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讲了很多孩子的问题,并且给出了细节性的建议,每一章甚至每一节都有指导意义,这本书需要再认真读几遍,做笔记,如果真的能按照老师建议去高质量完成的话,孩子肯定会有很大的改变。
道一般,术也一般。道不够深刻没有揭露本质,术浅尝辄止无法指导实践。
很神奇,我都看了好几天了,还做了不少笔记,怎么才花了一个多小时呢?
感觉不错,每读一本都有收获。也不知道这是今年读的第几本育儿方面的书了。孩子今年开始上大班,加上之前家长的不合理教育,使得他在同龄孩子跟前显得问题重重(作业拖拉,畏难情绪,不爱上学,当然可能是我关注的点不同,现在想来觉得他还是很有潜力的,哈哈)焦虑如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翻书,不停的翻书。孩子的问题大多在家长这边,只能摸索找自己的问题,虽然一路有些崎岖坎坷,,但最近的进步之大让我坚信我的努力没白费,心里的那份喜悦是特别踏实特别充实的。相信相信的力量,有些知识有些东西即使现在学不会掌握不了,那有什么关系,大一些他总能掌握的,问题就出在大人的焦虑上,这点想通了,感觉每看到他当前学习的知识未能完全掌握时心里也就坦然了,一辈子那么长,学习兴趣跟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自己的好好学习。记录一段昨天儿子写作业的事。我在离他一米的桌子上写我的东西,我们一起准备好要写的,沙漏开始计时,中途他跟我说什么,我没理,话语打在空气里,哈哈,小人儿觉得没意思,又继续他手里的作业,最后的结果是15分钟写完两张拼音,对于刚开始的40分钟一张拼音来说那简直是天大的进步,他自己也觉得开心。习惯养好了心里起码就有底了。😄 就写到这里吧
《从每天盯作业,到真正管学习:打造孩子六个学习好习惯》(葛建忠)读书笔记 >> 所有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教育。 >>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能够主动用心学习、自主学习,这才叫真正管学习。 >> 影响孩子学习效率、决定孩子考试成绩的,绝对不是补了多少课,刷了多少题,而是与三个因素有关: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一个孩子,如果状态不佳,习惯不好,能力又不够,补再多的课也没有用,都是在浪费时间。 >>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习状态、训练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管学习。 >> 家长要真正管好孩子的学习,须具备以下四种力。 第一,定力,遇事淡定,定能生慧。孩子犯错很正常,他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不断成长的,接受才能改善,改善形成改变。 第二,能力,能量+力量。要以强大的信念,给孩子信心,给他能量和力量去行动。 第三,洞察力,洞察问题的本质。直觉是本能,克制本能才是本事,是大智慧。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第四,执行力,把事情做到位。明晰蓝图,坚持到底,化冲突为协作,达成共振,形成合力。 >> 孩子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行为,行为的纠正是一种训练过程,家长要像孩子的教练一样去训练他,正确的做法是忽视这些旧习惯,培养新的习惯去取代这些旧习惯。 >> 要让孩子培养哪些好习惯呢?我总结出以下六个学习好习惯: 第一,上课专心听讲; 第二,快速完成作业; 第三,做事认真仔细; 第四,积极动脑钻研; 第五,主动预习复习; 第六,坚持课外阅读。 >> 掌握和运用好沟通四大利器是愉快学习的关键。 一、温柔和善的微笑 二、关怀备至的眼神 三、温和平静的话语 四、清晰明确的诉求 >> 家长批评、训斥或催促孩子时,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心烦气躁,大脑处于β波状态,学习效率自然不会高。 >> 读书要读的就是爱和美。孩子更要多阅读一些人文的作品,感知和体会爱和美,这样才会更好地感受爱、学习爱、表达爱,也才会更多地认知美、创造美、展示美。 >> 身教大于言传,父母一定要做到和孩子一起读书,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孩子好好读书,自己却在一旁玩手机、看电视,这样会对孩子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 家长和老师们,你们每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你们的孩子,一定会成为你们心目中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