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Grace
    推荐

    本书从经济学原理的视角看待现有互联网行业的交易本质,受益良多。主要有几个观点总结一下: 1. 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所以企业并不是一味地服务用户。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公平交易。 2. 在没有强迫或者欺诈的前提下,拥有自由选择权地理性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直接代价,且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地情况下,才会做出交易行为。也就是说,在交易当下,双方都觉得是赚的才可能会发生交易。 3.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产品提供的效用组合不同,那一个自然人的需求本质是多重的。同样的用户量级下,效用组合越多,能满足的用户需求集合越多,代表着公司地商业化价值越大。 4. 不论是企业还是用户,核心因素都是收益和成本。从成本上来看,除了直接成本之外「例如直接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隐私数据等」,还需要考虑交易成本「从用户侧而言可能是收集信息,议价,学习成本,保障成本等,从企业侧而言可能是提升用户感知的成本等」。互联网很多成功的产品本质上都是通过信息集成降低了交易成本,例如链家整合房源,帮助用户减少了和中介反复交涉的过程产生的交易成本等。 5. 交易成本降低的价值还在于新增效应。由于交易费用的下降,使得原来交易费用太高而不能实现的交易得以实现。同理机会成本也有该效应。例如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排队的机会成本,便利了海底捞等餐饮业的开展。 6. 从以上角度再来看这个公式: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如何提升用户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a. 新体验增强。无论是产品细节,还是通过渠道优势先占领“新用户”,成为这批用户“旧体验”的锚点。 b. 旧体验的贴近,如果是已经有旧体验的用户,在一些基础认知上可以尽量贴近,从而减少用户的替换成本。 最后,这本书难得的点是浸淫互联网行业多年的作者将各种经验和所得揉在案例当中,还包括了对于企业,对于组织的观察。很多问题,感同身受。 推荐。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雁破长空
    推荐

    二读本书了。感悟跟第一次有很大的差别的。第一次读还是在三四年前,当时自己的认知、模型、系统思维还没有成型,所以读来有提升,但是是极为有限的。 再度,明显发现,这本书传授的更多的是方法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所以能够读到点子上,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反复思考、吸收,学习一些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点,融合借鉴,帮助很大。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七友
    推荐

    需求转化成行为,行为转化为成本价值模型,通过降本增值等方法进行测试验证,最终达成用户与平台效用最大化。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Mr. Lee
    推荐

    两个模型:用户模型,交易模型 做读下来,俞军的话还是很实在的。 优秀的产品经理不只是看个人,更看机遇和所处的大环境。 所谓时势造英雄,产品经理也一样。 从业这么多年,很遗憾,没有遇到一个好环境好平台。反而遇到太多愚蠢的人类,不过也不能武断地判断自己就能行。毕竟只有大量的实践才能磨砺出一把锋利的宝剑。和广大挣扎中的产品人共勉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Dennis_
    推荐

