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瑾啊💥
    推荐

    从书中看到名校光辉背后的另一面和大格局下教育界显著存在的一些问题,受益良多。 另外,就个人来讲,看完本书更加坚定自己当下的选择了。🌙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Nancy Rroy=D
    推荐

    美国的精英孩子从小便接受“精英教育”,体育、音乐、成绩、社团都是评判的标准,要在一两个领域内拿到绝活,同时各方面也要达到优秀,如此才能有漂亮的简历以获得常青藤的橄榄枝。 中国的大多数学生高考之前都是接受应试教育,只关注于卷面上的成绩,在高考获得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进入大学,这才有如美国教育中的多元评判标准,不仅要在课内拿到尽可能高的绩点,还要在社团、比赛、实习、科研项目上达到优秀,才能保研/出国到好的学校。高考下的单一指标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很多考试机器,而初落入到大学立体的评判体系中,凭着上进的劲儿将目标由“追求高分”到“追求各方面硬指标的优秀”,课内使尽各种手段拿高绩点,专注于一两个社团争取做到部长级以上,瞄准好拿奖加综测的比赛,跟风实习与做科研,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更充实,却从来没想过“我现在所做的事是我喜欢的、真正想要做的、真正有助于我的成长的吗?”“我的人生价值定位真正于此吗?”“我是在跟风随大流,朝着世俗的优秀标准努力,还是这是我心灵选择的道路?”这些问题过于宏大不易思考,于是只能又投入到现实的“内卷”以较高的量化指标来填补自己的焦虑。 焦虑恐怕是人生(尤其青年时期)的常态。在之前商科学习被push着往前时,也是非常焦虑,所以只能一直学习、加入workshop、申请海外项目,只有这些高的量化指标(较高绩点、workshop结项、项目offer)才能稍稍缓解焦虑。但最终发现自己性格不够aggressive、成为简历的奴隶过于被外在指标牵着走、竞争太过于激烈而缺乏野心、能力不擅长也没有潜力,最终逃离转哲学。虽然在哲系还是很焦虑自己的综绩、比赛、大创,但起码真的有在感受进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在有意识地提高如作者所说的博雅教育所培养的通用的能力(审视与思考、理解与重构、论证与表达等等)。希望如作者所说“要主导自己的教育”,不被当前的师资/课程培养所限,而是自己规划自己的pace与未来。希望在大学教育中不是成为流水线培养的简历机器,而是要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运用理性寻找真理,培养独立健全的三观和人格,提升内在的真实价值,持续滋养灵魂。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月岛雯
    推荐

    很赞很赞的一本书!值得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父母、以及每一个社会人士看看。这才应该是身为人师写书的样子,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什么呢?教育又关联了这个社会的哪一些呢?一个大时代的各层面崛起、和一个时代的各层面堕落甚至毁灭~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从批判式的角度来反思整个教育系统所致、和所关联的一切,写得太赞了!民主治理的时代~~~~很理想、很艰难、但也蛮期待的。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Vivian
    推荐

    在作者描述精英教育时看到了很多影子,虽说这本书是在讲精英教育,但同时也让我明白大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自我,创建自我的过程。 高考后上大学之前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大学毕业后要做什么,因为大学突然一下子就没有目标了,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选,就去找网上热门专业有哪些,尽量填热门专业,但最后录取的却不是热门专业。就想着转专业吧,然后学院那边直接先卡。但现在想想,如果转成功,我或许也未必喜欢,还是目前这个专业似乎有更多的时间让我去找一些事情干。 然后受职场博主的影响,我知道了尽管学校不够好,但依旧还是有希望的,找一份工作也还是不难的。其次,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挺重要的,于是特别想去实习,可是课时限制,走不了,然后工科还要做实验,这个更走不了。郁闷。后来无意中混进了一个春招群,看着他们在那边焦虑紧张,带动着我也焦虑紧张了,于是我又在想我该做些什么,做了挺多无用的努力,最终也找不准一个方向。 2022年1月末,无意中发现了《优秀的绵羊》这本书,书中又还有提到其他书籍,《天才儿童的悲剧》《虎妈战歌》《麦田里的守望者》等,读着这几本书,过往经历历历在目,特别熟悉的经历特别熟悉的感觉特别强烈的情绪,于是我尝试着用书中提到的方法,回忆过往痛苦经历,重新经历一遍,经历悲痛之后便能释放,回忆的过程很痛苦,同时我还结合着冥想引导语来平复心情,但将能回忆到的痛苦都重新经历过后,非常奇特,悲痛真的释放了,过往所有压抑着的情感都释放了,那一刹那我觉得内心非常舒畅,也非常开心。 而作者提到的阅读文学类作品有助于发现自我,很多时候作者比你还懂你自己。想起了高中最后一年,每天中午晚上睡前都捧着一本课外书,有文学书等,那段时间是我最爱最享受的时光,也是在那个时候爱上了阅读,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又没有保持下去,而如今热爱阅读的我又回来了,感谢作者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感谢作者这位老师,引导我进一步地去发现自我。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SUI __Σ (:з」ㄥ)_
    推荐

