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中国史纲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中国史纲
    推荐

    “我不提倡你与上一代生活圈不同的人做朋友,无关贫富,只是你还年幼,尚且没有成型的世界观,你的自我尚不够强大到去接纳外物。” ——龙应台 我们说学生时代单纯,因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是成绩,这时的成绩大多由勤奋造就,于是除却成绩之外各方面差异巨大的孩童得以相聚在一起。 大家穿一样的校服,用一样的教科书,学校尽力保证学生群体表面生活的一致性以使这个大环境足够单纯。每一个努力孩童都认为自己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们尚且不知道家庭环境与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强大影响力。 多数情况下,家庭情况相似的孩童会自发形成一个社交圈。偶尔一个家境优渥的孩童与贫穷的孩童相交,最后往往不欢而散。 这样的意外相聚往往同时给两个孩童带来巨大伤害,前者在被无缘无故的讨厌中开始怀疑自己,后者因看到各方面碾压自己的同龄人而丧失奋斗欲望。他们的世界观均不够完善,他们过早地接受了这个年龄无法承受的重压,虚荣的社会使他们的童年不再无忧无虑。

  • 中国史纲
    小帅晗
    推荐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了他的读书方法,主要有这两点: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哪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而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一本值得再三品读的好书,在青年时看,让我们感动不已,到中年时再看,却觉得很恐慌。那是因为,随着阅历的提升,我们开始读懂书中的真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和那位儒雅随和的美学大师面对面交流。先生在书里谈生活,谈理想、谈学习、谈人生,在多角度、多层次剖析社会现象的基础上点明了青年人的发展方向。虽然社会背景发生了与上世界相比翻天地覆的变化,但依旧在不经意之间给迷茫中的青年带来拨云见日的力量。这一切似乎是书里的知识在陪伴我们成长,实际上成长的是我们自己。《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境界始终在我的思想之上,它在不断地引领我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 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名利、声势、虚伪、刻薄、肤浅、欺侮等等字样,听起来多么刺耳朵,实际上谁能摆脱得净尽?所以站在十字街头的人们——尤其是你我青年——要时时戒备十字街头的危险,要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无论未来时代大潮如何波涛汹涌,最起码的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戒骄戒躁,不随于世俗。如此,方能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感谢我们的朋友,孟实。​

  • 中国史纲
    棉花糖
    推荐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不管在哪个年龄段的人都要多读书,多锻炼。外在形象会随时间流逝而改变,内在的修养永远不会改变。

  • 中国史纲
    🎒
    推荐

    虽已过收信人的年龄,但常读常新,谢谢先生。“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 中国史纲
    一蓑烟雨
    推荐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 中国史纲
    White Water
    推荐

