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推荐

    我们发现了一座碳基生命的文明遗骸,这座星球还处于太空文明早期,他们像是婴儿一样向着银河迈出了第一步,但文明的内耗使他们无力再向前航进,化为冰冷的死星仰望我们的星空。 ——幸好,这不是我们的未来。 出处:群星随机事件​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冰壶沸水
    推荐

    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概念,即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条法则。由于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是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和,而其中劳动收入占比较大(大致为2/3至3/4),因此,经济增长率可以视为国民的工资收入增长率。据此,资本收益率大于经济增长率可以直接理解为财富的积累速度大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也就是说,仅靠劳动取得收入的人,无论在收入增长上,还是在财富积累上,都无法跑赢富有阶层。而且由于财富积累的速度大于劳动收入的速度,所以最初创业起家的企业家们最终都会不可避免的成为食利者。 托马斯皮凯蒂认为,人类历史上有两种财富积累的方式:财产继承和储蓄,根据他的研究财富继承占私人财富的比重,在1910年为90%,也就是说社会富人的财富基本来自于继承而不是创造。从1910年到1970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大萧条、国有化浪潮、政府税收政策等方面的影响,降至42%至43%。但随着80年代撒切尔主义和里根主义的经济自由化,这个数字又上升至70%。 尽管托马斯皮凯蒂认为自己的看法与马克思差异大于相似,但是事实上两人的基本结论几乎等同。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的来源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贪婪的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扩大生产和积累资本,其直接结果是资本不断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同时绝大多数劳动者愈加贫困,两极分化日益严重,最终结果要么资本收益率趋近于零(因为劳动者没钱买资本家的产出),要么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的比重趋近于1(国民收入=资本收入+工资收入),无论哪种情况,资本主义最终都会走向灭亡。托马斯皮凯蒂与马克思不同的是他的看法没有那么激烈,他认为财富集中只是财富分配变化的可能趋势之一,但也认为,促进资本集中的力量远大于遏制财富集中的力量,在没有战争等强烈外来力量的干预下,财富差距将不断加剧。所以在我看来托马斯皮凯蒂与马克思的看法差不多,只不过由于政治和社会原因,托马斯皮凯蒂必须与马克思划清界限而已。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提出了收入分配的倒U形假说,其要点是: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开始扩大,到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缩小,呈现倒U形曲线,这就是经济学领域的“库茨涅兹曲线”。但是托马斯皮凯蒂对这种说法提出异议,托马斯皮凯蒂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悬殊的贫富差距之所以在1914年到1945年中急剧缩小,是因为战争等偶然的外力因素,而不是经济的固有规律,经济发展中不存在某种自动的调节机制,让收入差距缩小,也就是说,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财富差距会逐渐扩大化。 对于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为何会扩大的问题,托马斯皮凯蒂做了相当详细的阐述,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1、财产权利分配的不公平。西方经济学以私有财产为前提,为资本主义设计了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让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然而财产权利既能促进经济效率,保障个人自由,同时也能使人与人之间经济上不平等。而财富分布不均直接导致个人间收入分配不平等。托马斯皮凯蒂虽然不同意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解决方案,但是他也认为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公的加剧,会危及社会制度本身。 2、低增长是常态,高增长是例外。经济增长能够起到遏制财富集中的问题。经济增长可以视同为人均产出的增长,这可以弱化资本收入。但是托马斯皮凯蒂通过考察计算1000年到1998年的世界人均GDP得出结论,人类社会的低增长是常态,高增长是例外。