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矫慧
    推荐

    总得来说,阅读过程并不顺畅。概念应该能够大致理解,但是起辅助及加深理解作用的案例却不太好读。主要因为对政治学,经济学,国際关系学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无法迅速领悟案例传达的意思。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陈翊中
    推荐

    我不算一个细心的读者,也没有边看边做电子笔记的习惯。不过看到最后,译者王尔山的“译后记”的确深受感动。的确,“爱才是属于人类特有的优势策略”,这可能也是译者用心将这本大师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的初衷吧[强]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余奎
    推荐

    博弈论是第二层次的思维,能升高观察视角。在博弈中,永远要思考对手会怎么做。 对相继出招,博弈论的思考方式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也就是说从可能的选择展望可能的结果,从想要的结果往后推应做的选择。投票的例子令人印象深刻,投票的顺序决定结果,令人意外。 对同时出招,博弈论的思考方式是列出所有的可能配对的组合,计算双方价值,把利益最大化当目标,这样能找出优势策略、劣势策略,排除劣势策略,选择优势策略,一般能找到纳什均衡,在零和博弈中,均衡可能是随机化,即不能让对手找到你的规律。 这上面就是博弈思考时的两种基本逻辑,当然思考只是出招的准备,出招影响和操控对手行为才是策略。对影响对手来说,可以采取无条件行动、威胁和许诺来影响和操控。而开展这些策略行动,最难的是怎么使对手相信,在博弈论中,有价值的信号必须是有代价的,就如生物进化的昂贵信号一样,要不让结果发生不可逆改变,要不要自主能力受到限制,就像合同处罚条款和破釜沉舟一样,有代价才可信。但是,信号是迷惑对手的有效手段,所以要特别注意,也许采取自己的均衡策略才是最佳选择。 博弈论用在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一、现实中什么是利益最大化不是单维度的,而且总是不是那么清晰;二、可能性也不是那么准确。所以结果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不是可以那么清晰地权衡和选择。 总之,思维方式很新颖,实用性还需拓展。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陈阿满
    推荐

