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朝花夕拾
    Crystal
    推荐

    這本書始終在講四個詞:孤獨、勇敢、平等、自我。 這可能既是當代生活的現實,也是每一天中升起的渴望。

  • 朝花夕拾
    徐谌辉
    推荐

    当精英们面对快手世界将会怎样? 文/徐谌辉 这本书终于出了中文版,虽然过了好多年,仍不失为一件幸事,毕竟要是出的早可能我只能在旧书堆里找了。不过遗憾的是本书是用其英译本汉化的,可能有些缺漏。不过,没关系,仍然可读性极强。 这是一个磨坊主被神审判后留下的故事,感谢当时卷宗记录的翔实,让作者可以充分挖掘此故事。但其实我也偷偷怀疑,按照作者的表述方式。他可能有再加工之嫌。 这本书价值很高,广受好评。 在我看来,那些被高度赞誉的什么微观历史记录,小人物的历史记录,统统不重要。最重要的则是这本书告诉我了另一个传播世界。 在那个年代,人们识字率不高,文字掌握在精英手里。普通大众的知识信息传播全靠口口相传,虽然比不得荷马史诗那种,但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 而这个磨坊主虽属于底层却识字。这被认为是精英文化和底层文化的冲击下的产物,他被两种体系的教育下,产生了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在如今的世界里,其实仍有两套体系在传播,比如快手抖音世界就与这个主流文化不太相似。而如今的问题不再是向磨坊主一样文盲开始认字,而是精英们开始被流量绑架,在现在媒介的高度打破时期,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当大部分的人都面临磨坊主一样的困扰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里,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 朝花夕拾
    e
    推荐

    这不是小说,却用了小说的方式讲了一个在中世纪的意大利磨坊主对于自己的宗教质疑的言论而被宗教局审判的过程。他最后的结局让我有点难过。排异非要到这种地步吗?

