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shadow
    推荐

    这是一部长达七十万字的巨著,却也是只有上半部的未完成作品。这是一部毋庸置疑的神作,却也远非完美…… 说实话,写这本书的书评让我笔头发怵。 想说的太多,又担心表述不清;想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又担心这样写辜负了热爱这本书的人的期待。​于是搁置许久才终于动笔,毕竟只有尽力诚实地书写,才对得起这本书吧。 近期读过两本陀翁的书,《地下室手记》和《罪与罚》,我都非常喜欢。 前者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将我蒙尘的内心划开一道裂缝,逼迫我直视那些幽暗和泥垢。 后者更是带给我无与伦比的沉浸感,在这种身临其境的幻觉中,人性之矛盾、善与恶、如何面对罪,这些母题仿佛变成了我自己迫在眉睫的问题,于是在阅读过程中很自然地思索不停。 但这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很不同。 它是一部有距离感的作品,我自始至终像是观众,坐在台下欣赏一部先锋的舞台剧。 这部舞台剧的布景简单,颜色灰扑扑的,只有偶尔的音效而没有背景音乐。每次只有寥寥几位角色登场,但他们表演功底非凡,总是能大段大段地念出抑扬顿挫的台词。追光灯将他们的身形凸显出来,仅靠独白或二人对话便将舞台张力拉满。 这场舞台剧的先锋性还在于它的主题和对主题的呈现方式。 它似乎不耽于诉说人物的丰富内心和成长经历。老卡拉马佐夫、卡拉马佐夫三兄弟及一位私生子,是全书最关键的几个人物。但他们与其说是丰满的、具有真实感的人物,不如说是一种象征,几个名字背后,是被有意切割并分发给他们的人性之一隅。他们与其说是作为人活着,不如说是作为抽象象征的代言人而存在。他们的对谈与其说是人物之间的交流,不如说是理智与情感、无神论与有神论等概念间的互相辩驳。 它也并不拘泥于故事的起承转合。一场颇具噱头的弑父凶杀案只是一个外壳,而其主题全然在于大段台词中的思想交锋,关于信仰,关于道德,关于意义,关于爱,关于善与恶的辩证,关于如何活着,甚至关于何谓真相,就是与凶杀本身关系不大。 这种距离感,也许是陀翁有意为之。 在叙事方法上,他虚拟出一个旁观者“我”,用为老三阿辽沙作传的名目,写下这个故事。作者时不时地抽离出故事,强调他写下故事和人物的独白并非当时现场的完整还原,而是经过一层筛选和复述的重点内容。这个叙述者“我”隔在了故事和读者之间。 在人物塑造上,不同于前述两本书中描写的复杂人性,在这本书里,他似乎故意地把人性拆分为几个典型特征赋予笔下的几个人物。老大米嘉是感性,老二伊万是理性,老三阿辽沙是神性,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是阴暗面。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的多个面向,而他们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就像是一个人内心的天人交战。这种颇具象征主义的做法,让这部作品更像是寓言或哲理小说,却也离现实更远。 在主题上,他也从剖析扭曲的心境和正视并走出病态的境况这种更具体而贴近的地方,走向了更抽象的高处:上帝存在吗?教会宣扬的信仰是真正的基督信仰吗?人世间的恶是否可能根除?道德是否依附于宗教信仰?科技进步能代替宗教形成道德吗?没有宗教,人还能爱他人吗?等等等等。 远观戏剧的距离感,冲淡了我彻底代入角色时产生的跌宕起伏的情绪,也稀释了我只有设身处地才能引发的共情。 甚至于有几次看着女性角色突然歇斯底里,我不觉悲哀只觉可笑。甚至于大哥米嘉在预审中的冲动和语无伦次,只让我觉得不耐和厌烦。甚至于老三阿辽沙无限的宽容、温柔和爱,只让我觉得他像个假人、像个泥塑的偶像。 私以为陀翁细密到繁复的笔触更适合用来描述具体而幽微的人性。 事无巨细的内心描摹扫射到人性的每个角落,将思想的每一次颤动、情绪的每一个拐弯都如慢镜头般清晰呈现。于是读者能看到角色病态、疯狂的行为背后的合理性,并照映自身、厘清自身,清扫自己内心被忽视而蒙尘的角落。 打个比方,我出乎意料地着迷于对三位女性配角爱情轨迹的追踪。 卡嘉盲目地追求道德感,把自我牺牲带来的优越感当做爱情,只有在真爱之人受到威胁时才敢正视自己的心。格露莘卡活在对初恋的幻觉中,于是当下的情感被她埋葬,只有在幻觉被现实击碎后她才能真正做出自己的选择。莉扎被完美的阿辽沙吸引的同时,又因自身的残疾、占有欲等诸多不完美而自卑、而孤独,完美勾起她爱慕,又逼她远离。 三位女子矛盾的内心和看似突兀的反转,在陀翁笔下变得生动而合理,虚伪、回避和自卑这些负面性格也变得可亲可爱了起来。 然而,在我看来,陀翁的这种语言风格并不适合用来进行抽象的概念表述以及讲一个具有象征色彩的故事。 我折服于《宗教大法官》、伊万的撒旦梦魇等章节的思想深度,却也在同时为叙事节奏的拖沓冗长感到不耐烦。 要是这部70万字的小说删繁就简到一半体量,我该多么爱它。 陀翁在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贯穿全书的主要问题,正是我自觉和不自觉地为之苦恼了一生的问题:上帝是否存在?」 令我拜服的是,陀翁从两个完全对立的视角,分别深入探讨了“上帝是否存在”,甚至“上帝是否应当存在”的问题。 在反对上帝的视角上,陀翁借伊万之口提出了两个质疑。 一方面,基督教义认为人皆有原罪,因此人应在不幸和痛苦中赎罪,涤荡自己的灵魂。可是孩童何罪之有呢?来不及长大便在悲剧中丧生的孩童,是在赎什么罪呢?这种人间不公,难道可以推给上帝便了事了吗?「无人对苦难负责以及我知道无人负责——这不能使我心安理得。」 如果上帝存在,则意味着这些孩童的苦难并非无稽,而是因果相连的,可是这因果何在呢? 另一方面,人类是一种看似渴望自由、实则惧怕自由的生物,「自由的苦楚搅得人的心灵王国永远不得安宁」。后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称自由是一种刑罚,自由的反面是不可逃避的责任和由此引发的焦虑。基督希望寻求人们自由的归顺,殊不知人民真正需要的是无需负责的轻松和对自由的坚信。正如教会所为,用“奇迹、秘密和权威”这三种力量驯化人类,「使他们相信,只有当他们放弃自由,把它交给我们,服从我们的时候,他们才能成为自由人。」 在软弱的人性面前,基督式的自由和博爱真的行得通吗? 然而,陀翁同样担心如果没有了宗教的束缚,人将陷入一种无惧的状态,“无所不可”甚至无恶不作。就如老卡拉马佐夫,将道德抛至一旁,在现世投身欲望,尽情享乐。 他在伊万的撒旦梦魇中肯定了宗教作为道德约束的意义。 一旦人类背离上帝,没有了精神枷锁,就会在精神上变得伟大,成为自己世界的主宰。倘若人人如此,则「整个旧的世界观,特别是旧道德都将自行崩溃,于是万象更新。人们将联合起来,从生活中获取生活所能提供的一切,但肯定仅仅为了现世的幸福和快乐。」「将来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死后不会复活,每一个人都会像神一样自豪而平静地接受死亡。自尊将使人明白没有必要抱怨人生若白驹过隙,人将会爱自己的同类而不图任何酬报。爱将仅仅适用于生前即白驹过隙的那一瞬,但正因为意识到爱的短暂,将使爱的火焰燃得更旺,不亚于过去憧憬身后永恒的爱的热切程度。」