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哲学的慰藉
    大师兄
    推荐

    在困难时我们能否换一种思考模式,帮助自己重新树立走下去的决心? 乐观坚强的人永远都是那个打不败的小强。我们在责怪生活对自己不公平时,要不要问一问是不是自己不够强大。我们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让自己变得优秀,那就要通过学习打破自我的各种局限和束缚。 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就是一本关于突破自我束缚,拿下自我防御和伪装,重新修通自我的情绪与困扰,找到真实自我价值的书籍。

  • 哲学的慰藉
    夕照月
    推荐

    自在=自+在,“自”就是弗洛伊德的Das Ich(本我),“在”就是海德格尔的Dasein(此在)。“自”说的是自己,是自我,是自身,是一个主体的结构和功能,而“在”说的是关系,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甚至与天地万物的关系。 我们的内在无穷大,只要你肯探索,就一定会发掘人性深处不同的地方,就像百草园一样,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殇,也各有各的疗愈……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有的人活了一辈子都不搞不懂自己,有的人半知半解,有的人捏着鼻子哄眼睛,有的人可能是完全懂,但是还有很多潜能力是未知的……如自己对话,就是与神对话,自我的宝藏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感谢沛超先生给我们提供的40个自我探索秘密。 无论是哪一种关系,都是我们面临的数学题,用逆商,情商和智商等慢慢的去解,不论是重新嫁接还是重新接榜,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全新的自己,面对着无穷大的世界,活出自我的

  • 哲学的慰藉
    🌻
    推荐

    我读书速度实在是慢。这本书中间还是有不错的文字能打动我的。不过也许是年岁渐长,经历渐多,性格渐稳,从最开始读书是为了拯救自我,到现在我逐渐觉得读书是为了让我变得更完整。我没有需要被拯救,我只是需要看清我在哪里,关于未来,我将以勇气和恒心,去努力热爱和探索未知的一切。

  • 哲学的慰藉
    MOMO🌿空间整理规划师
    推荐

    我们对某种情境之下的情绪进行分析时会发现,情绪的表达并非是单一的,就像一道白光其实是由很多种颜色的光汇集而成。就算你不喜欢其中某种颜色,你也没有办法把它从中剥离出来。但你可以在众多情绪中找到一种核心情绪,解读这种情绪后面,真正引起防御机制启动的心理因素。仔细剖析缠绕在这些心理因素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抽丝剥茧中明白自己真实的内在想法。在电影《夺冠》里,郎平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比赛前夕给队员们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经常有外国记者问她为啥我们对输赢看得很重,她认为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所以我们特别怕输。只有抛却了“赢”的包袱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夺冠的意义,享受到“体育”带给我们的真正快乐。“我赢了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正是通过突破关系的束缚,学会放下防御面具,自我疏通情绪困扰这三方面的引领,教你如何放下“赢”这个包袱,教你感受到内在的无穷,教你怎样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当我们勇敢撕下层层标签的裹挟,我们也许会突然明白,我们想要的也许既不是一杯咖啡也不是茶,不过是一杯清水而已。

  • 哲学的慰藉
    绘梦
    推荐

    这本书对如何认识自我这一话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能够了解许多东西,值得一看!

  • 哲学的慰藉
    鼹鼠的土豆
    推荐

    重新认识自己:探索转化潜意识,发掘潜能与未知的自己; ·向内疗愈自己:化解内心冲突、重塑人我边界、开启自我疗愈; ·正向发展自己:找到自我目标与价值感,收获人生意义感; ·学会关爱自己:以自我照顾、自我关怀、自我养育的态度成长。

  • 哲学的慰藉
    刘丽娜
    推荐

    繁盛的人生应该像一个百花园一样,每个人自己的花朵、花香、花期都不同,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繁盛富饶。

  • 哲学的慰藉
    周小凯
    推荐

    无穷大♾️也是有大小的。作者和善的娓娓道来生活中“我”与“在”、心理学角度的解疑答惑、从容不敢说、确实使人感觉轻松了许多(稍微看开一点)。深刻的是内心对自己要真实、透明。

  • 哲学的慰藉
    梦一场
    推荐

    尝试学会与自我和解,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慢慢成长,终会相遇(和那个成熟的自己)。

  • 哲学的慰藉
    PQ
    推荐

    人最深处本质是想成全自己。 1、重复干一件事,即使抱怨也还在干,没有彻底放弃,说明这件事对自己有好处。 2、认识自己过程,是通过与自己和他人、世界相处获得。本质是一个投射过程,维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投射到好的不好的,看到不同层面的自己,更好完善自己。 3、我们会通过配重、投射、防御机制等,让自己处于平衡,获得内稳态和舒适区。 3-1、与自己相处,拖延与自闭也是维持内在稳态和舒适区,保持住自己生命活力表现。 3-2、与他人相处,开启的防御模式(对抗、逃离、隔离等),达到亲近/回避/对抗不同边界关系中,也是为了让自己处于内稳态和舒适区。

  • 哲学的慰藉
    Amanda
    推荐

    是因为喜欢标题“我的内在无穷大”才点进来阅读的。 很和我的胃口,通俗易懂的语言却能引人深思。用花朵做比喻,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一座花园。而不是活在各种常模里塑料花。

