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加载中...

微信扫码,免登录解锁高速下载

如何使用 & 隐私说明

精彩点评

  • 人工智能
    流浪星
    推荐

    《论大战略》         2021-81 决心和变通都是战略执行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要素。当狐狸还是刺猬也就不应该高下之分,实际上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纯粹的狐狸或刺猬,每只刺猬同样拥有着狐狸的手段,最终获胜的也只是两只刺猬中更狡猾的那只而已。成王败寇,一样的坚持,胜利者就叫有决心有恒心,失败者就叫做一意孤行,故事总是以讲述者需要的方式去展开剧情。        该狐狸的时候狐狸,该刺猬的时候刺猬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谁有知道什么时候该狐狸什么时候该刺猬呢?或许只有像菲茨.杰拉德说的那样,能并行不悖地执行两种截然相反的战略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一流的战略家。

  • 人工智能
    李翀-虫姐
    推荐

    2021年第57本。太多情景描述和心理感悟了。书名取得让人误解,本来想看知识点,结果看到的都是感怀。作为教授的课程上来也许津津有味,但作为一本翻译而来名不副实的战略书籍,读来是令人失望的。也许抱希望于未来某一天之假以时日?

  • 人工智能
    潘峰
    推荐

    读完了全书,又看了罗振宇的点评,三点感受,①作者把战略概念说歪了。目标与能力相匹配,是制定战略的要求和标准,而不是战略本身。战略就是特性来说,是主观的精神产品,无论国家战略还是公司战略,是需要实践检验的。②战略概念泛化。托尔斯泰都成了优秀的战略家,这是一种误导。战略一定是有对抗性的,至少有竞争性,没有对手就没有战略。③全书逻辑主线不清晰,观点淹没在大量无意义琐碎的细节描写当中,可读性差。

  • 人工智能
    唄🍑
    推荐

    读完两个序就可以了,剩下内容都是比较出名的历史故事,可以加深感受,但都不新鲜。 作为策略入门是绰绰有余,文章没什么废话,但也没什么方法论。

  • 人工智能
    晚钟
    推荐

    说他是一本好书,不如说是提出了一个好观点。书里提出的看法对读者大有裨益,但阅读的漫长体验与历史内容的晦涩难解冲淡了刺猬狐狸给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而随着时间流逝,阅读带来的不快体验又会渐渐让位给其中观点带来的深刻记忆。这本书的好评与恶评之原因大概就是如此吧。

  • 人工智能
    Sidney
    推荐

    用比较接地气的话来说,本书大串烧了欧洲以及美洲历史上的几个关键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战略决策,以及给历史带来的结果。 涵盖范围很广,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历史需要了解,才能读透。

  • 人工智能
    春江花月
    推荐

    能力和目标的平衡。大目标要有,小目标也要有。像刺猬一样确定大目标,像狐狸一样制定小目标,通过实现小目标实现大目标。

  • 人工智能
    于洋
    推荐

    战略是简单而又能指导方向的策略,大到国家,中到组织,小到个人,都缺不了战略。作者的建议是:左手狐狸,敏感而又善于改变;右手刺猬,目标专一、反复执行。通俗地讲,既要有战略进化的意识与能力,也要有战略贯彻的决心与定力,均衡变与不变。

  • 人工智能
    Sophia
    推荐

    论大战略读后感 目标是远处的港湾,能力是航行的船。而战略就是根据风向、波浪和潮汐,不断地调整船的速度和方向,让它最终能到达港湾。好的战略制定者,身上总是有两种禀赋:第一,他踩的每个台阶都很实很具体;第二,他换台阶的动作都很快很及时。

  • 人工智能
    杨东山
    推荐

    在《论大战略》中,加迪斯对跨越2500年的战略思想进行了一次精彩巡礼,从古罗马帝王们到改变当今世界版图的领袖们,加迪斯通过对他们战略思想的深挖和盘点,始终在探讨什么样的战略才能称得上是“大战略”,答案是:目标与能力相一致,并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真正的大战略家还能够同时驾驭三种能力,即拿捏分寸、全局考量、抓住时机的能力,也就是赋予规模、空间、时间这三者同等的尊重。

