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军事

  • 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下的《矛盾论》研读"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法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下的《矛盾论》研读

    王鲁玉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视角,重新解析《矛盾论》。全书共分为六章:绪论、《矛盾论》的文本流变、《矛盾论》的基本哲学思想、《矛盾论》哲学思想的源头活水、《矛盾论》思想方法的运用和展开、与《矛盾论》相关的争鸣。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2

    ="政治与行政:政府之研究"

    政治与行政:政府之研究

    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

    该书为现代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开山之作,学科建立的基础著作,为本专业师生必读经典。该书曾于1987年出版过中文版,但当时的译本已难觅,更难购买得到,现经专业人士重新翻译,市场前景广阔。中译版将随书附赠读者一篇更经典的论文,即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中英文对照版,会令读者感到物超所值。。。。。。。。。。。。。。。。。。。。。。。。。。。。。。。。。。。。。。。。。。。。。。。。。。。。。。。。。。。。。。。。。

  • 3

    ="政府论(下)"

    政府论(下)

    约翰·洛克

    《政府论》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论文。在《政府论》(下)中洛克则试图替光荣革命辩护(但根据拉斯莱特的考证,政府论发表之时,光荣革命尚未发生,因此这部著作是在呼唤一场革命而不是为已经发生的革命辩护),提出了一套正当政府的理论,并且主张当政府违反这个理论时,人们就有权推翻其政权。洛克还巧妙的暗示读者当时英国的詹姆斯二世已经违反了这个理论。

  • 4

    ="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邓小平实录3:1966—1982(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李新芝

    本书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收录了邓小平的秘书、同事、战友等身边人的一手资料,真实还原了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划、发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邓小平在历次战争、革命、运动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邓小平的改革心路与实践历程,以及中国建设、外交大战略的形成。本卷为第三卷,讲述了1966—1982年邓小平经历文化大革命、阐述“三个世界”理论、与“两个凡是”斗争、平反冤假错案、出访日本和美国、关注三峡工程等经历,同时记录了邓小平与刘少奇、叶剑英、尼克松、基辛格、丁肇中、金庸等人的交往与情谊,以及邓小平治理漓江、参观毛泽东旧居、救戏、开放414招待所、参观兵马俑等逸闻趣事。

  • 5

    ="扭曲的人性之材"

    扭曲的人性之材

    以赛亚·伯林

    伯林从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著名思想家维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圣西门、赫尔德和迈斯特等人对自由以及人类历史的看法。梳理了乌托邦、浪漫主义、法西斯主义到民族主义等思想的兴衰或变迁,阐释了在扭曲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下扭曲的人性。本书的标题源出康德,伯林常爱引用此引语的英译文:“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

  • 6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二(十一卷本)"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近代篇二(十一卷本)

    拉铁摩尔 苏源熙 杜赞奇 佐藤慎一 王国斌 魏斐德 易明 韩瑞 张鹂 罗伯特·福琼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这个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新疆、内蒙古、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地区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话语的长城:文化中国探险记》:“文化中国”包括三个部分:历史上的中国国土本身(目前正经历不同的政治命运),海外华人社会(很多已经经历了几代人),以及有关中国的研究或写作。本书在这三个维度上,对“中国”的多重意义进行解读和分析。本书由几篇原本独立的论文构成,但在结集成书的时候,作者在逐渐清晰的共同问题意识下,作了相应改动。《文化、权力与国家》内容简介:《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是印裔美籍学者杜赞奇通过对资料:南满铁道株式会社调查部所编《中国惯行调查报告》、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社会调查材料,以及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的研究,以个案的方式对华北六个村庄进行详尽的分析,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1900—1942年华北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图景。作者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力的文化网络”、“国家经纪”等概念,详细地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婚姻圈、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深入乡村社会的,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乡村社会又是如何作出回应的。《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所要解决的主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转变的中国》作为一部富于创意和挑战的探索性著作,本书在广泛汲取和甄选中西史学新成果的基础上,从经济变化、国家形成和社会抗争三方面入手,通过比较中国与西欧之长时段历史的异同,否定了长期盛行的各种西方中心主义研究框架,也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史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间谍王》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再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戴笠及其创建的国民党特务组织,是蒋介实反共反人民的忠实爪牙,在为蒋排除异己,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以及保护蒋介实安全方面效尽犬马之劳,犯下了种种罪行。同时,抗日战争期间,在抵抗日寇、铲除汉奸方面也做过一些工作。戴笠来自于这样的一个背景:作为闭塞的“中等县城”里的精华,他克服了某种城乡之间的差别——再具有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个人关系的乡村世界与一个更加广阔、充满职业责任和冷冰冰的专业知识的领域之间的差距。《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一江黑水》:以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中国为经济高速发展付出的环境代价,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分析了中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环境治理的艰巨任务,探讨了怎样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好地协调起来。《一江黑水》2005年被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评为社科类最佳图书,2008年被剑桥大学评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50部著作之一。《假想的满大人》:《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通过对小说、医案、游记、照片、绘画的解读,揭示出西方同情与人道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这种西方式对华“同情”的来龙去脉,并力图通过这些分析展现出关于“中国”的整体印象。作者在该书中的这种分析开启了思考西方过去与当今对华关系的新的可能性,而且通过对同情、受苦、经济交流以及再现式交换这四个术语的专门论述,进而建立起分析中国历史话语、同情与现代性的新网络。在结合了文化研究、亚洲研究、美国研究以及医疗史观念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中西方关系的独特视角。《城市里的陌生人》: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两亿中国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寻求务工、经商的机遇。这一现象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再生产。本书所展示的,是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后毛时代(post-Mao era)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本书挑战了“市场胜利、国家撤退”的简化论,强调要从更为复杂的日常实践和持续的变迁当中去理解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两访中国茶乡》: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来华,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中国植物资源。回英国后,他写了几本颇具价值的著作,介绍其中国之行。本书对1843年和1848年的两次中国之行作了详细记录。书中对中国的茶树栽培和制茶方法详加阐述,对中国园艺、植物特性与分布、饮茶文化也多有着墨,但大部分描写的还是其在中国的奇妙经历及见闻感受。对部分中国文化,福琼表达了他的怀疑与偏见,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随着其对中国了解的深入,福琼表达了他对中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惊奇及赞赏之情。福琼是传教士之外最早进入中国内陆的外国人之一,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教士的独特视角。

