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远征军
    推荐

    啃下来了…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思想史的重要性——思想史补起来。

  • 中国远征军
    Ayeah
    推荐

    感恩译者邓老师,翻译的通俗易懂,叫我一个新闻传播学的初学者也能读得津津有味,也感恩作者彼得斯的广览博识,深刻教会我传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学说,并带领我深入探讨“要对话还是要撒播”这一永恒的人类命题。 个人觉得本书有这样一些写法和特点: 引用颇多且所引用学者跨越许多国家、学科,甚至有物理学学者观点。这也与彼得斯个人学习和擅长语言的经历有关; 常通过对比方法,举两个或多个学者不同的观点,驳斥一方而支持另一方以说明自己的观点; 引用许多哲学家观点和寓言故事,趣味性可读性更强; 具有较强的宗教色彩和背景,尤其是基督教,总观点“撒播”也是来自于基督教的布道形式; 在内容上,书中的许多引用和观点都十分经典和普适,均仔细的划线标注了,可以说是入门以来读得最仔细的一本书。但目前我还才疏学浅,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全部内容和融会贯通还需时日。 总体而言是颇具启发性的一本书,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现在再看对空言说这个名字,也不再有一开始那样畏惧了,而是懂得了其所指和含义。

  • 中国远征军
    蜡维高徒
    推荐

    交流与对话在当今是被压缩的词语。 应当重回本身的含义,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

  • 中国远征军
    寻空
    推荐

    关于交流,1.交流永远存在沟壑,没有一个人能100%理解另一个人的话。2.交流不应聚焦自我表达,而应该让受众感同身受。3.交流的两面性,一面是坦白,另一面是掩盖。4.交流存在巨大阴暗面。

  • 中国远征军
    🐟
    推荐

    虽然热评里都在讲这个书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读完还是云里雾里。大致有这些印象: 1.作者一直在讨论一对多的"撒播"交流观和那种一对一的心灵融合式的理想交流观,当然作者是倾向于前者,因为我们人的有限性以及传播过程的注定充满沟壑,撒播的现实意义重大,尽管它也存在着众多消极因素,包括听者规模巨大,受众的匿名等等 2.关于身体在场的交流,其意义也不可忽视,大致是说,这种交流的触感天生排斥距离和时间,而且身体的参与会让我们人际关系更加亲密和诚恳 3.最后就是交流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外在客观因素,而在于我们内心对交流对象是否处于公正的位置,彼此是否有爱或者宽恕,这是交流双方可以交流的前提,不然就成了"对空言说"(也就是说交流充分考虑交流对象,而非只执著自我的披露)

  • 中国远征军
    推荐

    前大半部分对于交流的历史的客观描述,结合了各式学说,较难读,但后续的主观论述回到了超越自我的说法,对话是偶然的事,交流的失败却尝尝发生,当对话谈论至精神领域,神秘化必然参与进来,带来符号的解释。海豚的比如很有趣,公开的多方的对话,好似共同体的社会构架,可能很美好。