    一、谈读书 这封信是告诉青年为什么读书、什么时候开始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么读书。 1、关于为什么读书,道理很显然,信中只说了一句话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之前和书友交流的时候我也总结了一下自己对读书的看法,我觉得“ 读书有两个目的也是好处吧,一是学习别人的经验,寻找生活的最优解,让自己活的更加明白,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道怎么去面对;二是在大脑疲惫的时候做精神按摩,在有限的书本里体验不一样的世界 。”(当自己再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其实挺装逼的,哈哈哈,但确实是自己的想法。过去我一直讨厌装逼这个词的,知道今年好像对他有了新的理解,也算是2018年的一个小收获吧。逼格其实是褒义的是好的,关键在于“装”,理解为‘将逼格装到自己身体里去’的意思是正能量的,理解为‘假装自己有逼格’显然是让人恶心的。) 2、信的的开头用了美国传奇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例子告诉我们, “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5页书,一个月就能读150页,两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本书。应证了一个道理----做大多数的事情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读书便是如此。信中告诫青年人,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学习中寻找出一种乐趣最重要,然而“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很庆幸自己在大学本科的黄金时间喜欢上了阅读,并且在最近两年越来越知道怎么去阅读有用的书籍。2018年元旦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养成读书的习惯(每天阅读一小时),于是效仿朋友玩了“一个赞读一本”的朋友圈集赞游戏。不多不少刚好70个赞,平均算下来五天读一本书。往往计划很美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半月前发现还有20本的任务量没有完成,为了完成目标也只能不择手段地选择字数在十几万字上下的书“凑数”了。个人建议时间比较充裕的朋友可以试试这种玩法,逼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相对时间较少的朋友还是选择些有价值的书作为精读。 3、关于读什么书的问题,我觉得作者给出了下面一段话总结的特别好: “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两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 想要了解目前社会现状应该读新书,也只有读新书,但是想要理解社会现状,获得相对真理的,相对普世的知识和观点必然是经过历史沉淀的书籍,而且年代越久远书本内容越普世。 选择什么样的书,重点读哪些类型的书,信中也提到 “各人的天资、兴趣、环境、职业不同,你怎么能定出万应灵药似的十种书,供天下无数青年读之都能感觉同样趣味,发生同样效力?” 我比较欣赏的选择书的方式是----根据需要找书,根据兴趣找书。这一点对应个人读书的目的,一为解惑,二为享受。若是非要找一个能适用于所有青年的建议,我觉得毛泽东写给子女的这段话很有道理: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总之我欢喜你们,望你们更好。” 4、最后是怎么读书的问题,信中是这么告诫青年的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需要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及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这两点对我特别有启发,其实这样的道理听过无数遍了,但是往往很多道理仅仅只是道理,没有变成我们的方法论。我过去读书的过程读的多,记的少,总结的更少。对知识的焦虑让自己盲目陷入获得输入的陷阱中,忘记了输出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自己世界观方法论的过程,所以从这本书开始2019年的目标----改变阅读习惯,少读精读多记多总结。

  • 中国史纲
    Epiphany
    推荐

    先生话语亲切,言语间无不透露着对于我们青年的殷切希望。先生讨论的种种话题对于我们大有益,先生就像一位朋友一样与我们交谈的同时给予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先生的言语亲切易懂,对于我们青年成长的种种方面都指点了迷津,也希望身为青年的我们,站在“十字街头”,也能时时回首瞻顾象牙之塔。以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中国史纲
    十七
    推荐

    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总之,青年人要多运动,多读书。讲求动静结合。独立的思想与健康的体魄将是你最珍贵的财富。

  • 中国史纲
    沸腾的北岸
    推荐

    金博尔说过,世上本无逃离的说法,只是在用一些困难交换另一些困难。 像一个诡异的无法摆脱的守恒定律,从你身上有了责任,就不断有大中小的困难,有些当时表面看起来已化解,有些随着时间沉淀消化渐渐淡忘,有些被束之高阁自生自灭,总之困难一直存在。 书名也有时效性,给青年的信,我再不读,就快中年了,青春的尾巴我已经踩不住了。 这不,今天刚刚好37岁。 朱光潜以美学大师闻名,但他好像有素质教育的超前理念,德智体美劳,都有要求,这在旧社会是不多见的新鲜观点。例如重视体育和体育老师,例如重视阅读的“杂”,这在今天也符合主流教育路线。 之所以依然有无数青年将这本书奉为圭臬,是它用美学的特长,来进行有逻辑的说教,这种结合很奇妙,你说它是鸡汤,太不准确且不负责,你说它是工具文,又有大量人文的东西。这个平衡点很难拿捏,朱老先生做到我想象力力所能及的极致,教年轻人如何沉下来,哪些是红线不可以碰,又该如果找回真正的(或者更接近真实)自我。 然而朱先生的作品读得较少,只在专业课上接触过节选,实在无法从一本书准确评价它的思想核心,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他的理念不会被世人遗忘,并渐渐被后人所理解,成为经典供学者研究。 以下是本书最喜欢的两段话: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哲学科学的道是客观的、冷的、有精气而无血肉的;文艺的道是主观的、热的,通过作者的情感与人格的渗沥,精气与血肉凝成完整生命的。

  • 中国史纲
    snail
    推荐

    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有价值的,是可读的。作为现代青少年的成长指南,充满人生智慧的经典。对于准大三的我来说,从中也收获了许多,比如在谈动那句:“你感觉烦恼,因为你的生机被抑郁;你要想快乐,须得使你的生机能舒畅,能宣泄”。这几天,在家除了做做家务,看看视频,逛逛淘宝,就没怎么好好看书。而正是这样,烦恼也随之而来了。所以啊!有时候多些爱好还是很好的,闲时还能够让自己无比快乐。