    这本书非常深刻地剖析了美国名牌大学的精英教育现象。已经工作几年的我在看完这本书突然意识到家境普通、父母懵懂的自己在求学过程中还是有点儿幸运的,可能中国还没到阶级分化严重的地步吧。 优秀的绵羊指的是从出生就开始被安排好要上名校成为精英的孩子们。想被名校录取,可以说有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培养方案,在接受此方案过程中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为此可能要牺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我发现中国的教育、我们的家庭也在走类似的路。 学生们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自己的追求,包括对大学的憧憬。从小到大,这些年轻人为了名校的炫目光环而奋斗。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 会思考的绵羊是无法控制的。精英教育是几代人尤其是当事人的努力结果,原本想,假如我有孩子,ta是个有远大志向的人,而不是我要去逼迫ta时,我再来重读此书。可是还是忍不住理了理。究竟是早一点认清规则去遵从以获制高点,还是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一些自由创新的思路和探索式的生活方式更好呢? 作者在书中给出答案: 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魔鬼训练越过名校的高门槛 名校游戏为了让更多人参与,提高了很多门槛。而想要够格去参与,就必须步步为营,不能给自己犯错的机会: 把应试科目刷到高分 没有把握拿优的课程不选,失去了拓展并超越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的机会。 获取教师推荐信。 培养加分特长。 从初中开始搞7或8门AP课,9或10项课外活动。 父母成为特权阶级 这一部分有些现象前面的章节已经介绍过,我很酸的特别想指出,当你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时,你有别人家父母的水平吗?除了雇私教提分,精英群体的父母画像是什么样的?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单独分析了这一现象,仅摘录一些片段: 1985年,美国250所重点大学中,有46%的学生来自美国收入前25%的家庭;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5%。到2006年(该年统计数据样本要小一些),这一比例为67%。 学校越是显赫,它的学生构成就越是不平等。 SAT的本意是摸清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但实际上,它摸清的却是学生们的家庭收入。 精英学校录取学生时,会给予特殊照顾的三类人:捐款人、潜在捐款人,以及名人子女;教工子弟;运动员和校友子女(人数最多)。每一类人所占的比例大约从10%到25%不等。 在现行的录取政策下,最没有优势的群体是蓝领阶层和农业家庭的子女,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比不上亚裔学生,所以你在那些精英学校里几乎很少看到他们的影子。 绝大多数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申请这些大学,他们最终只能选择那些经费明显不足的州立大学,或者预算总是吃紧的社区学院,或者干脆不读大学。 一切都使得上层阶层从一出生就开始脱离其他社会阶层,而不是从大学起才开始脱离。 在诸如“为美国而教”这样的精英组织所宣扬的“奉献意识”,在骨子里是一种屈尊俯就,是一种傲慢。 他们客观上确实能帮助别人,但却是用一种能够保持自己优越感的方式去帮助——实际上,是强化这种优越感。 工薪阶层的孩子们会学习如何严格遵守纪律,所受的教育也都比较机械,大都是死记硬背的;职业人士的子女们则会学习如何创造,如何表达自我;而商业阶层的孩子们则会学习掌握权力、统治和自我掌控等内容。 一位学生写道,“当校方出钱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奢侈的教育,比如说如何拓展思维宽度或如何更有教养时,他们其实是在教你如何成为有钱人。” 去思考而不是一味遵从,随时跳出旧有框架 从书中也可知一流大学如何运行也少不了和商业机构很相似的营销策略。作者认为大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迎接社会,鼓励学生做自己,学会放弃和选择,追求自己的热爱。 我也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这种焦虑情绪,过去的我可能自己也在绑架自己,过去的我虽然幸运地去了一个还可以的学校,可我的生活可说是比较安全缺缺乏体验的,但内心还是有所谓的对未知的迷茫。为什么要限制对生活的遐想?为什么不趁年轻闯一闯呢? 年轻人不应该惧怕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冲动和疑虑——即使它们很有可能迫使自己偏离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人生轨道。 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当一个人独立了,他就该知道大学应该学什么,作者也写了一章(第三部分),出于以上的原因,这一章我建议自己先想一想再看作者的想法,把作者的想法和建议视为参考,而不是成为另一种“优秀的绵羊”。 值得敬佩的是,作者虽然深谙其中门道。但还是支持推动教育平等的。他自己作为名校教授,也是精英阶层,却设想了一些自我救赎方案,即使原本是按精英方案培养的,随时也可跳出来,他在第四部分也提出了一些关于促使教育平等的资源分配方案。成为一个改变社会或是有影响力的人,可能会更快乐更有意义吧。 (P.S:前几天我妈妈发了妹妹的期末成绩给我,还算优秀,但她少不了又在说多少人比她好,让我回家去劝说她不要偷懒,其实就是在叫我要她做一个优秀的绵羊。当然她也要劝我我的生活问题。真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你可以用自己的优秀去影响别人,但不可以躺着指点别人。昨天又刷屏一个瞎编的贫穷名牌大学生英年早逝的爆款文章。如果自己没有资质也没有努力的意识,父母的助推怎么也没用的,我们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加分没有推荐没有特招没有特长,就凭着聪明和努力往前的。)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陈俊
    推荐

    如今的社会用成功学来定义一切,教育也不能避免。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直升机式的父母,包括我在内,都抱有功利心为教育核心。其实每个孩子都像那最闪耀的钻石一样,作为家长可能只是把她身上的泥沙去掉,在阳光下她自会闪闪发光!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梦屿千寻
    推荐