  • 中国远征军
    Daisy
    推荐

    这本书读在稀稀落落中读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全书展现了一幅关于西方宗教、历史、文学、哲学的巨大画卷,如果对于西方宗教哲学等等不了解的话,会非常难懂。但我是个热爱“浪费”时间在这上面的人,实属是有点自不量力加不务正业。即使是读完全书之后我也还是雾里看花,借助文献才弄懂一点皮毛。在仅有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的支撑之下写下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诚然,多数时候被作者引经据典的论述绕的眼花缭乱,但有时又享受读到某处与现实或者过去经历暗合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手动划线,进入正题: 一、本书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英文第一版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90年,作者是爱荷华大学传播学教授约翰·杜翰姆·彼得斯(JohnDurhamPeters)。该书融宗教、哲学、社会、历史、文学、政治和媒介技术史为一炉,将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充满智慧和令人信服地将媒介研究倒了个个”,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文史哲),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的兴趣,为突破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研究传统提供了可行的路径—作为撒播的传播—而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彼得斯一举成名,成为别具一格的传播理论家和传播哲学家,国际传播学会(ICA)会员。 二、彼得斯是“白月光”老师 一位学生在“评价我的教授”网站(rate my professors.com)网站上彼得斯是一位令人惊奇的教授。他爱他的工作,不断地提升他的知识。他最爱看到的是他的学生获得成功。只要是他的课,无论何时我都会选。”彼得斯曾说,在他自己做学生时,在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深受他的教授的爱护和培养,这使得他很愿意将这种影响传递给他自己的学生。 彼得斯在生活中喜欢不辞辛劳,颇具创新地从不同的路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据他曾经的硕士学生、现为万德比尔特大学教师的约翰·施努普(JohnM. Sloop)描述,在爱荷华大学,传播学系办公室在一幢楼,而研究生教室则在另一幢楼。由于两处之间有着相当一段距离,如果时间很紧,师生们会选择走一条林间小路,然后翻过一座小山,再从一条高架铁路下面穿过,到达教室。施努普曾回忆说,在他刚成为传播学系的研究生时,有一次他看到年轻的彼得斯在操小路,他说,“我对他说:‘抄小路啊,您一定很赶”。彼得斯回答说:“其实不是,我只是喜欢从不同的角度走进教学楼,这样我就总能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他在传播学研究上也独具创新,视域开阔、兼容并包、波澜壮阔。从他在传播学界不断增加的影响力来看,他的创新性研究路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同行的认同。著名传播学者迈克·舒德森(MichaelSchudson)说“彼得斯很可能是美国传播和媒介研究这一广阔领域中最具创新的思想家。没有之一”英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翰·基恩(John Keane)将他描述为“充满智慧,挑战权威,具有智识上的胆魄”,是一位“语言大师”,具有“奇妙的头脑。”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和基恩(政治学)都是其各自领域的大家,他们对彼得斯的评价有着相当的分量。 三、彼得斯开创传播观念史/传播哲学研究 2008年彼得斯应邀回到本科母校犹他大学演讲。在演讲中,他说道:“我1982年离开犹他大学到斯坦福读传播学博士,当时的使命是要‘将大众传播哲学化’(philosophizing mass communication)“如果我这么说不显得有些自不量力的话,我也许可以将我的研究对象称为传播哲学。”(communicate philosophy)。 如我们在《对空言说》中所见,传播学科的历史也许很短,但传播观念或传播哲学却有着漫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哲学家就对交流/传播深感兴趣。但遗憾的是,由于彼得斯所指的以上原因,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传播学学科对这一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传播哲学传统却一无所知。 在本书中,他努力开创和培养一种批判的和历史的观念,强调建立扎实理论的重要性,试图给传播思想的谱系进行一个清晰和前后一致的梳理。在《对空言说》中,他将传播思想的根源回溯到早至古希腊、耶稣、圣保罗和圣奥古斯丁这些高大而又古老的人物,将他们视为(西方)传播思想的丰富源泉。他探幽寻微,索隐钩沉,以类似黑格尔的风格和方法对传播的思想的几百年历史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希望能为未来的传播研究指明方向。 四、本书内容概要和核心观点 《对空言说》整体来说分成了五个阶段,来讲传播观念史的发展。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斐多篇》和《会饮篇》中的双向爱欲交流观;《圣经》中耶稣和使徒保罗的单向撒播观;中世纪神学中的天使交流观;近代哲学的精神交流观和19世纪招魂术的交流观;现代传播理论中的交流观。彼得斯将整本书中的交流观分成了五个时期版块串联起来,并且不同时期都用相应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可以说,虽然论证林林总总,观点百家争鸣,但是作者的观点确实非常的明确的——①交流之不可能,交流的沟壑一开始就存在,而越试图去弥补这些沟壑,反而之增加我们的痛苦;②完美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了追求交流的可能而将“对话”这种交流观的地位放置得太高,而贬低“撒播”这种交流观。“撒播”即是不分交流对象、不在意传播对象是否听懂的一种传播方式。即“对空言说”,speaking to the air. 五、彼得斯关于传播的观念与给当下传播困境的启发 彼得斯认为,要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同时将传播作为“(实现)不断地向合作靠近的途径”的这一理想,传播不能以“在人们之间实现真正理解”为追求;我们不能期望他人能“真实地对待我们自己的内在性(interiority),而应该接受并宽恕‘他人看我们不能像我们自己那样看自己’这一事实。”“我们不应过多地关注符号会怎样导致不同的意义,而应更加关注到底存在着哪些原因使我们不能好好照顾我们的邻居和那些与我们不同的存在。” 当前,各种媒介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网络直播、网络面试、线上课程等等,都营造了传播中身体的不在场,导致交流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利用网络媒介交流时,如果只是用你的一部分去和他人在网络虚拟中交换对话,得到的也许也只是对方的一部分吧,这样的交流其实也是注定充满沟壑的。 反过来想,既然彼得斯用了如此多时间思考并告诉我们交流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沟壑,那我们为什么要求对话双方一定要实现相互理解呢?其实“完美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美好的欲求。正是因为完美之交流的实现之困难才有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其孜孜不倦的追求。这让我想起了歌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里的歌词:”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六、最后的话: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 “对空言说”本是圣经中的话,作者把它用作题目,简单精练地囊括了全书表达的“交流的沟壑与无奈,交流之不可能”,同时译者说“对空言说”亦有信念坚定之意,这符合作者写书过程中的坚定,翻译书时的坚持,和翻阅理解时的信念。 传播学起源之初心可能就只是“凡有耳者,皆可听”的普世的撒播观。在书的前部分,彼得斯通过用《菲德罗篇》和《对观福音》中的故事来讲述,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对话”观和以耶稣为代表的“撒播”观。对话要求人们亲密无间的紧密结合,不仅仅是肉体的紧密结合,更是灵魂上的共鸣与交融。很多很多年过去,无论传播媒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其初心都是使得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因为人死后其音容笑貌不能永久留存,所以音视频媒介连接起了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于是VR技术营造虚拟的“身体在场”;因为人们渴望与其他人建立联系,于是互联网连接起了世界,出现了“六度空间理论”。 追根朔源,传播的观念史就是一部人类向往与追求完美交流的史诗,而这也与中国古代社会提倡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有着暗合之处。翻开传播观念史的历史画卷,我们在索引钩沉之中找到历代人为交流做出的努力。这么一想,传播这两字和身上的责任又厚重了一些。