  • 人工智能
    黄峥嵘zion
    推荐

    俄乌战争|Zelensky的救赎剧场;Putin的搏命坟场 by 黄浩洋 & 黄峥嵘 01俄乌战争:国际关系从密室时代走向全透明时代 02乌克兰的救赎: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03Putin:生死已定,只数归期 04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01俄乌战争:国际关系从密室时代走向全透明时代 “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个节点,事情一旦发生便无可挽回,而在彼刻,它却不为人所知。”(by Graham Greene) 2022年2月24日,无论是对于乌克兰新人总统Zelensky还是俄国老牌总统Putin来说,就是Graham Greene所说的那个历史节点,尽管所有后果将需要几年、可能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或者浮现。 这一天,谁也没有想到,俄罗斯摧枯拉朽的胜利并没有如期到来,反而迎来了一个几乎全透明的战争剧场:Zelensky 以自拍视角,几乎是每隔一个小时就在社交媒体上更新动态进展,把整个战场搬到了社交媒体之上,并通过与各国粉丝的互动,形成了乌克兰战场与世界各地的上下联动效应,把一场残酷无比血肉横飞的现代化信息战争,以及其背后的痛苦而漫长的行政决策流程,变成了全透明的政治剧场。 “表象即实质,表演即战争。”施展先生一针见血。 对于Zelensky的剧场表演,老牌政治家Putin一筹莫展,方寸大乱。2月27日,在美欧宣布对俄加大制裁力度后,Putin作出强烈回应:命令俄罗斯核战略威慑力量进入特殊战备状态。这反而在全球媒体之中激发了更强烈的反感,其反馈立刻通过民意反射在各国国务家身上,令其无法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作出对策。 社交媒体彻底穿透国界,各国政府不仅被本国选民读秒,也被全球公众读秒,全球公众的反应还会和本国选民形成不断互动、互塑的过程。国务家们要考虑的要素,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国际关系政治,就这样从密室时代进入全透明时代。 在国际关系中,密室时代以利益为先,权力为后盾;全透明时代以价值为先,正义为后盾。 在全透明的政治博弈中,决策速度是以读秒来计算:老谋深算就是冷酷无情,犹豫不决就是站错队伍,传统的密室政治逐渐消于无形… 在媒体公众的监督与催促之下,似乎一夜之间,欧美各国的国务家们对Putin的核战略威慑完成一轮自我增强的正反馈:从对乌克兰的袖手旁观改为全力支持,而对俄国则加强了前所未有的制裁手段:SWIFT切断,OFAC制裁,推特封俄ip,StarLink威胁国际空间站,Google禁止俄媒体获得广告收益,取消俄有关的艺术表演和体育赛事,取消签证取消航班,关闭对俄罗斯的领空… 连对俄国传统上一向保持中立的芬兰、瑞典、瑞士等国也一致参与到制裁之中:Putin享受到了Hitler所未曾有过的高规格豪华待遇。 因此,无论俄乌战争短暂的胜负如何,世界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❶德国日本这两个二战战败国也宣布提高军备投入,全球进入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之中。 ❷俄乌战争之后,国际政治关系将密室时代走向全透明时代,侵略国同盟和反侵略国同盟的简单二分法将大行其道,传统结盟和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将逐步下降。 ❸ 中立国的传统意义将逐渐薄弱,中立的定义已逐渐被改变:“在侵略的把戏中游走并不是中立”,保卫和平、安全以及尊重国际法才是中立的价值观。 普通国家越来越难以中立的借口进行利益博弈的最大化。 02乌克兰的救赎: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by 【圣经·诗篇】) 普京在战前讲话中把本次战争的目标总结归结对乌克兰的“非纳粹化”和“非军事化”。可是,乌克兰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其总统Zelensky本身就是一个犹太人;军事化则意指乌克兰试图加入北约(NATO),令俄罗斯地缘政治恶化,最终忍无可忍。 其实最想加入北约的恰恰是俄罗斯。俄国人从叶利钦时代开始,4次正式提出要加入北约,其中后3次都是在普京任内:分别是2001年、2004年和2008年。假如北约东扩威胁自身的安全,那俄国三番五次要求加入的意图是什么? 俄国之所以被北约拒绝,主要是北约作为国际上最高等级的集体安全组织,对于其成员的内政、外交有很高的门槛(德行门槛),俄国暂时达不到加盟的要求。