但陀翁悲观的认为「这局面恐怕一千年也形成不了」。如果仅有少数人觉醒,那么他们将成为「可以心安理得地跨越横在过去作为奴隶的人面前的一切道德障碍」的“人神”,因为「对于神来说,法律是不存在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作为道德的约束,上帝应当存在。 陀翁还在佐西马长老和阿辽沙身上寄托了他的理想,即一种基督式的博爱,去爱世间万物,也为世间万物背负罪责。 「人即便有罪,也要爱他,因为这才与上帝的爱庶几近之,这才是世上最高的爱。要爱上帝创造的一切,爱其总体,也爱每一粒恒河之沙。」「每一个人在所有的人面前确实都是有罪的,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负有罪责。」「一粒麦子落在地里如若不死,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这种爱、包容和牺牲精神可以把人世变为天堂,而它必须来自于虔诚的信仰、来自于上帝的教导,因此上帝有必要存在。 从整部作品的基调来看,陀翁虽在苦恼和挣扎,但总体而言是认为宗教信仰是唯一救赎的。 象征感性的米嘉因冲动和愚蠢而获罪,象征理性的伊万被反叛上帝的思想折磨而生病,更不用说象征阴暗面的私生子畏罪自杀,唯有象征神性的阿辽沙尚有一条生路,大好尘世待他探索。 陀翁的突然病逝,让卡拉马佐夫的故事永远停在了这个微妙的地方。关于有神无神的争论悬而未决,关于神性在尘世的出路亦无从得知。 不知是《正与反》这一章写得太好,还是理性和科学的思想太过深入我心,读完这本书后,我几乎坚定地认为神性这条路不会是正途。 将自己置于无限低的位置,为所有人背负罪责,也无条件地爱所有人,我始终怀疑这种做法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就拿伊万的例子来说,当一个人眼见无辜孩童被虐待致死,他的心中不会升起对施暴者的憎恶吗?这种憎恶难道不是最朴素的生而为人的感情吗?所有的罪恶都是可以原谅的吗?人真的能做到毫无芥蒂地宽恕一切吗? 更甚而,用替他人背负罪恶的方式在内心里造一座天堂,而不是在现实中建立规则去遏制暴行,难道不是某种意义上的逃避吗?这种方式真的能让世界变得更好吗? 陀翁认为道德来源于宗教信仰,而我更倾向于道德和宗教都来源于漫长的生物进化和数千年的文化发展。道德是一种种族生存策略,而宗教反而是其衍生物。 我同意陀翁所说,在社会剧变的时代,宗教在逐渐死去,而新的规范还未建立,因此会出现道德的震荡,会出现迷茫和焦虑。 但在这种情况下,回归宗教真的是出路吗?对理性觉醒的人来说,真的还能回到笃信上帝的思维中吗?我甚至想问,在迷茫和焦虑中挣扎求变,难道就一定劣于被盲目的爱包裹住思想吗? 陀翁自己也设想过科技发展、上帝死去、旧道德崩溃、新秩序建立的美好未来,私以为这才是出路。陀翁在下文马上否决了前面这个想法,因为「这局面恐怕一千年也形成不了」。如果仅仅因为有可能要经历动荡,或因为改变的时间漫长,就放弃进步,那无异于因噎废食。 上帝已死,那就不必非得将他复活。 新的秩序将诞生新的道德,而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本身也许就将成为人生的意义。 如果这本书有下部,我希望看到入世的阿辽沙不再执着于神性,我希望看到感性和理性,甚至阴暗面,都在阿辽沙身上复生。 这样的他,才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 这样的他,才能在尘世的磨砺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而不是被灌输的——道德和三观。

  •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Coyee
    推荐

    我在舒伯特未完成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的bgm中读完了这本书,诚如译后记所言,我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确实已判若两人,我无法找到精准的词语表达此时此刻的感受,如果有,那就是拍案叫绝!卡拉马佐夫们的言行撼人心魄,我读着读着时常会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生出这样的想法、做出这样的事?!可是仔细一想,恩,就是有这样的,甚至脊背发凉地发现自己的影子,“他们毫无顾忌地展示了深藏在非个别的人心中、而这些非个别的人又拼命想否认的许多特征”,他们非如此不可?他们非如此不可。道德败坏的老卡拉马佐夫、象征着肉体的老大德米特里、象征着理性的老二伊万、象征着精神的老三阿辽沙、代表着被侮辱被伤害被剥夺继承权阴暗而又孱弱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背负着道德枷锁且自我禁锢的卡捷琳娜、落寞地沉沦又热烈地燃烧的格露莘卡、身残心也残甚至发誓要毁灭一切的魔崽利兹……他们通通给粘在一张道德哲学的网上,谁也无法挣脱,而上帝和魔鬼为争取控制他们的灵魂而无休止地搏斗与厮杀,战场便在每个人的心中。 ——Muss es sein? ——Es muss sein ! 贝多芬《F大调第十六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16 in F Major Op.135  《String Quartet

  •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如也夭夭
    推荐

    用时58小时35分钟读完第一次,虽然有些章节曾反复读过许多遍,还是不够,。这是一部读多少遍都算不得多的震撼作品。 “活着,就是天堂。” “苦于不能施爱,那就是地狱。” “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 而这句话,是译者荣如德先生在译后记里总结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主题和哲学思想。 本来想写两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因为托氏疾病突然发作的离世,像《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等影响极大的那些传世佳作一般,给人们留下的是深深遗憾。 然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未完成”,以及书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悬而未决,显然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读者也被深深卷入错综复杂的情感和哲学迷宫,早就不再“隔岸观火”,而是变成了卡拉马佐夫世界的一部分。读者以置身事外的“看官”始,却以热切地关注上帝与魔鬼之间这场恶斗的胜负终。我们读这本书的体验是什么滋味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恐怕已判若两人。