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 彤彤 🍒
    推荐

    《法度与人心》 买来这本书,本是凑巧。我喜欢历史,但过去更多地是喜欢历史这门学科,以及喜欢历史当中豪情万丈的英雄侠客故事,对于历史中国政治制度这方面的内容,总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甚至有些排斥。所以说,赵老师这本《法度与人心》可以说是我半夜“激情下单”,到手后也是凭借着过去对于历史的热爱进行翻看。但看了几十页,就停不下来了。 一、关于书本内容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历史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详细描述,第二部分阐述了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我个人对第一部分最感兴趣。 老实说,高中阶段的历史课,也就要求我们掌握古代中国各朝代的政治制度及变更情况,但对于一些制度的存在及消亡的原因,我们并不清楚。赵老师在第一部分的阐述中,列举了政治制度中突出存在的几对关系: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一个事关皇权的安全问题,一个事关中央集权的问题。围绕这些关系,衍生出了决策制度、选官-用官制度、利益分配等话题。 首先说说皇权与相权。印象最深刻的,历史课堂上总喜欢将皇权与相权放在相互对立面,在我们的印象中,皇权与相权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丞相、宰相总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古代中国历史如此之长,难道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吗?“权力斗争固然有之,然而,国家制度岂为权力设?皇权也好,宰相也罢,治国理政才是正事。”这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皇帝的存在,在历史中国当中是极其重要的,是一个“公正无私”、最高仲裁人的角色,确切来说,国家更需要一个抽象的皇帝。只有保证了国家机器的平稳运行,百官的利益才得以延续,且一个王朝的建立并非易事,“顺理成章”地获得王位也绝非一时所为,所以,皇权与相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剑拔弩张的。 朝堂之上,除了皇帝和丞相,还有皇帝和百官这对关系的存在。皇帝或为了防着官员权力过大,或为了政事运转更为顺畅,会对朝堂制度进行修改,如唐时期还是三省六部制,到宋朝就演变成了二府三司制。当然,人都是有私欲的,防着大臣的成分更多一点。百官看着皇帝一人高高在上,为了防止皇帝荒唐糊涂作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影响国家大局,也会通过台谏官等制度对皇帝进行规劝。聪明的文化人还利用羞耻心、玄学对皇帝进行规劝。赵老师总结到,“皇帝有三畏。一畏历史,他害怕自己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二畏古代先贤、列祖列宗;三畏天。”这三畏,更多是精神上的桎梏,虽然一方面限制了国家新事物的产生,但在政治方面,是对皇权起到了很好的约束作用。 制度、精神约束,可以视作一条河流,将皇权与相权嗝作两岸,但倘若一方涉水而过,就会打破势均力敌的局面,政治安定开始岌岌可危。 其次,说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过去我们总认为,中央集权是不好的表现,我们现代人总将现代的自由思想代入进去观察过去,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合时宜的。众所周知,我们中国地大物博,首先这个“地大”,就限制了政令信息的沟通交流。天子稳坐朝堂之中,但他所管辖的是天下,这是个很大的范围。如何保证皇帝对于地方的控制,答案就已经水落石出了:中央集权。历史上,分封制依靠稀疏的血缘来维持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最终导致诸侯权力比肩帝王,周朝的倾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其实就是地方的节度使权力过大。由此而言,在维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郡县制是个伟大的发明。在另一个层面,赵老师提出,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矛盾,在很多时候,...是利益不统一的问题。中央代表国家,但不等同于国家,中央为了达成某些高远的目标,局部的牺牲不可避免,也无足轻重。但这是地方官和百姓不能认同的。地方敢不敢真实发生,中央能否接纳来自地方的真实声音,其实也考验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为了监督地方,制度上创建了中央巡视制度;为了管理好边疆(尤其是宋朝在经历了唐的安史之乱之后),宋朝创建了分权制度;为了保证中央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力,选官制度也在不断发展。讲到选官制度,这里又有一些打破原有认知的地方。以前我们都认为,只有考试才是最公平的,只有科举制才是最好的选官制度。但过往存在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也有它们存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且在当时那个时代,这些选官方法或许是那个历史条件想最优的选择。比方说,察举制之中最有名的是察举孝廉,但不止于察举孝廉,施政能力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当时可是可以学习如何当官、如何处理政事的。 第二部分,赵老师不仅介绍了文化与制度的关系,也串讲了其他朝代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不足。对于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我个人更多地理解是,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文化与制度都是相伴相生的,可能同步,也可能稍微有前有后。文化与制度也是相互影响的。举个例子,法家更强调君主的观点就是“法”,是至高无上的,用酷吏严刑对被统治阶级实施管理,这让战国时的秦国成为天下霸主的秦朝。反过来,秦朝又以更为冷酷地制度巩固了法家在秦朝的地位。这可不就是互为影响?插播一句,对法家最大的误解莫过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现代法律崇尚的人的平等不同,法家推行的法是君主之法,实质是漠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更强调对于君主的服从性,而不是从人性角度进行强调。 对于其他朝代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不足,赵教授是站在了宋朝的角度上去观察、分析。可以说,在政治制度方面,确实后面的朝代无法超越经过精密涉及的宋朝政治体系。 二、一些观点的打破 这本书打破了我过去许许多多关于政治制度的误解,以上都有详细的说明。最大的误解,应该还是对于宋朝的误解。不可否认,精密的设计让宋朝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杂,政治体系越来越复杂,但正是有了如此细节的设计,即便出现了荒唐皇帝,国家也还是能基本正常的运转,“无主运转”这要放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运转如此长久的。宋朝给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政治经验。 关于王安石变法,赵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危险”的话题。过去我们更强调王安石的“创新”精神,为宋王朝注入了一丝活力。但赵老师从百姓的角度出发,从国家政治的平衡性出发,对王安石变法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王安石变法有创新不假,更多地是迎合了年轻神宗积累财富以开疆拓土的野心抱负。王安石变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剥削了百姓,还直接剥夺了社会的上层的财富积累,且“损有余未必补不足”,他也并没有解决好上层利益被剥夺后产生的社会问题。可以说,宋朝的政治平衡性被打破,百姓也并没有获得好处,利益全部流向皇帝,社会又怎会安稳呢? 三、关于对于此书的总体评价 这本书我花了前后大半个月来阅读、琢磨,很大程度解答了我过去的一些疑问,还延展了许多知识,带我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制度之间的更替原因。可以说,是想给大家按头安利的好书。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看待现在。看完这本书,我对于咱们当今中国的组织架构、政治体制又有了不一样的理解与感悟,也为国家领导人们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感到叹服。这本书,我应该会二刷。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跳跳蛙
    推荐

