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全译全解

弟子规:全译全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弟子规:全译全解
    Alexxx🌖
    推荐

    非常有意思的随笔。 我从高二之后就再也没有读过历史相关的东西了,因而这应该算是五年来的第一次。除了后几篇是涉及到所专领域的研究外,其他篇相对来说都比较博雅和通识,读起来绝不吃力,还很愉快。 谢谢罗老师,是应该多一些这样的历史学家以及历史书。

  • 弟子规:全译全解
    鹿港小镇
    推荐

    选择性地读了最感兴趣的三篇:《遗忘的竞争》《走出民族主义史学》《世上本无黄种人》,每篇都很有启发。

  • 弟子规:全译全解
    叶叶叶叶
    推荐

    短篇文章的集合,各自的主题之间关系不算紧密,但都可以窥见作者一致的原则与理念。观点严谨,读起来很舒适,即使对历史学没什么了解也可以顺畅看下去(虽然记不住什么hh)

  • 弟子规:全译全解
    Wen
    推荐

    田余庆先生送给我们《尚书·洪范》里“有猷有为有守”六个字。用现代语言解释“有猷有为有守”,就是有理想、有作为、有坚守。 如果既能进取有为,又能守节无为,那当然是做到了“有猷有为有守”,孔子认为这是最好的,是“中行”。但如果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那么只能做到勇于进取、有所作为的,与只能做到坚守底线、有所不为的,两者都同样值得肯定。进取不仅需要能力和勇气,也需要时代条件,条件不具备时,要做到守节无为其实也不容易,同样需要足够的勇气。

  • 弟子规:全译全解
    Ant-i
    推荐

    不自量力地读完了,高估了自己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对历史的兴趣。 “一般”只是对我来说一般,还是还是觉得史料太多,议论太少了。这不算是问题。

  • 弟子规:全译全解
    C_Mercury
    推荐

    “记忆取决于遗忘,遗忘造成物理时间的断裂与破碎,使得记忆呈现出生命时间的意义。”这里最有感触。 罗新有见识,有见地,研究解读历史的态度方法也在正道上。

  • 弟子规:全译全解
    推荐

    后半部分涉及专业略硬核,但硬磕完后,也略想“绝漠横行”一回;前半部分对重新认识阅读历史的心态有启发,很精彩。

  • 弟子规:全译全解
    大耳悉知
    推荐

    语言相对来说挺亲切的,门槛没那么高。 谈到相关的历史都有很明确的考究,满意。 了解到了很多不知道的书籍。

  • 弟子规:全译全解
    小东邪
    推荐

    我怎么觉得和陈嘉映先生的《走出唯一真理观》可以当姊妹篇哈哈哈,很多见解都很辛辣独到,但又温和委婉,我并不了解历史,也志不在此,我把它当作理解我自己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书看,觉得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放过了一些执念。从中有两点最重要的感悟,一是为自己作史时不要仅从当下的发展来看过去的决定,二是历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今如何做。