    履历上的优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填写,这个填写很多时候让你疲惫不堪,你进入了一所好的学校有着很好的资源,你一直在向前追赶,但是你不知道你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许说你一直在为你现在认为的未来而追赶,错过了身边看似稀松平常的风景。不妨暂时停下脚步去博物馆看看,去看看世界,放下你心中所有的出于目的性质要去做一件事情的心态,而是抱着没有任何目的的想法去做一件现在你感兴趣的事情。音乐,艺术那些看起来并不实用的事物,恰恰是构成我们灵魂独特性的基石。那些优秀的人再怎么优秀也是别人,我们永远才是我们自己,我一直都很喜欢《刀锋》中扉页的一句话:“剃刀锋利,度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我也很喜欢里面的主人公拉里放弃了在旁人眼中大好的事业,只是去追逐自己的内心的平静。即使在旁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让很多人都去理解你呢?大家真的把自己理解了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没有找到目标也不要紧,可以慢慢去看看风景确立你自己的目标,如果找到了目标那就要坚定自己的内心。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那就是一场豪赌,失败的人举不胜数,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做到一定的公平就是放弃你自己的一些资源,或者说不要把所有资源都占据。一些从小到大都很顺风顺水,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是一副成功人士,优秀人士常常会把自己的成功优秀全部归结于自己,并且会藐视那些比自己阶级底下的认识,因为接触不到会自然而然认为他们并不存在。这是多么自大但是常见的情况啊,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些不公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这些不公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种情况,你过得好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周围环境对你的早就,他们过得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你那么幸运。他们已经很不幸了,就不要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施舍一些“慈善”给他们了,我们都要想一些办法去改变这个社会的不平等,虽然不公平的情况很多,但是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人类最伟大的特点就是其内在的人性美!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Connie 伊
    推荐

    自我实现——《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人类不是生而自由,是在成长中获得自由。既然如此,我们需要给孩子的就不是边界,而是帮助她们一起突破边界。那么,“真乖”就不应该是一句表扬,而是失望。 人类只有在物质世界的舒适圈里,精神才可以去冒险。衣食的宽裕和时间的宽裕才可以让精神自由,才有精神想象力的可能性。 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窘迫的环境下,培养不出来梦幻的孩子。 如果孩子一直在家长和社会设定的边界内成长:学科成绩全A,学习画画音乐等各项技能,训练跑步游泳羽毛球甚至滑雪马术等各项运动,那么,她们就会被牢牢的固化在这个体系内。从来没有闲暇思考冲出去的可能性,也没有时间挖掘自己的内心,更没有挑战边界的勇气。有时候想,是不是唯有深度写作,才是表达自我的唯一方式呢?真正热爱体育运动的人肯定不这样认为,那些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强烈感情的画家也不会同意,但是当我们把这些艺术都提炼成升级通关的技术,就失去了表达自我的含义。那么写作总归是一种真实的方式,当然要抛弃一切迎合大众的技巧,速成班的自媒体写作课,几乎可以当作反向学习模版了。因为这就是为了世俗的目标而把本来很多探索和思考快乐剥夺了,甚至让孩子从小就产生了厌恶的情感,简直是人类科学进步的倒退力量,让很多优秀的孩子早早倒在了自我战争的战场上,而没有真正体会到艺术和科学的美妙。 作者在常春藤名校里呆了24年之后,辞去终身教授的职位,我好奇他辞职后去做了什么事情,写出这本书是一个成绩,与更多的大学和大学生交流,鼓励大家做回自己,造福人类是另外一个成绩。 这本书反复提到,本来聪颖富有创意的孩子,也很多擅长广交人脉,但是在大学过程中却充满了恐惧,空虚,孤独感,冷漠,以及失去了勇气和远见。 我不是藤校的学生,只能靠想象力猜测: 恐惧是对失败的恐惧。优秀的学生和普通人一样,很多时候缺点就是之前没有缺点,太顺风顺水,因此害怕失败带来声誉的损失,这点来说越是名校的学生越是恐惧。 空虚是因为一直生活在固定范式的框架内,从来都是短期目标,并且忙碌,带来了时间上的匮乏,于是没有思考的人生,就变得大家千篇一律了吧,没有来得及探索自己个性的人。 可以想象,内卷下的全世界教育体系,都变得越来越忙碌,必须严格跟着计划表走,不能生出半丝意外,不能容忍任何波澜。一个进藤校的孩子有十几种特长,真是令人汗颜,现在看看美国的华人牛娃,哪个不是精通小提琴或者钢琴,还有个什么击剑滑雪的小众的特长,这基本成了华人孩子的标配,什么数学满分,那简直是必须的了。然而,当一个普通人类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他能说每一项活动都是他的爱好吗?如果真爱一项事物,何必如此多的精力花在别处? 所以,从美国的精英教育开始,我们就没有公平的教育体系,富人孩子进入藤校的比例越来越高,相应的一定是穷人孩子进去的比例越来越低,但是和100年前相比,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哈佛的男女生比例已经一样了。作者说学生可能来自于美国或者欧洲,或者亚洲或者南美洲,孩子的肤色可以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富有的家庭,一个当律师或者医生或者银行家的父亲。 作者反复强调博雅教育,强调人文学科,并且表扬了中国重视文科之举。可惜中国好的大学老师更稀少,能够以启发学生思考专注于教学的老师更少,因为大学的考评指标就不是教育学生,是做学术研究发表论文,这点来看,中美有着同样的弊端。 