读者不得不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争取解决,因为这也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卡拉马佐夫们的所言所行之所以撼人心魄,因为他们毫无顾忌地展示了深藏在非个别的人心中、而这些非个别的人又拼命想否认的许多特征。 陀思妥耶夫斯基比弗洛伊德早生三十多年,但他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卓越成就,已经走在了后来被确认的原理前头。他在小说中记录了他观察人类感情活动的惊人发现。他曾详细地写到过人的表现狂、俄狄浦斯情结和青春期变态心理,他认为梦是由潜意识心理活动引起的,并非源于理智,而是发自欲望。 他还发现爱的因素中包含着对所爱者行使权力的欲望。如果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所爱者就可能同时被既爱又恨。 他在刻画自虐癖好以及把惩罚作为摆脱负罪感的手段,比现代的“死亡本能”理论和弗洛伊德的“超越快乐”准则都早得多。他甚至作过“分裂人格”心态细节的记录。在他的作品中,简直很难说哪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不属于分裂人格。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他之后的卡夫卡、佩索阿,黑塞、还有克尔凯郭尔等西方现代作家哲学家的作品,对于人格分裂的描述。 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太多大家去分析评论他,我在此说什么都是赘述,因此最好即刻打住,再去多多阅读作品才是。

  •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薰衣草
    推荐

    《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最具有倾向性的作品,也是一部读起来很不轻松的书“情欲是万恶之源,使人犯罪,折磨自己,危害别人。”此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他去世前两个月才完成,那时距他六十岁还有九个月,作者似乎将这部作品写成一部末日启示录。从小说的内容体裁及小说最后的尾声来看,感觉这部作品又应该被称作经文,或悲剧、传记或编年史,而不是小说。作者构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还用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各种怪癖的写作手法,似乎又有种炫技的嫌疑,作者似穿梭在现在与未来,凡人和神圣中,甚至他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小说中的人物。给阅读者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感觉。一个极其复杂的作家,他的世界观在作品中都充满矛盾。只有反复品味细心阅读才能理解书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才能理解作者思想中的艺术奥秘。 “人给自己的痛苦套上了时间。人因过去的缘由而痛苦,又把痛苦延伸到未来。这样便产生了绝望。” “既然人是照了自己的模子创造出了上帝的,那么你的上帝还能好到哪里去?” 小说是围绕老卡拉马佐夫一家的故事为视角,深刻展示了的家庭、社会、道德和人性的堕落、情欲横流的卡拉马佐夫一家的毁灭。也反映出19世纪俄国社会农奴制解体、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旧秩序人与人之间畸形关系的写照。这一家人的丑恶关系也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上流社会中的具体反映。 《卡拉马佐夫兄弟》兄弟三人,米嘉所代表的是情感,伊万代表的是理性,阿辽沙代表信仰。感觉书中最吸引力的人物应该是来自德米特里与伊万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伊万的两次幻觉:曾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那种极其重症的意识病态心理分析和塑造再次从伊万身上出现;象征、梦幻、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法。酣畅淋漓的释放出人物的想法,难以控制的焦虑、可悲和叛逆的奇谈怪论!疯癫、梦魇诗化……颂歌!“但在这之前,仍须坚持这面旗帜,时不时地应该有人——哪怕只是个别人——做出榜样,引导人心从自闭中解脱出来,为大同博爱作出贡献,即使被看做疯子也在所不惜。这是为了不让伟大的思想成为绝响……”他的关于宗教大法官的“诗”和他与魔鬼的疯狂对峙。德米特里尽管没有产生幻觉,但与同父异母的弟弟伊万相比,他更沉溺于没完没了的冥想。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然是把德米特里视为大俄罗斯人的原型:不受约束,极具人性满怀欲望,易走极端,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深沉、饱含同情的人,一个直觉天才,具备行动力的诗人、精神喜剧家、潜在的基督徒。伊万确实是他父亲的儿子,但更偏于邪恶:他那掠夺成性,摧毁自我的意识,永远都在高涨的内在自我威胁力,使陀思妥耶夫斯基利用内外驱动力才是他极力拯救的一切价值。如果说德米特里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那么伊万便是焦躁不安地栖居于俄罗斯灵魂的西方智识意识,其后果是虐杀性的,体现在伊万的戏仿版的行为上,而罪孽却落在斯乜尔加科夫身上。 伊万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拒斥的传说,但是伊万如老卡拉马佐夫一样,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即便德米特里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宗教大法官扑灭人的自由,是因为人太弱小,承受不起他们的自由。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当真把佐西马长老作为对宗教大法官的回答,那么他便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佐西马长老是老好人糊涂的代名词,他对《约伯记》的诠释是神正论史上最经不起推敲的失败之作。《约伯记》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它那追加的结尾,上帝赐予约伯一群完美的子女,与他失去的子女一样完美,而这个结尾被佐西马赞为神的智慧巅峰。凭着这么极致的愚蠢,断难回答宗教大法官。 “然而,宗教大法官一开口,也是透着极致的愚蠢,尽管这个传说作为摘录取得了盛名。陀思妥耶夫斯基借助最高级的反讽,小心翼翼地拉开他自己和我们与伊万可疑辞令的距离。