    《俞军产品方法论》全书精华: 1、产品经理 1.1 产品经理诞生于宝洁公司 1.2 产品经理演进路线: ·快销品时代的产品经理,侧重于品牌销售和推广 ·软件时代早期的产品经理,侧重于项目管理和推进 ·软件时代中期的产品经理,细分为侧重用户调研的市场产品经理、侧重功能设计的产品经理、侧重项目管理的项目经理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侧重于研究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不同企业和业务的产品职责不同,大致围绕在需求、生产、销售、协调四个环节 1.3 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1.4 产品是企业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用户选择产品的行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即受当下情境影响,也受偏好、认知、制度、经济能力等约束条件影响。同样,企业做产品决策,也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 1.5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1.6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 2、企业、用户、产品 2.1 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关系: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到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 2.2 用户五属性: ·异质性:用户的认知、偏好、特点等都不同,没有完全一样的用户 ·情境性:用户的行为受情境影响 ·可塑性: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 ·自利性:用户追求总效用最大化 ·有限理性: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判断经常出错,经常被骗 2.3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提升用户价值的三种方式:让新体验最大化、让旧体验最小化、降低替换成本 ·用户体验:让用户付出最小成本满足需求 2.4 好产品的三个属性: ·有效用:对用户有使用价值 ·有利润:必须让企业获利(可以是间接的) ·可持续:达到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的统一,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 2.5 企业的本质在于两点: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2.6 企业创造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用产品承载),用它跟用户交换钱、时间、承诺等企业需要的价值 2.7 企业创造价值的五大路径: ·劳动 ·分工 ·交易 ·新技术 ·制度 3、交易 3.1 “交易”最核心的两点:除了被本能、习惯和认知偏误所影响的行为,人们的主观行为过程中必然包含对预期得到什么、付出什么的思考 3.2 经济学中,康芒斯认为交易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形式,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 3.3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广泛,本质上,用户与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可能付出了时间、认知、思考成本等。同样,用户获得的收益也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3.4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交易),且可持续。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3.3 效用: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 3.4 效用是多样的,包含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 3.5 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 3.6 边际,即额外增量 ·边际效用:吃苹果会获得满足感,满足感就是效用,多吃一个苹果获得的满足感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吃一个苹果,满足感很高;吃第二个苹果,满足感较高;吃第十个苹果,没有满足感,甚至想吐。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成本:额外增量所付出的成本 ·边际利润:额外赠量所收获的利润 3.7 成本,即货币、时间、情绪、心理等 ·直接成本:即进行一项交易直接或间接付出的货币 ·交易成本:即进行一项交易所产生的全部相关成本,例如:搜索、交流沟通、交通、住宿等 ·机会成本:经营A活动而放弃B活动的经营机会,B活动应取得的收益就是经营A活动的机会成本 ·交易成本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 3.8 供需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需求上升(需要重点关注其他约束条件是否发生改变) 3.9 相对价格定律(人间第一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相对价格=(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效用组合」,需求上升 4、决策 4.1 人类的决策天生就是不理性的,受信息获取能力有限、认知偏误、信息过载、第三方有意无意误导影响 4.2 理性决策三要素: ·理性的信念:对自我认知的怀疑和反思 ·理性的目标:对当前目标的反思 ·理性的行动:在给定目标下,寻找最优解 4.3 产品经理的最大的作用是权衡,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理论进行权衡取舍,追求整体效率 4.4 用户价值判断的权衡视角: ·做判断所需的全部信息 ·对给定目标的批判性思考 ·参照系严重影响用户价值大小 ·一个有意识的行为,成本和收益需一起考虑 ·要理解,很多决策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和群体的未来不确定性变化 ·概率(风险决策) ·非货币价值(跨效用决策) ·一个用户的多个目标可能冲突,需要更广的视角权衡取舍 ·价值判断受时间影响巨大 4.5 三维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 ·(情境)特殊性:一个人在不同情境表现是否不同 ·(他人)一致性:其他人在相同情境表现是否相同 ·(个体)一贯性:一个人在不同时间表现是否相同 4.6 能落地的决策才是有价值的 5、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5.1 产品经理专业能力衡量角度: ·批判性思维 ·同理心 ·用户模型 ·产品技能熟练度 5.2 产品经理潜力的衡量角度: ·自省(进化能力),第一潜力 ·学习意愿和能力 ·高成就动机 5.3 产品经理的成长发展: ·0-1 ·做深做透 ·做宽做杂 ·大用户量 ·商业闭环 ·团队建设 6、俞军产品认知迭代史 6.1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站在用户角度看问题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教育用户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把用户当傻瓜,不要让用户选择和思考,替用户预先想好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6.2 用户每一次行为的单位用户价值是不同的,要尽可能积累不同用户单次使用体验的样本,然后在脑子里形成用户分布模型,即需求分析模型,直到每次做产品决策时,心里有个判断,这么想的用户有多少 6.3 用户的反馈,我一字不落;用户的建议,我一概不听。听反馈,是因为那是真实的用户行为样本;不听建议,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没有进行可行性判断 6.4 真正的产品经理是三位一体的: ·主人翁意识 ·决策权 ·专业产品能力 6.5 产品经理研究的是一个用科学方式研究复杂且非科学的人性,并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方案的实证性学科。一个具备人文逻辑的人,最重要的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其次是理解人和世界,最好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心理学、经济学、文史哲艺等知识多多益善,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并且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公正、人为什么存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会有立场问题等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问书,让天下没有难读的书
    推荐

