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

向前一步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向前一步
    Joe
    推荐

    本书看上去像是“创新三部曲”(《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基因》、《创新者的解答》)和《第二曲线》的读后感,虽然原创内容少,但是有启发意义。 第一曲线对应“延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变得更好);第二曲线对应“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变得不同)。然而,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联系职业发展,写3点感想(引号中内容引自本书): 1. 自然界中的自相似性,或者叫分形结构(例如海岸线、雪花形状、树叶等)也适用于第二曲线理论。 一个大的S型第二曲线是由可以细分的、许多小的S型第二曲线构成的。从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要不断地去找到新的出发点、不断清零、永不满足。 2. 创新发轫于边缘。 找到新的出发点再出发本身是痛苦的,因为边缘地带是陌生的、孤独的。但边缘也是孕育机会的地方。 “就算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往往导致失败的恰好是完美无瑕的管理。” 3. 你所拥有的,往往就会变成制约你的。 “我们不仅是生活在不断加速的跑步机上,而且在某个阶段,我们必须跳到另一台以更快的速度加速的跑步机上,并且早晚还要再次从这台跳到另一台加速度更快的跑步机上。整个过程必须在未来不断地加速进行,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 向前一步
    春风化宇
    推荐

    如果你读完《第一性原理》,那自然就会追读这本书。任何企业和个人要不断成长,必须要实行第二曲线创新,不断挑战,突破自己的边界,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都应该读一读!