    书名: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 类型:博弈论书籍 作者简介: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以约翰·J·F·谢拉德命名的经济学“大学教授”。他教授有关博弈论的课程,同时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的策略行为,曾在(英国)瓦威克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和牛津大学任教,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富有创新的经济学家,也是第一个被授予美国经济研究中心“杰出成员”的知名教授。 巴里·J·奈尔伯夫(Barry J.Nalebuff),牛津大学博士,现任耶鲁组织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及管理学教授。他教授有关策略、政治和决策的课程,经常为《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等拥有众多读者的报纸撰写关于策略问题的文章。他还运用策略思维这一工具,为化学银行、麦肯锡公司以及索亚-米勒集团提供咨询。 点评: 看到本书作者的时候,履历这么牛!这个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本书时的反应。然后就查了查这本书的简介,竟然还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的推荐。本书内容的水准就不言而喻了。 本书又是一本与博弈论相关的书籍,主要关注的是博弈中如何选择进行策略思维,即如何利用策略思维获得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博弈论的作用和意义已经在我之前的一个书评<哈佛博弈课>里面做过介绍,这里就不在强调了。本书已经是我读的第二本博弈论相关的书籍了,今年自己还会读一到两本相关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解过博弈论的朋友,希望大家可以做个了解,或许可以解惑。 好了闲言少叙,接下来就写一写<策略思维>这本书的内容摘录了。 1. 首先,这在开始的一个观点是:博弈论说的并不仅仅限于如何击败对方;这个理论同时解释为建立合作与战而胜之两方面的策略。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竞争,更要学会如何合作。 2. 策略博弈的精髓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影响或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相继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每个参与者在轮到自己的时候,必须展望一下他的这一步行动将会给其他人以后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反过来又会对自己以后的行动造成什么影响。第二种互动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完全不理会其他人刚刚走了哪一步。 3.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 (即策略)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的行动者的选择。 相继博弈: 1. 相继出招的博弈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预计其他参与者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据此盘算自己的最佳招数。这一点非常重要,值得确立为策略行为的一个基本法则。 2. 相继出招博弈制定策略时的一个法则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展望你的最初决策最后可能导致什么结果,利用这个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佳选择。 3.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过程可借助博弈树来分析。将所有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这次纳入决策树,然后在所有路径中,选择一条最优的路径,以此作为自己决策的依据。(我们把一棵反映一场策略博弈当中的决策次序的树称为“博弈树”,而把“决策树”留做描述只有一个人参加的情形) 4. 对于任何一个相继选择并且数目有限的博弈,总是存在某种最佳策略。(有限状态机) 5. 有些时候,相继行动的次序是由法律或者习俗决定的,还有些时候这一次序本身就具有策略意义。 6. 讨价还价的普遍特征有两个:其一是博弈的规则是什么;其二是合作破解的后果是什么。 7.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适用的条件:第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是后行者可以观察到先行者的行动。另一个适用条件:策略必须是不可逆转的。 同时行动博弈: 1. 关于同时行动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的思考可以总结为指导行动的三个简单法则。而这些法则又基于两个简单概念:优势策略与均衡。 2. 优势策略:即某些时候它胜于其他策略,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比其他策略差。 3. 优势策略的优势是指你的这个策略对你的其他策略占有优势,而不是对你的对手的策略占有优势。 4. 优势策略常见的误解在于:一个优势策略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采用优势策略得到的最坏结果也要比采用另外一个策略得到的最佳结果略胜一筹。(对此要有限定条件,只能说同等条件下如此,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如此) 5. 英国桂冠诗人艾尔弗雷德·丁尼生爵士 (Alfred, Lord Tennyson)的名句:“爱过之后失去总比从来没有爱过好。”换言之,爱是一种优势策略。 6. 在选择优势策略时,制定一个表格,然后罗列出自己和对手在不同选择下的收益率,从这些收益率中选取自己的优势策略。 7. 一个优势策略优于其他任何策略,同样,一个劣势策略则劣于其他任何策略。假如你只有两个策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是劣势,那么另一个一定是优势策略。 8. 均衡:一个策略组合中,各方的行动就是针对对方行动而确定的最佳对策。一旦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就没人愿意改变自己的做法。博弈论学者把这么一个结果称为均衡。 9. 同时行动三大法则:法则1:寻找优势策略并应用优势策略。法则2:寻找和避免劣势策略,与此同时假设你的对手也在这么做。法则3:寻找这个博弈的均衡,即一对策略,按照这对策略做,各个参与者的行动都是对对方行动的最佳回应。 10. 同时行动博弈中,博弈各方都有优势策略的博弈最简单,大家只需要选择自己的优势策略即可,完全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策略。 11. 同时行动博弈中,只有一方拥有优势策略的博弈其实也非常简单。拥有优势策略的一方将采用其优势策略,另一方则在此基础上再选择自己的最佳策略。 12. 打电话中途断线:一个解决方案是,原来打电话的一方再次负责打电话,而原来接电话的一方则继续等待电话铃响。