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写作课

给孩子的写作课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给孩子的写作课
    杨绪堂
    推荐

    张宏杰老师《饥饿的盛世》撰写得很好,值得拜读。本书讲叙了乾隆盛世时代的创造、发展和衰落。纵贯乾隆一生,既有功,也有过,乾隆创造了“乾隆盛世”时代,归纳起来说,这种盛世是在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打下坚实的基础上创造的,乾隆性格复杂,前半生,爱民如子,宽宏大量,后半生,犯了不少错误,特别是“文字狱”、“议罪银”的实行,亲手断送了他的盛世时代。乾隆一生爱好广泛,多子多福,健康长寿。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大梁
    推荐

    乾隆自称十全天子,创建了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而事实上盛世的背后是千疮百孔的中华。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近代萎靡不振的源头大多始于乾隆。 具体的事迹和缘由书中都有一一描述,张宏杰先生对乾隆似褒实贬。虽然把乾隆批得外焦里嫩,不过有理有据,容不得乾隆抵赖。 其实如果掐掉晚清中国与世界接轨后一系列事迹,乾隆盛世确实算的上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世。而且以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极必衰”的铁律来看,乾隆留下的隐患只不过是让中国重新来一次该朝换代,重新一次大洗牌而已。 不过乾隆的不幸就在于,世界在变,中国不变。世界再不是你一个人过家家了,你走老路结果就是被人揍的找不到牙。

  • 给孩子的写作课
    素年堇时[太阳]
    推荐

    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侧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定有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乾隆执政从儒家到法家的改变,只是加速了衰败的进程,却不能扭转自然规律。世间仿佛真有一只手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 给孩子的写作课
    悠悠川道情
    推荐

    2022年NO:2《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久的盛世,远超"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而且是人口最多,彊域最广的条件下取得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点。究其原因:1:政治稳定: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接力赛,在位九十多年,而且三位都是励精图治有所作为之帝王,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2:吏治清明:至少在乾隆中年以前对官员的腐败是零容忍的。3:关注民生,农业税在历史上首次减免,同时乾隆执政时期更多的在意老百姓的评价。4:文化融合,批判吸收。我认为或许是满人执政,没有传统文化的包袱,从而对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批判吸收,如同满汉全席。 盛极而衰是天道,但盛世之下的进取心消亡,盛世之下的吏治懈怠,盛世之下的封闭保守,盛世之下的民怨沸腾,都为帝国崩溃埋下了种子。 封闭保守的盛世时代,正是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农耕文明面对工业文明,将被无情的撕裂。 没有人曾告诉过乾隆皇帝一声:“大人,时代变了”。