    阅读速度2000字/分钟 1、本书主题:如何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2、速读建议:想从事产品经理这个行业就看,其他行业随便翻阅就行。 >> 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 既然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那么什么是效用?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 企业的本质,只在于两点:第一,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第二,生产效率高于市场。 >> 效用是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货币、时间、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等。 >> 最基本的效用便是货币。货币本身其实没什么用,但因为它是媒介,有它就代表能交换(买到)很多东西。 >> 欲望是最主要的用户需求起源,欲望最常表现为身体上的多种需求,如食、性、视、听、味、触、舒适、健康、美丽、生命、自由等。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郭相谅
    推荐

    一、产品经理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核心能力要求: 世界上最早具有产品经理头衔的是1926年宝洁公司的爱尔洛埃,实际上是品牌经理,主要职能是负责品牌的市场定位、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关键能力是营销能力。 90年代软件时代的产品经理偏重于项目管理:协调资源、控制进度、准时交付。对产品的设计能力和迭代能力要求并不那么高,60分即可。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产品经理需求更大,门槛更低,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竞争异常激烈,必须成为跨界高手,突破认知边界,尤其是经济学、心理学领域的洞见,核心能力是需求洞察。高段位的产品经理都是洞察人性的大师。还必须对用户体验高度敏感。 最近一两年,产品经理的角色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成了社会不可或缺的连接器:一种以个人为节点的连接方式崛起,打通了生产能力、供应链能力和消费能力,帮助他们进行资源匹配。 二、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知识模型 1.用户模型:没有通用的公式或者算法,不可能有单一的用户画像。用户模型是一个经验的集合而不是抽象的公式。 如果按需求来计算用户,注册用户不等于实际用户: (1)实际用户超过注册用户:多功能的微信。如果把微信的功能简化为只有通讯功能,用户数不变,估值也会大幅缩水。 (2)实际用户少于注册用户: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滴滴专车。 产品经理脑子里的用户概念,不应该是自然人,而是一个个具体需求的集合: 一个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不同产品需求的时候行为是不一样的。 产品经理需要比较细的思维颗粒度,产品天赋就是对用户模型的总结能力,需要能在产品迭代后准确判断用户行为的变化。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是产品经理的合格线。 2.交易模型: (1)搞清楚各利益相关方在交易中的利害关系 画一张利益相关人地图:横轴表示利益大小,纵轴表示影响力大小。 首先找出所有的利益相关方,然后根据他们影响力和收益的不同,放进利益相关人员地图的不同位置,逐一考察。 新旧体验之间的落差直接决定了用户价值。 (2)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产品经理不是追求用户价值最大化,而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决定优先满足哪些用户需求,创造哪些用户价值,有选择的创造有利可图的用户价值。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就是在用户价值、商业价值、社会价值等多个领域的复杂要素之间做出正确的权衡取舍。 产品经历的进阶之路是掌握交易模型。 三、产品经理的职业规划 1.前五年的成长期:尽量选择新产品,会有大量的迭代,在迭代的过程中获得一手认知、充分理解用户、洞察人性,建立自己的用户模型。对产品影响最大的是团队的小伙伴和直接上级。 想法的发散和收敛,找到产品从0到1的关键破局点,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 2.基础打牢了,在进入高阶产品经理阶段: 1.真正的产品高手始终是稀缺资源,顶尖产品高手尽量不要去创业,因为机会成本太高。 2.天赋一般的可以考虑创业搏一搏。 3.走管理路线,带团队,发掘人才。 4.扎根细分领域,成为专家。 5.2C产品淘汰率极高,最好选择2B业务长期耕耘,成功率较高。 四、俞军产品经理12条: 1.产品经理本身自己首先就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大多数,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如果不确定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把用户当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乐国斌
    推荐

