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花了3个多少小时把这本书看完了,原本以为是简单的树种科普性书籍,读了第一篇红豆杉就感到惊喜了,这本书除了对树种的科普性,还有各种树的实用性,美学艺术,医学性,以及关于这些树及有关历史的联系性很强,最让我意外的是写苹果树,除了从最初的伊甸园,再联系到《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后妈的毒苹果。读这本书可以发现每一种树,每一棵树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地方对同一种树有些不同的地域文化,相同的地方对不同的树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里面。
🌳此刻,用三毛的《说给自己听》这首诗来总结再合适不过了。 “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里面讲述了很多小短的(政治战争疫病等)故事,太杂乱太多了,不是很喜欢。开篇和结尾的两三个品种树觉得是这本书最(精彩)部分了。还是喜爱有关于我们中国树木的历史发展,看这本书的时间拿去看纪录片更好了!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仔仔细细读下来,感觉好美,既岁月悠长,又阳光普照。以前常常会问人一个问题:你是想当一棵树活一千年, 还是当一只花栗鼠活两年。问过的人里多数都是当花栗鼠哎。看了这本书,我更是要当树啦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推荐给那些下辈子想变成树的人,毕竟,如果想做一棵树,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它,不是吗[呲牙]
以为是类似《影响了世界的那些中国植物》一样的,结果是夹杂了太多文艺历史又复合了许多联想的散文集。偶尔读读,也有乐趣。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是写树也是写的历史与文化。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不仅仅是树,更是鲜活的历史
每种树、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故事,人和树休戚与共,珍爱我们自己,也珍爱每棵树。让树种少一点消失,人类在地球上就会更长久些。
在欧洲待了几年,但是仍然觉得游离在西方的文化之外,对有些东西似懂非懂,甚至毫无所知。这本书,从常见树木的独特视角出发,介绍了与树相关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文学作品等,以点带面,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树是个很神秘又神圣的存在。而人类在医学上,经济上,在各种领层的欲望上不断的深究它们,将它们融入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名人把它们当作创作的灵感来源,或者情人们当作爱情的色彩,'树'是我们人类必不可缺的存在。人们敬畏他们,爱戴它们的同时也贪婪它能带给我们的利益,树与人类的共存有着很深邃的牵绊。
断断续续才看完这本书,最后一章写了苹果树,是以英国历史为背景,让此刻身在伦敦的我读起来感觉亲切又幸运。 “苹果树是生命之树,但它也是智慧树,令人辨明善恶,结出人类无法抵挡、不计后果去占有的果实。”
本书依次从历史,文学,绘画,实用价值方面论述各个植物的特点,摘录如下: ◆ 红豆杉 我见过像绿色大海葵一样从土地里钻出的红豆杉,枝叶向上伸展,直刺天穹;也见过枝条松弛低垂的红豆杉,更像是一把破旧的伞。 ◆ 樱树 80年后,布莱思上尉的树苗已经长到了他当初理想的高度。在构成中殿和圣坛的高大白桦树旁,矗立着布莱思最早建造的小礼拜堂——复活节小礼拜堂,它由樱树构成。 ◆ 花楸 在爱尔兰和苏格兰高地共同的凯尔特神话中,花楸是众神之树,它的浆果是天上的珍馐。在古老的传说里,当一只浆果偶然落到地上,长成凡人能够染指的树时,众神派了一头独眼怪物前来守卫它,吓退所有来犯者。 ◆ 油橄榄 古希腊文明是伴随着油橄榄树发展起来的。