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烟

世事如烟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世事如烟
    辛衍
    推荐

    在两千多年前,能有一本像《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样详尽准确的历史巨著实在是极为难得的。纵览全书,修昔底德的史家笔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历史的考证与研究。还有对当代的警示与反省。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是修昔底德此书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将修昔底德对伯里克利战前动员(葬礼演说)的叙述、雅典瘟疫爆发的描写,以及后文中雅典的崩溃结合起来看,是不是可以发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呢?

  • 世事如烟
    李欣蔚 Li Xinwei
    推荐

    雅典帝国衰亡史,远征西西里失败是雅典衰亡的开始,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转折点。

  • 世事如烟
    密涅瓦火柴盒
    推荐

    雅典人其实经历了两次瘟疫。一次是战争的第二年那场夺走1/3公民生命的“肉体瘟疫”,另一次则是早在战争开始前就已经弥漫的“精神瘟疫”。在修昔底德看来,雅典人追求荣耀是假,惧怕伟大是真。所以他们才会沉湎于虚假的壮举,而不敢面对真正追求荣耀的光辉。崇高是如此难以承受,以致只能将卑微的平等当作寄托,而放逐真正的伟大。

  • 世事如烟
    Troubadour
    推荐

    这本书讲希腊诸国在经历希波战争一致对外空前团结之后,分别以两个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为盟主的两大阵营,相互视为威胁,爆发全面内战,战争持续21年,最终雅典帝国惨败一蹶不振,希腊城邦从此衰落的历史。看完这本书,你会理解,为何中美之间正步步逼近,修昔底德陷阱。中国人历来讲究和为贵,可西方人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汇。从雅典帝国,罗马帝国,到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民主制下西方世界的强国,无一不像一个个饕餮,无休止地对外扩张,侵吞异国资源,以飨本国公民,直到耗尽国力,走向灭亡。自打在希波战争中破釜沉舟险胜波斯帝国以后,雅典帝国的军队多么不可一世,他们在地中海周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断把周边小邦变为自己的殖民地,列国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进雅典公民的腰包。可是,正如伯里克利清醒地揭示,雅典要维持现状只能无休止地对外侵略,以武力震慑属国,保持秩序稳定。这种模式终究不可持续,穷兵黩武必然招致祸端。当西西里远征失败,雅典人像被阉割掉的雄鸡,从此耷拉下曾经无比傲娇的头颅,从此节节失利,直到彻底沦为斯巴达人的附庸,结局却何其悲惨。太阳底下无新事,对比今昔,你会发现,在地中海沿岸游曳,武力威慑沿岸各国的雅典舰队,同如今四大洋上耀武扬威的美国航母,没有区别,你会发现,西方民主制度下的帝国模式从来没变过!只不过现代社会美国用另外一种看似隐蔽,较为和平的方式支配世界,中华民族未曾在历史上大规模对外侵略过谁,可是西方人没有这样的传统,以己度人,认为中美不会堕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观点,是幼稚的。国虽大,忘战必危,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 世事如烟
    Mr little White👈 👈
    推荐

    以史为鉴,从这本书中现代人提取了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学名词,修昔底德陷阱。 意指地区或者世界的守成大国和新锐国势必会产生矛盾与冲突,甚至战争,从西班牙与英国,英国与美国,美国与苏联,日本,甚至现在的中国,在这本书中都能看出一丝端倪。 总结一下雅典为什么会输给以斯巴达为首的拉栖代梦人同盟。 1. 骄横自大,压榨同盟,虽然雅典在内实施民主制,但对待同盟可以要求他们交贡金,甚至插手城邦内部事务,影响到了波斯战争后订立的条约,尊重各城邦主权,基于恐惧的联盟,再后来雅典在西西里的惨败后势必会瓦解。 2. 两面战争,长线用兵。在雅典与拉栖代梦人战争占据优势时,他们却决定再进行另外一场战争,远征西西里。而之前远征埃及,雅典人就惨败,这次也不例外。这个军事大忌也可以在希特勒飞速开拓苏联现场。 3.内部不和,互相攻讦。在雅典取得海军的胜利时,雅典人却因为有些将军在救助士兵不力,就投票处决十将军其六,而在战争进行到最艰苦的时候,雅典内部在进行寡头派和民主派的斗争,在外的将军在部署军事时还要考虑内部的政治。比如在西西里战争中,主将尼斯拉基可以撤兵,但他也知道回国可能会招收什么待遇,最后决定再赌一把。酿成大错。 在看这本书中感觉雅典在局部战役中获胜不少,最后还是失败,长城被毁,政府被推翻,整个的战略显然还是更加重要。 而至于中国和美国,中国一直在说要避过与美国的修昔底德陷阱,但我以为显然两个国家已经在这个坑里了,接下来如何见招拆招才更重要,这本书里从几乎永恒的人性里透发出的社会规律,对我们也很有借鉴意义。