在这样一个差序格局,谁也不要指望没有足够的付出就加入一个安全系数高的集体组织之中。 乌克兰也一直希望加入欧盟(EU),但在2014年前考虑到和俄的关系,主动回避加入北约的事宜。直到克里米亚被俄强行吞并,乌克兰如梦方醒,这才铁了心要加入北约寻求安全保障。 我们在开战之初就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乌克兰救赎自身加入欧盟/北约的最好机会 欧盟/北约在此之前并不会批准乌克兰加入,甚至接受其加盟申请,并不是怕俄罗斯。就地缘而言,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的地位跟乌克兰没多大差别,之所以波兰和波罗地海三国能加入北约,靠的是这些国家/民族有着长远的对抗强权和争取自由的历史,其奋斗积累足以满足德行门槛。而乌克兰,无论是在罗曼诺夫王朝,还是在苏联时代包括二战之中,乌克兰民族都充满着向强权低头的屈辱史,乏善可陈。 也就是说,乌克兰不是地缘不重要或者太重要,而是民族德行资格不够门槛。 而一个民族,只有一个恰当的“事件”,经过不断的叙述,发酵和神话,才能塑造民族共同体的德行,才能积累民族德行。 而Putin,却在恰当的时机送个乌克兰一个“恩典”大礼。当然,能否承受这个恩典,取决于乌克兰人自己的选择。 1994年,乌克兰销毁核武器,各大国承诺给予安全,这是乌向全球展示和平的一个好机会。 此次乌克兰为保卫家园奋起抗争,各大国都有亏欠;一旦在反抗入侵战争中显示自身的勇气与诚实,前赴后继的抵抗,不管最后能否成功,都是塑造民族共同体德行以及救赎自身的最好机会。 坚持,就得到文明的恩典;投降,则丧失机会。 Zelensky帮助乌克兰牢牢抓住了救赎机会,他不仅没有听从美欧的劝告撤离基辅,甚至穿上军装上了战场。 正是他的戏剧化行为,敏锐地捕捉到全透明时代的国际关系的脉搏,让全世界的观众与他同命运,渲染和神话了乌克兰民族为自由不屈的德行 2022年2月28日,乌克兰在战火之中火速签署加入欧盟的正式申请文件。欧盟随即表示正式启动审议乌克兰候选国申请的程序。 对此,黑山和土耳其等国只有羡慕的眼光: 黑山:2008年底申请加入欧盟;2010年,启动加入欧盟的程序,被欧盟正式授予欧盟候选国地位,并于2012年6月正式启动加入欧盟谈判。 土耳其:1987年申请加入欧盟,1999年获得候选国资格,2005年启动入盟谈判,但谈判过程阻碍重重。 03Putin:生死已定,只数归期 走向战争的路很宽,回家的路却很窄。(by Adam Hochschild) 谁也不知道2022年2月24日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但Putin 选择在那一天对俄民众发表特别讲话,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俄乌战争由此爆发。 这个老牌政治家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在已经占上风时会全面入侵乌克兰,是一件令人费解的行动,但它的确发生了,超越了所有外交谈判的空间: “危机管理的艺术在于把筹码加到对手不会跟进的高度,但又避免和对手正面交锋。” 乌克兰随后不得不跟进。意外的是随后的进程,表明俄的举动并非深思熟虑:期望中的闪电战模式并没有取得成效,乌克兰和Zelensky的顽强表现远远超出了预期,而核威慑的举动与俄罗斯完全陷入全球的谴责与制裁之中,形成了互为镜像的自我反馈。 从贸易预期角度,这一轮经济制裁包括SWIFT切断等措施主要有: ❶70%俄罗斯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其在欧盟与其盟友的俄罗斯资产都会被冻结; ❷ 所有进口到俄罗斯高科技,以及炼油等高科技设备,都属于制裁范围; ❸ 商业飞机不再提供给俄罗斯; ❹ 俄罗斯要员和商务人员无法再获得欧盟的签证,几乎冻结人员流动。 更重要的是:目前俄罗斯共有日产1000万桶石油的生产量并出口500万桶原油和等量300万桶原油的加工品,而俄罗斯有近40%的GDP来自于能源出口,且需要通过SWIFT才能结算。参考伊朗被制裁之后的结果,预计俄石油贸易将下降85%左右,这是严重依赖石油收入的俄罗斯经济所无法长期承受的。 在受到经济制裁的影响下,俄罗斯市场陷入绝境:2月24日,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盘中跌幅最高时一度超过50%,至今仍处于停盘中。而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表示俄罗斯股市已经关闭,“不可投资”。 截止到2月28日,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升至109的历史高点,较2月25日收盘时涨超30%,据说黑市已跌至200当天,俄罗斯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9.5%大幅上调至20%。