  • 中国远征军
    十一月
    推荐

    文字和思想太晦涩以至于拖拉了很久,每次再读又要花很长时间捡起之前的零星理解。但是真的很好看,第一次认真地体会到传播的哲学意涵,好像打开了很多意料之外的世界。(但我想,我再次看他的时候应该又会一头雾水好像在看新书吧  🖖🏻

  • 中国远征军
    芽芽乐🌱
    推荐

    从上学期宪阁老师课上讲这本书到今天,断断续续看了半年我可终于看完啦! 初读对空言说仿佛走进一间藏宝阁,打开了一个万花筒。看到的大多是光怪陆离和晦涩难懂。奥古斯丁、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这些人名,以太、天使、巴别塔这些隐喻,都熟悉又陌生,陌生又新奇。很好的诠释了书名“对空言说”(对牛弹琴)的内涵。 然后我选择暂时放一放,去补补基础再来啃。看过几本传播学教材和《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核心社会学思想家》这些书之后再看彼得斯我就感觉我悟了!(我这投机取巧抄小道行为不可取,有时间还是看文史哲原著更好(ง •̀_•́)ง) “冯友兰先生区别了“两种混沌”的精神境界。一种是没有经过分别的、自然而有的混沌,可称为“原始的混沌”,另一种是经过分别之后而达到无分别乃是高一级的混沌,可称为“后得的混沌”。原始”与“后得”的区别就在有自觉和无自觉。诗人乐草木之无知,羡儿童之天真,其实草木并不知其无知,儿童也不知道他们是天真,它们均处在”原始的混沌“中。彼得斯的《对空言说》和《奇云》的研究方法和行文风格属于“后得的混沌”,也即是在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或是经历了现代之后的“后现代”,经历了人类之后的“后人类”,经历了学科之后的“后学科”。我之所以不建议传播学的初学者阅读《对空言说》和《奇云》,就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原始的混沌”,尚无法识别和理解”后得的混沌“,如果过早接触,最后容易导致将前者等同于为后者,或将后后者等同于前者。” 这是译者邓建国老师发的一条微博,评论区有人问老师怎么样才知道自己达到了读这些书的水平?“你读得懂了,觉得高妙,像喝奶茶一样舍不得喝(读)完时,就可以开始读了。” 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但是不舍得的心理是很真切的! 全书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第六章,机器、动物与外星人:各种不可交流性。我有点赞成万物有灵论,毕竟我经常和动物植物对话,虽然它们可能听不懂但是我表达了就好啦。还和自己讲话,积极进行人内传播(*•̀ᴗ•́*)و ̑̑因为我最好的朋友是我自己(我是多么的自恋)。(不过昨天晚上我突然想到了美丽心灵里的纳什,害怕了那么一下,我不会也精分了吧(ಥ_ಥ)应该不会,我不研究数学我没那个境界(இдஇ; )我就是单纯的内心丰富俗称想的多) 虽然我也赞成交流注定充满沟壑,读罢此书也满目皆是交流的无奈。不过我更尊重交流本身而不是交流的目的。 借用爱默生、威廉•詹姆斯以及阿多诺的话说: “我们应该承认,与我们分享这个世界的一切生灵都具有美妙的他者特性(otherness),而不必悲叹我们无力去发掘它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认识这些生灵的他者特性,而不是按照我们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它们。正如阿多诺所说,尽管人们之间存在着让人羞愧的分歧,但唯一能超越这些分歧的就是从这种分歧中获得快乐,这才是交流的理想境界。” 还是以邓建国老师一条微博做结: “希望《对空言说》能让我们自己、身边的人乃至整个世界能抱有撒播的心态,彼此宽容相待,对学习、事业和沟通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行其道而不及其功…” 最后感谢宪阁老师领进门,彼得斯大师写这么隽永耐读的著作,邓建国老师翻译的文采斐然又易懂。 也让我知道了我这个学术垃圾的无知π_π