    看了某刊的书摘才找来看的,没想到那段书摘是全书最高光的一段了。号称“北大教授三十年治宋史之沉潜之作”,结果内容竟这么浅薄?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Lilli W
    推荐

    严肃的历史学者常常是砸场子的,我们努力传递真实,因为真实本身值得赞美。——摘自此书。 理性又有趣,温柔又鞭辟,结构清晰,语言精彩,时不时的朗读出来。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且听风吟
    推荐

    (202156)原来的喜马拉雅的说课,尤其到了后半部分,颇有老师上课前面太嗨,后面快下课了匆忙说完之感。音频出书与专门写作出书,阅读起来的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对于宋的解说占了很大篇幅,想来一是这是赵老师的研究领域,而且宋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发展处于一个发展高峰,随后呈下坡趋势吧。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推荐

    个人爱憎太明显,作者也承认自己主观,但很多观点还是很受启发,历史有惯性,没有人能凭一己之力改变制度,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同一个历史事件千人千面,选择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个选择都必然是有利有弊,是非曲直只能是任由后人评说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小伊
    推荐

    有特点的历史书,介绍又对比了每个朝代的制度,令人眼前一亮。可以看出,作者历史学功底深厚,又比较有思想,还喜欢照顾初学者。再加上精美的插图,我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推荐书友品读。可能稍有一点冗长,但这是我本人意见。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风雪夜归人
    推荐