正如帕特农神庙山墙饰上描绘的那样,这是一种献给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植物。据传,雅典的建立就取决于雅典娜种下的一棵油橄榄树,通过展示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能收获丰饶的好东西,她以智力战胜了自己的对手海神波塞冬。 >> 一块抛光的老橄榄木就像是旋涡的秘密入口,表面风平浪静,内部却暗流涌动。 ◆ 柏树 柏树总是充满了悲伤的色彩。在奥维德讲述的一个故事中,这种树前世是一个美丽的少年,名叫库帕里索斯(Cyparissus;柏树英文为cypress),深受神明阿波罗的喜爱。而库帕里索斯则迷恋一头美丽的雄鹿,他用鲜红色的缰绳驾驭它,还用鲜花装饰它金色的鹿角。在一个夏日,当这头雄鹿在浓荫下乘凉避暑时,正在练习标枪的库帕里索斯不小心射死了它。少年心碎欲绝,无比震惊于自己的亲手所为,以至于头发都竖起来。随着伤心的哭泣,他所有的鲜血从脸上流尽,直到变成一棵深绿色的树。阿波罗为库帕里索斯感到悲痛,这个少年命中注定要永远悲泣,成为哀悼者的陪伴。 >> 凡·高向弟弟特奥解释道,柏树是“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的黑暗区域”,但是他也折服于这种树在风景中弹奏“最有趣的黑暗音符之一”的强大能力。 ◆ 橡树 当维吉尔的赞助人奥古斯都·恺撒雕刻自己不朽的大理石雕像时,他选择佩戴公民王冠,这是一顶用橡树叶编织而成的花环,也是罗马最高荣誉的象征。在古希腊,橡树是最强神宙斯的树,人们通过聆听多多纳城里橡树叶的沙沙响声来接收他传达的神谕。在北欧神话中,橡树属于雷神托尔。 >> 橡树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你碰到的是一棵独自挺立在普通牧场门口的橡树,还是点缀在广阔草地上的橡树林,那种纯粹的自然力量是不可能被认错的。其他种类的树都没有这么泰然自若,这么明显地与世界合为一体。 ◆ 白蜡 白蜡树被称为森林中的维纳斯,而且似乎会在那些凝视其优雅外形的人心中激起强烈的感情。无论是矗立在宽阔的绿地上,还是置身于11月的凌乱树篱中,或是在风铃草的海洋中光秃秃地超然独立,白蜡那带着曲线的树枝都会渐渐变细,末端直指天穹。 >> 白蜡 >> 浸泡在白葡萄酒中的白蜡树叶,变成了治疗黄疸或肾结石的药物。白蜡的树皮也被用于滋补肝脏和脾脏或治疗关节炎。就连疣子都可以用针刺治好,只要这根针先扎在一棵白蜡树里。 ◆ 杨树 1789年巴士底狱被攻占后,一种版画开始流行起来,画上是胜利的革命分子种植着一棵高高的、像杆子一样的自由之树,这棵树就是新共和国的象征。忽然之间,种植一棵杨树就意味着种下一棵自由之树。 ◆ 冬青 对于皮肤粗厚、身披盔甲,背上有骨板和尖刺的剑龙来说,还有什么会比冬青更美味可口呢?在食草恐龙的威胁下,又有哪种树比冬青更能存活下来呢? ◆ 假挪威槭 当威廉·布莱克观察到“每个人看到的东西并不一样:让一个人感动到流泪的树,在另一个人看来,只是一团挡道的绿色东西”时,他的脑子里想的很可能就是假挪威槭,因为大概没有其他树木拥有如此两极分化的评价。 >> 1819年,当珀西·比希·雪莱和他的妻子玛丽生活在意大利时,他们目睹了佛罗伦萨周围森林中假挪威槭树叶的凋落。对于这对夫妻来说,那是一段特别痛苦的日子,他们的孩子威廉和克拉拉相继死去,从祖国又传来了臭名昭著的“彼得卢屠杀”的消息,英国政府对曼彻斯特一场和平的露天政治集会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当时的雪莱还没有多少读者,而且远离英国大众,他感觉自己的叶片正在迅速凋落,就像四周突然间“吓得脸色青灰”的“泥污森林”一样。尽管沉浸在这种极度沮丧中,他仍然希望假挪威槭枯萎的树叶能够“促成新的生命”。让他写出伟大颂歌的西风不仅将枯叶送往它们最终的归宿,还助推着它们“带翅的种子”。无论眼下的光景多么惨淡,无论四周的树叶怎样变成棕色,距离沉睡中的土地再次醒来也只剩几个月的光阴。于是,诗人以令人难忘的一句结尾:“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和此前往后的无数文人墨客一样,雪莱在假挪威槭这种看似不太可能的平凡之物中找到了慰藉,它那令人烦恼的渗出物和混乱的黏液其实预示着某种更好的未来。 ◆ 桦树 在北方的民间传统中,桦树是真实世界和未知世界之间的分界线。