  • 给孩子的写作课
    朱鹮乱步
    推荐

    在点评此书之前,先补充唯物史观的两点具体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最初看到书名《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我的第一反应是,作者会在书中详细论述乾隆时代有关民生的耕地面积、水利兴废、税收政策、灾害赈济、盐铁桑麻等等。但是整本读完,我觉得书名可以改成《乾隆传》。所谓康乾盛世,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封建社会末日余晖。封建皇权在这一时期达到顶峰,其标志是雍正皇帝成立秘密议事的军机处。但作者却把盛世末端——乾隆时代——的过失都算到乾隆皇帝本人头上,这个观点实在过于唯心主义,其他由此观点阐发的论述,还有历史虚无主义之嫌。因为,即便没有乾隆,也一定会有其他皇帝登基,进而参与整个历史进程。换言之,我们在清朝中期错失与世界联结的机会。这并不是某个皇帝,或者统治集团的好恶所造成的“过失”,它是历史车轮沿着文明脉络滚到清朝的必然产物,更是几千年来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到顶峰的命定结局。 为了防止历史理论基础薄弱的书友们读不懂下述观点,我再补充一个背景知识: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在地主阶级内部又以政治权力的大小区分为大地主阶级和普通地主阶级,他们共同构成了整个统治集团。好,知识补充完毕,下面我接着输出我的观点。这位作者在论述乾隆时代民间教派林立、乱民纷扰时,主观地忽视了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土地兼并。这不单单是康乾盛世的顽疾,也是整个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的沉疴。具体地说,在实行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且土地兼并严重的国家,土地就是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农民失去土地,等于失去活路,没有活路,农民就要造反。因此,以白莲教为代表的民间叛乱组织才会层出不穷。很可惜作者没有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然后再说说本书第三处欠妥的地方——横向对比时采取了“田忌赛马”的策略。用工业文明批判农业文明,开上帝视角借古讽今,丝毫不考虑我上面提到的史实与唯物史观,也对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闭口不提,似乎当时工业社会对农业社会做到了降维打击,所以工业社会的一切发展过程都是合理的,包括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我想问作者,既然你借古讽今的时候开上帝视角,怎么到触及欧美价值观根基的时候,反而一叶障目呢?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作者开篇以及中篇反复提及的“人权”问题。他说,当时中国老百姓处在封建皇权的重压之下,只是皇帝的奴隶,不是完整的人,同一时期英国的农民则能吃饱穿暖,自由自在,人权不受侵犯。既然作者自诩是历史学者,那么他不可能不知道,资本的原始积累到底有多血腥,尤其对英国和美国这帮盎撒子孙而言。因此,他肯定也清楚,18世纪英国农民的富足生活与所谓的人权保障,全都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剥削体系之上。并且,他们只把自己的国民当人,对同一时期的印第安人则采取FXS手段——残忍地赶尽杀绝。然而这些历史常识,作者这位资深的历史研究专家,竟“全然不知”?他以古非今,逢中必反的倾向性明显到不能再明显。 还有,既然要谈人权,那就不得不提到西方世界人性解放的开端——文艺复兴。诚然它在初期以及中期,给新兴资产阶级带来了反抗封建神权统治的手檄,可是在后期,却因为过度解放天性而导致唯利是图、草菅人命的社会风气,以至于人们又把宗教信仰搬出来,企图让上帝来拯救这个乌烟瘴气的人间。关于文艺复兴的评价,详见《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上下两册的书评,完整版在我的WXGZH(椒麻園),这里就不赘述了。好,我们回到正题,为什么我要在这里把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搬出来,那当然是为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解构作者的人权至上理论。我前面已经提到,他用工业革命时期被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农民阶级的人权,来和当时乾隆时代食不果腹的老百姓做对比,这明显是在避重就轻。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确立,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由此开始——用来体罚工人的老虎凳、金甲钳,因恶劣的生产环境导致的疾病甚至终身残疾等等不胜枚举。我想问作者,你只看到乾隆时代的老百姓没人权,那么请问同一时期英国的工人阶级的人权又在哪里? 写到这儿了,我再顺道补充一个观点,也是我自己读书时经常使用的绝招:阅读时一定要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书中的观点,千万不要被作者牵着鼻子走。可能会有书友迷惑,这不就是一本批判乾隆时期历史过失的书籍吗?你至于引申出这么多观点?至于,非常至于。我必须提醒大家,英国美国的领导人都是现存的冷战老古董,虽然苏联早已解体,但他们依然不放过俄罗斯,也不放过中国,并企图把和平演变如法炮制到中国身上。 什么是和平演变?说白了它就是从思想到文化的全方位的价值观入侵。冷战时期,和平演变具体表现在潜移默化地否认苏联历史,苏联英雄和苏联人民的创造力以及主观能动性,再歌颂英美的人权自由,仿佛苏联等于专制政体等于文化荒漠。殊不知民主是来自苏联的政治观念,只不过冷战结束后,被美国窃取并篡改为它原创。而且苏联的艺术成就、数学成就和科技成就相当之高,不然这次俄乌危机,撕破嘴脸的盎撒子孙和它的走狗们,也不会疯狂抵制来自俄罗斯的文化产品。有本事你们把门捷列夫也制裁了,不用他的元素周期表。 言归正传,做到阅读时带脑子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史学知识储备和强大的哲学辨思能力。请吾辈砥砺前行,用自洽的逻辑讲好中国故事,揭开西方世界的所谓“民主、人权、自由”的虚伪面纱,慢慢把话语权、定义权和历史解释权拿回来,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不让崇洋媚外的学术买办和外部敌对势力得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能与满怀赤子之心的达瓦里希携手共进。祝好!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心安
    推荐