宗教大法官咆哮的时间太长,也没有令我们足够地害怕;他的哥特式风格超出了我们的接受范围,恰如伊万的魔鬼其实是伊万本人的混乱投射,也是超出适可而止的程度。”为了取得预期的效果,宗教大法官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将来到人间的耶稣则被宗教大法官关了起来。“如果他们把上帝从地上赶走,我们就在地下为他遮风挡雨。”如果你想把地下那个“上帝”解读成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摩西和耶稣的上帝,你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你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图。在这里,也在别处,我愿意把“上帝”解读成对超验和卓越之物的欲望,或者说,德米特里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完善自身已然存在的超验和卓越之物的欲望。 “让以前的事都过去吧,和以前的世界一刀两断,再不想听到它的任何情况,任何消息,到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地方去,从此不再回头!”可怕就可怕在这类阴森可怖的事情对于我们已不再是恐怖的了!这才是可怕的事情,骇人听闻的是我们的见惯不怪,而不是这一名或那一名个人的个别罪行!这类案件,这些时代特征向我们预示着未来不容乐观,而我们的态度却如此冷漠,不痛不痒,原因到底在那里?是不是我们玩世不恭,?是不是在我们这个还如此年轻却未老先衰的社会里,智慧和想象力过早的枯竭了?是不是我们的道德准则已在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此书从艺术角度上看,小说揭示了人物的双重人格、诚实与虚伪、善与恶、内心分裂、变态心理、正与反聚集于设定整部小说的人物形象中。叙事有着其惊人之处,且明显带有浓重的戏仿元素。小说的叙述者设定了一个“穿长裤”没有个性的约翰·琼斯,他的故事讲述贯穿着一种狡黠的无艺术感,这正契合了小说中人人有罪的主题,因为即使神圣的俄罗斯那时也充满了罪恶,充斥着普遍存在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弑父欲。老卡拉马佐夫是一个魔鬼,但也是一个英勇的活力论者,对女人和酗酒有着强烈的内驱力。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笔记本》中曾强调,“我们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因为“我们都是虚无主义者”,以一种崭新、原创的形式存在着。要不是由于超我在中间的斡旋,读者可能愿意从福斯塔夫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却很难如此认同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然而诚实的读者应该愿意,也的确能在费奥多尔·帕夫洛维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且没有人想被谋杀。 “……有人指责我们在这里编小说。那么辩护人岂不是在小说之上编小说吗?只差没有诗歌了。费奥多尔·巴甫洛维奇在等情人的时候,居然把信封撕开后扔在地上。甚至能举出他在如此令人惊讶的情况下说的话。这难道不是想象力太丰富的结果吗?有什么能证明他把钱取了出来?谁听到了他说的话?智能低下的白痴斯乜尔加科夫竟被描绘成拜伦笔下的什么人物,因为自己是私生子而向社会进行报复——这不是拜伦风格的长诗又是什么?至于儿子闯进父亲屋里杀了他,同时又没有杀他,这甚至既不是小说,也不是长诗,而是斯芬克司了,这个斯芬克司出的谜题当然连他自己也解不开。杀了就是杀了,怎么可能既杀了又没有杀——这种话谁听得懂?” 大篇幅的预言,挖空心思启用的神圣使命的宣说,如果此小说作为一部末日启示录,《卡拉马佐夫兄弟》则迫使每个人产生认同。每个男人体内的父亲都被迫在老卡拉马佐夫那里找到某种不舒服的认同;而每个男人体内的儿子可以在颇有魅力的三兄弟中任选其一。不能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女性人物的塑造有些偏于宠溺或是轻视但是同样也许是完全没有脱离女人之善变的脾性;格露莘卡和卡特琳娜·伊万诺芙娜可能分享男性的幻想,“上帝是出于爱心才把歇斯底里赐给女人的。”但是也是仅此而已。 记得在看《小说家与小说》作者哈罗德·布鲁姆。“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论他尽管有他自己的幽默方式,对于《罪与罚》的末日启示录色彩可能比不上《卡拉马佐夫兄弟》,《卡拉马佐夫兄弟》超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充满仇恨的意识形态,因为卡拉马佐夫兄弟掠过了作者还在声嘶力竭地想告诉我们的真理。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幻象大师,也是一个活力四射的讲故事者,但是他的叙事幻象中有一种自相矛盾的虚无主义。崇高模式要求我们放弃轻松的愉悦,追求一种更有难度的愉悦,这纯粹是一种美学要求。陀思妥耶夫斯基不属于崇高体裁,而是属于末日启示录文学中比较严峻的视角。他坚持要我们接受那些超越美学限制的痛苦。他在末日启示录方面的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种权威有着它自身的美学限制。”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的确看到人物延伸了现实年代人物的自我判断,是以案件联系到了当时的时局社会形势。并引导人们所判断的结果,法官也是以自己的主观与偏见来判断,法庭被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了讽刺性地描写,所有人被塑造得躁动而不怀好意,女性则毫无理性可言地被德米特里的三角恋所吸引。 碌碌无为的人们被这个案子反而有了自己的目标。具体案件的真相是什么?他们连自己都无法准确认识自己,何况是与自己无关的人,善变有时候并非是人的主观意识所为,只是人们所面对不同场合,所有的正常反应扮演着自己需要的角色。世界本不复杂,复杂的是自己那颗善变的心,放在一个天平上,你未必得到的是公平,你得到的或许越多,也必须承受正面和反面的结果,甚至更多。 《卡拉马佐夫兄弟》之所以有着永恒的吸引力,也许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内心深处的细腻的分析和他的前瞻性“因为如今人人都力图最大限度地各自为政,都想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追求生活的完满,其实他们的一切努力并不能得到生活完满的结果,只能是彻底的自我毁灭,因为充分确立自我非但没有成功,反而陷入十足的自闭。因为当代所有的人都分散成单独的个体,人人都把自己关在洞内,人人都远离他人,把自己和自己所有的通通藏起来,结果自己不与他人为伍,也把他人从自己身边推开。