  • 向前一步
    朱晨君Bourne
    推荐

    走出洞穴 ——微信读书精读计划 《第二曲线创新》 1、 洞穴隐喻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洞穴中。 你看着墙上的影子,以为那是真实的世界。 其实,是火光把洞穴之外的活动,用影子的方式投射到墙上而已。 由于你生活在洞穴里,并不能意识到这一切。 ——柏拉图 在书的结尾,李善友引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这几乎是全篇最短的段文字,却也是最能引人深思的部分。 自打接触李善友和混沌大学以来,发现他们一直在强调一个听上去很虚的概念:思维模型。按理说混沌大学是一个专门针对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群而开设的付费课堂,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概念切入?是贩卖焦虑还是认知升级?是徒有其表还是深不可测?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去网上科普了什么是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是人凭借外部活动逐步建立起来并不断完善着的基本的概念框架、概念网络,是思维活动特征的总和或整体。嗯,虽然都是汉字,但组合在一起根本看不懂。 但如果翻译成白话就要好理解一些:思维模型就是你遇到事儿的时候咋想的。比如要考试了,你是想考前突击呢,还是想临场作弊呢,还是直接放弃呢。这三种想法其实就是基于你对考试的认知和自我评估以及日常的思路决定的,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模型发挥作用的过程,而每一次的决定所带来的的反馈和结果,又再一次构建了你的思维模型,让你下次还这么想。 引申一点,要考试的时候,我们觉得分数更重要还是知识水平更重要,是不是平时学的越好,考试成绩一定越高?如果不幸考砸了或者侥幸抄到了,分数是不是就不能代表知识水平了?即使考了高分,实际工作和生活就也能有比较好的成绩吗?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对考试本身产生质疑与衡量,甚至对学习这件事进行重新评估。在这个评估的过程中,引入哪些因素,又该如何分配权重,得出的结果是及时行乐还是寒窗苦读,这都是思维模型在发挥作用。 其实,无论考试、工作、生活,都是我们人生洞穴上一个又一个影子,我们越是盯着他们看越是觉得逼真,但不妨回忆一下柏拉图的隐喻,这一切真的如此吗?有没有高考失利觉得一辈子毁了,但其实一辈子才开始?有没有工作成就觉得高光时刻,后来却觉得不值一提?有没有当意识到这些事情并不如此严重干脆自我放逐成为佛系?我们该做的,不是把影子不当回事儿,而是该走出洞穴之外,让自己沐浴在真理的阳光之下。 2、 三个模型 本书中作者一共列举了12个思维模型,都跟组织或企业的创新有关,也都能运用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中。其中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有3个。 2.1 第一曲线 虽然这本书叫《第二曲线创新》,但一切的基础来自于第一曲线。第一曲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从小到大的生活,学生时代的考试,步入社会的工作,第一曲线是你所拥有的一切,你的车,你的房,你的存款,等等。可以说,第一曲线就是生活本身,这毫无问题。 但问题是,如果想要找到第二曲线,你就得首先认识到自己位于第一曲线的哪个位置。 一个对生活完全满意的人,是不会主动寻求改变的。只有对生活不满的人才会,因为他不甘于此。当你认识到自己位于第一曲线后,才能开始理解第一曲线的概念:即任何一个品类,无论是技术提升、产品创新,还是公司和产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的增长形态都是“S曲线”。 曲线中有2个关键点:由下而上的翻转点被称为“破局点”,突破了“破局点”之后,曲线的上升幅度明显增强;靠近曲线上方时,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虽然还保持着增长态势,但相较之前的高速增长已远远不足;曲线由上往下的翻转点就是“极限点”,此后曲线便走向下坡路。 许多人并不清楚自己位于第一曲线,所以认为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许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位于第一曲线,所以认为大不了是重头再来。还有一种人,知道自己在曲线当中,但似乎并不认为这是条“曲线”,而是“直线”,奢望着增长能够持续保持,永远上升,这比不知者更可怕。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把横轴看做时间,纵轴看做健康,就会明白:人在婴儿时期很弱小,很容易生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健康、强壮,直到中年时期身心都处在一个巅峰状态,接下来就是步入老年,腿脚不便,眼神昏花等健康问题逐渐浮现。所以,第一曲线是常态,是符合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理论。 而我们要做的是,尽快发现自己在第一曲线上的位置,是逼近极限点了?还是刚过破局点?或者正在上升还是正在下降? 2.2组合创新 这是一个重新定义创新的概念,组合创新的意思是,不必重新发明轮子,使用已有的事物进行重新关联,从而组合出新的事物。 乍一听有点投机取巧的意思,这不就是排列组合吗,说直白点,这不就是山寨吗。不对,并不是,因为这其中有一个关键的要素是不同的,即最小单位拆解。 最小单位拆解是指你能够将事物本身不断解构,将整体不断解构为部分,将部分不断解构为更小的部分,直到无法再次进行解构为止。这时你得到的一定是一个最小单位,它是任何事物最本质也最寻常可见的东西。比如文章解构成段落,段落结构成句子,句子解构成词语,词语解构成单词,单词解构成字母,字母解构成笔画。这个时候,一笔一划成了你掌握的最基础工具。 而完成拆解,得到事物最小单位后,你需要做的就是重新组合。 这种重新组合不再是物理层面的1+1=2的组合方式,否则你不过是在玩积木游戏罢了,而是化学层面的H+O=H₂O的组合方式。组合创新真正的关键点也在于能否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既需要你对最小单位这个基本要素的准确认知,也需要你对组合方式以及化学反应的正确理解,简单的说,你要知道你拥有的是什么,你才能去选择什么,你要知道你能形成的是什么,你才会去组合什么,你要知道你得到的是什么,你才能去创造什么。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拥有一支铅笔,如何进行组合创新?首先将铅笔外壳全部拆解,把笔芯还原到碳原子这种最小单位,然后找到金刚石的分子排列结构,使用化学仪器进行重新组合,理论上,你就能够获得钻石了。 但是注意,组合创新需要被辩证性的看待,因为它的对面是创造性创新。而创造性创新是实质推动这个世界发展的基础,它需要强大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科学精神,最关键是勇敢的实验实践,如果我们只醉心于组合创新,那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创新。 2.3破界创新 这是书中的最后一个模型,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要理解这个模型,就要先思考一个问题,破界破的是什么界?是横向的边界还是纵向的边界?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被解答,则很有可能走入跨界、斜杠、副业等同义误区当中,离真正的创新越来越远。 其实,这里的破界,指的是我们自身的认知界限,是我们给自己设的规则与限制。 书中作者用了第一性原理来解释: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的命题,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违反。”换而言之,这条基本原理会衍生出其他次级原理和命题,并构筑起一个理论系统。 但我认为不妥,真正的第一性原理是不能被突破的,比如物理的真实存在,道德的基本底线,人际的关系平衡,这些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与社会运作的基石,它们稳不可破,反而一旦打破将引起巨大的灾难。 而在破界创新当中,需要打破的是个人或组织的“伪第一性原理”,即伪基石。这个“伪第一性原理”和真正的第一性原理一样,也是我们的基础命题,也是构建我们自身与推动我们发展的基础动力,但它可以被证伪。比如中国旧社会推崇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可以说是当时非常主流的第一性原理了,许多人以此为社会家庭准绳,要求他人或自己,但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女性意识一步步觉醒,发现女性不但可以读书学习,也可以工作社交,到后来甚至发现没有什么是男性能做而女性不能做的,反倒是生育男性不能承担。 性别歧视这种“伪第一性原理”不但存在于中国,全世界也同样被广泛覆盖,并且由此引发了轰动的女权运动,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和男子一起攻克了巴斯底狱,妇女拿起武器参加到保卫巴黎和进攻凡尔赛的斗争中去。这次斗争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大规模行动,标志着法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和法国妇女的觉悟。 在打破了性别歧视这个认知边界后,原先基于此的“伪第一性原理”被不断证伪,新的第一性原理“性别平等”重新树立,基于新树立的第一性原理发展出了女权运动三次浪潮,妇女解放运动,妇女联合组织等一系列创新。 所以,能否证伪旧的认知界限,并将其打破,成为了一切创新和进步的基础。 3、 走出洞穴 一本书如果只能教授人知识,那不算是一本好书,充其量是一本好典,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翻阅并寻找答案。 但一本书如果能教授人思维,那算是一本不错的书,但还是要紧剔它对你独立思考的影响,为你烙上思想钢印。 如果一本书能引发人的思考,那可以说是一本好书,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既不是知识,也不是道理,而是真正让人走出洞穴,沐浴在阳光之下,充分呼吸的过程,这一切都来自于思考本身,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有所思,有所得。

  • 向前一步
    7
    推荐

    引用类比太多,原创不多,缺少深度和广度,其内容基本来自于《创新者的窘境》,倒不如看原著,这本书只能开阔视野,浅尝辄止,操作性不强。

  • 向前一步
    丰年-伊香炸鸡
    推荐

    非常不错,尤其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巨头垄断的时代,怎么寻找找出路,值得反复研读这本书。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