    通过这本书,让你了解一个真的乾隆皇帝,何为真?何为假?就请大家跟随着作者的视角及我的书评,去一探究竟。闲言少叙,现在发车。 乾隆皇帝能有后面的成就和历史地位,首先应该感谢的是他的祖父和父亲,即康熙帝和雍正帝,通过他们两代人七十多年的统治,整个帝国被治理的井井有条,两位皇帝为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后面的盛世的到来提供了可能,也为乾隆帝扫清了前行路上的困难,可以说,乾隆帝是在一片太平中接过交接棒的,没有腥风血雨,没有兄弟残杀,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 在继位的前15年里(乾隆1年~乾隆15年)乾隆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这一点无可争议。他每天精力充沛斗志旺盛,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加上父亲爷爷给打的底子足够的扎实,清王朝很快就被乾隆帝带上了正轨,向着盛世迈进。 中间的30年(乾隆16年~乾隆45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间段,30年的时间足够长。而在这三十年中乾隆帝和他的帝国也经历了巨变。在此期间,清朝达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高度和辉煌,清王朝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长了一番,乾隆中期的清朝到达了盛世的顶峰,可能现在会有很多的人不赞同,但关于历史,关于乾隆皇帝,或许我们都会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在最后的20年(乾隆46年~乾隆60年,还包括做太上皇的4年),我们不能忽视也无法否认的是,乾隆执政的晚期真的是一团糜乱的政治,看似风平浪静,光鲜亮丽。实则已千疮百孔,破旧不堪。更重要的是,反动的种子已经萌芽,这个时期的大清已远远的被西方列强所甩在身后,这架前行了一百四五十年的马车也开始显得疲惫,并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在这期间,清王朝并非没有机会,上天给了它改变命运的可能,然而却没有把握住。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皇帝和制度本身。 归根结底说是盛世,其实也是有点牵强。当时占全球三分的GDP背后是民不聊生,文治武功背后是种族灭绝、思想禁锢和文化浩劫。世界已经是一个整体,而大清仍旧闭关锁国,用自己的大刀斧子去面对西洋的火枪大炮,这样所谓的盛世,终究是回光返照的昙花一现,简直不堪入目 个人认为:乾隆皇帝统治下的6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他站在了一个大历史结点上。而对于这一时期,我们却往往是选择性忽略的。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为康乾盛世,雍正时期作为其中的过度阶段。三位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政治素养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都实属罕见。所以三位皇帝才能统治长达130多年之久。但也正是因为乾隆晚年这样墨守成规,不知反思,与世界隔离,再加上腐朽、落后的制度使清朝逐步地没落,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最后我想给这本书的作者点赞,张宏杰用他独特的视角来分析和解读历史,他的书大多都值得一看,尤其是这本,对于喜欢历史的书友,强烈推荐。

  • 给孩子的写作课
    七九
    推荐

    看了一半,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观点还是小心采纳、迁移。还要多看看书吧,看看不同意见,不知道有哪些书就是了。

  • 给孩子的写作课
    豆豆
    推荐

    前不久看了张宏杰先生的采访视频,然后又挖了他的身世。这个从银行小职员一步一步登上百家讲堂又成为历史学者的人让我非常好奇,他写历史源于之前对于历史的讨厌,因为教科书的历史总给人一种刻板教条的印象,所以他要在历史面前讲人话讲真事儿。而我呢想知道他重新呈现的历史,也更想知道这个呈现历史的人是以怎样的姿态来呈现的…… 张宏杰先生可能也是写曾国藩最多的人,好像已经出到第七本书了,专门是讲曾国藩的。 能以文字的形式来客观展现历史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因为史料不能有误,常识不能出错,逻辑不能有错,评价不能偏颇,得有纵向和横向的扎实的知识储备才能支撑起来,所以写这本书作者确实是做了大量阅读的工作,其中每个故事点细节甚至对话都标明了具体出处,实属不易!另外还有一个感触,那就是每一个作者都是拿着放大镜挑错的人!并且他们以能挑出“错”来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好像这足以表明他比作者更才高一等。 其次作者用笔大胆,用词精准,不套路,不恭维,实事求是褒就是褒贬就是贬,对于不堪的地方他一点不遮掩,所以可读性很强,是一本好书!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不是几个标签就能代表的了的。这本书里乾隆确实被写出了许多许多复杂的面。作为一个普通领导人的话他是成功的,但是作为国家这艘大帆船的总舵手,航向错了以至于埋下了后来历史悲剧的伏笔。 一个人手腕太强总会导致两个极端结果,好的方面就是浮华的乾隆盛世,不好的方面是看不见的文化截流和全民骨气的丢失、奴性的滋生。而这不好的方面足以让华夏文明倒退多少年!所以该如何评价呢?还是引用书里的一段话吧!如下: 乾隆皇帝拥有多重角色。他既是卓越的政治家,高明的军事家,又是资深收藏家,涉猎广泛的学者,同时还是作品最多水平不高的诗人,平庸却自负的书法家,伟大的旅行家,出色的射手和猎人。他的真实形象,与野史传说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劉謙慧和
    推荐

