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

宗镜录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宗镜录
    梦龙
    推荐

    非常珍贵的史料,作者为写成本书下了很大功夫,值得尊敬。(让人有点遗憾的就是作者时常冒出来一些经不住推敲的主观臆测,给我的感觉作者更适合写文学类的书,而不是这种接近口述史的书)

  • 宗镜录
    老曾
    推荐

    这本书碎碎叨叨,通过解剖“西南联大”这个只是“麻雀”,触摸到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提出的观点十分尖锐。可以肯定的是,就大学教育和学术而言,如果做不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做不到“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做不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大抵就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从而也就产生不了顶尖的学问。 学术必须是自由的!

  • 宗镜录
    赵安琪
    推荐

    太上頭了!真好看 張曼菱女士做了件很有意義的事。西南聯大展示了大學者和大學真正的模樣。 高等教育一個最大的目的,是要打開視野和胸懷。對於世界的認識,絕不是用文科和理科的界限可以劃分的。科學與人文,本就相融。 歲月如夢,青春如歌 只問敢勇,無問西東 總有些東西值得堅守

  • 宗镜录
    小窗幽记
    推荐

    这是曾经中国最好的大学,有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临时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也聚集了那个时代最聪明的学生,最顶尖的教员和学者。8年时间,入学了800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最终却只毕业了3882名。然而,这里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及100位人文大师。 在这里,你们会了解,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在时代巨变、风急雨骤、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中,有一群看似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用钢铁一般的意志,构筑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你会知道:有一种老师叫做「先生」, 有一种教育叫「通识」, 有一种研究叫「无畏」,有一种情怀叫「国家」, 有一种精神叫「刚毅坚卓」。 它让每一个孩子知道:读书有用,于危难时救国,于太平时育人,于每一刻利己。

  • 宗镜录
    冰山雪莲
    推荐

    幸得此书,要感谢季羡林老先生。在拜读《过好这一生》中,老人家提到他正在读《西南联大行思录》,我就有了读下一本书的目标。很快,就被西南联大的学者们大师们的学术精神,乐观精神,团队精神,分享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在战火连天岁月中的吃苦精神,牺牲精神,还有苦中作乐精神,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精神所吸引。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学者从容地走来,诉说着各自的胸怀与担当;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大师们也将随着整本书的阅读结束与我渐行渐远。但沉淀下来的必然是一份责任,一份热爱,一份执着,一份坚守,一种行为,一种思想。

  • 宗镜录
    归来卧明月
    推荐

    值得一读,尤其是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那些“非此即彼"的思想苍白主义者。

  • 宗镜录
    西原
    推荐

    阅读是一件最开心的小事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这心情一经换起,就已经回到了故乡。” 对于联大的先生们而言,昆明不仅仅是三所大学的“暂住地”,而是一个难忘的故乡。我想,在接受张曼菱先生采访之际,先生们都已经回到了故乡。 时间是永远无法战胜的挑战~~阅兵仪式时,看着老一辈的战士在游行车上,或是放着的一张张照片,我知道,阅兵仪式举办得越盛大,对于他们而言越欣慰。就像写书里的先生们一样,记录他们的过往,发扬他们的精神,对他们而言多么欣慰。 愿你我能在青年之际奋发向上,在年老之时无愧于心,像老先生们一样。

  • 宗镜录
    杨绪堂
    推荐

    张曼菱写的《西南联大行思录》,记叙的是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占领北平后,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南迁至云南昆明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办学期间的所见所闻。体会有三:一是办学宗旨遵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二是西南联大与抗日战争相始终,在颠沛流离中创建,在日寇飞机轰炸的间隙中上课,以极简陋仪器设备从事研究。三是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 宗镜录
    莫可
    推荐

    同步观看腾讯视频纪录片《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八年记》。 作者张曼菱:194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独立制片人和导演,职业作家。作为“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者与研究者,其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所认同,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高度评价与认可,已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此片昭示与抢救了中国民族文化史上重要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该校1937年11月1日在长沙创办,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组成,1946年7月31日撤销,三校北返,现在的校址昆明是一所云南师范大学。 在联大学习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有2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故院士总数为90人。联大学生后来取得特别突出成就的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这只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部分突出人才,在文、史、哲和社会科学方面也出现一大批突出人才,还有一大批政治家、革命家,人才济济,洵非虚语。 西南联大师资阵容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可谓大师云集,群星灿烂。西南联大有一批我国该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学术造诣很深,知识面很广,还有一批刚学成归国的青年教授,他们在国外师从一流大师,在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因而西南联大的课程教学是一流的。杨振宁的评价可以说明这一点:“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也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直到1944年取得硕士学位。”文科教授中,有国学根柢很深的学者,有学贯中西的大师,有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如陈寅恪(que)、钱钟书、王力、朱自清、沈从文、张奚若、陈岱孙、潘光旦、钱端升、金岳霖、冯友兰、闻一多等。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61人,其中西南联大教师有27人。 一群长居条件优越城市的文弱书生,离乡背井,徒步1600公里,跨越湘黔滇,在战火中,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研学。难渡-北归,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学术巅峰,八年传奇,永不落幕。

