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谱系

道德的谱系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道德的谱系
    💗
    推荐

    看完《冰鉴》后的另一本著作,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新的认识。本书通过 :  修身、治学、齐家、为政、处世、治军、用人、师友、理财、养生几个方面,细致的将家书分类,叙述曾国藩的处世思想。 旧时代长兄如父,所以曾国藩担任起了曾家大家长的角色,教育弟弟们如何处世读书,并安排家长里短的事物。从家书中可推测年轻时的曾国藩一定是刚正不阿、正气凌然、霸道专制、心怀雄心壮志的年轻人。授天之命得官位,从此风生水起,但曾国藩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原文中:师友篇“愧对江西绅士”,可见曾国藩因性格过于刚毅,曾一度能力得不到施展。过刚则易折,至刚则无刚。可见每一个大人物的成长史都不是那么的平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是恒古不变的真理。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反思,才得以成就曾国藩日后的丰功伟业。曾国藩确实有帝王之气势、将相之才华,居于高位行事如不小心谨慎、娴熟官场之道,如临刀架首。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严于律己、专读恒学、谨慎低调、勤俭持家、惜福惜才、顺应天道。

  • 道德的谱系
    zzqtiandi
    推荐

    每天读一读修身养性对身心大有裨益,跟着曾老学习,获益匪浅。读完后有一种整个人都升华的感觉。还会继续了解,时时勤拂拭,日日不断

  • 道德的谱系
    小招喵-赵鑫华
    推荐

    这几天空余断续的时间把《曾国藩家书》看完了,之前在杂志文摘中看到过曾氏家族的家风很好,子孙后代很繁荣昌盛。看完之后明白曾国藩做人的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遵循。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当官还是从商,学习还是养生都有讲到经验。开头让我觉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结尾篇又让我想到的是:运动强身健体,读书丰富灵魂

  • 道德的谱系
    佳成
    推荐

    读曾公家书,感慨颇多,仰视圣贤,其教子,持家,治军,理财,处事,为政…………皆榜样也!后世来者不胜敬佩膜拜。但凡能有其真谛百一,足矣!

  • 道德的谱系
    清濑
    推荐

    这本书是我一年前看的,那时候的我觉得曾活得太条条框框了,感觉好累,抱着略带嫌弃无语但又很佩服的心情看完。如今看来,我才是那个小丑,经过一年的打磨,才顿悟到曾所说的,活着真的是这么个道理,很感概很感概。现在我又再次重启关于他的书,要多看看多翻翻啊,真的很有用。

  • 道德的谱系
    沉潜往复
    推荐

    以下文字转自张宏杰先生的微博,看完我明白了,所谓的中华圣人不过就是杀人狂魔: 【曾国藩的残忍好杀】曾国荃的天京大屠杀,其残酷有过于南京大屠杀。其实曾国荃的好杀,受到过曾国藩的鼓励。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期间,一直要求曾国荃在城破之日,太平军骨干不论降否,一律杀掉。 在南京围攻战的紧张时刻,太平天国因粮食紧张,从城内放出大批妇孺,一开始,曾国荃并没有阻止。他的部下陈湜等部“收留”了大量的年轻妇女。 然而,曾国藩反对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这样会导致军纪败坏,而是不利于军事进展。三月二十日,他在家书中说了这样一段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城内放出之妇幼,迪庵前在九江一概不收,仍送进城内。一则城内饥饿者多可致内乱,二则恐贼之眷口从此得生也。望弟参酌。 也就是说,李续宾围九江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李续宾的处理手段是一放城里人出来。一个是可以导致城中因饥饿内乱,另一个怕太平军的家属趁乱逃出。你可以参考他的办法。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残忍,比他弟弟有过之而无不及。