  • 哲学的慰藉
    开心罗
    推荐

    前段时间的“代孕”事件一经曝出就受到人民群众热切关注,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当事人所呈现的角色转变及崩塌。其实你仔细想想,如果这个人不是明星,并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但就是因这个社会角色让无数人向往又妒羡,所以所遭受到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其实每个人身处社会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重要的不是扮演什么角色,而是如何平衡角色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受到社会、家庭、自我这三方面的冲击与影响,而这也是张沛超《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下文简称《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所讲述的重点。 张沛超,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在《心理学前沿》《国际应有精神分析杂志》等期刊与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著有畅销书《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在张沛超所写的《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他想表达的核心是人要了解自己的精神需求,看清自己的本心,并从社会、家庭、自我这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解答。阅读完整本书后也让我重新意识到养育与摧毁一个幼小的生命是多么艰难与容易。那么接下来就跟我一起进入《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吧。 社会面具与自我成全的分割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写道:“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我从这句话得到的启示是,人一直以来都是自私而偏执的,我们所作所为皆是出自内心所需所求,尽管看似是无私奉献,但究其根本依然回归于自我身上。 在文章开头,我提到明星这个社会角色,是想表达明星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工作岗位。他(她)们通过自己的光鲜外表、演技等等去服务于大众,当他(她)们出现在荧幕上时其实就戴上了相应的面具,以及外界给予的标签。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她)们这并不在其控制中,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对别人的印象其实经过了自己主观的需要、需求或是欲望的转化。 而这个认知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晓,反而错误地以为这是别人所带给我们的印象。不知道你看到这里会有什么感受呢?至少当时我读到这些语句时会感到不可思议,会去想难道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我自己编造出来的吗?那我该怎么确认别人真正想要留给我的印象呢?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书中就指出:首先,你要知道的是有一些工作确实会要求人们戴上职业性的面具,因为大部分的人们都希望留给别人好的印象,即使是我们自己也一样。也就是说并不是有时候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人,他所做出的姿态是职业化所需,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改变。 然后,你要知道:社会面具的意义是为了适应各种各样的场合,但并不是绝对化的将真实的自我掩藏。职业的特殊性确实会改变人的某些地方,特别是当周围人对这个角色的认同,可能会使这个人隐藏自我本性,而本人却并不知晓。但熟悉他的人会了解,并且因为我们自己的人格是希望人生舞台变得更宽,于是会不知不觉中进行自我脱离和检视这个面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人格保存着亲近和迎合他人的成分,我们万万不能将其视为羞耻或错误,因为这只是天性的一部分。亲近与迎合有时是短暂的表面行为,毕竟人是无法与社会脱离,但人终究是个体存在,他需要往外寻求,也需要向内探索,这个过程有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所以,无论处在任何一种环境,我们的改变都是为了使得自己更好的生存。于是在与他人相处时我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为此做出的改变除了更好的融入社会,更重要的目的是发展真实的自我,让我们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随之增加。 家庭关系与自我存在的妥协 在进入社会大环境之前,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是帮助我们更好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因为当我们还是小孩时,不仅实际生活需要家庭保障,内心世界也同时需要家庭保护。但大部分的父母通常并未意识到后者的重要性,使得孩子成年后内心世界极其脆弱,导致无法独自适应真正的生活。 在上一节中我提到迎合他人这一点,是因为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提到:人类幼崽或说新生儿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实在太弱小了,所以一开始他们就要学会迎合他人。而这种基础表现其实也是判断他们是否患有大众所说的自闭症,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没有这种能力。 一般来说,孩子会对他的第一抚养者产生依恋关系,我们可以看作是母亲。当孩子希望亲近、被人照顾时,母亲能立即反馈,在书中称之为安全型依恋,也是充电关系。但另一方面,如果母亲的能量低,比如生育孩子时有抑郁状态,不仅无法给孩子提供能量,反而需要寻求她的家庭或丈夫来进行充电,这种情况便叫不安全型依恋,是耗电关系。 这两种关系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呢?书中解释道,“如果我们从诞生伊始就能被很好地充电,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在于我们从一‘出厂’就已经被充上了足够的电量,还在于这会让我们相信自己这块电池还不错,能被充上电。” 这个比喻很贴切,让我一下子就回想到幼时的自己。虽然一直以她第一次当母亲作为安抚自己幼时受到伤害的理由,但无法否认,那时的母亲经常向我倾诉她内心的苦楚,使得作为小孩的我时常处于不安、焦虑的,再加上父亲的常年不在家,我独自承受了这不应该是小孩可以担负的负能量。 记忆里很深刻的一件事。读小学因为距离家太远,父母让我在重男轻女的奶奶家吃午饭。那时母亲就经常告诉我奶奶做了很多可恨的事,可我在还无法理解这份恨意的重量时,就先一步学会了记恨这个行为,于是每次去吃饭时内心的挣扎不言而喻。 直到今天,我才终于明白,那些恨啊原本应该是大人的事,小孩是不应该承受的。可我有些不幸,成为了后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唯有我才能保护母亲不受到伤害,于是在那几十年的时间里我无意识的做了很多不好的事。 而这些行为看似大逆不道,其实都是为了保护一个家庭。当时我也并不明白自己的行为,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是因为当时我想如果我作为恶毒之人,母亲会成为中间调节者,更甚者或许会站在父亲一方,不管是协调还是斥责,至少这个家庭是稳定的。 