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社会的总产出增长率低至几乎停顿(0到0.17%),从1700年到2012年年均增长率才达到1.6%(人口增长0.8%,人均产出增长0.8%),这个增长速度在300多年的结果就已经令人膛目结舌。托马斯皮凯蒂认为,当前新兴国家的高增长只是短期现象,是技术、科技和知识扩散的结果,21世纪世界将重回低增长,这就意味着资本收入率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很长的历史阶段来看,资本收益率相对稳定在4%到5%之间,而资本总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会扩大。 3、替代弹性系数大于1。随着资本投入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收益会下降(投入一个单位的资本,所得到的收益),这是经济学家的共识。但是边际收益率下降的速度却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替代弹性(简单说就是用资本投入代替人力资本的可能性),托马斯皮凯蒂认为这个替代弹性可能是大于1的,也就是说资本更可以用更多的投入来延缓边际收益的下降,例如用机器人代替手工工人,资本份额增大,收益不降,工人失去工资。 4、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超级经理人”现象。以美国为例收入最前的10%的人战友总工资收入的近50%,这10%的人主要集中在华尔街,也就是说金融界大佬占大多数,人们概念中的高收入人群——明星、运动员、艺术家只在高收入人群中占2%。虽然很多人辩解高薪酬是由于这些人能带来巨大的收益的报偿,但显然托马斯皮凯蒂认为这种高薪酬是不合理的,他认为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高收入人群能贡献这么高的收益。 5、资本收益率的不均等。托马斯皮凯蒂通过对美国精英高校基金会的研究得出这结论。目前美国有超过800所大学管理自己的校产基金,总额达4000亿美元,这是美国高校一笔重要的收入。其中60所基金超过10亿美元的大学,平均回报为8.8%,最顶尖的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所大学,收益达到10.2%。而500家基金少于1亿美元的大学,平均回报仅为6.2%。这是由于数额越高的基金,越能雇佣更多和更顶尖的专业理财团队,而且数额越高的基金也越能有更多的预算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财项目,这说明了财富的规模效应,钱能生钱,就像滚雪球,越大的雪球越容易变大。初始财富规模不同而导致的资本收益率差异将会从根本上导致财富分布的差异和分歧。 6、教育资源配比不公平。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几乎遍布所有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最好的精英学校,学费高的惊人,学生父母的收入一般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在《<21世纪资本论>到底发现了什么》这本书中,作者更是指出,托马斯皮凯蒂忽略了遍布全球的义务教育领域的不公平,同样以美国为例,富人区的房价高昂,小学与中学教育经费由于来自学区房产税,所以更充足,教育质量更高。所以客观上造成只有支付得起昂贵房价的家庭,才能接受质量更高的教育。 7、“劫贫济富”的通货膨胀。发达国家自1980年以来的通胀率始终保持在年均2%,新兴国家约为年均5%,都高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通常认为通胀是“食利者”的敌人,因为在通胀的条件下,任何意图守着一大堆钞票过日子的人最终都会导致财富缩水,所以要想财富保值只能透过投资。但是财富的规模效应会使巨富拥有更高的资本收益率,中小投资者限于财务成本的限制只能选择利润不太高的投资产品,而小型储蓄者则基本被排除在投资收益者之列,银行利息最多只会略高于通胀。通胀让每个人在财富管理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但对抗这种成本的能力方面富人远大于一般人。通胀的影响极其复杂,它也确实能够略微降低资本的平均收益,但它更大影响是重新分配资本收益,大量证据表明,由通胀造成的财富再分配基本上是“劫贫济富”的。 最后托马斯皮凯蒂的结论是:没有哪个社会的财富差距能够用“温和”形容,即使最平等的国家,最高10%的财富拥有者拥有的财富也不下总财富的50%。2012年的欧洲,最富裕的10%的人占有六成以上的全国财富份额,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72%。另外收入分配也不平等,在较为公平的国家,收入最高的10%的人拥有25%的国民收入,在较不平等的国家,这个数字超过50%。更重要的是,这种差距还在加速扩大化,托马斯皮凯蒂认为世界受到国际分化的威胁,而且财富巨头的分化更严重,也就是说,所有国家最终会越来越多的被地球上的大亨们所拥有,世界会被少数拥有巨额财富的人控制,寡头统治的阴影正在逐渐逼近。 对此,托马斯皮凯蒂开出的药方是:全球性的累进财富税。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杨佳乐 Michael
    推荐

