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烟

世事如烟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世事如烟
    朱超
    推荐

    两大联盟的战争始于科林斯和底比斯这两个夹在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小国,也始于和波斯停战后两大帝国修身养息之后难以避免的扩张和冲突。虽然伯利克里强调资源、强调制海权的方向无比正确,但起初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辉煌却短暂,历史则是由各种各样的偶然写就,一场瘟疫逆转了雅典的强势也带走了伯利克里。 之后双方相持,各有胜负,雅典强于海战,斯巴达则多次蹂躏地峡沿线上的普拉提亚等。雅典在派罗斯、基塞拉的两次大胜打到了斯巴达后院,斯巴达求和未果,否则历史可能会驶向另一条道路。 我觉得伯拉西达是这场战争中的斯巴达第一牛人,在斯巴达后院岌岌可危的大环境下,毅然带一小队人马北上,在北边用人格魅力加有限战力就策反了一众国家,给雅典继续扩张造成了很大麻烦,最终在战死后还为斯巴达赢得了一个和雅典短暂议和休养的机会。 两国终于休战了几年。夹在两国间的强国阿尔哥斯在反复摇摆后倒向雅典,使得雅典好像下半场开局再度有利。然而雅典很快莫名其妙、自高自大的把战略重心转向了西西里,在两次大规模派遣远征军,苦于久攻不下,最终四万人、200+艘战舰被联军全歼后,元气大伤的雅典只能瞬间变得苦苦支撑。爱琴海东岸的联盟大量倒戈,国内也发生分裂。 牛人、“叛徒”阿尔基比阿德斯回国为雅典人又带来希望,他周旋于三大强国四派势力,居然能成功整合国内资源,为雅典成功续命,还能在重大战役中和斯巴达打得平分秋色。然而恢复民主制的雅典人一次脑壳进水中胜战后处死了六名将军,终于在第二年被斯巴达的吕山德大获全胜。雅典建立寡头傀儡政府并在战争中彻底失败。 想到这本书写成于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战国时期,远早于司马迁,就不得不对修昔底德崇拜万分。全书最有特色的就是在精炼回顾战争事件、细节的同时,大段大段直接描写关键人物的关键演讲、辩论,把人带入很多历史转折点的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表现手法在中国前期史书中亦不多见。

  • 世事如烟
    孫家辰
    推荐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说穿了就是一种利益的博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原有的利益平衡逐渐被打破,新兴的强权必然会对既有的利益格局发出挑战。守成霸权作为现有利益格局的既得利益者也会挖空心思阻挠变革。围绕对社会秩序的变革与反变革的斗争就此展开,当矛盾双方利益斗争走向激化的时候就是战争爆发之时。如何化解矛盾冲突,有序变革社会秩序正是对人类智慧的考验。

  • 世事如烟
    老王
    推荐

    拜拗口的古希腊众城邦名称和众将领名字,至本书行将结束,读得还是晕头转向。但还是有一些感慨,首先,这战争进行的时间够长,长到作者记叙了二十多年还没有结束,故译者又为它加了最后大结局。其次,这样一年接着一年的战斗,兵舰、骑士、将领、城邦,甚至涉及军费花销都历历在目,写得清楚,不枉作者作为参战之一员。大家都会注意到,书中不时有大段落的将官演讲,合情合理,条分缕析,对鼓动士气,宣扬各方作战的正确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后,年代如此久远的著作,读来毫无阻滞感,说明人类的本性这数千年来是没什么大的变化。雅典最终战败了。。。

  • 世事如烟
    阿昚🌻
    推荐

    修昔底德陷阱,确实是一个人很好的历史发展规则。当年美国人挑战英国人,英国打压美国。如今美国打压中国,中国的崛起挡无可挡。

  • 世事如烟
    任我行天 Tian
    推荐

    【走出人性史论的历史循环】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昔底德 著 徐岩松 译) 流放中的修昔底德终究没能完成这部伟大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最后一句话都是半句话,除了《红楼梦》未完又添一憾,他只写到了公元前411年的伊奥尼亚战争,而没能写到公元前404年雅典彻底战败拆除长城的悲剧结局。曾经身为海军统帅,还是政治核心的十将军之一的修昔底德,参与并亲历这场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内战,在战争后期被流放,看到自己故国在与拉栖代梦人(斯巴达人)的二十年争霸中最终失败,肯定有着说不尽的悲伤与感慨。 修昔底德详细分析了战争的原因以及经过,中间有大量演讲和辩论,比如伯利克里等人的演讲,非常值得一读,从长达10年的阿奇达姆斯战争,到一时希拉两大集团签订了尼基阿斯合约,期间希腊又穷兵黩武远征西西里岛被叙拉古击败,再到最后迪凯利亚战争与伊奥尼亚战争希腊逐渐彻底失败。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曾经联合起来形成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希腊和拉栖代梦人,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那就是逐渐崛起的新兴霸权会对旧有霸权造成恐惧以及威胁从而容易进入消耗型战争,在这期间,两者甚至会联合起曾经的外族波斯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这期间,随着战争的逐渐颓势,以及进而带来的经济衰落,希腊民主制的衰落令人叹息,寡头政体的出现是当时历史的前进方向,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实践与失败成为了闪烁的历史。 修昔底德不相信鬼神以及祭祀,并且叙述了大量祭司受贿篡改占卜的史实,而且他根本不记叙所谓神迹,对于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也给予了自然的解释,体现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另外,他还对《荷马史诗》的战争规模进行了怀疑,对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200艘战舰的叙述是夸大了的,可以看出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保持理智批判的立场,坚持科学的态度选择史实,值得学习。然而,本书虽然记载了战争以及围绕战争的社会现象,却忽视了同样导致战争的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并没有全面记叙文化教育以及经济方面,倘若有修昔底德的总结,肯定是更加精彩。 修昔底德认为“人性不变”,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历史的逻辑,人是历史里最重要的因素,其他一切皆为人的劳动成果,所以他坚持从社会本身寻找战争等社会现象的原因,由于人性不变,导致社会矛盾的积累,所以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也有可能以相似的形式发生,是一种历史循环的周期论。 人性确实有所不变的东西,有着不变的恶与贪婪,但也有着不变的爱与正义,相比于人性不变得出的历史周期律,我更喜欢把历史当成螺旋上升的阶梯,虽然有所跌荡重复,但是总体上升进步,是一种上升的前进的周期,人性的缺点会不断发展放大,人性的优点也会不断发展放大,正如一座高山增高,其阳面与阴面会有同时的提升。我相信社会前进的大方向是上升并且进步的,尽管偶有动荡,但是都是向着太平盛世的理想前进。 共勉。 12/06/2020于费城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