  • 中国史纲
    阳光
    推荐

    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平时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好习惯。随时笔记,随笔记录。写文字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勉,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与语言的精炼,使之不断的完美。

  • 中国史纲
    赵祥亦
    推荐

    道德对于社会发展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此也很重要,万万不可丢失的,当人目睹事情而不管不顾,任由进行,或是为己失德,因担忧会有损自身利益而不帮助他人,以及为得利益,而失去道德,在行为上不择手段,都属于一次性到多次性的,使本遵守的道德,不在去遵守,一次又一次的放纵,会成为无道德的人。 使人与人之间内心越来越远,人将越来越冷漠,对于他人的痛苦,视若无睹,专心致志的为自己而进行,当都为利益所争时,人与人站在两个立场上各进一步,都占有各自的理数,不会后退,两败俱伤。 为此人会绞尽脑汁,有的新的方式去夺得他人的利益,在得罪他人的同时,壮大自己,被得罪的人会被伤害,一败涂地,或是在时刻准备报复,鱼死网破,造成相互算计的局面。 不看重道德,以及读书无用论,都成为人做不读书,不道德的理由,当个体影响集体,此会影响环境风气,在环境之内诞生的人,将会认为是正常现象,并会去进行,使情况越来越重,盘根错节,诸多死结,难以解开,因解开可能就会伤害自己,以及他人,多个人的利益,造成死结。 在此环境生长的人,会如似过去的人,生长环境当中,适应环境,就会认为环境是正确的,不会去反抗,而会去默许,并根据现存已知而进行,如似封建时期的女性。 在二十世纪会有包产到户,到下海做生意,这些事情,在当时年轻人看来是正常的,可经历文…跃进,以及投机倒把时期的人们,会认为不正常,希望子女们有稳定的工作,可生此环境者,将会被同龄人,以及大环境影响,认为老一辈人思想是错误,并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 从今时直播,网络的方式,让年经人能融入进内,并认为是正常的,过去经历改革,创业的人会存在不理解,担忧,都造成思想方面的不一致。 可见过去认为是永恒真理,并不一定是现在的人认为的真理,对于道德,读书话题,对于生长在此环境的人会认为是无用的,否环境,或者多数人也不会不去做,通过相互影响的方式,使一些本正确的事,成为少数人去做,此如今时的人在读书,直播,游戏诸多娱乐上,读书成为少数人的选择,并且读书时间并不长,以及每天能坚持读书。 读书或写作,到运动,每个人说忙但都有时间,只是人在对时间的分配上,多数人的选择成为自己的选择,就是一些娱乐之事,而过去认为重要的,现在全面否定认为是错误的,就不会去做,或少数人去做,此是多数人的思想,而非自己的思想,人是有独立思想的人,不需要被环境而影响,随波逐流,凡事都需要自己考虑,什么事应该去做,什么事不需要去做,做出分辨,判断。 可惜是人内心能分辨对错好坏,可为不可为,当行为开始时,却无法控制,任由去进行。 不同的两个思想是可以融入成为一个人的思想,只是人产生出一个信仰,作为中心思想,此回与不同思想的人,产生不同的立场,有意识的将思想分开,并针锋相对,站在对立面,实际两种思想并不一定是完美,正确的,不否认有独道之处,能针对某些事情,人性给予好的解决方式,此作为思想上的优势,但无完美的人就无完美的思想,或说人的不完美,让思想无法成为现实,只存在理想,想象当中 双方思想对于某些事情的立场是站在同一立场,有共识,只是有一些事情,同样作为人在不同的角度上,会有不同的看法罢了。