人在自闭状态下聚敛财富,自以为实力雄厚,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这疯子攒得越多,就在自我毁灭的虚弱中陷得越深。因为人已习惯于仅仅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把自己与整体割裂开来;不相信别人的帮助,不相信他人,不相信人类这一观念在他心中已根深蒂固,他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失去他的钱财和既得权利。可笑的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如今人的头脑都开始无法理解,真正要做到高枕无忧,关键不在于个人如何独自苦干,而在于人们齐心协力。但这种可怕的自闭状态也总有到头的日子,那时人们将恍然大悟,过去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是多么不自然。到那时,人类之子的标识将在天上展现……。但在这之前,仍须坚持这面旗帜,时不时地应该有人——哪怕只是个别人——做出榜样,引导人心从自闭中解脱出来,为大同博爱作出贡献,即使被看作疯子也在所不惜。这是为了不让伟大的思想成为绝响……”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那个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作家在对其一生中哲学、政治、伦理、心理等各方面所做的苦苦探索的艺术总结。卡拉马佐夫一家两代人明争暗斗,也代表了那个年代所具有的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卡拉马佐夫兄弟极其家族大起大落,兼容千奇百怪的相反极端,能同时升到最高处也能跌入堕落的万丈深渊。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我们展示了人之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他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的了解颇深,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俄罗斯。他们悲剧的诱因,也是他们获得救赎的解药,就是如此矛盾。文学史上称之为“卡拉马佐夫性格”。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创作素材中的主人公放到最奇特的外部的和心理的境界,然后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惊人的准确性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小说中存在着各种怪癖的写作方法,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有种炫技的嫌疑,陀思妥耶夫斯基似穿梭在现在与未来,他自己也仿佛变成了小说中的人物。宗教与哲学虽深刻影响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己以及他笔下人物的命运,取得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书中不断强调揭示人们苦难剖析人心理和灵魂,牺牲与救赎,当真正到最后审判就要到来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以《约伯记》和《约翰福音》为中心,从《创世记》讲到了《启示录》。在这种腐化生活中至少有一种永远不变的东西,它甚至是以天性,而不是以幻想为基础的;这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东西,像一块经常燃烧着的热血,永久地燃烧着;其督促人们传播上帝的声音、全心全意地信仰上帝。但是除了宗教上的意义,它们所传递和热衷的独特的魅力却未曾出现。而只是流传了数千年的圣经故事,陀思妥耶夫斯基经过简明通俗的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并与现代社会形势相互结合,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故事精髓。 人物分析: 1、老卡拉马佐夫 贪婪好色、阴险暴戾。他的两次婚姻,一个妻子逃亡,一个被折磨至死。如今到了晚年还同长子争夺情妇。作者所展示父亲的形象归根结底是沙皇和上帝的形象。使之自己的儿子们个个对他惧怕又恨之入骨。 2、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德米特里(米嘉、米剑卡、米特里)是老卡拉马佐夫的长子,也是老卡拉马佐夫第一次婚姻的惟一一个孩子。他继承了父亲好色的特质,这也使他常常与父亲冲突。 德米特里喜欢享受整夜的声色犬马和任何能带来刺激的娱乐,这使他很快耗尽资财,更诱发了他与老卡拉马佐夫更大的冲突。老卡拉马佐夫被谋杀后,他也因为父子间紧张的关系自然而然卷入了警方的调查。但事实是,他的确在与父亲为同一个女人格露莘卡的争夺中差点想杀了他,可是被他人抢先了一步。但是他一个牺牲者,他代表的正是旧的制度。 3、伊万·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伊万是老卡拉马佐夫的次子。他是狂热的理性主义者,总困惑于莫名感受到的苦楚。就像他和阿辽沙在《反叛》(第五卷第四章)这一章中说的:“我并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谢绝了他的拯救。” 自幼,伊万就表现得不温不火,似乎隔离于世上的所有人。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对老卡拉马佐夫恨之入骨。这份仇恨最后却演变成对于老卡拉马佐夫死的愧疚,让伊万最终精神崩溃。小说中一些相当难忘或出彩的片段中都有伊万的身影,他创作的诗剧《宗教大法官》,以及他关于魔鬼的噩梦。他也常被认为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黑暗的一个。在书中,伊万列举了许多儿童无辜地遭受苦难的事例,作为他“不能接受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根据。他描述了异族侵略者虐杀儿童、地主驱使群狗把农奴的孩子撕成碎块等种种暴行,并谴责那个宽恕凶手、与凶手拥抱的母亲。伊万的论据是如此有力,以致作家的理想化身阿辽沙在回答伊万的问题——该不该枪毙凶手时,情不自禁地说:“枪毙!”作家后来承认,与伊万的独白相比,卓西玛长老临死前反渎神的谈话显得苍白无力。他不止一次地指出这部作品“否定上帝的强大力量”,也是全书的高潮。这些情况充分表明,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斗争中,怀疑、反抗的思想与现实主义对于宗教说教的胜利。但是,在作家的笔下,伊万不仅仅是个无神论者。