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还没到达那种高度,总感觉这本书真dull, lifeless and boring.
作者认为现代青年“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做事缺乏前人的“苦心与热情”,不能从根本上下工夫。从客观上言之,科技越进步,人类征服环境的能力就越大,遇到的困难就日益减少,人类就越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一件事情就不免轻浮粗率,所以艰苦卓绝的成就也就日益稀罕了。在以“效率”衡量人生价值的社会不允许人们放慢脚步潜心钻研,人们逐渐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地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的兴趣,面对各种诱惑“摆脱不开”,最终心生烦恼,人生悲剧由此开始。朱老先生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但是书中的观点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提出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依然没有解决,对我们依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不光是对青年有帮助!值得所有人多读几遍!!
青年人要多读书,多运动,不要随波逐流要有理想。要坚定信念,关于读书,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读书不追求时髦,多读经典名著类的书。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 关于动,生命在于运动。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关于静,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关于选择,选好自己要走的路。 关于摆脱,拿得起放得下,选择了就坚定意志。不左顾右盼徘徊。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 关于交友,朋友是一切人伦的基础。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责己宜严,责人宜宽” 关于学问,学习和追问……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十二封信中写了关于读书,关于交友,关于人生与自我,关于学习等等,读一本好书能让人受益匪浅,推荐书友去读一读。
一本有价值的书,是鼓舞人心的,是推向人心,需要慢慢吸收,需要用心,去感受里面的真意。感谢朱光潜教授的不辞辛苦。
很值得一读,朱先生写于一百年前的许多文字,放到现在仍不过时。十二封信,每封信是一个独立的主题,虽不是大而全,但均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其实书信内容只占不到一半,另一半是附录。我个人认为,精彩程度更胜于十二封书信,附录最后一部分选入了语文课本,我还有着深刻的印象。佳句实在很多,就不附于书评中了。要体会寻宝的乐趣,按图索骥不如无心巧遇。西方社会流行time capsule,直译作时间胶囊,意译作慢递。这十二封信跨越百年时光递到我们手上,愿"见信如晤,展信舒颜"。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先生谈读书,读经典;谈运动,保持活力;谈静,沉下心做事宁静致远;谈无言,无声胜有声;谈练笔,而不是眼高手低……获益匪浅!
一共十二封信,认真读完的只有五封,剩下的七封只是快速浏览。我知道其中大部分原因定是自身因素。 我很难在剩余的几封信中找到共鸣,甚至可以说是自身的水平不足,才难以领会作者想要告诉青年们的道理。 自我修炼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啊!
不过是大梦一场空💞 不过是孤影照惊鸿💦 不过是白驹之过一场梦🌈 梦里有一些相逢🌱 有道是万物皆虚空🌟 有道是苦海最无穷🌸 有道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难得最是心从容✨
朱光潜先生的书很平淡,没有什么优美的词藻,但却在平常的话语里蕴含着独特的智慧,这不是一本关于知识的书,不讲道理,只讲智慧。 他书里的智慧,不是简单的告诉你的道理,而是经过磨砺的精华的沉淀,看似平淡,实则深刻。 人并不都是能活到一百岁的,生命的长度长短不一,比年龄并没有什么意思,如果只有肉体的成长也是可悲的,真正的成长是心灵的成长,是智慧的沉淀。 不必一日千里,但求比前一天有所进步。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光潜先生,寄当代青年以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希望,而现实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能够读到此书,我人生一大幸事,感觉赚了几百万,嘿嘿嘿。一本以后放在家庭书架上的书,可以传几代人的书,大师中的大师。
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人,真的不多,你是能坚持下来的那一个,对吗?
整篇都很好,有几点我可能需要再看几遍。先列一下方便第二次看寻找答案:1.现在社会基本矛盾都变了,如果还在说人们不该追求享乐是不是有点片面了。2.想看理想国等书,但是晦涩难懂,所以选择看一些相关的哲理小故事来帮助理解真的没有必要么?3.蒙娜丽莎是举世闻名的画,有幸来参观的人们一定不全是大美术家大美术教育家,那普通人没有艺术造诣肯定无法研究细致。4.现代人是有浮躁,但是古代也有,拿画完成的时间快慢来论证不太科学吧,达芬奇完成蒙娜丽莎需要好几年,冷军完成一幅超写实创作也需要好久,而古现代画家日常也有快速的创作。就这些,最后引用书评里看到的: “我不提倡你与上一代生活圈不同的人做朋友,无关贫富,只是你还年幼,尚且没有成型的世界观,你的自我尚不够强大到去接纳外物。” ——龙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