优雅、摇曳的桦树那柔软的树干几乎弯成了一个个问号,似乎是在发出约会的邀请:“骨瘦如柴的小姑娘,你要不要去阿伯菲尔迪的桦树林?” >> 神秘的桦树是北方的美人,非常适宜冰天雪地的环境,就像北极狐、北极兔或北极熊一样。桦树是冰河时代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后最先北上的物种之一,所以它们是英国最古老的本土树种之一。桦树种子大量传播,像浅灰色的烟尘一样飞散,降落到哪里,就在哪里萌发生长。 >> 桦树的副产品如今大有复兴之势,因为桦树水的疗效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在一些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人们经常从桦树中提取这种液体,认为它能够降低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团并增强免疫力。桦树液是通过在成年桦树枝条下划出精确切口提取的,可以添加蜂蜜、丁香和柠檬皮煮沸,然后静置发酵,直到它变成一种非常可口的酒精饮料。 ◆ 欧洲七叶树 一种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取决于它的实用性呢?为什么一定要依其衡量它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呢?这种树有最肥大的芽、最蓬乱的花、最宽阔的叶、最多刺的果壳和最闪亮的种子,它还需要什么呢?七叶树看上去壮观无比,每个季节都十分张扬。难怪在那个鲜艳披肩、丝绸背心、蕾丝袖口和飞边流行的时代,这种树席卷了整个西欧。 >> 巴黎仍然种满了七叶树,它们沿着塞纳河两岸自由地延展,或者笔直端庄地矗立在香榭丽舍大道两侧。 ◆ 榆树 哈代选取榆树来撰写这个关于神经质心理的寓言,可以说是恰如其分。榆树的根系浅,所以特别容易被强风吹倒。许多在20世纪70年代荷兰榆树病暴发中幸存的榆树,都毁于1987年的大风暴。甚至直到现在,强风也是一项隐患。 ◆ 柳树 不断变化、控制潮汐的月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断适应、不断摆动而且喜水的柳树。柳树与月球的联系拥有深远的渊源,借鉴了凯尔特人甚至是苏美尔人的神话故事。当尼古拉斯·卡尔佩珀(Nicholas Culpeper)在1653年编纂完成他的经典著作《草药全书》时,这种联系更为确凿。在关于柳树的条目中,他简单地写了一句,“月亮拥有它”,接下来又写道,将柳叶搓碎并在葡萄酒中熬煮调制而成的饮品是消除淫欲的神药。 ◆ 欧山楂 欧山楂树不同寻常的自然习性强化了这种树与耶稣受难的联系。它在春天会突然盛开白花,每一年都像是大团大团的面粉被一个特别不小心的厨子撒在了枝条上似的。几乎是一夜之间,欧山楂从春天浓密的绿色变成了厚重的白色。五月花树宣告春天的到来,特意裹上雪白的衣裳,仿佛是在嘲笑冬天的退却。 ◆ 松树 松香曾用过的一个英文名是colophony,因为以前制造质量最好的松香使用的是爱琴海上克勒芬(Colophon)的松树。如今,古典音乐界仍然需要松香。用松香摩擦弦乐器的琴弓,琴弓不容易在琴弦上打滑;将松香涂在芭蕾舞鞋上,能降低发生尴尬意外的概率。小提琴的光泽也来自使用松树制造的清漆,如果有人在聆听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时感觉自己仿佛飞进了芬兰的松树林,那他的感觉相当对,这首曲子和松树的关系比乍听上去紧密得多。松香还可以让口香糖变得光滑,不过这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在古典音乐会上用松香涂口香糖。 ◆ 苹果树 催熟番茄的古老方法是将一只苹果放进一袋番茄里,这应该是很有效的,因为苹果天然地会释放一种植物激素——乙烯。然而,某些苹果品种对人类有相反的作用。一个珍稀的瑞士苹果品种的干细胞,如今已被用于刺激人类皮肤的生长和减少皱纹。研究人员还在探寻苹果预防某些癌症和血管疾病,以及抗老的功效。每天一个苹果也许会成为21世纪的处方药。拥有光滑的脸庞和没有病痛的身体,这个梦想就是青春永恒国度的现代版本,而苹果仍然挂在那里,启发我们进入天堂的新方法。当那些人将削下来的苹果皮从肩膀上方扔到身后,想要以此得知未来配偶的姓名首字母时,谁会想到这些苹果皮后来会被发现含有抗癌化学物质三萜烯化合物呢? >> 苹果富含果胶,这是素食者最喜欢的凝胶剂来源,所以野苹果果浆很容易在罐子里凝固成半透明的日落色。