    王侯将相都已去, 茶余饭后总还在, 身前身后论什么, 难得一笑破红尘。 跟论语一起看不知道能独立思考什么。

  • 给孩子的写作课
    赖延风
    推荐

    不管乾隆的性格多么复杂,不离两个背景:一个,他是在尊荣至极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天潢贵胄,一生顺遂,在天资和智力上很少遇到对手,因此自视极高,高己卑人是他注定无法避免的缺陷。另一个,虽然身份多重,乾隆的本质却是彻头彻尾的政治动物。他一生为人行事,一举一动,都是围绕着“政治利益最大化”,围绕着“建立大清王朝万代永固之基”这个大局出发。为了这个大局,他可以柔如丝,也可以坚如钢;可以最仁慈,也可以最残忍。他是一个高明的演员,许多时候,他的性格变化,完全是基于政治需要。一生致力于四件事,一件是打击权臣,一件是高端享乐,一件是堵老百姓的嘴,一件是闭关锁国。前两件没问题,后两件就有点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了,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关键时刻!想想同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蒸汽机、牛顿、华盛顿,这些巧具在80大寿之际他居然没有一点点触动和惊醒,太让人唏嘘! 当然,他有他的武功,比如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有他的文治,比如全国性无差别减免税负,但武功都是小规模局部战争,文治都是老一套无创新政策。 “康乾盛世”这种说法,对雍正实在太不公平,乾隆的基业中,有一大半是雍正的政治遗产,换句话说,乾隆一定是被高估的,他老子却一定是被低估,只不过对此人人都有不同的尺度。 全书两部分印象最为深刻,一是大兴文字狱,扼杀创新与先进思想;二是马嘎尔尼大英使团的中国行,前者表述乾隆极度唯心与中央集权,后者证明了乾隆的骄傲与蒙昧。 虽然乾隆自封十全老人,各方面评估全世界第一,但这些对比起工业文明历史跨越来讲,那些第一就无足轻重了,他让国家和人民失去了第二次文明的转折点的持续领先,对后来国家进入水深火热之中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际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配得上大帝,说起功绩能从当午数到天黑,哪怕是给汉朝续命的刘秀,在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帝王排行榜,都要远高于乾隆。西方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已经植入民主理念,乾隆还在大兴文字狱,导致后来流行一个梗:华盛顿与乾隆同样去世在1799年,但是,印象中像隔了几个世纪。 历史是一面镜子,惊醒我们客观、辩证的看待世界和自己,从而关注慢变量,积蓄慢变量!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宏儿
    推荐

    每次读历史书籍,都觉得心情沉重。可是这本《饥饿的盛世》读起来却像读小说,有快感,有趣,有益。这大概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不错的书,推荐! 分享几点摘要: 5.他的性格非常复杂。他情商很高,风度翩翩,很善于讨取别人的欢心,常使人感觉“蔼然有春风和气”;他又高己卑人,内心深处很少有瞧得起的人物,施政过程中经常峻烈严酷,刻薄寡恩。他为人节制,平生饮酒不过数杯;他又穷奢极欲,花起钱来如沙似海。他富于同情心,常常因民生困苦而潸然落泪;他有时又像野兽一样野蛮,制造了一起起惨绝人寰的文字狱,甚至在战争中进行种族灭绝。他早年富于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把盛世推上了顶峰;晚年却刚愎自用,自我膨胀,听不进任何意见,亲手毁了这个盛世…… 6.乾隆时代是一个只有生存权没有发展权的盛世。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恐怖的盛世、僵化的盛世。 7.透彻了解了乾隆时代的另一面,对这个时代的得与失进行一个全面准确的评估,我们这个民族才算没有白白经历“乾隆盛世”。 为什么发不出去???删了几点摘要,再试试![玫瑰][玫瑰][玫瑰]