  • 中国史纲
    Emo
    推荐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132个笔记 ◆ 序 >> 劝青年眼光要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 献辞 >>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 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 >> 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 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 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 >>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发达想象。 >> 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 二、谈动 >>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 >>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 三、谈静 >>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 五、谈十字街头 >> 打破习俗,你须以一二人之力,抵抗千万人之惰力,所以非有雷霆万钧的力量不可。 >> 一种社会所最可怕的不是民众浮浅顽劣,因为民众通常都是浮浅顽劣的。 >>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总而言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 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以冷静态度,灼见世弊;以深沉思考,规划方略;以坚强意志,征服障碍。总而言之,我们要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 六、谈多元宇宙 >> 。人是社会的动物,而同时又秉有反社会的天性。想调剂社会的需要与利己的欲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不有法律道德为之维护。 >> 道德行为都是起于意志,而美术品只是直觉得来的意象,无关意志,所以无关道德。 >> 我为真正恋爱辩护,我却不愿为纵欲辩护;我愿青年应该懂得恋爱神圣,我却不愿青年在血气未定的时候,去盲目地假恋爱之名寻求泄欲。 ◆ 七、谈升学与选课 >> 学校文凭只是一种找饭碗的敲门砖。学校招牌愈亮,文凭就愈行时,实学是无人过问的。 >> 做学问全赖自己,做事业也全赖自己,与资格都无关系。 >> 我时常想,学问这件东西,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博学守约”,真是至理名言。 >> 我从前预备再做学生时,也曾痴心妄想过专门研究某科中的某某问题。来欧以后,看看旁人做学问所走的路径,才觉悟像我这样浅薄,就谈专门研究,真可谓“颜之厚矣”!我此时才知道从前在国内听大家所谈的“专门”是怎么一回事。中国一般学者的通弊就在不重根基而侈谈高远。 >> 贪多而不务得,也是一种毛病。我是说,在你的精力时间可能范围以内,你须极力求多方面的发展。 ◆ 八、谈作文 >> 每读到一种好作品,看见自己所久想说出而说不出的话,被他人轻轻易易地说出来了,一方面固然以作者“先获我心”为快,而另一方面也不免心怀惭怍。 >> 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 >> 托尔斯泰对文字多么谨慎,多么不惮烦!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 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 >> 他们总以为能倚马千言不加点窜的才算好脚色。这种念头不知误尽多少苍生! >> 读书只是一步预备的功夫,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要写生,须勤作描写文和记叙文。 >> 夏丏尊和刘薰宇两先生合著的《文章作法》 ◆ 九、谈情与理 >> 依现代哲学家看,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purposive without foresight)。所谓有目的,是说生命是有归宿的,是向某固定方向前进的;所谓无先见,是说在某归宿之先,生命不能自己预知归宿何所。 >> 像胡先生所说,“无论怎样不孝的人,一穿上麻衣,带上高梁冠,拿着哭丧棒,人家就赞他做‘孝子'了”。近人非孝,也是从理智着眼,把孝看作一种债息。其实与儒家末流犯同一毛病。问理的孝可非,而问心的孝是不可非的。 ◆ 十、谈摆脱 >> 朋友: 近来研究黑格尔(Hegel)讨论悲剧的文章,有时拿他的学说来印证实际生活,颇觉欣然有会意。许久没有写信给你,现在就拿这点道理作谈料。 黑格尔对于古今悲剧,最推尊希腊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安提戈涅》(Antigone)。安提戈涅的哥哥因为争王位,借重敌国的兵攻击他自己的祖国忒拜,他在战场中被打死了。忒拜新王克瑞翁(Creon)悬令,如有人敢收葬他,便处死罪,因为他是一个国贼。 >> 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 >>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 张翰在齐做大司马东曹掾,一天看见秋风乍起,想起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立刻就弃官归里。 ◆ 十一、谈在卢佛尔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 朋友: 去夏访巴黎卢佛尔宫,得摩挲《蒙娜·丽莎》肖像的原迹,这是我生平一件最快意的事。凡是第一流美术作品都能使人在微尘中见出大千,在刹那中见出终古。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Ⅴinci)的这幅半身美人肖像纵横都不过十几寸,可是她的意蕴多么深广!佩特(Walter Pater)在《文艺复兴论》里说希腊、罗马和中世纪的特殊精神都在这一幅画里表现无遗。 >> 一切希冀和畏避的念头在霎时间都涣然冰释,只游心于和谐静穆的意境。 >> 在这个现世纪忙碌的生活中,哪里还能找出三年不窥园、十年成一赋的人?哪里还能找出深通哲学的磨镜匠,或者行乞读书的苦学生?现代科学和道德信条都比从前进步了,哪里还能迷信宗教崇尚侠义?我们固然没有从前人的呆气,可是我们也没有从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了。 >> 科学愈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也愈大。