  • 宗镜录
    晨志
    推荐

    我想,每个追求进步的中国青年都会有西南联大的情结吧。 我记得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和几个高中同学特意去了云南,目的有二:联大旧址和国殇墓园。 到昆明已是下午,小憩后找到旧址时夜已深,我们一行五人从简陋的校舍旁匆匆走过,一直找到<<国立西南联大纪念碑>>前,用手机打着光,轻声读着那块“三绝碑”。 “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冀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在这种历史感下读书的他们,在这种历史感下怀旧的我们。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不大知道他们的故事,我只是知道些皮毛,知道他们很好。于是我便和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提了提,好在母亲和同学都很支持。那是至今想来最有情怀最纯粹的一次出游,好在我们仍是最要好的朋友。 辑录数段治学心得于此,籍此勉励自己: 一、学识的通透 他们自己一生都在里面,他们的言行,一切都是带着他所相信的东西,他走进来跟你谈的时候,就好像一个哲学谈话。上课是一种师生之间精神的对话,你不感觉他在灌输什么知识。 这种感觉似乎接近了<<论语>>里的问答,我总觉得当一个人把自己真的热爱并且掌握透彻的知识拿出来分享时,是极富魅力的,会有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你渴望和他交流。 二、知识的系统化 西南联大很注意学科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要读中国的通史。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这样。教学上是一种纯粹启发的,课程设计都非常系统,每一个文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念中国通史,这个我们现在没做到,因而丢掉了一个对历史的理解。你做文科,好像没有一个站脚的地方。 过去做学问,你一进大学,他给你打一个轮廓,然后往里面填空,你特别有兴趣往里面填,你永远有一个大的框架。而现在,你是专了,有时候很专,但是大的框架不牢靠,容易在做学问时考虑不很周详 这点是我一直缺乏的,但是随着学人传记的不断阅读,关于通史和系统性方面的注重近来已好了许多。下一阶段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 三、发自内心的热忱和内在生命力对自我的提升。 我们那个时候,好像生命的力量去带动你学习,然后启发你去爱这个东西。老师从没有告诉我应该怎么样,老师从来没说。我觉得是这样的。那时候不会出一个高材生低智慧的,不会有的,他是高材的话,他的东西一定很扎实,才华是从他的智慧里出来的。 我觉得开发一个学生的智慧,不光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境界的开发,一种启发你的悟性,你就像有了自己的能量在那儿,不需要从外面找。 这一点我模模糊糊有些意识,这种意识源自前段时间以<<红楼梦>>为主题做阅读时,涉猎了大量的关于美学和艺术方面的著作与作品。但是前面这些话进一步提点了我。 其实上述三点我现下已慢慢有些体会,但还远远不够。系统的把握,透彻的掌握,从内在的生命力中生发力量。我想这一切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勉行之,是为记。

