语境差异) ↓ 传达给读者 ↓ 读者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社会关系兴趣等解码模式解读 不由喟叹,“大概这就是对空言说了吧” 当然,作为一个辩证批判意识超强的杠精,就我个人而言《对空言说》这本书也有缺憾。 尽管词藻优美、修辞得当、引经据典、佐证翔实,但是这种散文式的行文思路、文学研究的语言也令学术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大打折扣,这种“意在言外”的哲学家风格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也让我想到了世人对于麦克卢汉的评价,“麦氏的思维方式之跳跃,是谓‘马赛克式的思维’” 其次,彼得斯驳「对话观」立「撒播观」的论证过程让人生疑,这一先立后破再立的前提预设是:「对话观」在传播思想史上一直处于“唯我独尊”的垄断地位,以至于产生了“对话的霸权”,所以需要推翻。但事实是,「对话观」真的有过不可一世的阶段吗?至少在书中我并未看到有缺陷的证据支撑这一立场,甚至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还是招魂术的引论都显得有些牵强,如此说来,彼得斯难道不是陷入了稻草人陷阱吗?设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靶子,然后口诛笔伐。 稻草人谬误是一种错误的论证方式。在论辩中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理解论敌的立场以便能够更容易地攻击论敌,或者回避论敌较强的论证而攻击其较弱的论证。 不过! 针对这些缺点,书中一段话倒是极具说服力 学术著作的影响力和其写作的清晰度是否成反比关系?——书写得简明,很快就会被人忘记;但是如果适当混合些模糊不清、语焉不详、佶屈聱牙、深奥难解的内容,再辅之以一种不容置疑、板上钉钉的语气,就能成就一本让后来的学者不断争论、不断解读的作品,即使不一定就能带来影响力,但至少这一潜力也被增加了。 这真真说到我的心坎上了 模棱两可+不容置疑=学术大牛 总体而言,瑕不掩瑜。 行文中彼得斯都流露出人道关怀,他借用爱默生、威廉·詹姆斯以及阿多诺的话说: 我们应该承认,与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都具有美妙的他者特性,而不必悲叹我们无力去发掘它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认识这些生灵的他者特性,而不是按照我们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它们。 正如阿多诺所说,尽管人们之间存在着让人羞愧的分歧,但唯一能超越这些分歧的就是从这种分歧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交流的理想境界。 也许“交流注定充满沟壑”,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有着差异,那么我们试图去消除这种必然存在的而且可能有着积极意义的差异,则实际上可能是在浪费精力。我们应该放弃“追求心灵融合”的交流梦想,应该为我们拥有通过语言和媒介相互联系的能力感到高兴。 我们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能相互交流吗”而是“我们能彼此相爱并公正和宽容地相待吗” 最后很有趣的一个点在于,本书书名为“对空言说”(阿鹿戏称它为:天书),该书内容也一直在强调“交流充满沟壑”,再结合自身读完该书之后的第一感受后我猛地懵地get到了作者的点了——骚凹瑞,我们可能“交流失败”了哦。 突然觉得彼得斯可能是位禅师,身体力行地带着读者们悟道。 当然,很难啃或者有些部分读不太懂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太垃圾了,目前的悟性尚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希望几年后重温这本书时,我的感受能变成“对人言说”而不是“对空言说”了。

  • 中国远征军
    Haiyue
    推荐

    认真读完了序与导读,越读越喜欢,心里想着,我有何德何能,居然遇上这样一本神仙指导书? 等到进入正文,坚持读了数十页,开始崩溃了,心里又想,我有何德何能,能够读懂这样一本神仙指导书? 不是本书内容写得不好,而是我的知识积累太少。我要迂回一圈,等到知识量再多点,再来啃彼得斯这块硬骨头。 此处写个短评,留个记号,证明这块骨头,我曾用力啃过,崩了几颗牙。 先撤为敬,我还会回来的!

  • 中国远征军
    Fionnweng
    推荐

    不断捡拾起来的一本书,初读觉得文字晦涩,纠结于不同学者的观点,只能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做零星理解,但越读越觉得思想广博,不时呈现着共时与历时的交汇,大佬们的观念碰撞。可惜目前的观后感还较为浅薄,值得反复阅读。

  • 中国远征军
    卷卷
    推荐

    这是一本我看的最快的一本书,倒不是说自己理解的有多快,恰恰是很难理解,所以选择了另外一种阅读方式。初读这本书是一月份染发的时候,那时闲来无事,想着找本书打发一下时间,但是读完序言之后立刻激起了我看下去的欲望。一边读一边感叹自己的才疏学浅,每次读的时候都无不希望自己比原来更聪明一点就好了。首先要夸一下翻译者,真的很棒,让我读起来非常舒服。其次崇拜约翰•彼得斯,他的才学让我不仅感叹自己的思考力是多么浅薄。真的,很感谢自己选择考研,选择接触一门我喜欢的东西。其实结果于我而言真的不那么重要,我太爱这些文字了。喜欢哲学、社会学大于传播学,但是当我触及传播学的时候又不得不唏嘘思想的伟大。这是第一遍读这本著作,等到我下次读的时候,我一定要比现在更通透,起码要对得起翻译先生。

  • 中国远征军
    蒋15940590821
    推荐

    作者以虚无的宗教灵魂观出发,得到了交流一词错误的定义(灵魂融合的欲望),进一步得到了错误的结论(交流的不可能)。看似旁征博引,实际主要用卡夫卡、本雅明、梭罗等一票厌世主义者的梦话支持自己,强行篡改圣经、图灵等话语原意。行文故弄玄虚,全篇使用隐喻,将简明的话说的模糊难解,看似讨论问题,实则装逼自赏。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