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莎菲女士的日记
    小白羊
    推荐

    债务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创造与堙灭是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传导从来不是单向和唯一的,重要的是这整个的宏观体系。

  • 莎菲女士的日记
    Now
    推荐

    金融经济市场有两个重要的假设,理性人和完全有效市场。 但是这是完美假设,真实的世界包含着人性的不理性和不透明的市场。

  • 莎菲女士的日记
    沧水濯足
    推荐

    回顾历史,经济危机发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造成这种事实的原因是什么?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体系,我们是否有能力创造一种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经济 ,更要有微观的理论基础。 债务是在不确定中追求确定关系,魔鬼是对货币融资不受监管遭到滥用的恐惧,说到底不过是在自由市场与政府间寻找中间带,我们是选择债务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还是选择政府货币融资造成未来风险的不确定性

  •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奥黛丽·娟
    推荐

    私人债务,公共债务,债务最终的用途,能否创造真正的价值才是重中之重。

  • 莎菲女士的日记
    姜旭全
    推荐

    从传统的物物交换到如今的虚拟经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金融业也出现了由实向虚的趋势。既然是虚拟的,就会有让人看不到的地方,由此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靠包装、炒作、花式的金融操作手法,将所有人搞得晕头转向,当危机出现时人们还以为是机遇,这就是最可悲的事儿了。

  • 莎菲女士的日记
    红崽🎈
    推荐

    作者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使用了丰富的理论和实例批驳了主流学界理想中“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将成就一切的乌托邦”,批驳了当前经济学界对模型和数学上优美的追求甚至是迷恋,并提出适度使用印发货币创造货币,对债务活动进行征税、适度分割全球市场等措施控制信贷活动减少危机。私以为措施部分还需细化和论证。 此外得益于特纳先生深厚积淀的和译者的翻译功底,本书语言优美,文学性也很高

  • 莎菲女士的日记
    陈纬-期海通行
    推荐

    令人耳目一新地对货币创造和金融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批判。事实上,作者的思路已经有点接近马克思了,只不过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私人信贷的过度创造已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经济学需要建立一套新的范式!

  • 莎菲女士的日记
    luji轩
    推荐

    本书提出了近年来经济危机的多个原因,一是私人信贷的扩张,二是贫富差距的加大,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但本书并未提及如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其解决危机的观点仍是传统意义上有重大风险的大量发行货币。却并没有考虑到发行货币后其路径是否能完全有效的形成需求。如果发行货币后,全都进入金融行业或者房地产行业。对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 莎菲女士的日记
    李俊
    推荐

    2021NO62 建议:推荐 分享:一本对现代经济学提出挑战的一本书,一本可以作为参考文献的书籍,内容相当丰富。举个例子:“标准宏观经济理论无助于预测金融危机,也无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危机并拿出解决方案……基于完全市场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不仅未能回答关于清偿力丧失和流动性断裂的关键问题,而且不允许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经济学世界里可能不存在真正“深度的”(和稳定的)参数或关系。这不同于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对实际情形估计的精确性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文中多处观点的阐释,多为引经据典,处处提供可进一步延伸的内容。记得有人说过,想了解金融的运行逻辑,就去读一读每一轮经济危机前后市场运行的变化情况,现在想想也破有道理。本书主要观点:第一,多数信贷扩张对于刺激名义需求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却加剧了杠杆过度和债务积压。第二,若有必要,我们可采用其他方法刺激名义需求,而不必依赖于私人信贷创造。而根源来自三个方面:房地产投机、贫富差距扩大和经常账户失衡——所导致的信贷创造,并没有在促进资本动员和配置以及刺激名义需求增长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建议:财政赤字货币化。不过,作者在表达任何观点时,都提到了一个“度”的问题,把握度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其实现实中,这才是最难的问题,比如说财政赤字货币化,也说只能一次性,要设定规则去规范,又说很难。实际上呢,就是说啥都很中性。最后,这本书特别适合当下来阅读,对于当前经济和市场的情况,很具有指导意义。推荐。 ~~~~~~~~~~~~~~~~~~~ 自律,才能自由

  • 莎菲女士的日记
    潘晓良
    推荐

    几个收获:1. 信贷不是商品,所以不适应自由市场规则,需要管控。2. 人性的贪婪自然有扩张债务的需求,而不愿意去还债。3. 个体和整体的需求是不一致的,需要有强制性规则来控制信贷。