当然现在想学习的学生都可以在网络大学上学习大师级老师的讲课,但是作者同样批评了这种方式,认为没有对话的教育,还是不够个性化,并不能更好因人而异的指导学生,在这方面,他反而非常支持美国小型化的文理学院,教师更注重教学,师生沟通的机会更多。当然从数据看,顶级文理学院的入学分数也不低,甚至中位数高于藤校了,而且文理学院出来工作的工资也不低,而职业化教育的导向是作者一直批评的,比如30%的学生进入金融和咨询行业。但在公开课这个问题上,我并不同意作者的意见,他是出身学术世家,他在全书中要求的是进入藤校的孩子应该更有目标,更专注于自己的兴趣,但是智商不够的孩子或者环境不富裕的孩子,却可以通过公开课或者所能获得的最好的教育,即便没有老师的互动,至少有来自于全世界同样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交流,这种交流和问答,一样可以启发思考,我们不能得到最好的,但是不应该否定次好的。 这是我去年最后一天读完的一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坚定做自己,建立内心的评判标准,抛弃世界上现有的游戏规则,我们还可以有宏大的理想,并应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作者给了一个很有趣的坐标系,我们可以把自己套进去看看在哪个位置:试想一下,倘若一个人获得了天下,但是失去了他的灵魂,那他到底有何收获呢?这个思想实验很有趣,我今年在读科幻小说《安德的游戏》的时候,也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人类重要还是自己的价值观重要,奥森·卡德编了个很好的故事拷问人心,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做答。人要突破环境,几乎是个伪命题。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教育的目标当然要超越仅仅为国家贡献GDP的工人或者有公众意识的合格公民。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这真是一个没有标准的标准。 我在这本书里另外一个重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精神想象力”和“精神勇气”这些充满力量的词汇,并且迅速开始阅读作者推荐的19世纪的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和20世纪初伍尔夫的作品。说到底就是反世俗的,满足好奇心的,勇于突破体面生活或者外界认可的边界的。作者引用的文学评论家的批评很恰当:“我们认为,一个人一辈子专注于诗歌写作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我们会认为,一个人花一辈子推广百事可乐,于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抢占市场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鄙视兴趣和思想,却推崇工作和金钱。 而我们自己也是这个网的一部分,从我们选择职业,为孩子选择课外班,无不如此。艾略特在100多年之前,就说:“我们这一群微不足道的百姓,用我们每日的言行吞没了像女主人工多萝西雅那样自由奔放的灵魂”,谁又能说自己不是这网中的一部分呢? 所以落实到细节,那就是还是要思考,阅读,写作,勇于犯错误,并且坚决不为权势和财富,出卖自己的生命。当然,靠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这一切,毕竟美国后面几十年的总统,除了两三个,都是出自藤校,可想而之其他权利机构也是一样。所以,这是一个何等艰难的事情。但是即便这样,仍然应该首要去做的事情,还是那些即便没有外在奖励那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积极心理学认为,满足物质基础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健康的社交圈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有意义的工作是你自己赋予他意义,同时工作又是一种职责。巧合的是今年在另外一本书里,我也读出来同样的观点,并深深记下来:“当爱与职责融为一体是,命运的恩宠就在你身上,你将享受出人意料的幸福。”能够如此将爱与工作职责结合在一起的人,即便遇到各种困难,付出很多代价,也无需上帝额外的嘉奖了,因为她已经在自己的一生中收获了幸福。 犯错,作者引用的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向大一新生推荐的新书就是《犯错》,该书倡导:“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一直成功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如果回避了不确定行性,其实就相当于否定了人生,作者竟然也引用了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整个社会组织架构的变革热情,才应该是真正热血青年关心的事情,而不是明哲保身的态度远离政治,因为政治就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学生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种渴望的理想/浪漫的情怀或者其他特质,看不到任何促使年轻人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社会或者任何社会的现状的动力。“这是1987年的一个评论。 “我们现在之所以比之前更自由,更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如同乔治·艾略特一样,依赖个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承担了种种风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可能是通过公开的集体式运动,需要的是超时代的想象力,构思出与现状不同甚至有冲突的未来;这也需要勇气,甚至用行动说话。这也可能是通过个人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的血液中,并改变了它的性质。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几次停下来重新读作者的原文,里面宏大的组织架构变革理想,语言犀利的对精英总统治理的无能政府的批评,以及努力为公平教育所做的呼吁,都深深的震撼着我,希望你也有机会读完这部著作,重新构建自己有意义的幸福一生。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Carpe Diem
    推荐