征服环境的能力愈大,的确是人生一大幸福。但是它同时也易生流弊。困难日益少,而人类也愈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不免愈轻浮粗率,而坚苦卓绝的成就也便日益稀罕。 ◆ 十二、谈人生与我 >>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 像庄子所说,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 ◆ 附录 >> 无言之美 孔子有一天突然很高兴地对他的学生说:“予欲无言。”子贡就接着问他:“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段赞美无言的话,本来从教育方面着想。 >>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飘渺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 >> 这个雕刻,一眼看去,只觉得他们父子三人都有一种难言之恫;仔细看去,便可发现条条筋肉根根毛孔都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德国莱辛(Lessing)的名著《拉奥孔》就根据这个雕刻,讨论美术上含蓄的道理。 >>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 人类的意志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现实界,一是理想界。不过现实界有时受我们的意志支配,有时不受我们的意志支配。 >> 消极的人生观不是解决意志和现实冲突最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人类生来不是懦弱者,而这种消极的人生观甘心让现实把意志征服了,是一种极懦弱的表示。 >> 我们处世有两种态度,人力所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竭力征服现实。人力莫可奈何的时候,我们就要暂时超脱现实,储蓄精力待将来再向他方面征服现实。超脱到哪里去呢?超脱到理想界去。现实界处处有障碍有限制,理想界是天空任鸟飞,极空阔极自由的。现实界不可以造空中楼阁,理想界是可以造空中楼阁的。现实界没有尽美尽善,理想界是有尽美尽善的。 >> 美术家成了一件作品,自己觉得有创造的大力,当然快乐已极。旁人看见这种作品,觉得它真美丽,于是也愉快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美感。 >> 我们有美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待遇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们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 >> 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能否借极少量的现实界的帮助,创造极大量的理想世界出来。 >> 相片把事物看得忒真,没有给我们以想象余地。所以相片只能抄写现实界,不能创造理想界。图画就不然。 >> 流行语中有一句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推广地说,美术作品之所以美,不是只美在已表现的一部分,尤其是美在未表现而含蓄无穷的一大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谓无言之美。 >> 当然,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有弹性,能拉得长,能缩得短。有弹性所以不呆板。同一美术作品,你去玩味有你的趣味,我去玩味有我的趣味。 >> 上乘文学作品,百读都令人不厌的。 >> 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致,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蓄暗示,若即若离,才能引人入胜。 >> 儒家谈教育,大半主张潜移默化,所以拿时雨春风做比喻。佛教及其他宗教之能深入人心,也是借沉默神秘的势力。 >> 蒙台梭利 >> 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 >> 世界有缺陷,可能性(potentiality)才大。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马湖是指浙江绍兴白马湖景点。 白马湖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驿亭镇,正常水位下容积130万立方米。整个湖呈狭长状,因形状像马,故而得名。 >> 上虞白马湖 >> 上虞白马湖 >> 夏孟刚 >> 但是我相信孟刚终当自能解脱。寄了一部歌德的《麦斯特游学记》给他读,希望他在这本书中能发现他所未曾见到的人生又一面。 >> 私淑 >> 赦宥 [ jiá rán ] 漠不关心貌,冷淡貌。 >> 恝然 >> 恝然 >> 生的自由倘若受环境剥夺了,死的自由谁也不能否认的。 >> 自杀是伟大意志之消极的表现 >> 人生是最繁复而诡秘的,悲字乐字都不足以概其全。愚者拙者混混沌沌地过去,反倒觉庸庸多厚福。具有湛思慧解的人总不免苦多乐少。 >> 一种人明知人世悲患多端而生命终归于尽,乃力图生前欢乐,以诙谐的眼光看游戏似的世事,这是以玩世为绝世的。 >> 所谓“绝我”,其精神类自杀,把涉及我的一切忧苦欢乐的观念一刀斩断。所谓“不绝世”,其目的在改造,在革命,在把现在的世界换过面孔,使罪恶苦痛,无自而生。 >> 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学校门的学生们都朝一条平凡而暗淡的路径走,毫无补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岂不是自误误人? >> 极简单的往往是正途大道,因为易为人所忽略,也往往最不易实现。本来是很容易的事而变成最难实现的,这全由于人的愚蠢、怯懦和懒惰。 >> 世间事之难就难在人们不知道或是不能够转一个念头,或是转了念头而没有力量坚持到底。幸福的世界里决没有愚蠢者、怯懦者和懒惰者的地位。你要合理地生存,你就要有觉悟、有决心、有奋斗的精神和能力。 >> 实现人生和改良社会都不必只有一条路径可走。每个人所走的路应该由他自己审度自然条件和环境需要,逐渐摸索出来,只要肯走,迟早总可以走到目的地。 彼得·阿历克塞维奇·克鲁泡特金,俄国地理学家、无政府主义运动的最高精神领袖和理论家。 其父为世袭亲王。本人在西伯利亚任军官时,业余从事地理考察和动物研究,修正了东亚地图,丰富了冰河时期亚洲冰河作用的知识。但对于政治的关切改变了这位潜在科学家的道路。因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政府和从事反沙皇活动而被捕。在越狱逃逸后长期旅居瑞士、法、英。 