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太有趣了,是人类学家巴利去西非喀麦隆做田野调查的经历。 开始以为是那种枯燥乏味高深的关于人类学的科普,没想到是刺激荒诞的非洲历险记。 作者太幽默了,包袱不断,我从头笑到尾,像看脱口秀。 英国的科普书看了好多本,大部分都是文绉绉的牛津文风,难得作者这么奔放洒脱。其实笑完也佩服巴利冒着生命危险的执着,大概是那种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的不确定可以打开人生的疆界吧。 你很难想象,在西非有那么原始蛮荒的人类——作者的研究对象多瓦悠人,因为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他们对平面图形完全没有概念,就是分不清照片上的动物和人有什么区别,所以他们身份证上的照片全是模糊的陌生人,令我大受震撼! 总之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
本书的语言极其的有趣,但内容却极其简单,作者用平淡、稍戏谑的文字来描述在非洲一小部落田野调查期间遇到的种种见闻。整个部落,或者拓展到非洲社会,都充满着生命初级阶段的那种原始的意味——落后、懒惰、耍小聪明但又简单、单纯。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欣赏作者面对种种困难却仍保持乐观的坦然,但缺乏对相关的思考与分析。如果报着了解田野调查、了解非洲部落社会的相关习俗,这本书恐怕让人失望,它只是一本你不想思考时随手翻一翻的书。
又心疼又好笑,写尽了田野调查里太多的荒诞深深的无奈,和终于获得一点成果时的狂喜和弥足珍贵。勾起读研时的陈年回忆,我认识的那好几屋子的人类学者,博士毕业后留校继续搞研究的居然占了大半。大家一起开ゼミ时那些妙趣横生的话题和各自为论文奔忙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研究爱斯基摩人的教授转了正,沉默寡言的蒙古学姐如愿回国执了教,老米鸽回了家乡的大学,冲绳的学姐去了四国,白姐姐博士毕业回了内蒙,台湾小姐姐又去了哪里?搜一搜自家教授的动向,这几年也没闲着又出了几本书。祝大家研究顺利。想念仙台清冽的风和你们。
上一个这么兼具幽默和自嘲的书,还是乔治奥威尔的《巴黎伦敦落魄记》,今年看的第一本游记色彩的书籍,作者用风趣幽默的笔触展示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人类学家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技巧,有趣又有所得,推荐。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于非洲我还是心存向往的,炎热的太阳,辽阔的草原,奔跑的动物,想想都很有意思。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其实可以改名叫做《非洲劝退指南》,我心中的非洲已经破碎了。如果让我生活在卫生条件非常糟糕,到处都很落后的地方,作为已经享受便利生活N年的人,那完全没办法接受。 当然设身处地地想想,书里面的瓦悠兰人,他们并不会这样认为,相反活的也有滋有味。所以每个人都不是别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最后,同情天真的人类学家一秒,最后还是没能看到真正的割礼。
笑喷了,这本书实在是作者献祭自己换来的,只这一点就值回票价了。还好他在田野调查之前不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什么,谁说无知不是真福气呢,就算不是福气也能兑换等价的勇气了。
真是一本好书~作者的经历,尤其是拔牙那段,让我笑得停不下来,觉得很荒诞,但放在多瓦悠人的思考框架里又觉得再正常不过了。文化的边界果然在碰撞中才会变得更清晰。
多瓦悠人遥远的不是距离,蔚蓝星球错乱的不是时空。 兴许,唯有天真才能寻得本真。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的这部田野笔记,阅读体验自然十分美妙。妙趣横生的背后,既隐藏着文化差异的冲击,也蕴含着人类学家的执着。当然,译者何颖怡传神的翻译更是功不可没。
本书可以更名为: 《搞笑重生之——关于我在非洲研究人类学并被生活捶打这件小事》