作家把无神论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混淆在一起,把伊万写成那桩弑父案的思想教唆者,以此来与革命民主派进行争论,否定社会主义。这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进步势力的严厉批驳。而他代表的是理性。 4、阿列克塞·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阿列克塞(阿辽沙、阿辽什卡)是老卡拉马佐夫最小的儿子。小说的开篇,讲述人即宣称他为故事中的英雄(而陀氏在序中也这样宣称)。在故事一开始,阿辽沙是当地修道院的见习教士。因此他的信仰从一开始便和哥哥伊万的无神论势不两立。在与伊万之间对“不能接受上帝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之后改变了对哥哥的看法。阿辽沙与长老告别后回到尘世,随后就卷入了卡拉马佐夫家族肮脏不堪的迷局中。他被佐西马神父送回尘世,他还在旁支的故事中帮助了一群小学童,他们的命运给了整部悲剧性的小说一丝希望。阿辽沙在小说中一般充当他的兄弟与其他人间的故事的传话人或是目击者,也代表了宗教与信仰。 5、帕维尔·费多罗维奇·斯乜尔加科夫 斯乜尔加科夫的母亲“发出臭气的是街头上的聋女,他的名字也取自“发臭气人的儿子”的谐音。街坊都传他是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而故事他开始他便在老卡拉马佐夫家当仆人和厨子。他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个癫痫患者。还是个孩子时,他喜欢收集流浪猫,却只是为了把他们吊死并埋了。斯乜尔加科夫总是形单影只,却对伊万有这特殊的钦佩并和他一样接受无神论,他甚至还向 伊万承认是自己而不是德米特里杀了老卡拉马佐夫并且声称是受了伊万的指使。他的名字在俄语中还有“蠢蛋”、“无耻之徒”的意思。是整个案件的“策划者、戏精”斯乜尔加科夫戏剧性地向伊万忏悔,声称是他在假装癫痫,然后杀了老卡拉马佐夫并偷了他的钱。斯乜尔加科夫对伊万对此表示惊异与无视感到不相信,他声称伊万是他的帮凶:是他告诉自己什么离开,更重要的是他灌输给了他世界并非神造。 6、阿格拉菲娜·亚历山德罗芙娜·斯维特洛娃 阿格拉菲娜·斯维特洛娃(格露莘卡,格露莎)她曾被波兰军官抛弃现沦为当地有名的荡妇,对于异性有着难以解释的吸引力。如今正被一个残暴的吝啬鬼包养。与此同时,老卡拉马佐夫和德米特里也都为她倾倒,这对父子的情敌关系更直接使德米特里牵扯入老卡拉马佐夫被害的事件当中。父子俩人都如此为情所困,却换来格露莘卡的玩弄与嘲笑,甚至被包养她的吝啬鬼好好伤害了一把。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她却有一反常态的变化。 7、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维尔霍夫策娃 卡捷琳娜·伊万诺芙娜(卡嘉,卡笺卡)是德米特里 的未婚妻,但是他和格露莘卡有着一种不公开的秘密。她之所以会被许配给德米特里就是因为她为自己父亲的债务埋了单。与此同时伊万也爱着她,而她似乎也一贯以傲慢示之。不仅面对伊万,卡笺卡的起到一种“特殊”的效果。在故事的开始时体现出来大方、高尚、品质,但是她却在后来堕落的过程中,不断提醒着所有的人们都是有的罪。在审判的结尾,一切都证明了卡笺卡并不比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多余。即使是在结尾她向米佳忏悔并答应帮助他出逃时,面对进入医院病房的格露莘卡,她显然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去面对。 8、佐西马长老 佐西马神父是阿辽沙在小镇修道院时的老师,也是修道院中的长老。因为他能预知未来、替人治病,同时他也是众僧侣中带来了崇拜与嫉妒的人。佐西马长老反对伊万对无神论的看法,但更多时候他充当的是一个解释和发展阿辽沙人格的角色。佐西马长老的教育引导阿辽沙正确判断人的过错,使阿辽沙在对伊柳沙的事情上有了一种善举。 9、伊柳沙 伊柳沙是当地的一个小学生,同时也是小说副情节的主要人物。他的父亲,穷困潦倒的退伍上尉斯涅吉辽夫被老卡拉马佐夫差遣去恐吓背有债务的德米特里 ,反遭后者的侮辱,整个家庭也因此蒙羞。我们因此可以相信伊柳沙在本书中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后来他的病魔缠身直至死亡。他的葬礼正是预示着小说的结尾和中心思想,也更好地诠释了小说的主题——即使一个微小的举动都会影响别人的命运,或者说我们“都对别人负有责任”。 10、郭立亚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您好像把我当作了毛孩子斯穆罗夫,”郭立亚气得龇牙咧嘴,“不过,请别以为我已经是个十足的革命派。”“这一期《钟声》杂志,别的我什么也没有读过,不知他会作何感想?”“一个人确实可笑或显得可笑的次数太多太多了!偏偏如今几乎一切有才能的人都特别害怕被目为可笑,结果苦了自己。我只是纳闷,您这么早就有这种感受,不过我早就注意到这种倾向,也并不是您一人如此。如今差不多连孩子也开始为此而苦恼。”慷慨激昂的演讲的确是不能和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联系到一起。但是作者的确是用一个小孩讲述了很深度的思想内容,郭立亚与阿辽沙就好比社会主义与宗教,也凸显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隐喻的一种看法,“不成熟与荒谬”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未完成”以及书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悬而未决,显然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张力,读者也被深深卷入错综复杂的情感和哲学迷宫,早就不再“隔岸观火”,而是变成了卡拉马佐夫世界的一部分。读者以置身事外的“看官”始,却以热切地关注上帝与魔鬼之间这场恶斗的胜负终。我们读这本书的体验是什么滋味姑且不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恐怕已判若两人。读者不得不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争取解决,因为这也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卡拉马佐夫们的所言所行之所以撼人心魄,因为他们毫无顾忌地展示了深藏在非个别的人心中、而这些非个别的人又拼命想否认的许多特征。”

  • 数学女孩2:费马大定理
    最后一枪
    推荐