十月革命前回国,认为工农自发组成的苏维埃可以在没有国家权力的干预下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从此致力于伦理史写作,把美好理想寄托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生公正无私,胸怀坦率。深受追求崇高社会理想人们的敬佩。 罗曼·罗兰以著名的格言对他作出评价:“托尔斯泰追求的理想,被他在生活中实践了。”最主要的著作有《一个革命者的回忆录》、《互助论》等。 >> 克鲁泡特金 >> 克鲁泡特金 >> 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功夫。它的范围无限,人生一切活动,宇宙一切现象和真理,莫不包含在内。 >> 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锐敏、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 >> 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更是“得鱼忘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的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 世间决没有自身无兴趣的学问,人感觉不到兴趣,只由于人的愚昧或懒惰。 >> 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 >> 学问是一件艰苦的事,许多人不能忍耐它所必经的艰苦。 >> 五伦之中,朋友一伦的地位很特别,它不像其他四伦都有法律的基础,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 >> 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一个人在处友方面如果有亏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乐的,而且也决不能是善的。 >> 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 人必须接近人,你如果不信,请你闭关独居十天半个月,再走到十字街头在人群中挤一挤,你心里会感到说不出来的快慰,仿佛过了一次大瘾,虽然街上那些行人在平时没有一个让你瞧得上眼。 >> 一个人可以蔑视一切人的毁誉,却不能不求见谅于知己。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不同亦正有它的作用。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 >> 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的学说不圆满处,对方的学说有可取处,逼得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地对于学问才能鞭辟入里。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一方面也在受滋养。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孔子论益友,所以特重直谅多闻。一个不能有诤友的人永远是愚而好自用,在道德学问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朱先生,这就是你的理解错误啦!(哈哈哈,全书很多观点我都比较认同,这里你闹笑话了哦~) >> 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惶惶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 >> 孔子尝劝人“无友不如己者”,这话使我很惶惶不安。你不如我,我不和你做朋友,要我和你做朋友,就要你胜似我,这样我才能得益。但是这算盘我会打你也就会打,如果你也这么说,你我之间不就没有做朋友的可能么? >> 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朋友。人类心灵尝交感回流。你拿一分真心待人,人也就拿一分真心待你,你所“取”如何,就看你所“与”如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朋友往往是测量自己的一种最精确的尺度。你自己如果不是一个好朋友,就决不能希望得到一个好朋友。要是好朋友,自己须先是一个好人。 >> 人的力量,无论是属于身或属于心的,到用过了限度时,必定是由疲劳而衰竭,由衰竭而毁灭。 >> 一般人以为休息是浪费时间,其实不休息的工作才真是浪费时间。 是啊,有些工作就是不能做做停停,而是一直持续。 >> 无论是读书、写字、作文章、演说、打仗或是办事,必须精力弥满,才可以好。尤其是做比较重大的工作,我们需要持久的努力,要能挣扎到底,维持最后五分钟的奋斗。我们做事,往往开头很起劲,以后越做越觉得精力不济,那最后五分钟最难挨过,以致功亏一篑。这就由于身体羸弱,生活力不够。 >> 无论是读书、写字、作文章、演说、打仗或是办事,必须精力弥满,才可以好。尤其是做比较重大的工作,我们需要持久的努力,要能挣扎到底,维持最后五分钟的奋斗。我们做事,往往开头很起劲,以后越做越觉得精力不济,那最后五分钟最难挨过,以致功亏一篑。这就由于身体羸弱,生活力不够。 >> 我常分析中国社会的病根,觉得它可以归原到一个字——懒。懒,所以萎靡因循,遇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做;懒,所以马虎苟且,遇不应该做的事拿不出一点勇气去决定不做;懒,于是对一切事情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遇事偷安取巧,逐渐走到人格的堕落。 >> 文艺到了最高的境界,从理智方面说,对于人生世相必有深广的观照与彻底的了解,如阿波罗凭高远眺,华严世界尽成明镜里的光影,大有佛家所谓“万法皆空,空而不空”的景象;从情感方面说,对于人世悲欢好丑必有平等的真挚的同情,冲突化除后的谐和,不沾小我利害的超脱,高等的幽默与高等的严肃,成为相反者之同一。 >> 只阅读而不写作的人还另有一种误解,以为自己写起来虽是平庸,看旁人的作品却有一副高明的眼光,这就是俗语所谓“眼高手低”。 >> 只有诗人,而且只有第一流诗人,才配批评诗。 >> 文学的主要功用是表现。我们如果只看旁人表现而自己不能表现,那就如哑子听人说话,人家说得愈畅快,自己愈闷得心慌。 >> 人生最大的快慰是创造,一件难做的事做成了,一种闷在心里的情感或思想表现出来了,自己回头一看,就如同上帝创造了世界,母亲产出了婴儿,看到它好,自己也充分感觉到自己的力量,越发兴起鼓舞。 >> 创作固然不是一件易事,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 练习写作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须牢记在心的,就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 >> 记得不肯说谎这一个基本原则,每遇到可说的话,就要抓住机会,马上就写,要极力使写出来的和心里所想的恰相符合。

