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有幸遇见!葛老师的这套教育理念,从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系统的分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本书像一面镜子让作为家长的我照见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了孩子的问题很多时候要从父母身上寻找原因,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都不科学,太拘泥于个人的主管感受,而没有尊重孩子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同时,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也很适合父母自身的成长和学习,我们的问题不比孩子少,因此好好领会葛老师书中的内涵,将这些好思路转化成好习惯,使家长和孩子共同不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非常好的一本书,需要常常读一下 解惑,受教,用来自我教育 最后一句话: 你的孩子一定可以成长为你心目中的样子! 如果没有,那一定是你的问题,不要怪罪孩子!
书中有些观点比较自我,关于怎么促进孩子思考的部分,可读性比较高?
明确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从细节教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论是家长和老师,都值得认真读一下。[强][强][强]
阅读完了,很有感触,其实孩子的很多行为都受家长的影响,家长要做到身教大于言传,给孩子做榜样,相信你的孩子是最棒的!,
这本书真的不错。。学习方法我要教给儿子。我家应该是学习方法不对。我是教育方法不对。学了真的受益匪浅。
明天还要花时间画一下结构框图,不然头是晕的。 有一定帮助吧,推荐指数……3颗星
解答了好多现实中家庭教育的困惑,尤其是阅读方面的指导。家长超乎寻常的耐心,用爱来融化我的孩子。努力成为孩子心目中的那个样子,愿孩子也成为我心目中身心健康的孩子!
棒极了的一本书,从学习的底层原理到具体实操方法,教科书般的家庭教育指南,会再回顾总结提炼并行成提纲。强烈推荐!
每次遇到教育问题总是习惯找本书来答疑解惑。作为家长的我们很有必要进行阶段性反思,我们是否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否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是否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了?是否像要求孩子一样坚持阅读了?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书中也提到了如何阅读?对我大受启发,一直觉得孩子爱读书,读书频率快是个很好的优点,但是也一直不惑为何语文成绩总是班级垫底?无脑地阅读确实并无裨益,还是需要家长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引导思考。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更优秀的家长。所以,很多时候千万不要怪孩子不优秀,原因多半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通读下来,还是颇有启发的。越到后面觉得越有意义,尤其是如何进行深度阅读,如何用提问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不单在育儿上,在对待工作上也同样收益。
2020年6月17日读完《从每天盯作业,到真正管理学习》由于工作原因,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关于孩子作业时出现的问题,很荣幸看到该书,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意识到了曾经自己错误的做法。说实话,很多时候,总在想这个职业是否是我喜欢的?刚毕业一年,刚工作一年,整个人已经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作业一个刚毕业的实践者,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本书青春活力,阳光四射的年华,而自己却进入职业倦怠期,如果不能更好的调整这种状态,后期的自己将碌碌无为,也将让自己疲惫不堪。很多时候,总在想,教师是不是自己喜欢的?这个职业到底合不合适自己?2020年初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想让自己去努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考军队文职,可当真正去尝试,去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专业根本不合适这个职业,在想想教师这个职业,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越走越累,尤其一次次努力后都没有得到回报,再看看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面对不同的孩子时,整个人的精力都变得低沉,至今我都还没有想明白,我到底要什么?教师到底合不合适我?可这条路终究要一个人走下去,勇敢的走下去,当拿到毕业证那一刻起,我不再是曾经懵懵懂懂,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小孩。一切还有时间,加油,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你要时刻记住:当初因为不够优秀的你,他毫不留情的选择背叛,而今你有什么理由去懒惰。