另一种可能性是,假如一方可以免费打电话,而另一方不可以;那么,解决方案是拥有免费电话的一方应该负责第二次打电话。 策略篇: 1. 任何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应该符合的四个原则:清晰、善意、刺激性和宽容性。 2. 一个策略行动的设计意图在于改变对方的看法和行动,使之变得对自己有利。其突出特征是刻意限制你的行动自由。 3. 策略行动包含两个要素:计划好的行动路线以及使这一路线显得可信的承诺。 4. 第一类策略,无条件行动:无条件的行动是你先行且行动一成不变的回应规则。一个无条件的行动可以使这个参与者获得策略上的优势,抢占先机,率先出招。即便你并未真的先行,仍然可以通过对一个回应规则做出一个承诺,获得相仿的策略优势。 5. 另外一类策略是制定有条件策略,即制定回应规则,如果别人做了什么,你就相应做什么。回应规则分为两大类:威胁与许诺。威胁和许诺都是有条件行动。 6. 威胁是对不肯与你合作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回应规则,既有强迫性的威胁。第二大类的回应规则是许诺。这是对愿意与你合作的人提供回报的方式。 7. 你可以主动的进行无条件行动、威胁或许诺的有条件行动。当然,你还可以等待对方首先来做这些事情。 可信度: 1. 制定策略性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策略真实可信。建立策略意义上的可信度意味着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确实会实践你的无条件行动,你会信守许诺,也会实践你的威胁。 2. 建立可信度的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改变博弈的结果,意思是说,务必使遵守你的承诺成为符合你自身利益的选择:把威胁变成警告,把许诺变成保证。第二个原则是改变博弈,使你背弃承诺的能力大受限制。第三个原则是充分利用别人,帮助自己遵守承诺。 3. 第一原则,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有:方法一建立和利用一种信誉。方法二写下合同。 4. 第二原则,改变博弈的方法有:方法一切断沟通。方法二破釜沉舟。方法三让后果超出你的控制。方法四小步前进。 5. 第三原则,利用别人遵守承诺的方法有:方法一通过团队合作建立可信度。方法二雇用谈判代理人。 6. 建立和利用信誉方法可以改变博弈结果的原因在于:我们时刻和周围的多个人之间进行博弈,在一个人那里失去信誉,可能影响和其他人的合作。因此,建立信誉很重要。 7. 合同:要使你的承诺显得可信,一个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同意在你不能遵守承诺的时候接受某种惩罚。但是,单有合同并不能解决可信度的问题;还需要有独立执行合同惩罚的第三方存在。而且,为使合同方式奏效,负责强迫执行承诺或者收取罚金的一方必须具备某种独立的动机完成自己的任务。 8. 切断沟通:切断沟通之所以可以成为一种管用的确保承诺可信的工具,原因在于它可使一个行动真正变得不可逆转。 9. 小步前进:如果信任对方有时候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未必愿意互相信任对方。这时我们可以将威胁或许诺可以分解为许多小问题,每一个问题可单独解决。 10. 只有一点需要特别小心:深谙策略思维者懂得瞻前顾后,他们最担心最后一步。假如你预计自己会在最后一轮遭到欺骗,你应该提前一轮中止这一关系 11. 在同时行动的博弈中,看穿对方的策略,将会对自己的行动有很大的帮助。同样对方如果能够看穿你的策略,那么你就会相对的被动。解决这个问题唯一合理的方针是力求做到让你的策略不可预测。 12. 混合策略博弈是指博弈的参与人通过模糊自己的策略动机迷惑对手的博弈。 13. 博弈论之父冯诺依曼的最大最小定理指出,在零和博弈里,参与者的利益严格相反 (一人所得等于另一人所失),每个参与者尽量使对手的最大收益最小化,而他的对手则努力使自己的最小收益最大化。 14. 最大最小定理给我们一个结论是:假如你想知道的是一个选手之得或者另一个选手之失,你只要计算其中一个选手的最佳混合策略并得出结果就行了。 15. 所有混合策略的均衡具有一个共同点:每个参与者并不在意自己在均衡点的任何具体策略。 16. 在商界,随机策略的最广泛用途在于以较低的监管成本促使人们遵守规则。这已经应用于从税收审计、毒品测试到付费停车计价器的许多领域,同时解释了惩罚不一定要和罪行吻合的原因 策略思维 边缘策略: 1. 边缘政策的本质在于故意创造风险。和其他任何策略行动一样,边缘政策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对方的期望来影响他的行动。 2. 边缘政策不仅在于创造风险,还在于小心控制这个风险的程度。 3. 受到威胁的一方通过同意边缘政策者的条件,必须有能力充分减小这一风险,通常是一路减小为零。 4. 无论怎样运用边缘政策,总有一种跌落边缘的风险。要使这种威胁变得可信,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于,无论是你还是你的对手都不知道转折点究竟在哪里。 以牙还牙策略 1. 以牙还牙策略:人家对你怎么做,你也对他们怎么做。说得更精确一些,这个策略在开始阶段双方是合作的,以后则模仿对手在前一阶段的行动。 2. 以牙还牙策略的缺陷:以牙还牙策略是一个有缺陷的策略。只要有一丁点儿发生误解的可能性,以牙还牙策略的胜利就会土崩瓦解。以牙还牙策略缺少的是一个宣布“到此为止”的方法。 3. 长期而言,以牙还牙策略会有一半时间合作,一半时间背叛。 合作与协调: 1. 一些博弈里,比如囚徒困境,一部分参与者做了一个选择,另一部分参与者做了另一个选择,但若是把全体参与者作为一个整体,从这个整体的立场出发考察,这两种选择都没有达到最优比例。原因在于其中一个选择可能对其他人产生更大的影响,而做出这个选择的人没有预先将这个影响考虑在内。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合作与协调,进而使得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投票的策略: 1. 如果投票只有两个选择,你就应该把票投给你最喜欢的那个候选人。这是因为,你的选票将在打破得票均势之际发挥最大作用,你当然希望自己的一票真实地反映你的偏好。 2. 对于具有两种以上选择的选举,需要决定的则是要不要投票以及投谁一票。这个时候,把票投给你最喜欢的那个候选人的策略不再是正确的选择。 讨价还价: 1. 一名策略谈判者发现,外部机会越好,他能从讨价还价当中得到的份额也越大,他就会寻找策略做法,希望改善他的外部机会。与此同时,他还会留意到,真正影响大局的是他的外部机会与他的对手的外部机会的相对关系。 2. 当对多个因素进行讨论时,理论上,许多这样的问题可以简化至等同于金钱总数问题的地步,但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即各方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各不相同。 私以为一场博弈中,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首先识别自己在做什么样的博弈,博弈的参与者有哪些,博弈的收益是什么,博弈的类型是什么,影响博弈的因素有什么,等等。然后在这些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博弈策略。其中,如何一定博弈策略,然后如何让自己的博弈策略达到目的,是博弈的关键。 本书针对博弈论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博弈(相继行动博弈,同时行动博弈),向我们说明了如何制定博弈策略,以及如何让博弈策略更可信。虽然,本书的内容结构上不那么清晰;但总体而言还是值得拜读的。 以上~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风蚁
    推荐