货币贬值的结果是,物价大幅上涨,俄国各地开始涌现抗议的浪潮。更糟糕的是,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而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最不缺少的恰恰是暴力。在二十世纪,两次重大外交和战争失误,暴力接连毁灭了俄罗斯民族的两个政权: 第一次,是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之崩溃,这场毁灭的原因就是沙皇轻率地踩进了与列强决裂的死亡陷阱; 第二次,是苏联帝国的崩溃,这场毁灭的原因是苏联高层对阿富汗的粗暴入侵,导致了与世界列强的决裂,而列强持续不断的制裁与禁运摧毁了帝国的财政和技术基础。 而更可怕的是,俄乌战争把与俄罗斯关系一直良好的西侧盟友:芬兰、瑞典、德国、乌克兰等国彻底推向了美国/北约这一边。无论其对乌克兰战争的胜负如何,俄罗斯追求的地缘安全已彻底破产,这才是Putin无可原谅的错误。 根据俄国历史,最危险的事情不是违反法律,而是暴露自身的弱点。Putin的命运由此而定,只剩早与迟的问题。 这一次,Putin的个人野心,使一个国家的国民陷入战争的恐惧与制裁的贫困之中,他们会做什么行为改变局势呢? 暴力革命的历史会不会第三次上演?走着瞧吧… 04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病毒、萧条和冷战的三重奏,已经踏着和谐的节拍来到了我们的跟前,虽然我们无由得知其细节。 by 【疯狂与失忆|疫情遮蔽下的恐惧与自由】 我们在【从上世纪的美俄冷战中可以学到什么? 】中举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案例: 1978年11月,苏联和越南签署了含有军事互助防御条款的友好合作条约。 1979年1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兵越南,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短时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部分城市,随后撤出越南。 邓小平在美一周的访问既是外交峰会,又是商业访问,外加政治演说,还有为对越作战进行心理战。虽然北京通知华盛顿将要出兵越南,但华盛顿并未明确支持,美国的作用仅限于分享情报和外交方面的协作。但北京再一次成功地使外界猜测它的行动得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从而阻吓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插手干预。 中国出兵越南达到了根本目的:俄国未做回应,显示了其战略涵盖面的局限性。这是冷战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冷战期间中美战略合作的高峰。 很明显,Putin也是试图刻意复制邓小平的策略:2022年2月4日Putin访华,发表【中俄发布联合声明】;2022年2月24日,发动俄乌战争。 Putin刻意希望将大国绑上其战车,但他显然忘记了丘吉尔的警告:“永远、永远、永远也不要相信会有顺利和简单的战争,也不要相信任何踏上这趟奇怪旅行的人能够预测到将要遭受的大风大浪。让战争狂热冲昏了头脑的政治家们必须认识到:信号一旦发出,他们就不再是政策的主人,而是不可预见和无法控制事件的奴隶。” 战争之门一旦打开,谁也不知道后面是什么。而几次战争/危机,也曾经帮助大国扭转时局: ❶1969年的珍宝岛战役,让我们认清了真正的敌人和可能的朋友。 ❷ 1979年的中越战争,让我们看清了历史变化的趋势。 ❸ 2001年的反恐,让我们加速了全球化。 ❹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延续了全球化。 开个脑洞,万一哪一天俄国如愿以偿加盟北约,那大国何以自处?这是我们需要防范的风险,毕竟,Putin领导下的俄国曾3次要求加入北约。 俄乌战争,对大国而言,也许是被深度绑定的牵连,也许是扭转时局的良机。无论如何,调停战争,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是应尽的大国责任。 正如丘吉尔所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一场危机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历史上有三大灾,只要前两者出现,后者总是必到:这就是瘟疫、战争与饥荒。 God bless you.