挺不错的一本书,让我在对于孩子学习上有了动力,不再是无能为力的感觉。 2021年的1/50,今年的目标就是先把育儿领域掌握透
这是又一本比较有感触的书,之前读的《我用阅读教育孩子》和《中国最美的语文》是语文的角度,这本比较全面,从学习习惯角度出发,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方法,虽然不够深入,但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解了我的一些困惑,比如:为什么从小到大我想了那么多的方法,却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原来是习惯比方法更重要!没有习惯做支撑,再多的方法也没用。 这本书还破了我现在的迷茫,有一些共鸣,面前的路逐渐的清晰,总结一下近阶段的收获: 一、孩子的教育重点应该是自我教育为主,家长要做的是触发他的内驱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生活习惯。这其实也通用成人的教育。 二、家庭氛围要和谐,情绪要稳定,有利于大脑工作。(大脑的构造决定的) 三、学习习惯比学习方法更重要!好的习惯是基础,有了基础才能说其他的。 四、数学重在培养数学思维。 (一)题目是载体,真正考的是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思想、基本技能。 (二)四大数学思想(方法): 1、分类讨论(一个问题有多个可能,必须分别进行讨论,例:一个数,有大于0等于0小于0三种情况,就需要分三组讨论) 2、等价转化(a=b,b=c,则a=c,把难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的题目,就可以提高效率。例:爬山问题,同一个人两天的行动,可以转化为两个人同时行动,更容易理解) 3、数形结合(人脑的结构决定了形比数更容易理解,爬山的问题,画个图就简单明了了) 4、函数方程(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可以借x代数,假定有了答案,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等式,反推。旅行住店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了) (三)空瓶换可乐的问题,很能体现出数学思想的运用:先计算出一个空瓶多少钱,运用公式:总价=单价*数量,同类问题都可以解决,so easy! 五、语文(英语同属语言类)听说读书,重要放在读上。 阅读是基础,具体做法:1、陪读,要有读书的环境;2、大声读,更能集中注意力,还可以调动口耳脑;3、共同讨论,可以加深理解,还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4、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组织个读书小队。 贯穿始终的有两点:和谐的氛围和刻意的练习,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这两点都要牢记在心!
从每天盯作业,到真正管学习:打造孩子六个学习好习惯 葛建忠 84个笔记 ◆ 推荐序 >> 孩子的成长包括素质养成、能力训练和知识学习三个方面。 >> 用行为教育代替道理说教 >> 把注意力集中在用新的行为习惯去取代旧习惯上,而非一味地去聚焦纠偏,避免遭遇孩子的阻力对抗,而陷入与孩子无谓的争论与消耗之中。 ◆ 前言 >> 家长自身的学习和反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状态,将起决定性作用。 ◆ 妈妈管学习常见的三大误区 >> 正是因为妈妈的这些催促、干涉和替代,造成了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不爱动脑、不自觉 ◆ 影响孩子学习的五个教育因素 >> 在学习过程中用心、用脑,这是学习习惯,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能够主动用心学习、自主学习,这才叫真正管学习。 >> 父母真正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情绪上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 >> 自我教育,一定是家长要创造一种氛围,让孩子自己去教育自己。家长想对孩子说的话,通过提问,通过和他探讨,让他自己把这个话说出来,这才是最有用的。通常人都是更相信自己的话,别人说再多遍也是没用的。 ◆ 影响孩子成绩的五个学习因素 >> 很多孩子成绩不理想是不好好听讲、不用心思考、作业简单应付甚至抄答案等原因造成的。 ◆ 影响学习效率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 与三个因素有关: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 学习状态不佳体现在懒散、贪玩、情绪化等几个方面 >> 1.拖拉磨蹭2.粗心大意3.不爱动脑4.书写潦草5.