    整体性欠佳,讲如何培养产品经理是亮点 之前看过俞军老师写过的一些互联网产品主题的文章,大多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因此,我在第一时间得知俞老师的书上架微信读书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可能是我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在读完之后,稍有一些失望。 本书的核心观点:产品经理除了研究用户的需求模型,还应该关注交易模型,主要围绕产品经理应该掌握的一些经济学概念展开,包括博弈论、边际效用、机会成本、动态平衡等。 对于一些没怎么阅读过微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心理学书的人,这本书的大多数知识点是有价值的,而对于读过《经济学原理》、《思考快与慢》、《学会提问》、《自私的基因》、《影响力》、《社会心理学》等书籍的人,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大。书中至少有2/3以上的篇幅在罗列一些行为经济学常识(毫不客气地讲,相关知识点组织的并不严谨,而且有点硬套微观经济学逻辑)。 关于产品经理的选拔和培养,对我的启发比较大,不少内容在俞老师的知乎号已发布过,我相信俞老师的产品设计水平是很高的,但总感觉俞老师有几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的感觉,然而,俞军老师的江湖地位已经决定了这本书不可能有太多差评。 如果他能把本书的结构做个Top-down的梳理,多写一点设计产品过程中的深度思考,也许会更打动我一些。个人觉得3.5颗星比较合适。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ZZZZZ1
    推荐

    我如果是19年看这本书的话应该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理解,因为过去一年很系统的学习了经济学 记录两点: 用户和企业就是需求和供给,产品是提供服务的载体 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度思考、同理心、经验等等这些都是手段,为了最后的结果——输出高质量的角色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狗蛋
    推荐

    整本书都在噗噗噗的放屁,没有论据支持,经不起推敲,没有根源由来和使用边界。脱离了这些我也能写书了。大而空,动不动就情怀和个人感觉。网红垃圾书,建议拿来擦屁股。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李震龙(野生艾制品)
    推荐

    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与世界对话。企业是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guo
    推荐

    初读俞军产品经理方法论,觉得很适合作为产品经理的入门级指导书籍,可以给有志于产品设计、方案设计、解决方案的同学,二刷之后,有了不一样的感受:高级产品经理首先得具备有扎实的业务基础、技术能力、产品方法理论、通过丰富的产品迭代经验夯实产品基础;其次是软技能:同理心:会从外部用户视角出发思考问题与需求,发现用户价值,内部研发、运营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推动能力强,具备经济学知识可以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用户价值本质是用户选着你产品时的权衡,是价值与成本的考量,用户成本包括认知成本、获得性成本、使用成本,认知成本比如产品品牌效应知名度、获得成本:产品的渠道通路,使用成本:产品的用户体验好不好设计是否简介易用好用; 会权衡懂取舍:产品的最终目的不是大用户量而是用户量带来的企业价值增长;懂得价值的生产要素:劳动、分工、管理、技术、环境等都是产生价值的要素,因此产品经理在产品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类型:创造型产品经理、增长型产品经理、协作型产品经理;到一定级别之后要懂得管理、沟通协作推动能力强用人识人,懂商业闭环 最后:这本书也推荐给其他非产品岗位的同学,书中讲的思维框架、总结能力、协作沟通能力、权衡取舍都适合学习与思考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Kelly P.
    推荐