也许许多家庭都会遇到与我类似的情况。那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为何,但在书中张沛超提到这个概念——配重理论。意思是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保持原本的平衡,会使得父母或孩子做出无意识的行为。我想自己便是如此。 但这种方法现在看来肯定是不对的。就像遇到问题去找制造麻烦的人,但在一个家庭中,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那么该如何解决?用张沛超在书中的话来解答:让家庭的所有人意识到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船着火了不一定是某个成员造成的。 还记得文初提到的事件吗?大部分人在讨伐当事人的道德底线,只有极少数的人在乎这件事背后所牵扯的问题关键。所以你知道为何现在网络越发达,但反而却有更多人想要舍弃这个交流的渠道吗?因为“所有人都会这样看待他,一边看热闹,一边唾弃他,没人在乎无趣的真相。”(这里借用《恶之花》的台词) 而家庭的存在便是可以保护孩子臂弯,但事实上,往往是家庭让孩子受到更重的伤害,因为父母任何一方太过在意对与错,太过在意得与失,都会是一把利剑。可小孩要的是什么呢?无非是希望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被遗弃,不会失去爱。 面对真我与过去的自己和解 在《我的内在无穷大》中张沛超写道,“社会对每个家庭寄予的养育观与情绪观都会传达对悲伤的不喜”。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媒体喜欢大肆宣扬个人的成功和努力,却极其轻视失败和受挫的过程;社会会大加赞扬个人的聪慧和天赋,而难以认同笨拙和局限的存在。其实这些存在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但经过不同渠道的传递扭曲了原本的意味,使得人们惧怕这种正常化的存在。 而对于悲伤,社会更喜欢用喜悦将其掩盖。就好像大人在乎面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好,让自己脸上得到光彩。可实际上,大部分的家庭的孩子都是平凡普通的,却在成长中不断为了迎合父母或某个场景的需求,做出了违背自己的行为。 不知道读到此处的你小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不过等到我们跨入成长这条河流时,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方面,似乎成为了交际的某种手段。 你也许会说二者不是一样的吗?二者当然是不一样,因为此刻的角色和目的不同。此刻的我们与孩子的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层面,所对应的心态和情绪完全不一样。 可是过了这么多年,说这些话有什么意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需要回到小孩时期。因为脆弱,因为没有能力解读自己的情绪,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这所有的一切使得我不敢泄露自己的本来的模样,即使是在父母面前,我依然不敢真实说出内心想法。 你知道这对于一个小孩来讲会造成多么大的伤害吗?即使是在他成年后,他在与人交往时可能会是一个胆怯、不敢发表自己意见的人,他拥有成年人的外表,但内心却依然是一个封闭自我、毫无安全感的孩子。 张沛超在书中说,“人本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当我们出生于某一个家庭,就有可能因为过度认同家庭局限了自身。”原本一个人应该首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家庭,最后才是社会。但因为出生时家庭所带来的不可愈合的伤害而遗失了本我,这样的巨大损失除了自我寻找,自我治愈,其他人毫无办法。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首先建立边界。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中指出: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能有半点秘密,让孩子没有办法形成一种“我”的感觉,可是如果没有“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他可能产生“任何人都可以剥夺他”的感觉。这是很可怕的事,因为这意味着父母在无意识中欺负孩子,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全世界都可以欺负他。 所以当你意识到曾经的自己受到“欺负”了,无论是从物理位置,还是心理方面,你得让自己有“领土意识”,这不单单是对你个人的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尊重。只有当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当你与人相处或教育下一代时你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然后是处理情绪。在书中张沛超提到他遇到的一些来访者,比如能预测他感冒,即使当时他一个喷嚏都没有打。就是因为小时候母亲体弱多病,一旦母亲生病,父亲就会很生气,而孩子因为父亲的脾气变得惶惶不安,导致他发展出很强大的配重方式——“我要提前预知母亲的感冒”,以至于他真的能够感知到他人发病前的健康状态。 你看,这个世界上真的无奇不有,即使只是个别特例,但你应该也能够从中看出小孩在这样的环境下情绪是多么敏感,但相应的,也会有人因为处于敏感时期太久,而自动关闭了感觉通道,导致他没办法与这个世界沟通。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感知自身情绪。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因为忽略太久或是心底惧怕,而不敢面对。就像我们本来一直在持续地走路,突然要求你跑步,身体的机能因为不适而释放抗拒的信号。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拖延的原因。因为拖延就意味着可以维持当前的连续性。哪怕这种连续性是对人有害的,但因为无法割舍这种生活状态,因为害怕做出改变后的未知,以及各种难以预料的发生。 可是正是因为如此,你才可以看见真实的自己,因为唯有在这样的行为之下,你才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当你感知到自己愤怒,你既需要发泄,也需要舔舐伤口,唯有如此,它才能真正愈合。 最后一点是活在当下。张沛超在书中解释,“我们当下的情绪体验与身体体验,是在结合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规划后,综合得出的结果,而且这两个维度和我们当下的经验是环环相扣的。” 如果你经历了前面两个阶段,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局限于过去,没有无法开放的接纳之心,受伤的必然是我们自己。如果说过去是伤害,那么此刻它们便化作了经验或某种智慧,我们唯有在疼痛之中才能得到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也许该说是时间的礼物,因为越到后面,我们才会发现原来了解自己是如此困难的事,而太多人不愿意去花费心思,不知如何处理情绪,不知如何与自己真实相处,这既是一种庆幸,也是一种悲哀。 忽然想到庆山曾写过的一段话,“大多数中国人的情感意识处于低的水平,习惯以模式相处,忽略心灵的感受。我们早年被如何对待,长大之后也会这样去对待自己和他人。如果没有经历自我教育,不去训练,获得觉知,这段弯路会延伸到老死都不改变。” 我想张沛超老师写出《我的内在无穷大》这本书也是为此,我们需要了解、需要深入,是为了发现那些东西该放下,那些事情该行动,以及我们自己到底该珍视什么,同时我还希望抚养者们在养育一个生命时,是为了使他们更好的成长,而不是如同某些不负责任的人看作为儿戏。 ——完—— 作者简介:疯华绝代的四喜,写作者,阅书写感悟,希望所写内容帮助人成长,给人力量。