注意力不集中6.不爱阅读这六个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目前家长焦虑的根源,也是任何补课都无法解决的。 ◆ 五大学习能力 >> 学习能力不是智商,具体是什么呢?主要包括以下五大能力:专注力、思考力(包含理解力)、自信力、自主力和坚毅力。 ◆ 普通家长缺少的四种力 >> 抱怨、指责,本质就是内心不能接受孩子这个现状。无法接受现状就会纠结于“为什么”这种问题,挥之不去。实际上就是家长的内心被孩子影响了,定力不够。 >> 接受了现状,主动把我们的关注点导向了如何解决问题,而非争论是非对错。 >> 问题越多的孩子,其实对道理越清楚,因为天天有人给他讲道理。他只是不想去做,更没信心做到。他不是笨,而是懒 >> 孩子懒是因为缺什么呢?能力!勇于挑战的内心能量之能,克服困难的行动力之力。这个能量和力量,需要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即赋能。 >> 孩子学习不好,家长经常焦虑烦躁。焦虑是一种非常低能量级的状态。自己都缺能量,如何给孩子能量呢? >> 两个低能量级状态的人只会相互消耗,只有高能量级的人才能向低能量级的人赋能。如果妈妈处于低能量级的状态,整个家庭氛围就会很压抑,家庭成员之间就会相互对抗消耗,孩子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能力是一种精神气质,是人的内在力量,只能靠自我修炼获得,我称之为修炼信念系统。 >> 信念系统有三个要素。信念一:坚信这件事情必须做到。 >> 信念二:自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 信念三:确信孩子肯定能做到。 >> 家长经常地否定孩子,不断地批评指责孩子,对孩子缺乏必要的信心,是孩子不自信的主要根源。 >> 家长所有的担心焦虑,所有的催促提醒,所有的发火指责,都是在不断告诉孩子:我对你没信心! >> 家长只有内心真的对孩子充满信心,眼神、语气、表情才会传递出相应的信息,孩子也会接收到无穷的能量。家长给孩子的是信心,他得到的就是信心;给他的是压力,他得到的就是压力。 >> 具备这三个信念,就构建了强大的信念系统,内心充满着能量和力量,人就会处在高能量层级。 >> 要想造就强大的执行力,需要借助三大力量。第一,蓝图的力量。 >> 第二,坚持的力量。 >> 第三,共振的力量。 1、定力:接受现状,不抱怨、不指责、不发泄; 2、能力:自己首先要有高能量,相信孩子,给其力量; 3、洞察力:洞悉问题的本质,立规矩,严格要求; 4、执行力:制定蓝图,坚持,协作,共振。 >> 家长要真正管好孩子的学习,须具备以下四种力。第一,定力,遇事淡定,定能生慧。孩子犯错很正常,他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不断成长的,接受才能改善,改善形成改变。第二,能力,能量+力量。要以强大的信念,给孩子信心,给他能量和力量去行动。第三,洞察力,洞察问题的本质。直觉是本能,克制本能才是本事,是大智慧。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第四,执行力,把事情做到位。明晰蓝图,坚持到底,化冲突为协作,达成共振,形成合力。 ◆ 训练孩子学习习惯的四项基本原则 >> 原则一:界定孩子该做的事。 >> 原则二:驱动孩子自我教育。 >> 正确的做法是,严格强化预习和复习。作业做好后,花几分钟时间,把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把不懂的疑难问题写出来,带着问题去听课,要求必须把问题在学校弄明白,这就是上课的任务。回来后,在做作业前,先花几分钟时间,把学校课堂的重点内容回忆复述出来,把前一天预习的问题讲明白,否则就不要做作业。 >> 原则三:把家长的成就感变成孩子的成就感。 >> 原则四:关注行为过程,而非结果。 ◆ 解决学习问题的四步法则 >>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分为四个步骤,简称四步法则。第一步,探究问题的真正根源。 >> 第二步,达成分阶段解决的共识。 >> 第三步,商定逐步改善的有效做法。 >> 第四步,共同坚持执行。 >> 要让孩子培养哪些好习惯呢?我总结出以下六个学习好习惯: 第一,上课专心听讲; 第二,快速完成作业; 第三,做事认真仔细; 第四,积极动脑钻研; 第五,主动预习复习; 第六,坚持课外阅读。 ◆ 愉悦学习第一招:明确界定,坚持原则 >> 愉悦学习第一招:明确界定,坚持原则 ◆ 愉悦学习第二招:创造成就感 >> 愉悦学习第二招:创造成就感 ◆ 愉悦学习第三招:有效沟通 >> 愉悦学习第三招:有效沟通 >> 四、清晰明确的诉求 ◆ 非暴力沟通技巧 >> 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或者说标准的非暴力沟通程序就是:· 描述观察的事实,不做评论。· 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说想法。· 说明自己的需要,不是问责。· 提出自己的请求,不是命令。 ◆ 奖惩的基本原则 >> 沟通四大利器:温柔和善的微笑,关怀备至的眼神,温和平静的话语和清晰明确的诉求。切记尽量不使用疑问句和反问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 第5章 微笑淡定,是有效控制孩子拖拉的前提 >> “心平气和”是成为合格家长的基本要求,是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的首要前提。 ◆ 保证规划执行的五项有效措施 >> 第一项,任务拆分。 >> 第二项,进行“正计时” >> ,优先完成简单的作业。 >> 按照规划的时间节点严格执行 >> 建设性地调整。 ◆ 促进孩子快速做作业的八种积极行为 >> 促进孩子快速做作业的八种积极行为 >> 1.学科交叉 >> 2.读写交叉 >> 3.舒展身体 >> 4.无视闲话。 >> 5.关注过程,适时鼓励 >> 6.无声纠正 >> 7.正向建设性调整状态。 >> 8.示范标准。 ◆ 赋予孩子能量和信心 >> 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坚信他可以做到 ◆ 确保孩子快速做作业的五大要点 >> 无声胜有声”。在整个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要尽量少唠叨、少埋怨,所有的声音都会给孩子带来干扰。还要给孩子信心,信心源自信念,家长有信心,才能给孩子信心,家长有能量,才能赋予孩子能量。 ◆ 简单两招创造学习奇迹 >> 一是英语书写,二是英语发音。 ◆ 强化学科知识的四多学习法 >> 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和质量,有四个做法:第一是课前有效地预习,确保上课能够听懂,然后带着预期和问题去上课;第二是在上课时,要注视着老师,锚定预期和问题进行听课,以确保注意力集中;第三是课后要加强回忆课堂知识,消化和掌握学到的东西;第四是平时对语文和英语要多读、多写,对于数学、物理和化学要多琢磨、多讲解。 ◆ 思考过程的四个步骤 >> 思考的过程大概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感知信息。 >> 第二步,记忆信息。 >> 第三步,理解信息。 >> 第四步,加工处理信息(思维) ◆ 大脑高效记忆的基本原理 >> 边缘系统既掌管情绪,又掌管记忆功能。所以情绪状态和记忆是相关的——如果情绪状态不佳,记忆效果就会很差。 ◆ 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进行有效思考 >> 对一个知识的理解,起码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内涵。即理解这个知识到底说的是什么。不是对书上的文字定义死记硬背,而是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才是自己的认知理解程度。第二,外延。即知道这个知识属于什么性质、什么类别。也就是这个知识和其他知识的关系问题。第三,缘由。即了解这个知识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知识。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握了这三点,才是真正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认知能力。 ◆ 如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 这四大数学思想(也可以认为是四大数学方法)分别是:· 分类讨论· 等价转化· 数形结合· 函数方程 ◆ 如何通过成就感驱动孩子积极思考 引导而非要求则和谐,鼓励而非打击则愉悦,启发而非直接给答案则可启发之思考。 >>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 帮助孩子养成积极动脑习惯的三个原则 >> 要创造一个积极动脑思考的家庭氛围。平时和孩子在一起时,可以经常就一些时事或者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家长要引导孩子探究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影响,而非简单的就事论事,更不能随意说说自己的观点和评论。 ◆ 如何有效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父母可以将书中的故事读给孩子听,积极地用问题引导孩子深入思考,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内容。 ◆ 大声朗读的重要作用 >> 第一,朗读时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字词的表达,有助于深入理解。 >> 第二,在朗读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 第三,大声朗读,更有助于记忆的强化。 >> 第四,大声朗读,有助于锻炼表达能力。 >> 第五,大声朗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 第六,大声朗读,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右脑 ◆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时,具体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思考呢?可以从六个层次逐层递进去进行引导。这六个层次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作(如图10-1)。[插图]图10-1 以身作则,且给予正向暗示。 >> 你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你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你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