    适合考虑PM职业的人用来了解这一职业 为了了解产品经理的工作、判断自己是否从事产品经理一职而读。意外的是这本书一开头很大篇幅都是在讲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内容,而不是我期待看到的产品经理解决的问题,我理解的是俞军认为要讲知识就讲本质的东西,是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不是书里所有观点都赞同,但是整体上比较有收获。特别是作为在硅谷打工的人,很高兴能从这本书里了解到中美产品经理的对比。 书中部分内容总结如下: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需求、生产、销售、协调。 需求最为重要。每个时代,亿级和千万级用户规模的产品需求都是有限的,而且产品最后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才能改变时代。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生产即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产品经理的“ABC级” 在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这一块,俞军多次提到产品经理的“级别分类”,即ABC类产品经理—— A类: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超常同理心对产品经理来说,深度思考是指习惯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且在同等条件下,对事物的洞察更深或更快。能深度思考的人很少见,但只有借助于深度思考,在微观场景和宏观背景下发现并理解事物的共性、差异性和各种因果关系,才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不断总结出规律和特点,提高未来决策和行为的成功率。 B类:逻辑清晰且真的喜欢做产品。 C类就是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人。什么样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呢? 逻辑不清晰,同理心明显弱,功利心过重,都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至少不适合成为高阶产品经理,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权衡取舍,没有上帝视角会降低决策质量。 缺乏职业热爱,期望工作朝九晚五和休闲生活,不爱加班的人,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因为这个职业需要持续积累大量用户样本,不花大量时间是不可能合格的。 他还提到滴滴产品经理MBTI性格测试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产品部组织的MBTI人格类型测试中,有60名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参加,结果最多的人格类型是INTJ(内向直觉思维判断,专家型)、INTP(内向直觉思维知觉,架构师型)、ENTJ(外向直觉思维判断,领袖型),共有36人(占60%),而这三类人格在正常人口统计中只占6%~12%(基于几个不同的统计)。NT类人格代表着理性思考,运用理智和逻辑处理问题,关注事情的重点。当然,还有40%的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是其他人格,分布广泛,所以测试结果不是这三种人格的产品经理也不用在意。 如何选拔产品经理 判断产品经理的管理能力主要看两方面:(1)人际能力(团队内部的识人用人和激励能力,外部的协调能力);(2)决策能力(恰好也是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只是除了市场权衡,还要进行内部人和事的权衡)。 至于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面试时一般从四个角度判断:(1)批判性思维;(2)同理心;(3)用户模型;(4)产品技能熟练度。 产品经理的潜力是企业的长期价值,面试中主要判断三项:(1)自省(发现和承认自己的短处:学习、合作、雇用、回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潜力;(2)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3)高成就动机。(短短的面试过程不能保证对潜力、性格、三观等有准确充分的判断,还需要在入职后的工作中持续判断。) 优秀产品经理的要素 真正的产品经理是三位一体的: • 主人翁意识:把产品当成自己的子女,绝大部分老板是这样;但空降兵、职业经理人、打算离职的人不一定有。 • 决策权。 • 专业产品能力 一个人需要同时具备天赋、努力和机遇三大要素,才有可能成为顶尖的产品经理。 有的聪明人做不好产品经理的原因就在这里,他觉得自己逻辑性很强,但是做好产品经理更需要对人性、行为、需求的深度挖掘。产品经理研究的是一个用科学方法研究复杂且非科学的人性,并转化为可执行的商业方案的实证性学科。一个具备人文逻辑的人,最重要的是拥有批判性思维,其次是理解人和世界,最好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心理学、经济学、文史哲艺等知识也是多多益善,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些相关信息,并且能够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公正、人为什么存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会有立场等问题。 产品经理的分类 开创型、增长型和协作型。 一般来说,每个人会更擅长某一方面,所以对企业来说,要考虑的是产品在某个阶段更需要什么样的人。 产品经理的成长 一方面,天赋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另一方面,实践机会的质量也决定了一个产品经理的成长速度和上限。 大公司里其他岗位转职高阶产品经理的成功率很低。但自己创业则例外,因为自己创业就可能去一线摸爬滚打,完成用户模型积累过程。 科学方法这里说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概率、控制实验、理性决策、经济学的相关方法。科学方法有成熟体系和资料,是相对容易学习的。比较遗憾的是,大多数人误以为自己有逻辑、懂概率。 建议大家分别找关于逻辑和概率的基础教材看看,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熟练应用逻辑和概率,减少认知偏误。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能力涉及对用户样本量、同理心、心理学、进化论、博弈论等的理解。 实践精神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自省。 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思考、实践三位一体的,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产品新人要多做事,多思考,要在迭代中验证和反思,没有充分思考过的经历只是经历,不等于经验。 经验是阅读、经历、思考三位一体的,哪一块板最短,经验的水平就在哪里。工作年限只是经历,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才叫有经验。这里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看书、看电影、看网文、约人聊天、在网络社区交流、听讲座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当然,阅读完了还得去思考。所谓思考,就是在做几件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去发现背后的规律。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而言,“过早做管理”就是个减分项,至少新手在前三年尽量不要做管理,因为这是实践积累的最佳时间窗口。潜力越大的产品经理越是这样,应该多做项目多思考,扎实提高自己的基础积累和专业能力。工作四五年后可慢慢开始带人学管理,也不要一下子管很多人,除非你有管理天赋,或者有得力下属,否则管理十来个人就能占用你的大部分时间。 产品经理学管理,关键是学选人,能招到两三个高潜人才,主要问题就解决了。 带你的人>业务>平台。 俞军推荐的书 以下三本书,都是既可以当作产品经理的入门书,又可以在职业生涯中反复读的书。 • 《社会心理学》(插图第7版,埃略特·阿伦森):适合成为“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实践精神浸透字里行间,这些恰好是产品经理的三类核心素质。书中还介绍了大量心理学实验和人性常识。 • 《第一本经济学》(罗伯特·墨菲):经济学帮助人们洞察世事,这一本相对简单,写作目标是让高中生也能读。 • 《学会提问》 (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介绍批判性思维,学习辨别信息和言论的真假对错。 学习理性思维决策的书,以下四本就够用很久了,因为仅仅多阅读是没用的,最终还是阅读、思考、实践中的最短板决定决策水平。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约翰·安德森):阐释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基本机制。 •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讲人如何有偏见、有缺陷地思考。 • 《超越智商》(基思·斯坦诺维奇):教人如何克服缺陷做理性决策。 • 《思维与决策》(第四版,乔纳森·巴伦):系统介绍思维与决策领域的研究。 经济学博大精深,是影响人类最深的社会学科。但作为无法重复验证的“不科学”的学科,历史上的各种经典观点被推翻迭代是家常便饭,某些重要问题的结论到今天都存在争议也是寻常事。 所以,学习经济学,不能像学习自然科学一样仰视着众多定律公式,而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学,这就需要多看几本不同的经济学教材。 进行基础入门后,对产品经理来说,最有学习价值的三个方向是行为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这是最通用的大学经济学入门教材。 •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泰勒):行为经济学离产品经理最近,通过这本书可以理解学科起源。 •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学习交易费用,思考商业模式。 • 《现代制度经济学》(盛洪):把历史上很多制度经济学名家的经典文章选编在一起,对于学习新制度经济学比较方便。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薛兆丰):薛兆丰是中国成功的经济学普及者,他是当代中国人,也很接地气,使得这本书更易读,适合中国人学经济学入门知识。除了看,还可以在“得到”App上听他讲。下面这几本书,也是很好的。 • 《博弈与社会》(张维迎):用通俗语言介绍了博弈论的方法、结论和社会应用。 • 《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用一种全新视角再次解答了人类永恒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 《消费者行为学》(利昂·希夫曼):研究人在消费产品过程中的行为,并应用于营销战略,内容非常适合产品经理。 •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内容比较适合产品经理。 •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罗纳德·B. 阿德勒):人际沟通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既重要又令人困扰。本书兼具深度、广度和完整性,非常适合产品经理学习人际沟通。 • 《进化心理学》(戴维·巴斯):进化心理学是进化生物学和现代心理学相融合的新理论,解释人类的很多心理机制(人性)是怎样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戴维·谢弗):通过考察从胎儿期到青年期的人是怎样发展的,我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决定因素。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渣渣小葱
    推荐