    所有接触过大学教育,或正在学校的,或者将要走进大学的,都可以阅读本书,会让你对教育有新的认识,思考到底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下面是摘自文中的部分段落 第一部分 优秀的绵羊 第1章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我们的学生,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总是有办法取得全A的成绩。其实对于他们来讲,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看清并认识到自己的困境,而不要被争取高分的目标掩盖了自己的双眼。 当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 第2章 「哈耶普」的上位史 虽然高分和漂亮的履历是必需的,但是如果学生只有这两点,往往会被拒绝。而拒绝的原因大概会有“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不是一位团队建设者”或者“与大众雷同”。 没有一个国家需要20000颗核弹,除非另外一个国家拥有19000颗核弹。没有人需要11项课外活动,除非另外一位学生参加了10项课外活动,那么其真正目的是什么呢?唯一的答案就是超越他人。我们的孩子的发展就如同长颈鹿的头颈变得越来越长,变得越来越畸形。这代人在20年后会成为怎样的人,这是可想而知的。  第3章 「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 赞美代替不了温暖,浮夸的自信代替不了自足的能力。 第二部分 自我 第5章 大学的使命 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从你出生开始,你的所见所闻所想,包括现实故事、虚幻神话、固有认知、价值观和神圣的言语等已形成了你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感知。引用阿兰·布鲁姆的话,“你的灵魂就是你生活的一面镜子”。 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第6章 创建自己的生活 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因为“意义”能够里外结合,理想地把自己和世界结合在一起。举个例子:当律师并不是“意义”,但是通过法律来保护工人的权益以及控诉罪犯则是一种意义。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 凯瑟琳·舒尔茨(Kathryn Schulz)的著作《犯错》(Being Wrong)。该书倡导“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一直成功(即从未失败)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 但是不论我们的目标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我们尝试走自己的道路的理由是:这将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错误。 你我当然也会犯错误,而且有些错误难以容忍,但是生命本来就是一场长途旅行,逐渐才能发现自己最真实的生活方式,前提是,你的方向是对的。 美国哲学家拉尔夫·爱默生喜欢引用英国杰出军事将领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的一段话,“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达到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描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这种意外收获,就是造就了乔布斯伟大人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想攀登顶峰吗?很可惜并没有顶峰。无论你攀得多高,总是有人在你之上。 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我相信,大学不仅仅是发现你是谁的好机会也是造就你是谁的好机会,当然发现和造就的程度因人而异。思想可以扩展,价值观可以改变,但是我们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很难变化。 当然反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个缓慢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空间测试极限,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跨出第一步,认为每一步都极具风险,那么成长将永远不会开始。与其与父母保持“和谐”的朋友关系,还不如公开反叛专制的一家之主,做一回自己! >如果休学太麻烦,我还有一个建议:充分利用你的暑假。不要为你的暑假安排实习机会或研究项目为将来职业做铺垫。背上行囊,去呼吸新鲜的空气,你绝对会有了不起的新发现。你可能会担心自己因此浪费了一个暑假,在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落后于自己的同伴。也许吧。但是如果方向错了,跑得快又有何意义呢?这时停止就是前进!  第7章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事实上,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思想家指的并非学术界的学者,而是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思想家具有叛逆思维:不只是解答问题,还提出新的问题;不只是完成任务,还思考任何一件事情的价值所在;不只是勇于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为公司、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制订新的战略方向。拥有领导力不亚于重建自己,最核心的元素是勇气和想象力。最核心的任务是,筹建一个有能力与这个社会现状对抗的个体。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第8章 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 在人们眼里,学术界总是在玩弄理论、故弄玄虚、把事情复杂化,简直就是自娱自乐。 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带着我们去了远方,但让我们感受到回到了家。  书籍帮助我们预见未来,赋予我们去创建属于自己生活的想象力和勇气:他人可以,我也可以。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埃德蒙森把阅读比喻为“生命的第二次机会”。艺术并不会造就一个完美的你,却可以成就一个更自由的你。 这种现象并非只存在于精英培养。大量的教师、社会学者、心理咨询师、医生都有一个共识:我们为了追求高效的社会,过度依赖标准、测试、规章制度、精神药物、电子表格,甚至对它们上瘾。社会的每个角落似乎都要依赖公司的各项管理机制来运营,人的社会参与已经不是全人,更像是机器人。因此我认为,人文艺术教育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 公民的集体自治是美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学校的使命也在于此。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普遍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原因,让下一代掌握提问、表达思想以及创新能力。我们避讳印度的填鸭式学习,也不采用德国的早期分流制度,把年幼的孩子分成学术群体和职业技术群体,也不效仿英式的本科生只学习单一科目。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一直以来希望培养多才的公民。 第9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 我们不要忘却,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最核心的能力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那么培养思考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本科、硕博士以及工作时间的总和。如果要压缩一万小时到本科四年,那么一个人必须做到每周不间断地思考50个小时,一年保证50周。 远程教学者认为,讲课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对此我表示同意。因此我们的课堂应该小而精,方便研讨。课堂的时间不是用来抄写笔记的,而是由教授带领,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逐渐熟悉思考技能。教授开展课堂对话,并引导学生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讨论,避免鸡同鸭讲。他会挑战观点,提出新的问题,迫使学生进一步展开解释自己模糊的回答。他会帮助害羞谦逊的学生发现内在的自信;他接纳并鼓励学生,但同时引导并挑战学生。教授在课堂上的角色并非回答问题,而是提问,甚至有些问题连教授本人也并不知道答案。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方法可以变化多样,但个人的教学能力最终来源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评论家莱斯利·福利尔德(Leslie Frielder)感言:“教师,非领域专家也。他并非在教授一门课,而是在分享他的人生。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教学就是一种艺术。”在求学的时候,我逐渐归纳出如何判断老师质量的一个规律。如果某位教授从来不透露一些与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自己的孩子或者同事的趣闻轶事,那么我敢断定,从他身上将学不到太多的东西。我并不是要求老师交代一切,而是希望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他的真实和存在。 面对这种尴尬,高校采用了一种默认的逻辑为自己解围:越出色的学者就是越优秀的教师,当然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严格的学术研究所必备的技能恰恰削弱了教学所需要的能力。一位好老师的言语通俗易懂,变抽象为实际,变枯燥为生动,能够被大众接受,但是学术界所使用的术语却不被常人所理解。一位好老师能够把生活带进课堂,触类旁通,但是学术界分工细致,每个人专注的领域极其狭窄,颇有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境界。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 人们总是热衷于分辨微小而毫无实质意义的差别,说不清到底是在为自己争取比他人更优越的位置,还是要建立自我品牌,其实与自己竞争的“他人”根本就是自己。 相较于到底是去哪所大学,更重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教育。在计划想上的大学名单以及访问校园的时候,你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也许你会被豪华的学生宿舍或一流的体育馆设施所吸引,但是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和老师的质量。了解一所学校最理想的方式是到课堂试听,而大多数大学申请者做不到这点。 大学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大学代表着人生一次机会,善待这次机会,不要着急去成为自己心中早已计划好的那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从未遇见的那个人,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你就读的学校,而是你自己本身。 第四部分 社会 第11章 看不见的“特权堡垒” 工薪阶层的孩子们会学习如何严格遵守纪律,所受的教育也都比较机械,大都是死记硬背的;职业人士的子女们则会学习如何创造,如何表达自我;而商业阶层的孩子们则会学习掌握权力、统治和自我掌控等内容。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如今不仅我们的整个机构处于全面失败状态,而且没有人知道谁该为这场失败负责。对于精英阶层来说,他们总是可以延期,可以保释,可以求得宽恕,可以再来一次。那些没能达标的CEO们仍然能拿到大把的薪水,这本身就是成人版的A-。 如果学校想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领导者,他们必须要问自己,到底想要培养孩子拥有怎样的品质以及如何培养。一旦录取标准改变,整个教育系统都会相应改变。我们希望孩子们更能承受挫折,更自立,更有精神独立性,对世界充满好奇,更有创造力,更愿意去冒险,更愿意去犯错误。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Sara
    推荐