  • 宗镜录
    思存
    推荐

    我希望这本书被更多地朋友看到,读到;我希望这一段历史和传奇,这一段西南联大的日子,被所有人知晓,尤其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朋友们,因为它会告诉我们,那一辈远去的大师,那一辈的知识分子们是什么样的。 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当这本书连续读完两遍之后,我心里对很多东西是失望的。有些对自己,有些也是对别人。因为,我们既自称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是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有时候却不够开阔,我们着眼于自身的精进,时刻想着自己的得失,眼光始终停留在自己身上——精致的利己主义。但是西南联大里面说的不是这么回事。或许在那个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时代里,我们同胞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更容易团结在一起?我看到的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坚守,感受到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他们的眼界和胸怀,非我辈所能比拟。    闻一多讲诗,刘文典讲《红楼梦》,潘光旦讲优生学,吴晗讲形势。讲到山河之痛,国破家亡,台上痛哭失声,台下群情激昂,昆明市民与北来的师生们,同仇敌忾,意气相逢,淳朴的心田向着心灵的导师敞开。 面对国难,吴宓检讨自己因沉溺于个人世界而造成的虚弱与虚度。为无力拯救危难的祖国,吴宓强烈地指责自己:“生复何用?生复何用?” 一个知识分子报答自己人民的方式,那就是在他的学科中,为这个民族,为这群人民创造和维护独特的文化。 陈寅恪——南方的温馨美丽不能减轻他沉重的哀伤。北方沦陷的土地与耻辱伴随着他的日日夜夜。这是史家的气质和诗人气质的合一,这更是一个爱国世家与一个时代大儒的精神担当。    面对国破家亡,他们在悲伤中积蓄力量,他们对国家怀有强烈的情感和希望。热爱之深,复兴之切,令人动容。    最打动我的是,无数在海外求学的学子,面对国难,毫不犹豫地选择归来。在美国,欧洲,日本躲避战乱,就算不是养尊处优,至少性命衣食无碍吧?可是他们没有选择怯懦安逸,而是义无反顾回到中国选择与祖国母亲共进退。有一位大师说,他们在海外完成学业,选择归来,心里也不知道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但是就是想着先回来,和她在一起。我感动了。事实上,他们的回来在无形中起到了多大的力量!他们的思考,呼吁,行为,其实是整个社会的导向标,是中华人民的主心骨,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多珍贵。 国难当头,战火和贫穷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他们说一定要回来;而如今,祖国欣欣向荣,建设需要同胞的力量,我们却千方百计想要拿一张美国、欧洲的绿卡,远走高飞。 或许我们当今的知识分子,精明的文化人,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自己真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吗?毕竟爱国,不是口诛笔伐就可以,不是发一条微博,怼几句话就可以的。

  • 宗镜录
    起风了。
    推荐

    最早知道西南联大是从一位老师的口中,可那时懵懂,并未能对老师的讲述有过多理解。但老师那份对西南联大的崇敬之心却被我深深记住了。因为在当时我的心里,我们这位老师已经够厉害的了。那他心里看重的一定是更厉害的了。 这次阅读这本《西南联大行思录》,历时近12小时,阅读的过程中也频频想到我的那位老师。虽然老师并未在西南联大待过,但联大学子的许多精神,他都有。好学,忧国,知天下,求进步,老师的言传身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书中的序言里形容这群联大人的到来:忽然间,安静的小城里来了一大群人。他们都是从遥远的京城里来的有大学问的人。我的那位老师于我们也是如此。这份启迪,这份影响,终身难忘。 “每到周末下午,就看见老板叫伙计上门板,关铺面。主人和雇员都要赶往省师礼堂去听西南联大的先生们演讲。” 这在当时是多么好的风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普通人都同样有责任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更有力量,而这首先就要求我们个人自己有求知欲,肯进步。 作者写,一个知识分子报答自己人民的方式,那就是在他的学科中,为这个民族,为这群人民创造和维护独特的文化。西南联大的这群人做到了,即使时间过去这许多年,他们的影响仍在,也一直都会在。 抛开西南联大这群人知识分子的身份,真实的他们亦是非常有趣可爱的。书中有好几处描写,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一处是序言处写到的: 将先生接到了家里,自然是全家人都要叫出来与先生见面的。女孩子一扭一扭地出来了。 先生一皱眉。说:“怎么还缠足?放掉放掉!” 乡绅说:“已经订婚了。” “还小还小。” 于是请教,怎么办? 先生说:“上学上学。” 一处是写蒋梦麟先生的: 像蒋梦麟蒋先生这些人,永远是天塌下来了他还坐在那里,稳重如山。闹了很多地方,他还在看他的《资治通鉴》——“有什么问题吗?”顶多问这样一句。 还有一处,是关于吴宓先生的: 有一天,吴宓教授路过青云街上,见一家新开张的饭馆,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抬头一看,上面挂着大匾,却是“潇湘馆”三个大字。 于是找来饭馆老板。 吴宓说:“能不能我给你一点钱,你把这饭馆的名字改了?”老板诧异道:“为什么呀?”吴宓说:“林妹妹会不高兴的。” 书中许多细节的描写,关于当事人对当时生活状态的详尽回忆,都让人感动。 【我记得,每天早晨起来,紧张得要命。我妈妈就先炒米粉,炒点米粉、煮几个鸡蛋,放在一个小包里面,就赶紧到巷口看大西门城楼。 大西门城楼一挂上红灯,就是预袭警报,等一会儿警报就响了,这个时候就要跑警报了。拎着大包小包和那点干粮,牵着我弟弟、妹妹,然后爸爸推着自行车,从那个城门洞出去,到坟地去躲警报。有时候一整天就得在外面。西南联大附中、附小,还有西南联大的老师就在坟地里面上课了。】 【乡下的房子很挤,赵忠尧、吴有训、杨武之三位教授家庭,成了“交叉邻居”。“从开始,我们就住在一块。我们叫他‘交叉邻居’,根本就是住在一块儿不分那儿,你的单元,我的单元什么的。上楼,就穿过吴伯伯家,上了楼以后就穿过杨伯伯家吃饭的那个地方,还穿过他们家卧室,然后就到了我们家。” 在紧窄的住房条件下,几位家长还为孩子们设立了小图书馆。】 【赵维志说: 李政道讲过一个笑话。我父亲九十岁学术报告会的时候,李先生说:到赵老师家请教,我们是搞理论物理还是实验物理?我看赵老师气喘吁吁的,推着一自行车的肥皂去送货。后来赵老师停下来,跟我谈了一个时辰的话。所以我想,我不搞实验物理了,这个实验物理怎么还要做肥皂、送肥皂? 一面在做肥皂维持生计,一面为国家培育着世界一流的人才。】 【身处陋室,以茶馆当图书馆,却旁若无人,讨论着世界级的科学问题,思考着人类生存的哲学。】 “他们不等待有了条件才工作,而是创造条件来开展事业。在一个学校里,不只是某个人对你的影响,实际上整个学校的风气,都自然会陶冶人的性格,会在各方面对学生有所影响。” 西南联大当时的条件很艰苦,要跑警报,要维持生计,也要培养人才。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仍培养出了一批一流人才。 这不是奇迹,这是大师和学子们的努力与坚韧造就的。有这样的一群人,是国家的幸运,也是人民的幸运。 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能够通过这些书籍文字来感受当时联大人的风采,是天大的幸运。相信国家,相信人民,同时自己也要做好一个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普通人。