  • 哲学的慰藉
    Amber💕
    推荐

    三月读完的第一本书,4.5🌟 蛮有趣的,没有太多学术性的词汇,但缺有一些比较深刻的东西,可以二刷。 希望人心自由。

  • 哲学的慰藉
    惊浦
    推荐

    媚众,粗浅,言之无物,废话连篇,理论缺失,逻辑错误,篡改用词,结构混乱,误导读者,无指导意义。

  • 哲学的慰藉
    #进步哥在学习
    推荐

    ## 赞誉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西方的先哲曾说:“认识你自己。”东方的先哲也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张沛超说:“做自己的知己。”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爱别人或希望别人爱自己都不过是自欺欺人。 ## 序言 向内,遇见无穷大的你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要相信,人最深处的本质,其实是想成全自己。 ## 第一章 从容:突破关系束缚 当你陷入烦恼时,若这个烦恼有解药,那唯一的解药便是:不断地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以及自己与人相处的模式就是很好的途径。 ### 第一节 扪心自问,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这种想法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是以一些外在的规则、一些流行的东西作为参照的。 但第二个念头就是,肯定是我不对,我应该活得更像巨蟹座一些。然后在不知不觉间,我好像真的变得有些像巨蟹座了。 如果相似的部分比较多,我们的行为甚至思维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符合那些描述的方向改变,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常模[2]。 做自己的知己,需要我们设定一个终身的目标。 ### 第二节 如何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如何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可以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其实,你们的不同之处越多,你们的关系可能就越密切;你不喜欢的他的那些方面,你身上大概率都有,不信的话,你可以问一问你和他都熟悉的人,看看他是不是这样认为的。 一个人所崇拜的偶像的特质,其实会融入其人格结构。 我们对别人的印象其实经过了自己主观的需要、需求或是欲望的转化。如果你特别需要某种特质,而你的父母身上没有,那你自然会向外界寻找,哪怕在外界找到的那个人身上只有一丁点儿符合你需要的特质,我们的内心也不会容许对方只有一丁点儿像,我们一定会在心里给他加戏、加码,不管对方有没有这样的特质,哪怕这个特质只是人设的一部分,我们都会在心里加工一番,使他最终变成我们需要的那个完美的对象。 我们要对每一个被写在同心圆里的人做这个思想实验,并在内心准备好面对一些情绪波动。 完全相反的特质仍然是一种深刻的认同,而且,通常这种完全相反可能与你的意识层面完全相反,而你的无意识照单全收;也可能你对待别人时完全相反,对待自己时则与对方一模一样。 ### 第三节 有的关系能充电,有的关系会耗电 有的关系能充电,有的关系会耗电 我们无法脱离我们所拥有的关系去了解自己。我们想成就自己,肯定也要思考我们的关系体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充电型的关系,还有耗电型的关系。 我们在和有些人交往时,会感觉自己好像变得更有能量、更自信、更有勇气、更果断、更生动、更富有生命力、更能够面对自己、更愿意主动探索世界,感到更自在、更安全。 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和不被寄予希望的孩子在童年时期的体验完全不一样。 如果一个母亲在自己的家庭中无电可充,她又怎么能够给她的孩子充电呢?所以即使我简化了模型,大家也应该知道,一个充电器背后需要更大的电源。 然而,人类天性还有一部分是希望对这些关系进行切割,把它们分为完全好或完全坏,完全充电或完全耗电。 可能我们的体验和感受与事实是不一致的,这一点对我们生活中所有重要的关系都适用。 ### 第四节 你为什么难以离开某些关系 配重理论。 人其实也是这样,我们并非孤零零地生活在世界上,而是处于各种关系中,不了解这些关系,就无法真正地知己。 “你不想打的、你打不了的、不敢打的这一部分,你的老婆就替你打了。”这就是一种配重。 如果想理解个人的行为,你不能期望这个人在任何情景下的表现都是连贯的、一致的。他的表现不全被他的意识层面所影响和决定,也和其他人的无意识、家庭的无意识、家族的无意识,乃至社会的无意识等因素有关。 所以大家要有这样一种认识,我们的内心世界总保持着一定的平衡——我们的意识在为无意识配重;我们显性的人格为隐性的人格配重。 ### 第五节 人格面具:角色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当真 人格面具:角色不能没有,但也不能当真 我们的人格本来就不具备跨情境的统一性,一个人在环境 A中会有适合环境A的表现,到了环境B中又会有适合环境B的表现,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其实就是面具的体现。 人格具有一种有机的智慧,它希望我们的路越走越宽、我们的剧场越来越大。 我们要看到每一种面具对整体人格的加持和赋能。 ### 第六节 算算你消耗了多少精力来维护面子 我们为了面子付出的真正代价是我们几乎失去了人格活力 一般来说,第一次知道要维护面子这件事情,可能是在和家庭成员在一起时,也就是和主要抚养者,通常是和父母在一起时。 很多时候孩子会无意识地维护父母的面子,接下来孩子可能会觉得不舒服,再接下来可能就要对抗父母的面子。 接着还要再问一句:“你觉得你丢的这一部分被谁捡走了?” 调整面子在你的生命中所占的比例 可能最终你把面子维护得不错,可是最终你的人生或许就只有这一种颜色,只有这一种可能性,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 第七节 亲近、竞争、远离 霍妮本人就对她的自我进行过分析,她构建了一个三分法来理解人际关系,即亲近他人、对抗他人和逃避他人。 亲近他人,这里的亲近是委婉的说法,其实本意是在说迎合他人。 如果我们的人格中保存着亲近和迎合他人的成分,我们万万不能将其视为羞耻或错误,因为这只是天性的一部分。 还有一种性格叫作逃避他人,表现就是不亲近也不对抗,惹不起我躲得起,自己离群索居。这样的人可能会发展出一种离群的性格,不与人亲近。 但其实离群的人在当代,尤其是在已经被充分网络化的环境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茧居族的概念就是用来形容这一类人的,他们像一只蚕蛹一样,生活在自己的茧壳里。