遇到一本好书,就会饶有兴味地不停地读下去,就像追电视剧一样,恨不得一天看完几十集。这不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或论文,更像是一本游记。作者笔触真实,直率,幽默。每每读到有趣之处,会莞尔一笑。没有勇气去那些落后的蛮荒之地,就跟着书籍畅游世界吧。不足之处是书中有很多打印错误。另外个别用词不好懂,也可能是译者是台湾人的缘故。原版书会更加精彩。
一些笔记: 亲属关系:可以说明一个社会的其他事情,如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力的竞争、人们与非亲属以及神灵之间的关系。 交换:指个人或群体之间有关宝物、权利、货品等的互惠性转让。相互的馈赠交换象征人类社会性的互相依赖(莫斯)。亲属制度为交换范式,女人是最终的稀有物资(列维)。交流文化可视为是用来规范女人、物品、权利义务、讯息等交流的系统。 礼物馈赠:旨在连接个人与团体,进而形成社会基础的重要性。送礼表现并象征了人类社会的互相依赖,因此与亲属制度、社会阶层制度混成一团,并加强这些制度的结构。 文化相对观:强调文化是不同且各具特性的,包含了不同的期望与理想,只有从该文化本身的标准其价值才能了解即评量该文化。 世界观:一个民族数千年互动与思考的产物。一个族群如果失去认同,世界将失去某一特殊“世界观”。因此一个民族的消失也代表人类可能性的萎缩,一个民族的人数多寡无关乎它的重要性。 割礼的象征意义:假装杀死已到青春期的孩子然后又使他复活,使其灵魂与祖灵相连;假装受割礼的孩子被动物吞噬后再吐出(《金枝》)。 对割包皮最常见的解释:文化的任务是修正“不完美的自然”所留下的裂痕。如包皮是“真正男人”不应有的女性元素,同理女性阴蒂被视为是阴茎的“残余物”,不应出现在女人身上。 技术过程不仅用来产制物品,也提供我们对其他事物(尤其是我们自身)的思考模型:泵的发明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心脏的运作,电脑的发明让我们对人脑运作模型有了全新的思考。多瓦悠人的制陶过程提供了一种思考方向,将人类的成长与岁时更迭结合在一起。 隔离文化:太过相似以致需要严格隔离。如狩猎与月经(在多瓦悠),两者因会流血而产生联结,因此猎人的弓箭不宜接近女人,月经的气味会污染弓。 葛思(gerse):可形容啤酒制造过程,意指“奇迹”、“神奇“、“神妙”。它是多瓦悠人丰富的暗喻来源,用以比喻最形而上的概念。多瓦悠人相信轮回,他们认为轮回过程就像加路亚的啤酒,人是啤酒瓶,必须注满灵魂;死亡后埋葬,就像空酒瓶送回工厂。 只有在一种看似荒诞的思想及其“分类”面前,另一种思想的“边界”才清晰地显示出来。 非洲村落与欧洲城市的最大差别在时间的流逝,生活规律节奏的不同导致时间观念的不同。 几乎所有族群都讨厌、畏惧、鄙夷邻近的族群。 安静和隐私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隔离文化、戏谑关系、头颅祭、说话鼓(替代性语言)
人类学家离开尊贵而虚幻的讲台,降临到撒哈拉沙漠多瓦悠兰部落做田野工作者,以观察和探究者的角度,融入原始部落,幽默的语调,乐观的心态,带你一探原始部落的神秘,比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更有趣。遗憾的是,两次多瓦悠兰之行,与割礼仪式无缘而归。 作者跨越三界(部落,现实,课堂),完成他的人类学整体观框架,也给我们讲述了人类童年时期蒙昧的故事,让这个春节添趣不少…只是,突如其来的黑色毛毛虫之灾,债务繁重的多瓦悠兰人雪上加霜了
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特别是第一部隔几页就放个段子、抖个包袱。如果有机构愿意资助,我想去英国搞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课题是“不自黑,英国人是否能终老”
去年暑假读的PDF 那会儿微读上这本书不知道上架了没。五星相当多是给其文字的幽默诙谐 太好笑了
文化的碰撞总是很有趣的,特别是人类学家拥有我们无法看到的视角,这些碰撞带来的“笑”果,彷佛让我又看了一遍《上帝也疯狂》。文化无贵贱,我觉得作者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尊重对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行为、思想是无法接受的。可惜书里有些内容比较无聊和晦涩,我有几度想放弃,但碰巧在放弃的当头又有吸引我、让我发笑的点,最后勉强坚持了下来。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推荐给想要消磨时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