  • 中国远征军
    王珏 Jade
    推荐

    诉诸于历史而非科学的传播思考。当试图论证观点的时候并没有使用数据,而是使用单个的案例。这种论证方式用理性的视角来审查,是不充分的。

  • 中国远征军
    阿白
    推荐

    有些难懂,以后把书中提到的人再了解之后 再读一遍这本书[加油]

  • 中国远征军
    Song
    推荐

    书名为传播的观念史,但书的内容涉及面广播到令人惊讶,从历史到政治,哲学到神学,招魂术与技术。。。这也恰恰反映了交流无处不在,交流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或者说欲望。 本书的核心是“对话”与“撒播”。我在上课的时候面对的总是单个学生或较小的班型,以看似点对点的“对话”的形式。而那些大学里最受欢迎的教授可能同时面对几十上百的学生,理应是互动性的课程可能称为“讲座”会更合理。我在不断给不同学生讲授一模一样的课程内容时会想,如果把他们都放进一个班级,课堂是否会更有效率?教授们也可能会偶尔幸运地遇到愿意在人海中提出尖锐问题的学生,并进行针锋相对的讨论。其实,无论如何,教师都没有办法避免思想的沟壑,无法避免看似在场又不完全在场的学生。交流到底应该是对话还是撒播,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撒播是对话的土壤,对话是撒播的果实

  • 中国远征军
    天雨流芳
    推荐

    到底是我理解能力不足还是作者所谓继承自本雅明的历史视野没学好呢?总之我的笔记和书安排的顺序不大一样。 洞见不少,尤其是对话与撒播部分非常惊艳。对传播史的梳理以及找出处都做得蛮好,除了部分论点不能苟同,推荐批判地啃一啃。

  • 中国远征军
    Sean White
    推荐

    对话还是撒播? 读完这本书,不仅刷新了我对传播学的诠释定义,全书渗透着人文社科的各个方面的讨论与分析……恩格斯说过:任何一个历史事变都是“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影响而产生的,即是说,任何偶然的因素都将最终影响到必然的结果。 对“交流”极致追求的梦想,由19世纪的Mesmeriam,到20世纪渴望“他者认同”的SETI,无一例外影响了“交流”(传播观)的发展轨迹…… “撒播”更像是现代社会舆论导向的操纵。我对“撒播”的印象比“对话”更加深刻…… 拉斯韦尔说:操纵是现代社会秩序中一条不可避免的原则,和过去依靠蛮力的社会控制形式相比,操纵具有绝对的优越性:“假如大众想要挣扎断铁的镣铐,他们就必须接受银的锁链。” 马克思的交流观更是与拉斯韦尔殊途同归, 在马克思看来,交流模式应是: 是实现一种乌托邦式的所有人同所有人之间的对话; 是以阶级觉悟或宣传的名义实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操纵。 用书中的一段话作结: 在李普曼和卢卡奇看来,传播就是一种将分散的人捆绑在一起,并使之位高尚或邪恶事业去奋斗的力量,他具有造就或摧毁政治秩序的力量。

  • 中国远征军
    那天
    推荐

    我理解的观念史是一种宏大叙事 将传播直接拉到本质:交流 作者的观点是为了获得完美交流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一切传播都是对空言说 从面对面的交流 到书信 到大众媒介时代刻意制造缺席的在场 传播似乎都在寻找这种完美交流 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通情绪的共享 但实际上 人低估了自己的局限性 哪怕是面对面的交流 也可能只是两个广播而已 但这也不完全是坏事 因为交流本身就是为了展示和传达对他人的爱 任何交流的失败反而成为一种动力 我们要认识到交流注定失败的客观现实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