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一些量子力学的常识,但是不少地方讲的不明白。作者也在不少地方夹带私货传播公知想法,不推荐[叹气]
专业的大概觉得浅显,作为物理成绩曾经还可以的工科人表示不易读。可能我并不是这本书的核心受众吧。目前宇宙学更多是在讨论可能性了,未知量实在太多,希望我们的飞船和望远镜能够带来更多的数据,来给专业的科学家们求解宇宙和人类的命运。
引自大刘:“我认为大家不应该把这本书看作一本基于《三体》的科学说明,更准确地说应该当成是《三体》引导出来的,对真正的科学理论进行的严肃介绍,同时它又介绍得很生动。” 作者对《三体》中的一些概念如“二向箔”、“曲率飞船”等进行了严肃的物理学论证,然而本书却没有想象中的晦涩,对于弦论、膜论这样极为抽象的理论,作者都可以用生动的例子解释。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哲学、文化等领域的多元化视角,令人敬佩。
又让我想起了学习量子力学时候了,那时候推导到头大,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公式一下活了过来,用以揭示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真理。虽然是噩梦,虽然难懂,但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感谢,有那么多前仆后继的人在努力前行。从《三体》到此,从高中到大学,我与物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吧。希望也能让我的学生懂,每个学科都在熠熠发光。
目前看了大概三分之一,但是感觉跟自己以前接触到的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知识有冲突,而且不成体系,很混乱;可能是自己学识的原因吧,感觉有哗众取宠的嫌疑,故意写的人都看不懂那种感觉,或者说作者自己
这科普真的是硬核科普,可以说有点物理功底的都不一定能读明白,开头还能理解,中间就有些稀里糊涂了,虽然只是浅显的前沿物理概括解释,但也解释了好多疑问,科幻不是科学,但科幻在一部分引领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的瞻望。
写的还是很有意思的,但很多内容需要以后补一下物理基础再来看会更好。
一个人的品格是否被人接受和他的作品值得令人尊敬有没有关系?我坚持认为,如果道德有问题,无论作品怎样都无法得到理解和认同。弃书了,什么时候好好道歉,真正改善再说吧
通俗易懂,讲解明白。好多人都是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我作为工科出生,非常反感这种说法。科学的尽头,是数学没有新的思想诞生。数学是科学之母,数学有了新思想,就会有更好,更精确数学模型来描述物质世界。举个例子,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建立广义相对论,就是用的黎曼几何来描述时空。而黎曼几何,正是在爱因斯坦之前100年,数学家高数创了三维空间下的,内蕴微分几何,黎曼接过老师高斯工作,把内蕴微分几何,推广到高维空间情况几何学。100年后引入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来描述空间和引力,取得巨大成功,引发科学革命。 现在理论物理学困境就是将,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纳入一个整体建大同一万有理论。目前量子物理,引入数学工具群论思想,发展出了规范场理论,规范场已经统一了除引力以外的三种作用。唯有引力格格不入,迟迟不能纳入框架。所以现在需要发明新的数学思想或工具才是正解。而不是在宗教神学找路径。然而数学思想也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人类思维的边界,这个边界完全是由时代发展支配。也就是说,受时代发展局限。任何事人物都有局限,都受时代发展束缚。即便假设,有一个未来23世纪的人,带来他们那个时代数学思想工具,物理方法,然后教我们。我们由于时代束缚,无法理解他的先进理论,大概率,会认为那个未来人胡说八道,也不可能会使用他的理论描述宇宙。这个可以很明确,因为当年康托儿发明更先进的实数理论,集合论,当时反对质疑一大片,这些人不是普通吃瓜群众,而是一批当时世界一流数学家,他的好友不赞成他的理论,和他绝交。他也换上精神分裂症。 总结,我的观点是,科学的尽头是数学思想的边界,数学思想尽头是人类思维边界,人类思维边界是时代社会发展局限。
居然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只能说比《三体》更难理解!毕竟我们大部分人只学过经典物理,理解客观世界的着眼点也不可能基于量子物理层面。书中的许多知识点相当烧脑!如果说这是一本科普书,那么我只能评价它是一本失败的科普。哈哈,因为普通读者读不懂……
科幻小说毕竟不是玄幻小说中的简单的“科技和修行文明结合”,一句话就了事。看《三体》没感觉什么物理知识(因为本人才是中学生),就只注意到情节的曲折。看了本书才知道这里面的学问那么深。虽然我几乎看不懂,但还是推荐,看懂一点算一点,激发对宇宙的想象。
还是一样证明自己就科学盲[流汗]不过这些年还是有点进步 至少对名词有熟悉度[呲牙]
趁着读完《三体》三部曲的余热读完本书,因自己的愚笨和数学物理知识的浅薄,很多基本概念和数字公式的论述都是不解其意的,仅是个人尽力的想象。 通过本书确实加深了对三体的理解,基本的科技信息点讲解到位。 分享比较深刻的《三体》名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脱胎自帕斯卡的: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共勉。
写着写着就掉书袋了,知识性丰富但可读性一般,这点不如星际穿越那本科普。
看完《三体》后接着看这本书,算是一种衔接,虽然有些高深的物理方面的知识理解不了,觉得宏观和微观世界奇妙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