    这本书引导我的灵魂觉醒,或者说是当下这一人生阶段里最能够救赎我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微读推给我的,看到书友高评价的书评和本书简介那一刻我认定这本书就是我的救命稻草,之后就开启了我的思想成长之旅。本书给了我在前12年的读书生涯里面没有得到过的人文关怀,也引导我发现一个又一个华丽外衣之下虚伪的社会现实,这本书真是看得让我五味杂陈,有发现真相得快乐,有身处虚伪体系中被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痛苦和厌恶,有对更多人不知道自己被玩弄,他们也很痛苦却依旧阳光回应世界的感动和心酸……现实生活中许多烦恼也在这里得到解答,比如大学的意义,我们在大学里应该练就的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精英教育的骗局 精英教育培养出一群优秀的绵羊,名校受资本家的裹挟,奴役着他的学子,年轻学子们置身其中却没有任何反抗,一些学子感受到了奴役的疼痛感却无法反抗强大的资本主义。当前的教育系统没有让他们接受任何有意义的教育,它灌输给他们一套他们排斥却又无法摆脱的价值观,同时却又没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训练,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未来。可惜他们还是没能停下来多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依旧疯狂贱卖着自己的灵魂 。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新的社会形态必须保证特权不会代代相传,这个非常重要。教育系统必须能调节整个社会的阶层系统,正如它在20世纪中叶所做的那样,而不是复制和繁衍。我们可以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首先从录取方式上进行改革。应当根据阶层,而非种族,来采取一些果断的行动。应当抛弃对名门之后和运动员的偏爱。SAT分数应该让位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制订过类似计划(当然,后来被否定了)。大学招生部门应当限制申请人在简历上列举的课外活动数量。他们应该更加注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在高中阶段参与的志愿工作——那些高分学生几乎从来不做这些。千万不要太在意申请人凭借父母财力而得到的经历或机遇。当然,他们必须立刻停止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之间的合作。 平民渴望社会资源平等分配,精英贪恋独自垄断社会资源。。。。其实并不是那个系统无法维系,正如最近有人评论的那样,根本没有人维系那个系统。不过我觉得这要每个人自发地从上而下抛弃精英主义心态,社会还没有发展到大部分人都有这么高的觉悟,特别是那群精英或者想要成为“精英”的人(当然除了一些很敬业的人,他们从未想过要成为精英,但他们也被人称作精英 )他们还在追求精英主义,但我们既已觉醒,就应该为民主统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PS:这本书适合刚踏入大学的书友来读,已经在工作的书友也可以读一下,只不过会觉得相见恨晚[微笑]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YiyaChen卫
    推荐