    花了一些时间读完这本书,感觉很好,可是也忘的差不多了,但是还是很喜欢,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博弈,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人最大的博弈对象,应该不是净增对手,而是自己,和自己思维的局限进行博弈。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熟悉自己,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书中有很多例子(说实话看不懂,因为没参与,只是根据描述,来思考)说明一些问题,但是作者也解释了,只是帮我们提高认知。 我不认识纳什博士,但是知道《美丽心灵》,大学是有过接触,感觉到一种美丽的世界存在于智者的内心,自己接受现实的那种淡定,人生需要策略,因为我们要生活的更好,不只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对手”,因为他们的陪伴才让我们生活的更加完美。 爱过之后的失去,总比没有爱过强,我能理解里这句话,但是还没有完全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学习还会继续,期待更加美好的自己。 人生的博弈,不只是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还有其他的博弈,心态很重要,零和博弈不一定非要分出胜负,也会出现一种平衡,人生需要一种策略,但是可以让零和博弈内容更加丰富,相互之间,共同进步,也有可能(可能已经偷换了概念,但是我只是业务者)。 人生的策略,不是利益,更不是胜利,而是让自己不输,因为可以一直玩下去。人生需要计算,通过这本书才知道数学的伟大自己内涵,也算是拓展了视野,不错。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尚璇千寻
    推荐