  • 莎菲女士的日记
    Patrick
    推荐

    思考的深度很好,但整体脱节了政治因素,差了口气的感觉。 有一丢丢对各国行为,我理解,但不赞同的态度。

  • 莎菲女士的日记
    黄峥嵘zion
    推荐

    《债务与魔鬼》读书笔记20200222 Adair Turner 于2008年出任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协助处置08金融危机,于2015年出版《债务与魔鬼》,对08年美国次贷危机/危机后中国债务/欧盟小国危机均有描述,并在书中暗示英国脱欧的可能。 Turner主要观点如下: 一、金融信贷过度膨胀(肥大症):金融自由化的结果 1970-2008年,英国金融业增速是国民收入的2倍,并且每隔10年,金融业呈加速增长态势,美国经历类似。金融密集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故在2007年之前,金融膨胀化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好评。 但银行信贷创造货币,具备自发加速机制,金融机构间的交易活动急剧扩张,其中的关键因素被称为“资产证券化”和“影子银行,特别是建立在信贷证券化/信贷结构化和衍生品高频交易创新基础之上的产品:CLO、CDO甚至是CDO2、CDS等创新加起来使一个国家的银行发起的信贷风险敞口能够被分销给全球的最终投资者。 二、世界的真相:金融市场的无效率和非理性。 金融活动的扩张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信贷产品的高流动性,减少了投资者对长期投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的需求,使他们更加关注短期市场趋势的预测;以微秒级交易为策略的量化/对冲等创新工具,与有效的价格发现没有任何关系,只用于赌博;风险价值模型在技术上和基本假设上存在缺陷,使其忽略了极端情况(黑天鹅),而黑天鹅正是金融危机的核心所在。 如果实体经济没有增长,金融创新不可能凭空创造出额外的收益,因此,多数金融交易必然是零和博弈。 三、银行信贷创造货币,诱发“债务-通货紧缩”的费雪传导模型 银行部分存款保证金制度,极大的扩展了信贷创造货币的空间。金融(信贷)的扩张意味着债务的快速增长,实体经济的激剧扩大必然导致收益率下降,债务违约迟早发生。在羊群效应示范下,哪怕通胀率保持低位,过量信贷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仍将最终引发债务危机。传导路线如下: 1、债务清偿导致资产廉价出售➡️2、存款货币的收缩➡️3、资产价格水平下降➡️4、企业资产净值的更大下降,加速企业破产➡️5、利润同时下滑➡️6、产出/贸易/就业减少➡️7、悲观蔓延信心缺失➡️8、囤积货币,货币流速下降➡️9、复杂的利率变化-名义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上升。 四、京沪永远涨:房地产是银行信贷故事的主角 银行通过信贷创造的货币,极少流入实体投资,主要被用于购买现存资产,特别是房地产,这是因为房地产本身为居民财富的最重要部分,而且最佳地段的房产总是不可再生/稀缺的,房产信贷风险相对可控,何况银行对房产风险评估成熟简单。而信息/通信等行业不仅需要长生产周期,而且设备受“摩尔定律”影响所需资金相对较少。最后的结果,信贷导致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而房产抵押又重新推动下一轮的信贷货币创造。 各经济体金融不稳定的核心在于银行无限的潜在信贷供给与房地产及特定区域内缺乏弹性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信贷周期和房地产价格周期,不再是各经济体金融不稳定的冰山一角,而是接近于故事的全部。 五、全球化:债务并未消除,只是转移 一旦经济中的债务过度,完全清除债务几乎不可能。2007-2008年以来欧美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转移债务,从私人部门转向公共部门,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如中国。 中国在次贷危机期间实施刺激政策,造成信贷规模激增,为全球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但却使金融脆弱性显著增加。中国面临着信贷指导模式(重工业过度投资)和银行自由化(房地产过度投资)的双重考验,即如何转变信贷密集型经济的增长模式。 六、欧元区的幻觉:超主权的货币,亚主权的政府 欧元区政治设计存在巨大缺陷:各成员国无法通过发行法定货币,来将债务货币化。 如果欧元区不能从完整的货币联盟升级为政治联盟,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解体。与长期停滞相比,解体是较优选择。 七、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监管+发钞 既然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膨胀引发债务危机,那么货币创造不能由银行家来决定。 1、加强监管,管理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 a/利用利率工具抑制信贷繁荣;各经济主体目前名义/实际利率接近于零,已无空间; b/调高准备金比例,从5%提高到20-30%; c/监管影子银行,建议对相关高频交易行为实施征税;对证券高频交易在合约层面实施监管; d/限制国际资本流动,在“零售银行”和“批发银行”之间构建栅栏; e/给予监管机构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2、财政赤字货币化:与魔鬼共舞 危机后一直试图使用超宽松货币(QE)和零利率政策来刺激经济,但这些政策在多次使用后已经被证明不足以带来稳健的经济增长。既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不如打破正常禁忌。作为货币力量的信徒,特纳赞同Milton Friedman的“直升机撒钱”的政府货币融资方案。公开的货币融资可以考虑三种具体方式:伯南克的直升机撒钱/一次性债务核销/全面的银行注资。 Turner甚至设想以创新的法定货币实施全额准备金制度:央行发行电子货币,同时逐步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要求。这样把创造货币的权力从行业银行逐步回归到央行(政府)手中。 简评:Turner以非常翔实的数据与逻辑说明了金融膨胀化的现状/成因/应对之策,但依然留下了许多疑问: 1、贫富不平等是金融膨胀化的结果,而非Turner所说的原因;金融膨胀化具有的坎蒂隆效应,会对企业和家庭产生损害,因为他们所面临的价格结构已被首先收到新增货币的金融机构和权贵机构抬高了。 2、Turner是货币力量的信徒,他认为货央行对币创造具有无限的充裕度。这将为无限QE为债务货币化创造理论基础。无限货币能否创造无限生命? 3、Turner认为只有赋予央行更多的权力,实施更严厉的监管才是解决之道。而现在的金融肥大症/债务危机正是货币监管政策长期实施的结果; 4、Turner最核心的悖论还在于:既然不相信商业银行分散型创造货币的力量,认为不同的经济主体都代表着各自利益,不可能受到良好的纪律约束,那么我们凭什么能相信央行(ZF)的集中型创造货币能力,就会自动受到良好的纪律约束?