这类人并不是我前边所说的那种自闭症患者,也不见得对人完全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就喜欢待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 这三种类型的姿态我都有,而且我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是不同的类型,有些时候我的外在看起来是一种类型,但内在可能是另外一种类型 ### 第八节 审视边界:你在哪里,什么是你 边界其实是病理学看待家庭或家族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和人发展某种关系其实也就是在界定某种边界。 人格的内核其实处于一种无边界状态,只不过它有适应性的一面,也有病理性的一面。 如果心灵皮肤因为受过伤害而变得很薄,这一块皮肤可能会变得超级敏感,可能别人与我们的边界的距离符合社会期待,但只要我们感觉对方有威胁,就会后退几步,或干脆逃离,以免再次被伤害或被侵犯。这种因伤害导致的敏感就会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出现一些问题。 这很可怕,相当于如果你欺负了你的孩子,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可以欺负他;如果你突破了他的边界,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可以突破他的边界。 ## 第二章 自然:卸下防御伪装 所谓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等紧张情境时,在其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想摆脱烦恼、隔离意识和感受、减轻内心不安、寻求内稳态[1]的一系列自我保护措施。 ### 第一节 防御: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人不能没有防御,但也不能防御过度。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乃至人际交往中的一些烦恼,都是因为我们的防御系统过于僵化、刻板。 我们的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时,防御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他们一定是在关系中经历过一些非常负面的事情,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激活这种非常原始的防御。 要区分压抑与克制。压抑是无意识的,如果你知道你在压抑,通常这就是克制。克制要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一些比较成熟的防御机制,如幽默、升华或利他 ### 第二节 舒适区悖论:不舒服不行,太安逸也不行 心理方面也是如此,人的心理也不会长久地处于某种看起来非常淡定、平和的状态。理论上这样的状态还会使我们的心理自发地走向混乱,所以我们一定要输入并吸纳一些新的信息。 他完全不是有意想离开这段关系,但他接下来就是会迟到,或是会完全忘了要来治疗,这些行为其实就代表他的防御机制已经被激活了。 希望每个人的内稳态能够既拥有灵活性,又拥有韧性,可以充分分化,充分响应外界,让自己内在各部门能充分、透明、及时地交换信息,这样动态的内稳态会让你拥有丰富而不贫瘠的舒适区,让你能通往更大的自在。 ### 第三节 战斗、逃跑与石化:三种重要但无用的防御机制 一些人的生活在总体上很局促,他们的生活原则就是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威胁,避免任何人际冲突。 石化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变得像石头一样呆滞而无情。 “石头人”看起来可能是正常的,但看起来正常的代价就是失去了生命力。 ### 第四节 眼里的别人其实都是自己 眼里的别人其实都是自己 我们会用投射加工这个世界,让世界看起来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时,也不会将其当成一个全新的人来看待,我们一定会把自己对以前认识的一些人的情感、愿望、印象和冲突或多或少地投射到这个人身上,这样才能将其纳入自己的世界。 这也是一个人离开一个他觉得差劲的人后,极有可能再找到类似的人的原因,因为人的内在对内稳态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对自身的发展需求。 所以,当一个人的内在逐渐变得强大时,他可以接触的人会逐渐变多,这种与人接触的过程,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中,不断寻觅自己的人生片段一样。 ### 第五节 我很敏感怎么办 敏感是防御系统的响应标志 这就是一种比较亢进的反应体系。这种人的内心好像没有休息时间,除了在睡眠状态会有短暂的停顿,他在其他时间似乎会时刻留意周围的一切。 为什么有些人很敏感呢?这一定源于他们既往的生活情境,他们所处的外在环境需要这种随时运作的监控状态。 也有些人对外界没那么敏感,但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非常敏感。 当一个人逐渐变得敏感时,就会放大一些现象。 还有些人好像对什么都没反应,表现出一种无感。 我们如何发展更合适的防御系统呢?答案是充分地发展觉知。 ### 第六节 拖延 拖延也分好多种,每一种都有各自的理由。一个人拖延得越严重,说明其所需要配重的情境越艰难。 除了无法割舍之前的生活状态之外,拖延还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原因,就是害怕成功。不拖延你就可能成功,而成功也就意味着要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 拖延现象其实是一个自知的机会。通过自知,我们可以明确自己的价值观,然后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这样我们才会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被人推着行动。所以大家应该善用这个机会。 ### 第七节 自闭防御 自闭防御是指生物在某些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牺牲某种活力和与外界的接触来换取比较稳定的内稳态。这种内稳态虽然看起来死气沉沉,但却是保存生命活力的重要机制。 类型三,怕好的特质被发现。 如果与人保持一段距离,内心世界的这些小人儿就可以安全地待在某个舒适的地方,这就是人们会出现自闭防御状态的原因。 在人生的很多的阶段,其实都需要主动地去做这样的自闭,以此恢复内稳态,重新进入舒适区。然后再以舒适区为基础,重新踏上征程。 ### 第八节 理智能解决情感问题吗 理性防御机制之一:合理化 一个人如果犯了一点儿小差错,他可能会一定要把这个差错纳入正常化的序列。哪怕是他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也一定要合理化为“我这是在进行一场比较重要的实践”,以这样的方式避免体验内心的不一致感、冲突感,甚至羞耻感。 