  • 朝花夕拾
    林洋_Frank
    推荐

    作为“微观史学”绕不开的代表人物卡洛·金茨堡,和他绕不开的代表作品《奶酪与蛆虫》,很奇怪为何本书这么迟才被引进了中文版。感谢理想国。 首先就自己作为“外行”的浅知拙见,稍稍提及一下“微观史学”的诞生背景。 进入20世纪后,反对“兰克学派”的“新史学”思想涌现,其中的“年鉴学派”在之后的几十年大行其道。“年鉴学派”注重地理、气候、经济等长期且总体因素的研究,而忽视个体、事件等具体的因素。 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布罗代尔为代表的第二代“年鉴学派”,特别是其对个体、对“人”的忽视,致使来自内外部的质疑和挑战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微观史学”在史学转型中应运而生。 与“年鉴学派”相比,“微观史学”的研究视角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对象从总体走向具体,研究方法从“微观史学”注重的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转而倚重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其实通过以上就不难看出,“微观史学”的特点也注定了同其他史学流派相比,其学术著作对于普通读者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会更强。 上文说道“年鉴学派”遭遇到了来自内外部的挑战。 如果从“年鉴学派”的内部和外部各选一位“微观史学”的代表人物,内部是“年鉴学派”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外部无疑就是本书的作者卡洛·金茨堡。 我最早接触的“微观史学”作品,就是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之后就是美国娜塔莉·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美国汉学家史景迁的《王氏之死》。再就是中国历史学家王笛的《茶馆》和《袍哥》,后两本书的内容也集结在了王笛教授《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中。 王笛教授为《奶酪与蛆虫》写过一篇高屋建瓴的精彩书评,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学习。 说回到这本期待已久的《奶酪与蛆虫》。 本书的篇幅并不长。全书约前15%的篇幅,几乎都是各个版本的前言。通过前言,读者可以了解到本书研究的历史问题以及成书的背景。 而后约10%的篇幅,尽是“注释”和“人名译名对照表”——正文完成了阐述历史的任务后,结束得非常干净利落。 不长的篇幅,却分成了62个章节。因为每一章节都短小精悍,甚至有的章节不足一页。章节和章节之间有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美感。 本书作为一本“微观史学”的学术著作,可读性却很强。 一是因为研究对象聚焦“人”本身,客观且细节地记叙事件和分析原因,读起来就容易有故事感,而不像“结构派”等尽是宏观的论述和分析。 二是因为研究方法是基于史料的分析、研究和推理,尤其本书的前半部分,读起来会有一种推理小说般的熟悉感。史料就像是线索,而金茨堡就像是一个史学领域的侦探。 因此,本书既有充满故事性的叙述,也有充满学术性的分析,同时还有充满逻辑性的趣味。是一本具有文学性的史学专著。 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16世纪磨坊主的宇宙”。 副标题已经交代的很明确很清楚了,本书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微观”研究的对象,就是“一个16世纪磨坊主”,这样一个非常普通,普通到甚至有些“边缘”化的人物。 作为一个来自“受支配阶级”,虽读过几本书但连书写都不顺畅的磨坊主梅诺基奥,对信仰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从而质疑教会的权威,还时常同他人宣扬自己的想法,因此被教会以“异端邪说”的理由审判。 在教会眼中,梅诺基奥不仅亵渎教会,还坚信他的“亵渎”是无罪的。他还有一套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用来解释教会的一切信仰,同时认为教会的“圣事”、仪式,甚至包括《圣经》,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是“神职人员手中的剥削和压迫工具”。 例如关于“宇宙起源”,本书书名“奶酪与蛆虫”,就是梅诺基奥对“宇宙起源”的譬喻。他认为,宇宙起于混沌,就像奶酪起于牛奶,而蛆虫会在奶酪中出现,其中强大的蛆虫就相当于上帝和众天使。 梅诺基奥声称想法是自发产生的,这显然并不足以让人信服。 他的这些“教会学理念”源自何处,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是本书要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开始了整合线索(史料),包括审判记录、书信等,进行逻辑推理(研究分析),不断假设又不断否定,渐渐得到接近真相的结论。 贯穿其中的,是一条很清晰的逻辑链条:从最初怀疑只是一个疯子的奇谈怪论,到怀疑梅诺基奥是一名再洗派教徒,再到怀疑他与“宗教改革”之间有联系,到最后,开始聚焦梅诺基奥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书上面。 梅奥基诺的每一个言论,都可以在他读过的书中,找到其呼应的出处。书中也花了不少的篇幅对此进行了分析,读起来却也毫不拖沓,像是不断搜证的推理小说,在梅奥基诺的“只言片语”中,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 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在他读过的书中“断章取义”,又不断从读过的书中寻找“论据”支撑和强化头脑中的观点。这有些类似心理学中的“证实偏见”。 因此梅诺基奥的想法产生,并不是直接源于书本,而是源于他的“断章取义”,源于“印刷制品(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的碰撞”。 作者进一步分析后得出,“宗教改革和印刷术的传播,是令此种不同文化浮现于天光之下的必要条件”。从而让读者在梅诺基奥这个个体身上,以小见大,看到了时代的缩影——宗教的权威开始被动摇。 “宗教改革”不必多说,印刷术背后是科技的初步发展,科技的发展,使得教会的权威被进一步削弱。 之后的梅奥基诺,在家人和律师的帮助下,获得了减刑,回到了镇子上,并且再次被任命为教堂的管理人。却又在之后的某次看似平常的闲聊中,又因为口无遮拦地宣扬自己的想法而被告发。之后,宗教法庭把此次告发和他之前的罪行联系起来,判处了他的死刑。 作者提到,梅奥基诺被判处死刑的这一时期,教会针对“布鲁诺”的审判也将结束。这似乎象征着,教会在“上下两个层面进行的双重斗争”。布鲁诺大家都很熟悉了。 上层代表科技发展、新思想对教会的冲击,下次则代表书面文化和口头文化碰撞产生的“大众文化”对教会的质疑。 从内容上,我们能在审判记录、书信对话等细节中,看到16世纪的大众文化传播状态,看到“支配阶级”和“受支配阶级”之间的文化对抗,看到欧洲中世纪结束、近现代初期的教会境况等。 从形式上,我们能在本书中看到“微观史学”的特点和其独有的魅力,就像是时代的横切面、历史的显微镜。 研究对象是普通人;注重真实而细节的史料收集和记叙;从史料出发的逻辑推理;兼具学术般的严谨和小说般的叙述。 对史学作品感兴趣的读者,不应错过“微观史学”;而了解“微观史学”,不应错过《奶酪与蛆虫》。

  • 朝花夕拾
    许威
    推荐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在书中,作者把芸芸众生中的一个“例外”——能读会写、敢于思考的磨坊主写得有血有肉:他在正常的年纪结婚生子,育有十一个孩子,不仅是磨坊主,也做过石匠、木匠,辛苦谋生,为自己的女儿准备了不算寒酸的嫁妆,担心土地的收成;他读过一些杂七杂八的书,对教会、信仰和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喜欢抓住一切机会直言不讳;他经历过两次相隔时间很长的审判,备受煎熬,年近七十而被处死。金茨堡曾感慨道: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就是我们之中的一员。         在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以不同的方式重述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主人公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挑战,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即使在磨坊主与庞大宗教势力的斗争中失败也不影响我去尊敬一个坚持自我独立思考并勇敢表达的堂吉诃德。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