  • 莎菲女士的日记
    白舸
    推荐

    近几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行理念与此书的观点有颇多重合之处。以此书为参考,或许可以对未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发展有一定判断。

  • 莎菲女士的日记
    A晓边疆特产
    推荐

    简单总结一下书中的观点吧,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两件事情。 第一,是金融深化究竟是不是多多益善越好,作者的观点是金融深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起阶段具有积极效应。但是又从08年危机的起源来告诫读者,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和无止境的。在到达某一点后,金融活动的增加和金融密集度的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是有害的。很多金融增长,只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反复倒卖,虽然会给金融机构带来收入,但实体经济却为这种金融活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第二,是如何从现在的危机中重建全球金融体系。作者认为现代经济的金融不稳定性来自银行创造信贷、货币和购买力的无限能力同土地之类要素的刚性供给之间的矛盾。现代金融体系使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创造过量债务,尤其是未用于为新资本投资提供资金,而是用于购买现存资产,其中主要是房地产(这也是房价过高的主要原因)。作者给出的危机解决方案是三个,一个是伯南克的‘直升机撒钱’,第二个是第一性注销债务,还有就是为银行注资。这三种方法都是将私人的债务过渡给政府,解放私人部门的生产力,但是作者并没有说如果国家债务过多又该怎么办,虽然有国家注销债务的案例(希腊和冰岛),可是这是以透支国家信用为前提条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向美国一样可以通过无限量化宽松将债务负担转移给别的国家(前提得是美元足够强势),而根据结果来看,美元在不断贬值,不断增强出口能力,减少进口,也在减少贸易逆差(也是减少财政赤字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如果还这样‘赖账’,那么将来其他国家是否还能接受美债都是一个问题。直升机撒钱会造成通胀,搞不好会让货币进去贬值通道,向银行注资或许是个好办法,但依据中国国情来看,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高企(这也是政府高价卖地的原因),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做这件事情,总结下来,中国的经济增速大概率会降低一点,但是只要不是硬着陆,中国经济的内部韧性还是可以接受的。 书评完毕,第一次认真写金融书本的评论,如有谬误,还请各位书友见谅。

  • 莎菲女士的日记
    推荐

    把债务看成一种经济污染,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任何债务杠杆只会助长暴涨暴跌,加重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但本书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来解决问题,或许经济周期性波动是永恒的,因为人性无法改变!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