    这是一本适合学术精英或者学霸们,或者未来领袖们认真思考与参考的好书。就是对于还在艰苦奋斗的“学霸”或者政治领袖候选人也有参考意义。 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问:不管做什么,都要与人生的大目的挂钩。因为高分,高体能只有在与一个更高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人才可以……。它像是鸡汤书吗?绝对不是!本书描述了美国年轻一代精英在进入优秀大学之后,超精英心理及其各种人生游戏。并且这种独特游戏愈演愈烈。而其游戏中的筹码是像GPA、优等生联谊会、富布莱尔奖学金、医学院入学考试、哈佛法学院、高盛等等。这些游戏的筹码不仅仅代表了命运,也代表了人的身份,可能更代表了其价值观。这些筹码也像成了其人和其价值本身? 其中作者简介他耶鲁学生在《潜在可能性的自我矛盾》(The paradox of potential)一文中的一个精彩的观点,即“如同干细胞,在决定成为什么之前,事业的选择是无限的。但是一旦决定了,那么无限就转变成了有限。“ 所以,这就像人应该有梦,但是努力在实践此梦之时,就无所谓梦了。因此,不仅仅选择时空观念中“时间点”显出其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问:选择之原则是什么?无论在什么样环境中,如何都可以高情商的持续发展? 例如,前任哈佛学院院长哈里·R.路易斯(Harry R. Lewis)曾经写道:“由于学生们都不愿意去上一门自己没有把握取得优秀成绩的课程,因此大家无法拓展并超越自己已经熟悉的领域。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但是因为学生们都不甘落后于他人,而且每个人都要保证自己多才多艺,因此大学教育的本意已经荡然无存……”。 简言之,以上多少更像是人生中的博弈及为防止人生的“中年危机”。例如,有一人指出,人到中年时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的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生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其中有些人说,他们最终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经常有人会说,他们没有去体会自己的青春,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当下,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他们总会思索,曾经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此问题“作”吗?它显然不是虚构,而是现实。因为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或者有所谓“地球村”概念。这岂不更像是任何快速发展各国教育体系之普遍存在问题吗? 本书还具体介绍了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发展及其“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的简明历史。它具体诠释了什么才是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包括书中用丰富数据分析资源,认真分析了大学的使命。并且强调“公民的集体自治是美国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学校的使命也在于此“。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学校普遍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原因,让下一代掌握提问、表达思想以及创新能力。“我们美国避讳印度的填鸭式学习,也不采用德国的早期分流制度,把年幼的孩子分成学术群体和职业技术群体,也不效仿英式的本科生只学习单一科目。美国作为一个国家,一直以来希望培养多才的公民”。显然,这值得参考。 但是,“投资与回报”直截了当地概括了现在对大学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另外,如果总是习惯于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量化关系,却往往忽略了大学或者社会历史给予及期待的回报应该是什么?特别是,“人们会听到国家竞争力、21世纪劳动力、工程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未来的繁荣前景等关键词。在种种讨论、对话和激辩中,我们妄自认为,铸成幸福生活及健康社会,只需要经济实力足矣”。并且,现实中,在顶级的大学里,重视教学的教授并不仅仅被轻视,而且他会被直接怀疑其做学术研究的态度,因为花在教学上的每一分钟意味着牺牲了学术研究的时间。 另外一个博弈有,“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虽然这听起来像陈词滥调,但是它的实际意义要比我们的认知广和深”。因为简单说,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盲从,不妄下结论。因为,赞同作者的观点,“常识”都是一视同仁地强大。“真正的教育(即“博雅教育”)的首要责任是教人把自己从“以讹传讹”所形成的常识中解救出来,先要认清它,其次质疑它,最后从新的角度思考它,而不是被“常识”这匹蒙着眼睛的野马拉着跑”。而大学4年是一段珍贵的时光,学生一般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机会真正思考并反思周边的一切。过来人估计都会严重同意。😂⛽️👍! 读过它,可以对于美国一流名校是如何运行的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与理解。毫不夸张的说,它可以帮助人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所有国家,特别在科学技术上的精英都与这个系统有天然分不开的联系。作者认为精英教育系统的根源在于,美国高等教育源自两个体系:传统英式的高等教育和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德式高等教育。因此,这样看来,系统稳定性不正是来自其体系内在多样性。一个能够持续发展体系就像是有一个杂交水稻优势品种,其遗传因素来自其等位基因多样性的汇集。美国精英系统的形成,个人认为与世界各国精英打破头都愿意到此地得绿卡有关。因为人才才是精英的关键。因为,大学之间最关键的差异永远也是学生群体。 为什么其可以做到如此?其实,这在教育课程安排上也有反应。例如,“大多数学校课程结构的广度都能通过辅修课得到体现。而形形色色的辅修课如同一本天书,由字母A到C,或者D与F分类,分别代表着数量推理,语言和文学,世界文化等。这些选择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紧密的衔接性,学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过程中随心所欲捡起几块石头来满足大学的毕业要求”。学生选修课之广渡范围是必须与不可选的。这也像又是一个博弈。另外,作者认为,“我们在职场上所从事的工作必定是具体的、专业的,但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可以是超越领域范畴的、触类旁通的。博雅教育所培养的思辨习惯,对艺术、历史、哲学的造诣将会帮助一位职场人,把人类的智慧和个人的经历融入到工作中去”。 可以不完全同意作者的所有观点,但是相信大多数读者大概都会同意,这本不厚只有二百页的书能够大开人眼界,开心胸。将来定成为思想性强,可读性高之经典中的经典。本书翻译也非常精彩! 简言之,它更像是一位精英对于精英教育体系之独特,系统的反思。它还提供大批有助于反思之博弈问题。他的一些对于文学艺术的美学金句,也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读它一本胜过读多本经典!它帮助人认识,什么才是真正文化精英!这是近年来发现 它是一本读后,少有的,值得并且愿意反复读的经典! 可以肯定的说,只有真正理解了美国精英教育体系,才有可能真正有可能了解美国社会!当然,其负面包括精英治理不仅自我封闭,自我强化,它同样会假公济私等等。因为“精英们只效忠自己的野心,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尽管作者相信“历史总是会埋葬那些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个人义务之上的人”。正如书中谚语所说,“弥涅尔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起飞”,人们只有在反思历史时,才会更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含义。这些书中都有深刻描写。这本书帮助我大开眼界。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飞羽
    推荐