  • 中国史纲
    初柠微侠
    推荐

    象牙塔般的校园生活 且行且珍惜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                         ——青年的病象 部分现代青年是独生子女,父母不舍得让其吃苦,有什么事情父母会帮忙处理。想问题简单,处理问题草草了事,对于“苦”的理解陌生,也不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苦,一点小事都要抱怨,以为自己以后什么都可以应对。 十二封信从不同方面进行,其中自己比较有感触的是: ㈠谈读书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 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 书读的多了,对各方面也有所了解,对是非有了一定的认知、判断,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关于读书方法: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㈡谈动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有情绪要懂得合理宣泄,而不是时刻压抑着自己。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㈢谈升学与选课 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 社会中的部分人是工作狂,认为工作比较重要,加班到很晚到家倒头就睡,都没时间给自己做顿饭吃,第二天重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生活,就算有多好的事业那又怎样,也不算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单调。 ㈣谈情与理 类以束缚而不能给人类以幸福。 束缚自己会让自己失去很多的机会。本专业的活动参加,其它专业的活动不考虑,感觉就是井底之蛙。在老师的指引下,也不会总是束缚自己的手脚,有机会就挑战自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烟火,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㈤谈摆脱 “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博骛也。” 要做的事情很多,也有先后次序。有的同学这个也想学,那个也不想放下,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学习,两个都只是学习的马马虎虎,这样会得不偿失。建议还是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这样会事半功倍许多。 作者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受益颇多。 校园生活单纯而美好,不要浪费了这样的大好时光。自己的心也去那里,那就朝着那个方向努力吧。 最后,想说 “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

  • 中国史纲
    推荐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须慎加选择。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举看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 总之就是好好读书吧,读书真好!多读,多写(不说谎),便能创造出有生命的文字,甚至成为(作品),提升为(文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