    一个伟大的灵魂一声叹息,文学的世界即刻生成了众多耀眼的碎片。这些碎片组合为一柄利刃,犹如这个灵魂本身那般尖锐,刺痛着世间生灵的内心。 有些文字并非书写而成,而是迸涌而出。如狂风漫卷过精神世界的大地,令众多精灵般的文字组合黯然失色。它们戴上王冠,王冠上分明镌刻着经典二字,任由岁月打磨,璀璨夺目。 《卡拉马佐夫兄弟》,一部未完成的伟大作品,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逝去前的绝唱。一部底蕴深厚的微观世界缩影,一本充斥着哲学洞见的智慧宝典,来自一个倾注了满满俄罗斯精神的灵魂。 “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儿,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这是贯穿本书的主题。“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这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希望。对于一本堪称文学史上高峰的经典作品,已经有太多的专业分析与研究对其解构深刻,而我仅想从以下几个角度对本书的阅读感悟做一记录,或许不够准确或者严谨,但都是我在阅读本书后最直观的体验,倘若之后重读时再行修正或推翻亦未可知,但至少是我脑海中当下最明晰的印象。 一、人性分裂为无数个象限 人性裂变,覆盖着光明、黑暗、善良、邪恶等无数个象限,经过道德的解析,成为现实中的立体投影,这些定义不再是狭义的展示,而是演化为不同的多面体,旋转不止,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动态演绎。陀翁执剑,戳透这个多面体,执刀,将其重新割裂为独立存在的平面,执笔,用深邃的思想再次添加新的注解。言辞与行为如覆盖着人性的霜,那是阻挡真实的阴翳。陀翁抽丝剥茧,还原了人性本身之复杂。 塑造病态式人物,为陀翁一大特色,何谓“卡拉马佐夫式”的?高尚与卑鄙共舞,天堂与深渊共存。是极端感性下的放纵自我,是极度理性下的信仰崩塌。巴甫洛维奇、米嘉、伊万、阿辽沙各自诠释着卡拉马佐夫式的性格与精神,这是他们血液中承载的宿命,不同的是有人走向堕落,有人完成救赎,有人在天堂与地狱的岔路徘徊。 米嘉,克制不住欲望的冲动支配着他狂暴的言行,但他同时也是珍惜名誉、有自尊心和慷慨大度的。他能容忍自己是个混蛋,但无法容忍自己是个窃贼。他是令人厌恶的,但他也是充满热情的。他是行为卑劣的,但他的善良部分也是纯粹的。 伊万,至高理性的代表,以自我意志为驱动力,不信大多数人的上帝,却又笃信“他的上帝”。他能暂时理性的离开卡捷琳娜,却也会因不愿在内心深信是自己默许了惨剧的发生而放任梦魇征服自己。如果说“人屈从于感情,有如套上了枷锁;只有运用理智,人才能获得自由。”那么年轻的伊万,就在践行这一点。 阿辽沙,神性加持下的卡拉马佐夫。他的内心深处同样存在不可遏制的欲望,同样存在不可告人的恶毒,同样存在踟蹰不定的状况。但最终因自我对光明的渴求而消灭了内心那些见不得光的角落。没有人是完人,哪怕他是本书中最伟光正的角色。 卡捷琳娜可以因自我感动而决意嫁给自己并不爱的米嘉,又会因无法掌控格露莘卡的选择而失态,既能因自欺欺人而伤害伊万,又能为怕伊万受到牵连而陷害米嘉。她活在自我的世界,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气氛,感动了自己,同时自以为感动着他人。她有她的可耻,但她也有真心帮助伊柳沙一家的善良。 二、哲学与宗教之博弈 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徘徊,这是探讨哲学意义时绕不过的话题。从伊万的虚无主义倾向到阿辽沙的坚定信仰,其实都是每个人心底意识的外延,但伊万的虚无主义应当是积极进取的虚无主义,是一种强力意志主义。虽然在某些时刻他也会踉跄,但在历经自我强大理性与意志的回炉重造后,他的生命力又会变得更为强大。而阿辽沙则深受佐西马长老的影响,为典型的单纯不自知到内心痛彻心扉的堕落到真心地忏悔再到再次获得救赎的过程。 宗教大法官一章是文学哲学史上的经典,诗韵醇厚的长篇读来振聋发聩。窃以为无论个人有何种信仰或秉持哪种哲学,能使心灵强大者皆可坚守。在追寻意义的道路上无数人前赴后继,悲观与乐观琴瑟和鸣,却从来未曾停止。从“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去描写。”到“爱生活,而不是爱生活的意义。”无数的先哲都在提倡人们回归生活本身,回归存在本身。在我个人的认知中,如果形式是一种枷锁,又何必非得持有这个枷锁。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有机体,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 三、人物之间的映射 一部长篇作品中的人物是形态各异的,奇妙的是在不同人之间似乎有不同的联系或者说映射关系。依我个人视角来看,伊柳沙就如同一个少年版的米嘉,克拉索特金如同一个少年版的伊万。斯乜尔加科夫则类似伊万心魔投射出的一个实体,而巴甫洛维奇则像一个堕落版的米嘉兼具伊万信仰中否定上帝的那部分。类似的人物关系还有很多,在诉说不同的故事时,总让我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是不同的角色推演了类似事件的不同选择将会如何。成年人拥有无法改变的过去,少年拥有可塑造的未来,现实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但是两个人极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文学作品中将这种相似性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就令人有更加明晰的对比。如同数学中的定义域与值域,在年龄变量、环境变量等作用下,会呈现复杂多变的人物特征。 四、心理学大师 陀翁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的卓越成就,走在后来得到专业心理学家们确认的许多原理前头。比弗洛伊德早生三十五年的陀氏,在小说中记录了他观察人类感情活动的惊人发现。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应用先于原理诞生,是精神分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表述。最精彩的莫过于本书最后一卷中,控辩双方精彩绝伦的演说。这是整部书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也是心理学这把双刃刀的独特试炼。从检方的控诉到辩方的反驳,将人性与心理的交织书写的淋漓尽致。真相的扑朔迷离与米嘉的复杂性格,成为双方交锋的战场。究竟是行为解释心理抑或心理指导行为,这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五、强干强枝的齐头并进 本书的定位原本是以阿辽沙为第一主角,但或许由于后续部分未完成的缘故,阿辽沙的篇幅并未有想象中巨大。与之相反的是,从其他几位卡拉马佐夫的视角切入,或是其他角色的支线情节的展开,依然极具质感,人物特点也极其鲜明,丝毫不逊于主线的着墨,并非味同嚼蜡的支线,而是倘若再加以扩展亦可有望成为经典的独立篇章。例如絮语不断的霍赫拉科娃太太,急躁而荒诞的性格跃然纸上,在信仰上帝与现实主义之间任意取舍而毫无歉疚。例如叫喊着“米嘉当时绝对有两万卢布的”马克西莫夫,例如那个将“您那”作为口头禅的伊柳沙父亲,例如“才智非凡”的克拉索特金等等。