    最醍醐灌顶的是本书的开头和结尾对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论证,总结起来,经济学是政治的,不能脱离环境研究,经济学不是物理学,纯粹的思想实验很难得到实用化的结果。最特殊的体验是终于在一本经济学的书中看到了对于自己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完整,然后也跟皮凯蒂提倡的政治经济学一脉相承。其他经济学家不提解决方案是怕打脸,这也是为啥皮凯蒂像愤青一样喷,十分有趣。指责别人总是轻松的。从这里面看到很多中国有意思的尝试的影子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王琪
    推荐

    伟大不伟大留待后人评,但绝对经典且对当下中国新的主要社会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elffy
    推荐

    本书主要以收入/财富分配不平等为主题,也许这是21世纪资本论最重要的问题吧。全书主要分为不平等相关的概念介绍,不平等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预测,以及可以采取那些措施来限制不平等。整本书使用了大量的历史数据来研究和论证,虽然略显冗长,但很多观点确实很有启发。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微尘
    推荐

    本书介绍了关于18世纪以来财富和收入分配动态变化的相关历史,作者从搜集到的税收数据中得出了本书的核心论点,即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 r>g。          即私人资本收益率 r 可以长期大于经济增长率g,意味着私人过去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单纯劳动的收入。长此以往,社会财富将集中于富裕的私人资本家手中,企业家不可避免成为食利者,贫富差距扩大。        作者也提出来解决方法:全球透明度和全球累进资本税。可惜作者自己都说是带有乌托邦式的想象,要实现起码要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共享银行数据,难度太大。        本书的论点完全建立在作者收集的数据中,但历史数据缺失严重,主要基于几个英美法德日等少数国家,其他国家数据不透明,不公开,对中国的分析几近于无,因而作者也承认自己的分析本质上显略显牵强,应该受到质疑与争论。作者很是谦虚,这是做研究的态度。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飘渺红树林
    推荐

    正如李稻葵说的,皮凯蒂基于自己的两大发现:一、发达国家的资本收益与国民收入之比过去30多年来在大幅上升;二、财富的集中度也在大幅上升,得出了一个推论:现代市场经济出现了系统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直接对高财富群体和资本高额征税这一极端措施。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Reed雷镇环
    推荐

    5星。断断续续读了有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还是硕士生的时候,就读过前面的章节,但这只是了解了作者的主要发现: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速度(r>g)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的根本原因。而随着经济增速达到高收入之后会不可避免地下降,作者认为最可行的降低经济不平等的方法是资本累进税,但这要求高水平、大规模的国际合作。我最受震撼的还是作者的志向:20多岁从MIT经济系教职辞职,回到法国,就是因为美国的学术界并不能支持他做这种15年的长线研究。皮凯蒂似乎是把一个高于能在MIT获得终身教职的理想作为目标,而且即便自己把数学工具已经玩的很溜,很熟悉这个行业的玩法之后,还是选择去做枯燥的历史数据收集和分析,捡起了没人敢触碰的经典问题。他对经济学的批评也值得我们借鉴:要做历史谦卑的学生,不要过分依赖数学和实验。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林德健
    推荐

    很不错的一本书。 公平和效率永远是一对矛盾,只能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实际情况搞平衡,难以一劳永逸科学解决。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Ben 钮彬
    推荐