    纳什的定理适用于任意数目的参与者,适用于任意混合的共同利益和利益冲突的情形:这在许多人相互影响的经济学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贸易当中既存在互利互惠,也有利益冲突。这一切使纳什均衡成为反映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个绝佳模型,而这样的相互影响早已覆盖整个经济学领域,还扩张到许多其他领域。需要用到这个定理的作者觉得再也没有必要明确引用纳什的论文,而简单地称为“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就可以了。假如别人每次写到或说到“纳什均衡”,纳什就能得到1美元,那么他早就变成大富翁了。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Cathy࿈Qin༻꧂
    推荐

    如果说每天早上起床是天人交战的博弈,那商界政界日常生活等,但凡有人有竞争的地方博弈无处不在…经管福音,策略思维,拿走不谢…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Jennifer
    推荐

    博弈论实在反直觉,看这本书耗尽了我的脑细胞。但是即使不完全明白推理,只是了解结论都已经太精彩。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Samuel
    推荐

    给想看这本书的同学提供点信息: 这本书的原版出版于1993年,之后作者在2008年出了新版,书名也换了,国内在2015年出了翻译版,名叫《妙趣横生博弈论:事业与人生的成功之道》,不过这本暂时没有电子版。 新版和旧版的差别,我来摘抄一下新版里的话: 这本新书是《策略思维》的全新升级版,更加成熟,充满了宽容和对他人的理解,以更高的人生视角在竞争之外进一步强调了合作。 如蒙纳一样,我们有一个新的视角。在我们创作《策略思维》的岁月,我们还太年轻,而彼此的精神思潮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竞争。后来我们彻底认识到一个重要的内容,即策略情况下的合作对局,以及一个良好的策略如何需要混合竞争与合作。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C.c
    推荐

    最近一直在阅读有关深度思考方面的书籍,搜集的过程中就发现《策略思维》这本书,初读以为是有关深度阅读的书,深读才发现原来这本书主线是博弈理论、思维的书籍。 帆船胜出理论,要想在帆船比赛中胜出需要博弈,领先者要想持续保持优势,可以选择和第二名保持同样的策略。比如第二名船换赛道,第一名也跟着换赛道,始终保持同一策略。要是第二名要想超过第一名,那么必须摆脱同一策略。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股市分析师,如果要想在股市里脱颖而出,就不能随大流去预测行情。必须有自己的想法和冒险策略。这个例子就像我国的李大霄老师,从5000点看多到2500点,虽然天天打脸,但并不妨碍他赚钱和名声。赢得大选策略也是一样,如果你没有把握获胜,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激进的策略去打破局势。赌博博弈也是同样适用此方法,领先的一方先让落后的出牌,只要和落后方用同一战略,那么胜利就会保持。 讲到战争与和平“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两个敌对势力和四个敌对势力难以和平共处,只要打破双数势力就可以维持现状,三个敌对就能恢复稳定局面。 许诺和威胁只在一念之间,歹徒威胁说,如果你不给我钱,他就伤害你。如果你给了他就放了你,如果你不给,他就会修理你,许诺变成威胁。 在谈到怎么用合同约束自己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签订一个自己不能履行承诺时接受某种不能承受的惩罚。比如减肥,如果每周没有跑10公里,那么就给监督自己的人每人1000元,这个动力肯定迫使你完成自己的承诺。 当然签订合同这种承诺只能相信正人君子,如果你和瘾君子签订这样的协定,那就是徒劳,因为他没有可信度。 战争中不可预测战略是成功的主因,如果两方作战,都知道对方的策略,那么战争就会进入僵持状态。一旦一方想战胜对方就要使用出其不意的战略。 最后讲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那个更好,就是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市场自我优化,选择出一条适合的方法,持续发展。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和人竞争,都是决策的、博弈的过程,阅读完本书或许能扩大你的胜面。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shannon
    推荐

    全新思维方式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两种博弈很有意思,即比较消极的零和博弈和即有可能达到的共赢的非零和博弈,区别是赢多赢少或者一方即便不赢起码输的不多。很多思维模式都是摸索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 我们努力避免零和博弈,追求非零和博弈,努力寻求共赢局面。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clive
    推荐

    对于博弈论有一个全面的概括,同时详细的介绍了博弈论中许多情景的策略与方法,并且利用许多实例去辅助解释这些场景的策略与方法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南方的海燕
    推荐

