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屈原传(中华文人经典传记)"

    屈原传(中华文人经典传记)

    杨雨

    《屈原传》是知名教授杨雨的代表作。全书对屈原的传奇人生做了全景式描绘,并从浪漫文学始祖、爱国思想先驱、香草美人情意、正道直行精神四个维度,对屈原的精神内核和人格魅力进行了深度解读。行文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乏诗人的浪漫,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把屈原的惊世才华、多舛命运和他“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爱国精神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 2

    ="李清照传(中华文人经典传记)"

    李清照传(中华文人经典传记)

    杨雨

    《李清照传》是知名教授杨雨的代表作。全书以细腻唯美的笔触、详尽准确的资料,还原了李清照才情四溢又波澜起伏的一生。她“千古才女”“一代词宗”的美誉究竟因何而来?清丽的婉约词人,胸怀天下的女中豪杰,逢赌必赢的“赌神”,醉眼蒙眬的“酒鬼”,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她?在传统礼教日盛的南宋,她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离婚?关于李清照的所有疑问,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书中还收录了李清照词全集,配以简明注释和精妙赏析,专业与趣味并重,让你尽享宋词之美。

  • 3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口述自传

    胡适口述

    本书根据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邀请下所做的十六次英文口述录音整理而成。唐德刚负责采访,并把录音整理成文字,涵盖了胡适的生平经历和他对自己一生学术思想的总结、评价。唐德刚所做的注释评论,更是阐发了自己对相关人物、事件的见解,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因此,本书在20世纪70年代便曾获得海外史学界的盛赞——“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 4

    ="李清照词传"

    李清照词传

    卢静云

    清照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本书解读她的词作与沧桑绮丽的一生,将李清照的一生用“九张机”的词牌来概括,在讲述李清照行履的同时,对她不同时期的词作都有细致入微的解读,文风清丽,语言优美。

  • 5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 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传

    白落梅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徙转。年近半百,再嫁,却是孽缘一段,不惧身陷囹圄,果断诉离。晚年,迷恋打马,胜多输少,聊以慰藉。她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白落梅用清雅、简洁的文字,述尽其一生悲喜。

  • 6

    ="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

    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

    琼瑶

    一本关于“生与死”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爱”的书,是琼瑶第一本非文学作品的创作历程,她用婉丽的语言,讲述一生不为人知的情感秘辛:与丈夫平鑫涛相知相守的真情点滴,以及经营婚姻与家庭的付出、包容和智慧。被誉为爱情教母的琼瑶,她传奇的一生,就是对“爱之所是”的诠释。她以生命凝炼、以深情提笔,在年近八旬之际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本书”。笔下有不忍,有沉痛,更有深刻的哲思,叩问生、老、病、死,以及爱的真义。伤情至深、感人至诚、启人省思。“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死亡,是我正在学习的课程。我这堂课是用我的生命和全部感情在学习,面对的是我此生最挚爱的人。”“但我愿生之时如火花般炽烈燃烧,死之际如雪花般飘然落地。”

  • 7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

    他从凤凰来:沈从文传

    金介甫

    20世纪70年代,金介甫在哈佛求学期间接触到了沈从文作品,最后以论文《沈从文笔下的中国》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期间,他专程来中国多次拜访沈从文先生。之后,又写成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一书。金介甫先生由此也成为在西方世界介绍沈从文、研究沈从文的重要学者之一。金介甫先生写作此书时,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材料,包括一些来自西方的独特资料,完整呈现了传主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时代氛围,传递出作者清晰的历史观念和厚重的生命意识;在评论传主的文学成就时,又能放诸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传播的大环境里,彰显出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和地位。本书英文版传到中国以后,经过萧乾、荒芜先生等人引荐,资深翻译家符家钦先生翻译了此书。其译文精准、流畅,又得沈从文先生笔墨趣味;所引材料详实,尽显原著面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书的中译本曾以《沈从文传》为名出版。本次更名出版,对之前的版本做了重新校订,是近二十年来作者首次授权出版的中文版。

  • 8

    ="从文自传"

    从文自传

    沈从文

    本书是沈从文的自传,记录了作者在湘西的成长岁月。作者回望从乡野童年到投身行伍的种种经历,真实描绘了故乡的生活,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文字中充满了生命的炽烈和真诚。这本自传,是《边城》等一切朴野湘西文学的源头。

