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奈吉尔•巴利是一位来自英国的人类学家,曾担任大英博物馆民族志学组附属人类博物馆馆长。为了丰富学术成就,他决定深入非洲喀麦隆的山区多瓦悠人部落,开始自己的第一次田野调查,并由此写下这部作品。 在读本书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人类学这门学科。查了一下,人类学(Anthropology)是人类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全面研究,包括人类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人类今日特质的源头与演变的追溯。 而田野调查(英语:field research),又称田野研究(英语:field study)或田野工作(英语:fieldwork),是指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也称“田野研究”,它被公认为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也是最早的人类学方法论。是获取原始资料的重要途径之一。 整本书是一部打动人的作品,让人捧腹又感动。作者描述了他深入非洲喀麦隆多瓦悠人居住地,对多瓦悠人的生存环境,民俗祭祀,婚姻酋长制等土著习俗进行调查研究。 阅读此书是个奇特的人生体验,它向你展现了一个你永远无法到达的丛林、永远不会交集的一群人、永远不会涉足的一块土地.......总之,是跟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但却是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的一个世界。 羡慕作者,可以有机会带猴子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
是一本精彩、通俗的非洲逸闻录。真羡慕学习人类学的人,在学术领域,竟然有那么简单有趣的必读书目。即便没有专业知识,也不会遇到任何阅读障碍,它甚至比旅行日记之类的书更好看。因为巴利将行者只走一遍的路走了几百遍,才浓缩出这本最精华的人类学家观察笔记 说是观察笔记,却并不枯燥。作者的风趣与幽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困境中是那么淡定乐观,充满激情,野外工作者的艰辛在他的笔下被轻描淡写,读者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部落生活,感受到的是作者的执着与敬业。令人赞叹!令人敬佩!
《天真的人类学家》是全世界人类学学生的必读书目,同时也是一本精彩、通俗的非洲逸闻录。真羡慕学习人类学的人,在学术领域,竟然有那么简单有趣的必读书目。即便没有专业知识,也不会遇到任何阅读障碍,它甚至比旅行日记之类的书更好看。因为巴利将行者只走一遍的路走了几百遍,才浓缩出这本最精华的人类学家观察笔记。 说是观察笔记,却并不枯燥。作者的风趣与幽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困境中是那么淡定乐观,充满激情,野外工作者的艰辛在他的笔下被轻描淡写,读者看到的是丰富多彩的部落生活,感受到的是作者的执着与敬业。令人赞叹!令人敬佩!
首先,请让我向作者——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致敬!这本书是他赠予有志于“田野调查”的人类学家和普通读者的最好礼物之一,尽管在人类学的知识殿堂中,它可能永远也进不了经典著作的书架,但这显然是最用心、最有心的人类学作品之一。 作者在本书中事无巨细地记录了他先后两次到喀麦隆北部多瓦悠人部落进行人类学调查研究的经历,大部分是苦涩、无奈、痛苦、无聊、染病、各种事故以及其他种种不适等反面感受,几乎是诸事不顺(下飞机行李就被抢,被出租车宰,一直到回去还在罗马丢了护照和钱包),作者却通过幽默笔触给读者带来轻松愉快的阅读感受。与此同时、但也更为重要的是猎奇了西非一个古老部落的原生态生活,掩卷而思,印象最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好爱喝啤酒呀,不知道是作者视角问题还是我阅读中的感受偏差,嗜酒如命的感觉有点儿类似于鸦片于大清;二个是深陷迷信窠臼,有些甚至非常幼稚无聊,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用现代人的视角看近似原始人的生活;三个是割礼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的头颅献祭等活动,男女分隔、阶层分隔,等等,感觉作者把割礼作为这种文化的核心要素,不知道对不对;四个是好爱钱呀,简直跟抢差不多…… 除此之外的几点收获(巩固既有认知):①个人尤其是普通人对你周围的世界的重要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者去非洲经历了那么多(好几次生死边缘)、思想发生深刻蜕变,而他的朋友甚至不知道他离开了那么久;②记忆会欺骗自己,只留下美好,更容易忘记痛苦和不快;③理智并不总能陪伴自己,以上两点如作者所述——许多人类学家选择重返生活极不舒适、有时充满危险的世界一隅,足资证明面对好奇撩拨,人的记忆有多短暂、常理判断又是多脆弱;④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没电没WiFi没家具等等等等不会活不下去,而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等不细说;⑤书籍是最忠实的伴侣,作者依靠闲书度过了大量的无聊时光;⑥车到山前必有路,许多事干就是了,畏惧困难不干永远成不了。 2021-24。#千书计划# No.24
如果一位人类学家一本正经的和你说着多瓦悠人的故事,请相信他不是胡说八道。因为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拔完牙才打麻药,让狗舔干净瓢装啤酒喝,喝撒过尿的牛奶以及种种不可思议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