一个人启用隔离的防御机制,通常意味着他的内心其实难以承受那种情绪。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理性防御机制之三:超理智化 这种过分使用理智的行为,就属于超理智化防御。如果这样的人陷于某种情绪障碍,他们的处理方法将是阅读更多的书籍,通过阅读寻求解决之道,然后按照他自以为正确的方法行动。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应对方式会让人觉得他们是一个程序,或是一个机器人。即使失败,他们也不会气馁,而会继续寻求新的办法。 真正的认知必须要面对未知的情绪。 ## 第三章 自在:修通情绪困扰 看清表层情绪下的情绪的丛林才是发展情商的核心。 ### 第一节 情绪光谱:看看你经常被哪些情绪左右 人的情绪也是如此,有可见的部分,也有不可见的部分, 可是如果抛开文化框架,花朵本身会直接代表那些约定俗成的含义,让人产生与之对应的情绪吗? 要知道我们所感知的情绪会受文化的调节,所以,我们需要绕开这些调节,直接体会真实的情绪。 当我们刚感知到一些复杂的情绪时,通常的反应就是不触碰。我们可能会使用前文讲过的那些防御机制,比如合理化、隔离、超理智化等;或者把这种情绪投射到外界,认为不是自己拥有这样复杂的情绪,而是这个世界太复杂了。其实,情绪通常不会只以一种形式存在,它总是以复杂的形态呈现。 如果累积了足够多的关于情绪认知的经验,我们就会知道情绪实际是由一个一个情绪丛构成的。我们对这些情绪丛的响应速度和觉知速度的快慢,即对这些情绪丛的判断,就是情商的核心。 ### 第二节 烦恼背后是恐惧和焦虑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烦的背后通常是怕,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部都是怕。 有一种怕非常深刻,就是认为自己可能不存在了,瓦解了,消失了。 还有一种怕是总觉得有人会对自己不利,或者总担心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问题,而且是不容易被检查出来的问题 稍微深层一些的怕是担心失去与重要的人的联结。 如果一个人发了微信,那个人没有回,他担心的是对方是不是出事了,那就属于分离焦虑;如果他担心的是这个人变心了,那就属于我刚刚阐述的担心感情不在了。 还有一种烦,是担心失去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特质或素质。 一些女性在更年期状态下会很烦躁,从心理层面讲,可能就是随着生理期逐渐变得不规律,她觉得自己快要失去女性功能和女性魅力了,因此惴惴不安,非常烦躁。 所以,道德方面的这种自我要求本身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你也不知道究竟怎样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这就会让人左也内疚,右也内疚,在中间一样也内疚,无论怎样做都会内疚。这种状态当然很烦。 因此,如果今后再遇到烦的情境,就要珍惜这样的机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在是不是有一个很无力的、当年的自我带着所有的害怕冒了出来,这时我们先不要急着烦,要用心体会。 ### 第三节 愤怒的背后是脆弱 愤怒是外显的。常见的形容极度愤怒的词叫作“盛怒”,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怒发冲冠、横眉怒目的样子。 除了外显的“盛怒”之外,有一种怒比较隐晦,不仅当事人自己不见得有所察觉,身边的人也不容易察觉,这种怒叫作“郁怒”。 为什么会对自己产生愤怒呢?如果追溯我们的成长史,往往会发现其根源在于有人向我们传达过这样的愤怒,我们感受到了他人愤怒的威力,由此产生了恐惧。于是在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这个人的威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把这个人合并到自己的体系里。 愤怒的背后往往是脆弱。 如果脆弱是由于依恋系统不稳定造成的,那就需要我们在之后慢慢地学习如何重新和他人建立安全的联结。 所以我们想克服脆弱进而避免愤怒,就要承认和接受这一点:我们的生命的确比较脆弱、我们的心理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健康。我们需要多关注我们的生命,这是非常正当的。当我们的心理因遭受某些影响而变得脆弱时,我们应该像受伤的野兽一般,找一个僻静之处舔一舔伤口。只有这个伤口真正痊愈了,我们才不至于对自己产生愤怒,才不会因为曾经受过的伤害而变得无法信任别人,进而产生郁怒或盛怒。 ### 第四节 指责的背后是绝望 指责也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比较差劲的交流方式。但我们又很难摆脱它,即使你不想指责别人,别人也可能会指责你。 所以我们说往往一个指责别人的人,他的内在也很绝望,而绝望往往会伴随悲伤,因为习得性无助,每一次希望都会破灭。 从某个层面来说,指望和指责其实都代表着别人对你的要求,都在于你的行为能不能满足对方的期待,两者之间的差别不过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不要觉得自己常年被很多人指望是一件值得开心或兴奋的事情,因为这可能就意味着你离被指责不远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行动,让指责或指望的链条在自己这个环节上断裂,不再传递给下个环节——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我们的下属 所以你可以把每个重要人物对你或明或暗的指望或指责列表来分析,建议你每写下一个,都用心去体会生活在这些指望或指责下,你有怎样的感受。你可以反思,在你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行为或选择明显受到了这股力量的推动。 如果有一天大家都能从指望、指责的链条中解脱,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 第五节 悲伤是可以有力量的 逃避悲伤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忙碌法。 当事人觉得自己完全不悲伤,却可以很轻易地感受到别人的悲伤。 悲伤很重要,体验悲伤是一种能力,能感觉自己的悲伤,并且把自己的悲伤整合到自己的人格中,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 第六节 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语言 情绪这种外语其实是我们的第一母语,只不过当我们学会了一种规范化的语言后,就把我们的第一母语逐渐遗忘了。 而成年人由于已经经历了足够长的社会化的过程,所以逐渐失去了这种直接的情绪映射,这导致不仅别人无法通过我们的情绪知道我们真实的身体状态,连我们自己也渐渐变得麻木了。 躯体的感受处于第一位,情绪衍生于感受。 