  • 9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

    林德尔·戈登

    T.S.艾略特,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个比起成为诗人更想成为圣徒的人;却因为无法成圣,而成了伟大的诗人。他总是言说那些"不被言说的",在公众面具保卫之下的孤独里过着隐秘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他是诗人,有探究并定义这种生活的需求,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了解他的生活。他的诗从生活的酒滓里滤出一部结局早已注定的大戏,呈现的便是一部连贯的灵魂自传,诚恳,直接,比任何旁观者的考语都来得更洞明,更直指人心-——他的生活与作品就这样紧密相联,彼此创造。这部传记就基于这些由诗人亲自作出的表述,并与他实在的生活相印证。林德尔·戈登考察了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一生,那游走于他身上的圣徒与罪人之间的深壑。她将艾略特的生平与作品互参,以理解这位精神的求索者所经受的试炼:他的缺陷与怀疑能让一切过着不完美人生的我们找到共鸣。作者,林德尔·戈登(LyndallGordon),1941年生于南非开普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以罗德学者身份前往牛津大学做,现为牛津大学圣希尔达学院资深研究员。译者,许小凡,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英国诺丁汉大学英语文学博士。

  • 10

    ="品中国文人.2"

    品中国文人.2

    刘小川

    中国历史漫长而丰富。中国很早就有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本书尝试着从中国历代大文人的角度来勾画历史与文化的脉动,以这些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相关联的单个生命的演进,还原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真况。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炉,同时也注入了作者作为一个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人的见解和情感。本书的作者原为小说家,在对这些文人和历史的讲述中也融入了文学的笔法,展现出作家雄厚的笔力、丰富的艺术再现力和广博的人生阅历。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

  • 11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

    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

    A.司各特·伯格

    知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一页页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编辑大师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2016年,改编影片《天才》上映,由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主演,入选柏林电影节。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

  • 1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诗传"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顾城诗传

    李清秋

    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城堡里的童话诗人,也是一个笨拙的情人。他用黑色眼睛去寻找光明,他在摇晃的世界里,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本书将带领我们在他如梦如歌的人生中穿行,寻找那时代沉沙下的故事,遇见一个真实的顾城。

  • 13

    ="全球视野下的余华"

    全球视野下的余华

    高玉

    一本书读懂余华,本书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之一,主要是对余华的生平、创作、文学观念及中外研究状态和动态进行全面的介绍,是一本让全世界了解余华及其创作的著作。本书主编高玉,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同时也是国内研究余华第一人。据作者统计,关于余华正规的学术论文就有2000多篇。高玉教授及其团队追求精品及经典,从大量的余华作品研究中精挑细选。何为作者眼中“说不完的余华”,敬请阅读。

  • 14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张新颖

    这是一部“感动沈从文家人”的沈从文传记,一部令《活着》作者“感慨万分”的人物传记,一部获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的新经典传记(增订版)。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订版”,新增《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并首次收入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点记录——给几个熟人》。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 15

    ="钱锺书"

    钱锺书

    汤晏

    19世纪以来,新兴的中国知识阶层出了几位学贯中西的巨人,如严复、胡适,而钱锺书可能是这一脉在20世纪最后一位代表人物。钱锺书家学渊源,不但古文根柢深厚,不到20岁就替父亲捉刀代笔,为国学大师钱穆作序,而且博闻强记,学贯中西,他每学一种欧洲语言,皆从该语言的经典着手,学德文读歌德,学法文读拉伯雷,学意大利文读但丁,其积学之富,令人叹为观止。钱锺书又以《围城》等小说屹立文坛,夏志清教授的《现代中国小说史》并辟专章讨论他的文学创作成就。1980年代之后,钱锺书逐渐受到中外学界的重新肯定,一股钱锺书热愈烧愈旺,隐然有“钱学”成形之势;多少人到了北京,都要慕名前往三里河的钱宅一访。然而,对照钱锺书一生─青年意气风发,惜墨如金;中年身处铺天盖地的斗争浪潮中,立说无着,美志不遂;晚年即使有意创作,也有时不我予之憾——这股热闹的背后,却是无可奈何的苦劳,无可言喻的静默。汤晏先生受过专业史学训练,且与钱锺书夫妇书信往来达二十年之久,浸淫之深,查证之详,用功之勤,文笔之畅,在在令所有相关著作相形失色。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