    厚重由于啰嗦、唠叨、繁琐,不断地重复一些概念却不能精准地切入,作者思路广阔深邃却输在表述过分累赘,文理不清,在介绍经济学公式时不能更直接、更准确、更清晰地解释各变量与变量或与定数间形成的关系…致使研读“21世纪资本论”这本并不算艰涩的著作时,由于其顺序的松散拖沓,需要投入精力悉心琢磨透相关概念,从而不可避免地托缓了阅读进度。 本书经济学基础概念储备: 一,资本主义第一基本定律: 资本/收入比b,是指资本存量与国民收入流量的比值。其结果,这个比(数)值b粗略地表示一国所拥有的资本所能维系该国生存的年数。 二,资本主义第二定律: 资本收入比重a=r×b =资本收益率r x资本/收入比b。 其中: r: 资本收益率%,也就是某拥有资本的回报率--这个不难理解。 a: 资本(创造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简称“资本收入比重”。 这个等式又可表示为:b=a/r, 而:b=s/g =储蓄率(%)s/经济增长率(%)g。 其中: 经济增长率(%)g 和 储蓄率(%)s, 以上公式可粗略地表示:更高的储蓄率(%)s 和更低的经济增长率(%)g的同时存在将推高资本/收入比b这个值,也就是说,在高储蓄率与低增长率并存的情况下,维系一国生存的年数不降反升。 再加以延伸(或许并不存在明显的实际意义): a/r=s/g 结果是: 资本收益率 r=a x g/s=a x g/b x g=a/b =资本收入比重 a/资本收益比 b。 以上是必备的经济学(论资本)知识储备,在考虑问题时,也可以用来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工具而为我所用。 特别是资本/收入比b、资本收入比重a 、资本收益率r、储蓄率s、增长率g及其各项与两个资本主义定律第一和第二竞相结合所涵盖的普遍意义等;虽有些许枯燥,在书中又确似呈现经济概念的堆砌,但搞懂这些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加以引深,是读懂资本主义及资本论的必要知识。 又比如,b=储蓄率(%)s/经济增长率(%)g,低经济增长,高储蓄(集资),这又可能指向一国财富所能维系生存的年数增长。这似乎意味着封建统治在低增长率的封闭社会而经久不衰。 核心论述: 资本收入的不平等大于资本不平等本身,这一机制会使不平等成倍地扩大。这反映在一般情况下及大部分历史时期,r(资本收益率)总是大于g(增长率)。也就是说r-g所产生的差距是产生不平等的根源。 r–g缺口越大,一个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就愈高。这是因为,资本(财富)分配与相对应的资本收入的分配,总是要比劳动收入的分配更加集中,获利也更大。这种分配差额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高占比财富盈余流向少数资本(财富)拥有者,形成的资本积累,势必更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这种不可调和性是资本主义运作的本质,而资本逐利旨在提升资本回报率,而当资本回报率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率,社会的发展仍将继续,但不平等造成的两极分化一旦达到了某程程度,将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包括暴乱和战争。 作者最后断言,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社会两极分化,而通过通货膨胀或战争来弥平r-g的产距将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伤害并会导致倒退。 作者皮凯蒂认为资本积累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增大。但他并不认为这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因为政府干预可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政府必须实施一种累进税机制,针对资本拥有者、对富人课以重税。也就是说杀富济贫是唯一选择。 但值得探讨的是,作者认为这种杀富济贫的方法将不会影响创造力,因为这些顶层富人大多是无用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既然上不去,用资本来拉动经济又不好,而去抑制资本的扩张,那么还有资本主义生存的余地吗?那么将社会打回低增长,难不成低而平均财富的状态更适宜于人类生存?--这种乌托邦式的立论确实令人生疑。 这本书是大作,瑕不掩瑜,阅读过程的不畅顺不能否认这本书内丰富历史资料的举证和精辟的理论价值。抛开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案,“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精神内容确实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部分摘抄: -财富的不平等,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收入之间的不平等,这比劳动收入的不平等要大得多。 -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造成的每一个国家里富人和穷人的冲突,远比其导致的国家间的冲突更严重。 -历史上那些由资本主宰、由继承财富决定人们阶层地位的社会(包括传统的农业社会和19世纪的欧洲国家),只有在低增长条件下才能出现和维系下去。 -教育和技术赛跑观点:如果技能的供给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那些没有接受过足够先进培训的群体就不得不从事低价值的行当,挣得将越来越少--与劳动相关的收入不平等将会因此不断扩大。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育体系必须以足够快的速度增加新型培训,并让更多人掌握新技能。若要降低不平等程度,新技能供给, 尤其是对受教育程度最低群体的新技能供给, 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随着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及2000~2010年经济加速增长,中国的不平等程度快速上升。 -以r>g表述的不平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过去对未来的吞噬:过去积累的财富无须劳动即可自我增长,其增速还高于工作挣来的用于储蓄的财富--过去形成的不平等具有持续性和特殊重要性,即继承财富的意义更为重要。人口增长放缓,那继承财富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都会提升。 -资本市场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资本收益率将越来越脱离所有者的个人特征,精英价值观因此而减弱,强化了r>g的逻辑。金融全球化似乎增强了资本收益率与投资组合初始规模的相关性,这一回报上的不平等也推动着全球财富分配状况进一步恶化,这种动力是额外的、令人担忧的。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谢冠祥
    推荐