苹果果胶还能帮助西梅、黑莓和绿番茄定形成果酱和酸辣酱。 >> 树上的芽一开始好像有点不确定,但它们不顾霜冻挥之不去的威胁,渐渐地点亮了每一根枝条,就像一个睡眼蒙眬的微笑绽放成一个灿烂却坚定的笑容。这种换季的骚动被呈现在凡·高的《苹果花》中,在明亮的碧绿天光下,蝴蝶般的花朵仿佛在和扭曲的小枝一起翩翩起舞。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可以说是一本“诗意科普”,它是一本充满文艺气质的科普书,逐一介绍了17种常见的树木,包括樱树、油橄榄、柏树、 橡树、白蜡、杨树、冬青、桦树、榆树、柳树、松树和苹果树等等。 这不是一本全然专注科普树木生物特性与知识的书,作者的目光扩展到民间传说、自然科学、文学、文化历史、欧洲艺术、宗教、古代神话和现代医学、日常用途等多个方面,探寻了这些树在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和重要影响。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到许多自然之树的知识,红豆杉多样的形状、樱树的短暂花期、橡树的长寿等等。同时,你也可以伴随着华兹华斯、雪莱等人的诗句和历史趣闻,再次探寻这些平凡之树的非凡生命——柳树如何成为莫奈的灵感之树?卢梭的坟墓为何被杨树环绕?赫本饰演的霍利与冬青有什么关系?砸中牛顿的那棵苹果树现在在哪儿? 书中的插图也并非全然的植物学手绘图,作者引用了葛饰北斋的版画、提香的《樱桃圣母》和凡 · 高的《有丝柏的道路》等等艺术作品,引导读者发现树木在艺术世界的象征意味。
终于在五一假期里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这本书余下的部分看完啦!其实有点小惊艳呢!万物有灵,树木植物虽扎根地下不能移动,但其繁殖力、自我修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却是相当的强大! 树木又脆弱又强悍,历史风云变幻,一片树林可能在战火中顷刻消失,或在大肆砍伐中退出人们的世界,但一棵树也可能在大火后抽枝发芽。一棵树,虽茕茕孑立,却能够借风力传播自己的种子,不择土地,落地生根,借着天降的甘霖野蛮生长,最终众木成林! 在园艺的发展历史中,在美的欣赏方面,树木也会是潮流旁观者,或者是走在时髦前沿的标杆!树木作为人们生活的参与者,记录着人们某段时间里的偏爱,比如喜欢用某种水果酿酒,爱好某个树种栽种在庭院就很有面子之类之类。树木的名字在传说故事或者历史事件中被提及,也可能成为一个很有意义的地理标志。一棵树因为见证了这些,哪怕腐朽老去,也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文字间,被铭记,流传。 看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关于小时候的记忆也有很多和树有关的小事,并且多半都是很开心的事!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被带出来,一回头才发现原本以为很自然就存在的树,其实经过很努力很努力的生长才在那个时间和小小的我一起愉快的玩耍!春日吹响的柳笛、繁花绽放的高大杏树、树皮光滑枝干弯弯的老核桃树…… 一颗站立的大树,可能见过沧海桑田,也可能见过朝代更迭。树木不语,听过祈福,也见证过灾难,只是站立着,就跑赢了时间,看遍了世间的纷繁故事! 想起三毛那首《如果有来生》:如果有来生,我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爱心]
读此书的过程经常被作者天马行空的联系惊艳。最后一章讲苹果树,作者从伊甸园里诱惑亚当夏娃的苹果说到希腊神话里引发特洛伊之战的金苹果,又蹦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的落地苹果,还讲到了白雪公主的毒苹果、计算机先驱图灵的毒苹果、披头士的苹果唱片公司及乔布斯的苹果公司、梵高的苹果花、毕沙罗的苹果树……基因技术追踪到了现在所有的驯化苹果都来源于新疆野苹果。植物、历史、人文包罗万象的感觉。我看得眼花缭乱,大脑高速运转搜索着内存中的存活理解着作者在说什么。好在作者的文笔不错,不是枯燥的堆砌,吸引着我读完了,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