陀翁的笔力之深厚,在于在极其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一个个经典而立体的配角人物,配角人物同样不是脸谱化的呈现,而是如同一束光透过水滴,呈现了真实的光怪陆离的色彩,合情合理。读者如同在观看一部扣人心弦的悬疑电影,不愿放过任何细枝末节,甚至会为了倒一杯水而按下暂停键,生怕错过了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就是陀翁文字的魅力之一,思想随机漫步在每一卷的每一章节。   六、独特的叙事手法 本书的故事是简单的,或许用数百字就能罗列的一清二楚,但何以能展开为七十万字左右的巨著,且在拉长篇幅的情况下实现了惊人的含金量,不得不说作者的叙事手法之精妙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从对米嘉案发前的证人证词的连续铺垫(或许会有部分读者觉得过于啰嗦,属于个人阅读口味的差异),到米嘉捶胸动作的伏笔,从格里果利与米嘉记忆中的门是否开闭到斯乜尔加科夫与伊万打哑谜式的对话。你似乎猜测到了故事会如何发展,但还是愿意津津有味的顺从陀翁的笔端感受其中的变化。百川东到海,这是显而易见的层面,但是如何到达,却各有各的曲折,而陀翁对埋与破伏笔的时机掌握炉火纯青,一件简单的事,在其笔下魅力四射。 另外提到陀翁的叙述方式,就不能不提及“复调小说”的概念。引用巴赫金借用这一音乐术语来概括陀翁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巴赫金认为,“独白型”小说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志支配下层层展开。在这类小说中,全部事件都是作为客体对象加以表现的,主人公也都是客体性的人物形象,都是作者意识的客体。虽然这些主人公也在说话,也有自己的声音,但他们的声音都是经由作者意志“过滤”之后得以放送,只具有有限地普遍性地刻画性格和展开情节,而不能塑造出多种不同的声音,因而并不形成自己的独立“声部”,听起来如同是一个声部的合唱。主人公的意志实际上统一于作者的意识,丧失自己独立存在的可能性。陀翁“首创”的复调小说则不同。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件不发生融”。在这里,人物“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在这里,主人公自己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不必为作者的意志所限制,他完全可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把个性看做是别人的个性、他人的个性,并能客观地艺术地发现它、表现它,不把它变成抒情性的,不把自己的声音同它融合到一起,同时又不把它降低为具体的心理现实”,而让他的主人公们各自以自己独立且相互“等价”的声音参与“对话”。主人公的“声音”既不是服从刻画性格或展示情节的需要,也不是作者思想和立场的表现,他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并“能够同自己的创造者并肩而立,能够不同意创造者的意见,甚至能够反抗他的意见”,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这样,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七、心理罪的穿越 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似乎不止是一个人身上重复着,年轻的佐西马长老曾经在决斗场上完成了对今后一生信仰的皈依,甚至在之后遇到神秘人的倾诉时,案件都似乎是米嘉的翻版。一时起意是难以控制的,被冲动鲁莽驾驭的人总是会在不确定的时刻引出自己内心的恶魔。在佐西马长老的认知中,宗教的光明面可以消解这些恶魔,而这又是与老卡拉马佐夫与米嘉的内心所抵牾的,所以他对米嘉一躬到地是遗憾自己无力阻止悲剧发生的无奈,是对米嘉的深切怜悯。米嘉的罪孽,必然大于偶然。米嘉最后的结果,更是情绪对成见的妥协,当菲久科维奇以精彩的演说完成对检方的反驳以及人性的论述,戏剧化的是“乡下人不买他的账”。这究竟是自发的原罪,还是心理罪的穿越。 八、神与人的思索 上帝能否在自己亲手塑造的尘世中生活,能否被现实所接纳,能否以行动而非信念荡涤一切龌龊。我想这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如果说“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人与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实质关联。以有神论为基准,我所信仰的神与你所信仰的神是否为同一本质,倘若他们有不同的表象,又是否会殊途同归。如果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那么对于奇迹的展示究竟该划分到哪个范畴。人的非理性思维衍生究竟是一种虚幻的反映,还是神明的昭示。神与魔的存在,是否为人的抽象再造。 九、未完待续 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因而还有许多剧情留有伏笔却再也没有办法完成,例如别尔霍津在靠近霍赫拉科娃太太后究竟如何走向飞黄腾达,如果伊万与阿辽沙多年后重逢,经历尘世磨炼的两人究竟又会有何种新的想法与精彩对话。素质出众的克拉索特金究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物,是否如一位哲人王一般预言数十年后的变化,而不会成长为一个现实版的拉基津……留下的悬念很多,却再也无法实现。也许正因为这种不完美,才让这部作品得到了更高的升华。在既有的故事架构里,陀翁已尽抒胸臆,至于未用文字书写下的,但愿他能与上帝当面进行探讨。 最后,我想用一段黑塞评价陀翁的话来作为结束,因为一个伟大的灵魂藉由另一个伟大灵魂之口的描述,才是最准确而令人信服的: 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受痛苦的能力又趋于极限之时,只是在我们感到整个生活有如一个火烧火燎、疼痛难忍的伤口之时,只是在我们充满绝望、经历无可慰藉的死亡之时。当我们孤独苦闷,麻木不仁地面对生活时,当我们不再能理解生活那疯狂而美丽的残酷,并对生活一无所求时,我们就会敞开心扉去聆听这位惊世骇俗、才华横溢的诗人的音乐。这样,我们就不再是旁观者,不再是欣赏者和评判者,而是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所有受苦爱难者共命运的兄弟,我们承受他们的苦难,并与他们一道着魔般地、駸駸乎投身于生活的旋涡,投身于死亡的永恒涅盘。只有当我们体验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那令人恐惧的常常像地狱般的世界的奇妙意义,我们才能听到他的音乐和飘荡在音乐中的安慰和爱。 2021/11/28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