  • 弟子规:全译全解
    推荐

    虽然豆瓣上有人(多半是历史学专业人士)带着不屑评论本书是“本科为中文专业的作者写的书”,有人指责全书没有理论创新,只是史学知识集萃,但在非历史专业读者比如我看来,这是一本内容硬核的书,填补了不少知识盲点,读后收获满满。 罗新对民族主义历史学的警醒,对破除人种思维的呼吁,对历史学功能的反思,都发人深省。而且得益于作者本科中文专业的功底,本书文字流畅,文笔出色,具有其他历史书籍少有的阅读快感。 本书收录的是罗新的演讲和随笔,应该说并不是专业著述。但对大众读者来说,普及历史知识和史学观念,启发大众树立正确理性的民族观、价值观,在民族主义情绪盛行、网络乱象频发、焦虑弥漫的当下,也是一件急需且惠及长远的事。 本书中罗新论述史学观点时引用或提到不少历史著作,经他一讲,就想去读一读。比如奇迈可(Michael Keevak)的《成为黄种人:种族思维简史》。有趣的是,追到豆瓣,发现评论里有一种观点占据主流:原著无甚可观,精华尽在序言。而序言即是本书收录的罗新这篇。内容非常精彩,值得推荐,此处就不剧透了。 读本书有一个感受,就是历史学的博大精深。文科专业在高中都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串学过,但那只相当于在浩瀚的历史学海洋上乘快艇飞速划过,有限的轨迹在无限宽广无限深邃的水体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人类的终极命题。罗新说,历史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构造,是人类的思维形式,离开了历史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他提倡历史学家要有三大美德:批判、怀疑和想象力。因为研究历史,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 说到历史学的功能,从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调任复旦大学的姚大力认为,传统中国的历史学,可以用两个“司马”来代表,即司马迁和司马光。但是两人代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术取向:司马迁的“原始察终”取向体现了对比较纯粹的意欲认识和理解过去的追求,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取向则把历史学当做辅助甚至指导政治统治的工具来看待。“在中国历史学领域一直占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取向。”姚大力呼吁要在历史研究中坚持和弘扬价值理性。 在坚持价值理性这一点上,与罗新对民族主义历史观的反思不谋而合。罗新认为,传统历史学有“起源崇拜”和“迁徙崇拜”两个特点。在讨论人群历史比如说民族历史的时候,迁徙崇拜认为,一拨人会完整不动地经过长途迁徙来到另一个地方,而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绝对纯正的民族(种族)。罗新对突厥人有个比喻:一辆大巴从东方蒙古草原开往西方,不断有人上车有人下车,等到达土耳其的时候,车上可能已经没有最初上车的人了。 民族主义最初可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但发展下去却很容易走向极端,煽动起仇恨和非理性。纳粹德国不是希特勒凭一己之力突然制造出来的。希特勒式的领导人也是被历史制造的,历史知识恰恰是制造他们的原料之一。历史学和其他一切学科大概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对各自时代的历史负责任的。 无论是身处、生活在哪一个民族——国家,我们都事实上共享同一个历史,而且共享同一个未来。这个认识要求我们所讲的历史,固然是为某一个人群、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国家的,但也要超越这个具体的人群、地区和国家,最终可以成为人类整体历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黄皮肤这样的观念与词语,在今天的西方主流媒体上,在西方科学论著中,基本销声匿迹了。这不仅是出于所谓“政治正确”,其实主要是出于“知识正确”,因为现代科学早已脱胎换骨,抛弃种族思维了。但西方中心论思维却仍然存在,中国的经济崛起挑战了西方的优越感,中美贸易争端乃至全方位的竞争必然长期存在。民族主义在全世界范围恐怕都是被利用的力量。

  • 弟子规:全译全解
    季米
    推荐

    这本书在豆瓣热门中国史图书中排名第五,成了一本畅销书,也是有点让人惊讶的。罗新此书的副标题“批判、怀疑与想象力”是精彩的点睛之语,简要说明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美德在于批判、怀疑与富于想象力。这几点渗透到了罗新对历史学研究的反思和史料取用当中。前面的几篇文章把他作为学者多年来的反思和经验谈了出来,可以为后学治学提供一个参考,读来还是很有启发的。他的文章有很多干货,藉由平淡的叙述,引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虽然谈的并不深入,但其思考的方式还是有很大意义的。这些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出作者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可惜因对古代史的隔膜后面有些文章只能是一目十行了。

  • 弟子规:全译全解
    欣泽
    推荐

    考古学课的老师提到考古对历史的建构,引用的是罗新老师的一句话“造就历史的不是记忆,而是遗忘。”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震撼。

  • 弟子规:全译全解
    RYAN可用
    推荐

    最近对民族史很感兴趣,听播客,读书,也查阅了一些资料。这本书提供专业视角的同时也没那么枯燥难懂,非常适合扩展阅读。非常喜欢,下单买实体书了。

  • 弟子规:全译全解
    刘Sir
    推荐

    感觉这本书文学性的语言文字叙述太多,而历史学专业的叙述太少。或许这就是作者在网上被追捧的原因吧。

  • 弟子规:全译全解
    推荐

    “历史学家把过去邀请到现实中来,是为了看清楚我们究竟是如何从过去走到现在。这样,历史学家以回到过去、与过去对话的方式参与现实,以保护我们的未来。”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