    2020年第36本 | 读起来还是很有趣的,算是换个思路看产品。说起来第一次听说产品经理这个词,还是2016年初刚来北京的时候去参加工作坊,一个小姐姐自我介绍说是产品经理,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这个工作到底是干啥的,转眼艾玛四年过去了,我竟然看了一本关于产品的书。 收获还是有的,比如说从需求的角度去看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从用户数量来看,其他的收获还有很多,但是由于我已经看完这书很久了,其他的也记住了,就这吧。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球星II
    樂蒛
    推荐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有关“产品”的书了。 本书主要对产品经理的定位和价值(包括企业的选人、用人、育人方面,在我看来,其实也是对产品经理价值的体现。);企业、用户和产品的关系;俞老师个人的经验,做了三大详细的表述。三个部分各有衔接,而且给我感觉是每一个部分,都有对前一部分的知识点和方法论,做了加深、加固的详细再述。综合而言,此书没有什么太多的案例,都是比较需要从实践中去好好再打磨,再细品的一本我认为有教科书式的产品书。是会重复阅读,通过验证,反复揣摩的产品书。 个人特别对“用户模型”,“交易模型”,“同理心”这三个知识点有较深的感悟,对于刚刚入行产品的我,觉得是特别欠缺的东西,也对我有一种及时雨的感觉。希望能通过此书的方法论,在实践中,去使用和提高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愿我也能:以产品代笔,与世界对话!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