  • 人工智能
    william
    推荐

    2020-08《论大战略》刘易斯·加蒂斯 狡猾多变的狐狸或专注直愣的刺猬,很形象的对比,似乎能够一下子抓住人的关注点。这本书开篇就像很多(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套路?)讲趋势,讲谋略的书一样,试图用一种印象概括主题。耳熟能详的有"黑天鹅",“灰犀牛”,“动物园四丑”,等等。 但如果以为这就能讲好一个道理?作者和读者就都太天真了。 这本书我本来是打算认认真真读下去的,读完半本想摔了。'呵呵',克制,克制。 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名称堆砌,无聊空洞。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西方历史事件/人物的点评合集?但其中又充斥或真或假的各种信息。 然后在想,这会不会是关于历史书籍,前人思辨的梳理?但大段文抄之后,又没了初衷。 外想,不会是翻译不给力?走肾不走心?一看原版书评也不咋的,都是觉得跳跃性太大,似乎有凑字数,骗稿费之嫌。低于三星大有人在,当然给五星的也有,臭豆腐我也爱吃不是。 这样的一本书,怎么就花了我两天时间呢?真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急,后半小节匆匆跳过,似乎不给差评都对不起自己,呵呵。 其实,读书嘛,开卷有益,自己打开的书,那啥不是。 也可以说是自己知识储备不够,涵养不高,为啥别人看完能给五星?你就这么挑剔? 是啊,我和作者隔空对望一眼:爱咋咋地。

  • 人工智能
    Supernormal爱听故事
    推荐

    能力要和目标达成匹配。 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审时度势。 大战略的“大”是损失的大。 如果你想避免这么大的损失,你就要保有一流的智慧:同时容许两种观点并且不妨碍自己行动。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人工智能
    Mr. Nothin'
    推荐

    如果你有坚定的意志,极大的耐心,以及贯穿欧美古今的历史储备,这本大战略会是你综上所述的进阶考核。 读书是一种历练,偏执是一种折磨。 书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书落,雨过天晴,安心恬静,拂去万里云。

  • 人工智能
    Xavier_Ma
    推荐

    我是对本书抱有很大的期望的,前几章的狐狸和刺猬与薛西斯一世和阿尔达班一起分析还看得津津有味,奈何自己孤陋寡闻知识浅薄,后面各种的战争和政治,看得我逻辑混乱,属实欣赏不了。 治国方略永远无法在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之间取得平衡:只存在相互矛盾的现实主义。在治国理政中,政治和道德之间没有竞争:政治永远获胜。 算是大失所望吧,其实是自己文化修养不足吧!

Copyright © 2020 - 2022 Mitsuha.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