    一旦财富形成,那么资本就会按自身规律增长,而且只要规模足够大,那么财富可能会连续高速增长数十年。 请特别注意,一旦财富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门槛,资产组合管理和风险调控机制就可形成规模效应优势,同时资本所产生的全部回报几乎都能用于再投资。 拥有这样数量财富的个人每年只要拿出总财富中几乎可忽略不计的部分,也足以让自己过上极为奢华的生活,因此他的全部收入几乎都可用来再投资。这是最为基本但至关重要的经济机制,对财富的长期积累和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钱自己会生钱。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博凯
    推荐

    人类文明史上,“发展与公平”,一对永恒的主题,总是势同水火,此消彼长。     皮凯蒂(法,本书作者),怀着对马克思的敬意,加之多了150年的历史经验,以大数据模型为理论工具,为世人揭示了当今社会财富分化的强大力量。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瑞秋儿
    推荐

    13.5个小时,磕完,真的是死磕磕下来了。 感觉自己读了一篇60万字的论文,这样一本大量数据细化分析60万字的书,如果我一遍看完就能讲明白,那我也是佩服我自己了。有几个想法大概列一下, 1. 统计学和数据分析多重要,如果没有数据统计和分析,书里的观点就更加难以理解,有了数据,就显得观点更加立得住,也容易理解一些。 2.两次世界大战重塑了西方经济结构,使得财富结构贫富差距有所缩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贫富差距又逐渐加大。 3. 最近都在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探案小说系列,大侦探波罗中因为遗产的谋杀案很多,我一直在好奇1920年代的2万英镑是相当于现在的多少购买力呢?看完这本书就可以大概推算出来了。另外1950年之前写的案子基本都是为了遗产,而50年之后的案子,凶手就开始关注公司股份了,因为二战之后就有遗产税了吧,而且很高1/3. 4.资本税基本是不动产税和金融产品税,那么我们国家还没有实行资本税吧。 5.不知道有没有哪位经济学家用书里的公式对我们国家的数据做过研究?我们国家如果做这种研究可以专门写一本书了,可以写的十分细化,因为地域经济之间差别大,可以细化写的地方很多。我们国家的收入结构又是如何的呢?还有人均资产和收入的比例又是多少呢?如果按照一,二,三线城市或者各个省市自治区来分析呢? 计划年内二刷,这种书是必须多刷几次的了。。。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王三土
    推荐

    这本书如果没有用现在的书名,我应该会愿意把它放在“好看”一看栏,因为作者用庞大的文字和饱满的热情构筑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其中也不乏对政治经济学领域真问题的精彩论证与深刻思考。该书在豆瓣有7.8分,也在2014年获得众多读者青睐与较高的社会评价。 然而,请原谅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把这本《21世纪资本论》与卡尔马克思那本《资本论》一同放入“好看”的抽屉。虽然作者认为自己比前者具有多150年的历史经验与观察,不得不钦佩他的勇气,但是在我看来,两本书完全不在一个层次,除了书名,我完全不会将二者从内心联系起来: 1、《资本论》是人类历史规律的凝炼,本书是以法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微观现代经济观察; 2、《资本论》是深入浅出的经典,适合反复研读,本书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探索研究; 3、《资本论》是完整的严谨的思想体系,本书是自我的稍有焕然的参差的群体劳动成果; 最为重要的,《资本论》具有极大的独创性,却又经得起推敲,本书在新发现这一点上,并没有超越前者,或许是我能力有限,但是在读过《资本论》以后,再读本书,我并没有看到作者提出的有价值的新的观点或者发现,书中用了一些数学推导,但结论并没有逃离前人的发现。所谓承袭资本也依然没有超越马克思资本积累的原理分析。本书的结论往往停留在“表象”,最多只是《资本论》理论原理的21世纪验证与解读。 书中的国际化视野也并没有因全球化而超越前辈,对于中国问题的分析十分初浅,作者自己都充满疑惑。 当然,这本书还是从一个法国学者的角度给我带来一些新视角,他直白地阐释当前各国面临的问题,以及对资本要素的一些论述,有助于没有读过,或者读《资本论》和《国富论》有困难的读者开启学习之旅。 本书的精彩部分是对于财富分配的探讨,因为作者的研究基础就在于此。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部)
    文明
    推荐

    老祖宗很早就提醒“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