  • 7

    ="机关干部必须把握的128个细节"

    机关干部必须把握的128个细节

    于立志主编

    本书以精神为指导,针对机关干部的工作实际,以新的视角从“修身立德”、“写作技巧”、“工作方法”、“担当有为”、“遵守规矩”、“清正廉洁”、“优化交往”七个方面展开论述,全书共128个专题,立意新颖、脉络清晰,突出细节,为提升各级各类机关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升机关工作水平和经验智慧提供资源和借鉴。

  • 8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9

    ="邓小平实录1:1904—1945(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邓小平实录1:1904—1945(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版)

    李新芝

    《邓小平实录》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收录了邓小平的秘书、同事、战友等身边人的一手资料,真实还原了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关系,以及重大事件的策划、发生始末,深度披露了邓小平在历次战争、革命、运动中起落的真相,全景式描述了邓小平的改革心路与实践历程,以及中国建设、外交大战略的形成。本卷为第一卷,讲述了1904—1945年邓小平出生成长、赴法留学、参加红军、进行长征、奔赴抗日战场、出任太行分局书记、领导根据地建设等经历,同时记录了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伯承、卓琳、邓发等人的交往与真情,以及邓小平第一次远洋、用南瓜瓤看病、血战梅花圩、巧斗阎锡山、做红娘等逸闻趣事。

  • 10

    ="毛泽东精神"

    毛泽东精神

    刘振起

    《毛泽东精神》是刘振起教授的演讲稿,以通俗晓畅的文字阐述毛泽东的大善精神、平等精神、报国精神、民本精神、斗争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学者精神、修身精神,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伟人毛泽东。作者认为毛泽东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分析了毛泽东精神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内涵,认为毛泽东精神具有实践性、完整性和指引性三大特征,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毛泽东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毛泽东精神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高峰。

  • 11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罗志田

    近代百多年间,中国多呈乱象。各类思潮和思想论争此起彼伏,如乱花迷眼。然其背后,又有或隐或显的一条潜流贯穿其间,不绝如缕。这一乱世中的潜流便是民族主义。本书的主体内容是从“二十一条”到北伐,各文都多少触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些面相,又都与民国政治相关,多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包括战争和外交在内的政治行为,以及其他与民族主义相关的思想、社会现象。

  • 12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

    阎明复

    中苏关系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办公厅成立的中央翻译组负责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工作。作者作为翻译组组长,亲历了中苏关系史上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见证了中苏两党、两国由友好到破裂的全过程。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有关国际共运和中苏关系的珍贵史料。全书资料翔实、细节生动、情感饱满,兼具史料性、思想性、可读性,是研究中苏关系、国际共运史、党史国史等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 13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读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简明读本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书是由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的,内容涵盖两个板块,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书的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础知识,作者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架构和基本原理,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作用。

  • 14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名师大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革命”、“中国革命的遗产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什么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权威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深刻阐述***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历代治理之得失”、“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危机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等,在党政干部、青年大学生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是在北京市委教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开课成果结晶,是一门系统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道路选择的入门必修课,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创新读物。

  • 15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乔治·弗里德曼

    全景呈现未来100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精准掌控21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海权论”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日本陷阱”?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心十足,同时对未来美国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巧妙推演。未来世界局势将如何演变?大国之间的冲突是否无法避免?中国的全面民族复兴将从何处寻找突破口?美国将在21世纪后半叶迎来黄金时期?本书呈现了透明的全球发展演进路线,帮助读者精准掌控21世纪世界发展脉搏。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