  • 道德的谱系
    推荐

    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

  • 道德的谱系
    丽萨【金石致远】
    推荐

    本书五颗星推荐!今天终于把前几个月剩下的一百多页读完了!这种阅读方法违背曾公之意!(在曾文正的《挺经》一书中,对于读书的建议是:一本书不读完,不要读下一本书!)而我喜欢同时三四本一起读![尴尬] 开始读本书,由于是古文,有些读不下去!还好后面有白话文解释,基本能看懂!读到最后适应古文了,竟然读完了,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本书适合买来纸质书标注反复读!书中陌生字实在太多,只愿自己才疏学浅! 本书分为修身篇(22封)、治学篇(16封)、齐家篇(21封)、为政篇(19封)、处世篇(21封)、治军篇(14封)、用人篇(17封)、师友篇(9封)、理财篇(12封)、养生篇(14封),透过家书你能更近距离地了解曾国藩这个人。作为臣子、儿子、父亲、兄长等,在不同身份中转换,凡事小心谨慎、谦卑自检、思虑周全,国事、家事、天下事藏于心中,凡事兢兢业业、事无巨细、不敢有半点怠慢!这种做事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曾公长期受病癣困扰,每个角色都想扮演好,就特别劳心费神,令人看了心疼!每一封家书都情真意切,是曾公的肺腑之言,都有我们值得学习和谨记借鉴的地方!给本书五颗星推荐!感恩遇见本书!🙏 ——  丽萨写于20161107立冬之日晚

  • 道德的谱系
    失控剧场
    推荐

    欢迎收听由我播讲的《白话曾国藩家书》,每封家书后面都有家书解析,希望带给您更多的曾国藩博学!记得关注我!

  • 道德的谱系
    念18
    推荐

    功高盖主而后能得善终,曾公确为真正的能人、智者。能与此人频繁书信往来,得其教导、督促,其家中子弟真是幸运。书信中不乏醍醐灌顶式哲理,作为读者确实是受益匪浅,能做到信中一二,我便能不是今日之我,自勉!

  • 道德的谱系
    推荐

    仅限个人感受,只就曾老家书论家书: 推荐阅读 能平衡“工作”和生活,自己所在的大家庭和和睦睦,在我看来,曾老属实不易。 曾老谦逊,悉心,自律,各方面都能照顾到。🙏

  • 道德的谱系
    是六一
    推荐

    哈哈,读完。静心独处 读这本书有点求速度了,因为最近不能安心安静的读书所以希望先读一本来缓缓浮躁的心境,当然,即便是追求速度也有所提高和感悟。记得有个词“谋后而定,行且坚毅”有目的的谋事才会有花开的结果,有时候自己早起也会想起这么早,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当自己想起内心深处有一个要完成的事情的时候 突然觉得,哦,是应该早起,你要成为那样的人啊,所以突然间朋友聚会逛街电视剧都成了敷衍,,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待着,看书,写字,写日记,然后每天都想,得靠自己,是真的美好。请规避伤害和没必要的错误,认真的读完这封家书,把自己当成曾国藩爷爷的家人,用心体会,良苦都会领悟的。继续吧,下一本。六一大人棒棒棒,等疫情好了,去外面看看吧😁 喜欢的句子: 唐镜海认为“静”字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能静,那么便不能真正地反省自己,也不能透彻地理解道理 南宋学者陆九韶曾经提出过关于分配开销与积蓄的“过日治家之法”。 “一味浑含,永不发露”, 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先整体泛读一遍,如果有兴趣并且有需要的话再从头精读一遍,这样读书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8]。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9]为人。 读史: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身不间断。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廉、谦、劳清、慎、勤痛自引咎,惧蹈危机而思自进于谨言慎行之路”自古以来导致失败的凶德有两个,那就是长傲与多言。长傲就是性情高傲,盛气凌人,而这种傲慢就有可能导致说话尖刻,言语嚣张。这两点实际上是有些才学的读书人的通病,他们仗着自己有些才华,就喜欢随意发表意见,批评指责长傲与多言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宋光宗)的一封信。信中有句话如是说:“虔诚的坚持唯一志向,是读书之本;循序渐进,是读书的方法(‘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完毕。