    博弈,就是游戏的参与者,根据信息,做出选择,选择合适的策略,达到最终获益的一个过程。而要想获益,就要在和对手的博弈中,选择利于自己的策略。这本书主要介绍博弈的例子和怎么选择合适的策略。在不同的游戏里博弈,有不同的难度,比较常见的有两人博弈,三人博弈,下面通过几个例子偷窥一下博弈论的皮毛,为了便于理解,有一点点虚构改编。 [颜值困境] 说到博弈论,大家耳熟能详的当然是“囚徒困境”了 ,现在给出的信息是:小男和小方两人,因为颜值的缘故被外貌协会的人抓住了,肯定要被关小黑屋了,而关押的年限是根据两人对自己的面貌评价来确定。 ①如果有一个人说自己丑,另一个说自己帅,丑的关押10年,帅的关押1年。 ②如果两人都说自己帅则都关押5年,如果两人都说自己丑则都关押3年。 可以看出,利己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说自己帅,而对方刚好承认丑,一种是双方都承认丑。从博弈的角度看,小男不知道小方会选什么,但是他知道小方只有两种选择,1.小方帅:他帅,5年;他丑,10年,所以→选帅。2.小方丑:他帅,1年;他丑,3年,还是→选帅。而小方也是这么想的,结果只能是两人都帅,5年,因为双方是隔离的,在遥远的地方并不能听到对方的呼喊,所以不敢说自己丑,而希望对方承认自己丑。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无论对手怎么选择,这都是很有优势的策略了。这个困境怎么破?如果双方很早就说好了背叛的严重惩罚,估计他俩会好好思量的。 [书币之争] 有这样一场猜谜比赛,刚开始每人都只有10个参赛书币作本金,随机两两同时进行猜测,屏幕会显示一个书友的昵称,双方根据这个昵称对该书友的信息自行猜测,猜对则获得相应比例的书币,猜错就没有本金了,没有书币了会被淘汰出局,只有最后胜出的一位书友可以获得主办方的30000书币奖励,猜测比例如下: ①猜性别(男,女),赔率1:1。 ②猜情感(单身狗,恋爱中,结婚过),赔率1:3。 ③猜地区(省级行政单位),赔率1:5。 ④猜年龄(具体几岁),赔率1:10。 经过多番残酷的厮杀,只有两位书友没有被淘汰,小海以600书币的成绩领先全场,小雁以400书币暂居第二,当主持人宣布到了最后一个题目,要一题定胜负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书友的昵称“当桂花遇上西梅花”,虽然小雁对这个昵称的猜测还是有点把握的,但她还是表明,如果小海愿意分10000书币给她,她可以选择弃权,不去赌最后一把。如果你是小海,你会同意吗?可惜,小海拒绝了,所以小雁只能下注,她想起了一部电视剧,觉得桂花指地区,桂是广西的简称,所以她将400书币都押在猜测这位书友来自广西,赔率是1:5。如果你还是小海,你会怎么做?最后小海赢了,而且是稳赢,因为小雁忽略了博弈论。 [蓝包之分] 一日,三位书友小早,小中,小晚结伴于动物园游玩,突然天降书币蓝包雨,正好100个,三人决定按上面的出场顺序,轮流提出一种分法,每次都三人投票表明是否同意,同意的票数要多于反对的票数才算通过,如果通过则按该分法操作,如果没通过,那么提出该分法的人不仅失去下次投票的机会,还要和老虎共度美妙的夜晚。小早应该提出什么分法呢?理论上,小早可以提出,他得99个蓝包,小中得1个蓝包,结果大家都不需要化身武松,欢乐回家。这是博弈论里从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复杂点就是,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 [三人对决] ABC三人用箭进行生死对决,还是按回合轮流出箭,每个回合的出手顺序都为ABC,每个回合只能放一箭,A的命中率是30%,B的命中率是80%,C的命中率是100%。如果你是A,什么策略比较好?先来看下相对静止状态大概的幸存率。 ①A 🏹 B,中,幸存率A0% ②A 🏹 B,否,到B出手 ③A 🏹 C,中,幸存率A20% ④A 🏹 C,否,到B出手 --------- ⑤B 🏹 A,中,幸存率A20%,B0% ⑥B 🏹 A,否,幸存率A30%,B0% ⑦B 🏹 C,中,幸存率A30%,B70% ⑧B 🏹 C,否,幸存率A30%,B0% --------- ⑨C🏹 A,中,幸存率A0%,C20% ⑩C🏹 B,中,幸存率A30%,C70% --------- 首先看第一部分,没打中,到B出手对A来说是较优策略,为了避免尴尬,第一回合A最好放空箭。 再看第二部分,结合向前展望、倒后推理,若B选择对A出手,后面B的幸存率都是0%,所以B选择对C出手是较优策略,而这一箭将确定最后的对决是AB,还是AC。 如果到了第三部分,C的较优策略是对B出手,毕竟C后面幸存率有70%。 当我们有不同的策略进行选择的时候,首先选择优势策略,例如囚徒困境,无论对方怎么选,优势策略都是利己的,接着如果存在劣势策略,可以进行剔除,因为别的策略已经包涵了劣势策略带来的益处。博弈虽有策略,但如果处处讲博弈也忒累了,该博弈时博弈,不该博弈难得糊涂。话说回来,是两人博弈更难还是三人博弈更难呢?有两角恋也有三角恋,不好说,我觉得一人博弈也挺难的,毕竟和自己博弈多年,和这个世界博弈多年,貌似输多赢少。 南方的海燕©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知本知至
    推荐