如果你感觉此刻轻松又快乐,就代表这个时候你有充足的安全感和足够的联结。 每一种情绪都是一种语言,而且就像是语言存在各种从句、虚拟语气等语法一样,情绪通常也不会单独出现,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读懂自己,就需要琢磨自己的语法 ### 第七节 转化情绪 如果想处理情绪,或者说应对和转化情绪,最基础的办法其实是正常宣泄情绪。 如果你很愤怒,也可以试着去运动,很多运动都有宣泄愤怒的效果 怒伤肝,但悲可以胜怒。“胜怒”就是说可以克服愤怒,转化愤怒。如果一个人总是特别愤怒,可能是因为他缺少悲伤的能力。前文提到过,悲伤是一种能力,而且这个能力很有力量。从悲伤中能获得的力量之一,就包括悲伤对愤怒的转化。 忧伤肺,喜又可以胜忧。 恐伤肾,思又可以胜恐。 以情胜情的循环也说明了单一的情绪如果扩散、固定,就会成为致病因素。我们要利用情绪之间相克相生的复杂关系,让情绪能在流动起来后自然宣泄,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 第八节 情绪解药:亲密与孤独 如果你不能在孤独中体验到与自己的亲密,那你同他人的亲密可能要打不小的折扣。 当情绪继续饥饿时,你的孤独感以及孤独周围的失望,失望背后的期待,期待背后的指望,指望背后的绝望,还有对外界的不信任、对自己的不信任等感觉都会逐渐冒出来 ### 第一节 你到底是谁,检视你的身份标签 可以看一看你最终在这张纸上留下了哪些标签?哪个标签是你觉得万万不能少的。 你身心的某些不舒服的感受其实也是标签 随着你渐渐长大,你会自己给自己贴标签。 ### 第二节 总也静不下来,心里全是杂念 很多时候我们就生活在这种杂念或自动思维所带来的磨砂效果中,或者说生活在局部的马赛克效果中 所以一般来说,我们在什么时候才会意识到我们是有杂念或自动思维的呢?通常是在我们遇到麻烦时。 闻杂念则喜。一有杂念,马上在心里搬一个小板凳准备仔细看看,有的时候不仅要看而且还能演,这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 ### 第三节 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预设 预设通常会有两种来源:别人的言传身教与个人的体会习得。 热衷预设的原因:虚幻的掌控感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放下这些假设,就能在多大程度上活在当下 ### 第四节 四大悲惨核心信念:那又怎样 我发现悲惨核心信念大概有四个:(1)我是没用的;(2)我是不可爱的;(3)我是有罪的;(4)世界是危险的。 悲惨核心信念的来源之一:代际传递 我们的确有可能从一个家族中继承某种黑暗的“传家宝” 每个生命其实都在努力地维护自己的连续性 当这种情绪达到极点时,我再送你另外一句“咒语”——那又怎样?这句“咒语”可以接在上一句“咒语”——“我是有罪的”后面,并且把它们连起来念1000遍:“我是有罪的。那又怎样”“我是有罪的。那又怎样”…… ### 第五节 如何剔除荼毒心灵的思想病毒 如果一本书籍不被阅读,书籍就有些像一种静态的“病毒”。直到某一天有人开始阅读它,这个“病毒”就好像在另外一个人的头脑中活了过来。 当然有些人是不适应外在的环境,还有些人是不适应内在的环境,不适应自己的内心。 可能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深深地相信,我们需要适应外在的世界。我们适应外在世界的程度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接受了某种信念或思想病毒:比别人更成功,才是真的成功。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悲观?我们的大脑好像就是一个培养“病毒”的培养皿,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各种来路不明的信念在我们身上不断地复制。 当新的信念进入大家的头脑时,将会与大家原有的信念出现怎样的竞争或杂交关系? ### 第六节 催眠与洗心 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尘垢和我们的大脑疯狂吸收的东西。日久天长,我们的内在就失去了它在本来比较纯净时拥有的潜能,逐渐变得麻木。注意,当我们变得麻木时,很有可能会看起来更适应社会、更正常,也更成功。 我们会在心底对自己说:“不要关注自己的情绪,也不要关注他人的情绪,情绪是一种使人变得缺乏理智、变得脆弱、变得懦弱的东西。”我们的内心也因此再次被蒙蔽。 观察自己日常的一天,看一看究竟哪种情绪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哪种方式的防御一种占据着主要的指导地位,或是哪种自动思维一直在活跃着,然后尝试探寻其根源。 ### 第七节 三观新论:找到你的价值、信念和意义 如果将三观放到文化基因的背景中,它就不是在指传统意义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而是价值、信念与意义。 哪些事情自己很有兴趣想试着探索,但还没有实施。思考“没有做什么”也是一个从相反的方面了解内隐价值的渠道。 不管生活多么苦难,一旦找到意义,痛苦就不再是不能忍受的了。 ### 第八节 如果逐个摘下标签,你舍不得哪个 如果用计算机类比,我们的整个信念系统就像是一个操作系统,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不停地打补丁来维持它,但最终我们可能仍然需要放弃一个老旧的系统,重新进行编程。 我们在这样一种无法评判好坏的阶段,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标签稳定期 如果一个人在中年时期出现了长期的、难以适应的不舒服,并且久治不愈,那就传递了一个信号——他的底层可能有某种更深刻的信念系统要破土而出了。 路径依赖: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人们不断自我强化这一选择,并轻易走不出去。 ## 第五章 新生:勇敢面对真我 活出新生是一个不断做减法的过程;是一个抛掉不适合自己的规条、撕下不适合自己的标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接纳新事物、不断整合的过程。 ### 第一节 如果撕掉所有标签,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大部分人的情绪、防御、信念系统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家庭。 在心理的层面,我们生于一个家庭中的同时,似乎自然而然地会拥有一种力量。 在有了充足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寻求父母的替代物。 联结的难点主要在于双方实在是太执着于“父母”与“孩子”的身份 但是,假如我们能在这一点上有一些改变,哪怕只是关系中的一方有一些改变,改变带来的效果通常也是可喜的。如果你对自己说:“我不是家里的人,对方也并非我的父母。”那这时,好像平等心、慈悲感就会更容易产生。 ### 第二节 走进内心的无人区 无人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生命没有被另外一个生命所见证 这种内在探索的增加是社交减少的结果,是一个探索自我的好机会,但一切的前提是,你认为自己内在这些人迹罕至之处有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能克服并且整合那种深刻的孤独,那与人的互动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你有一大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你的人生有可以后退的地方,这会让你产生很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你自己,是你的底气,并且和那种用于与人竞争的底气不同,这个底气并不会被他人轻易击碎。 ### 第三节 获得超越的视角,重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内在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超越自身的安全感。当我们从一种安全感向另外一种更为真实的、更为可靠的安全感过渡时,一定会历经某些暂时的不适应,甚至觉得这个过渡如同灾难。 人际间的困扰有多大程度是由于内心过于强调自己和他人的对立所产生的呢? 通常,只要碰到某些问题,我们的自动思维就是要寻找谁是制造麻烦的人。可问题本身很复杂,基本上都是系统所引发的,单独一个人不可能成为问题的成因,哪怕问题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呈现的,其背后也有更为深刻的系统危机。 不同思想产生的交叉可能会使我们的思想维度变得更丰富。如果一个人的思考角度和我们不同,那么虽然这会暂时带来一些不那么舒服的感受,但这种不舒服之中也包含着成长和超越的可能性。 ### 第四节 活在当下没那么容易吗 而是指面对当下,面对内在的、深层自我的勇气。 因为真正的当下一定会不断和过去与未来相联系,而我们在面对这种普遍的关系时,通常都会缺乏勇气。 我们当下的情绪体验与身体体验,是在结合了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规划后,综合得出的结果,而且这两个维度和我们当下的经验是环环相扣的。 很多人在收到别人的正面评价时反而会退缩,因为这个经验没有办法整合进他的当下,他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一个糟糕的人。他有勇气面对一个糟糕的自己,没有勇气面对一个优秀的自己。所以如果想不断“超越”,我们不仅仅要接受自己糟糕的部分,也需要接受自己会变好的事实,而很多人没有这样的勇气。 ### 第五节 什么是整合 我们如果说一个人有自己的观念,可能会说这个人的观念比较整合,有整体观,有大局意识。 人类的内在充满着冲突,所以很多人都会困惑于自己究竟是谁。 我们把扔出去的部分逐渐拿回来时,可能一个看起来很清澈的自我就变得混沌了, 如果你拒绝复杂性,就意味着整体性也被你一并拒绝。 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同,在知道人性的复杂、黑暗、不可控之后,依旧坚定地走向整体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勇气。一旦有了这种勇气,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 第六节 关于面对未知,你知道多少 当一个人没有基本水平的勇气时,这个世界的可怕性就会在每时每刻扑面而来。 1.0版本的勇气主要来自对母亲的信任,如果母亲比较连续地提供抚慰养育,我们就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基本的信任感会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这种场域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去的。进入这样的场域时,就象征着他从母亲的视野中消失了,甚至从母亲的心里消失了,他将独立面对一个连他的抚养者都没有去过的地方。所以,这时需要的勇气就是3.0版的勇气。 荣格曾经在这种未知里独自探索了很久。我们通过他后来的手稿、回忆录、当时的画作可以了解到,他要么是到了很多人没有去过的地方;要么是到了有人去过却没走出来的地方,那些人就一直在里面待着;要么是到了有人可能曾正常地回来了,但他们没有足够的才华绘制一张地图的地方。荣格在这一点上非常幸运,也非常有勇气,他带着这个地方的地图回来了,形成了荣格学派。 现在对你而言是考验自己勇气的时候,你不只是为自己一个人战斗,如果你成功了,你的勇气还会为他人提供借鉴。 ### 第七节 是时候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了 《庄子·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分离和成长其实是一体的,如果你想吃果子,肯定要先等花谢,是不是这个道理? 有些人没有秘密,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成熟度不足以把某个东西藏到心里。其实,秘密是形成自我感非常重要的部分。 如果这样的分离性能被欣赏、接纳或得到父母的赞许乃至祝福,他们分离的决心就会更加坚定。 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时,很多人又会出现一些发展性的异常,有些人在工作岗位还会把领导投射为老师,感觉自己仍旧是学生。 我们要有告别的勇气。不仅仅是与外界的所有人告别的勇气,还有与自己告别的勇气。我们自己塑造了某个自我,别人加固了这个自我,天长日久,这个自我带给我们的可能不是安全感或认同感,这时,我们就要果断与之告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不断与自己将要发展出来的那些部分相遇。 ### 第八节 你值得美好而繁盛的人生 庄子曾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所以我们不要只欣赏某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欣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那样,我们可能就会被局限在很小的美里面——认为只有自己得到的、拥有的、占据的,才是美的。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 如果我们的人生被这些东西所局限,那我们不就都变成“塑料花”了吗? 所以我觉得繁盛的人生应该像一个百花园一样,每个人自己的花朵、花香、花期都不同,只有这样,世界才会繁盛富饶。 境界不是场所,它是心所能达到的高度。 ## 后记 致无穷大的你 我们的内在都深不可测,各有各的“无穷大”,而且每个人的无穷大都是不可比较的。 进步哥整理,仅供参考,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O(∩_∩)O哈哈~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