  • 宗镜录
    初柠微侠
    推荐

    《西南联大行思录》|斗转星移,灯塔依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遇见了《大家小絮》、《先生》这两本书和一部电影《无问西东》,让我对西南联大以及西南联大的部分先生有了进一步了解。 西南联大,它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大学校组成。每当有人提起这个名字,我仿佛看到了它是一所屹立于全国学校的灯塔。这所学校存在将近九年,虽然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这所学校培养出了很多先生、大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与言行,让人感受到他们的专注——以身品术,非以弋功名。 为什么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可以培养出很多的先生,不仅对当是乃至现在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何现在和平的年代,各方面条件充足的情况下,成就却超不过民国的大师?不禁回到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不记得在哪看到这样一段文: 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下去,“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来又最甜?在什么地方你常常生病,病后反而觉得更健康?什么地方你又教书,又写作,又忙于油、盐、柴、米,而不感到矛盾?”我可以一连串地回答:“都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昆明。” 可见,西南联大带给他们的影响。 在一个学校里,不只是某个人对你的影响,实际上整个学校的风气,都自然会陶冶人的性格,会在各方面对学生有所影响。 大学的本质是启蒙,而不是愚昧;大学的灵魂是思想,而不是驯服。 又该如何评价我们现在的教育? 《无问西东》里面记忆印象深刻的画面: 师生学习的场景,简陋的木桌和椅子是不够用的,下雨天铁皮屋顶被打得乒乒乓乓响,讲课听的不是很清楚。老师的声音很大,试图去超过雨声,学生并沒有被眼前雨阻碍到,依旧专心的讲课、学习。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或是什么影响着学生,是学校的氛围,学校的文化以及校训。 西南联大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是“大楼”的别名,而是“大师”的总称。蔡元培先生在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时,对北大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两者有着相似之处,他们注重于本,学校的根。从根本上出发,刚开始就定义了学校的氛围,为之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他们的教育很成功。 西南联大培养了很多卓越的人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邓稼先、朱光亚、杨振宁、李政道、汪曾祺、何兆武、许渊冲等大师。 陈寅恪先生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许渊冲先生说: “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 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 先生们对学问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延伸是西南联大的精神,也是他们求知的不竭源泉。其它乃身外之外,学问是知识的本真。 古有一人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民国有一群人对“自由”的广义遨游,成就了教育路上的辉煌史,成为后来者仰望的灯塔。 最后,以一句话结尾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一座灯塔,一段传奇,辉煌灿烂,依旧是多数人的理想教育。 PS:想继续了解西南联大及先生们,推荐两部纪录片《先生》(同名书籍)、《西南联大》和一部电影《九零后》。 21|04

  • 宗镜录
    远方
    推荐

    感谢书友推荐,有时阅读、有时听书,有触碰情感的文字,会打开手机慢慢体会文字的分量,感谢作者用生命给我们呈现出这样一部作品,了解那个时代的与众不同,水深火热,以及莘莘学子的家国情怀,勿忘历史……

  • 宗镜录
    子樑
    推荐

    百年树人,教育是灵性和理性的产物,西南联大正是有一大批这样的导师,才为中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人才。五星推荐。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