  • 给孩子的写作课
    渣渣小葱
    推荐

    很喜欢这本书,在各种跟风说搞笑历史的风气下,这么本正经谈历史的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看的人很是舒爽。 乾隆这个人在小说和民间的口碑一直不太好,金庸《书剑恩仇录》里面的乾隆快被写成白痴了,其实乾隆也没那么差,只不过太平年月人们喜欢笑骂统治者,而在乾隆那个盛世也不例外咯。 首先乾隆在封建王朝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继承者,雍正留给他的是一个太平年月,而且没有什么兄弟和他争皇位,他本人也聪明勤劳,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在爱情方面,他的皇后富察氏与他的关系也很好,只可惜美人命薄,且没有给皇帝留下嫡皇帝,年纪轻轻便一命呜呼。乾隆皇帝在她死后也一直很怀念这位皇后。但是怀念并没有影响以为皇帝处处留情,坊间传的乾隆下江南时的风流韵事也不可能全是空穴来风,不过皇帝嘛,风流也是难免的。 除了风流韵事,乾隆朝比较出名的事情就是“文字狱”,乾隆朝的文字狱和雍正朝的还不一样,文字狱看似是因为一些看起来很荒唐的文字事件引起,让人们觉得皇帝好像有病,实际上皇帝正是利用这样一个案件制造一种恐怖的气氛,比如惩戒瞎说的傻子之类的,最危险的人就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最危险的思想就是反抗精神,在清朝刚入关的时候,他们推崇识时务者为俊杰,等他们王朝稳定了,就开始批评这些人,乾隆皇帝还弄了个《贰臣传》来批评这些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啊,还是不要轻易变节,不然两面都得不到个好儿。 虽然有这些弊端,但是乾隆朝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乾隆当皇帝六十年,前四十多年大体没什么毛病,可是等到乾隆年老,这位十全老人所做的事情为后世的衰落也算是打下了一个种子。 首先就是闭关锁国,国内还是按照着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方法活着,可是国外已经翻天覆地了呀,我们还自以为良好的展示武器和军队,英国人却觉得我们落后的好像生活在中世纪,这样肥沃而又落后的土地,简直就是在诱导别人犯罪啊。 人老了,就不喜欢折腾了,喜欢岁月静好人世安稳,所以乾隆老人严重的趋利避害,他只看好的地方,大抵完好的把自己的这份活儿干好就行了。可惜他的后代也没出现什么能够改变王朝的人物,造成了后世的悲剧。 作为一个理工科历史盲,最近也算是在恶补历史了,希望能够对以往的世界多一些了解吧。 能读书,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哦~~~~

  • 给孩子的写作课
    沸腾的北岸
    推荐

    权术不算个褒义词,乾隆一生致力于四件事,一件是打击权臣,一件是高端享乐,一件是堵老百姓的嘴,一件是闭关锁国。 当然,他有他的武功,比如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有他的文治,比如全国性无差别减免税负,但武功都是小规模局部战争,文治都是老一套无创新政策。 “康乾盛世”这种说法,对雍正实在太不公平,乾隆的基业中,有一大半是雍正的政治遗产,换句话说,乾隆一定是被高估的,他老子却一定是被低估,只不过对此人人都有不同的尺度。 全书两部分印象最为深刻,一是可怜老头儿张廷玉,二是马嘎尔尼大英使团的中国行,前者表述乾隆对权力的钻营,后者证明了乾隆的骄傲与蒙昧。 不得不说,上世纪90年代郑少秋主演的《戏说乾隆》为乾隆增色不少,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完美的专制帝王,但实际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配得上大帝,说起功绩能从当午数到天黑,哪怕是给汉朝续命的刘秀,在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帝王排行榜,都要远高于乾隆。西方已经产生资本主义,已经植入民主理念,乾隆还在大兴文字狱,导致后来流行一个梗:华盛顿与乾隆同样去世在1799年,但是,印象中像隔了几个世纪。 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几何数增长,无法掩饰乾隆时代的空虚,乾隆将君主专制提高到了历史巅峰,据说“臣”与“奴才”的分界点就是从乾隆帝开始,再加上他的小心眼、要面子、窄格局,每多读一本书,乾隆的形象就又要崩塌一点点。 所以,教科书从前几年开始,已经删去了“康乾盛世”的说法,不得不说,这是对历史认知的跃进。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半声
    推荐

    历史就像一只火盆,装着一堆有余温的灰烬。 所有的灰烬,都是已经被彻底遗忘的逝去之人,而那些火星,就是已逝之人却依然留在天地间的痕迹。

  • 给孩子的写作课
    倥侗
    推荐

    老而不死是为贼放在乾隆身上真是太适合不过了,或许早死二十年真能评上千古一帝呢? 所谓的盛世是除了人口可喜增长外,国民普遍性的贫困,人均产粮为780斤,秦汉都有985斤!堪堪是吃红薯饿不死的地步。温饱尚且成为生存第一要务,就更别提道德精神上的超越了。 对外平定准葛尔稳定了新疆局势,可是有计划的对准葛尔平民(包括率部归降的部落)实施有计划无差别的种族屠杀,这一点上无论怎么评价他的赫赫武功、怎样谋虑远大,我都无法认同。而对内130余次文字狱把整个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放高压锅进行了一次全面灭菌消毒,当然消毒后的人没有变成新材料做成的纯洁的新人类,而是变的比以前更没道德底线、更不顾礼义廉耻、不折任何手段在严酷社会的缝隙里攫利苟且的人。乾隆对国民人格的进一步打击和鸦片荼毒中国时期,士大夫阶层大开方便之门(甚至参与)都不无关系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