  • 道德的谱系
    🌙 静以修身🌜
    推荐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亲友的书信集,但它不仅仅是书信,还是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是一个成功者对事业的奋斗经历,更是一个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世界的袒露。《曾国藩家书》曾被媒体誉为“一位伟大思想者对世道人心的入微体察、一位卓越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是做人处世之典范,齐家教育之真言,为官从政之精髓,治国安邦之旗帜。

  • 道德的谱系
    Carney
    推荐

    说是伟人:他平定太平天国、捻军之乱,为晚清力挽狂澜。 说是学者:他著有13套学问,其中《曾国潘家书》更十分受后人追捧。 论人品:他恪守儒家礼教,终生有志、有识、有恒。 他几乎同时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梁启超对曾氏评价极高。他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对曾国藩的评价里一句话来说“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 曾国藩语录: 1、进德修业,尽人事,听天命: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2、少抱怨,多内省,多努力:吾尝见友朋中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如吴檀台、凌荻舟之流,指不胜屈。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感应之理,自然随之。温弟所处,乃读书人中最顺之境,乃动则怨尤满腹,百不如意,实我之所不解。以后务宜力除此病,以吴檀台、凌荻舟为眼前之大戒。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3、专注与恒心: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6、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之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 7、每日临睡之时,默数本日劳心者几件,劳力者几件,则知宣勤王事之处无多,更竭诚以图之,此劳字工夫也。(每天结束前,进行复盘、反思,这一天自己做了几件事,有几件是劳心的几件劳力的。做成的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没有做成的总结原因,想想应对方法和改进建议。) 8、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用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此余所深信,而弟宜默默体验者也。(在为人处世时,太柔或太刚都不是最好的方法,以柔克刚、刚柔并济才是最高明的境界。凡是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善于把握刚柔之间的尺度,这样才能自立自强,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9、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而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真正有智慧的人,在遭到他人的批评指责时,既不会不顾一切地进行争辩,也不会清者自清地置之不理,而是会认真地分析、判断他人的评价,反过来反省自己,使自己的品行变得更加完善。) 10、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3]不能成一事。(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战胜敌人也许很难,但战胜自己却更难,面对自己的缺点和恶习,许多人多会视而不见,有的就算意识到了也很难改正。这就需要我们有“倔强”之气,也就是强制自己改正缺点和毛病、自我完善的一种能力。) 11、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 12、在修身上,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忮不求”。“忮”是嫉妒、忌恨的意思,“求”指过度地追求。有一些人自己没有本事却不努力进取,只会嫉妒其他比自己优秀的人,或者到处说别人的坏话或者向上级邀功争宠,这些人便是犯了“忮”的毛病。而有一些人不满足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总是觊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拼命地追名逐利,又患得患失,这些人就是犯了“求”的毛病。 13、四条修身经验: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14、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主要论述了治学的方法,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第一就是子思和朱熹等人所说的“猛火煮慢火温”,将为学比作熬肉。读书时应该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研读,从整体上把握这本书,就像用猛火煮沸;然后再慢慢品读书中的章节和字句,仔细咀嚼,探求书中的精义,就像用慢火细炖。第二点,是吴子序所说的“掘井及泉”。做学问就好比挖井一样,如果学得多而杂却不精通,就好像同时挖很多口井却不能挖到泉水;不如只专心攻读一门学问,把它学通学透,就好像专心挖一口井,最终肯定会挖到泉水。) 15、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1],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7、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18、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19、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甲五经书已读毕否?须速点速读,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终身未能读完经书。吾乡子弟未读完经书者甚多,此后当力戒之。(当然,精度和泛读是不可以偏废的,最好的读书方法是先整体泛读一遍,如果有兴趣并且有需要的话再从头精读一遍,这样读书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0、家和则福自生(家和万事兴)。 