    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手里抓到的牌。从长远来看,好牌、一般的牌和烂牌出现的机会均等。任何白痴抓到全家福都会赢。打扑克的乐趣就在于想办法把手里的牌以最佳方式打出去。如果打法得当,再烂的牌也能赢。――《绝非偶然》 策略思维不是保证你能获胜的方法,而是在你有限的资源和运气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自己手中的牌的思维,如果以结果偏见来评估的话它没有价值,它的价值是达成结果的行为过程和思考方式,这种价值只有在去除运气因素和随机性后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去除偶然性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换句话说就是正确的决策不一定会代来好的结果,因为单从偶然性来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策略思维的四个法则: 一、向前展望,向后推理。一眼看穿对手的优势策略,然后选择自己采取的策略,不要听博弈对手的承诺和忽悠,那些在现实中连厕纸的价值都不如,要分析什么是他们的根本利益和最可能采取的行动,然后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二、坚持自己的优势策略,这种优势策略不是对你最好的策略,而是当你把你和对手的策略放在一起时最具可行性的优势策略,因为博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和我们进行博弈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们的选择与我们的选择相互作用,这种互动关系会对彼此的思维和行动造成影响。 三、剔除所有的劣势策略。利用“否定法”和排除法审视自己的选择方案,说白了就是客观评估,别干傻事! 四、如果没有明显的优势策略和劣势策略,寻找均衡策略,也就是对大家来说虽然不算最好,但还过得去的一个均衡临界点,但是如果颠覆者想要打破这种均衡状态就需要用高压手段使得均衡点偏移,从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游戏推倒重来。 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边缘政策(利用不确定性进行威胁从而让对手妥协)承诺(用条件进行约束而不是耍嘴皮子)合作与协调(利益捆绑和风险管理机制),激励(如何确保激励是有效的,能够触发行动动机)等等,总之还是不错的一本书,书里的一些案例也挺锻炼脑力的。 但是有些地方非要用大学的写法解释小学的内容就有点那个了,这点我本来给扣了两颗星,但因为后面的案例分析挺有趣就又加了一颗星,话说腾讯什么时候把等级评分改成量值评分是不是能好点呢,虽然难度有点大。 结语:如果你知道的事情别人也知道,那么你知道的就毫无意义,这本书的假设还是理性人、聪明人基础上,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理性人和聪明人,书里的内容对和聪明人谈判有用,对付傻子还得用行为经济学[调皮] 就酱!

  • 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
    小鸟游呆小花🍧💓
    推荐

    “博弈论为思考个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提供了一种自然的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策略;我们把这些因素放在一起,考察博弈的均衡,其中策略是相互作用的。记住,没有什么假定宣称存在一个均衡一定是好事;我们必须就事论事,分析各种情况的结果究竟是个体对全体的战争,还是一切可能存在的世界的极致,抑或落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这是我看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我对策略思维的理解是关于人在社会中如何做理性决策的理论,而遇事做理性决策又恰恰不是自己所擅长的,因为我自己是一个非常感性也非常靠意识做决策的人,所以在现有的规则制度下,如何了解对方,如何考虑对方的反应,是需要将思维放在一个时间轴上,时不时“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全方位代入,逐步培养自己策略思维,确保当下哪个目标和方案最优。 作者花了大篇幅案例通过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所能遇到的案例,把策略思维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解析的比较清晰,比如“囚徒困境”意在说明“压倒性策略”,就是不考虑怎么对对方好,而是考虑对方会怎么做,然后自己怎么做。毕竟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有的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有的理解起来真的很费劲,默默说一句,数学不好的,慎读,真的理解起来好难,默默画了草稿的飘过。 总之,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一环扣一环的漫长博弈,学习博弈的过程,就是学会如何破局,想要系统的学好,不光是看一本书就能应用开来,而是门门学科都要关联起来,层层渗透。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