  • 世事如烟
    Weird Fishes
    推荐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句话是在是太适合雅典人了。整本看下来,雅典人给我留下的是一个傲慢、自负、贪婪的形象而非是以前那个博学多才的形象。雅典虽实行的是民主制,但是这一时期的雅典同盟虽名为同盟,但实际上是建立在对于同邦的压迫之上而建立的,正如里面的雅典人演讲词所说,他们的同盟关系是建立在恐惧之上的,建立在对雅典武力的恐惧之上,制度为寡头制的斯巴达人反而在同盟关系上更为民主。 雅典人的傲慢也让他们在战略上做出来了一些激进甚至于愚蠢的决定,对严表中立的米洛斯的进攻,以及损失惨重的西西里远征。主动的雅典人无端树立了一批敌人,而给相对保守的斯巴达人增强了力量。本书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古希腊人的各种演说词,闪耀着当时人的思想光辉。

  • 世事如烟
    林 威
    推荐

    公元前五世纪雅典和斯巴达两大阵营间的战斗,全书结构合理,叙述客观,内容生动,文字简洁,堪称史学典范。

  • 世事如烟
    跃进激流
    推荐

    修昔底德不同意荷马史诗中关于特洛伊战争的规模的描述,认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金缺乏和给养不足,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一支军队(1200艘战船,10万将士)。 事实上,他自己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就当时希腊的人口(基数),生产力水平,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军队。而且,就战争艺术而言实在是不上档次,与战国时代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这也反过来证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规模,不可能有作者说的那么大。 事实上,所谓古希腊文明,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错,古希腊文明应该是出在的,同一时期在东方的中国,也产生了同样伟大的文明,在文明的多样性上甚至更胜一筹。 所不同的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没有笔和纸),记载中国文明的著作没有大部头。古希腊那些大作几乎全是大部头,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人们疑问是,在没有笔和纸的情况下,这些大部头如何写出来的?

  • 世事如烟
    钟诚
    推荐

    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在2000多年前的希腊,以希腊的失败而告终。通过修昔底德的描述,让我们了解了当时希腊政治,军事,经济的发展历程。

  • 世事如烟
    沧浪之水
    推荐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根本不会从历史里学会任何教训。

  • 世事如烟
    殷越
    推荐

    其实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用中国文化的语境来解释就是“一山不容二虎”,不明白为什么非要把咱们的老祖宗早就总结出来的道理再用洋文化啰嗦地又解释一遍。是觉得时髦么?我倒觉得是马后炮。

  • 世事如烟
    青山
    推荐

    刚刚拜读了格雷厄姆所著的“中美注定一战是否能逃脱修订底德陷阱”一书。对应当下时局有很多共同感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虑。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以叙事形式的记录,包含了大量的演讲和历史环境以及地中海周边国家的概况,有利于了解公元前雅典和斯巴达人所处的种种历史环境,更利于我们对当下进行判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城市地域、人名过于众多,难以一一考究,但开卷有益终究有利于个人增加见识!

  • 世事如烟
    可怕的汪
    推荐

    语言生动豪放,一部生动的古希腊战争史,尼基阿斯和阿尔基比阿德斯令人印象深刻,演讲词的充分引用是一大特点。

  • 世事如烟
    简单
    推荐

    读完这本书对战争本身倒没有什么大感觉。比较深的感受是雅典民主制的缺陷(中立一点说叫做特点)。第一,内部的民主并不一定导致对外关系中的友善、平等和负责任。雅典一直在追求霸权,追求霸权的目的当然是从城邦的利益出发。第二,在内部,少数人会利用民主制度裹挟民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比如雅典远征西西里的决策,就是这么出台的,如结果雅典惨败,雅典以后也一蹶不振。第三,民主造成的内争内耗,雅典时期就已经非常严重了。将领在前线打仗,后方一些政客,收集他的黑材料,鼓动民意陷害他,迫害他,这仗还能打得赢吗?

  • 世事如烟
    徐超
    推荐

    散落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数十篇演讲和辩论,清晰地体现出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学者试图从人性、逻辑、修辞为中心而形成的理性探索。遗憾的是,在本书中,自尼基阿斯客死异乡后,再无雄辩。修式既不忍也不愿,对加速下滑至深渊的雅典帝国有任何渲染之词了。 当然这并不是历史的终结。没有永恒的同盟,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是一切人类行动的动力。重建民主制后,雅典转头就与底比斯人结成反斯巴达同盟。从拉长的历史来看,所有的那些同盟,条约,互不侵犯或友好合作,就像,就像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胜利纪念柱一般,随处可见,毫不值钱。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