21、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弟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2、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23、做人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也),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24、昔耿恭简公谓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然。(对于读书人来说,只有耐烦,才能够读好书。如果没有耐心,就算拿起书来,也不过随便翻两下就放下了,更是不可能深入领会书中的含义。想要读好书,就必须要耐烦,能够反复咀嚼书中的道理。) 2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首先是“办大事”,然后才是“成大事”。在“办大事”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其中“识”是主要的,“才”是次要的。“识”指的是办事之前的准备,也就是说要先对要办的事的前景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具体的筹备和计划。“识”来自一个人的学问和阅历,当然与天生的智慧也是分不开的。在目标和计划确定之后,就要开始实际操作了,这时候“才”开始发挥作用。有“才”的人是很难得的,但是有“识”的人更加难得。) 26、以余阅历多年,见事之成功与否,人之得名与否,盖有命焉,不尽关人事也。(尽人事,听天命) 27、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如果花开到最盛的时候,就要衰败了;月亮如果变成满月,就要开始残缺了,因此花未全开和月未圆才是最好的境界。) 28、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余近年专在此处下功夫,愿与我弟交勉之。 29、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0、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气之郁积于中者厚,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为忿激。以后吾兄弟动气之时,彼此互相劝诫,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成就大事的人心中必然有一股旺盛的血气,这种血气便会使人“倔强”,也会使人“忿激”。“倔强”是男子汉大丈夫必须具备的品质,而“忿激”指的是人激动、愤慨、生气,则是一种不好的情绪,要“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 31、动心忍性,斯大业之基;侧身修行乃中兴之本。 3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33、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苶然自馁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4、悔字诀和硬字诀。(越是在艰难之时,越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不懈,这就是硬字诀;而在困局之中,人还要反省自己,从而挽回局面,这就是悔字诀儿。就像冬天,世间万物都不再生长,而是将元气收藏起来,在寒冬中顽强忍耐,等待着春天到来之时再蓬勃萌发。而“悔”字则像是春天,在经过内在的自我反省之后,开启全新的局面,就仿佛是春天的勃勃生机。) 35、吃此四堑,无地自容。故近虽忝窃大名,而不敢自诩为有本领,不敢自以为是。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曾国藩用自己一生中四次窘迫的经历,告诫人们面对挫折时一定要自强自立。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反省自己出发,抛开消极的情绪,踏踏实实地做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世人证明,只要能够自立自强,将来肯定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36、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要成就一番大事,只有“规模远大”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只有远大的志向,而没有细致的规划,那么目标再远大也只是一场空谈。在确立了目标之后,必须制订一系列详细具体的计划,并坚定地执行,持之以恒,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综理微密”。) 37、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不惯有恒,而强之贞恒,即毅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曾国藩强调“强”最重要的是要自强,即在自胜的地方求强。俗话说,人类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能够战胜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毅”之人。) 38、治军总须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也。(自古以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以克勤小物做起的。百尺的高楼,从平地而起;千丈的丝绸,由一尺一寸织出;万石重的钟,是一铢一两积累起来的。) 39、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这个“专”其实应该包含两方面的意思,第一就是交朋友不要太多太滥,第二就是在交往时要真诚而亲密。) 40、凡盛衰在气象,气象盛则虽饥亦乐,气象衰则虽饱亦忧。(在繁荣时不要过于自满,而是要时刻为将来可能的衰败做好打算。因此,曾国藩在兴盛的气象中反而要去“求缺”,他认为在其他地方有了缺陷,才能使家族的运势持久兴旺下去。) 41、养身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 道德的谱系
    阿林
    推荐

    连听带读看完本书,由于有古文,理解上还不是特别透彻,但总体思路还是很清晰的。那个时候信息手段相对落后,曾国藩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络,收到回复要十几天甚至几十天,有时可能还收不到。那个时候真的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他能坚持不懈的写,就这一点,我们现代有些人都做不到。我觉得这本书收录的只是他家书的一部分,很有代表性。本书从修身、治学、齐家、为政、交友、治军、养生等方面阐述了文正公宝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智慧。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经常强调的勤劳、谦虚、节俭、控制情绪。他能在即将达到巅峰的时候做到功成身退。用一宋代蔡襄的一首诗来总结的话,“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