    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对于子女的教育和长远的人生规划,“直升机式父母”的做法是不对的,“溺爱式父母”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通过这本书,还可以了解一下美国的精英教育。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阿星
    推荐

    大二的时候上学校里开的就业指导课,全级大概一百多个文科生坐在大教室里,希望能因此而获得某种方向,但其实一学期上下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大四考研失败,匆匆忙忙参加春招找工作,同学们被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收购”,然后经历了三个月强硬的训练,走上始料不及的辅导机构岗位。以前在讨论莎士比亚、鲁迅、张爱玲等等等等时眼睛里的光芒一点点暗下去,开始讨论的是,房租押一付三物业费有些贵,同事比自己大十来岁,没有共同话题可谈,一毕业父母好像老的速度更快了,即使心有余力,想飞而逐渐翅膀退化……大概工作三个月之后吧,我周围朋友的辞职率达到百分之70,即使在学校非常优秀,在N个社团中游刃有余的佼佼者也慢了下来,父辈推荐的教师岗和公务员展现出了它低沉的魅力。那种疼爆脑袋的焦虑不安,抑郁心情反复折磨人。 总的来说我觉得学校牌子还算不错,想起好友们总是想到她他她机灵而诚恳的眼睛,还有毕业之后一脸茫然的表情,发小讲:像我这么有少年感的人应该在学校再多待几年嘛,工作太无聊了…… 为何工作和学校的分化会这么大,我一直在想。大学里所展现出的自由光明宽松,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走入社会后演变为上下班打卡循环紧张,无限的职业发展逐渐收紧成为有限的一个点,觉得年轻不再迷人,充满了被浪费的欺骗感。 辞职之后有机会再去想上班和学校两个泾渭分明的圈子,其实我上班的环境也还好,严苛的要求自己的同事达到某种标准显得过分,学校也尽其所能给了学生们平台和充满仪式感的毕业,但所走出的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气球,外面只是多缠了一层胶带,根本不会跨山越海的走那么远。 看这本书有一个好处是,稍有意气用事之感的作者,直接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机制勾勒了出来,我觉得我们参与了一场显的严肃的聚光灯下的游戏,游戏的出口似乎是地位与金钱,纯粹粗暴的这个伪出口掩盖了另一种可能性,就是退出游戏。 社会运作不止是学习成绩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有他完全不同的背景,无声的阶级之间的对抗,身不由己的环境影响等等。 作者最后对学习文学哲学的学生表达了肯定,富有和有钱不是同一个概念,我祝愿我的朋友们,不断进入游戏和走进另一个游戏的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多样性,在精神上变的富有。 对于工作,作者支持毕业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使在从事别的工作,也不要放弃自己所爱,因为一心一意充满动力,才能做的更好获得满足感,也不要放弃阅读,因为阅读唤起沉睡的灵魂,支持人走到最后的还是精神吧。 这本书和《异类的天赋》一起看,搭配的还挺合适,在顶尖的那群人中有智力超群而冷酷无情的人,他们或许是精英文化中最为如鱼得水的,不过每个人情况不同,人毕竟不是绵羊。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南薰Fanny🏅
    推荐

    【最近读完的书——《优秀的绵羊》美 威廉·德雷谢维奇】 威廉·德雷谢维奇曾是耶鲁大学的教授,2008年,他离开了耶鲁。书里把这次“离开”描绘成德雷谢维奇的自愿离开。但其实,在一次访谈中,作者提到,2008年,他是因为没有拿到耶鲁英文系的教职才被迫离开。书中对这一点并没有提及,一定程度上美化了作者的离职。 在这本书里,基于自己在常青藤24年的教学经历,德雷谢维奇将藤校的学生描述成一群盲目怯懦,不敢冒险,追逐名利,只为自己的“绵羊”。他们无疑是社会的精英,但却无法承担起社会精英的责任。 他讽刺精英: “虽然很多精英人士披上一层自由民主的外衣,但他们信奉的仍然是里根主义——二者的逻辑都是一样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提到毕业生的高度相似性: “不论耶鲁的大一新生有多么多元,耶鲁的毕业生都严重同质化。” 他批判高等学府的变味: “我们把培训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外包给了一群私立机构。无论这些机构如何宣扬自己的使命感,无论它们怎样信誓旦旦地要服务全社会,从根本上来说,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它们终究只会是富人的宠物。” 在德雷谢维奇的眼里, 🍃藤校拼命地讨好学生(客户),只要客户开心,捐款自然就会源源不断; 🍃藤校逐年增加自己的广告投入,吸引那些不可能被录取的学生来申请,以此降低自己的录取率,提高自己的排名; 🍃藤校无法完成调节整个社会的阶层系统,却是复制和繁衍阶层的推手。 我去了Goodreads,看了很多读者的英文评价,他们中有藤校毕业的学生,有美国公立高中的老师,有普通的家长。 我看到藤校毕业生对作者观点的反驳,他们提出,很多藤校学生进入藤校,背后的推手并不是作者所说的那些“直升机父母”,有的学生其实是自己推动自己;作者在书里提到的藤校学生眼中的心理问题,其实多数在入读藤校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其根源可能要归咎于其父母施加的压力和教育方式,而不该归罪于藤校。 也有美国老师指出,书中所指出的藤校对于精英阶层的讨好其实不是新问题,整本书只是把这些旧的问题串联在了一起,没有新意。 当然,我也看到有很多大学在读学生感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他们开始思考能从大学教育中获得的是什么。 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得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深入思考高等教育的目的,虽然作者的观点有所偏颇,但作为家长依然有所得, 鸡娃到底该鸡什么?是知识还是学习的方法? 如何定义人生的成功?如何看待精英教育? ps: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增长了很多的关注者。首先感谢大家的关注! 我是住在加拿大的妈妈,因为工作和专业的关系,我比较关注育儿与教育领域,所以我读的书大多属于这些领域。 同时,我也阅读心理学,认知与思维等领域的书籍,个人爱好,提升自我之用。 期待与大家交流[玫瑰]祝各位书友周末愉快

  • 贺麟全集:精神现象学(上、下卷)
    段锋
    推荐

    在这样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环境之下,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之一。[憨笑][憨笑][憨笑]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