    作者以个性化的标准,阐述了整个帝制时代的政治变迁,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考角度,这也许就是作者所望向的宽容吧。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丁兆会
    推荐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制度,法制,人心的角度去看历史,去理解历史,找寻过去历史中的社会管理线索。非常好的视角,耳目一新!以前看历史,要么是课本上干枯的时间加人名加事件,要么是故事形式的叙述,要么干瘪,要么讲故事的人个人情感过多注入。所以一直没有体会: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但是这本书带给我两个获益:一是让我喜欢读历史方面的书,另一个是让我真正体会到从一本好书找到另一本好书。 西方有很多管理学方面的书,西方管理会有很多的方法,论据,实施方案。本书讲到的北宋时期国家的管理,权利的制衡,分工合作等等,一点儿都不比很多现代管理学逊色。我并不是一个固执认为中国的一定优于西方的。巧合的是,今早听《黄帝内经》时候,翟双庆教授也提到:中医注重整体,西医关注局部,中医关注个体化差异,而西医注重标准化流程。现在医学讲差异化治疗,罕见病领域等爆发式增长聚焦小领域,特异化治疗,这些方案在几千年前的中医里,早就是这样的了。我个人并不推崇中医,但是巧合的是,无论哪个领域,似乎有很多都可以相通。所以赵冬梅教授说:历史并不总是都是进步的,这听起来让人沮丧,但我们必须要敢于正视。同样的,这句话放在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公司等等,很多地方来说,道理也都是通的。所以,无论在哪个环境下,正视,反思,提高,再出发……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Ya Chen
    推荐

    摈弃宏大叙事,聚焦在法度人心的细节,由小见大,颇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观点或视角,哪怕不一定完全认同。很久没有这么认真的读书,感觉不错。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MoonKnight
    推荐

    视角很独特的一本书,不过感觉缺乏一个鲜明的主线。不过既然开始于喜马拉雅的说书专栏倒也难免。 本书最后八篇读书笔记相当有趣,很少能看到专业人士对另一专业书籍笔记式的读书笔记而不是彩虹屁式的点评。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王蒙
    推荐

    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值得一看,大学时候看到过一篇文章,叫做崖山之后无中国,虽说有些偏颇,但跟本书有些相似的地方,本书更多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唐宋之后,元对中国文化的伤害确实是空前绝后,直到明清彻底将普天之下所有人变为皇权的奴隶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阿甘Iris^^
    推荐

    十分震撼,将华夏历史以制度的视角娓娓道来。格局之弘大,文笔之清晰,视角之独特,为有幸拜读到这样的女性学者的文字而感到自豪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文凌儒
    推荐

    简单易懂,作者虽然是宋史专家,但尝试对中国两千年的帝制文化做一个总结,适合入门级历史爱好者。 缺点首先是不够深入,其次是主观意识太浓,举个例子,这本书把王安石黑得恨不得把中国近代的悲剧都安他身上。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看到了很多其它书的影子,果然最后作者说是当读书笔记来记录的。最好看的是宋朝王安石之前的几段,见解比较新颖。总之还是值得一读的,从头缕一遍中国帝制也好。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弓长小兑
    推荐

    从制度、文化及其二元互动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史,确实别有一般滋味。中国古代围绕皇权进行了千年的政治博弈,而中国的文化土壤既是反应的“培养皿”,也是“催化剂”。作者在书中引经据典、史论结合,许多观点都令人耳目一新,不可否认的是,本书作者研究宋史出身对于宋朝的喜爱溢于言表,难免有失公正。然而瑕不掩瑜,本书还是值得一读。

  •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4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满目山河空念远
    推荐

    书中有很多新颖的观点,值得一读: 例如: 1.“两重皇帝”第一重是作为朝廷国家象征的抽象的皇帝,第二重是宝座上那个具体的人。 2.郡县制与暴虐的秦朝相关联,体现了统治者的自私;封建制与圣王的西周相关联,体现了统治者的公心。 3.唐代后期就出现了“挂职锻炼”,还是依托于节度使制度产生的。 4.举荐制度,遇到排队的人多了,“举荐信”便成了权利交换物质。 5.在传统中国,“忠臣出孝子之门”,孝是忠的基础。“所以才有举孝廉一说。 6.皇帝制度之下,士大夫能够用来约束皇帝的,只有天意人心、祖宗法度和儒家思想这三样无形武器。 7.事关我偶像王安石,我没想到王安石变法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本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宋朝廷变得一家独大、耳目闭塞,这无疑让宋朝的容错率降低了很多。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