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体制晋升激励路径,其实没有什么经济指导类信息。也是笼统的介绍官员激励与经济发展。
近期书单里最好的一本书 中央-地方治理制度是如何塑造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 地方官员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极有启发性的回答
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目了然,虽然全书较厚,重复内容观点也较多,但是“地方分权、逐级发包,财政分成和晋升竞争”的中国特色政治体制论述非常清楚。
系统阐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微妙关系,阅读后受益良多,为日后理解中国政策有很大帮助。
这本书读来受益匪浅,理解中国政治的运作肌理,可谓通透明亮,地方政府及其主政者的行为在这本书提出的政治锦标赛、行政发包、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之下分析,豁然开朗。
在北大最喜欢三位老师:姚洋、周其仁、周黎安;这三位老师中学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周黎安老师,社会影响更深的当属周其仁老师;而姚老师似乎介于二者之间。 三位老师的共同点是,博览群书,不局限于经济学,对中国社会有力透纸背的了解。 不同点在于,周其仁老师、姚老师有很强的政策目的,周老师的土地确权,姚老师的中国新叙事,指向性都很明显。而周黎安老师则更陶醉于发现重大经济现象,构建理论解释,不屑于给出解决方案。 本书新版融入了很多新内容,像县乡关系、港口竞争等话题都深刻反映了中国的体制特点,无论你是经济学、政治学还是社会学背景,相信都能从这本书中取得丰硕收获。
挺有意思,要解释体制的运行逻辑不讲官员个人的激励机制就完全是隔靴搔痒,变成玄学。
这个系列丛书太精彩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多问题,但是经济还能保持高速增长,这本书给出了政府这个方面的答案。
本书还是比较写实的。能够对经济增长、区域合作、突出问题做有效解释。最后提出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议,虽然老生常谈,但确实如此。9.5
周飞舟&周黎安出品,必属精品。 人世间本就是各人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隐晦与皎洁。 ——今山事《一杯茶垢》 看到了些许感兴趣的词:政治发包,政治锦标赛,公共债务,地方赤字,印钞埋单。 政治掮客,资源掮客,地缘套利,时空套利,现代买办,任职周期——三年,项目周期18个月,倒U型,宁可错杀一片,不可放过一个。有意思的很~
核心观点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发包关系,二是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竞争关系,材料翔实充分,分析鞭辟入里,逻辑清晰严谨,是对我现有知识结构的完善乃至颠覆,值得一读。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大部分学者观察社会,西方那一套扯了一堆,看似引经据典,实则simple and naive,抓不住要害。此书作者则是见得多了,对各种案例的分析眼光毒辣,理论抽象反倒像满足学术要求而为。
简单点评:重新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体制下经济发展模式。非常值得一读。五星推荐。
“行政发包+政治锦标赛”对于理解改革开放以来大国崛起与各种社会问题给出了一套充实的理论研究。
作者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特别是地方政府。观点上认同作者。之所以评价一般,就是因为表述过于啰嗦、不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